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西医进展

2012年2月 *浙江中医药大学(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10053)2011年12月20日收稿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 )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 病,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变,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有调查表明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在性别上有较大差异,女性病因常常是胆道结石或泥沙样结石,男性病因常见的是酗酒。据有关研究[1-2],80%以上的AP 患者中,病情较轻且无并发症,但近20%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很多理论、学说加深了对AP 发病机制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好的认识该疾病发展,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降低病死率。1“共同通道”学说新分析 “共同通道”学说认为在有结石阻塞于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通道的远端时,胆汁返流人胰管,使胰酶原激活成为胰酶,从而引发AP 。但目前也有实验证实胰液的排放受胰管开口括约肌的控制,且胰管内的压力高于胆管内压,故胆汁可能不会返流入胰管。 还有相关动物实验[3] 证实在分别结扎胆管和胰管后也可引起AP , 然而观察到并无胆汁反流,这说明胰管梗阻同样是一重要的致病 因素[6] 。 2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 胆汁逆流、胰管梗阻、酒精等刺激引起的胰腺炎,会使得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可以使胰腺微循环障碍和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胰腺炎症、坏死,产生大量内毒素。内毒素再次反馈性激活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等一系列连锁和放大反应,这种不可逆的促炎症递质刺激物大量释放以及效应细胞的活化即为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此过程最终导致重症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 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4] 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此为1988年Rindemecht 提出的AP 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近年来大量 的研究表明[4-5] 在AP 发病的早期即存在瀑布样级联反应,进而导致MODS ,并成为AP 急性反应期的核心问题。也有研究发现[6],在基因水平上NF-κB 的结合位点与AP 关系较密切的TNF-a 、IL-1、IL-6及IL-8等细胞因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NF-κB 能导致TNF 、IL-1、IL-6、IL-8等过度表达。因此NF-κB 在AP 发病中的 明,选用腰椎斜扳法、后伸扳法、腰部拔伸法以松解粘连、滑利关 节,通过松、 顺、通达到治疗目的。5其他疗法 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中药内服外熏、针推结合,同时配以按摩、 牵引、卧床休息诸法,较单一某种方法疗效更好。这些综合治疗不是简单的几种治疗方法的叠加,而是一种序贯治疗,能够将多种疗法结合在一起发挥协调作用,多角度、多方面的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已称谓目前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方法。6小结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能够使局部血液改善,消除肌肉痉挛及神经水肿,增强人体免疫力。但目前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出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造成有效率差异较大,且缺乏客观性。同时,对本病的中医药干预研究,多限于临床疗效报道,缺少对其作用机制、机理的系统研 究,降低了中医药疗效的可信度。 因此,有必要建立稳定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和机理、机制研究;有必要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参考文献 [1]张必萌,吴耀持,崔学军,等.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椎间盘组织环氧合酶1和环氧合酶2mRNA 表达水平的调控[J].中 国临床康复, 2006,10(39):51-54.[2]何青,徐丽华,吴文锋,等.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3):242-245. [3]潘长青,张宏.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概况[J].中医药导报,2005,11(9):72-74. [4]唐福宇,黄承军,徐敏,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5):68-69. [5]许卫国,陈义明.壮腰通络汤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56例[J].2007,19 (5):484-485.[6]杨政.化瘀通络汤配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123-124. [7]叶世龙,刘爱芹.补气活血健腰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26(12):1477-1478. [8]何方敏.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医 学报, 2011,26(5):618-619.[9]李海音,柴士花,刘天骥.血府逐瘀汤与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0例[J].陕西中医,2008,29(8):990-991. [10]朱咏梅.自拟膝续强腰汤熏蒸为主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 症32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21(2):141-142.[11]郭振江.自拟外贴内服方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TNF-α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065-1066. [12]黄颖.夹竹桃液加陈醋热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3):212-213. [13]薛金缓.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27(8):567-568.[14]刘然,李胜涛,张静,等.针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2):126-128. [15]何兴伟,黄建华,曾利元.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4):264-266. [16]杨丽艳,卢得健,李艳慧.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6):449-451. [17]范庆菁,李瑞,王文远.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581-582. [18]陈建中,刘懿.水针加压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20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6):138-139. [19]雷龙鸣,黄锦军,林桂权,等.