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第3课时行程问题

要点感知 1 相遇问题:甲的路程_________乙的路程=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追及问题:快的路程___________慢的路程=相距的路程(速度差×相遇时间=相距的路程).

预习练习1-1 肖华和晓明相距3千米,两人相约去新华书店看书,肖华每小时走4千米,晓明每小时走2千米,两人相向而行,_______小时相遇.

要点感知2 航行问题:顺航速度=静航速度______水速(风速);逆航速度=静航速度_______水速(风速).

预习练习2-1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0 km/h,水流速度为5 km/h,则轮船在顺水中的速度为________km/h,轮船在逆水中的速度为________km/h.

知识点1 相遇问题

1.小明和小刚从相距25.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小明每小时走4千米,3小时后两人相遇,设小刚的速度为x 千米/时,列方程得( )

A.4+3x=25.2

B.3×4+x=25.2

C.3×4+3x=25.2

D.3x-3×4=25.2

2.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若乙每小时比甲少骑2.5千米,则乙每小时行( )

A.20千米

B.17.5千米

C.15千米

D.12.5千米

3.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450 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 km,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km.

(1)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

(2)快车先开1小时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知识点2 追及问题

4.一队学生去校外参加劳动,以4 km/h的速度步行前往,走了半小时,学校有紧急通知要传给队长,通讯员以14 km/h 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设通讯员追上学生队伍所需的时间为x min.则可列方程为( )

A.14x+4x=4×0.5

B.14x-4x=4×0.5

C.(14-4)x=4

D.14x=4x+0.5

5.元代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里有这样一道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请你回答:良马________天可以追上驽马.

6.兄弟两人由家里骑车去学校,弟弟每小时走6千米,哥哥每小时走8千米,哥哥晚出发10分钟,结果两人同时到校,学校离家有多远?

知识点3 航行问题

7.一艘轮船在A,B两个码头间航行,已知A,B间的路程是80千米,水流速度是2千米/时,从A到B顺流航行需4小时,那么从B返回到A需要( )

A.3.5小时

B.4小时

C.4.5小时

D.5小时

8.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 km/h,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___________.

9.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间飞行,无风时每小时飞行552公里,在一次往返飞行中,飞机顺风飞行用了5.5小时,逆风飞行用了6小时,求这次飞行的风速.

10.A ,B 两地相距345千米,一列慢车从A 地出发,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B 地出发,每小时行驶90千米,快车提前30分钟出发.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若设慢车行驶了x 小时后,两车相遇,根据题意,列方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60(x+30)+90x=345

B.60x+90(x+30)=345

C.60(x+21)+90x=345

D.60x+90(x+2

1)=345 11.在400 m 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练长跑,甲每分钟跑160 m ,乙每分钟跑140 m ,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 )

A.10 min

B.15 min

C.20 min

D.25 min

12.(2013·赤峰)一艘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是20海里/小时,逆水航行的速度是16海里/小时,则水流速度是____海里/小时.

13.A 、B 两地之间的路程为160 km ,甲骑自行车从A 地出发,骑行速度为20 km/h ,乙骑摩托车从B 地出发,速度是甲的3倍.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____小时相遇.

14.A ,B 两地相距480千米,一列慢车从A 地开出,每小时走60千米,一列快车从B 地开出,每小时走65千米;

(1)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x 小时相遇,可列方程___________.

(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x 小时后两车相距620千米,可列方程___________.

(3)慢车先开1小时,同向而行,快车开出x 小时后追上慢车,可列方程___________.

15.一架飞机在两城市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需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求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

16.某人从甲地到乙地,水路比公路近40千米,但乘轮船比汽车要多用3小时,已知轮船速度为24千米/时,汽车速度为40千米/时,问水路和公路的长分别为多少千米?

挑战自我

17.快艇从A 码头出发,沿河顺流而下,途径B 码头后继续顺流驶向C 码头,到达C 码头后立即反向驶回B 码头,共用10小时,若A ,B 相距20千米,快艇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是40千米/时,河水的流速是10千米/时,求B ,C 间的距离.

18.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80 km 的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0 km ,乙车每小时行70 km ,问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30 km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要点感知1 + -

预习练习1-1 0.5

要点感知2 + -

预习练习2-1 45 35

当堂训练

1.C

2.C

3.(1)设两车行驶x 小时相遇,则

65x+85x=450.解得x=3.

