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个十年散文

第一个十年散文

第一个十年散文
第一个十年散文

第一个十年散文:散文的发生与自觉

鲁迅曾指出:"五四"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之上"。这观点有利于我们对这一阶段散文创作状况及地位的理解。应从文体与时代关联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五四"散文发达的原因。首先叙述《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然后评介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第三介绍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第四评述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第五评述"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这一部分所论涉的各家各体散文很多,若掌握概貌,可依流派或作家群为考察的单元,但重点应放在代表性散文家的评介上。散文的评论应偏重风格把握,因此要重视自己的阅读体验。

※"五四"时期散文的兴起概况及原因

现代散文没有像其它文学体裁那样有过大力的提倡或激烈的论争,它几乎是在默默无闻中张大、成熟的,但当人们蓦然回首时,却发现它已硕果累累。鲁迅在30年代《小品文的危机》曾经这样回顾: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中国文学史上还从来未曾出现过散文创作的如此盛况。"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数量之大,文体品种之丰,风格之绚烂多彩,名家之多,都是异常触目的。这时期产生了鲁迅、周作人等散文大家以及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等诸多不同风致的散文名家。散文创作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的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散文内容、形式风格的独创性,无疑是新文学的重要收获。"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甚至成绩超出其他文体。

(一)"五四"散文兴起的原因:

1、中国乃散文大国,有悠久深厚的散文传统,如先秦诸子散文、唐宋散文、明清小品文等。散文不同于小说、诗歌,近代以来有巨大的变化,同传统文化结合紧密,没有断裂感,因而五四时期中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是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存在的。

2、受到外国散文形式的影响。鲁迅《小品文的危机》"五四"散文"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Essay),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

3、时代的需求。"五四"是一个激进的时代,各种思潮、现象纷杂,而小说创作需艺术构思且不成熟,散文被称为"文学轻骑兵"形式多样,自由灵活。

(二)"五四"散文成熟标志:

1、散文作家众多。鲁迅、朱自清、郁达夫、周作人、冰心、瞿秋白等。

2、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内,重要的是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3、散文体式众多,风格各异。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纪实散文、日记体散文、针砭时弊的杂文、美文,或嬉笑怒骂,或华丽,或冲淡,或杂糅古风,或欧美气度。

鲁迅与《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时间: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是"随感录"式的杂文,它是"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产物。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专登短小的时评或杂感,与长篇论文配合作战。接着,李大钊、陈独秀主持的《每周评论》,邵力子主持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也相继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其他一些进步报刊则没立了诸如"杂感"、"评坛"、"乱谈"等类似的栏目。于是,在五四运动前后,这一类短文的写作,便形成了相当的声势。

艺术形式及内容:这些"随感录"式的文章,大都形式灵活、短小精悍、个性突出、富有情调,对文化痼疾、社会时弊以及保守文人的种种奇谈怪论作了及时有力的揭露和抨击。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它们是中国现代最早的一批杂文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一批散文作品。

代表作家:《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鲁迅的杂文写作开始于这一时期,他后来成为中国现代写作最勤、成就最大的杂文作家,对中国现代杂文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陈独秀是"随感录"文体的开创者,也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杂文作者之-。他最早写作"随感录"用的是浅显的文言,后来才改用白话。他的杂文大都写得居高临下、要言不烦,往往几句话就能点出症结,指破迷津。他还有一些警句或格言式的杂文,如《研究室与监狱》这样写道:"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

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李大钊也不是职业作家,但同样是一位文章能手。刊登在《新青年》第4卷第4号上的《今》和第5号上的《新的!旧的!》是两篇脍炙人口的白话论文,写得生动活泼,文采斐然。他的"随感录"篇幅短小,却耐人寻味。如《解放后的人人》就很有代表性:"放过足的女子,再不愿缠足了。剪过辫的男子,再不愿留辫了。享过自由幸福的人民,再不愿作专制皇帝的奴隶了。作惯活文学的人,再不愿作死文章了。"短短几句话,就把获得解放的人们不堪回首的那种心境充分展示了出来。

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杂文《复王敬轩书》则因推进新文化运动而名留清史。

意义及影响: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至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而《新青年》、《语丝》分化后,在周作人麾下聚集的自由主作家群,所谓"言志派"散文流派,以后发展到《骆驼草》、《水星》、《论语》等,与前一派自是路向不同;不过,在"五四"初期,大体上还是取同一创作立场的。

《新青年》上的杂文,大都以随感形式对现实做敏锐的反应,不见得如何缜密漂亮,却是充分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而每位作者又都保持着鲜明的个人风格。"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来阅读。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周作人思想比较复杂,"五四"时期就有所谓"叛徒"(反抗者)与"隐士"(超离现实者)的两重性格,但他又是现代散文的大家,对他这方面的历史地位应充分肯定。

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原名槐寿,字启明、起孟,号知堂,是鲁迅的二弟。1906年从江南水师学堂毕业后赴日本留学。留学期间开始致力于中西文化研究,并且掌握了日、英、希腊等多种外国语言。回国后自1917年起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并投身新文化运动。长期的学者生涯对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整个"五四"时期,周作人一方面积极倡导"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文章中系统地阐述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的文学"的理论,积极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另一方面,他大力提倡发展现代散文。1921年6月,他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文》的短评,热情号召"治新文学的人"去大胆尝试现代的小品散文,并且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积极推进现代小品散文的发展和繁荣。

"五四"时期,特别是参与语丝社工作时期,周作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尤其是风格鲜明的小品散文。从1923年起,周作人先后创作出版了24本散文专集。他在1928年以后的散文创作虽不乏艺术境界炉火纯青之作,但艺术性、战斗性俱佳的作品,则主要集中在"五四"时期。这一时期周作人最有影响和最有代表性的散文集有《自己功园地》(1923)、《雨天的书》(1926)、《泽泻集》(1927)、《谈龙集》(1927)、《谈虎集》(1928)。《永日集》(1929)等。"五四"落潮之后,周作人于1928年底写下《闭户读书论》一文,表明了躲进书斋,谈经论史.远离现实,安心养性的所谓中庸主义的"绅士"态度。对于周作人来说,其思想和创作从激进向保守的转变,从封建传统的"叛徒"向谈鬼说禅的"隐士"的退缩并不是突发的。早在"五四"时期,在他的心中就已经隐伏着深深的思想矛盾,"浮躁凌厉"的积极姿态与"隐逸洁身"的消极意识是交织在-起的;至于抗战爆发之后,周作人依附日伪,丧失民族气节,也正是其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周作人的散文观。

1、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1921年6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第七版发表一篇题为《美文》的文章,号召人们致力于"美文"的创作。他的这篇《美文》可以说是中国文学散文创作进入自觉时期的一种理论体现,在新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2、周作人推崇明清小品文,其散文理论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多作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与外国随笔的笔调,形成自然隽永,冲淡平和的风格,或者可用"闲适"两字来概括。

分自己的散文为"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体。前者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中,思想意义与社会作用显然更加积极,常为论者所引述;但真正显示周作人创作个性,并成为他对现代文学艺术独特贡献,而且实际影响更大的,却是后者。

(二)周作人散文创作发展过程

向封建主义斗争的"叛徒",同反动势力妥协的"隐士",两种思想纠结在一起,清晰地映现在周作人的散

文作品里。

1、五四时期散文现实感强,针对现实有感而发,对广泛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猛烈攻击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带杂文风格,形成了一种激进昂奋的"浮躁凌厉"的战斗风格。《卧薪尝胆》、《偶感》、《死法》、《门前遇马队》等对反动军阀屠杀革命者、进步学生和无辜群众的暴行进行了控诉;《祖先崇拜》、《思想革命》等揭露了封建传统礼教,呼唤思想革命;《碰伤》、《沉默》等对摧残言论自由,武力镇压群众运动等军阀统治暴行采用了反语式的嘲讽;《日本人的好意》、《裸体游行考证》等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和奴化教育的本质,如此等等。周作人的这些杂文不仅和鲁迅等人的一些杂文-'起在当时的现实斗争中发挥了投枪与匕首的战斗作用,而且也写出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周作人的杂文善于正活反说,文辞表面平静,而内里情感热烈,在从容不迫的引证和戏谑洒脱的论析之中,达到讽喻的目的。