三通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1,31(3):253-256. [20]谭峰.分期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6):45-46. [21]李智,李静.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4):242-243. 摘要: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 )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具有临床症状多变,并 发症也多、病死率高的特点,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西医、中医都有待进一步对其病机进行探讨。对于胰酶自身消化学说是早期得到公认的事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他理论如细胞凋亡学说、肠道细菌易位学说等等丰富了人们对AP 发病机制的认识。笔者就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病机的中西医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4-0113-02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杨美雅*通讯作者:黄小民** 113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考核试题 选择题 1. 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 A .暴饮暴食 B . ERCP C .硫唑嘌呤 D .胆石症 E .胰管阻塞 2. 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 ) A .胰腺感染性炎症 B 胰腺外伤 C .胰腺自身消化 D.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 .特发性炎症 3. 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 A .轻症、重症 B . 间质性、弥漫性 C .水肿型、坏死型 D.水肿型、出血型 E 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 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 A .突发性 B .持续性 C .解痉药可缓解 D.弯腰曲膝可减轻 E .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 A . Grey-Turner 征 B . Cullen 征 C .瘀斑 D.紫癜 E .以上都不是 6. Grey-Turner 征出现在() A .肝硬化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 溃疡性结肠炎 D.急性胰腺炎 E .腹腔内出血 7 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 A .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 ?多位于胰尾 C ?发热、白细胞升高 D.有囊壁无上皮 E ?多在起病2-3周后 &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 A .血淀粉酶升高 B .剧烈腹痛 C .高血糖 D.消化道出血 E ?心衰 9.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 A .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血钙 E .C-反应蛋白 10.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 A .肾衰 B .严重细菌感染 C .DIC D .胰性脑病 E .呼衰 11 .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 A .腹水 B .低钙血症 C . 心力衰竭 D .Culle n 征 E .以上都是 12. 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 A .血糖持续高于 10mmol/L B . C-反应蛋白高于 150mg/L C.增强CT 提示胰腺坏死 D .血淀粉酶持续升高 E .血钙低于1.5mmol/L 13. 发生哪一项,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 () A .消化道出血 B .假性囊肿 C .严重胆道感染 D.高血糖 E . C-反应蛋白升高 14. 关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哪项不合理 () A . 654-2止痛 哌替啶 B .禁食、补液 C .抑酸 D.喹诺酮抗感染 E .维持酸碱平衡 科室: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新观念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新观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唐承薇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生主要经历了胰酶激活、自身消化和炎症反应等过程。关于胰酶激活,国外学者在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新认识值得重视。 胰酶激活部位在腺泡细胞 生理情况下,腺泡细胞合成的胰酶经胰管进入肠道,被肠激酶激活后发挥其消化功能。曾经认为AP的启动发生在胰管附近, 但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消化疾病研究中心在负鼠的AP模型上观察到,结扎胰腺导管3h后,腺泡细胞丧失其极性,腺泡腔扩张;6h后腺泡细胞坏死;12h后小叶坏死、炎症和出血,导管旁没有明显病变。该实验表明,胰酶激活的部位在腺泡细胞,而不在胰管附近。 胰分泌液中有许多溶酶体酶,如组织蛋白酶B、芳香基硫化酶等。如果溶酶体酶过早地在腺泡细胞内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成为胰蛋白酶,而胰蛋白酶抑制物含量不足以抵消活化的胰蛋白酶,则将引发一系列胰酶原的活化,导致胰腺的自身消化。 腺泡细胞内消化酶原与溶酶体水解酶相遇是AP早期事件 生理情况下,消化酶原和溶酶体水解酶均在粗面内质网合成,随之被转运到高尔基器。溶酶体水解酶在翻译后先糖基化,然后第6位的甘露糖被磷酸化。高尔基器内有甘露糖-6磷酸化受体,并通过该受体将溶酶体水解酶转运到溶酶体前体内,溶酶体水解酶与甘露糖-6磷酸化受体解离。胰蛋白酶原在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器-酶原颗粒转运过程中不与甘露糖-6磷酸化受体结合。正是通过这两种不同的途径,同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的消化酶原和溶酶体水解酶被最终分选到不同的分泌泡内,分别形成了消化酶原颗粒和溶酶体。腺泡细胞内的溶酶体与细胞顶面膜融合后,有助于消化酶原颗粒的释放。 实际上,不论在何种病因诱导的AP模型中,腺泡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新蛋白质的合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教学内容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 选择题 1.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A.暴饮暴食 B.ERCP C.硫唑嘌呤 D.胆石症 E.胰管阻塞 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A.胰腺感染性炎症 B.胰腺外伤 C.胰腺自身消化 D.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特发性炎症 3.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A.轻症、重症 B.间质性、弥漫性 C.水肿型、坏死型 D.水肿型、出血型 E.蜂窝织炎型、坏死型4.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A.突发性 B.持续性 C.解痉药可缓解

