实验项目1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944.50 KB
- 文档页数:8
萘普⽣的合成路线综述萘普⽣的合成研究进展姓名:Xiaosinger 班级:制药09级1班学号:0913*******【摘要】萘普⽣(C14H14O3)为芳基丙酸类⾮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般为⽩⾊或类⽩⾊结晶性粉末,具有⾼效的抗炎、镇痛、解热作⽤。
萘普⽣的化学结构⽐较简单,它的基本⾻架为萘环,6位上是甲氧基,2位上是α-甲基⼄酸。
其中6位甲氧基可由2-萘酚甲基化⽅便地引⼊,因此,如何在2位引⼊α-甲基⼄酸是合成萘普⽣的关键。
在合成路线上总体可分两种:第⼀种是先合成(±)萘普⽣,再进⾏外消旋体拆分;第⼆种是不对称合成法直接制备萘普⽣。
本⽂主要介绍了萘普⽣的结构、性能、合成⽅法及发展前景,对萘普⽣的合成⽅法进⾏了综述。
对具体的合成路线做了⽐较,我们可以发现开发环境友好、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的催化剂,是发展萘普⽣合成⼯艺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萘普⽣解热镇痛抗炎合成路线萘普⽣属苯丙酸类⾮甾体抗炎镇痛药,疗效与布洛芬基本相同,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1]。
动物实验证实,它的抗炎作⽤约为保泰松的11倍,镇痛作⽤是阿司匹林的7倍,解热作⽤是阿司匹林的22倍。
它具有⾼效低毒的特点。
⼤量临床资料表明,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国外报道总有效率达86%以上,国内观察结果为90%,可使类风湿因⼦、⾎沉、抗链“O”等指标恢复正常或者转阴,它⽤于镇痛,中等疼痛可于服药后1⼩时内缓解。
镇痛持续7⼩时以上,⽤于急性痛风,⾸次剂量600-750mg,以后妹8⼩时给250-300mg维持,总剂量2.4-4.5g,其中75%可于24-48⼩时内消肿、⽌痛,它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托美丁、布洛芬等为轻,发⽣率也较低[2]。
萘普⽣为芳基丙酸类⾮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具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并可稳定溶酶体活性[13]。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1]。
⼝服吸收迅速⽽完全,1次给药后2~4⼩时⾎浆浓度达峰值,在⾎中99%以上与⾎浆蛋⽩结合,t1/2为13~14⼩时。
立项报告1、项目简介水下超空泡射弹是一种新型水下武器,在功能上与脱壳穿甲弹相似,依靠弹道末端高的动能存量打击目标。
超空泡射弹的工作介质是水,而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阻力约为在空气中的1000倍,用常规方法明显提高水下航行体速度要受到很大的限制。
一段时间以来,研究人员尝试了各种减阻的方法,如边界层抽吸减阻等,但减阻效果通常都不理想。
超空泡减阻技术是一种可以使水下高速运动航行体获得90%减阻量的革命性减阻方法,基于这种新概念、新原理研制的水下超空泡射弹,可以突破普通射弹水下运动极限,使水下射弹的速度提高到1000m/s的量级,大大增加射弹的行程和杀伤力,提高进攻和防御能力。
射弹在水中高速运动时,贴近其表面的液体压力就会降低,当射弹的速度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流体的压力将等于其饱和蒸汽压力,此时流体就会发生相变,由液相变为汽相,这就是空化现象。
随着航行体速度的不断增加,空泡沿着航行体表面不断后移、扩大、发展进而形成超空泡。
它的形成使液体对物体表面的浸湿面积减少,从而大大降低了粘性阻力,达到减阻的效果。
本项目拟通过对已有的射弹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和流体动力分析,并综合考虑阻力系数、升力系数等各种水动力系数以及应用情况来最终优化结构设计,进一步减小射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提高其运动时的稳定性。
2、申请理由本试验小组四人,均来自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在中学时都受过专门的数学竞赛培训,拥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娴熟的研究技能。
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我们熟练掌握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这两项研究中基础性的工具以及必要的工程制图知识,学会了查阅文献的基本方法。
在导师魏英杰教授的指导下,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对本课题已经具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在与学长们的交流中,我们接触并自学了Matlab、AutoCAD等工具软件。
在接下来的暑假中,我们计划自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流体力学和结构动力学等,并自学相关的力学分析软件如Fluent,为接下来的设计优化工作打好基础。
---------------------------------------------------------------最新资料推荐------------------------------------------------------ 数学和科学教学中的互动课程数学和科学教学中的互动课程蒋鸣和1 (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综述 1. 从教学案例谈起这是一节澳大利亚初二的数学课2,前一节课学生学习了多边形内角和的性质,这节课是巩固复习多边形内角和的性质,要求学生把已学的解决向题的方法迁移到多边形外角和性质的探究中,从而理解有关的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节课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推测,要求从五边形开始,发现外角和的一些性质。
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外角和是常量吗?如果是,它又等于多少?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推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推测,用任何方式得到一个猜测,如果错了也不要紧,然后检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将是有趣的。
