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364.36 KB
- 文档页数:5
二甲双胍肠溶片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二甲双胍肠溶片?二甲双胍肠溶片是一种口服药物,主要成分是二甲双胍。
它属于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肠溶片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并且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一定作用。
它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甲双胍肠溶片的功能主治。
2. 二甲双胍肠溶片的功能主治二甲双胍肠溶片具有以下功能主治:2.1 降低血糖水平二甲双胍肠溶片是一种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血糖水平。
首先,它可以抑制肝脏中糖原的产生,减少肝脏释放葡萄糖到血液中的量。
其次,它可以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肌肉组织对血糖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2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抵抗。
二甲双胍能够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胰岛素的作用效果。
2.3 控制体重对于肥胖患者来说,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二甲双胍肠溶片可以抑制食欲,减少进食量,有助于减轻体重。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脂肪代谢,减少脂肪的合成和积累。
2.4 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理机制。
二甲双胍肠溶片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它可以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
2.5 预防心血管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二甲双胍肠溶片具有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代谢,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6 其他功能主治除了上述功能主治外,二甲双胍肠溶片还可以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增加肌肉组织的代谢率,调节脂肪组织的分解与合成等。
3. 使用二甲双胍肠溶片的注意事项使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2.长期使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时,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以评估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慢性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超过4亿人口患有糖尿病,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压力。
治疗糖尿病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而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其疗效如何,一直是学术界和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根据学术文献,对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进行深入观察和探讨。
一、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1. 二甲双胍的基本特点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
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和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 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肝糖异生: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异生酶的活性,降低肝脏对于葡萄糖的合成,减少了糖尿病患者在空腹时的血糖水平。
(2)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可以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3)促进血糖排泄:二甲双胍可以增加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排泄,从而减少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了血糖水平。
二、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1.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许多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都证实了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良好疗效。
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缓解了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症状。
二甲双胍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了外周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抵抗,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性。
二甲双胍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了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机会。
2. 二甲双胍的长期疗效观察除了短期的临床疗效外,二甲双胍在长期治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一些长期随访研究显示,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进展,并且减少了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带你认识糖尿病常用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在国内外多个治疗指南中被列为一线降糖药物。
该药物有降糖作用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价格较低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
早在中世纪,欧洲传统医学便发现紫丁香(山羊豆)可以缓解患者尿多的症状并可减少尿糖。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从这一植物中分离得到了胍类化合物,希望能以此类化合物作为武器让人类从糖尿病中“解放”出来。
随后,科学家陆续合成一系列具有降糖功效的胍类衍生物,尤其是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化合物,降糖效果更优。
然而,胰岛素在当时的风靡让双胍类化合物“生不逢时”。
在双胍类化合物还未推向市场之前,胰岛素便已问世,并以其确切的作用、快速的疗效使很多糖尿病患者获益,迅速成为明星药品。
直到21世纪,胰岛素一直站在糖尿病药物治疗舞台的中央,相关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相比之下,二甲双胍却是命运多舛,被发明之后沉寂了近30年。
直至20世纪中叶,其作用机制被逐步了解,并开始应用于临床。
但很快又被发现可能导致危险的不良反应——乳酸性酸中毒。
二甲双胍再度遇冷。
近些年,对胰岛素非注射给药方面的研发并不顺利,二甲双胍作为口服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其安全性被反复证实,并被认为是能使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
其降糖机制主要有三点:一是能促进周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二是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异生作用,减少肝糖原输出;三是能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
多个世界权威机构、组织指出,二甲双胍具有确切的降糖作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除非存在特殊禁忌,否则药物治疗均应从使用二甲双胍开始,且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也应包括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俨然成了降糖领域的“明星”。
那么二甲双胍是否可以用来减肥呢?事实上,该药的减肥效果视不同人群而定。
临床上,肥胖人群可分为糖尿病肥胖人群和正常无糖尿病肥胖人群。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研究小组(DPP)针对2型糖尿病人群进行的大样本、长期研究显示,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不仅能降低血糖,还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二甲双胍的临床与应用【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综合症,治疗药物包括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作用机制各异,而二甲双胍降糖药独树一帜,本文总结其优势。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免疫机制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异常综合症。