2、"五四"运动过后,他虽然"思想动摇与混乱"但仍能以"语丝体"的作品,尽排击旧物催促新生之力。他不仅在"三.一八惨案"的斗争中,以《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一文,表示了对杀人者的愤慨,而且,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岁月里,还抗议过国民党反动派的野蛮屠杀。但是,由于他自身反封建思想武器的局限性,促使"隐士"思想频频活跃。在激烈的阶级搏战中,他宣扬"费厄泼赖"精神,反对打"落水狗"。

3、30年代,面对国民党严酷的法西斯统治,他的"隐士"思想恶性发展,周作人的世界观由"叛徒"转向"隐士",主张"苟全性命于乱世是第一要紧",鼓吹闭门读书论",从此躲进"苦雨斋"。散文渐渐趋向"消闲"一类。与林语堂提倡小品文,包括30年代后期写的关于读书笔记性的散文。作品失去了"五四"时期凌厉浮燥的锋芒以闲适、幽默为主要特征。他写于20年代的《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篷船》等,都是现代散文的名篇,很能代表周作人"言志"小品的风格。

小品散文的艺术特征:周作人的小品文以清新随意的笔触写出生活中的一件事、-段情、一种景,玲珑剔透,情趣盎然。从思想性上看,虽然他的小品文不及他更具有战斗锋芒;但就艺术性而言,小品散文这-形式在他手中确实发展得更为圆熟、精粹了,可以说是他对散文艺术的又一贡献。他常常在旁征博引之中自然而然地传授出丰富有趣的知识,或是抓住生活中-鳞半爪的现象,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旁敲侧击,左右逢缘,充分显示了学者式散文的特色。如《喝茶》所沉醉的是"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凡是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读者,读了周作人此类描写,往往都会心领神往。

周作人的小品文常在冲淡的情感之中深含着诗意。写于1924年的名篇《故乡的野菜》,通过介绍家乡的野菜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乡之情。文章本身虽然写得平和、质朴,细细咏味,便不难被那恬淡、深长的诗意所吸引。作于1926年的另一名篇《乌篷船》,在描述家乡优美的山光水色的同时,也自然地烘托出作者轻快、愉悦的心情,在乌篷船上玩赏水乡盛景,一种悠远的故乡之恋便会油然而生。

短小精悍、简洁老练是周作人小品文的一般特征。他的小品文大都几百宇到千把字,遣词用字恰到好处,体现了一种朴实、古雅含蓄、凝重的文风,在周作人的影响下,经过俞平伯、钟敬文等众多作家的努力,此风长盛不衰,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仍有不少出产,但闲谈式的作品少了,他试验一种"文抄公体"的散文,即是笔记体散文之一种,文章主干是精心挑选的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其间的周作人的评点,则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两者有机糅合,互相调剂,常兼两种文体之美,而总体风格则如郁达夫所说,"一变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人古雅遒劲的一途了" 。

5、解放后,写回忆录和史料性文章,多关于鲁迅,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

(二)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1、众体兼备: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实践,曾对各种各样的散文体式做过尝试。政沦、随感、游记、速写、书信、序跋等,都进行过探索并获得广泛的成功。这一点,在同时期的作家中是不多见的。

2、取材范围十分广泛。大至社会人生的重要问题,小至酿酒品茗的身边琐事,真是"无意不可入,无辜不可言"。而在取材广泛,体式多样的作品中,作者的独特艺术风格一以贯之。

3、广泛的知识性。海阔天空,上下古今,旁征博引。不仅内容充实丰富,也以广泛的知识开阔了读者的眼界。特别是大量的外国民主主义思想与文学艺术的知识,对于唤起个人的与国民的自觉",是有进步意义的。

4、丰富的幽默性。他善于以庄谐杂出之笔,自然质朴的抒情方式,创造含蓄隽永的意境,因而形成了冲

淡清涩的风格特征,从而把广泛的知识性和丰富的幽默性统一起来。

5、独特的语言风格: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与简单味,很耐人咀嚼。形成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

应该指出,周作人的早期散文,就不乏炫卖知识而缺乏深刻的思想意义,或追求幽默而流于趣味主义的作品。三十年代后期,出版《永日集》时,他正埋首故纸堆里,沉浸在花木虫鱼、苦茶古玩之中'以"掉书袋"或叙述市井琐闻为自得,叛逆性减少而隐逸性渐增,并日渐发展,抗战期间,周作人竟变节事敌,沦为民族罪人,终于没有作成隐士,但他的散文创作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俞平伯(1900-1990)的散文多收在《杂拌儿》、《燕知草》等集中,其中,如《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在20年代曾受到一部分读者的喜爱。这些作品多构成一种朦胧、空灵的意境,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是远离现实的。周作人赏识他,说他散文的风致"是那样的旧而又这样的新"。说俞平伯代表最有文学意味的一派新散文,实际上便是将他归人自己一流。俞平伯初期散文的文笔,繁缛晦涩,后期则刻意模仿明人小品,甚至干脆用文言撰写小品,名土味也很浓,以旧格调自享。

钟敬文(1903年-2002)北京师范大学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之父。在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荔枝小品》的题记里曾承认"我的文章,很与周作人先生的相象"。他善于写咏物小品,如《荔枝》、《茶》、《黄叶小谈》;也写出许多情思清朗的游记,如《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

废名,即冯文炳(1910-1967年),几乎每部集子都由周作人来作序他的作品专写农村乡镇宁静生活里的人事,对小人物寄同情,初时尚注重社会意义。《竹林的故事》等作品名为小说,实则也是散文,很注重意境的传达,清新素朴,抒情气息浓郁,也喜闲谈琐事,以冲淡为衣,表现出朴讷哀伤的风格。后来将古典诗歌的象征手法与西方现代派技巧引入,追求朦胧的散文意境。但语言修饰得愈发生涩古怪,陷入歧途。

※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在"五四"美文创作中,持缜密、漂亮风格的,比冲淡一派人数为众。这几乎可以囊括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两大文学社团的主要作家。

一、冰心的散文创作

最早的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表现了她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她优美的抒情散文《笑》,发表于1920年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上,是现代文学史上较早的引人注目的美文小品。表现了乐观进取的"

五四"时代精神。

"五四"退潮后,她的散文和她的小说、诗歌一样,更多地转向了对人生哲学的探求和个人心绪的书写。散文集《往事》(二篇)《山中杂记》、《寄小读者》等(主要写作者1923年去美国留学途中和到美国后的生活、见闻等)作品,大部分写于国外,其中描写自然、母爱、童心的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了作者企图摆脱封建桎梏,求得个性解放的要求,但也表现了她脱离现实,逃避退隐后的苦闷与彷徨。

冰心体散文:冰心对于现代散文史的贡献,主要在于艺术成就的突出。她是一个杰出的"文体家"。她所创造的文学语言与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时人誉为"冰心体"。

1、所谓"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2、内容:简言之即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其中有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等内容融会其间。《往事(一)·七》

3、语言:能将文言文、白话文与西文调和成典雅、凝练、明丽的文学语言。

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一)生平: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东海人,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3赴英留学并漫游欧陆,归国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抗战时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战结束以后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镇压人民,制造了"一二.一"惨案和"李闻血案",更激起了他的义愤,使他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战士。后回北京继续执教于清华大学,在当时的黑暗统治下,他虽然过着贫病交迫的生活,却仍然坚持工作,参加了许多力所能及的进步活动,直至重病不起,仍告诫家人不买"美援"面粉,表现了一位中国作家的高尚的民族气节。1948年病逝。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成员,早期从事新诗创作,1924年出版诗和散文集《踪迹》。1925年转向散文创

