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与大学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1、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专业性)2、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
3、高等教育从性质来看是一种(专业教育)4、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5、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7、下列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8、(通才教育)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9、高等教育层次不包括(博士后教育)10、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欧洲)11、大学生作为一种青年群体,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
作为青年亚文化,它具有(反主流文化)的特征12、1978年,我国的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厦门大学)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
13、1983年,高等教育学正式作为教育学科的(二级)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入学科专业目录。
14、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教育始于(京师大学堂)15、1984年,(潘某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
16、1852年,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发表了《大学的理想》一书。
17、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始于(清末)。
18、(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9、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了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20、哲学”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是(爱智慧)意思。
21、(一般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22、采用多种方法和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多学科研究法)。
23、(综合法)就是把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中心模式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农科院的合作为例作者:董维春,刘晓光,宋力沁,詹群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董维春,刘晓光,宋力沁,詹群(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5)摘要: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发挥双方资源优势,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的有效举措。
本文根据对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研究生教育中心的调查,分析其建设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组织和制度借鉴。
关健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生教育中心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2013-07-05作者简介:董维春(1964—),男,江苏兴化人,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助理,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教授.刘晓光(1980—),男,河南项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宋力沁(1975—),女,江西南昌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詹群(1989—),女,湖北黄冈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基金项目: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研究”(编号:2011ZDIXM030)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近年来逐步扩大,学位结构日趋多样,全日制专业学位等应用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也迅速发展。
以高校为主体的传统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面临教育资源短缺、培养目标不适应社会需求、课程与教学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各省市各行业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经过多轮体制改革调整,资源优化程度逐步提高,在内外部环境的综合作用下,建立在科学研究基本职能基础上的人才培养工作日渐增多。
通过组织和管理创新有效发挥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优势,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任务日趋紧迫。
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研究所简介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研究所为山西大同大学首批建立的校级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11月,研究所所长为马存根教授,副所长为尉杰忠教授。
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建立,是山西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神经病学与免疫学、省科技厅神经炎症及变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神经变性疾病免疫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还是同药集团院士工作站大同大学分站,大同市重点实验室,首批山西中医药大学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脑科学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3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5名,归国留学人员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2人,省教学名师1人,博士15人,硕士15人,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59人。
脑科学研究所主要设有三个研究方向:1.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1)多发性硬化(MS)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探讨:Fasudil治疗EAE的效果和机制探讨;Fasudil联合免疫细胞治疗EAE的效果和机制探讨;Fasudil联合神经干细胞治疗EAE的效果和机制探讨。
(2)阿尔茨海默病(AD)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探讨:Fasudil治疗AD的效果和机制探讨;Fasudil联合神经干细胞治疗AD的效果和机制探讨。
(3)帕金森病(PD)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探讨。
Fasudil治疗PD的效果和机制探讨。
Fasudil联合神经干细胞治疗PD的效果和机制探讨。
2.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疾病新药及中药的开发与利用。
(1)新型Rho激酶抑制剂FSD-C10和WAR-5治疗EAE、AD和PD的效果和机制探讨;(2)红花黄色素羟基A抑制TLRs样受体的实验和临床研究;(3)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机制研究;(4)黄芪提取物、雷公藤内酯醇、姜黄素、补阳还五汤治疗EAE的效果和机制探讨。
3.开展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神经心理和医学心理学等研究。
教育技术领域中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联系和区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 likd@在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定量数据分析与质的研究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主要范畴,其中定量数据分析,受到信息科学进步的影响,数据的处理更为简易也较为客观,因而目前多数研究论文仍倾向于量的研究。
然而,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各有其适用时机与特色,研究者对其中一种方法不能有偏见,最主要的是根据自己研究所长,研究目的所需,以挑选适合的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研究强调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和探讨教育现象及其现律。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可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方法部有其优点、不足及局限性。
过去,人们在研究教育技术学领域问题时,常采用单一方法,因而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忽视、遗漏了许多其他有用信息,这样就难以作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而综合地运用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方法,可以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和验证,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一)质的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联系和区别关于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间的区别,很多学者都试图进行一对一的比较,我国学者陈向明博士根据有关文献以及她的研究经验总结出这两种方法的一些主要差别(陈向明,2000),如表2所列。
