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某多层现浇框架结构的底层内柱

1某多层现浇框架结构的底层内柱

1某多层现浇框架结构的底层内柱
1某多层现浇框架结构的底层内柱

1某多层现浇框架结构的底层内柱,轴向力设计值N=2650kN,计算长度ι。=H=3.6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钢筋用HRB400级(fc=14.3N/mm2),环境类别为一类。确定柱截面积尺寸及纵筋面积。

解:根据构造要求,先假定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由ι。/b=3600/400=9,,查表得ψ=0.99

As=1/fy(N/0.9ψ-fcA)=1906mm2

ρ=As/A=1906/400x400=1.2%>ρmin=0.6%

,对称配筋截面每一侧配筋率也满足0.2%的构造要求。

选4Φ25,As=1964mm2

设计面积与计算面积误差(1964-1906)/1906=3%<5%,满足要求。

2.某多层现浇框架厂房结构标准层中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2100kN,楼层高H=5.60m,计算长度l0=1.25H,混凝土用C30(fc=14.3N/mm2),钢筋用HRB335级(fc=300N/mm2 ),环境类别为一类。确定该柱截面尺寸及纵筋面积。

[解] 根据构造要求,先假定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长细比ι。/b=17.5 ,查表ψ=0.825

根据轴心受压承载力公式确定As=1/fy(N/0.9ψ-fcA)=1801mm2,ρ=As/A=1.1%>ρmin=0.6%对称配筋截面每一侧配筋率也满足0.2%的构造要求。

选6 Φ20,As=1884mm2

设计面积与计算面积误差1884-1801/1801=4.6%<5%,满足要求。

3某无侧移现浇框架结构底层中柱,计算长度ι。=4.2m ,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柱内配有4 Φ16纵筋(fc=300N/m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环境类别为一类。柱承载轴心压力设计值N=900kN,试核算该柱是否安全。

解:(1)求ψ则ι。/b=4200/300=14,由表得ψ=0.92

(2)求Nu=0.9ψ(fcA+fyAs)=0.9x0.92(14.3x300x300+300x804)=1265KN>900KN(满足要求)

1.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c =11.9N/mm2,, 钢筋采用HRB335,fy=300N/mm2,截面弯矩设计值M=165KN.m。环境类别为一类。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解:采用单排布筋h。=500-35=465mm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α1fcbx=fyAs 及M=α1fcbx(h。-X/2)

得1.0 x11.9 x200X=300As

165x106 =1.0x11.9x200x(465-x/2)

两式联立得:x=186mm

As=1475.6mm2

验算x=186mm< 0.55x465=255.8mm

As=1475.6>ρmin bh=0.2%x200x500=200mm2

所以选用3Φ25 As=1473mm2

2.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1=1.27N/mm2,fc =11.9N/mm2,截面弯矩设计值M=125KN.m。环境类别为一类。

求:(1)当采用钢筋HRB335级时,受拉钢筋截面面积;(2)当采用钢筋HRB400级fy=360N/mm2时,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解:(1)由公式得αs=M/αFcbh2=125x106/1x11.9x200x4652=0.243

ζ=1-(1-2αs)?=0.283

γs=0.5(1+(1-2αs)?)=0.858

As=M/fyγsh。=1044mm2

选用钢筋4Φ18,As=1017mm2

As=1044>ρminbh=0.2%x200x500=200mm2

(2)As=300x1044/360=870mm2

3.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50mm×450mm;受拉钢筋为4根直径为16mm的HRB335钢筋,即Ⅱ级钢筋fy=300N/mm2,As=804m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f1=1.71N/mm2 ,fc =19.1N/mm2,;承受的弯矩M=89KN.m。环境类别为一类。验算此梁截面是否安全。

解:fc=19.1N/mm2,ft=1.7 N/mm2,fy=300 N/mm2。由表知,环境类别为一类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故设a=35mm,h0=450-35=415mm

As=804> ρminbh=0.26%x250x450=293mm2

则ζ=ρfy/α1fc=0.0077x300/1x19.1=0.121<ζb=0.55,满足适用条件

Mn=α1fcbh。2ζ(1-0.5ζ)=1x19.1x250x4152x0.121x(1-0.5x0.121)=93.49KN.m安全。4.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f1=1.71N/mm2 ,fc =19.1N/mm2 ,钢筋采用HRB335,即Ⅱ级钢筋,fy=300 N/mm2 ,截面弯矩设计值M=330KN.m。环境类别为一类。受压区已配置3φ20mm钢筋,As’=941mm2,求受拉钢筋As

解:M'=fy'As'(h。-a')=300x941x(440-35)=114.3x106KN.m

则M'=M-M1=330x106-114.3x106=215.7x106KN.m

已知后,就按单筋矩形截面求As1。设a=60mm、h0=500-60=440mm。

αS=M'/α1fcbh。2=215.7x106/1x19.1x200x4002=0.292

ζ= 1-根号(1-2as)=1-根号(1-2x0.292)=0.355<ζb=0.55 满足适用条件。

γs=0.5[1+根号(1-2αs)=0.5[1+根号(1-2x0.292)]=0.823

As1=M'/f1γsh。=215.7x106/300x0.823x400=1986mm2

最后得As=As1+As2=1986+941=2927mm2

选用6φ25mm的钢筋,As=2945.9mm2

.已知梁截面尺寸为200mm×400mm,混凝土等级C30,fc =14.3N/mm2 ,钢筋采用HRB335,fy=300N/mm2 ,环境类别为二类,受拉钢筋为3φ25的钢筋,As=1473mm2,受压钢筋为2φ6的钢筋,A’s = 402mm2;承受的弯矩设计值M=90 KN.m。试验算此截面是否安全。解:fc=14.3N/mm2,fy=fy’=300N/mm2。

