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旅游区位分析
- 格式:dps
- 大小:293.00 KB
- 文档页数:23
2、旅游资源概况法门寺文化景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扶风县城北5公里处,总面积12.5平方公里。
法门寺北依六盘山系干山余脉乔山(又称观山),南面太白山叠云平,向渭水界一条翠带,东望古都长安为陕西西北线旅游龙头,西距宝鸡90公里是宝鸡旅游发展的桥头堡,区位非常优势。
法门寺文化景区与西周王朝发祥地周原遗址接壤,拥有世界佛者界、学术界公认唯一的释迦牟尼佛祖真身指骨舍利,众多的地宫出土文物,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遗址遗迹。
自古以来就是佛者信众朝拜的佛者祖庭、佛骨圣地。
法门寺文化景区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种类繁多。
根据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实际情况,旅游资源可分为以下类型:(1)遗址遗迹旅游资源。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桓灵年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因瘗藏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而闻名于世,唐宋时期,法门寺逐渐形成二十四院,规模宏大,诸宗弘,是历史著名的皇家寺院,宋微宗曾手书“皇帝佛国”四字高悬山门。
有唐一代,唐代八帝六迎二送佛骨舍利,874年,唐僖宗下诏送佛骨和诸多贡品归法门寺珍藏地宫,并储存地宫石门。
明中叶,法门寺四屋唐木塔改建为十三层砖塔,并铸巨钟,声闻数里,谓为“法门盛钟”。
1987年,在清理残塔时发现塔下唐代地宫及众多文物。
2006年,法门寺(地宫)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法门寺存有民间传说宋巧娇跪石,隋文帝卧虎石以及众多记事记物石碑。
(2)文物旅游资源。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既是佛教界最高圣物,又是国家特级文物。
现佛骨出土的文物达9439件,其中等级以上文物225件(国家一级文物138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62件),一般文物9214件。
在文物一次发掘中,国家一级文物数量之多在国内尚居首次,秘色瓷等文物绝世仅有。
另外,在清理残塔时,亦发现了大量佛像和佛经。
(3)建筑设施旅游资源。
1987年唐代塔下地宫发现后,政府投资重修法门寺塔,就地新建法门寺博物馆,其中法门寺塔和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阁获国家建设最高奖鲁班奖。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旅游地理分区课件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旅游地理分区课件旅游地理是指旅游资源的分布、环境、用途、旅游地的区划、分布、划分等一系列问题。
在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是中国的地理学科课程安排之一,旅游地理分区课件是在这一学科中重要的教学资源。
首先要知道的是,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分为四类:按地理区域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旅游地区;按地理区位划分为沿海、内陆、边远、边境和海岛旅游地区;按地域文化特色划分为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生态等旅游地区;按地理景观特色划分为山地、平原、盆地、沙漠、海湾、河流等旅游地区。
基于这些划分原则,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是建立在自然、文化和社会科学等多领域基础上,旨在精确描述旅游地理分布特点。
按照具体的分区原则,在中国现有的旅游地理分区分类中,可以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边远地区、边境地区和海岛地区,以及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生态、山地、平原、盆地、沙漠、海湾、河流等旅游地区。
旅游地理课件是进行教学的工具,旅游地理分区的课件更是旅游地理海量数据的综合展示,课件内容包括旅游地理分区的性质、特征和依据等,以及旅游地域结构、旅游资源分布、旅游经济区分区、旅游市场分布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同时,课件中还包含了许多地图、人口统计数据、旅游资源分布图等相关数据,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各个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作用,拓宽了应用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广度。
旅游地理分区课件的编写应该基于精准的分类原则,旨在提高学生对旅游地理学科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认知水平,也是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件的研发应该以地理数据平台和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科学进行旅游地理分析和评估,以推广和规范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中国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旅游地理分区课件是旅游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旅游地理学科的同时,了解各个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也是具有广阔前景和意义的。
