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
- 格式:pdf
- 大小:433.30 KB
- 文档页数:6
雅安市地理环境
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处大渡河上游,是川西北的一个重要城市。
该地区地势复杂,山地地貌居多,主要包括大熊猫栖息地、峡谷、河流等地质特征。
雅安市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寒冷。
这种气候条件为雅安市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吸引了众多动植物栖息繁衍。
自然景观
雅安市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其中,知名的都江堰景区位于雅安市境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
此外,雅安市还拥有众多瀑布、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这些自然景观与雅安市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展现了雅安市独特的风貌。
生态环境
雅安市地理环境的特点之一是其丰富的生态资源。
在这片土地上,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栖息生活,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雅安市还保留着大片原始森林和湿地,为各类植物提供了生长繁衍的乐土。
雅安市注重生态保护,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结
雅安市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独特的地势、气候和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雅安市正努力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地理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川西地区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区划探讨屈泽伟; 张恒; 胡亚召; 袁伟; 罗运祥【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9(010)005【总页数】10页(P1233-1242)【关键词】川西地区; 对流型; 地热成因; 地热区划; 环境地质问题【作者】屈泽伟; 张恒; 胡亚召; 袁伟; 罗运祥【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4.20 引言川西地区地热资源极为丰富(傅广海,2009;蔺文静等,2013;杨文亮和金光荣,2017),地热点分布极为广泛,虽具有得天独厚的中高温地热资源,但整体上地热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利用方式单一,缺乏统一区划与科学管理,多以温泉洗浴、医疗保健为主,其次为农业温室、洗衣饮用或未利用状态等资源浪费极为严重(李晓琴,2008)。
除康定市二道桥温泉与榆林宫温泉、泸定县海螺沟温泉、甘孜县城南温泉、理塘县毛垭坝温泉、巴塘县巴神温泉、乡城县然乌温泉,在做有一定规模的旅游疗养、医疗保健利用外,其余露头均为未进行有规模的正规开发利用;尽管康定市作为甘孜州第一个利用地热资源集中供暖的区域,在地热供暖方面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但是,因甘孜州特殊的高原气候条件,各行政区对利用地热资源供暖、发电仍有较大、较急迫的需求。
1 地质构造背景川西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松潘—甘孜造山带,属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地带,大地构造上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向中部转折端的东部。
区内构造活动以隆起为主,现代地形以山地为骨架,三大主控断裂带均已切入地幔,现今构造活动强烈,历经多次构造变动,构造裂隙发育,地震频繁,一系列的构造体系不仅形成区内地质构造的基本格架,而且控制其地层展布、岩浆活动以及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温泉多沿断裂构造带密集分布。
区内主要发育有近南北走向的金沙江、甘孜—理塘、鲜水河三大断裂带(图1),为地下水进行水热活动的良好通道。
新县旅游气象条件分析与气象服务措施摘要:本文选取新县2004~2022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资料,选择统计学方法分析新县旅游气候条件,同时结合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的影响,构建起了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模型,得出了新县年内气候舒适度指数,最后给出了几点气象服务措施,仅供同行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旅游气象条件气候舒适度指数气象服务新县1、研究资料和方法本文选取新县2004~2022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资料,选择统计学方法分析新县气候条件,并探讨对旅游发展的影响。
2、新县旅游气象条件2.1气温如表1所示,2004~2022年新县多年平均气温为16.7℃,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3.1℃,7月气温最高,为28.2℃,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不太适宜旅游,而春季和秋季气温以舒适、凉爽为主,是较为适宜旅游的季节。
表1 2004~2022年新县年内各月平均气温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气温℃3.16.212.017.622.225.828.227.423.017.711.75.42.2日照2004~2022年新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25.9h(表2),年内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1月最少。
从季节分布来看,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光照分布情况基本同农作物生长季保持一致,可在当地积极开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
表2 2004~2022年新县年内各月平均日照时数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日照h 94.395.5135.5159.9160148160.8161.2131.8132.7127119.32.3降水量2004~2022年新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83.6mm(表3),其中6月降水量最高,为174.5mm,12月降水量最少,只有23.6mm。
四季降水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该时期的温度较高,降水消减炎热,使天气变得更加舒适,其余三季降水量较少,对旅游活动的影响较小。
九寨沟旅游资源分类、分析及美学评价一、九寨沟旅游资源分类:1、依据资源的形成机制分,九寨沟的山水属于天然的资源,它形成于第四季古冰川时期,现保存着大量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第四纪中,九寨沟内发育过古冰川,下到海拔2200m,甚至比这更低的位置.九寨沟内一系列海子是第四纪冰期中由冰蚀和冰川终碛阻塞形成的。