由表知,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5mm,故a=35=25/2=47.5mm,h0=400-47.5=352.5mm 由式a1fcbχ+fy'As'=fyAS得

χ=(fyAS-fy'As')/a1fcb=(300x1473-300x402)/1x14.3x200=112.3mm<ζbh。=0.55x352.5=194mm>2a'=2x40=80mm

代入式Mu=a1fcbχ(h。-χ/2 )+fyAs(h。-a)

=1x14.3x200x112.3x(352.5-112.3/2)+300x402x(352.5-40)

=132.87x106N.mm>90x106N.mm,安全。

注意,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凡是正截面承载力复核题,都必须求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值。

6.已知T形截面梁,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 ,纵向钢筋采

用HRB400级钢筋,fy=360N/mm2 ,环境类别为一类。若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M=700kN?m,计算所需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预计两排钢筋,as=60mm)。

解:1、确定基本数据

由表查得fc=14.3N/mm2;fy=360N/mm2 ;a =1.0;ζb=0.518 。

2、判别T形截面类

a1fcbfhf(h。-hf/2)=1x14.3x600x120x(640-120/2)

=597.17x 106 N.mm=597.17KN.m πM=700KN.m

故属于第二类T形截面。

3、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as=[M-a1fc(bf-b)hf(h。-hf/2)]/a1fcbh。

[700x 106-1x14.3x(600-300)x120x(640-120/2]/1x14.3x300x6402

=0.228

ζ=1-根号(1-2as)=1-根号(1-2x0.228)=0.262πζb=0.518

As=[a1fcbζh。+a1fc(bf-b)hf]/fy

=[1x14.3x300x0.262x640+1x14.3x(600-300)x120]/360

=3428mm2

选用4Ф28 2Ф25(AS=2463+982=3445mm2)

7.某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梁,截面尺寸和配筋情况(架立筋和箍筋的配置情况略)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 ,纵向钢筋为HRB400级钢筋,fy=360N/mm2 as =70mm。若截面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M=550kN.m,试问此截面承载力是否足够?

解:1、确定基本数据fc=14.3N/mm2 ,fy=360N/mm2 ,a1=1.0;ζb=0.518;AS=2945mm2。

h。=h-as=700-70=630mm

2、判别T形截面类型

a1fcbfhf=1x14.3x600x100=858000N

fyAs=360x2945=1060200Nφ858000N

故属于第二类T形截面。

3、计算受弯承载力M 。

χ=[fyAs-a1fc(bf-b)hf]/a1fcb

=[360x2945-1x14.3(600-250)x100]/(1x14.3x250)

=156.56mm

χ<ζ b h。=0.518x630=326.34mm,满足要求。

Mu=a1fcbχ(h。-χ/2 )+a1fc(bf-b)hf(h。-hf/2)

1x14.3x250x16.56x(630-156.56/2)+1x14.3x(600-250)x100x(630-100/2)==599kN.m

Mu>M=550kN.m

故该截面的承载力足够。

8某一般环境中的中型公路桥梁中,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td=1.23N/mm2 ,fcd

=11.5N/mm2 ,钢筋采用HRB335,fsd=280/mm2 ,截面弯矩设计值Md=165KN.m。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解:(1)查取相关数据

γ。=1,fcd=11.5N/mm2, ftd=1.23N/mm2 fsd=280N/mm2, ζb=0.56 38ftd/fsd=38x1.23/280=0.167>0.15,取ρmin=0.167%

采用绑扎骨架,按两层布置钢筋,假设h。=500-65=435mm。

求受压区高度

相关数据代入式得γ。Md=fcdbx(h。-χ/2),有

165x106 =1.0x11.9x200χ(465-x/2)

解得χ=221.1或648.9mm

取χ=221.1mmπζ b h。=0.56x435=243.6mm

求所需钢筋数量AS

有关数据代入公式fbx=fA

As=(fcd/fsd)bx=(11.5/280)200*221.1=1816.2mm2

选配钢筋并满足最小配筋率

由表查得6ф20,AS实=1884mm2,考虑按两层布置,ф20钢筋的外径为22mm,梁侧混凝土保护层采用。

钢筋净间距为Sn=【200-2*25-3(20+2)】/3=42mm

满足要求。

实际配筋率ρ=As/bh=1884/200*435=2.2%φρmin=0.167%

钢结构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 《钢结构基本原理》 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钢框架主次梁设计 专业班级:土木1112班 姓名:周世超 学号: 指导老师:龚永智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钢平台结构(布置及)设计。 (二)、设计规范及参考书籍 1、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S](GB/T50105-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S](GB/T50001-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GB5009-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钢结构设计规范[S](GB50017-2003)(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GB50205-2001) 2、参考书籍