作,成为著名散文家,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1934)、《你我》(1936)、《伦敦杂记》(1943)、《标准与尺度》(1948)等。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可与古典散文名著媲美)的散文家。他的重要性如很多评论家所公认,只要学校选讲范文,或编文学史,谈到现代散文的语言、文体之完美,朱自清必被提及。

(二)朱自清的散文观:

朱自清既不满意陶醉于抒写琐屑小事的"言志派",也不满意后来的所谓幽默派,写作态度严肃不苟,始终执著地表现人生。无论是朴素动人如《背影》,或者明净淡雅如《荷塘月色》,委婉真挚如《儿女》,从中都能感到他的诚挚和正直。

(三)散文创作分类:

1、纪实性散文(议论性散文)。这类散文从现实出发,针砭时弊,针对性强。《执政府大屠杀记》、《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记叙一个小女孩仅以七毛钱的价格被卖掉的悲惨故事,并从生活现实出发,设想她被卖后将遭遇的种种境况。作者愤怒地诘问:"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他指出"钱世界里的生命市场存在一日,都是我们孩子的危险!"从而深刻揭露这应负罪责的黑暗社会。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写于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的第十九天,朱自清运用对比的手法,以生活中许多"可爱的小孩",反衬电车上遇到的"小西洋人"的可憎,进而从他旁若无人的傲慢神情;看到"他的脸上便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欺凌和压迫的爱国主义思想。

《执政府大屠杀记》写于1926年,朱自清亲自参加了"三.一八"游行示威,以亲眼目击的事实,揭露出北洋军阀屠杀爱国学生的残暴罪行,叙事真切,言之凿凿,戳穿了反动派妄图一手尽掩天下耳目的阴谋'并以愤怒的议论,对封建军阀段祺瑞进行质问。

2、抒情、叙事、写景散文(美文)。与冰心并驾齐驱,代表作《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是他叙事、写景抒情的名篇,具有深厚的情感,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背影》,是朱自清叙事抒情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也是现代散文史上值得重视的篇章。它"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却不仅在当时誉满文坛,而且能够"历史传诵而有感入至深的力量"。《背影》不仅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旧社会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通过家庭逢遭变故时父子别离的描述,表现了社会中下层人们父子之间真挚淳厚的人情美。

那淡淡感伤与深深自责紧密交织的语调,极为平实的叙述与"白描"的情事笼罩了浓郁的抒情氛围。散文语言质朴自然,宛如对座叙谈,富有真实感,这与表达父子相亲的真挚之情,是十分合谐的。

朱自清还是散文领域里卓越的风景画家。《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都是美妙的山水风景画。尤其是后者,摆脱了前篇那种纤侬繁褥之气,文笔绮丽而又自然清新。散文细致描摹了池塘的幽静,荷花的风姿韵色,而且衬之以轻烟与谈雾的交替,月光与云影的更迭,构成一幅变幻的奇妙的画图。

毫无疑问,在"五四"以来的现代散文史上,朱自清是有着重要贡献的建树者。他以清新简约,细腻委婉的艺术风格和漂亮缜密的文体,在新文学的散文园-地开放了一枝别致的花朵。

(四)艺术特点:

1、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是朱自清散文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给亡妇》悼妻与自惭之情、《背影》父亲的舐犊之情,无不真诚亲切。

2、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构成细密、幽远、浑圆的氛围。诗人写散文不失其诗人本色。

3、构思缜密、精巧,脉络清晰。散文篇幅不长,构思匠心独具。《背影》出奇制胜、《荷塘月色》意在写"颇不宁静"但一路写来,却处处见静。

4、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背影》的质朴,《绿》的纤浓,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有口皆碑。

继《背影》之后,朱自清又先后出版了《你我》《欧行杂记》等散文集。后期的作品,朱自清更注意从口语中采撷提炼,追求一种"谈话风"。因而,语言质朴平淡而周密妥贴,生气盎然,富有一种逼人的风采。

丰子恺(1898-1975) 从20年代中期开始写小品,此时期的散文结集有《缘缘堂随笔》。他的特殊之处是以某种源自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于俗相中发现事理,能将琐细的事物叙说得娓娓动听,落笔乎易朴实,有赤子之心。加上佛理的渗入,文章萧疏淡远,带着哲理深味,染有清淡的悲悯之色。

十年的改变(散文 )

十年的改变(散文) 十年,是多么短暂的一段时间。十年,虽然不能够造就沧海桑田,但也可以让浮华褪尽,世界变迁。十年,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整个宇宙。 十年,还可以让一个曾经立下誓言的人因为欲望而背叛。 十年前,学生马楠,在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向克林顿极力表达对美国的不满,慷慨激昂的言辞,引起中国人拍手叫好,称赞不绝,大呼痛快。十年后,她却拿着美国绿卡,嫁了美国男人。 十年前,哈佛少女刘亦婷,在电视台发表言论,大说特说准备报效祖国,成为了很多中国人的希望。十年后。她却到了美国做基金副总裁,嫁了美国人。 十年前,学生黄思路,中考高考参考书上封面都是她,并且在节目上大声歌颂中国教育的好,歌颂祖国建设发展的好,歌颂我国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的好,发誓要壮大祖国。十年后,北大毕业的她却去了哥伦比亚,一去不回。 刘亦婷和黄思路曾经信誓旦旦说要报效祖国,为国争光,可现实却和理想大相径庭,曾经歌颂着祖国美好的人却寄人篱下,甘为外国效力,弃祖国而不顾。马楠道貌岸然地力排美国,结果呢,还不是扔下包袱去捡钱?用鲁迅的话说,她们满口的仁义道德,可字里行间写满了“吃人”!

我理解她们,她们为了房子票子车子儿子,需要很多很多的钱,而在中国,社会是不会给她们这样好的条件的,那些所谓的专家会埋没了她们的才华。但这只是次要原因,她们内心的思想倾向,让她们不由自主地抛开了报效祖国,选择了金钱、名利、舒适的生活。但既然誓言已出口,就不能再反悔!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人生信条! 而韩寒,十年前,被人们认为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被中国人认为破坏80后形象的一个人。十年后,却一直留在中国,并且被认为是最有良心的公共知识分子。 造成这一切的不只是公众思想的转变,更是他们自己,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所作所为。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线,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同时我也想到,如果中国政府对高素质人才尊重一些,那些所谓的专家把自己的身份放低一些,给高素质人才的待遇再好一些,恐怕,中国已成为各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的超级大国。 十年,可以改变这么多,我们从这之间是否也应该领悟到什么,并付诸于行动,实现国人一直未完成的梦想? "十年的改变(散文)900字"由收集整理编辑.