D.弯腰曲膝可减轻 E.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A.Grey-Turner征 B.Cullen征 C.瘀斑 D.紫癜 E.以上都不是 6.Grey-Turner征出现在 A.肝硬化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溃疡性结肠炎 D.急性胰腺炎 E.腹腔内出血 7 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A.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多位于胰尾 C.发热、白细胞升高 D.有囊壁无上皮 E.多在起病2-3周后 3-4 8.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A.血淀粉酶升高 B.剧烈腹痛 C.高血糖

D.消化道出血 E.心衰 9.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A.血淀粉酶 B.血脂肪酶 C.血糖 D.血钙 E.C-反应蛋白 10.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A.肾衰 B.严重细菌感染 C.DIC D.胰性脑病 E.呼衰 11.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A.腹水 B.低钙血症 C.心力衰竭 D.Cullen征 E.以上都是 12.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A.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 B.C-反应蛋白高于150mg/L C.增强CT提示胰腺坏死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选择题 1 ?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A. 暴饮暴食 B. ERCP C. 硫唑嘌呤 D. 胆石症 E. 胰管阻塞 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A. 胰腺感染性炎症 B ?胰腺外伤 C. 胰腺自身消化 D. 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 特发性炎症 3 .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A. 轻症、重症 B. 间质性、弥漫性 C. 水肿型、坏死型 D. 水肿型、出血型 E. 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 .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A. 突发性 B. 持续性 C. 解痉药可缓解

D. 弯腰曲膝可减轻 E. 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A. Grey-Turner 征 B. Cullen 征 C. 瘀斑 D. 紫癜 E. 以上都不是 6 . Grey-Turner 征出现在 A. 肝硬化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溃疡性结肠炎 D. 急性胰腺炎 E. 腹腔内出血 7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A. 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 多位于胰尾 C. 发热、白细胞升高 D. 有囊壁无上皮 E. 多在起病2-3周后3-4 8. 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A. 血淀粉酶升高 B. 剧烈腹痛

C. 高血糖 D. 消化道出血 E?心衰 9. 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A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血钙 E. C-反应蛋白 10 .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A肾衰 B. 严重细菌感染 C. DIC D. 胰性脑病 E ?呼衰 11.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A. 腹水 B. 低钙血症 C?心力衰竭 D. Cullen 征 E. 以上都是 12 .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A. 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