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高发的国家之一,加上中国方式的改变如饮食无节制、缺乏体育锻炼、生活紧张、肥胖等,这些因素使糖尿病的患者迅速增多。
二甲双胍的作用优势双胍类药的应用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首例药物苯乙双胍(又称降糖灵),苯乙福明,但苯乙双胍服用后可使血乳水平升高27%~52.2%,成为在国外被淘汰的原因。
迄今已有多个商品问鼎如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
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是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1 项为期56 个月的临床研究,初始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联合二甲双胍,或单独应磺酰脲类降糖药,结果证实:联合应用双胍类可显著减少心梗发生的风险,相对于磺酰脲类降糖药组,出现心梗的风险,二甲双胍不导致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不良反应小。
【关键词】糖尿病;二甲双胍;降糖药。
糖尿病治疗的回顾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基于糖尿病者的两个主要代谢异常环节: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
其治疗药物包括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前者包括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磺脲类药,主要替代或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后者包括双胍类药、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胰升血糖受体拮抗剂、β3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α2受化体拮抗剂、糖原异生抑制剂和釩化合物等,主要对抗糖尿病者糖代谢的各种障碍。
(一)副作用与临床应用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如厌食、恶心、腹痛、腹泻等,但如果在餐中和餐后服用,症状会减轻,一般不必停药。
如果用药指征把握不当或者大剂量服用有可能诱发乳酸酸中毒(尽管发生率很低),另外,长期使用本品还可能降低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二甲双胍的临床用途1、二甲双胍是超重和(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它不会使体重增加,甚至有一定的减肥作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磺脲类药物疗效不满意时,加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取得较好的降糖效果。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作用不良,导致血糖不能被正常转化及利用,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疾病及并发症。
糖尿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为主,而药物治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二甲双胍(Metformin)和阿卡波糖(Acarbose)是两种经常被应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两种药物都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度等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略有不同。
本文旨在探讨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的糖尿病治疗效果,并对两者进行比较。
一、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及糖尿病治疗效果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减少肝脏糖原的合成,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抑制胃肠道对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除此之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性,提高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从而达到减少高血糖的目的。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清晰,且安全性高,在糖尿病患者中被广泛应用。
二甲双胍的临床研究表明其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1年内平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1.5%以上,同时对身体重量的影响不大。
然而,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时,由于肝脏和肾脏的代谢与排泄,会出现消化系统问题、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并积极协调治疗。
阿卡波糖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是抑制肠道α-葡萄糖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使其不能被完全吸收,最终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的作用不影响其他车道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对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的代谢也没有影响,因此相比于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对患者的食欲、体重的影响较小。
此外,阿卡波糖治疗时还可以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阿卡波糖的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相比于其他药物,其安全性更高。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高,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足引起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4.16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6.91亿。
糖尿病患者面临着与高血糖相关的许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眼病、肾病和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除了降低血糖水平外,二甲双胍还能够对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二甲双胍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二甲双胍简介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和促进体内糖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还可以增加织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代谢。
二甲双胍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口服降血糖药物,不仅适用于单药治疗,还适用于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二、二甲双胍对脂肪代谢的影响1. 降低血脂水平慢性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脂异常,表现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血脂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肝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肝脂肪酸合成,从而降低肝脂肪生成。
二甲双胍可以增加脂蛋白脂酶活性,促进甘油三酯的代谢和清除。
二甲双胍还能够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葡萄糖摄取,促进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肪堆积。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代谢异常。
2. 减少脂肪组织炎症炎症是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的常见特征,脂肪组织炎症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减少脂肪组织炎症。
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脂肪组织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的表达和分泌,减少炎症反应。