工作十年感悟散文

工作十年感悟散文 十年,一个台阶,十年,一个步伐,十年,一个征程,十年,一个梦想。 十年的风,吹来你的消息是鸟语花香,十年的雨,带来你的感觉清新缠绵。 十年,我们在西域大漠里对酒当歌谈古论今,言东南西北事, 十年,我们在江海驿道边袖舞长群观花赏月,品春夏秋冬情。 十年光阴,有唐诗宋词的婉约,十年光景,有风-花雪月的浪漫。 十年,执子之手在天涯之滨看彩虹日出,十年,与子偕老在海角之隅望黄昏落霞。 十年的一个长夜,有过枕边泪打湿巾,十年的一个黄昏,有过河畔醉吻红唇。 一个繁华十年的都市,有精英们雄才大略的展示,一个荒凉十年的街角,有乞讨者漂泊流浪的落寞。 十年,茫然中的光明激励我奋发图强,十年苦难中的希望鞭策我谦逊执着。 十年,无须感叹生命中的酸甜苦辣,十年,亦须问道红尘看破爱恨情仇。

十年前我们心语诉衷肠,无怨无悔,十年后我们相视言真情,有爱有恋。 夜,我怀揣着你的风采,在千年的菩提树下成佛,洁,我心系着你的温馨,在千年的皇城殿上入阁。 十年如一梦,一梦亦十年。十年有你,贵比金泽。 倦怠地从清晨的梦中醒来,慵懒的拿起枕边的杂志,赫然在目是精英们的十年,我在意的是,希望十年之后,我还能和你这样说说话,谈谈彼此的所思所想。呵呵,智商指数那么高的你终于错的如此彻底,岁月是流逝了,但记忆是永恒的,记忆如同心圆,永远的绕着自己转呀转呀。 十年,看似漫长实则短暂,十年,我们经历了稚嫩的童年;是你,我盟送走了懵懂的年少;十年,我们又迎来了几乎定格人生的关键;这十年我们心系理想,苦苦打拼;这十年我们渴盼爱情,心系情缘;慢慢地我们随岁月成熟而渐趋憔悴,同时我们也读懂了生活的真谛。日子需要我们用心经营。

十年生死两茫茫散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散文 晚上,他回到家,连灯都懒得开,只坐在床前哭泣。 十年了,头一次看见他死去的妻子,像投胎转世般出现在他眼前。 本来他已经忘了她的样子,可当同样的脸再一次出现,所有记忆瞬间打开,不见尘埃。 梦里也时常相见,可怎么有现在这样清晰。他默默跟着,整个世界只剩他们两个人,距离如此远,又如此近,他不敢多走一步,也不敢放慢一步。他想起往事,泪水潸然而下。 连走路的样子都是一样,他觉得匪夷所思,又欣喜若狂,恨不得抱着柱子把头撞出血来。他盼着她回头,喊一声他的名字,又怕她默然地从身旁走过。毕竟她没有回头,也没有消失。她要走向哪里,是寂寞的废墟,还是温暖的天堂,这一切都扯动着他的灵魂。十年了,原来他一直不曾忘记,点点滴滴,如果说他们的爱是一本书,他能按照页码说出里面的内容,只是这本书被他尘封了,上了锁,丢在某个他不想知道的地方。可是,存在的,总会被找到。他以为,只要远离她生活的地方,远离她沉睡的地方,就能潇洒地拍拍胸膛,挺身向前,结果潇洒的背后,是坚硬的城墙,他走不出寂寞的城堡。 眼前的人他是如此熟悉,她现在的每个动作,他都能联想起一件往事,比如她捋了捋头发,他便想起多少年前,她的头发拂过他的脸颊,他闻着香气一路追寻,跑遍整个屋子。这些往事是不该想起的,可是现在却像蚂蚁一样往他脑海里钻,他觉得痒痒地,猛得咬他一口,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又是锥心的痛。 他很想飞奔过去,抱住她,摸摸她的脸,看看她的手掌有没有长出皱纹。十年了,十年里,他老了许多,可她却一点没变,就像相识的时候一样,飘逸的头发,精致的脸庞。她会不会不再认识我,他又担心起来,不会的,我那么爱她,她那么爱我,怎会轻易忘记,即使我老得变了模样了,她也能一眼认出我来。这是他们爱的盟誓。 她越走越快,像是要逃离他的视线,消失于人海之中。他紧紧跟着,有种天涯海角也随你去的劲头。自从她走后,他也想过随她而去,可他放不下两岁的孤女,夜夜借酒浇愁,直到女儿的哭声把他喊醒,他才知道,所有的痛只能让他一个人来背,从此他忘掉了丧妻之痛,一心一意抚养女儿,把女儿当成最大的慰藉,现在女儿长大了,不再像从前一样依赖他了,他反而夜不能寐,寂寞往往趁虚而入。 你一定很想看看我们的女儿吧,他想着,她又乖又可爱,像极了你,有时候我看见她,就像看见你一样,我把对你的爱加倍放在她身上,她也很懂事,把对母亲的爱加倍放在我身上。她从不问我,她为什么没有母亲,因为她知道她的母亲不管去了哪里,一定是爱她的,离开也是天违人愿。想起女儿,他心中满是自豪,他无法想像她看见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后,会是怎样喜极而泣地抱着他,诉说着十年来剪不断的思念。 他开始幻想重逢后的场景。女儿问着她的名字,星座,血型,一家人吃过晚饭后,漫步在河岸上,看着日落,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在他梦里千回百回的不知出现过多少次。

序言 第一章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这门课程,对于中文汉语言文学专业,它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大家的对外汉语专业,我觉得它是一门拓展课。培养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的教师,增强你们的文学素养,并加深对中国文学和国情的了解。提高文学鉴赏和分析的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和出发点。 (一)什么叫中国现当代文学? 有时间概念。新文学概念 时间概念:中国现代文学从时间概念上讲是指1917一1949年间的中国文学。从1949以后到现在的文学叫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是一门课。 30年前言:现在有“20世纪中国文学的提法”,但一般说来,还不被整个学术界所认可。 新文学概念: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文学发展到五四时期,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变化。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和过去的文学不一样。主要有两点: 1、从内容上描写现实。或书写个人的情怀,而且特别关注社会、民生。

2、从语言上看白话文。这是新文学的性质。 这就叫新文学。由此也开启了一个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过去讲它的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特点(与时代革命紧密结合)。左倾陈旧,现在的教材多数不这么提了。 (二)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不是一个晚上就从天上掉下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两点: 1、近代文学改良和思想启蒙运动逐渐推进的结果(包括外国影响)。 2、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 我们下面就讲这个问题。这里先停停。 (三)分期 分三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过去叫: 第一个十年(1927-1937)过去叫: 第一个十年(1937-1949)过去叫: 这里,政治和社会的状况,决定了文学的分期。因为政治和社会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文学。政治和社会的状况不同,文学的状况也不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散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散文 导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以下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散文,欢迎阅览! “小苗长成大树要多久?大约10年吧。可一个人要成长,成才。要多久?我不知道。可能10年,可能20年,30年……人就像树,要努力地往地底深处扎根,汲取水分和养分,才能长得更快。”他这么对我说。 几年来,这话不曾忘记。第一次看见他是在小学的植树节。我们坐着大巴去一片小树林里植树。当我们在烈日下扛着小树苗“呼哧呼哧”地跑向地那边时,我老远就看见一个身影:破草帽,大锄头,沾满了泥的布鞋,洗到发白的毛巾。一身小麦色的皮肤显现出健康的红晕。他飞快地挖一个洞,从肩上拿起一颗树苗,埋进土中,施上肥,浇上水。整套动作娴熟自然,让站在一旁的我们吃惊不已。栽完一颗树。他略作休息。用已经湿透的毛巾擦了擦脸。他身后的那不是水痕,是汗流在土上形成的“小路”。那衬衫如在水中泡过,他给我留下第一个印象:吃苦。 在栽完一颗树后,疲惫的我们急忙躲进了车中休息。望向他那儿树苗如一道道绿色的旗杆,随风飘扬。他正在树下休息,我跑了过去。很远就听到他剧烈的喘息声。一个同学问道:老伯伯你一个人种这么