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本病主要由胰腺组织受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胰液的胰蛋白酶原无活性,待其流入十二指肠,受到胆汁和肠液中的肠激酶(enterodinase)的激活作用后乃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方具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胰腺炎时因某些因素(下述)激活了胰蛋白酶,后者又激活了其它酶反应,如弹性硬蛋白酶(elastase)及磷脂酶A(phospholipaseA),对胰腺发生自身消化作用,促进了其坏死溶解。已查出在胰腺腺泡的酶原颗粒中含有高浓度的弹性硬蛋白酶,在胰腺分泌液中含有无活性的该酶前体,后者可被胰蛋白酶激活而能溶解弹性组织,从而破坏血管壁及胰腺导管。另外,胰蛋白酶对由脂蛋白构成的细胞膜及线粒体膜并无作用,而胰液中的磷脂酶A被脱氧胆酸激活后,作用于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甘油磷脂,使之分解变为脱脂酸卵磷脂,亦称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后者对细胞膜有强烈的溶解作用,可溶解、破坏胰腺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脂蛋白结构,致细胞坏死。脂肪坏死也同样先由胰液中的脱脂酸卵磷脂溶解、破坏了脂肪细胞膜后,胰脂酶才能发挥作用。 急性胰腺炎时胰酶被激活的原因概括如下。 1.十二指肠壶腹部的阻塞引起胆汁返流(biliaryreflux)总胆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部,返流的胆汁可进入胰管(共道说),将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激活成胰蛋白酶,再诱发前述一系列酶反应引起胰腺的出血、坏死。引起十二指肠壶腹部阻塞的原因有胆石、蛔虫、暴饮暴食引起的壶腹括约肌痉挛及十二指肠乳头水肿等。后二种原因也可使十二指肠液进入胰。 2.胰液分泌亢进使胰管压升高暴饮暴食,酒精的刺激使胃酸及十二指肠促胰液素secretin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胰液分泌增多,造成胰管压增高。重者可导致胰腺小导管及腺泡破裂,放出生性活素,激活胰蛋白酶原等,从而引起胰腺组织的出血坏死。 3.腺泡细胞直接受损?(可能原因)创伤、缺血、病毒感染或药物毒性作用等可直接损害腺泡细胞使胰蛋白酶渗出,发生胰腺炎。 在急性胰腺炎的实际发病上很可能是上述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即胰液分泌亢进和不全阻塞并存。近年又注意到受细菌感染的胆汁可破坏胰管表面被覆的粘液屏障,强调了胆道感染在本病发生上的重要性。 一.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胰腺呈炎性水肿、出血及坏死,故又称急性出血性胰腺坏死(acutehemorrhagicnecrosisofpancreas),好发于中年男性,发作前多有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史。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并可出现休克。 1.病因表现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本病中医称之为“胰瘅”,属“胃脘痛”、“脾心痛”等范畴。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发病前暴饮、暴食或高脂餐史,部分病人有胆石病史。突发性上腹疼痛,上腹有压痛、肌紧张、反跳痛。 (2)血、尿淀粉酶测定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1~2小时即开始增高,8~12小时标本最有价值,至24小时达最高峰,为500~3000Somogyi氏单位,并持续24~72小时,2~5日逐渐降至正常,而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48小时达高峰,维持5~7天,下降缓慢。 (3)B超检查:可发现胰腺水肿和胰周液体的积聚,还可了解胆囊、胆管情况。 (4)CT检查:CT是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了解胰腺外形、大小、密度、被膜和周围的关系,判断是否发生坏死、是否合并胆道病变。 (5)鉴别诊断:许多疾病可以出现胸痛,必须与心绞痛区别。 冠心病:以胸部、下颌部、肩部、背部或手臂的不适感为特征,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不发作时,无特殊表现;发作时,常呈焦虑状态,血压增高、心率加快,有时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出现病理性第三或第四心音,甚至奔马律;出现第二心音分裂,呼气时更明显,此称第二心音逆分裂。伴有心功能不全时,可有相应的临床体征表现。血清标志物检查。 急性阑尾炎:典型的上腹腹痛,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心率增快,发热,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体征:右下腹压痛、腹膜刺激症、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二)症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和王永炎张伯礼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9年10月第二版),拟定中医诊断依据如下: 1)肝郁气滞证(清形水肿性胰腺炎):腹中阵痛或窜痛,恶心呕吐,无腹胀,上腹仅有压痛,无明显腹肌紧张;舌质淡红,苔薄白或黄白,脉细或紧。 2)脾胃实热证(较重的水肿型或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上腹满痛拒按,痞寒腹坚、呕吐频繁,吐后腹痛无减,大便干结,小便不通、小便短赤,身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滑或滑数,重者厥脱。 3)脾胃湿热证(胆倒疾患并发胰腺炎): 脘胁疼痛,胸脘痞满拒按,气痛阵作,口苦咽干, 泛恶不止,或有身目具黄,便干溲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4)蛔虫上扰证(胆道蛔虫引起的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上腹疼痛,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痛,或伴吐蛔;苔白或微黄而腻,脉弦紧或弦细。 二、治疗 (一)中西结合治疗思路

(完整版)急性胰腺炎

D .喹诺酮抗感染 E .维持酸碱平衡 急性胰腺炎考核试题 选择题 1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 ) A .暴饮暴食 B . ERCP C .硫唑嘌呤 D .胆石症 E .胰管阻塞 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 ) A .胰腺感染性炎症 B .胰腺外伤 C .胰腺自身消化 D ?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 .特发性炎症 3?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 A .轻症、重症 B .间质性、弥漫性 C .水肿型、坏死型 D .水肿型、出血型 E .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 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 ) A .突发性 B .持续性 C .解痉药可缓解 D .弯腰曲膝可减轻 E .束带状 5. 急 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 ) A . Grey-Turner 征 B . Cullen 征 D .紫癜 E .以上都不是 6. Grey-Turner 征出现在( ) A .肝硬化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D .急性胰腺炎 E .腹腔内出血 7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 &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 ) A .血淀粉酶升高 B .剧烈腹痛 C .高血糖 D .消化道出血 E .心衰 9.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 ) A .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 血钙 E . C-反应蛋白 10.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 ) A .肾衰 B .严重细菌感染 C . DIC D . 胰性脑病 E .呼衰 11 .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 ) A .腹水 B .低钙血症 C . 心力衰竭 D . C ullen 征 E .以上都是 12. 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 ) A .血糖持续高于 10mmol/L B . C-反应蛋白高于150mg/L C .增强CT 提示胰腺坏死 D .血淀粉酶持续升高 E .血钙低于1.5mmol/L 13. 发生哪一项,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 ( ) A .消化道出血 B .假性囊肿 C .严重胆道感染 科室: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C .瘀斑 C .溃疡性结肠炎 ) A .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 .多位于胰尾 C .发热、白细胞升高 D .有囊壁无上皮 E .多在起病2-3周后