瀑布是冰川后期流水在古冰川高大终碛上侵蚀和局部崩塌作用形成,在海子堤埂上从水下长出的灌木和树木是冰后期植物长期适应冷水环境的结果,海子、堤埂,瀑布和雪山林海构成九寨沟奇特风景.2、按照自然资源的属性分,九寨沟既有自然资源又有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地貌:九寨沟角峰峥嵘,刃脊巍峨,冰斗、U字谷十分典型,悬谷、槽谷独具风韵。
槽谷伸至海拔2800米的地方。
水体:九寨沟一系列的海子属于冰川湖(五花海、熊猫海、箭竹海、孔雀河、孔雀海、盆景滩、芦苇海、火花海、犀牛海和季节海、五彩池和长海等)五花海的底部景观妙不可言,湖水一边是翠绿色的,一边是湖绿色的,湖底的枯树,由于钙化,变成一丛丛灿烂的珊瑚,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非常迷人。
五花海有着“九寨精华”及“九寨一绝”的美名,站在五花海最高点,即老虎石上俯视,可一览五花海全景。
金秋时节,四周山坡上的彩叶纷纷坠落在池水中,倒影、水波、阳光、落叶的完美结合,将人间最绚烂的颜色糅合在五花海水中。
犀牛海水下的色彩宁静了,好像大自然进入了哲理状态的思考,绵软的水草只需轻轻抖动几下腰身,就让那蓝和绿幻化出无限神秘。
珍珠滩上的激流破冰而出,水流白中泛蓝,银中凝绿,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
夕阳照在海拔较低的芦苇海上,摇曳出满地金黄。
火花海神奇莫测,风吹浪生,显出朵朵“火花”,奇光闪闪,但此景多出现在清晨日出时分。
犀牛海是树正沟内最大的海子,是九寨沟内景色变化最多的海子,其倒影似幻似真,与天地、树林连成一体。
长海南北长7.5公里,宽500米,水深80多米,是九寨沟内最大的海。
它汇集南面雪峰的雪山和四水的流泉,没有出水口,排水靠蒸发和地下渗透。
四川气候可行性评估报告一、气候概况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气候多样的省份,其气候受地形和地理条件的影响较为显著。
四川的气候分布大致可以分为东部、西部和北部三个区域,每个区域的气候特点各不相同。
东部主要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为高原气候,北部则为温带季风气候。
在四川省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气候变化较为显著,对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均产生着重要影响。
二、气候变化趋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显著,四川省也未能幸免。
根据气象数据显示,四川省整体气温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降水量则呈现出不规律的变化。
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农业可行性评估四川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东部地区,降水充沛,农作物种植比较丰收,但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西部地区则面临着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农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四川省需要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四、生态环境评估四川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但气候变化对其造成了一定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和气温上升导致生态系统失衡,部分植被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
为了保护四川省的生态环境,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促进植被生长,保护珍稀物种,构建生态平衡。
五、可行性建议针对四川省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警能力;2.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高效农业生产模式;3.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需求;4.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
结语四川省作为一个气候多样的省份,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全面评估气候可行性,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四川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攀枝花市地理环境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川西高原东部,三江汇流地带。
攀枝花市地理环
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下面将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
系河流等方面介绍攀枝花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攀枝花市地处山地和盆地交汇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主要分布着川西北山地、
攀西盆地和攀西丘陵三大地形地貌类型。
市区西北部是大雪山脉余脉,地势陡峭,气
候寒冷;东南部是攀西盆地,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温和。
攀枝花市地形多样,山水相间,风景秀丽。
气候特点
攀枝花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降雨集中在夏季,年
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
气候适宜,四季分明。
水系河流
攀枝花市地处长江上游水系,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主要河流有攀西河、攀蓉河等,水系发达,有利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
攀枝花市地理环境水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
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攀枝花市地理环境多样丰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气候适宜,水资源
丰富,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条件。
四川省级行政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总结
四川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
四川位于秦巴山地以南,地处亚热带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部低,西部有成都平原,比较平坦,盆地东部为低山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有大面积的紫色土壤,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