(1)沈祖炎等. 钢结构基本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毛德培. 钢结构[M].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陈绍藩. 钢结构[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李星荣等. 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第二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协. 钢结构设计与计算(第二版)[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三)、设计内容 某多层图书馆二楼书库楼面结构布置示意图如图一所示,结构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楼面板为120mm厚的单向实心钢筋混凝土板。荷载的传力途径为:楼面板—次梁—主梁—柱—基础,设计中仅考虑竖向荷载与动荷载的作用。框架按照连续梁计算,次梁按照简支梁计算。其中框架柱为焊接H型钢,截面尺寸为H600X300X12X18,楼层层高取3.9米 采用的钢材为Q345,焊条为E50 柱网尺寸9 ×9,永久荷载5,活荷载10 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4 恒荷载分项系数为1.2 (四)、设计内容要求 1)验算焊接H型钢框架柱的承载能力,如不满足请自行调整 2)设计次梁截面CL-1(热轧H型钢)。 3)设计框架主梁截面KL-1(焊接工字钢)。 4)设计框架主梁短梁段与框架柱连接节点,要求采用焊缝连接,短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董俊 简介:本文围绕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就结构设计中结构选型、基础设计、结构电算及电算结果的人工调整、施工图绘制注意事项等几方面简要总结了一些要在结构设计过程要注意的一些常见问题,为今后多层框架结构分析与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字: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 一.引言 随着建筑选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日益增多,因而作为一个结构设计者在遵循各种规范,大胆灵活的解决一些结构方案上的难点、重点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一些在多层框架结构具体设计过程看似简单,却容易忽视的一些注意点。结合笔者在参加工作几年来积累的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实践,就在结构设计中结构选型、基础设计、结构电算与结构分析、施工图绘制注意事项等几方面简要总结了一些要在结构设计过程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为今后多层框架结构分析与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二.结构选型 对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在结构选型阶段,要注

意以下几点问题: 1.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单跨框架是由两个柱单根梁形成,一旦发生地震,尤其超设防烈度的大震情况下,两个柱的其中一根遭受破坏,显而易见将使建筑容易倒塌,因为整体结构缺乏赘余的空间体系。 2.框架结构应尽量避免设置钢筋混凝土楼电梯小井筒 框架结构应尽量避免设置钢筋混凝土楼电梯小井筒。因为井筒的存在会吸收较大的地震剪力,相应地减少框架结构承担的地震剪力,而且井筒下基础设计也比较困难,故这些井筒多采用砌体材料做填充墙形成隔墙。当必须设计钢筋混凝土井筒时,井筒墙壁厚度应当减薄,并通过开竖缝、开结构洞等办法进行刚度弱化;配筋也只宜配置少量单排钢筋,以减小井筒的作用。设计计算时,除按框架确定抗震等级并计算外,还应按带井筒的框架(当平面不规则时,宜考虑耦联)复核,并加强与井墙体相连的柱子的配筋。 此外,还要特别指出,对框架结构出屋顶的楼电梯间和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得采用砌体墙承重;而且应当考虑鞭梢效应乘以增大系数;雨篷等构件应从承重梁上挑出,不得从填充墙上挑出;楼梯梁和夹层梁等应承重柱上,不得支承在填充墙上。3.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应采用纵横双向梁柱刚接的抗侧力结构体系,而不宜采用一个方向梁柱刚接的抗侧力结构。若有一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文献综述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1.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文献[1]认为,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方案设计,二是结构分析,三是构件设计,四是绘施工图。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计算阶段,在现代,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这一工作,常采用PKPM建模计算。但是,结构的计算并不能代替结构的设计。文献[2]中认为: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合理组织与综合解决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2.关于框架结构设计文献回顾 2.1框架结构的优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横梁与柱子连接而成.梁柱连接处(称为节点)一般为刚性连接,有时为便于施工和其他构造要求,也可以将部分节点做成铰接或者半铰接.柱支座一般为固定支座,必要时也可以设计成铰支座.框架结构可以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现浇装配式. 文献[3]中提到:框架结构的布置灵活,容易满足建筑功能和生工艺的多种要求.同时,经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但是,框架结构承受水平力(如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能力较小.当层树较多或水平力较大时,水平位移较大,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往往由于变形过大而引起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的破坏.因此,为了满足承载力和侧向刚度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较大,既耗费建筑材料,又减少使用面积.这就使框架结构的建筑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框架结构一般用于多层建筑和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的高层建筑(比如,层数为10层或高度为30米以下) 2.3框架结构的布置 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的灵活,文献[4]中将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横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由于横向框架数往往较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强房屋的横向刚度.同时,主梁沿横向布置还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净空较小,且不利于布置纵向管道.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纵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框架纵梁承担.由于横梁截面尺寸较小,有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方法及顺序详解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方法及顺序详解 一、什么是柱下独立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常采用方形、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式基础,也称单独基础。独 1 2C10 工为了保护基础的钢筋。 3、定位放线:用全站仪将所有独立基础的中心线,控制线全部放出来。 4、钢筋绑扎:垫层浇灌完成后,混凝土达到1.2MPa后,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弯钩部分必须与底板筋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cm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

作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基础混凝±浇完后,必须进行更换。钢筋绑扎好后底面及侧面搁置保护层塑料垫块,厚度为设计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不得大于 100mm(视设计钢筋直径确定),以防出现露筋的质量通病。注意对钢筋的成品保护, 5 丝网( 6 7 8 1.25倍。上层振捣棒插人下层3~5cm。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 9、混凝土找平: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使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然后用刮杆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收面前必须校核混凝土表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

10、混凝土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d,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11、模板拆除: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前设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除时采用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 ,待下 层夯实,以保护基础并有利于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模板