急性胰腺炎考题及答案

试卷一(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急性胰腺炎的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便秘。 2. 胰腺炎的间接指征:哨兵袢和结肠切割征 3.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局部:胰腺脓肿、假性囊肿;全身: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及真菌感染、高血糖、慢性胰腺炎。 4. 急性胰腺炎的类型: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坏死型。 5. 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胰腺增强CT。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 1.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胰腺炎的体征(D ) A、上腹或全腹压痛明显 B、腹肌紧张 C、反跳痛 D、肝浊音界消失 E、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措施中,哪项不正确(C ) A.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B.戒酒 C.常用抑制胰酶活性的药物 D.避免服用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 E.避免暴饮暴食 3.鉴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下列哪项意义不大(A ) A.血清淀粉酶增高 B.血钙降低 C.血清正铁血红蛋白阳性 D.胁腹部及脐周皮肤出现紫色瘀斑 E.发病后很快出现休克 4. 急性胰腺炎一般治疗原则中,哪一项未被包括在内(E ) A.解痉止痛 B.抑制胰腺分泌 C.水电解质平衡与支持治疗 D.防治感染 E.生长抑素类似物八肽静脉滴注 5. 女性,45岁,餐后2小时突然腹痛、恶心、呕吐,伴发热,次日出现黄疸,查血淀粉酶及胆红素明显增高,其发生黄疸的最可能原因是(C ) A.肿大的胰腺压迫胆管所致 B.肝细胞性黄疸 C.胆结石并胰腺炎 D.胆总管下端狭窄 E.胆囊炎所致 6. 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最具诊断价值的是(C ) A.血脂肪酶增高 B.血淀粉酶增高 C.血钙降低 D.血胆红素增高 E.B超检查胰腺增大 7. 以下哪项提法是正确的(D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水肿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我院在2005年10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比较分析它们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腹痛缓解时间为(4.13±1.11)d、腹部压痛缓解时间为(3.78±1.01)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3.96±0.47)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6.18±1.65)d,白细胞恢复时间为(5.14±0.41)d,平均住院时间为(15.54±2.54)d。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00%,腹痛缓解时间为(5.66±1.87天)d,腹部压痛缓解时间为(6.68±1.09)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6.65±0.62)d,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为(7.62±1.55)d,白细胞恢复时间为(7.47±0.72)d,平均住院时间为(21.59±3.43)d。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acute edema type pancreatitis. Methods 100 cases of acute pancreatitis from January 2010 to February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100 cases of acute pancreatitis from October 2005 to December 2008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00%,abdominal pain relief time was (4.13±1.11)days,abdominal tenderness relief time was (3.78±1.01)days,blood amylase recovery time was (3.96±0.47)days,urine amylase recovery time was (6.18±1.65)days,white blood cells recovery time was (5.14±0.41)days,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15.54±0.41)days;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00%,abdominal pain relief time was (5.66±1.87)days,abdominal tenderness relief time was (6.68±1.09)days,blood amylase recovery time was (6.65±0.62)days,urine amylase recovery time was (7.62±1.55)days,white blood cells recovery time was (7.47±0.72)days,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7.62±1.55)days. Abdominal pain relief time,abdominal tenderness relief time,blood amylase recovery time,urine amylase recovery time,leukocyte recovery time and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is exact,safe,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ing.[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Acute pancreatitis;Curative effect 急性胰腺炎是以胰腺急性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波及或不波及其他临近器官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1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作为临床常见重症之一,以其病情凶险, 预后不良,治疗棘手等特点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其发病机制除胰腺自身消化学说,尚有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胰腺腺泡内钙超载学说、氧化应激学说、肠道细菌移位与“二次打击”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纵多理论丰富了人们对SAP发病机制的认识。本文就SAP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由胰腺局部炎症所致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累及全身多脏器损伤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mdrome SIRS),继而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的疾病,其病情凶险, 预后不良,治疗棘手,目前病死率仍高达22.7%[1],有关其发病发展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探索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AP发病机制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1 胰腺自身消化 胰管梗阻与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乙醇对胰腺腺泡和oddi括约肌的作用、高脂血症、高钙血症、创伤等都是AP的始动因素。正常情况下,胰腺细胞中的大部分消化酶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经细胞分泌运输到胰管内然后被运送到小肠内被激活。而胰腺实质与胰管之间、胰管与十二指肠之间以及胰管中的胰液分泌压与胆道中的胆汁分泌压之间均存在正常的压力梯度,不会发生胆汁反流。肝胰壶腹和胰管括约肌则防止十二指肠液反流。在胰腺腺泡和胰管内尚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质,灭活少量的有生物活性或提前激活的酶。SAP时,胰酶的正常隔离机制被破坏,胰蛋白酶原被异位激活,活化的胰蛋白酶再激活了其他胰酶,包括胰脂酶、淀粉酶、糜蛋白酶、磷脂酶A2(PLA2)、弹力蛋白酶、羧基肽酶、核酸酶等,从而引起了胰腺的“自身消化”[2],但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的并非胰蛋白酶而是弹性蛋白酶、糜蛋白酶、磷脂酶等其它酶类[3]。有国外学者[4-6]研究显示:在AP的早期阶段,胰蛋白酶原的活化并非在胰腺间质或胰管腔内而是在腺泡的亚细胞器即含有溶酶体水解酶、主要是组织蛋白酶B的胞浆空泡中,活化后的胰蛋白酶再被释放入胞浆中而发挥作用。 2 胰腺微循环障碍学说 胰腺小叶是胰腺微循环形态学的基本单位,其血供进入小叶后呈树枝状分支,相邻小叶内动脉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