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学年论文题目: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以辉腾锡勒草原为例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年级:2010学号:01039034姓名:张晨霞指导教师:韩冬日期:2012-9-25[摘要]:旅游业作为一种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也及时的跟上这一产业的发展热潮,大力、快速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景点的数量快速增多,规模扩大,而且,景区内的服务设施也逐渐的完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
虽说旅游业的发展低碳环保,属于绿色产业,但是它仍然属于现代经济的一种,同样的它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多的必要条件,比如经济、交通、人口以及其它的一些条件。
本文就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区位选择这一方面来进行简单的探讨,并以坐落于察哈尔右翼中旗的辉腾锡草原为例来进行分析。
[关键字]:辉腾锡勒草原,区位优势,分析绪论区位的选择,对于现代经济活动的发展和进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发展某一特定的产业,会有对其特定的区位要求,只有合理的选择区位,才会有区位优势。
所谓的区位优势,是指某一产业为了发展自身经济而进行的投资在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
也就是说可供投资的地方是否在某方面有区别于其它地区的优势,比如生产原料、市场的距离、交通状况等。
旅游业作为现代经济的一种,它的发展同样受到某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研究区位选择,用区位选择的方法来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本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力发展自身的经济。
而且,利用区位选择理论,可以改变现代经济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秉持科学发展观,进行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可以更好地利用某地的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
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会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地势、海拔、气候等的情况;人文因素包括交通、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即经济腹地的大小)、经济辐射范围的大小、原材料产地的远近还有国内外市场的开发。
云南区位优势数据搜集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被誉为“江南小江南,西南瑰宝”。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使得该省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下面是关于云南区位优势的数据搜集。
一、地理位置: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陆地面积为39.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11%。
云南毗邻四个国家,分别是缅甸、老挝、越南和印度。
地处中国和东南亚的交界地带,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重要门户。
二、气候条件:云南的气候类型多样,由于山势高大,纵向跨越了亚热带、南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等不同的气候带。
云南大部分地区气温适中,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年均气温在15-20摄氏度之间。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农业、旅游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矿产资源:云南是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富集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铅锌、磷矿和稀土等矿产资源。
其中,云南石油气田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陆上油田,年产油气量占全国总量的20%以上。
云南的矿产资源为该省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撑。
四、旅游资源:云南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
云南的旅游资源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丽江古城、普洱茶山、腾冲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大理洱海、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等。
云南的旅游业是该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
五、边境合作开放:云南与四个国家毗邻,这为该省的边境合作和对外开放提供了巨大机遇。
云南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积极打造跨国经济合作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了云南与东南亚经济圈的互联互通。
云南的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已与东盟和南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关系。
六、交通优势:云南作为中国西南部的交通枢纽,发展了一体化的现代交通网。
云南拥有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其中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国际航空港,直航国内外多个城市。