网络教育学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海天厂房单向板设计 学习中心:浙江电大仙居学院奥鹏学习中心[22]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2012 年春季 学号: 学生:张奇 指导教师:

1 基本情况 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厂房的尺寸,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一、设计资料 海天多层厂房为多层内框架结构,一层平面如图所示,露面周边支撑于外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烧结承重多孔砖砌体承重外墙,钢筋混凝土内柱尺寸为400×400㎜。 1.楼面做法 20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厚混合砂浆抹底。 2.荷载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水泥砂浆容重为20KN/㎡,混合砂浆容重为17KN/㎡,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按照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为;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为。 3.材料 混凝土楼板采用 C25,梁内受力钢筋为 HRB400级,板内钢筋及箍筋为 HPB235 级。 二、楼板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按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M,次梁跨度为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M,l 2/l 1 ==3 按照单向板设计。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2000×1/40=50㎜,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80㎜,取板厚为80㎜。 次梁截面高度要求h= l 0/18 ~l /12 =6000 /18 ~ 6000 /12= 333 ~ 500 ,考虑到 楼面的活荷载比较大,取h=450 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要求 h= l 0/15 ~l /10= 6000 /15 ~ 6000 /10 =400 ~ 600 mm ,取 h=600mm。截面宽度取为 b=300mm 。楼板的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2

浅谈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

浅谈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是阐述了多层工业厂房的特点,并分析了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的特点及结构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结构方案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要点 一、多层工业厂房的特点 1.1 平面结构布置和柱网布置多层工业厂房在平面布置中,通常为了满足工艺要求,使结构布局不规整,柱网不规则,布梁不整齐,甚至有工艺要求在主受力构件上开孔的现象。同时厂房内部一般空间较大,柱距多为6~12m,局部有抽柱设计的,柱距会增大到18m 以上。这使得结构传力复杂,受力不明确,设计中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1.2 竖向结构布置和层高多层工业厂房的层高较大,能达到4~8m,且竖向布置经常出现错层、夹层,楼板开大洞,这使得楼板无法提供足够的平面内刚度,结构有效质量沿竖向分布不均匀。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可能产生“短柱效应”,使得局部柱段水平剪力成为截面设计的控制因素。 1.3 各种类型的荷载工业厂房的集中荷载主要包括设备自重,有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震动扰力,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动力计算。悬挂荷载主要包括管道荷载,吊车荷载,有时管道还产生水平荷载及弯矩。板面荷载主要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在不同的生产楼地面有不同的活荷载取值,但这种活荷载一般均大于民用建筑中的活荷载。

1.4 楼面及基础形式工业厂房楼面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但由于工艺所提设备荷载要求,楼板或出现开洞,或出现局部厚度变化。厂房的基础形式多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若地基承载力低,可采用灰土挤密桩、砂桩等方法处理,亦可采用灌注桩,直接作用在坚硬的土层上面。 1.5 轻型围护结构工业厂房的围护结构一般不作为承重体系,通常采用轻质材料,屋盖结构多采用钢桁架檩条体系加铺轻质保温层。此种轻型围护材料有利于减轻结构自重,减少地震反应。 二、多层工业厂房的结构体系 2.1 框―排架结构体系此种结构体系厂房横向为刚接框架结构,纵向为排架结构,纵向设置柱间支撑抵抗水平荷载。这种结构形式的厂房横向较短,纵向较长,并采用设置结构缝的方式,增大厂房的纵向长度,但柱间支撑可能会对工艺的布置造成影响。 2.2 纯框架体系把厂房纵横向两个方向都设计成刚接框架,不设置柱间支撑。这种结构形式的使用空间不受影响,但柱子在两个方向的截面惯性矩要求基本相同(如箱型柱),增大了钢材用量。 2.3 钢架加支撑的混合体系钢架加支撑的混合体系不同于第一种形式,它将纵向设计成钢架和支撑混合的形式,凭借混合支撑来抵御水平力。这种形式能避免柱的纵向弯矩,但楼面的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否侧柱子间会出现不协调的变形,柱子的支撑的作用也会受到影响。 三、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上部结构资料 某框架结构柱网图如下,柱截面为400*400mm 2,F1=724kN ,F2=1424kN ,F3=2024kN 。 (二)地质资料 经探测,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地下水埋深为5m ,无腐蚀性。 层号 土名 状态 密实度 厚度 密度 含水量 孔隙比 I P I L 压缩系数 标贯击数 压缩模量 m g/cm 3 % Mpa -1 N 63.5 MPa 1 人工填土 可塑 稍密 2 2.02 2 粉土 可塑 中密 3 2.02 21 0.6 7 0.21 0.21 12 8 3 粉质粘土 软塑 中密 5 2.01 23.9 0.75 12 0.82 0.35 6.6 5.6 4 粉土 可塑 中密 2 2.02 2 5 0.6 6 11.4 5 粉土 可塑 密实 未揭开 2.02 25 0.61 20.4 F1 F2 F2 F1 F2 F3 F3 F2 F1 F2 F2 F1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1、选择持力层 设基础埋深d=2.5m ,这时地基持力层为粉土 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 根据标贯击数N=12查表得: kPa f ak 156)140180(10 1510 12140=-?--+ = 因为埋深d=2m>0.5m ,故还需对ak f 进行修正 设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3m 。查表得修正系数ηb =0.5,ηd =2.0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 a =f ak + ηd γm (d-0.5)=156+2×20.2×(2.5-0.5)=236.8kPa 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 基础埋深d=2m ,分析该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可知,柱子受三种不同荷载,把受荷载为724KN 的基础作第一类基础,受荷载为1424KN 的基础为第二类基础,受荷载为2024KN 的基础为第三类基础 (1)、第一类基础,其轴心荷载F1=724KN ,则有: m d f F b G a 69.15 .2208.23674 .072411=?-?=-≥ γ 取1b =1.7m ,因b <3m ,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 (2)、第二类基础,其轴心荷载为F2=1424KN ,则有: m d f F b G a 38.25 .2208.23674 .0142422 =?-?=-≥ γ 取2b =2.4m ,因b <3m ,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 (3)、第三类基础,其轴心荷载为2024KN ,则有: m d f F b G a 83.25 .2208.23674 .0202433 =?-?=-≥ γ 取3b =2.9m ,因b<3m ,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 4、验算软弱层强度和沉降量 (1)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1)第一类基础 kPa f a 8.236= 基底处总竖向力:KN G F k k 26.6805.2207.174.07242 =??+?=+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多层框架结构(DOC)