.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选择题 1.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A.暴饮暴食 B.ERCP C.硫唑嘌呤 D.胆石症 E.胰管阻塞 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A.胰腺感染性炎症 B.胰腺外伤 C.胰腺自身消化 D.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特发性炎症.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3 A.轻症、重症 B.间质性、弥漫性 C.水肿型、坏死型 D.水肿型、出血型 E.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A.突发性 B.持续性 C.解痉药可缓解 . . .弯腰曲膝可减轻 D E.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A.Grey-Turner征 征 B.Cullen C.瘀斑 D.紫癜 E.以上都不是.Grey-Turner征出现在6 A.肝硬化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溃疡性结肠炎 D.急性胰腺炎 E.腹腔内出血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7 A.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多位于胰尾 B C.发热、白细胞升高 D.有囊壁无上皮 3-4 2-3周后E.多在起病 8.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A.血淀粉酶升高 B.剧烈腹痛 C.高血糖 . . D.消化道出血

.心衰E 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9.一 腹痛10 .血淀粉酶 A B.血脂肪酶 .血糖 C D.血钙反应蛋白E.C- .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 炎,除了10 .肾衰A B.严重细菌感染 DIC C. D.胰性脑病 .呼衰E .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11 .腹水 A B.低 钙血症 C.心力衰竭 D.Cullen征 E.以上都是 12.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A.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 B.C-反应蛋白高于150mg/L C.增强CT提示胰腺坏死 . . D.血淀粉酶持续升高 1.5mmol/L E.血钙低于 13.发生哪一项,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 A.消化道出血 B.假性囊肿 .严重胆道感染 C D.高血糖.C-反应蛋白升高E 14.关于轻症急性 胰腺炎的治疗哪项不合理哌替啶 A.654-2止痛 B.禁食、补液 .抑酸C D.喹诺酮抗感染 E.维持酸碱平衡.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哪项错误15 A.抗生素 B.止痛 C.生长抑素 D.加贝酯 E.为减轻胰腺水肿,补液宜少 16.下列哪项是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措施A.抗 生素 B.中医中药 C.EST . . D.加贝酯 .生长抑素E .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适应,除外哪项17 A.重症急性胰腺 炎内科治疗无好转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假囊肿或脓肿 B .严重感染药物不能控制 C D.胆总管结石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合并肠坏死E岁,突发中上腹剧烈疼痛,呈 束带状,持续性,至急诊。应进一4218.男性,步检查 A.血淀粉酶 B.立位腹部平片