水资源丰富,但洪水与干旱循环发生,植物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受地形影响大,光照较弱,突然以成都平原冲积扇为例肥沃,目前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矛盾比较大,四川为人口数量大,环境承载力有限。
成都市地理环境
成都市地理环境是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的自然特征和地理条件的总称。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地势平坦,四周环山,气候湿润,是一座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地理环境的城市。
地理位置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西部,四周环山,地处成都平原中心,地势低洼平坦。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宜农业生产。
气候特点
成都市气候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湿润,春秋季宜人。
成都市四季分明,气候适宜,是一个适合居住和旅游的城市。
自然资源
成都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
成都平原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成都周边山区资源丰富,有利于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
生态环境
成都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城市。
成都市拥有多处自然保护区和公园,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总结
成都市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这些特点使得成都成为一座宜居宜游的城市,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居民前来定居。
周宁县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开发利用作者:***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3年第09期摘要基于周寧县旅游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对旅游气候资源舒适度进行评价,认为周宁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均可开展旅游活动,尤其6—8月盛夏周宁县是游客避暑旅游最佳地。
基于此,要围绕“中国天然氧吧”发展生态、休闲、养生、运动旅游活动,并带动农业和花卉种植经济,推动农旅共兴。
关键词旅游;气候资源;分析评价;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9–0-03气候对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形成不同的生态景观和旅游环境。
同时,气候因素影响着游客的舒适度体验,既是打造旅游景观和活动开展的有利因子,又是影响旅游活动和游客出行的主要因素。
周宁县地处福建东北部山区,海拔高居华东地区县城之冠,素有“高山明珠”“云端之城”美誉,境内山奇水幽,生态气候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是全省首批全域旅游试点县之一。
2022年,周宁县共接待游客量423万人次、同比增长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7.5%。
选取周宁县气候资料数据,探讨周宁县旅游气候资源优势并对其舒适度进行评价,以期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参考。
1 周宁县旅游资源优势1.1 交通日渐发达近年来,周宁县注重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旅游公路网络。
衢宁铁路、宁上高速公路、353国道和纵三线横贯周宁县县境,建设乡村旅游道路376 km,建成一批通往陈峭、楼坪、苏家山、仙风山、玛坑万亩茶园等主要景区的“四好农村路”示范道路,串点成线,路景融合,实现了“一日游”到“二日游”,再到可组合“多日游”的跨步提升,具有便利的区位交通优势[1]。
1.2 生态优势日益彰显周宁县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天蓝、地绿、水清。
周宁加大力度推进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工作,以及“绿盈乡村”建设。
近5年来,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 000 hm2、植树造林1 733.33 hm2、森林抚育6 266.67 hm2,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2.96%,获称“福建省森林县城”“福建省园林县城”,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26个省级生态村、100个市级生态村。
峨眉山市地理环境
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下辖,是一座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地理环境的城市。
峨眉山市地理环境优越,地处川西高原,境内多山丘陵,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下面将从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方面介绍峨眉山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峨眉山市地势起伏较大,山地和丘陵地带居多。
境内最著名的地理地标当属峨眉山,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
除了峨眉山外,市内还有许多山峦连绵起伏,河谷地带交错分布,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这些山地和丘陵为峨眉山市增添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气候特点
峨眉山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气候条件为峨眉山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基础,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风景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水系分布
峨眉山市的水系分布广泛,境内有多条河流穿行而过。
其中最重要的河流有峨眉河、青衣江等。
这些河流在市区交汇成网,为当地的灌溉、水运等提供了便利,也为周边的生态系统形成了重要的支撑。