云南还是中国西南部的铁路枢纽,有多条铁路线路穿越云南,方便了该省内外的交通运输。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对于旅游规划、开发、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资源的评价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资源的类型、特色、品质、规模、组合状况、区位条件、市场需求等。
首先,资源的类型丰富多样,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自然景观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森林、海滩等,人文景观则涵盖了历史遗迹、古建筑、宗教场所、文化艺术活动等。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
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
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张家界的奇峰异石,能够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新奇的体验。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如故宫的宏伟建筑、西安的兵马俑,能让游客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品质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
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往往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比如,九寨沟的湖水色彩斑斓、清澈透明,展现出极高的美学价值;泰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其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资源的规模也会影响其吸引力和开发价值。
大规模的旅游资源,如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沙漠,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多样的体验。
而小规模但精致的旅游资源,如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布局和细腻的工艺同样受到游客的喜爱。
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也十分重要。
如果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相互邻近、相互补充,就能够形成综合性的旅游区,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
例如,一些旅游城市既有历史古迹,又有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和美食街区,能够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区位条件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区位条件包括便捷的交通、靠近主要客源市场等。
交通便利能够减少游客的旅行时间和成本,提高旅游的可达性。
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因为这些地区的居民有较高的旅游需求和消费能力。
市场需求是评价旅游资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The Location Analyses and B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ourism Resource in
Fenghuang Area
作者: 张顺畅[1];王亚力[2]
作者机构: [1]湘西自治州委党校,湖南吉首416000;[2]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出版物刊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5-78页
主题词: 旅游区位;凤凰;长城文化
摘要:旅游区位包括资源区位、市场区位和交通区位。
从资源区位来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在湘、鄂、渝、黔边区与张家界、梵净山等著名风景区形成了一种各具特色的优势互补关系。
但由于凤凰地处边远贫困的山区,使得其在市场和交通区位上居于十分不利的位置。
在分析区位条件的基础上,凤凰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挖掘资源的特色,以南方长城为线索和纽带整合凤凰三大类人文景观,全力打造成一种独特的长城文化旅游品牌。
其次应加强与张家界和梵净山景区的联系,使三大景区各自依据资源特色,从不同的侧面,全面展示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风韵和历史文化,共同打造“武陵山区神奇之旅”。
第三,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提高对外联系的等级,改变不利的交通区位。
205一、营口地区旅游资源现状营口市一座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浓厚的海滨城市,拥有着大量的旅游资源,2007年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一)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底蕴浓厚营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营口市的愣严寺、西大庙,大石桥的金牛山遗址、娘娘庙山。
盖州市的上帝庙、钟鼓楼,熊岳的古城都凝聚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闻名遐迩的营口港,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对外开放门户,有“关外上海”之称。
(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营口地区自然风光秀丽,景色怡人。
东中部有风景秀丽的望儿山、青龙山、赤山,以奇峰、怪石、深洞、苍松、古树、寺庙为特色。