二甲双胍还可以促进脂肪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的增加,抑制M1型巨噬细胞的活化,从而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反应。
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在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以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两种常用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下面我们将对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敏感促进剂,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抑制肝脏中糖原的合成,降低糖原的释放,从而减少肝脏对血糖的贡献,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还可以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脂肪的氧化,减弱胃肠对葡萄糖的吸收等,综合作用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减缓葡萄糖的消化和吸收。
这样可以减少血糖升高的幅度和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阿卡波糖还可以减少血糖生成物的生成,增加肠道激素的释放,减少胰岛素的分泌等,从多个方面控制血糖水平。
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被广泛应用并被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
研究表明,在用药初期,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减轻体重。
二甲双胍还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
二甲双胍是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阿卡波糖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主要用于补充二甲双胍的不足或替代二甲双胍的情况。
阿卡波糖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减少血糖峰值的发生,降低后续血糖水平,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阿卡波糖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包括腹泻、腹胀等。
在选择阿卡波糖治疗时需要强调患者对副作用的耐受程度。
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常用的口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二甲双胍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被认为是首选药物。
阿卡波糖主要用于补充二甲双胍的不足或替代二甲双胍的情况。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决策。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并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在糖尿病治疗方面,二甲双胍被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其机制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促进胰岛素敏感性和抑制肝糖原新生等途径改善血糖控制。
二甲双胍在肿瘤治疗领域也展现出潜在的作用,通过影响代谢途径、抑制细胞增殖等方式抑制肿瘤生长。
二甲双胍还具有其他一些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等,并有相关的机制研究支持。
展望方面,未来可以深入探究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推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更广泛发展。
通过总结本文内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二甲双胍、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糖尿病、肿瘤、治疗、展望、总结1. 引言1.1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概述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广泛用于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不仅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还可能对肿瘤等疾病具有治疗效果。
对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通过促进肝葡萄糖释放、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途径,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控制血糖稳定。
在肿瘤治疗方面,二甲双胍被发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效果。
二甲双胍还可能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影响细胞代谢等机制,发挥其他药理作用,例如抗衰老、抗炎症等。
深入研究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有助于拓展其临床应用领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2. 正文2.1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其主要的治疗作用包括:1. 降低血糖水平:二甲双胍能够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降低血糖水平,尤其是在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下效果更为显著。
2.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可以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
40用药之道用药关于二甲双胍的剂量,临床研究显示,其常规剂量在500~2000mg/日,成人普通片可用的最大剂量为2550mg/日,最佳有效剂量为2000mg/日。
缓释剂型推荐最大用量为2000mg/日。
本药可用于1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儿童或青少年,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2000mg,不推荐用于10岁以下儿童。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仍是一线首选用药,并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
临床上,常有患者咨询二甲双胍的使用,笔者整理了几个糖友们咨询频率比较高的问题,希望能给读者朋友提供帮助。
1.二甲双胍会不会伤肝伤肾?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无肝脏毒性。
但严重肝功能不全时乳酸酸中毒风险增加,一般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时避免使用;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患者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
二甲双胍本身不会对肾功能有影响,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使用这个药物没有问题的。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乳酸酸中毒。
对此,2018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根据eGFR(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剂量:eGFR≥60ml/(min.1.73m 2)时,不需要调整剂量;eGFR为45~59ml/(min.1.73m 2)需要减量;eGFR<45ml/(min.1.73m 2)禁用。
2.服用二甲双胍胃有灼伤感、恶心,需要停药吗?这属于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上述症状可基本消失。
或者还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一种方法是起始剂量500mg/日,1~2周后增加到1000mg/日,再等1~2周后增加到最佳剂量2000mg/日;第二种方法是将普通片更换成缓释片,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缓释制剂能够产生与普通制剂相同的降糖效果而显著减少胃肠道反应。
3.二甲双胍该怎么服用,饭前还是饭后?目前二甲双胍的剂型包括普通片、缓释片/胶囊、肠溶片/胶囊。
普通片剂在胃内崩解释放;肠溶片/胶囊在肠道崩解释放;缓释片/胶囊在胃肠道内缓慢溶出、释放。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副作用二甲双胍,又称为metformin,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首席药剂国际规范中列出的基本药物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它具有许多功效和副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二甲双胍的功效1. 控制血糖水平: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生成和提高组织的葡萄糖摄取,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况。