表2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比较材料引自: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第11页这里仅就其中一些比较项目作进一步的说明。
定量研究是引用一定的数学方法,通过变换来判断研究对象诸因素的关联,最后用数值来表示分析研究的结果。
它是对于研究对象的属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研究,是对于事物量的关系的研究。
量的研究的资料比较客观可靠,统计分析比较科学精确,但是难以研究教育过程中复杂模糊的现象。
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研究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等。
量的研究其基本研究程序是,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通过概率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本,使用经过检测的标准化工具和程序来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时还要使用实验干预手段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比较,进而检验某种关于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理论假设。
本、硕、博的区别?清华教授的“兔子理论”让你快速弄懂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清华教授的“兔子理论”本、硕、博的区别。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
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就是做完论文)。
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
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
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
硕士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
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
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
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
博士生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
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
博士后阶段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
1、本科生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
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
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个大学生,而不是要求找学某种专业的。
家长们未必能解释为什么,但他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动手打配偶。
本科教育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
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
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
这个区别决定了你们应注重学习什么的问题。
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方式研究——基于战略联盟的视角作者:刘贤伟,马永红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年第2期刘贤伟,马永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100191)摘要:从战略联盟的视角出发,结合当前组织学对于组织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当前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三种战略联盟关系:合作联盟、协作联盟和协同联盟关系。
以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4个典型实践案例为样本,对高校与科研院所在三种联盟模式下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中所体现的合作方式及特征进行分析。
联合培养单位应对其联盟类型做出准确定位并选择相应的合作方式,以保证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战略联盟;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方式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1663(2015)02-0010-06收稿日期:2014-08-07作者简介:刘贤伟(1985—),男,贵州大方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马永红(1966—),女,安徽安庆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3JDGC00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YWF-14-YJSY-034).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大学与其他部门的互动日益频繁,学者们就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及组织方式展开了激烈讨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集中到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理论和实践上[1]。
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在各国也受到高度重视:美国NSF在1997年推出IGERT项目(Integrated Graduate Education Research Trainee Programs),以鼓励不同高校、不同院系就同一重大问题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欧盟研究总司对“博士-职业(DOC-CAREERS):从革新博士生教育到增加就业机会”项目提供资助,以鼓励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知识交换等方面结成伙伴;德国马普学会与高校校长协会共同发起马普国际研究学校(International Max Planck Research Schools, IMPRS),作为进一步加强校所合作的新联合项目;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ESRC)和苏格兰政府、英国多家政府部门从2006年开始设立联合培养博士生奖学金,用于推动科研和政策部门之间的知识转移,培养“知识经纪人(Knowledge Brokerage)”;在我国,教育部于2009年启动了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校所联培”)试点项目,以促进科教结合,加强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才可以称为科学家?简单来说,理⼯科⼤学⾥边就分为理科和⼯科,理论上说来,理科⽣继续深造,以后可以做科研,偏重于理论性的东西,他就是科学家,⽐如某研究所⾥边上班的研究员,他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家;⽽⼯科⽣⼀般出路是进企业,重点在于把⼀些理论性的东西实践出来,偏重于⼯程类,所以被叫做⼯程师。
所以最基本的区别是:科学家研究理论,他研究的东西叫科学钻研;⼯程师推⼴应⽤,他做的事情叫技术开发。
请关注:容济点⽕器⼀、科学,分科⽽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
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法及⽅法原理,是指⼈们利⽤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法。
技术应具备明确的使⽤范围和被其它⼈认知的形式和载体,如原材料(输⼊)、产成品(输出)、⼯艺、⼯具、设备、设施、标准、规范、指标、计量⽅法等。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表现为密不可分,⼏乎被看作是同⼀范畴;另⼀⽅⾯⼆者的任务、⽬的和实现过程不同,在其相互联系中⼜相对独⽴地发展,⼆者是辩证统⼀的整体。
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 “为么”的问题,揭⽰⾃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在于认识⾃然。
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社会⽣产和⽣活的实际需要,⽬的在于改造⾃然。
四、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
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
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先看是否可⾏,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再仔细思考:⼀、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关于⾃然界、⼈类社会和⼈⾃⾝的规律的事实、原理、⽅法和观念的知识体系以及创建这个知识体系的社会活动.科学的任务是发现规律,提出理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 ⼈们普遍认为,科学⾄少包括以下三个⽅⾯的内容: 第⼀,科学是⼈们研究⾃然、社会、思维的本质及其规律所获得的⼀种知识体系.例如,⼈们在研究“种⽠得⽠,种⾖得⾖”、“⼀母⽣九⼦,九⼦各不同”等这样的⾃然现象及其规律以后,便获得了关于⽣物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就是“遗传学”. 第⼆,科学不仅是⼀种知识体系,它还是产⽣知识体系的⼀个活动,⼀个过程.知识体系不是在⼀朝⼀⼣之间就能够全部获得的,它必须要经历⼀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即可能是较短的,也可能是很长的(例如,研究⽣命起源、⼈类起源、宇宙起源等这样的重⼤问题,就需要⼀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必须根据客观事实不断地变⾰⾃⼰传统的思维⽅式、世界观,形成新的世界观和思维⽅式,因此,僵化、保守都将会阻碍科学的发展. 第三,科学还是⼀种社会事业.科学不仅只由科学家个⼈进⾏,⽽且它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参与.例如,研究宇宙中有⽆“反物质”和“暗物质”问题,就需要各国科学家、政府联合制造和发射“阿尔法磁普仪”.⼆、什么是技术 技术是根据⽣产实践或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艺操作⽅法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材料、设备、⼯艺流程等等.