总体来说,峨眉山市地理环境独特丰富,山水相间,气候宜人,为当地的发展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16·2021年第03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3-0016-02金堂赵家镇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分析文雯,刘自牧,袁梦,黄瑶(四川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00)摘要:利用金堂县赵家镇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及生态质量监测资料分析,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等方法,计算出赵家镇全年各月的人体、气候舒适度数值,并以此来评价赵家镇旅游气候适宜性。
结果表明,赵家镇全年人体舒适期长达9个月(3—11月),4—10月非常舒适。
夏季气候清爽,避暑条件显著;春秋季温和舒适,适宜休闲度假;冬季风轻不干燥。
气候条件适宜旅游,有利于休闲养生。
关键词:旅游气候;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风效指数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1.03.004赵家镇位于成都市东北部,金堂县城以东,地处龙泉山脉与川中丘陵交替地带,境内山、丘、坝皆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低山丘陵乡镇。
本文研究通过分析当地气候特点,计算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气候适宜性研究分析,为地方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气象依据。
1资料与分析方法1.1资料来源研究中使用的历史资料来自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归档的1981—2010年30年的历史观测资料,包括选取的1981—2010年的成都、金堂县统计的各要素的日平均资料、月平均资料、年平均资料;近年实况观测资料来自四川省气象加密自动站2016—2018年金堂(56296)、赵家镇的地面气象资料。
1.2指数说明及计算方法人体舒适度指数的等级划分按中国气象局规定的统一标准,采用9级分类法,如表1所示。
级别的绝对值越大,人体感觉越不舒适;级别的绝对值越小,人体感觉越舒适。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及其气候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每个地理区的气候,自然资源等特点?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海拔高,气候寒冷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比较表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海拔高,气候寒冷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
北方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青藏与西北地与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指我国东北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四川省水土保持区划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是中国第五大省,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全省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面积48.41万平方公里。
四川西部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东部地区则大都位于四川盆地内。
四川与重庆、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和西藏自治区接壤。
(一)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四川大致可分为东部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区,以及西部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区。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包含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山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跨中国地势第一及第二阶梯,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全省最高点是川西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2.气候气候与水文四川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长、年均温高的特点。
1月均温5~10℃以上,攀枝花超过12℃;7月超过24℃,东部长江河谷高达28℃,极端最高温大于40℃,为中国夏季高温地区之一。
年均温16~20℃,攀枝花为20℃。
10℃以上活动积温5000~7000℃,攀枝花达7500℃。
四川盆地的长江河谷和川西南的金沙江河谷,具有南亚热带气候属性。
川西北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属温带和寒温带气候(见川西北高原)。
四川深受东南太平洋季风和西南印度洋季风影响,除少数地区外,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以多夜雨为特色。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少日照地区,盆地西缘则是中国多雨区之一,最多地区年降水量超过2400毫米。
但各地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故每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
3.水资源号称“千河之省”,水资源居于全国前列。
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404亿立方米,其中以河川径流最为丰富,总量约3131亿立方米。
但河川径流量的季节分布不均,全年径流量大多集中在6—10月,东部盆地6—10月径流量占总量的60—80%,川西南山地为70—80%,川西北高原为80%以上。
36卷第1期116 124页2018年02月山地学报M O U N TAIN RESEARCH Vol.36,No.1pp 116 124Feb.,2018收稿日期(Received date ):2015-04-12;改回日期(Accepted date ):2017-12-11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91)。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071091)作者简介(Biography ):龙亚萍(1991-),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山地旅游与山区发展。
[Long Yaping (1991-),female ,born in Wuhu ,Anhui Province ,M.Sc.candidate ,research on mountain tourism and mountain development ]E -mail :longyp716@126.com*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李立华(1964-),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山地旅游与山区发展。