答: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

(2)设慢车行驶y 小时两车相遇,则

65y+85(y+1)=450. 解得y=30132

. 答:慢车行驶了30132

小时两车相遇. 4.B 5.20

6.设学校离家有x 千米,由题意,得

8

60106x x =-. 解得x=4. 答:学校离家有4千米.

7.D 8.27 km/h

9.设这次飞行的风速每小时x 公里,依题意,得

5.5(552+x)=6(552-x). 解得x=24.

答:这次飞行的风速每小时24公里.

课后作业

10.D 11.C 12.2 13.2

14.(1)(60+65)x=480

(2)(60+65)x+480=620

(3)(65-60)x=480+60×1

15.设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x 千米/时,则顺风飞行的速度为(x+24)千米/时,逆风飞行的速度为(x-24)千米/时.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6

17(x+24)=3(x-24). 解得x=840. 3(x-24)=2 448.

答: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840千米/时,两城间的航程为2 448千米.

16.设水路长为x 千米,则公路长为(x+40)千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340

4024++=x x .解得x=240. x+40=280.

答:水路长240千米,公路长280千米.

17.设B ,C 间的距离为x 千米,由题意,得

1010

40104020=-+++x x .解得x=180. 答:B ,C 间的距离为180千米.

18.设x 小时后两车相距30 km ,根据题意,得

相遇之前: (80+70)x=480-30. 解得x=3; 相遇之后:(80+70)x=480+30. 解得x=517. 答:3小时或5

17小时后两车相距30 km.

小学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综合讲解

行程问题需要用到的基本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题型一、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当中: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当中: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画路程图时必须注意每一段路程对应的问题是相遇问题还是追及问题********** 【例题1】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丙从B地到A地。他们同时出发,甲骑车每小时行8千米,丙骑车每小时行10千米,甲丙两人经过5小时相遇,再过1小时,乙、丙两人相遇。求乙的速度? 考点:多次相遇问题. 分析:本题可先据甲丙两人速度和及相遇时间求出总路程,再根据乙丙两人的相遇时间求出乙丙两人的速度和之后就能求出乙的速度了. 解答:解:(8+10)×5÷(5+1)-10 =18×5÷6-10, =15-10, =5(千米). 答:乙每小时行5千米. 点评:本题据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进行解答即可. 【例题2】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在离A地40米处相遇,相遇之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地30米处,求A、B两地相距多远?分析:两次相遇问题,其实两车一起走了3段两地距离,当然也用了3倍的一次相遇时间。 40×3-30=90km 变式1、甲、乙两人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在离东地60米处相遇,相遇之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西侧20米处,求东西两地相距多远? 60×3-20=160km 【例题3】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需要6小时,慢车从乙站开往甲站需要9小时。两车分别从两站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中点相遇问题,实际上是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综合。 第一步:相同的时间,快车比慢车多行18×2=36千米 解:∵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需要6小时,慢车从乙站开往甲站需要9小时 快车与慢车的时间比是6 : 10 ∴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10:6=5:3 ∴相遇时,快车行了全程的:5/(5+3)=5/8 全程是225÷5/8=360(千米)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专项练习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专项练习 早晨,张老师从家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去上班,用0.4小时到达学校。中午下班,因逆风,张老师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沿原路回家,需多少小时到家? 举一反三1 1、小明从家去学校,每分钟走80米,用了12分钟;中午放学沿原路回家,每分钟走100米,多少分钟到家?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快10千米,返回时用了几个小时? 3、货车从A城到B城,去时每小时行50千米,4小时到达;沿原路返回时比去时多用了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慢多少千米? 典型例题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出发1.5小时后,超过中点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乙地? 举一反三2 1、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A地到B地,出发1.2小时后,超过中点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达到B地? 2、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出发1.8小时,行了72千米,距离中点还有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乙地? 3、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东站开往西站,1.5小时后,剩下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东站到西站共需多长时间? 典型例题3