技术的任务是发展或开发出新的⽅法、⼿段、措施或途径. 技术包括以下三⽅⾯的内容: 第⼀,技术则是⼈们为了变⾰⾃然和社会所采取的⼀切物质⼿段、⼯具和⽅法的总和.其中,物质⼿段或⼯具(如各种机械、交通⼯具等)是硬件技术;⽽技术⽅法如炼钢⽅法、制碱⽅法等则是软件技术. 第⼆,技术不仅是某种物质⼿段、⼯具或⽅法,它还是由技术思想或技术⽅案设计向⽣产技术和⼯程技术转化的⼀个过程.和科学⼀样,这个过程也是⼀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例如,我国⽬前开展的技术创新就是这样⼀个过程. 第三,是某⼀社会时代⽣产⼒发展⽔平的⼀个重要标志.例如,⼈们常常把某种主导技术如⽯器技术、铁器技术、蒸汽机技术、电⽓技术、原⼦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作为划分某种社会时代的标志,如⽯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原⼦能时代、计算机时代等.三、科学和技术的区别 如果说,科学是认识世界,那么,技术则是变⾰世界.科学是提⾼⼈类的认识⽔平,技术是增强⼈类的⽣存能⼒,改善⼈类的⽣活质量. 科学包括⾃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学的内容包括科学事实(概念)、科学原理、科学⽅法和科学观念. 技术是⼀种变⾰世界的能⼒.古代技术主要来⾃⽣产实践,现代技术则更多的是根据⼀定的科学原理,为达到⼀定的应⽤⽬的,所发展和开发出来的⽅法和⼿段.技术,包括材料技术,产品技术,设计技术,⼯艺技术,⽣产⼯序技术以及⼿⼯技术等等.技术体现为三种形态:物质形态(如⼯具、设备等);知识形态(如图纸、资料、图书等,也可以说是信息形态);⼈才形态(科学家、⼯程师、技术员、技术⼯⼈等技术⼈才).显然,⼈才是技术的核⼼.有了⼈才,就可以创造出物质形态和知识形态的技术. 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差别,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动⼒和机制也有所不同.科学发展的动⼒主要是科学家的好奇⼼、兴趣和社会责任感;遵循的机制则是:政府出资⽀持,科学家⾃主研究,科学共同体评价认可.这⾥谈的科学,从科研的⾓度看,则是指基础研究.⽽技术发展的动⼒则是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市场⼿需求,技术运⾏的机制是市场机制. ⼈们常常把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研究和技术开发.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商业⽬标,以探索规律,发展原理,提出理论的科学发现活动. 应⽤研究--以⼯程为⽬标,探索新知识应⽤的可能性. 技术开发--把科研成果应⽤到⽣产上、⼯程上的技术创新活动.包括:产品开发、设备与⼯具开发、⽣产⼯艺开发、能源和原材料开发、改善⽣产环境开发等等.6评论物理思维北京科技⼤学物理教师06-15 12:3913赞踩中⽂中科学是英语中“Science”⼀词的翻译。
(一)拟报考高校实力剖析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 1958年11月。
1962年前的名称为沈阳电子技术研究所,1962年至1972年的名称为东北工业自动化研究所,1972年起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1年5月前,研究所的中心区域在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90号。
2001年后,全部迁移到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114号。
现任所长王越超。
目前,全所有正式员工500多人,流动人员250人左右,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1(包括客座导师)人,研究员45人,副研究员55人,高级工程师82人。
博士学位授予点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
在读硕士研究生126人,博士研究生83人,在站博士后9人。
全所设有2个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学重点实验室和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3个研究室:1、工业控制系统研究室,2、光电信息研究室,3、自动化装备研究室;一个研究中心:水下机器人研究中心;一个负责科研信息、文献、网络等支持服务的信息中心。
管理部门设有:综合管理办公室、科技处、人事教育处、质量条件处、财务中心。
沈阳自动化所自建所起长期从事工业自动化工作。
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又在机器人、光电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方面不断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
获得大量国家、科学院及地方奖励,为国家高技术科技攻关、国家安全、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值得信赖的一支攻坚力量。
自1985年起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十八个第一的辉煌业绩,成为我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
现在这里是“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先进制造基地”,“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每年培养大批博士、硕士等高级青年人才,吸引大量优秀海内外专家学者。
1999年,国家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沈阳自动化所成为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开展先进制造基地建设。
创新试点中全面贯彻科学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实施创新战略重点转移,深化改革,调整了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人员结构,全面建立人员流动与岗位聘任制,项目聘任制。
北京考研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化工分院北京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轻工总会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航天710所)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北京林业大学首都体育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海军装备研究院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中国传媒大中央戏解放军艺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建井研学剧学院学院研究院总院究分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物资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国际关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工商大中国农中国工程物交通部公路科学研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学业科学院理研究院究院所北京印刷学院防化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农学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装备指挥技术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外交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军医进修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力学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声学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理论物理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植物研究所遥感卫星地面站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电工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二八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一航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动物研究所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航一集团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心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软件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上海考研网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40所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上海)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内燃机研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船舶及海洋工程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究所研究所陕西考研网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03所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202所)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23所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延安大学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213)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电信科学技术第四研究所(西安)504所西安体育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十一所西安财经学院西安邮电学院陕西理工学院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206所)国家授时中心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西安通信学院武警工程学院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771所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总公司16所西安政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湖北考研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