结构力学课程设计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姓名: 班级: 学号: 任课教师: 日期:

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指导书 一. 任务 1. 求解多层多跨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2. 计算方法: (1)用近似法计算:手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分层法计算; (2)最好用电算(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复算。 (3) 最好对比手算与电算,就最大相对误差处,说明近似法产生误差的来源。 3. 将手算结果写成计算书形式。计算简图:如图(一)所示。 4. 基本计算参数 材料弹性模量:723.010/E kN m =? 竖向荷载: 恒载 21=21/g k N m ,22=17/g kN m 5 荷载分组: (1)只计算竖向恒载(见图二); 图一 图二 本组计算的结构其计算简图如图一所示,基本数据如下: 混凝土弹性模量:72 3.010/h E kN m =? 杆件尺寸:

m L 5.51= m L 7.22= m H 5.41= m H 6.32= 柱:底 层:25555b cm h ?=? 其它层:2 5050b cm h ?=? 梁:边 梁:2 4525b cm h ?=? 中间梁:2 3525b cm h ?=? 竖向均布恒载: 恒载: 2/211g m kN = 2 /172 g m kN =(见图二) 各杆件的线刚度: 12 3 h b I L EI i ?==,其中 边 梁:4 m 3 10 9.112 345 .025.01 -?=?= I m kN L EI i ?=-???= =103645 .53 109.17100.31 1 1 中间梁: 4 m 3 10 9.012 3 35 .025.02 -?=?= I m kN L EI i ?=-???= = 100007 .23 109.07100.32 2 2 底层柱: 4m 310 6.712 3 55 .055.03 -?=?= I ` m kN H EI i ?=-???= = 506675 .43 106.77100.31 33

柱下独立基础

取任务书中题号6中荷载,A 轴基础,基础持力层选用土层③进行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①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KN F k 1282=,m KN M k ?=257,KN V k 86=; ②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KN F 1667=,m KN M ?=334,KN V 112=。 持力层选用③号粘土层,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180=,框架柱截面尺寸为 mm 500500?,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mm 450。 二、独立基础设计 1.选择基础材料: 25C 混凝土,235HPB 钢筋,预估基础高度m 8.0。 2.基础埋深选择: 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max min h Z d d -=,其中d Z 为场地冻结深度m 2.1,m ax h 为基础底面允许残留冻土层的最大厚度,大于0;得出m d 2.1min <。 根据任务书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 第一层土:杂填土,厚m 5.0,含部分建筑垃圾; 第二层土:粉质粘土,厚m 5.1, 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130= ; 第三层土:粘土,厚m 0.2, 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a ak KP f 180= ;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m 5.4。 取基础底面高时最好取至持力层下m 5.0,本设计取第三层土为持力层,所以考虑取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为m 5.25.05.15.0=++。由此得基础剖面示意图如下: 3.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根据粘土58.0=e , 78.0=L I ,查表2.6得 3.0=b η,6.1=d η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3/48.195 .25 .04.195.1205.018m KN m =?+?+?= γ 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a f (先假设基础宽度m b 0.3≤,不考虑对基础宽度修正): )5.05.2(48.196.1180)5.0(-??+=-+=d f f m d ak a γηa KP 34.242= 4.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取柱底荷载标准值:KN F k 1282=,m KN M k ?=257,KN V k 86= 计算基础和回填土重G k 时的基础埋深()m d 725.295.25.22 1 =+= 基础底面积:2082.6725 .22034.2421282 m d f F A G a k =?-=?-= γ 基础底面积按%30增大,即:2 0866.882.63.13.1m A A =?== 初步选定基础底面面积2 933m b l A =?=?=,且m m b 33≤=不需要再对a f 进行修正。 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回填土和基础重:9725.220??=??=A d G G k γKN 5.490= 偏心距:m l m G F M e k k k k 5.06 18.05.49012828.086257=<=+?+=+= 基底边缘最大与最小应力: )3 18 .061(95.4901282)61(max min ?±?+=±+= l e A G F k k k p a a KP KP 8.26704.126= ① ()()a a a KP f KP p p 34.24292.19604.1268.2672 121 min max =<=+?=+,安全; ② a a a KP f KP p 81.29034.2422.12.18.267max =?=<=,安全。 6.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m b l m Z 5.15.1===, , 1752.011=?==c b Z b l α,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设计值:a c z KP p 00.13892.1961752.0440=??==σα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a cz KP p 8.7724.195.1205.018=?+?+?=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承载力设计值:a a KP f 24.242)5.05.2(4 8 .776.1180=-?? += a a cz z f KP p p <=+=+8.2158.7700.138,满足