小明上学时坐车,回家时步行,在路上共用了1.25小时。如果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3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全部行程需要多少小时? 举一反三3 1、小红上学时坐车,回家步行,在路上一共用了36分钟。如果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1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需要多少分钟? 2、张师傅上班坐车,下班步行,在路上共用了1.5小时。如果往返都步行,在路上一共需要2.5小时。问张师傅往返都坐车,在路上需要多少分钟? 3、李师傅上班骑车,下班步行,在路上共用2小时,已知他骑车的速度是步行的4倍。问李师傅往返骑车只需多少时间? 典型例题4 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前6分钟到校,如果明天早晨还是6: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问:小明家距学校多远? 举一反三4 1、解放军某部开往边境,原计划需行军18天,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行12千米,结果提前3天到达。这次共行军多少千米? 2、小强和小红是邻居,且在一个学校上学。小红上学要走10分钟,小强每分钟比小红多走30米,因此比小红少用2分钟。问:他们家距学校多远? 3、小明和小军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4小时相遇,如果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多走1千米,则3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典型例题5 甲、乙两地相距56千米,汽车行完全程需1.4小时,骑车要4小时。王叔叔从甲地出发,骑车1.5小时后改乘汽车,又用了几个小时到达乙地?

四年级的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doc

精品文档 应用题专题复习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①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分析题中的数 量关系; ③列出算式或方程,进行计算或解方程;④检验,并 写出答案。 例题:某工厂,原计划 12 天装订 21600 本练习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 360 本。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1、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①装订21600 本;②原计划 12 天完成; ③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 本;问题: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实际用的天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实际每天 装订数 ②实际每天装订数=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360 ③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 ÷原计划用的天数

3、解答: 分步列式:① 21600÷12= 1800(本)② 1800+360=2160(本)③21600÷2160= 10(天)综合算式:21600÷(21600÷12+ 360)= 10(天) 4、检验,并写出答案: 检验时,可以把计算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按照题里的 数量关系,经过计算与其他已知条件一致。(对于复 合应用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进行计算,从而达到检验的目的。) ①21600÷10= 2160(本)②21600÷12=1800 (本)③2160-1800=360(本)得数与已知条 件相符,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答:实际完成任务用10 天。(说明:检验一般口头 进行,或在演草纸上进行,只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就 能判断你解答的对错。一是检验你计算是否正确,二 是看思路、列式以及数值是否正确,从而有针对性的 改正错误。) 名师点评:有许多应用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帮助 我们弄清题时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列表格(如简单推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专项练习题

一、相遇行程问题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如下: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另一个速度=速度和-已知的一个速度 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6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4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3、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5小时后,两列火车相距多少千米 4、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二人第一次相遇后,都继续前进,分别到达B、A两地后又立即按原速度返回。从开始走到第二次相遇,共用了6小时。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 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6、、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再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7、、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8、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对面开来,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两车相遇时,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多行了20千米。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9、甲、乙二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两个人在距离中点千米的地方相遇。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10、两地相距37.5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相遇时甲、乙二人各走了多少千米 11、东、西两车站相距564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经6小时相遇。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每小时快2千米。相遇时这两列火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12、在一次战役中,敌我双方原来相距62.75千米。据侦察员报告,敌人已向我处前进了11千米。我军随即出发迎击,每小时前进6.5千米,敌人每小时前进5千米。我军出发几小时后与敌人相遇 13、在复线铁路上,快车和慢车分别从两个车站开出,相向而行。快车车身长是180米,速度为每秒钟9米;慢车车身长210米,车速为每秒钟6米。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的尾部离开,需要几秒钟 14、甲、乙两个车站相距55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由两站相向开出,5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46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7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初一数学上册 行程问题

爸爸能追上小明吗? 等量关系式: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 = 解题思路:一般设追及时间为x (两者的时间是一样的),把快行距和慢行距表示出来,把原距也算出来,这样方程就出来了。 例1、甲、乙两人练习100米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甲让乙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只列不算) 小明什么时候遇到爸爸? 等量关系式: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 = 解题思路:一般设相遇时间为x (同时性),把快行距和慢行距表示出来,确定原距,同上即可药到病除。 例2、甲、乙两人相向而行,A 、B 两地相距285米,甲从A 地每秒走8米,乙从B 地每秒走6米,如果甲先走12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只列不算) 追时?快速 追时?慢速 让时?慢距 遇时?快速 遇时?慢速 原距