[Li Lihua (1964-),male ,professor ,specialized in mountain tourism and mountain development ]E -mail :Lilh@imde.ac.cn文章编号:1008-2786-(2018)1-106-07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307四川省山地旅游气候资源评价龙亚萍1,2,李立华1*(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气候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的主要旅游吸引物。
横断山区知识点总结地理概况横断山区处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东起四川盆地的巴中市,西至四川省九寨沟县,全长500多千米,宽度约250千米.横断山区横跨川西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
地势西高东低,从海拔5700米以上的雪山,到6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形成了高山、山地、丘陵、盆地和峡谷谷地相间的地貌。
横断山区主要位于四川、甘肃、陕西和青海四省区境内。
气候特点横断山区气候多变,受印度洋季风和西风影响,主要表现为高山大陆性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海拔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平均气温呈现出低西高东的特点。
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日照充足,冬暖夏凉。
植被分布横断山区植被种类繁多,地形复杂,气候多变。
垂直分布上,以森林、针叶林、亚高山草甸为主,河谷地带还有低海拔的森林、灌木林以及稀疏的草甸。
高山地区则是高寒草甸和冰雪地带。
植被种类丰富,包括竹林、杜鹃花、珙桐等珍贵植物。
动植物资源横断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独有的物种尤为丰富。
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珍稀动物,植物有青稞、地黄、川连等珍贵药材。
这些独有物种很大程度上受到横断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保护,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但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这些独有物种的生存状况逐渐受到威胁,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人文历史横断山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藏、回、汉、彝等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彼此融合。
这里有九寨沟、黄龙、松州古城等特色古迹,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赏游览,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
同时,横断山区也是黄河、长江水系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综上所述,横断山区是中国独有的特殊地理景观,不仅自然环境丰富多彩,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地理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加强保护,保护好这片宝贵的地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在横断山区欣赏到原始的自然风光。
2023-11-03CATALOGUE 目录•四川旅游资源类型•四川旅游资源等级•四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四川旅游发展探讨•四川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01四川旅游资源类型四川拥有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如九寨沟、峨眉山、黄龙等,这些景点以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大量游客。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资源四川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拥有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包括高山峡谷、森林、草地、湿地等。
地理环境四川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旅游,如成都平原的温带湿润气候,以及高海拔地区的寒带和寒温带气候。
气候条件人文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吸引着大量游客。
美食文化四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鲜香、口感丰富而著名,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品尝四川美食。
历史文化四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三星堆、金沙遗址等,这些景点代表着古代巴蜀文化的辉煌。
革命历史四川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许多重要地点和事件。
纪念设施为了纪念革命历史和先烈,四川建设了许多纪念设施和博物馆,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
红色旅游资源02四川旅游资源等级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水景著称,享有“人间仙境”之美誉。
九寨沟位于乐山市,以山景为主,兼有佛教文化特色,被誉为“佛教名山”。
峨眉山5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位于成都市,以灌溉工程文化著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以道教文化和山水景观为主,被誉为“天下幽”。
4A级旅游景区3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阆中古城位于南充市,以古城风貌和民俗文化为主,享有“阆苑仙境”之美誉。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以石刻艺术和佛教文化为主,为世界文化遗产。
03四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布情况概述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布于全省各地市州,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
旅游资源类型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等,其中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山水景观、森林景观等,人文景观则包括历史文化遗址、古镇古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