多树不累吗?”他微微一笑,呼出一口气,道:“累是,谁不累啊!可我爱这些树啊!每当我种下一排树,回头一望,满眼翠绿,我就会感到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每次看到树又长高了,又葱郁了,我就开心。这些树就像你们,是一个个孩子,快乐,活泼,生机勃勃。每当微风吹过,他们就会用“沙沙”的歌声来减轻我的疲惫。看,那是6号,长得最快,上面还有个鸟窝。那是8号,老是长不大,但枝叶最茂盛……”迎着微笑,我们才发现,每颗树苗,他都为他们精心制作了号码牌。风儿轻轻跑过,我仿佛真看到了一群孩子玩耍、嬉戏,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气中飘荡… 正想的出神,他翻身爬起,说:“今天要种300棵,还有50棵,不能歇了!”我赶快跟了上去。他种树,埋土。我施肥,浇水。可他突然回过头,严肃的对我说,浇水、施肥不能太多。肥一小把就够了,水半壶就行了。我很疑惑,水越多,肥越多,那树不就越壮吗?他转过身,指着那棵刚刚我们成阴的.大树,苍天挺拔,枝叶茂盛。说道:“知道这树为什么比平常的更茂盛吗?就是因为它的养料,水分少。我种树多年,当然知道这些水分,养料不够一棵树苗成长,因为不够它才往下,往深处扎根,吸取更多养料,水分啊。日积月累,它根必须旺盛,不像平常的养料充足的树,大风一吹就倒了,它早已和大地连为一体。自然就长的高大旺盛了,小树到大树的过程要多久?大约十年,但在这里六到七年就足够了。说完他自然的笑了。 是啊!我们不是一棵树吗?老师给予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要知道

十年人间_高二散文

十年人间 本文是关于高二散文的十年人间,感谢您的阅读! ——谨以本文敬以高中历史之李贽离经叛道 本文以李贽口吻再现其思想。 书,毅然决然藏之,无人追问;书,无可奈何焚之,世人懵懂。我此生来路艰险,来时的彷徨映射着人潮密集的混沌,世人皆为此而惘然。 书,理所当然藏之,人间迷惑;书,铤而走险焚之,人定胜天。千年记载片瓦,红尘演绎的桥段太寻常,我望人间黎明,叛离人间凡尘。 怀揣着最坚定信念走上这红尘的刑场,世人哀叹亦无人思虑!望宽容的光漫步于世间,致使我在此孤傲的飞翔!千年烽火燃烧山河尘落人间,世人惊羡已成司空见惯!看,人间伤戚肆意流淌,多荒唐! 怀揣着拯救苍生之信念走上宽容刑场,世人醉昏无意插柳已成阴,百年以后人间谁人破晓真相!千年混沌漫步人间,百年以后谁人体会?繁华的尘世终凋谢,百年多病毅成强! 叹,物不经锻炼,终难成器;人不得切琢,终不成人。谁争孤独,百孔千疮,我遐想着无人解之人间苦难,无人理解又何方?我在醉世中成全我之张狂,沧海半月知我心足矣。 杂学思潮,并行不悖,无空洞之回响!“克己”者可笑至极,礼者,虚也!克己无己,复礼无进,人间愚昧何时拜托!世间惘然亦倾听我颂章!情形高傲之夕阳时刻伴我身!跌宕的故事还在酝酿,氤氲在烟雨人间,肆意流淌破碎光泽,炽烈顽心撑我崛起至人间登峰造极!来时彷徨落定不复返,看人世荒唐至极!忍辱在身上,凄入肝脾! 倾斜动乱,人间失格。蔑视传统者非我,人间脚步皆如此,百年以后世人定迷惑。歌颂者,爱之光,世人定迷惘致此!走向刑场回首过往!空洞的回响是此时惘然的世界之无奈!百年以后世人定当破晓我意,人间黎明定当划过于沉寂已旧的天边!世人惊羡的桥段不过寻常! 百年以后世人评价于我定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心之所向九死毅然未悔!人间间隙,刮胡之际情感肆意流淌,百孔千疮,支离破碎的信仰传承定可传承百代!长久惘然,方可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致敬十年美文范文

致敬十年美文范文 友谊,是放在橱柜里不翼而飞的半只鸡,相视一笑。——牵尘1991 走在我前面的,就是他了,手里抓着政治书,拿书的手摆的特开,另一只手时不时捋一捋油光发亮的发型,踢着一双泛旧的板鞋,走路有点儿拽。 那年,我高一,他高二,这条笔直又深邃的小巷我们来回走了两年多,一张床三床被,睡了两个春秋,正所谓:同房同床不同被,同高同瘦不同班。 他作为这里的“原始居民”,对后来者还是蛮照顾的,比如,原本扫地拖地擦桌子此等行当,一个人就够了,出于谦让,分我一半;再比如,巴掌大的镜子摔碎了,捡起来一人一半,也可以凑合着用用。 那时,不能用“穷”来形容我们,“寒酸”还可以。 由于租住在县城,离家较远,我一个月回去一趟,他大概六周。记得那天周末,将晴未晴的天空还算明朗,坑坑洼洼的路面上裸露着或深或浅的积水,积水混杂着老城区的嘈杂,被一个个脚印带进理发店,带进杂货铺,甩落于街角,踢进了瓦棚铺,仿佛处处都弥漫着这个历经沧桑的老城,该有的“味道”。 我俩一前一后谈笑风生,沿着长长的老街走回宿舍,合计着吃些什么,板板手指来回算算,这个月多余的费用能凑合着买只烤鸡,于是他兴冲冲的跑去市场买了只不大不小的鸡,我则去不远的大排档买了两盒米饭,每次都盛得满满。

等他一到,我俩就吧啦吧啦兴致勃勃的吃起来,吃得不亦乐乎,平时的荤素吃腻了,偶尔换换口味,颇为新鲜。吃完饭,还剩半只鸡,舍不得吃,用袋子原原本本的装好,放在房东的橱柜里,留着明天早饭吃。拿上钥匙,穿过几条狭窄的巷弄,走到县城外高高的大坝边散散步,吹吹风。 长长的大坝,夏天微微的凉风伴着湿度相宜的空气,他偶尔会跳上坝圩,高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发挥一下满满的雄心抱负,放两声“炮仗”。偶尔,也平躺在坝圩上,讲一讲他心仪的女生,这种感觉,像是拥杂的人群里偶瞥一抹单单身影,或纯白,或鲜艳,眼里容不下拥挤,一切都是他自言自语的样子,很自然……流畅,或许是那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散步回来,我们也没有放松过学习,夜里我一般十一点多入睡,他要晚睡一两个小时,第二天朦胧的读书声,一定是从阳台上传来的。我刷牙洗漱的时候,他在厨房里大声喊我,说是鸡不见了,以为是玩笑,继续刷牙,没理他;再次喊我,才半信半疑的跑到橱柜,看着橱柜里连个鸡骨头子儿也没剩下,空空如也,愣了一会儿,不可思议的笑了,鸡真没了!美美的早中餐不翼而飞!那可是我们板着手指头,从碗里扣出来的! 三年前的你,像足了十年前的自己 三年前,也是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他来到我的大学,为研究生复试做最后的准备。“寒酸”已经不能形容七年后的我们,“窘迫”

散文:十年之痒

散文:十年之痒 密们都是凡人,书上说的十年之痒,就在那第十个年头 悄悄地光顾了。你开始抱怨我的饭菜不合口味,抱怨我的衣着打扮,挑剔我的一切。没有人能抗拒美的诱惑,理智有时也会有刹那的头晕。在那个可以让感情燃烧的,你有了红颜知己。 我師是你温柔的妻「那泼妇的样子连我自己都割乩- 哭,二闹,三上吊,全用了,如果不是想到孩子,一把安眠葯早就吞下去了。我怎么也不能接受,你象初恋的情人一样对她,你荣光焕发,你含情脉脉,那是任何一个局外人都看得出来的。十年的相如以沫,竟不抵回眸一笑! 十年前我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跟从了一贫如洗的你,十年来我默默忍受拮据的生活,为的是你我同在一起。十年来我辛苦操劳,十年来我傻傻地享受着同你在一起的日子!我已不在乎它的甜苦。你知道吗?我的爱人!哪个女子不爱俏,可面对那些时髦的衣服,为妻的我心里更多的盘算的是它的价钱,它的实用价值,过了年就扔的东西咱消费不起。而你的眼睛却停留在那些打扮入时的女人身上,久久不愿离去。十年来我跟随你里里外外地操劳,早已忘记了我还是个女人。我不再娇美,我不再新鲜,我也不再缠绵,我已是一个母亲。我错了吗,我的爱人?当我哭着问你,你是不是喜欢她的时候,而你却一支一支地抽烟,我知道你此时是多么地为难,说喜欢会伤了我的心,而说不喜欢又会伤你的心。她娇媚,她可人,她风