框架结构多层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篇、编制依据 第二篇、工程概况 第三篇、主要施工方法 第四篇、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五篇、拟使用的主要及材料进场计划 第六篇、拟使用主要施工机械及进场计划 第七篇、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八篇、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九篇、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篇、确保工程节能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一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第十二篇、防止或减少施工现场粉尘、废水、废物、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的措施 第十三篇、冬(雨)季施工措施 第十四篇、施工总进度表和工期网络图 第十五篇、施工总平面图

第一篇、编制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 2、工程施工图纸; 3、工程工程量清单; 4、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条件,如施工场地、水、电供应等; 5、国家现行的基本建设法令、规范、规程。 6、我公司有关工程施工及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体系规范。 第二篇、工程概况 建筑面积:14252.2㎡,其中车间面积为一层5591.5㎡,二层5403.4㎡,辅房建筑面积3140㎡,出屋面楼梯面积为117.3㎡。 建筑层数:厂房两层,辅房四层 建筑高度:厂房10.65m,辅房15.15m。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八度 使用年限:50年 墙体工程: 外墙构造:240厚Mu10非粘土多孔砖,M7.5混合砂浆砌筑,外装饰为喷涂真漆;内墙构造:除注明外为240厚Mu10非粘土多孔砖,M7.5混合砂浆砌筑。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下60mm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骨加5%防水剂的墙身防潮层。

屋面工程: 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 门窗工程 外窗采用90系列铝合金推拉窗,外窗玻璃均6+12(A)+6中空玻璃,卫生间门窗玻璃均采用内面磨砂玻璃,内部观察窗采用90系列铝合金推拉窗,玻璃为6厚浮法白玻。 外墙工程 车间外墙:浅灰色真石漆墙面(具体位置、分隔见立面图)具体做法(由外到内) 1、罩面漆涂刷 2、喷浅灰色仿石涂料(分隔缝详见立面详图) 3、6厚1:2.5水泥砂浆找平 4、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5、基层墙体 辅房外墙:浅灰色真石漆墙面(具体位置、分隔见立面图)具体做法(由外到内) 1、罩面漆涂刷 2、喷浅灰色仿石涂料(分隔缝详见立面详图) 3、抹面胶复合玻纤网格布 4、30厚挤塑聚苯保温层(具体做法参见10J121外墙A1) 5、胶粘剂 6、3厚1:2.5水泥砂浆找平 7、基层墙体

多层框架结构中次梁设计论文

浅谈多层框架结构中次梁的设计 摘要:通过工程模型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多层框架结构的次梁布置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进而影响结构的抗震。为框架结构尤其是平面狭长的框架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次梁;刚度;抗震;结构布置 abstrac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engineering model, and prove the multilayer frame structure of the second beam layou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whole structure stiffness, and affect the structure of earthquake. as a frame structure especially plane long and narrow frame structure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keywords: second beam; stiffness; seismic; structure layout 【中国分类号】tu208.2 ;tu37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框架结构因为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房间空间大等优点,在工业厂房及公共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般而言,框架结构就其承重方案一般有三种:横向承重,纵向承重和双向承重。对应的次梁布置方式分别为沿纵向布置,沿横向布置和双向布置(即十字梁或井字梁)。 当框架结构的主要结构构件框架柱、框架梁尺寸确定的情况下,次梁对结构整体抗震设计有何贡献呢?目前有不少的工程设计人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1

目录 1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地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工程地质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水文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上部结构材料 (1) 1.1.5材料 (3) 1.1.6设计要求 (3) 1.1.7本人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独立基础设计 (4) 1.2.1选择基础材料 (4) 1.2.2选择基础埋置深度 (5) f...................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1.2.4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6) 1.2.5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6) 1.2.7基础高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8变阶处抗冲剪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9配筋计算 (10) 1.2.10基础配筋大样图 (10) 1.2.11确定A、C两轴柱子基础底面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2 设计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应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多层框架结构房屋应用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摘要:近年来全球地震灾害频发,抗震加固作为提高现有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一种补救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完全依据现行规范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传统加固方法造价太高,且加固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根据《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提出一种针对多层框架结构的加固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加固、抗震性能 Abstract:With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worldwide earthquake disaster in recnet years, Seismic reinforcement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a remedial measure for improving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existing building. unfortunately,the cost of traditional strengthening methods that based on the current codes is too high, and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is not ideal. According to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s》and《Standard for seismic appraisal of buildings》,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sign method of Seismic Strengthening aiming at multistory frame structure,what

某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课程毕业设计全套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工程 (A图,3段流水,1次支模1次浇注,板、次梁模板计算)起止日期:2013 年8 月26 日至2013 年8 月30 日 学生姓名 班级10土木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建筑工程系 2013年8 月30 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0 1.1工程概况 0 1.2资源供应条件 0 1.3现场条件 0 2 施工方案选择 0 2.1划分流水施工段 0 2.2计算各施工段的工程量 (1) 2.3确定施工顺序(一次支模一次浇筑) (2) 2.4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 (3) 2.5 选择施工方法 (4) 3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2) 3.1计算劳动量 (22) 3.2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天数 (23) 3.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23) 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4) 4.1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内容 (24) 4.2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24) 4.3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说明 (25) 4.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5) 5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25) 5.1雨季施工措施 (25) 5.2质量保证措施 (26) 5.3安全保证措施 (28) 5.4文明施工措施 (29) 6 参考文献 (30) 7 课程设计任务书 (31)