魔鬼训练(只列方程不计算,魔鬼还是由人情味的)。 1、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相距750千米的两个机场相向飞行,飞了半小时到达同一中途机场,如果甲飞机的速度是乙飞机的1.5倍,求乙飞机的速度。 2、甲、乙两列火车,长为144米和180米,甲车比乙车每秒钟多行4米,两列火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开需要9秒钟,问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3、军校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训练,他们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学校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需要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4、矿山爆破为了确保安全,点燃引火线后人要在爆破前转移到3000米以外的安全地带,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人离开的速度是5米/秒,问引火线至少需要多少厘米? 5、小明和小丽同时从学校出发到运动场看体育比赛,小明每分钟走80米,他走到运动场等了5分钟,比赛才开始,小丽每分钟走60米,她进入运动场时,比赛已经开始3分钟,问学校到运动场有多远? 6、A、B两地相距360千米,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每小时行驶72千米,甲车出发25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开往A地,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两车相遇后,各自按原来的速度继续行驶,那么相遇后两车相距120千米时,甲车从出发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经典题型(一) 1、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 2、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1.5倍,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的多少倍? 3、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一条电车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甲站和乙站,每隔5分钟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发出开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钟。有一个人从乙站出发沿电车线路骑车前往甲站。他出发的时候,恰好有一辆电车到达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到达甲站时,恰好又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开出。问他从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钟? 5、甲、乙两人在河中游泳,先后从某处出发,以同一速度向同一方向游进。现在甲位于乙的前方,乙距起点20米,当乙游到甲现在的位置时,甲将游离起点98米。问:甲现在离起点多少米?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7、李华步行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20.4千米外的冬令营报到。0.5小时后,营地老师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李华多走1.2千米。又过了1.5小时,张明从学校骑车去营地报到。结果3人同时在途中某地相遇。问:骑车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快车和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慢车从乙地到甲地用12.5小时,慢车到甲地停留0.5小时后返回,快车到乙地停留1小时后返回,那么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9、某校和某工厂之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时派车去该厂接某劳模来校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时便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便立刻上车驶向学校,在下午2时40分到达。问:汽车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几倍? 10、已知甲的步行的速度是乙的1.4倍。甲、乙两人分别由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小时? 11、猎狗发现在离它10米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兔子,马上紧追上去。兔跑9步的路程狗只需跑5步,但狗跑2步的时间,兔却跑3步。问狗追上兔时,共跑了多少米路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011行程问题(1)姓名:___________ 【知识要点】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速度、时间、路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行程问题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①相遇问题(相向而行)②相离问题(相背而行)③追及问题(同向而行),其基本数量关系是: ①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②相离问题:速度和×时间=相距路程 ③追及问题:速度差×时间=追及路程 【基本练习】 1、一辆客车和一辆小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2.5小时相遇。 已知客车每小时行72千米,是小车速度的3 4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客、货两车同时从相距378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7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6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72,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67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5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4,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5、甲、乙两船同时从武汉出发开往上海,已知甲船每小时行52千米,乙船每小时行45千米,8小时后,两船相距多少千米? 【例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在距中点12 千米处相遇。已知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6:5,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6:5,所 以相遇时两车所行的路程的比也是6:5,即甲车行了全程的 6 11 ,乙车行了全程的 5 11 ;又两车在距中点12千米处相遇,也就是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12×2=24千米。 解答:12×2÷( 6 11 - 5 11 )= 练习1: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7:8,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开往B地,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6:5,甲车达到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12千米处与乙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整理

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 这三个量就是:路程(s)、速度(v)、时间(t) 三个关系: 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路程与=速度与×时间 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 米的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就是 2 米每秒,乙的速度就是 3 米每秒。一只狗从 A 地出发,先以 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1.甲、已两个车站相距168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36千米/小时,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度为48千米/ 小时。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 (2)慢车先开1小时,相向而行,快车开几小时与慢车相遇? 2.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甲步行,每小时走4公里,甲走了16公里后,乙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 度追赶甲,问乙出发后,几小时能追上甲? 3.甲、乙两人练习50米短距离赛跑,甲每秒钟跑7米,乙每秒钟跑6、5米。 (1)几秒后,甲在乙前面2米? (2)如果甲让乙先跑4米,几秒可追上乙? 4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行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5、5米,乙每秒跑4、5米。 a)乙先跑10米,甲再与乙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 b)乙先跑10米,甲再与乙同地,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 c)甲、乙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二人首次相遇? d)甲先跑10米,乙再与甲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