57系统精讲-消化系统-第十九节-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57系统精讲-消化系统-第十九节-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1.女,52岁。胆源性胰腺炎发作致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给予非手术治疗,目前正确的饮食护理是 A.禁食,不禁饮 B.禁饮食 C.低脂流食 D.低糖流食 E.低脂、低糖流食 【答案】:B 【解析】:考察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急性胰腺炎早期要禁食,减少进食对胰腺的刺激。 2.李先生,45岁,于饱餐、饮酒后突然发生中上腹持久剧烈疼痛。伴有反复恶心,呕吐胆汁。体检:上腹部压痛,腹壁轻度紧张。测血清淀粉酶明显增高。对赵先生的首选处理措施是 A.禁食、胃肠减压 B.适当补钾、补钙 C.外科手术准备 D.屈膝侧卧位 E.应用抗生素 【答案】:A 【解析】:考察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急性胰腺炎应立即禁食并给予胃肠减压,其目的是为防止食物及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 3.男,47岁。急腹痛2天,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下列关于其腹痛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饱餐或饮酒后发生 B.疼痛位于中上腹 C.伴频繁呕吐 D.间隙发作性上腹剧痛 E.疼痛可向左腰部放射 【答案】:D

【解析】:考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腹痛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疼痛剧烈而持续,可有阵发性加剧。 4.患者,女性,52岁。饱餐后上腹部剧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吐后腹痛更加剧,如刀割样。体格检查:体温38.0℃,脉搏126次/分,血压80/60mmHg,痛苦面容,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以上腹部痛为重,肠鸣音消失,右下腹穿刺得淡红色血性液体,血白细胞12×109/L,血淀粉酶310U/dl,血钙2.5mmol/L,诊断应考虑 A.急性胃炎 B.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C.溃疡病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D.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E.急性绞窄性肠梗阻 【答案】:D 【解析】:考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病人饱餐后出现持续性腹痛,以及腹膜炎表现,腹穿液淀粉酶升高且为血性,高度提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5.女,36岁。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已8日,考虑为急性胰腺炎。其不会引起的并发症是 A.腹膜炎 B.胰腺脓肿 C.胰腺癌 D.胰腺假性囊肿 E.休克 【答案】:C 【解析】:局部并发症有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全身并发症如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腹膜炎、休克等。 6.女,56岁,胆石症病史10年。上腹部剧痛伴呕吐。疑为急性胰腺炎,其治疗措施,下列错误的是 A.抗感染 B.应用生长抑素 C.应用胰酶抑制剂