1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总建筑面积约为25973,95平方米,其中12、15轴线间宽度为19m,为五层,高24米;1到11轴以及16到26轴线间宽度17m,为四层,高19.2米。主体结构及主要构件尺寸见附图。工程地点位于天津市近郊。土建工程由天津市某建筑公司某分公司承包。主体结构施工期限为6个月,施工日期为5月1日至10月30日。 1.2资源供应条件 模板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所需连接件及模板支撑件均能满足配套使用要求。钢筋在现场临时加工棚加工成型,在操作面进行绑扎。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并在现场设置临时搅拌棚,作为临时补充及零星混凝土使用。各种施工机具由公司机械站按施工计划供应。 1.3现场条件 目前,本工程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标准,且基础工程已完成。现场施工范围详见附图。 2 施工方案选择 2.1划分流水施工段 2.1.1施工段划分原则 施工段数要适合,过多,每段工作面较小,势必减少工人数,延长工期;过少,又会造成资源供应过分集中,不利于组织流水施工。因此,为此施工段划分合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同一专业施工队在各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大于10%—15%。为保障结构的整体性施工段应尽可能设置在建筑缝处。 2)为保证结构整体性,施工段分界应尽可能设置在结构变形缝处;如果必须留设在墙体中部时,应设在门窗洞口处,以减小留槎,便于接茬。 3)为充分发挥工人、机械的生产效率,施工段不仅要充分满足专业工种对工作面的要求,而且要是施工段所能容纳的劳动力人数或机械台数满足劳动优化组合要求。 4)对于多层建筑物,施工段数目m的确定,一般应史m>n,以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 5)对于多层建筑物,既要在平面上划分施工段,又要在竖向上划分施工层。上下各施工层的分界线和段数应一致,以保证专业工作队在施工和施工层之间,能开展有节奏、均衡和连续的流水施工。 2.1.2施工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结构布置图及课程设计要求,将本工程划分为3段,如下图:

浅谈多层框架结构

浅谈多层框架结构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良好发展形势下,我国建筑行业获取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广阔前景。多层框架结构是我国近年才正式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各领域中。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多层框架结构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建筑,多层框架结构 1.前言 近些年来,建筑市场在我国可以说是蓬勃发展,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房屋结构设计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在我国建筑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建筑房屋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以及使用有着决定性的巨大影响,针对建筑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 框架结构由柱和梁组成。一般柱子垂直布置,梁水平布置;屋面由于排水或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可布置成斜梁;梁柱连结处一般为刚性连接;有时为便于施工或由于其他构造要求,也可将部分节点做成铰节点或半铰节点。当梁、柱之间全部为饺接时,也称为多层排架;刚性连接的梁比普通梁式结构要节约材料,结构的横向刚度较好,横梁的高度也较小,因而可增加房屋的净空,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结构形式。 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层高可以相等或不完全相等,有时因工艺要求而在某层抽柱或缺梁形成复式框架。框架结构为高次超静定结构,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侧向作用力(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等)。为利于结构受力,框架梁宜拉通、对直,框架柱宜上、下对中,梁柱轴线宜在同一竖向平面内,有时由于使用功能或建筑造型上的要求,框架结构也可做成抽梁、抽柱、内收、外挑等。 框架结构有实腹式、格构式以及横梁为格构式、柱为实腹式的混合式框架。实腹框架梁的横截面一般为矩形或梯形截面。混凝土框架柱的截面形式常为矩形或正方形,有时由于建筑上的要求,也可设计成圆形、八角形、T形等。钢框架柱的截面形式常采用H形或箱形。实腹式框架外形简捷美观,制造和施工简单,安装省工,但材料利用率低。当结构跨度较大时,可采用格构式框架。格构式框架刚度较大,用钢省,其外形与净空布置比实腹式框架灵活,但制造加工和安装较为复杂。混合式框架的目的主要是减轻横梁自重,增加结构刚度。当楼盖为现浇板时,可将楼板的一部分作为框架梁的翼缘予以考虑,即框架梁截面为T或r形;当采用预制板楼盖时,为减小楼盖结构高度,增加建筑净空,混凝土框架梁截面常为十字形或花篮形;这时也可将预制梁做成T形截面,在预制板安装就位以后,再现浇部分混凝土,使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梁共同工作即成为叠合梁,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梁的有效高度和承载力;另一方面可将梁板有效地连成整体,改善结构的抗震(振)性能。预