(完整版)小学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例题1 甲乙两地相距800千米,一辆客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出3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出,开出后几小时与客车相遇? 1、甲、乙两地相距1160千米,小明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从甲地从发6分钟后,小华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从乙地出发,几分钟后与小明相遇? 2、甲、乙两地相距1080千米,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从发4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出发,开出后几小时与货车相遇? 3、客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出3小时后,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出5小时后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小红一人去14千米远的叔叔家,她每小时行6千米。从家出发1小时后,叔叔闻讯立即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前来接她,几小时后可以接到小红? 例题2 六(1)班同学徒步去狼山看日出。去时每小时行8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千米。他们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一艘船从A地开往B地。去时每小时行2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25千米。这艘船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每小时行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35千米。这辆客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一艘轮船,静水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现在从下游开往上游,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请问他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去时每小时行120千米,按原路返回每小时行150千米。这列火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题3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在距中点40千米出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要10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简单的行程问题》.doc

《简单的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P54《简单的行程问题》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庵埠镇维则小学陈瑞姿 【教材分析】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 种,刻画这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将三者简明逻辑地连成一体。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 关系,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 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数学术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它们比较抽象,但这部分知 识资源又蕴藏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教师、学生都要善于发现它们,这样才能将书 本上的例题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物体简单运动 的常识出发归纳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个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建立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构建并运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关键】正确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观察发现法、自学尝试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教学手段】计算机、PPT、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流程设计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紧密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实际,引入 学习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亲切自然,将学新知 生引入到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趣。 设计意图:以调查表为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 引导探究,自主 出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真正体现了数学是学习 分层练习,刃厨 新知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稍复杂题

解决问题(三) 1、邮递员去送信,已知回来时沿原路返回,但速度提高了25%。并且来、回的 时间差是11 4小时。求往返一次用多少小时? 2、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去B地。甲行全程的一半时,乙离B地还有54km。 当甲到达B地时,乙已经行了全程的80%。求A、B两地的路程是多少km? 3、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他们的速度比是 3:2,他们第一次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了20%,乙的速度提高了3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280km。那么A、B两地的路程是多少km? 4、水产商店计划以6元/kg的价格出售180kg的鲢鱼。因购买鱼头的顾客较多, 所以商店决定把鱼按5:4的重量比分为鱼头和鱼尾。已知鱼头和鱼尾的单价比为8:5,要使总收入不变,问鱼头和鱼尾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5、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增加20%,要使体积不变,高应减少约百分之几。 6、甲、乙两人都骑车从A去B。甲出发3小时后,乙才出发,结果乙比甲早一 小时到达B。已知A、B两地相距120km,甲的速度是乙的2 3。求甲、乙的 速度。 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去B,出发后,甲、乙两车的速度的比是5:4.当 甲车行至中点时,乙离中点还差60千米。当乙车到达中点后,速度提高50%。 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B地还有多少千米?

8、一杯牛奶,喝去20%。加满水搅匀,再喝去60%后,杯中的纯牛奶只占原牛 奶的百分之几。 9、从装满100g浓度为80%的盐水杯中倒出40g盐水后,再用清水加满。搅拌后 再倒出40g盐水,然后再用清水加满。此时杯中盐水的浓度是百分之几。 10、某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如果打八折出售,每件就要亏损50元,这种 商品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 11、一种商品,按进价的33%加价定价。现在这种商品的进价降低了5%。 若仍按原定价出售,则这种商品现在的利润率是百分之几。 12、某商品销售一种皮衣,若按九折出售,可以赢利215元;如果按八折出 售,则亏损125元。这件皮衣的进价是多少元? 13、甲、乙两个同样的被子,甲杯只有半杯清水,乙杯盛满了含盐30%的盐 水。先将乙杯盐水的一半倒入甲杯,摇匀后,再将甲杯盐水的一半倒入乙杯。 这时甲杯的浓度是百分之几,乙杯的浓度是百分之几。 14、市场里卖一批白菜,上午以1.2元/kg的价钱卖出20kg,下午以1.1元/kg 的价钱卖出30kg,并且上午比下午少获利3元。问白菜的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 15、一件衣服如果打八折,可以优惠顾客60元,此时商家可获利润20%。这 件衣服的成本是多少元?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行程问题(习题及答案)