第二阶段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模拟,应用数学教学软件验证自己的推测。
由于上一节课学生已进行过关于五边形内角和性质的计算机模拟,在这里教师强调的是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知识迁移,获得关于外角和的探究发现。
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在于教师不是把五边形外角和的求解作为一1 / 9个简单的习题来处理,而是强调推测,强调容错,强调知识迁移,这样学习确实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揭示了数学科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教学应用的计算机模拟软件是美国 Explorelearning网站提供的外边形内角和互动教学插件3,学生应用插件可探究正多边形内角和的性质,插件有一根滑干,移动滑干可变动图形的边的数目,还有提示按钮,按提示按钮,将添加辅助线把正多边形分割为若干三角形,从而帮助学生归纳正多边形内角和性质,此外还提供了测量正多边形边长和内(外)角角度大小的工具。
1蒋鸣和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沪太路520 号,邮编201965,e-mail:jiangminghe@,网址﹕/index.cfm?method=cResource.dspViewResourceID=190 2. 如何改进数学和科学教学数学和科学教学的改革,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但有两条基本准则,一是数学与科学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关于行动研究的文献综述(1)1. 行动研究的产生以及涵义行动研究的产生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一词的来源与1933-1945年主管美国印第安事务的柯利尔()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Lewin)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是这两个人在不同的领域开创并实践了行动研究。
柯利尔在主管美国印第安事务时,他组织了专家与事务局的人士共同研究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之间关系的课题。
在他1945年发表的《美国印第安人行政管理作为民族关系的实验室》一文中提出了专家(即研究者)、行政人员和实践者密切合作、共同研究时民族管理的主要途径。
在文中,他强调研究结果必须回到实践,接受实践者经验的验证,体现了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行动研究的出发点是针对某种社会情境,研究目的是为了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的质量,研究人员由行政官员、专家和实践者组成,研究结果要有实践者的验证和反思。
勒温194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了团体动力学说,并创办了团体动力研究中心致力于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等领域的研究。
他的主要成就是为团体动力学设计“行动研究”,倡导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结合起来,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他采用“制定计划-实地调查-贯彻执行-修订规划”的研究原则和操作模式,对社会风气的改革、领导的培养以及因种族、宗教或其他社会隔阂所引起的诸如劳资纷争等社会问题,都开展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946年,勒温发表了《行动研究与少数民族问题》一文,他把这种“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智慧、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定名为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涵义以上是行动研究的两个主要来源,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行动研究的确是一个舶来品,是对“action research”的中文翻译。
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主要涵义就是要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从起产生的来源来说这也是它的主旨意思。
随着行动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行动研究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看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实验报告篇一: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药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药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分析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广东510275摘要本实验利用恒电流库仑分析(库仑滴定法)结合永停法指示终点的方法,对一定质量的某品牌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含量进行测定,计算过程运用了法拉第电解定律。
结果测得:维生素c药片中抗坏血酸含量为858.8mg/g。
关键词库仑滴定法维生素c双铂极永停法抗坏血酸0引言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Vitaminc)是无色晶体,熔点为192℃,易溶于水及乙醇。
在水溶液里该物质极易被氧化,特别是有氧化酶及铜、铁离子存在时,可促进氧化破坏过程。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对于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碘量法以及光度法等方法。
除此之外,原子吸收光谱法[3]和毛细管电泳法[4]等均有应用。