西南部有美丽的海滨景观和丰富的地热资源,有北海海滨浴场、白沙湾海滨浴场、山海广场、月亮湖公园、熊岳温泉旅游区、双台温泉旅游区等。
(三)地方特产具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营口的“三水”,水果、水稻、水产品。
水果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山区,主要以苹果、李子、西瓜、葡萄、山楂等而著名;水稻主要分布在水源一带,其他地区分布较少;水产品种类齐全,其中海蜇驰名中外。
其它海产品还有赤甲红、飞蟹、海螺、虾爬子、蚬子、螃蟹、泥溜、玻璃牛、海锥、扇贝、海参、营口虾酱和营口螃蟹酱等。
二、营口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随着营口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我市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取得预期效果,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旅游部门管理、监督体制不够完善营口地区旅游业的主要管理机构不够完善,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和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对于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管理、利用涉及建委、旅游局、文化局等多个单位,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权限不明晰。
一些已经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监督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据调查,在白沙湾海滨浴场内,乱收费、宰人现象随处可见。
包括对旅游设施、景区卫生、资源保护等多方位的服务监督机制有待提高。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粗放旅游资源开发之前,缺乏对其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尤其忽视对旅游资源本身及环境的保护,以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基于资源与区位条件的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机制分析——以山东半岛为例于慰杰1 李建卫2(1.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 北京 100083;2.潍坊市旅游局 山东潍坊 261041)摘 要:城市旅游增长极是在城市旅游市场需求推动下,某些具有资源优势或区位优势的城市通过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旅游相对发达区域。
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是城市旅游增长极形成的两大重要因素,也是山东半岛城市旅游增长极等级划分的两大重要依据。
本文从这两方面对山东半岛城市旅游增长极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旅游增长极;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形成机制[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39(2009)03-0039-05The R esear ch on For mat ion Mechanism of Ur ban Tourism Gr owth RegionBased on the Tourism Resource and Local Factor s ——Take Shandong Peninsula as an ExampleY u W ei j i e 1/Li Ji anw ei 2(1.H um ani st i c &Econom i c M anagem ent ,C ol l ege of C hi na G eol ogy U ni ver si t y ,B ei j i ng 100083,C hi na ;2.Tour i sm A dm i ni st r at i on B ur eau of W ei f ang ,W ei f ang261041,C hi na )A bstract :U rban T ou r ismG r o w t h R eg i o n refers t o cer tain r eg i o ns o w n ing tou r ismr eso urces adv an t ages o r f avo r ab l e tou r isml o cat iond ev elop int o the tou r ismd ev elop ed reg i o n w it h the prop el of urban t o uri smm ar k et d em an d.To uri smr eso urces an d l o cal f actors ar e tw o im p ortan t el em en t s an d t w o im p ortan t b ases t o d i v ide th e grades o f U rban T ou ri smG r o w th R eg i o n in S hand o ng P en insula.Th is pap er analyses t he f or m ati on m echani sm of U r ban Tour i sm G r ow t h R egi on i n Shandong Peni nsul a f r om t hese t w o aspect s.K ey w ords :ur ban t our i sm gr ow t h r egi on ;t our i sm r esour ces ;l ocal f act or s ;f or m at i on m echani sm一方面,在城市旅游市场需求推动下,某些具有旅游资源优势或旅游区位优势的区域发展成为市场机制支配或旅游资源开发机制支配的自发性的城市旅游增长极,如一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重要的旅游资源富集区在持续的旅游需求与投资增长推动下而成为城市重要旅游增长极;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行为,如划定某区域为国家级旅[收稿日期]2008-12-22[作者简介]于慰杰(1963~),男,山东潍坊人,中国地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