10所武汉科技学院武汉工业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材料保护长江科学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学院研究所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701所)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湖北民族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42所湖北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武汉音乐学院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化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三峡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通信指挥学院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军事经济学院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空军雷达学院海军工程大学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四川考研网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理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航空研究西南技术物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学院院611所研究所(209所)川北医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泸州医学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通信研究所(30所)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音乐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成都)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苏考研网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航空研究院609研究所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徐州空军学院南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徐州医学院南京中医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植物研国网南京自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药大学究所化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工程兵指挥学院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山东考研网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山东体育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聊城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烟台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济南大中科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东轻工业学院学海洋研究所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艺术学院鲁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天津考研网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军事交通学院天津农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三院8357所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三院8358所中国民航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院天津财经大学辽宁考研网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化工学院辽宁科技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大连医科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沈阳体中科院中国航空研究院626所连工业大学育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01所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医学院沈阳工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化工研究院沈阳音乐学院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渤海大学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大中国航中科院连大学空研究院606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浙江考研网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林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温州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温州医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广东考研网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汕头大学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医学院广东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药学院广东商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广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兵种指挥学院深圳大学五邑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重庆考研网重庆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南大学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重庆医科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通信学院后勤工程学院学西南政法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学院福建考研网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集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湖南考研网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吉首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矿山研究院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河北考研网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军械工程学院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718所)河北北方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半导体所(13所)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承德医学院吉林考研网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长春税务学院中科院长春应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师范大学用化学研究所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中共吉林省委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体育学院吉林艺术学院长春理工大学河南考研网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烟草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航空工业总公司613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中原工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中医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财经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考研网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大庆石油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安徽考研网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解放军炮兵学院安徽工业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师范大学蚌埠坦克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江西考研网江西财经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昌航空大学中国航空研究院602研究所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师范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农业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大学南昌大学广西考研网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空军学院桂林医学院甘肃考研网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学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商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学院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山西考研网太原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大学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师范大学中北大学云南考研网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南林学院昆明医学院大理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云南中医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州考研网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贵州民族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内蒙古考研网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藏考研网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藏医学院青海考研网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宁夏考研网宁夏大学宁夏医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新疆考研网新疆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科院乌鲁木齐天文站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新疆财经学院。
