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型党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功能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91.09 KB
- 文档页数:2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在构筑大学文化中的长效机制研究【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主体,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大学文化中发挥着引领和弘扬主旋律的作用。
如何使基层党组织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牢固坚守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先进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是新形势下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本课题组通过调研,对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在构筑大学文化中的长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高校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历史命题[1],党的十八大将“学习型”列为建设“三型”党组织建设之首。
高校拥有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突出特色,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形成鼓励学习、协作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文化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熏陶、道德培养潜移默化作用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
1.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1.1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筑牢大学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高校党员具有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等优势,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实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广大党员视野更加开阔。
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创新精神。
广大党员能够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身,以改革精神加强和完善自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焕发创造激情、激发创造活力,不断以新的认识、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建设和发展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使大学文化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
234WISDOM EXCHANGE 区域治理作者简介:付琼瑶,生于1986年,硕士研究生,四川旅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旅游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大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020SCTU07)的研究成果。
大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四川旅游学院 付琼瑶摘要:从开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嵌入”到大学生公寓当中的必要性。
从当前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动因分析,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究,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实到位,以创新学生党员学习教育管理模式,着力打造学生党建工作新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4-0234-0002大学生公寓是学生党建向纵深发展的新阵地和新平台。
同时,从重视程度、工作机制、力量配置分析,大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还较为薄弱。
聚焦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嵌入”到大学生公寓当中的初衷与现状,进而提出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路径。
一、大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一)大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老一辈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学习的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再到“我们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来建设党”的科学指示,都体现了我们党对加强自身建设的深邃思考和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
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累积、时代内涵的需要、历史使命的选择。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把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性经常性要素来部署推进,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从基础工作抓起、从基本制度严起,对党员学习教育管理从内容、程序、途径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