第二章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与布局分区一、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1、区位选择的方法理论旅游景区区位选择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地理学中的区位论,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和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和区位的影响。
对旅游景区区位选择产生积极意义的法则有:(1)距离衰减法则该法则来源于物理学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认为地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力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距离的增长而出现反向的运动,即距离越大,吸引力越小。
纵观旅游景区的吸引范围,也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即随着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之间的距离拉大,接待的游客数量随之逐渐变少。
(2)加权平分法它是对多个可行性的区位选择方案,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由专家进行打分,经过核加总分,比较各参与选择区位的总的分值,得分最高者成为最佳区位选择,选用此种方法的评价指标主要有: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规模、气候条件、水源及排水、能源供给、环境保护、劳动力来源、安全环境、扩展余地等等,在评价过程中各指标的权重有别。
(3)格伦顾客行为法格伦和N.J.格伦(Gruen)在1966年建立了一个“行为”方法,通过对典型消费者进行调查,确定消费者人数,估算出可能的消费量,从而确定市场潜力,通过比较选择最佳区位。
2、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1)资源条件景区中旅游资源条件主要包括自然类型和人文类型,它们的丰厚度集聚度和品位档次构成了旅游景区吸引力的重要条件。
是否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不仅是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所关注的,而且也是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者在区位选择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因为具备富有特色的资源条件才会更加容易形成旅游者前往该景区旅游的行为,从而带动景区的发展。
(2)经济特征包括收入、消费习性、区域经济状况和企业关系。
区域经济状况通常会影响土地、资金、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及成本。
企业关系涉及到同行业的竞争和其他行业的竞争,前者主要争夺客源,后者主要争夺资源。
(3)交通格局旅游景区的交通格局可以从航空、铁路、公路和水上交通四个大的方面去考察,交通影响可进入性,而可进入性是衡量景区交通条件的基本标准。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唐菲悦,戎丽,马风丽,李楠,姜丽,罗婉庆,林万文学院:旅游学院(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专业年级:旅游管理(国际旅游)2010级题目: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指导教师:付蓉老师评阅教师:付蓉老师2012年05月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区域概况:岳麓山旅游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城区的中心,岳麓区行政辖区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4'—112°48',北纬28°20'—28°27'。
岳麓山是个“大岳麓山”的概念,范围由橘子洲东侧湘江主航道中心线,南二环(猴子石大桥往西段)、西二环、金星路、枫林一路、潇湘大道北段与银盆岭大桥所围区域。
它包括麓山景区(5.57㎞2)、天马山景区(0.82㎞2)、橘子洲景区(0.68㎞2)、岳麓书院(0.21㎞2)、新民学会旧址(0.01㎞2)三个景区和两个景点构成的核心景区,总面积为7.14㎞2,还包括河西大学城、附近社区与湘江水域橘子洲东西两侧组成的旅游发展区和橘子洲头至猴子石大桥、橘子洲尾至银盆岭大桥间的湘江水域组成的旅游协作区,面积共计19.34㎞2。
一、岳麓山旅游环境分析(一)自然地理环境1.地质地貌岳麓山在远古时期为一片汪洋,沉积的最古老地层,出露在荣湾镇以北的地段。
距今3.2亿年的古生代时期,岳麓山位于古海洋和古陆地的边缘,海水时深时浅,时进时退,滨海区相互沉积了厚实的石英砂岩,夹带薄层。
[1]砂页岩、页岩、沙砾岩,人称“岳麓山砂岩”。
距今约七千万年中生代末期,“岳麓山砂岩”体系发生褶皱、断裂和抬升,形成了今天大岳麓山地貌的基本骨架。
第三纪堆积的红岩,沿湘江断裂,之后发生倾斜。
红岩在橘子洲南出露,是江心洲形成的重要原因。
从地貌类型看,岳麓山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江心洲组成。
麓山景区为中高山;天马山景区是丘陵;橘子洲是江心洲,绵长为洲滩地貌。
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和“长岛人歌”美景于此,构成了山水观光景区的地质地貌条件。
《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评价(一):xx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丰富,种类众多,品位上乘拥有一个国家5A景区,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4A景区、夫子庙、总统府、雨花台、阅江楼、朝天宫、玄武湖等二)、旅接游资源区位良好,交通便捷南京位于长三角地带,水路,陆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便捷,市内公交地铁乘坐方便,各旅游景点均能快速到达;在对外及市内旅游交通方面,新开通了几条国际航线及旅游包机专线,宁扬、宁通铁路也建成通车,新建了宁杭、宁通、宁宿徐等高速公路,市内玄武湖隧道、号地铁线、南京火车站、等交通设施。