内科辅导:急性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

2010年内科辅导:急性胰腺炎可能的发病机制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出血、水肿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可由多种病因导致。临床以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少数出现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上述各种病因虽然致病途径不同,但有共同的发病过程,即胰腺自身消化的理论。正常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生物活性的酶如脂肪酶、淀粉酶和核糖核酸酶等;另一种是以前体或酶原形式存在的无活性的酶,如胰蛋白酶原、前磷脂酶、前弹性蛋白酶、糜蛋白酶原、激肽释放酶原和前羟肽酶等。在正常情况下,胰酶绝大多数是无活性的酶原,酶原颗粒与细胞质是隔离的,并且胰腺腺泡的胰管内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质,灭活少量的有生物活性或提前激活的酶。构成胰腺避免自身性消化的生理性防御屏障。正常情况下,当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肠激酶作用下,首先胰蛋白酶原被激活。形成胰蛋白酶,在胰蛋白酶作用下使各种无活性的胰消化酶原被激活为有活性的消化酶,对食物进行消化。与自身消化理论相关的机制:①各种病因导致胰腺腺泡内无活性的酶原激活,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连锁反应;②胰腺导管通透性增加,使有生物活性的胰酶渗入胰腺组织,加重胰腺炎症。两者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可能为序贯作用。 各种消化酶原激活后,起主要作用的活化酶有磷脂酶A2、弹性蛋白酶和脂肪酶、激肽释放酶或胰舒血管素。磷脂酶A2在小量胆酸参与下分解细胞膜的磷脂,产生溶血脑磷脂和溶血磷脂酰胆碱,其细胞毒作用引起胰实质凝固性坏死、溶血及脂肪组织坏死。激肽释放酶使激肽酶原变为缓激肽和胰激肽,使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引起休克和水肿。弹性蛋白酶可溶解血管弹性纤维引起血栓形成和出血。脂肪酶参与胰腺及周围组织脂肪坏死和液化作用。上述消化酶共同作用,造成胰腺实质及邻近组织的损伤和坏死,细胞的损伤和坏死又促使消化酶释出,形成恶性循环。坏死的产物、胰腺消化酶和胰腺炎症又可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管途径,输送到全身。引起多脏器损害,成为急性胰腺炎的多种并发症。 研究发现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胰腺组织的损伤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炎性介质,如氧自由基、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白细胞三烯等起着重要介导作用,这些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如血栓素(TXA0、一氧化氮(N0)等还导致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加重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分析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15T08:43:31.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孙丽娜[导读]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孙丽娜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人民医院 164100)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科胰腺炎【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69-02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是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病情有自限性,预后良好。少数病情严重,胰腺出血坏死,伴腹膜炎、休克等合并症,病死率高。本病以20~40岁青壮年较多,男女之比为1.2:4。 1西医治疗 1.1心电监护。 1.2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3镇静、镇痛:地西泮10mg,肌内注射;哌替啶50~100mg,肌内注射,每4~6h 1次[1]。 1.4抗菌药物:氧氟沙星200~400mg.每日2~3次,口服,或静脉给药400 mg/d;环丙沙星250~500mg,每日2~3次,口服,或400mg/d,静脉滴注;克林霉素,0.6g/d,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那,1.0g/d,静脉滴注。 1.5减少胰腺外分泌:禁食及胃肠减压。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静脉给药。尽早应用奥曲肽,首剂100μg静脉注射,以后每小时用25μg持续静脉滴注,持续3~7天。 1.6抑制胰酶活性:抑肽酶,20万~50万 U/d,分2次静脉滴注;加贝酯,100~300mg溶于500~1500ml葡萄糖盐水,以 2.5mg/(kg?h)静脉滴注,2~3天后减量。 2中医治疗 2.1辨证论治 2.1.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泻下通里。【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清胰汤加减。主要药物:柴胡、枳壳、香附、郁金、白芍、甘草、黄芩、黄连、元胡、芒硝、生大黄。若恶心呕吐重,加姜半夏、陈皮,或用生姜搽舌;大便干结不通,加芒硝兑服;若食滞而嗳腐吞酸,可酌情选加消食导滞之品,如枳实、厚朴、连翘、山楂、麦芽、莱菔子等。 2.1.2脾胃实热证 【治法】通里攻下,清腑泄热。【方药】清胰汤合大承气汤加减。主要药物;柴胡、黄芩、黄连、白芍、木香、元胡、生大黄(后下)、厚朴、芒硝、枳实、金银花。若里热盛加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明显血瘀表现加丹参、当归、丹皮;若口渴甚加天花粉、芦根。 2.1.3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药物: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柴胡、茵陈、黄连、白芍、广木香、元胡、生大黄。若热结便秘加芒硝(冲兑);若便溏、腹胀、纳差者、加茯苓、白术、陈皮;血瘀明显者加丹参、郁金、赤芍。 2.1.4蛔虫上扰证 【治法】清胰驱蛔,理气通里。【方药】清胰汤Ⅱ号。主要药物:柴胡、黄芩、胡黄连、木香、槟榔、使君子、苦楝根皮、细辛、芒硝(冲兑)。黄疸显著者加茵陈蒿、虎杖、郁金;胁痛重加金铃子散;神疲纳差加茯苓、党参、白术。 2.1.5气阴耗竭证 【治法】益气固脱增液,通里泻热存阴。【方药】增液承气汤加减。主要药物:太子参、麦冬、元参、生地黄、栀子、元胡、大黄(后下)、芒硝。 2.2经验方 2.2.1立效止痛汤 【功效】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药物组成】生白芍30g,蒲公英30g,延胡索15g,柴胡10g,枳壳10g,生大黄10g。【用法】诸药用冷水浸半小时,煎2次,各煎30min,生大黄则另用温开水浸半小时以上,药汁可顿服或分2次服,2.2.2王常勇方 【功效】通腑泄实,疏肝解郁。【药物组成】当归50~100g,柴胡15g,白芍20g,木香10g(后下),枳实15g,黄芩15g,黄连5g,元胡15g,丹参20g,生黄芪20g,炙甘草10g[2]。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呕吐甚加竹茹10g,半夏10g;便秘者加大黄20g(后下),芒硝10g(冲服);腹痛剧重用白芍50g,加川楝子15g;热毒盛加生石膏50g,金银花15g,连翘15g;湿热黄疸加茵陈50g,泽泻20g;蛔厥加乌梅5g,槟榔15g。 2.3中成药 2.3.1清开灵注射液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退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