趣,她新鲜,因为她不可及。而我是随时都会听你差迁,时时都会让你烦,让你忙,让你有负担的那个你老婆! 所有的一切都用过,折腾累了的时候(静下心来想起你 我的 日子。我竟想不起同你一起不工作的记忆!我是每天同你在一起,但那只是工作,就像同事,我配合你处理病人,没有一刻的清闲想起你另一个身份一一我的老公!你也一样吗?而每个夜晚,我都将自己交给了疲惫。没有激情的日子,你早已烦了吗?可是我只是好累!我不只是你的爱人,我还是孩子的母亲,我还是老人的子女。我知道,你只是把一切藏在心里,逃避。中年是太重了。可你知道吗,红颜知己, 是怎样的让我伤心!我可以容忍你上她的床,而绝不会容忍你心灵的背叛!而如今,我又能怎样?我的泪你还在乎吗?就算一切都是我的错,什么时候我才能将我的心平静下来,做你的傻傻的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我无所适从。夜里,你一支支 地抽 烟,我侧身,泪一滴滴地滴在枕上。我们开始了冷战。这以前,无论怎样的争吵,你从没有和我熬过夜。我的心冷得如冰,我的身体也开始发抖。这时,我真想让你抱抱我,但我终于没有言语。恶梦,我梦见你去了她的身边,是那样的开心。那些日子,我常常做这个奇怪的梦。而有一天恶梦醒来,却听见你在念着她的名字!面对我的质问,看得出你的慌乱,“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十年来我太看重事业,太看重金钱,名誉,独独忘记了我妻子的位置。并不是举案齐眉,就是夫妻生活。一日三餐,平淡无味,彼此熟视无睹,我从没有怀疑过你的背叛!或许是你不愿让我再承担太多的

一面十年散文范文

一面十年散文范文 这一面,与你一别,已近十年;这一念,再起之时,虽则无奈,实属必然。 再见你,所有的徘徊与踟蹰,都融化于你这轻描淡写的一眼。 “边儿上等我。”只这一句话,你可知,内心的踏实,驱赶了所有的顾虑与不安。横亘在这十年的时间与空间的断面,轰然隐没在你没有陌生、没有隔阂、依旧亲切、依旧淡然的语间。任由你去忙碌去应酬那些同我一般心急如焚的家长,任由你之前电话中语气的冷漠与疏远,任由同去的朋友描述你推脱得如何为难。内心的笃定,源于你眼中依然的关切与疼惜,源于你疲惫的面孔下难掩的一丝欣喜与柔软,源于你口气中依然当我妹妹般的毋容置疑与武断…… “原来没觉得你这么不求上进呐。”关于我的现状,没问几句,只是听说多年的副教授没有转正,只是听说没有考研,刚见面你就开始了一如既往的说教。我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我也是为人母为人一妻多年,你能否当着我们共同朋友的面,多少给留点面子,多少也听听我的申辩? “好为人师。”抢白你的说教,延续了我以往的姿态。做了二十余年人师,处在教学中坚位置的你,怎能体会我们这教辅部门非主流的待遇,英雄无用武之地啊,职称的限制,业务的荒废,又怎能将一切责任由我独自承担? “今天真是忙晕了,根本不知道是你的电话。”你的歉意,释怀了我所有的委屈与不满,化解了之前电话中的冷漠与疏远。

“把你的电话填上,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你的电话。”你语气中暗含的责备,顿时温暖我近似冷寂的心田。接过你递过来的表格,提前落实了明日的诸多不确定,省却了起大早排队的辛苦,省却了整晚不眠的焦虑,省却了僧多粥少的竞争。 “孩子从此交给你了。”知你兼任这届新生的年级主任,对你一向的信任与依赖,让我的欣喜如同看到孩子迈进重点大学的校门。 “交给我你就放心吧。”依然没有过多语言,依然的温和与周全,依然予人宾至如归之感。 “哪有这么多年不见,见面就教训人家的?”今晨从你手中接过孩子的录取通知书,我在故意放大我的委屈与不满。你只宽厚地笑笑,为防止我摔倒,示意我离开台阶,不去理会我的小脾气与故意责难。 一贯的姿态。你的好脾气,我所谓的棉花般的性情,任由我折腾。你也深知,年长如斯,我也实在折腾不动了。体谅与善解,慢慢注入我的性情,我又怎会为难,为难于我呵护有加和善如你的师兄? 这场晚宴,为感谢,也为多年的不见。若非朋友替一我盛情邀约,朴实仁厚的你,断不会让我独自张罗周旋。 你可知,你所谓我的不求上进,尚有好多好多,即便你想听,我却不想讲。这多年的不相见,与我的性情,难于契合,不是我不想,而是无颜面对啊。 习惯了,被你照顾;习惯了,循你的脚步。中规中矩如你,宽厚仁爱如你,积极上进如你,周全细致如你。莫要求全责备,向来以

十年相约散文范文

十年相约散文范文 人生会有多少个十年,最美丽最绚烂最精彩的了不过是二十到三十岁之间吧! 当我经过了这段岁月后,真得对人生别有一番感叹啊! 昨天是平安夜,就在这09年的平安夜,我居然能够与自己高中时的老同学相聚一桌共同度过,感觉一下子就回到了学生时代,单纯,简单,快乐。 说起我们能够相聚一起,还应该感谢这个网络。虽然大家毕业后,都生活在一个城市,居住的距离也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可是能够同坐一桌的吃饭的机会,重来都未曾有过。 谈起网络,它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交流的平台,叫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只需要一个Q一Q,就可以海阔天空任鸟飞,只因为一个游戏,就叫我们争高低,比上下。 我和高中同学是在Q一Q里的桌球游戏相遇的,对于我来说只有觉得这游戏好玩,因为真实的台球没有太多的女孩子去玩,所以也就只能在网上玩些虚幻的,他们也是因为没有玩伴去玩,才到网上玩,就这样,你一杆我一杆的。玩游戏的同时我喜欢查看个人资料,当看到篇篇日记的写法每个故事是那样的熟悉,然后通过聊天知道了我们是老同学,感叹世界之小啊! 一来二去,相约平安夜相聚吃饭,为了使这顿饭更有意义,我们没有去饭店,而是在家里自己动手,我是负责掌厨的,他们打下手,说实话我没有做过菜,只是看过别人做或者是从书本上看过,当告诉

他们拿他们练手,开始的时候他们好惊讶,觉得应该是非常的难吃,可我是得理不饶人的主,告诉他们,要不然自己做,我吃现成的,他们也不改再有议义,不愧是老同学,比此合做真得默契,摘菜的,切菜的,下手打得好利索,没有一会,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出现在了桌面上,举杯畅饮,好不快乐,菜的味道也是很美味的,大家一起回忆着学生时代的一幕幕。一起逃学,一起被罚站,一起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一起参加成*人宣誓,一起步入社会,每个人经历的有无耐,有磨练,上高中时我们都是内向性*格的人,不善表达,如今的我们已经懂得如何应变各种挫折,怎么圆滑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时间总匆匆,在我们不舍中结束了这次聚会,我们相约,只有以后有时间,就要聚一聚,给彼此相互放松与倾诉机会。