三)市场潜力巨大南京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除此之外,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超多国际游客将涌入我国,作为重要的区域旅游城市,南京也将能吸引到一部分国际旅游者前来,南京的国际旅游收入届时也将会有大幅增加。
(四)发展基础雄厚南京作为老牌的旅游城市,其旅游产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发展的基础已经比较雄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已经比较完备,相关的旅游业从业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业务素质上在必须程度上已经能够应对将来旅游业发展要求的挑战,旅游业在第三产业内的支柱地位基本确立,这些都为南京将来进一步发展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缺点、1、文化资源减少,商业化气息浓厚。
比如夫子庙,丧失发展底蕴2、旅游竞争力有待提高与长三角和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相比,南京的旅游竞争力不足,,境外旅游者人数和外汇收入有明显不足,国际旅游市场所占份额偏少,3、旅游产品欠缺深度,新兴旅游产品发展不足南京市的旅游产品仍旧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对优质的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造成一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未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力,同时,如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商务节庆等新兴旅游产品虽有发展,但仍显不足,参与型产品稀缺,特色专项型产品种类不多,旅游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新疆伊犁昭苏风景区资源环境分析及评价伊犁河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 北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 东与塔城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邻, 南和阿克苏地区的拜城、温宿县连接, 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 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 地域优势十分突出。
区域辖八县一市,包括伊宁市、尼勒克县, 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察布查尔县和霍城县。
宏观看, 伊犁河谷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与西南-东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包围的三角形区域。
两大山脉之间还有几条近东西走向的中天山山脉将其分割成山、谷(盆)相间的小区域。
河谷地处中纬度内陆, 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温和湿润, 昼夜温差较大, 降雨较充沛, 被称为欧亚干旱区中的一块湿岛。
本区域人类文化活动久远, 民族结构复杂, 历史变迁频繁, 在历史上是我国内地通往亚欧诸国的丝绸之路北道。
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浓郁的草原文化创造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原始时代的各种岩画、石器、塞人和突厥石器的古墓群, 元代的古城古迹, 清代的古城, 成为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
粗旷峻美的高山草甸草原以及生活在这些草原上的以哈萨克为主的多民族风情是伊犁河谷两大原生型态的旅游资源。
它们所组合而形成的伊犁草原风情是伊犁河谷具有国际意义的旅游吸引物, 也是伊犁在新疆地区、中国乃至中亚地区最独特的旅游资源。
这是伊犁地区两大原生型态的核心旅游资源。
在两大原生型态的核心旅游资源基础上, 所衍生出具有时空穿透性的旅游资源是: 屯垦戍边的历史遗存和边关风情、深度发掘的人物与事件、神秘的草原石人和宗教文化景观, 构成伊犁河谷地区四大支撑型的旅游资源。
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所举行的全国最美的景观评价结果显示: 伊犁草原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 是具有典型的包容之美的大草原; 而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森林景观之首的是伊犁地区所共享的天山雪岭云杉景观。
一.伊犁河谷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伊犁河谷由其三大支流喀什河、巩乃斯河与特克斯河汇流而形成, 大致以乌孙山脉-巴依托海-墩麻扎-包尔包斯河为界, 资源组合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枣庄市山亭区旅游资源评述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目录一、区内基本情况————————————————31、地理区位2、社会经济条件3、自然条件4、历史沿革二、旅游资源概述——————————————————3三、旅游资源详述——————————————————4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4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6 汉诺庄园——————————————————————8 岩马湖———————————————————————8 农家物产——————————————————————8 特色美食——————————————————————10 手工艺品——————————————————————10 民间风情——————————————————————10一、区内基本情况1、地理区位枣庄市山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属沂蒙山区南麓延伸部分,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o 14’00”——117o 44’20”,北纬34o54’00”——35o19’22”之间。