行程问题(习题) 巩固练习 1.小明每天要在8:00前赶到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70米 /分的速度出发去上学,11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儿子忘了带数学作业,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与小明同时到达学校.请问小明家距学校有多远的距离? 2.一个邮递员骑自行车要在规定时间内把特快专递送到某单位.他如果每小时行15 千米,可以早到10分钟;如果每小时行12千米,就会迟到10分钟,则规定的时间是多少小时?他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家住郑州的李明和家住开封的好友张华分别沿郑开大道匀速赶往对方家中.已知两 人在上午8:00时同时出发,到上午8:40时,两人还相距12 km,到上午9:00时,两人正好相遇.求两家之间的距离. 4.小明和小刚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两地相距2 km,小明每小时走7 km,小刚每小 时走6 km,如果小明带一只狗和他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10 km的速度向小刚方向跑去,遇到小刚后又立即回头跑向小明,遇到小明后又立即回头跑向小刚,这样往返直到二人相遇. (1)两个人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2)这只狗共跑了多少千米?

5.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训练,他们以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的时候,学校 要将一个紧急通知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则通讯员追上学生队伍时行进了多少千米?通讯员用了多长时间?(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6.一列火车匀速行驶经过一条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45 s,而整 列火车在隧道内的时间为33 s,且火车的长度为180 m,求隧道的长度和火车的速度.

小学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 一、基本知识点 1、常见题型:一般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问题,火车过桥问题。 2、行程问题特点:已知速度、时间、和路程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3、基本数量关系:速度x时间=路程 速度和x时间(相遇时间)=路程和(相遇路程) 速度差x时间(追及时间)=路程差(追击路程) 二、学法提示 1.火车过桥:火车过桥路程=桥长+车长 过桥时间=路程÷车速 过桥过程可以通过动手演示来帮助理解。 2.水流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x水流速度 3.追及问题:追击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击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 4.相遇问题: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三、解决行程问题的关键 画线段图,标出已知和未知。能够从线段图中分析出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四、练习题 (一)火车过桥 1.一列火车长150米,每秒行20米,全车要通过一座长450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一列客车通过860米的大桥要45秒,用同样的速度穿过620米的隧道要35秒,求客车行驶的速度和车身的长度。 3.一列车长140米的火车,以每秒1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共用30秒,求大桥的长度。

4.一人在铁路便道上行走,一列客车从身后开来,在她身旁通过的时间为7秒,已知客车长105米。每小时行72千米,这个人每秒行多少米? 5.在有上下行的轨道上,两列火车相对开出,甲车长235米,每秒行25米,乙车长215米,每秒行20米,求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要多长时间。 6.一人沿铁路边的便道行走,一列火车从身后开来,在身旁通过的时间为15秒,车长105米,每小时行28.8千米,求步行速度。 7.公路两旁的电线杆间隔都是30米,一位乘客坐在运行的汽车中,他从看到第一根电杆到看到第26根电线杆正好是3分钟。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米? 8.一列火车长700米。从路边的一颗大树旁边通过用1.75分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4分钟。这座大桥长多少米? 9.某小学组织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要通过长889米的桥,队伍从上桥到离开,共需多少时间? 10.两地相距24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甲每小时比乙快3.6千米,甲的速度是多少? (二)流水问题 1.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如果在水流每小时1千米的水中顺流而下,速度应是多少?如果是逆流呢? 2.两地相距280千米,一艘轮船从甲地到乙地是顺流航行,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7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这艘轮船在两地间往返一次要几小时? 3.一艘船在水中顺流而下,每小时行16千米,在同样的水中逆流而上,每小时行12千米,求水流速度和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整理)

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 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 三个关系: 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 米的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是 2 米每秒,乙的速度是 3 米每秒。一只狗从 A 地出发,先以 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1.甲、已两个车站相距168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36千米/小时,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度为48千米/小时。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 (2)慢车先开1小时,相向而行,快车开几小时与慢车相遇? 2.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甲步行,每小时走4公里,甲走了16公里后,乙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追赶甲,问乙出发后,几小时能追上甲? 3.甲、乙两人练习50米短距离赛跑,甲每秒钟跑7米,乙每秒钟跑6.5米。 (1)几秒后,甲在乙前面2米? (2)如果甲让乙先跑4米,几秒可追上乙?