描写十年教师感悟散文.doc

描写十年教师感悟散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是对教师的写照,也是对教师生涯的一种感悟。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十年教师感悟散文。 十年教师感悟散文:教师节感悟 素曦如果不是早晨开机,收到两条祝福的短信,我几乎忘了今天是9月10日,第30个教师节。 短信很温馨、很暖人,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虽然不常联系,却时刻把您惦记;虽然不常看望,却悄悄把您祝福。时光流逝,您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学生。 睡意朦胧看着短信的我,眼里噙满了泪水,泪珠在眼里一次又一次翻滚着,甚至都能感觉到泪水的滚烫。 看着温馨的短信,我突然感觉到,这条短信也适合我和我导师和其他几位老师分别以后的情景,我快速把署名改成我,同时给几位老师发了过去。 不一会,我的导师给我回复了一条短信,从哪里抄了一段?还是说句谢谢吧! 记得,去年我给导师这个节日发短信祝福的时候,他还问候了我一句,同乐! 看着短信,我脑海里涌现出了学生们的容貌,对大部分学生还记忆犹新,甚至都能回忆起他们每一位同学在班里的座位,他们在课堂上千奇百怪的样子,晚自习,叽叽喳喳吵着让放电影、甚似激动、不满与无奈;他们故意气我,而为故意生气的场面;甚至我生气、不给上课,他们哄我开心的滑稽。 一切是那么的历历在目;一切是那么的经遥不可及、恍如隔世;一切是那么的感人肺腑、一切是那么的怡然自得。

对过往的故事,记忆深处总是有几分凄凉,宛如秋天的落叶,即使落地的一瞬间,也要像世人展示生命最后的怒放;宛如冬天的积雪,即使太阳的最后一缕光芒,也要像大地展示生命最后的荣光。 不知不觉,离开教师岗位已时过半年,但是,在这个重大的、神圣的节日还能收到以前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内心甚感欣慰。 离开教师的这半年,坐公交车的大部分时间里、甚至逛街的时候都能偶遇几个学生,特别是坐公交车的时候,遇到学生,早早的和我打招呼,我也一如既往的和他(他们)聊天,聊学习,聊生活! 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个男学生给我让座,我不坐,他就让坐,互相推诿,最后全公交车的人目光全部涌现在我俩身上,最后,他一把把我按了座位上,他站立在我的旁边。 当时,我好生尴尬,内心也甚感激动! 我曾经也属于这个神圣职业当中的一员,按道理,我不应该遗忘这个神圣的职业、这个圣神的节日。但是,我遗忘了,一个遗忘掉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节日,一个半途离开学生的老师,是没有资格享受这种祝福的。但是,我却收到了祝福。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是一种无名的感动,更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一上午,还陆陆续续的收到了几条祝福的短信,我一一作了回复,特别是中午还有两位同学打来电话,无奈的是,当时正工作,不宜多说,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如今,大部分学生都走进了大学校门;还有几位学生心有不甘,选择了明年踏入大学校门;还有个别几位同学,走上了社会! 孩子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 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 (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 (2)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7、文学研究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1)时间地点: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 (2)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 (3)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

十年高一散文

十年高一散文

十年高一散文1

这本是无从所料的,十年如此这般。 你领略过层峦叠翠与深谷流水,将你最纯真的年华留在了三峡南郡秭归处;你独守过繁华似锦与绮窗朱户,将你最美丽的岁月埋在了长安三丈斑驳里;你尝试过参政争权与和对四方,将你最绚烂的光阴留在了塞外西域漠南上。这是怎样一段惊世的绝唱啊,昭君,昭君。 十年之前的你,犹如一张未曾着墨的宣纸,被一阵去向北方的风卷进深渊。秋日的树林是说不尽的郁郁苍苍,满山的树叶一片灿烂的金黄。总会有栖居在山里的鸟儿,聚于桑林中歌唱四合八荒。故乡的山水孕育出了丰满的羽毛,鸟儿接受着来自上天的荣光。不知是何处飘来的云霞,将我带进了密室——那是或许无从出路的深宫闺房。离宫幽室永远无法逃脱空旷寂寞的咒,曾经自由飞翔的鸟儿再也见不到阳光。那是怎样沉重的念,念着曾经的一切,山和水,云和天。就算是美味佳肴摆放在华桌上,不思茶饭,也只因心有彷徨。为何惟我这般苦命,时时来来往往,总是突生变故。翩翩起舞的燕,飞向了遥远的西羌。巍巍高山横在眼前,滔滔大河流向远方。爹和娘啊,女儿出嫁的道路这般远长。可是我又能如何呢?不过忍受一切罢。又有谁能知道我忧愁的心满怀着悲痛哀伤。怨词怨词,这许多愁思怨念,一首词岂能述尽。 你在无人注目的角落编制着自己的故事。琵琶轻弹半遮面,嘈嘈切切红尘怨。丰荣靓饰空对烛,顾景斐然尽残烟。整整五个春秋恍如过隙白驹,长安城繁华依旧,谁也不会在意失意丹青的你,就如这粉黛后宫的佳丽三千,能将名字刻入历史的不知又有几人。再艳丽的妆也掩饰不住你内心的悲哀。那不仅仅是你的悲哀,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总说深宫怨深宫怨,几许深宫几多怨,怕也是无人知晓。一身苏锦掐花嵌银流云粉皑梨花白宫装,腰间钩织淡鹅黄挽同心结子缀丝穗。初秋风起,带着裙裾飞扬,百褶梨花云边暗纹花团寒丝水裙,罩一层淡鹅黄烟云软罗水绉纱,坐在亭中的你朦朦胧胧,教人看不真切。这样的不真切就散在烛光月色中了吧。一如千千万万散在烛边月下的孤魂。 然而你并不甘心。当是时,谁能料想,十年之后朦胧尽褪的你。 你不再甘心于独守空闺。曾经在长江畔明亮的皓月,浣洗净长安城的繁华后,在西域再次绽放出耀眼的光。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一路走去千里万里,花开几转。阏氏,胭脂。纵然远嫁西域是条不归路,独守长安幽亭又何尝不是空积悲怨。你毅然离去,只留给茫茫中原一个背影,给长安添了一段传奇,给无心之人多了一串机遇。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自有人借此富丽堂皇。秭归秭归子不归,不过一句叹息。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不籍雄兵千百万,琵琶一曲静胡尘。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昔闻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那片幽幽绿意,或许便是你的梦,对故乡深深的执念。

三十年了散文范文

三十年了散文范文 曾经,看到著名影星林心如和苏有朋在美国大街上邂逅,很是兴奋了好几天,觉得世界这么大,世界又那么小。 不经意,微小的世界奇遇竟然发生在了我的身上。我在新加坡的大街上,邂逅了邻居。那个兴奋啊,都哭了,那泪水,忒复杂了。仿佛死去的人又活过来一般,连人的长相都觉得不一样呢。 这是朋友的邂逅催生的泪水与记忆。如果仇敌邂逅呢?会怎样呢?这是我的故事的开端。 三十年了。我们竟然邂逅于公园的一个角落。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秋后的公园给我的诗情画意。没有鲜花的甜蜜,却有落叶的启迪。拾几片枯叶,那也是诗。 “您在拾拣枯叶,还是拾拣从前的记忆?” 一个声音直起了我的腰。扭头看,一个老者在看着我。老者真的很老,白头翁一样的头发,核桃皮一样的脸,松树皮一样的双手,放在拐杖的顶端,下巴放在双手上。侧面看过去,他的身材很像一把弯弓。他正眯缝着眼睛盯着我,又仿佛不是盯着我,像是跟我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我走过去。出于礼貌,话是必须说的。 “我在拾拣记忆。也是在拾拣遗书。” “遗书?是该拾拣遗书了。”他说。又像自言自语。瞬间,我的心跳得很猖狂,仿佛就要无可阻挡地跳出嗓子眼了。 我认出了他。从前的仇敌。