如何处理柱下独立基础短柱

如何处理柱下独立基础短柱 柱下独立基础,如果埋置较深,在设置拉梁以后就会有短柱。但是规范里没有对这样的短柱的计算和构造要求的明确提法。 只有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8.2.6条中提了一下杯口基础的短柱的刚度要求 E2I2/E1I1 不小于10。 所以针对柱下独立基础,一般也就按照这个要求来计算其面积,然后按照框架柱的构造要求全长配筋,以保证该短柱的刚度,使底层柱与基础的连接符合刚接,嵌固的模型。 但是这样算有没有必要,而且是不是对的好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曾经在某本规范或者技术手册之类的书里面看到过一个更明确的关于短柱和普通柱子连接时候的截面积计算公式,但是今天怎么也找不到了。希望有知道那个公式的仁兄将公式发上来参考下。不知道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式来处理柱下独立基础的短柱,顺便说下,附图就是个示意性的,尺寸标注有问题,不想再改了 补充说明: 没想到这个帖子能吸引这么多的人参与讨论,看来这个问题还真是蛮多人在关注的。我想重新解释一下我现在的观点。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补充说明一下,其实在这个问题中我的表述是有问题的,应该来说这种情况下的“短柱”并不是规范里面所说的短柱,而是一种“加强体”,这种“短柱”的实际受力状况比规范中所说的短柱要复杂。 就像很多参与讨论的人所说的,这种短柱周围的土体一般都是回填土,对柱子的的约束不强。在地震的时候这种“短柱”会受到强烈的剪切作用。实际上,对于低层和普通的多层建筑,对柱子截面大小起控制作用的并不是竖向力,而是地震时候的横向力和位移比。 我觉得这种“短柱”的作用应该是作为基础和一层柱子的联系体,并为拉梁(注意,与基础梁区别)的铰接端(一般计算的时候拉梁就是简化成铰接了,反正拉梁计算很不准,我感觉和“拍脑袋”的结果差不多)。 所以这种“短柱”之所以要加强就是为了提高其刚度,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就可以把“短柱”的顶部当做结构力学中的“地面”,减小一层柱子的计算长度,并为一层柱子提供足够刚的固结端。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个固结端到底要有多“刚强”才足够,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说就是应该要多大的截面和多大的配筋。而且这个“短柱”并不是越刚越好,太刚的话地震的时候或者基础发生水平位移的时候“短柱”的顶面会成为结构的薄弱处,造成剪切破坏。 附件 柱下独立基础短柱.png (8.46 KB) 2010-7-29 16:19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独立基础设计荷载取值不当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多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抗震规范》(GB50011-2001)第4.2.1条指出,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时,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这就是说,在8度地震区,大多数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但这些房屋在基础设计时应考虑风荷载的影响。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整体计算分析中,必须输入风荷载,不能因为在地震区高层建筑以外的一般建筑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就不输入。 另一种情况是,在设计独立基础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外荷载(柱脚内力设计值)只取轴力设计值和弯矩设计值,无剪力设计值,或者甚至只取轴力设计值。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基础设计尺寸偏小,配筋偏少,影响基础本向和上部结构的安全。 2、框架计算简图不合理 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置较深,在-0.05m 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将基础拉梁按层1输入。以某学生宿舍楼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

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显然,选取这样的计算简图是不妥当的。因为,第一,按构造设计的拉梁无法平衡柱脚弯矩;第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3.11条规定,框架结构底柱的高度应取基础顶面至首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工程设计经验表明,这样的框架结构宜按4层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即将基础拉梁层按层1输入,拉梁上如作用有荷载,应将荷载一并输入。 这样,计算剪力的首层层高为H1=4-0.8-0.05=3.15m,层2层高为3.35m,层3、4层高为3.3m。根据《抗震规范》第6.2.3条,框架柱底层柱脚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当设拉梁层时,一般情况下,要比较底层柱的配筋是由基础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还是由基础拉梁顶面处的截面控制。考虑到地基土的约束作用,对这样的计算简图,在电算程序总信息输入中,可填写地下室层数为1,并复算一次,按两计算结果的包络图进行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配筋。 3、基础拉梁层的计算模型不符合实际情况 基础拉梁层无楼板,用TAT或SATWE等电算程序进行框架整体计算时,楼板厚度应取零,并定义弹性节点,用总刚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有时虽然楼板厚度取零,也定义弹性节点,但未采用总刚分析,程序分析时自动按刚性楼面假定进行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符。房屋平面不规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4、基础拉梁设计不当 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值大时,为了减速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

多层厂房框架结构设计共19页文档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学生姓名:王淑容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武汉工业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20 年月

目录 1、设计资料 (1) 2、板的设计 (1) 2.1荷载 (1) 2.2内力计算 (2) 2.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 3、次梁的设计 (4) 3.1荷载 (4) 3.2内力计算 (5) 3.3截面承载力计算 (6) 4、主梁的设计 (7) 4.1荷载 (8) 4.2内力计算 (8) 4.3截面承载力计算 (14) 4.4主梁吊筋计算 (16)

1.设计资料 本设计为设计任务书上对应学号为2的设计。对象为某多层厂房,采用内框架结构,边柱为砖墙,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项板肋梁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5.02/kN m ,楼面梁格布置1272006900L L mm mm ?=?,如图1。楼面层为水泥花砖地面(砖厚25mm ,包括水泥粗砂打底),自重0.62/kN m 。板底及梁侧采用15mm 厚混合砂浆打底。板深入墙内mm 120,次梁伸入墙内240mm ,主梁伸入墙内370mm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mm ?。混凝土采用C25(c f =11.92/N mm ),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y f =3002/N mm ),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y f =2102/N mm )。 图1 楼面梁格布置图 2.板的设计 板按塑性内力重分部方法设计。按刚度条件板厚为,按构造要求,工业房屋楼面的最小厚度为80mm ,故取板厚80h mm =,取次梁截面高度450h mm =,截面宽度 200b mm =。 板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见图2。 图2 板的几何尺寸及计算简图 2.1 荷载 恒荷载 板自重 0.0825 2.0?=2 /kN m 楼面面层 0.62/kN m 天棚抹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