相比于以上方法,库仑滴定是由电解产生的滴定剂来滴定待测物质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法。
由于它不需要配制及标定标准溶液,以电解液直接进行滴定,分析结果通过精确测定电量或电位而获得,因而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和准确性高的特点[5]。
本实验是以电解产生的br2来测定抗坏血酸的含量。
抗坏血酸与溴单质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下式(1)所示:[2]+br2+2hbr(1)该反应能快速而又定量地进行,因此可通过电解即时生成br2来“滴定”抗坏血酸,故该方法亦称为库仑滴定。
本实验用Kbr作电解质来电解出br2,电极反应为阳极:2br?=2e?+br2阴极:2h++2e?=h2(g)滴定终点用双铂极电流指示法来确定。
即在双铂电极间加一小的电压(50-200mV),在终点前,电生出的br2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为br?离子,因此溶液未形成电对br2/br?。
指示电极没有电流通过(仅有微小的残余电流),但当达到终点后,存在过量的br2形成br2/br?可逆电对,使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指示终点到达[6]。
甲硝唑的临床应用【摘要】甲硝唑属硝基咪唑类药物。
对滴、阿米巴滋养体以及破伤风梭菌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为抗敌虫及阿米巴原虫的药物。
具有抗厌氧菌作用,应用甲硝唑抗厌氧菌感染在临床十分广泛。
目的了解甲硝唑的临床应用,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结合临床情况,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甲硝唑,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妇科、消化道、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口腔厌氧茵感染。
结论应合理使用甲硝唑,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甲硝唑、厌氧菌、广泛临床应用【Abstract】Metronidazole is a nitroimidazole,of drops, amebic trophozoites and tetanus has a strong role in the killing of Clostridium,the enemy worms and amoeba drugs. With anti-anaerobic effect, application of metronidazole against anaerobic infections in a wide ranges of clinical.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tronidazol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The way is Clinical situation, access to the literature summarized. The results is the used the metronidazol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gastrointestinal trac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skin, soft tissue and oral anaerobic infections. The conclusion is rational use of metronidazole should b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Metronidazole Anaerobes Wide rang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甲硝唑为抗敌虫及阿米巴原虫的药物。
第1篇尊敬的领导、同事们:大家好!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我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我的年终述职报告如下:一、工作回顾1. 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通过不断学习,我对本职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勤奋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工作质量。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严格按照项目进度要求,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确保项目质量。
(2)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关注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关注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3. 积极参与公司活动,展现良好形象(1)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如运动会、团建活动等,丰富了业余生活,增进了同事间的友谊。
(2)参加志愿者活动,展现企业社会责任。
我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环境保护等,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工作亮点1. 项目成功实施,获得客户好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与实施的项目均按期完成,质量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
其中,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注重团队协作,与团队成员共同克服困难,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
通过这次项目,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3. 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不足与改进1. 不足之处(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时对客户需求把握不够准确,导致项目进度受到影响。