“您怎么在这里啊?”他一愣,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又不像看我。“你认得我?” 沉默,沉默。终于,明白了,他不认得我了。还好,我可以解脱了,不然,还不知怎么离开这里呢。 我回头看了看四周,空无一人,想想,这会子把他杀了,也无人看见。可是,看看手中的枯叶,再看看眼前的枯干,这种念头荡然无存。人也好,树也罢,再有当年勇吧,也会老去,老去了的人或者物,就什么都没有了,就什么都消失了。 “你拾落叶,是感慨人生吗?”他打破了沉默,也打破了我的尴尬。“是的,是感慨从前。”“从前,从前,你也有和我一样的过去?”他扭过头,看着后面。我看到了,他也在拾落叶,放在一个无纺布袋里。很多。“你的从前,和落叶有关系?”我问。他无语,我无言,或许他和我一样,进入那段弯弯曲曲的岁月。 他是政协副主席,兼文联名誉主席。他能歌善舞,文笔极好。他的个子很高,人也很帅。每次开会,他一定要唱那首“绿岛小夜曲”,他一定第一个下场舞起他的兴奋来。大家在不了解他的时候,都喜欢他,似乎排号都排不上,那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每一次晚会,都是给他准备的。那一次,他来约我跳舞,我不会跳,又不好拒绝,不管三步还是四步,他的脚都成了我练习舞步的垫脚石。没办法,我只有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欣赏别人的欢乐了。 回到学校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他寄来的贺年卡,上面是一片白桦林,一片枯干的白桦林,满地的落叶孤寂地忧伤着。旁边是一对情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第一个十年

中国近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 19世纪末的三次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 (2)白话文运动的开始和翻译小说大盛裘廷梁(晚清)等的提倡 (3)《青年杂志》、《新青年》的创刊、提出“人权、平等、自由”、大倡导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4)思想启蒙运动的推进①重新评价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②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5)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八事”着手) (6)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 (7)三次反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林纾“学衡派”“甲寅派” 文学革命的社会效果和重大实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 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1.外国文艺思潮的借鉴与运用----中国化“意象派”; (1)从外国文学运动得到的启示 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胡适“三大主义”) 文学历史进化论(胡适、陈独秀等人最初提倡的文学革命的一个基本理论) 人道主义主义(周作人《人的文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 (2)运用西方各种文学样式和创作手法 鲁迅广泛吸收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手法,写出《狂人日记》等一批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石作品 郭沫若浪漫主义诗篇《女神》 郁达夫《沉沦》等“自叙传”抒情小说 2.文学社团的蜂起 文研会(1921.1-1932.2):北京第一个文学社团,艺术为人生,现实主义 创造社(1921.6-1929.2):东京,为艺术而艺术,浪漫主义 语丝社(1924.11-1930.3):以散文为主,孙伏园发起 新月社:北京,思想上倾向自由主义 南国社:田汉创,戏剧 湖畔诗社:主要以爱情为主 未名社(20c中期)青年作家,得到鲁迅大力支持,主要是乡土作家 语丝社、未名社与文研社相近 南国社与创造社相近 (1)、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贡献 A、文学主张 认为文学是与人生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工作。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封建文学观,另一方面倡导“为人生的艺术”,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名词解释

第一个十年 诗界革命 梁启超设想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但新语句要打破传统诗词格律与文言语法结构,这与保留古风格是背离的,于是退一步:把诗界革命目标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 却拒绝引入新语句对传统格律与语法进行任何变革,因而晚清诗界革命限制在传统诗歌范围内,而向“散文化”方向努力,背离了唐诗传统而向宋诗靠拢,最终止步于宋诗的模仿风气中。 晚晴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鸳鸯蝴蝶派 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等。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 1949 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春柳社 中国文艺研究团体,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原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目的。创始人有李叔同、曾孝谷、先后加入有陆镜若、欧阳予倩等人。1907 年 2 月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公演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引起东京戏剧界的轰动,他们注重演出的布景道具服饰表演的“写实性”,以建立新的演出方式,1912 年初,陆在上海邀欧阳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保持春柳社的宗旨作风,可算是“后期春柳”。

现代文学三十年散文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一轮复习资料散文 第一个十年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4《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 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 ①“美文”和“言志” 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 ②闲谈体 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 《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 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颓废。 ③“文抄公体” 30、40年代 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 2、其他作家 ①俞平伯 《杂拌儿》《燕知草》《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以旧格调自享。 ②钟敬文 《荔枝小品》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 《荔枝》《茶》《黄叶小谈》咏物小品。 《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情思清朗。

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 1、冰心 “小诗”味散文,青年的共鸣和模仿。 ①空灵清丽的风致 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真情的温柔和忧愁,“爱的哲学”。 《往事(一)·七》雨中荷花和母爱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山与海的对比。 ②文体的自觉追求 “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其二(八)文言的典雅凝练加适当“欧化”,婉转流动。 2、朱自清 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匠气。 《背影》《荷塘月色》《儿女》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有关十年的精美散文作品

有关十年的精美散文作品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有关十年的精美散文作品:十年2017年了,已经近十年。 2007,絮音与东俊相遇嘉应。东俊在离絮音坐车近乎一小时的距离的学校,而离着絮音似近非近,似远非远的距离。 曾记得十六岁那一年,絮音与东俊相遇纯属偶然,东俊是絮音室友梅蕊的同学兼老乡。好几次东俊的来电,絮音替梅蕊接听,后来,东俊的来电只会找那个女孩,也就是絮音。 那年,东俊十七岁,絮音十六岁。有一天周五晚上,梅蕊约了室友一起去沿江金岸的河堤散步,絮音也同往了。他,也就是东俊也正好以来见老同学兼老乡过来了,还有室友的几个异校过来的同学。 东俊初见絮音,直夸她长得清秀,有着邻家女孩般的亲切。笑说有着相见恨晚。从电话到了现实,不再是纯电话中的构思与联想。东俊的个子有一米九以上,长的较瘦,他皮肤较黒,比较健康那种,因为从小在农村家干活的缘故,晒得较黒。 絮音迷上打篮球,东俊多次说女孩子就不要女汉子一样。打篮球,男孩子较多。曾记得东俊知道梅蕊告知,絮音因为打篮球不小心拉伤脚,拉到了脚筋。还不让他知道。当时,东俊让梅蕊将电话给絮音。他对絮音说,我不在你身边,你要为了我保护好自己,当我在你身边

的时候,是不会让你受伤。 虽然,絮音从不喜欢听甜言蜜语。东俊的话语诚恳,没有让别人不相信。 有一个周末,东俊来到絮音的校门口,约她一起走遍了梅城的所有桥,所有沿江,沿河的路。因为他知道,絮音从小喜爱河水。关于水的任何地方,还有桥。东俊会在吃饭的时候,拿着汤匙喂絮音。絮音吃饭的样子,他也是不容错过,眼神都不曾离开,注视她的双瞳,吃饭的淑女样子...... 东俊每每都会把好的都先让絮音吃,而他自己却只喜欢看絮音吃,每每让邻桌的人深为感动,说你男朋友对你很好。 当时,絮音并不是东俊的女朋友,是东俊霸道说:如果你要找男朋友,我就是你,絮音的唯一男朋友。我为何不提前履行我的权利,我可不想错过你。 还记得,梅城有好多“好想你枣”的分店,每每经过,絮音都会记得东俊,还有相遇...... 东俊的专业在梅城呆上一年,还要去外地续读。再怎么样都要分离,而年轻人的相遇能否走到最后,还是一个未知数。再过几个月东俊就要离开絮音,离开相遇的城市,絮音提前提了分手。絮音说:假如陷入感情的漩涡,也需要理智。才知道什么是你想要的,选择与放弃,并不是真的做不出答案。虽然东俊也忍不住,就此错过絮音。但絮音说未来的路,我们的方向,不知道在哪,或许你在那,我在这。是否,有交集。这些,我们并不知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