山亭区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仓山县毗邻,南与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接壤,西部紧邻滕州市,北与济宁邹城市连接。
3、社会经济条件山亭区区域总面积1017.8平方公里,占枣庄市总面积的22.2%,辖8镇1乡1街道,255个行政村,48.6万人,城区驻地位于山城街道办事处。
2007年山亭区国内生产总值56.5亿元,人均纯收入4136元,3、自然条件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低山区,西部边缘有小面积山间冲积平原。
山亭区共有大小山峰5000多座,海拔在150米以上的山峰有1234个,区内山地丘陵地形占全区总面积的88.6%,山间小平原占9%。
山亭区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区,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和调节,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易旱,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晚秋易旱,冬季寒冷、雪雨稀少,年平均气温13.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800——900毫米,全区降水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曾递减趋势,且变幅较大。
资源县境内四季气候宜人,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旅游观光避暑的胜地。县内的资江、八角寨、宝鼎瀑布一带属于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即白垩纪丹霞地貌,集我国名山、名江、名瀑的特色于一身,有着与桂林山水迥然不同的宏大气势,有着比漓江更清、风景比桂林更独特的自然风光,属桂林大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八大重点风景开发区之一。但一直由于交通等方面各种因素,对资源此地的旅游开发力度不够,使这个位于资江上游畔的古老小镇处于旅游开发的萌芽阶段
资源简介资源概况•(1)气候资源:资源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由于地
形地貌的关系,境内小气候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全县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6.4℃;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61.1毫米;光热适宜,年均日照数为1307.6小时,年均无霜期为300天。资源概况•(2)土地资源:资源全县土地面积19.6万公顷,人均占有量达1.2公顷,是广西人均土地面积较多的县份之一,且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水热条件好,土地可利用率达90%(目前仅60%),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全县素有"一水四田九十五分山"之称,山地面积达18.4万公顷,占全县面积的93.8%,且小气候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特种养殖、种植等特色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的优越条件。资源概况•(3)森林资源:资源县是全区林业重点县,森林属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过渡类型,是我国南方杉木、马尾松、毛竹的中心产区之一。境内植被丰富,种类繁多,据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统计,境内有原生植物164科,1120余种,其中华南铁杉、长苞铁杉、资源冷杉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红豆杉、华南五针松、柳杉、马挂木为我国稀有特有树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6.1万公顷,资源概况•现有森林面积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7.6%,活立木储积量292.0万立方米,年产商品材6万立方米,毛竹150万根。近年来,本县大力发展人造林,已建成3.4万公顷杉木速生丰产林、2万公顷松脂林、1万公顷毛竹林基地,是广西造林灭荒达标县。资源县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草药材品种多,质量好,药用植物达200余种,其中大宗的药材有天麻、茯苓、金银花、通草、玉竹、石耳、首乌、女贞子、板兰根、五倍子、桔梗、淮山等20余种。资源概况•全县现种植天麻达3万窖,有"三木"药材(杜仲、黄柏、厚朴)林7000公顷,是广西"三木"药材基地县。资源县土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已形成生产规模,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有蕨菜、松脂、香菇、木耳、茶叶、百合、猕猴桃等10余种。水果以柑桔、脐橙、白果、李、桃、杨梅等为主,其中脐橙为近年重点开发种植的名优水果,现有种植基地700公顷。资源概况•(4)矿产资源:资源县地质发展史漫长、复杂,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目前已发现矿点122处,矿化异常点191处,矿产50余种,其中金属矿有钨、铁、锰、锡、锌、铅、汞、铝、铀、金、银、锂、钽、铌、铍、钒、稀土等27种,非金属矿有萤石、长石、石英、云母、高岭土、沸石、石煤、石墨、滑石、石灰石,花岗岩、水晶等23种,其中铀、钨、钽铌、萤石、长石等形成具有中型以上规模的工业矿床,石英矿质优量大。到目前,仅有萤石、长石、钨矿、石英、高岭土进行了初步开采开发。