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界定及其相互关联李醒民【摘要】从整体和宏观上看,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是现实存在的,两者并非边界模糊乃至完全消失.在定义--从科学活动的目的和动机、科学研究的结果和终局、科学理论的层次和程度--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基础上,就价值关联、精神气质、评价承认、知识产权、自决程度、组织管理、资助来源七个方面以及意图、功能、认知上的歧异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加以区别.当然,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也有诸多联系和某些相同或相近之处,因此两者的区分在某种意义和某些个案上具有相对性和约定性.【期刊名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8)002【总页数】18页(P45-62)【关键词】科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定义和异同【作者】李醒民【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301有不少人认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以至技术)相互渗透乃至混为一体,两者之间的边界模糊不清乃至完全消失了,难以甚至根本不能把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区分开来。
费伦斯(M.Ference)曾经在福特马达公司和芝加哥大学工作多年,他确信科学是包括其应用部分和纯粹部分的统一体。
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科学委员会领导人布鲁克斯(H.Brooks)相信,“在限定的范围内,基础和应用趋向是无意义的,但是在一定的环境之内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立场,或许还有些意义”。
朱克曼(S.Zuckerman)1961年在《研究与开发的管理和控制》的研究中认为,“在两种研究形式之间存在一条永远分不清的界限”。
本·戴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中写道:“为什么一些应用研究不能也是基础研究,这是没有理由给以说明的,反之亦然。
一项研究无论目的何在,其成果能够有益于知识积累,也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则它既是基础研究,也是应用研究。
”在《组织里的科学家》一书中,佩尔兹(D.C.Pelz)和安德鲁斯(F.M.Andrews)研究了1300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后发现,成功的科学家并不把自己的活动限制在应用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他们对两方面都感兴趣,且工作是多方面的。
SCI、SSCI、CSSCI、CSCD1、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1925~)。
2、CSSCI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其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 (1998—2009年)12年度数据,来源文献近100余万篇,引文文献600余万篇。
目前南大核心来源期刊,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CSSCI期刊目录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学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都以此作为研究成果评价标准。
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高校职称评选、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硕博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甚至是主要标准。
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100多个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上海⼤学与中科院(长三⾓区域)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上海⼤学与中科院(长三⾓区域)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招⽣⼿册⽣命科学学院2013年3⽉上海⼤学⽣命科学学院简介上海⼤学⽣命科学学院的前⾝是由中国科学院王应睐、沈昭⽂、曹天钦、邹承鲁、钮经义等⽼⼀辈著名科学家亲⼿创建的原上海科技⼤学⽣物系,该系成⽴于1958年,曾培养出杨雄⾥、郭礼和等⼀代著名⽣命科学专家。
1995年该系经重组更名为上海⼤学⽣命科学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75名。
98%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学位,其中教授12名(博导7名)、副教授2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才2名、东⽅学者2名等。
学院设有⽣物学和⽣态学两个⼀级学科硕⼠学位授权点以及⽣物化⼯、⾷品科学两个⼆级学科硕⼠学位授权点;设有⽣物信息与系统⽣物学⼆级学科博⼠学位授权点。
拥有“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及应⽤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教委“分⼦⽣理学”重点学科。
⽬前在校硕⼠研究⽣近170⼈,博⼠研究⽣10多名。
学院⾯向国家重⼤需求,⽴⾜科学前沿,注重学科交叉,发挥团队优势。
在植物学、神经⽣物学、⽣物化学与分⼦⽣物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的特⾊。
近三年来,发表⾼质量学术论⽂近250篇,授权专利20多项。
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60多项,累计到帐经费两千多万元,其中国家863项⽬2项、973项⽬5项、国家⾃然科学基⾦24项、农业部转基因重⼤专项3项。
取得了⼀批学术研究和⾃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2008年获上海市⾃然科学⼆等奖,两位硕⼠⽣分别获得2009和2011年上海市优秀学位论⽂奖,多位学⽣获得研究⽣创新基⾦、国家和学校各类奖学⾦。
为充分发挥上海⼤学与中科院科研院所各⾃的学术特长与资源优势,共同携⼿培养相关学科的⾼层次⼈才,促进科技创新,更好地从长三⾓区域出发,辐射全国,更好地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学院与中科院⽣命科学院(⽣理⽣态所、⽣化所、神经所、营养所、健康所、药物所、巴斯德研究所)、上海⾼等研究院、苏州纳⽶所联合招收培养研究⽣。
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
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我们单位,有五十多
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
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的带
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
或基础课。
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高得多
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
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
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
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
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
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
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
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
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
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讲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导师的项
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
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
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
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
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
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
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
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
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
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更多,在高校象牙气息更浓。高校各种体育设施
一应俱全,而研究所一般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能有个篮球场就不错了,更不要说体育场了。
所以在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得的个性化认知更加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