实验项目类型的分类和认定标准一、实验项目类型的分类本科实验教学项目类型统一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
第二类:“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
第三类:“研究创新型”实验。
二、各类型实验项目的认定标准第一类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这一类实验是指以验证、演示和基本操作为目的,其实验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既定方法、既定的仪器条件完成全部实验过程,以巩固课堂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基本实验能力。
第二类综合型实验1.综合型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体现对学生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2.综合型实验可体现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或实验手段几方面的综合:(1)实验内容的综合,指的是实验内容涉及一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系列课程的多个知识点、相关课程或多门课程的内容,也可为整合多项实验单元的内容,使学生建立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
(2)实验方法的综合,指的是综合运用两种及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完成同一个实验,使学生掌握运用多元思维方法、多种实验方法和多种实验原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素养。
(3)实验手段的综合,指的是综合运用两种及以上的实验手段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多种实验技能。
3.综合型实验应融入本专业的多个知识点或多种实验方法、手段,吸收相关专业的理论和技能。
综合型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由教师指定。
学生完成实验后需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所进行的实验现象和规律,并写出实验报告。
设计型实验1.设计型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自主设计,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实验内容的探索性,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设计型实验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设定的实验目的和给定的实验条件,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选用实验器材、拟定实验程序,自己加以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实验项目1——Linux开发环境及网络编程基础 实验编号:CS0608301 1.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帮助学生熟悉Linux平台的开发环境,了解Linux的套接字基本编程方法及API。本课程是在Linux环境下进行的,因此需要学生对Linux的基本操作环境和基本命令有所了解,并在能够操作的基础上完成对通信小程序的编写。
1.2实验内容
1、编写两个通用过程connectSock及passiveSock,放于文件sockutil.c中; 2、使用TCP协议编写通信小程序,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请求信息任意),服务器返回客户机的进程pid信息。客户机进程通过服务器进程fork产生;编写makefile进行编译运行。
1.3实验基础知识 1、TCP/IP协议提供了传输数据的基本机制,允许程序员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通信并传递数据。
2、Linux提供系统函数对设备或文件进行I/O操作:open close read write lseek ioctl 等。
如:desc = open ( “filename”, O-RDWR, 0); read (desc, buffer, 128); close(desc); 3、套接字API 应用程序使用open来创建文件描述符;使用socket创建套接字描述符。 类属地址结构:(地址族,该族中的端点地址)。 socket用法: retcode =socket( family, type, protocol );用于创建套接字,返回该套接字的整数描述符。 Family int PF-INET(TCP/IP) Type int SOCK-STREAM(TCP) SOCK-DGRAM(UDP) 返回值: 成功 描述符 失败 -1 errno 记录错误代码 4、消息传递 基本操作: send, receive. 信道:可靠信道, 不可靠信道。 通信方式: 面向连接,非连接。 面向连接的消息传递: connect , disconnect . 5、客户/服务器范型:最常用的网络应用范型 服务器进程:角色---服务提供者,被动等待服务请求的到达。 客户进程:角色---客户,主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并等待服务器的响应。 6、连接请求 connect 用法: retcode = connect( socket, addr, addrlen); Addr &sockaddr-in 返回值: 成功 0 失败 -1 7、绑定本地地址bind 用法: recode= bind( socket, localaddr, addrlen ); localaddr &sockaddr IP地址参数和端口值的含义: IP地址 端口 含义 INADDR_ANY 0 内核选择IP地址和端口 INADDR_ANY 非0 内核选择IP,应用确定端口 本地IP 0 应用确定IP,内核选择临时端口 本地IP 非0 应用选择IP和端口 8、并发进程 Fork函数:将运行的程序分为两个几乎完全一样的进程。 描述:用户执行该并行程序,OS创建一个含单线程的进程执行代码;当线程执行到fork调用时,OS复制进程,在新进程中创建一个线程,并让原来的线程和新创建的线程继续执行。