资源概况•(5)旅游资源:A、旅游资源以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集中、特点突出在大桂林旅游圈中独树一帜,景区内有我国乃至世界稀有的150平方公里丹霞地貌;"山水画廊"之称的资江风光;一瀑九折、落差近700米的宝鼎瀑布;集雄、险、秀、幽一体的名山老山界和八角寨,有绚丽多彩的苗、瑶风情。景区气候多样,浓缩了中亚热带至中温带过渡类型,气候四季宜人。景区依托大桂林旅游圈,南并贯通,处在桂林旅游区和湘西南风景名胜旅游区的连接点上,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资源概况•B、与全区其它风景区比较,资源的旅游资源具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在一个县境内的资江、五排河两大河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河床落差大,水流湍急,滩多、潭多、堑多,而且资江和五排河都具备旅游漂流的条件,这在全广西是唯一的;二是全区唯一具有丹霞地貌旅游风光的县,素有"丹霞之魂"的八角寨,其山势融"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峨眉之秀"为一体;三是全区唯一在丹霞地貌上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县,珍稀植物种类繁多,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科考价值;四是银河飞泻的宝鼎瀑布,呈现出雷霆振奋,伟力无穷的雄姿;五是浓郁的苗瑶民族风情,令人留连忘返;六是正在开发的景区如:福满园温泉、脚古冲小九寨沟、资源雪景、老山界红军长征路、银竹老山自然保护区、高山草场、新石器古文化遗址等。资源概况•(6)生物资源:浔江鱼(鳜鱼、鲶鱼、刺鱼、尖鱼、黄鱼及羊羔鱼),娃娃鱼,石蛙等。自然风光•(1)资江漂流(国家AAA景区):素有"资江漂流,华夏第一"的资江发源于第一高峰猫儿山,是漓江的姊妹江,属长江水系,自南而北注入洞庭湖,河床平均宽度100米。资江两岸植被保护良好,流量、流速相对稳定,似一条玉带穿梭于奇山峻岭之间。资江漂流全程22.5公里,下45条滩,拐31道弯,不管是乘坐木船、竹筏,还是橡皮艇,都是有惊无险。漂流其间,景点迭出,犹如步入一条长长的山水画廊,船在江面行、人在画中飘。特别在春暖花开季节,沿岸山花烂漫,四处精彩纷呈,令人如醉如痴。资江除具有原始、古朴、幽野的特色外,更富一种灵动、秀丽之美。沿江分布的60多处景点,古怪稀奇,美不胜收,其中"风帆石"、"神象饮水"、"火炬山"、"将军骑马镇天门"、"资江大佛"等景点形神毕俏,堪称绝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自然风光•(2)八角寨丹霞景观:八角寨又名云台山,主峰海拔高度818米,因主峰斜生八个翘角而得名八角寨,又因云涌峰浮而得名云台山。丹霞地貌分布范围40多平方公里。其发育丰富程度及品位之高,世所罕见,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其山势雄浑博大,巍峨挺拔,气派非凡。八角寨东、西、南三面均为悬崖绝壁,只有沿着西南坡的一条古老、陡峻崎岖的幽径可登山顶。顶部有一方3000多平方米的平地,宋元时代始建天心寺。整个景区有"降龙岩"、"群螺观天"、"龙头香"、"眼睛石"、"龙脊天梯"、"幽谷栈道"等130多处景点,完全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惊险万状,或栩栩如生。从主峰鸟瞰整个景区,危崖峻拔,群峰依次矗立,山间气象万千,经常可见云海、云带、云涛、云湖等奇景,游客莫不击掌称绝,叹为观止。自然风光•(3)宝鼎瀑布:宝鼎瀑布距县城12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由宝鼎瀑布、宝鼎湖、宝鼎山、白云庵、原始矮林等几部分组成。宝鼎瀑布发源于华南第二高峰真宝鼎。它象一条银色巨龙穿云破雾,从天而降,其宏伟气势,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水流量大,落差近700米。从瀑顶到瀑底,几经周折,形成九级直落宝鼎湖。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赞之曰:"悬崖飞瀑,长如布、转如倾、匀成帘"。宝鼎瀑布气势磅礴、造型优美、瀑色绚丽、瀑声音韵别致。宝鼎湖面积为705亩,最深50米,平均深度35米,犹如一面大明镜镶嵌在群山之中,泛舟其上,湖光山色,尽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自然风光•(4)百卉谷生态景园(国家AAA景区):百卉谷生态景园位于资江漂流景区终点地段,其方圆10公里,山形峻秀,岩壑争奇,源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有三十八岩、十九涧、二潭、六泉、八石等。主峰"三娘石"宛如一柱擎天,百药谷汇天下本草于一地,神龙山庄因势就形,布局灵活,高低错落,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在海拔630米的神仙寨顶有方圆56亩的原始森林,属国内罕见。为探山顶之谜,已于悬崖峭壁之上开凿出一条1098级挂檐直上的石梯游路,使人攀高试险,寻胜探幽。景区内诸多淡红色的石柱悬90〇角,猿猱不上,鸟望生惊,其它还有"天脊"、"一线天"、"天鼠下凡"、"忘忧泉"、"桃花岛"等20多处绝好佳景,汇聚成一个美若仙界的景观群落,加之近年新兴的回廊曲榭,亭台楼阁,群体雕塑,书家题词,使这幽静、娇美的地方,自成避暑赋闲的上佳去处。自然风光•(5)五排河探险漂流:穿越于深山峡谷之中的五排河,又名浔江,属珠江流域。主干发源于猫儿山与金紫山东南簏,境内长63.5公里,流域面积630平方公里,正常流量20立方米/秒,最佳漂流段约30公里。五排河河床窄,落差大,水流急,滩多潭深,九曲回环,浪大波汹,配以两岸古木盘根虬须,怪石如雕如画。漂流其间,身犹云卷,佳景频频入目,湍流暗暗揪心,虚幻迷离,惊险刺激,充满回归大自然,征服自然的无穷乐趣。风味小吃•油茶、竹筒饭、蕨粑、米产子粑、高梁粑、南瓜饼、竹笋、蕨菜、玉兰片、苗乡竹串肉、香酥蜂蛹、干香麻虫。民俗风情•(1)资源县有苗、瑶、壮等12个少数民族,约3.4万人。浪田瑶寨是资源县最具少数和民族风情的村寨。漂流资江到浪田瑶寨可欣赏到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参加对山歌活动,同时还可品尝正宗的少数民族风味餐饮。•(2)每到农历七月十二至十四日,当地人民就会举办传统节日--"七月半"河灯歌节,以唱歌放河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河灯,夜幕下灯火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的壮景。节庆期间欢歌不断,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还有舞狮、舞龙、斗羊、斗鸡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