4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行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5.5米,乙每秒跑4.5米。 a)乙先跑10米,甲再和乙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 b)乙先跑10米,甲再和乙同地,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 c)甲、乙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二人首次相遇? d)甲先跑10米,乙再和甲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 5、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速度是3千米每小时,顺水航行需要2小时,逆水航行需要3小时,求两码 头的之间的距离? 6、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如果同向跑,每隔 1 3 3 分钟相遇一次,,如果反向跑,则每隔40 秒相遇一次,已知甲比乙跑的快,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7、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每小时,经过了几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及问题详解

1.小张和小王各以一定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王的速度是180米/分. (1)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跑步,75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张的速度是多少米/分? (2)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同一方向跑步,小张跑多少圈后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 2. 如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离A点8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点6O米.求这个圆的周长. 3.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 4.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 解:画示意图如下. 5.小王的步行速度是4.8千米/小时,小张的步行速度是5.4千米/ 小时,他们两人从甲地到乙地去.小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0.8千米/小时,从乙地到甲地去.他们3人同时出发,在小张与小李相遇后5分钟,小王又与小李相遇.问: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多少时间? 解:画一张示意图: 6.一只小船从A地到B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求A至B两地距离. 行程问题(一)(基础篇) 行程问题的基础知识以及重要知识点★提到行程问题就不得不说3个行程问题中一定会用到的数 ——s,t,v s ——路程

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

一、基本简单行程及变速问题 1、强强跑100米用10秒,旗鱼每小时能游120千米,请问:谁的速度更快? 2、墨墨练习慢跑,12分钟跑了3000千,按照这个速度慢跑25000米需要多少分钟?如果他每天都以这个速度跑10分钟,连续跑一个月,他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3、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原计划用6小时从A城到B城,那么汽车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实际上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发生故障,在途中停留了1小时,如果要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B城,汽车在后一半行程上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

4、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甲每小时飞行300千米,乙每小时飞行340千米,4小时后它们相距多少千米?这时甲提高速度打算用2小时追上乙,那么甲每小时应该飞行多少千米? 5、萱萱一家开车去外地旅游,原计划每小时行驶45千米,实际上由于高速公路堵车,汽车每小时只行驶30千米,这样就晚到两小时,问:萱萱一家在路上实际花了几个小时? 6、甲从A地出发去B地办事情,下午1点出发,晚上7点准时到达,如果他想下午两点出发,晚上7点准时到达,每小时就必须多行2千米,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7、小欣家离学校1000米,平时他步行25分钟后准时到校。有一天他晚出发10分钟,为避免迟到,小欣先乘公共汽车,然后步行,结果仍然准时到校,已知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欣步行速度的6倍,问:小欣这天上学步行了多少米? 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6小时后相遇在中点,如果甲延迟1小时出发,乙每小时少走4千米,两人仍在中点相遇,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二、基本相遇问题: 1、A、B两地相距48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100米,请问: (1)甲从A走到B需要多长时间? (2)两人从出发地到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行程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行程问题 一、知识回顾 1、与路程问题有关的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2、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设列解验答 二、新知导入 1、甲乙两人相距30千米,甲速度为x千米/小时,乙速度为y千 米/小时,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则甲走的 路程为千米,乙走的路程为千米,两人的路程关 系是。 2、甲乙两人相距30千米,甲速度为x千米/小时,乙速度y为千 米/小时,若两人同时同向出发,甲速度比乙快,经过3小时甲追 上乙,则甲走的路程为千米,乙走的路程为千米,两人的路程关系是。 点评:做题技巧: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 三、例题分析: 例1、A、B两码头相距140千米,一艘轮船在其间航行,顺流用了7小时,逆流用了10小时,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 自学指导:1、题中的已知量有__________ ,未知量有 ___________。 2、顺流船的航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流船的航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有哪些? 巩固练习1:

1、A 市至B 市的航线长1200千米,一架飞机从A 市顺风飞往B 市需2小时30分,从B 市逆风飞往A 市需3小时20分,求飞机的速度与风速。 2、一船顺水航行45千米需3小时,逆水航行65千米需要5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 例2、甲、乙两车从相距60KM 的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同向而行,甲在后,乙在前,3小时后甲可追上乙,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例3 甲、乙两人从相距36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乙出发后经2.5小时相遇;如果乙比甲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甲出发后经3小时相遇;求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 甲乙 遇 设甲每小时走x 千米,乙每小时走y 千米 1、第一次甲一共走了 千米,乙一共走了 千米,他们走的 路程与总路程之间的关系是 ; B 甲 遇遇 60KM

四年级数学 行程问题应用题

应用题专题复习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①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列出算式或方程,进行计算或解方程;④检验,并写出答案。 例题:某工厂,原计划12天装订21600本练习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1、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①装订21600本;②原计划12天完成;③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 问题: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实际用的天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实际每天装订数 ②实际每天装订数=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360 ③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原计划用的天数

3、解答: 分步列式:①21600÷12=1800(本)②1800+360=2160(本)③21600÷2160=10(天)综合算式:21600÷(21600÷12+360)=10(天) 4、检验,并写出答案: 检验时,可以把计算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按照题里的数量关系,经过计算与其他已知条件一致。(对于复合应用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进行计算,从而达到检验的目的。) ①21600÷10=2160(本)②21600÷12=1800(本)③2160-1800=360(本)得数与已知条件相符,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答:实际完成任务用10天。(说明:检验一般口头进行,或在演草纸上进行,只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就能判断你解答的对错。一是检验你计算是否正确,二是看思路、列式以及数值是否正确,从而有针对性的改正错误。) 名师点评:有许多应用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帮助我们弄清题时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列表格(如简单推理问题)、

(完整word版)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之相遇和追击

行程问题之相遇和追击 学习目标: 1、知道相遇问题中总路程、相遇时间、甲乙的速度之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灵活选用适当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2、知道追击问题中路程差、追击时间、甲乙的速度之差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灵活选用适当的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自学指导: 行程问题总是要涉及到三个数量:()、()、()。 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数量,就马上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 (一)、相遇问题:甲、乙两个运动物体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同时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叫做相遇问题。它的特点:1、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总路程。2、它们同时出发到相遇用的时间相等。 所以: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甲速+乙速=总路程÷相遇时间 练习一:1、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6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4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对面开来,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两车相遇时,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多行了20千米。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3、在一次战役中,敌我双方原来相距62.75千米。据侦察员报告,敌人已向我处前进了11千米。我军随即出发迎击,每小时前进6.5千米,敌人每小时前进5千米。我军出发几小时后与敌人相遇? 4、A、B两个城市相距38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个城市同时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货车比客车每小时快5千米。这两列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5、一辆货车一辆客车从a地驶往b地速度比是3:4 两车在离中点18千米的地方相遇,a地到b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6、客车与货车速度比是3:2,两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相对开出,两车距中点30千米出相遇,求AB距离 7、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地、B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0,当货车行到全程的13/24时,客车已经行了全程的5/8,。A、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 基本公式 一、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叫做 相遇问题。它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整个路程。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行程问题,一般是指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根据数量关系可分成三种类型:求路程,求相遇时间,求速度。 它们的基本关系式如下: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另一个速度=甲乙速度和-已知的一个速度 二、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的地点可以相同(如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也可以不同,但方向一般是相同的。由于速度不同,就发生快的追及慢的问题。 根据速度差、距离差和追及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常用下面的公式: 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距离差÷速度差 速度差=距离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快速-慢速 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式求 出第三者来达到解题目的。 三、相离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由于背向运动而相离,就是相离问题。解答相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趋势的距 离(速度和)。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 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四、流水问题 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问题通常称为流水问题,流水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仍然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 的关系进行解答。 船在静水中行驶,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距离叫做划行速度或叫做划力;顺水行船的速度叫顺流速度;逆水 行船的速度叫做逆流速度;船放中流,不靠动力顺水而行,单位时间内走的距离叫做水流速度。各种速度的关系 如下: (1)划行速度+水流速度=顺流速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