它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来发挥作用。
2. 促进体重减轻:一些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体重。
它能够降低进食引起的高胰岛素水平,并通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来减轻体重。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降低胃肠道的吸收葡萄糖和提高能量消耗,从而进一步促进体重减轻。
3. 改善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胰岛素抵抗。
这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因为胰岛素抵抗是导致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
4. 降低胆固醇: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通常有较高的胆固醇水平。
5. 预防心血管疾病:由于二甲双胍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对心脏和血管有保护作用,因此被认为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和中风。
此外,它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风险。
6. 抗肿瘤作用:一些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断血管生成等机制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二、二甲双胍的副作用1. 消化系统不适:最常见的二甲双胍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开始治疗时出现,但随着治疗的进行,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2. 乳酸酸中毒: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是乳酸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它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症状包括呼吸急促、乏力、头晕、恶心、呕吐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石二甲双胍这个名称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特别对于患有糖尿病或家人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简直对二甲双胍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
那么二甲双胍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石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大家都知道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首选治疗药物就是二甲双胍,那么二甲双胍究竟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2型糖尿病,以往被称作成人发病型糖尿病,通常在35~40岁之后发病,属于糖尿病中最主要的病情类型。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功能并未完全丧失,部分患者甚至产生过量胰岛素,但因胰岛素作用效果较差,血糖控制效果不明显,因此出现血糖偏高情况[1]。
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二甲双胍能够作用在肝脏上,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同时促进肝脏中糖原分解能力提升,达到降低肝脏中葡萄糖水平的能力[2];同时二甲双胍可通过减少游离脂肪酸氧化作用、促进外周胰岛素敏感能力、增加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利用水平并以此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水平、减少胆汁酸转运以及胆盐吸收情况、减少胰岛淀粉样肽形成、延缓胰岛素分泌受损进展等降低机体血糖水平,简单来说,二甲双胍可以促进体内少量胰岛素发挥正常功能、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并提升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以降低机体内血糖水平[3]。
二、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有什么优势?(一)降糖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相对于其他降糖药物而言,二甲双胍通过调节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能力,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并且与其它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对于糖化红蛋白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同时对于不同体质指数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均表现出同等降糖效果。
在治疗中,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恶心、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疲倦、头晕、皮疹、寒战、酸中毒等,但在临床治疗中,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不良反应极低,可被看做是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的降糖药物[4]。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口服降糖药物,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相比,其降糖效果肯定,低血糖发生风险小,价格适中,因而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为一线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肝糖输出,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而降低血糖;此外,二甲双胍还有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调节血脂、减轻体重、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还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破坏的防治、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其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不良反应方面,二甲双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乳酸酸中毒,但发生率极低。
关键词: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二甲双胍作用机制:①通过抑制糖异生和减少糖原分解来降低肝糖输出,二甲双胍抑制糖异生的主要机制是抑制肝脏对乳酸的摄取。
②增加周围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
二甲双胍对周围组织的作用主要依赖于胰岛素。
对伴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通过提高胰岛素的生物作用来降糖;在胰岛素缺乏的情况下,通过促进骨骼肌细胞的糖运输来降糖。
③通过抑制肠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二甲双胍可以减少小肠细胞摄取葡萄糖的作用来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
2.二甲双胍的临床作用大致高括为两类2.1延缓糖尿病发生和降糖作用2.1.1延缓糖尿病发生: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是糖尿病发生的预警信号。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调节能力已经遭到破坏,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这部分人群的糖尿病发生风险和未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长[1]。
二甲双胍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延缓作用首先被证实,它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
2.1.2降糖作用:本药降糖作用强而有效,单药治疗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降低达1.5%-2.0%。
二甲双胍降糖作用主要是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肝糖原的输出以及改善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一系列依赖和不依赖胰岛素作用机制拮抗血糖,最终减低循环中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水平,缓解糖毒性和脂毒性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发挥降糖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