虽然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fork调用新创建的进程都是单线程的。操作系统shell在执行一个命令时只创建一个进程,而该进程也只启动一个线程执行命令除非程序员明确创建了多个线程,否则每个进程都是单线程的。
由fork创建的进程与原进程不同:作为函数的fork向调用者返回一个值。在新创建的进程里,fork返回零;在原进程里,fork返回一个小整数标识新进程;这个返回值称为进程标识符或进程id。在原来的进程和新创建的进程里,fork所返回的值是不同的;并发程序利用这个区别让新进程执行与原来进程不一样的代码。
9、Makefile 文件描述了整个工程的编译、连接等规则。为工程编写Makefile 的好处是能够使用一行命令来完成“自动化编译”。
简单makefile脚本格式: 目标:源 命令
1.4实验步骤
1、进入Linux编程环境;
下载putty软件并按以下步骤登录远程主机。 (1)运行putty 就可以看到如下界面。 (2)在Host Name 里输入IP地址49.123.81.251,并选择SSH协议。点击Open。 (3)输入所登录的主机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Linux系统。(提示:输入密码时光标不会发生变化,输入完毕后按回车即可)
2、在当前环境下创建保存本次试验内容的文件夹。 (1)执行命令mkdir first 创建目录 (2)执行命令 ls 列出当前存在的目录,若有first存在,则创建成功 (2)执行命令cd first 进入创建的目录 3、通过nano编辑器创建sockutil.c文件,编写通用过程connectSock及passiveSock代码并保存。 执行命令nano sockutil.c 创建sockutil.c文件并进入编辑环境。 (提示:退出nano编辑器的方式为【Ctrl】+X,并按下Y即可保存修改,按下N则为不保存,直接退出)
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sockutil.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connectSock(char* host,char* service,char* protocol) { struct hostent* pHost; struct servent* pServ; struct protoent* pProto;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int s,type; memset(&addr,0,sizeof(addr)); addr.sin_family=AF_INET; if((pHost=gethostbyname(host))!=NULL) memcpy(&addr.sin_addr,pHost->h_addr,pHost->h_length); else if((addr.sin_addr.s_addr=inet_addr(host))==INADDR_NONE) errexit("can't get \"%s\" host entry",host); if((pServ=getservbyname(service,protocol))!=NULL) addr.sin_port=pServ->s_port; else if((addr.sin_port=htons((unsigned short)atoi(service)))==0) errexit("can't get \"%s\" service entry",service); if((pProto=getprotobyname(protocol))==0) errexit("can't get \"%s\" protocol entry",protocol); if(strcmp(protocol,"tcp")==0) type=SOCK_STREAM; else type=SOCK_DGRAM; s=socket(PF_INET,type,pProto->p_proto); if(s<0) errexit("can't create socket"); if(connect(s,(struct sockaddr*)&addr,sizeof(addr))<0) errexit("can't connect to %s:%s",host,service); return s; }
int passiveSock(char* service,char* protocol,int qlen) { struct servent* pServ; struct protoent* pProto;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int s,type,reuse=1; memset(&addr,0,sizeof(addr)); addr.sin_family=AF_INET; addr.sin_addr.s_addr=INADDR_ANY; if((pServ=getservbyname(service,protocol))!=NULL) addr.sin_port=pServ->s_port; else if((addr.sin_port=htons((unsigned short)atoi(service)))==0) errexit("can't get \"%s\" service entry",service); if((pProto=getprotobyname(protocol))==0) errexit("can't get \"%s\" protocol entry",protocol); if(strcmp(protocol,"tcp")==0) type=SOCK_STREAM; else type=SOCK_DGRAM; s=socket(PF_INET,type,pProto->p_proto); if(s<0) errexit("can't create socket"); if(setsockopt(s,SOL_SOCKET,SO_REUSEADDR,&reuse,sizeof(int))<0) errexit("setsockopt err"); if(bind(s,(struct sockaddr*)&addr,sizeof(addr))<0) errexit("can't bind to %s port",service); if(type==SOCK_STREAM && listen(s,qlen)<0) errexit("can't to listen on %s port",service); return s; }
void errexit(char* fmt,...) { va_list arg_ptr; va_start(arg_ptr,fmt); vfprintf(stderr,fmt,arg_ptr); fprintf(stderr,":%s.\n",strerror(errno)); va_end(arg_ptr); exit(errno); }
4、通过nano编辑器编写头文件sockutil.h. 执行命令 nano sockutil.h 创建sockutil.h文件 示例代码如下: #ifndef SOCKUTIL_H #define SOCKUTIL_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