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爱心 主题班会
- 格式:ppt
- 大小:11.43 MB
- 文档页数:39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班会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学生了解爱心奉献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心之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奉献爱心,为社会做贡献。
班会流程1.课前准备–联络班级学生会成员–确定活动地点–购买送礼物所需的物品–设计活动的布置和程序2.开场白(10分钟)–主持人进行主题阐述–稿件分享:学生可分享自己曾经的奉献和感受–音乐鼓励:播放和响应慈善活动或奉献主题的音乐3.发放奖品(10分钟)–设计抽奖环节,签到等方式发放送礼物4.分组讨论(20分钟)–将所有参与班会的学生分为小组–鼓励小组头带领讨论涉及奉献主题的问题,如“时机与方式”、“如何奉献”等等。
可以根据参与的学生人数,分为多个小组活动。
–当小组头完成讨论后,可以在小组头的带领下分享讨论结果和感受。
5.个人分享(20分钟)–每位学生准备1到2分钟的演讲,分享自己曾经的奉献和感受。
–若为通报榜单式,可由有状况的学生事先填表,整合完后在班会上通报。
6.总结(10分钟)–对本次班会进行回顾,并鼓励学生践行爱心奉献。
–在班会结束时,所有参加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份小纪念品,并祝福其可以践行爱心和奉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爱心奉献的含义和重要性–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奉献的方法和技巧2.能力目标–学生可以有效沟通,能够有效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建立责任感,尊重他人并表现出关爱之情3.品德目标–学生的关爱之心得到提升,懂得向周围的他人奉献,建立共建共享的思想。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正直善良并用实际行动维护爱心和奉献。
参与方法•限定班级范围,保证班级气氛平缓•选择奉献比赛、写信集中等方式引导学生发送文字和画作,视图推动社会行为裂变,为无意义活动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体现自我价值。
班会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紧紧围绕奉献主题展开,意在让学生懂得推己及人,在自渐与社区连成一体的基础上帮助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向周围人展示爱心,传递奉献精神。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奉献爱心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白奉献爱心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将奉献爱心付诸实践。
2.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奉献爱心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奉献爱心的图片,如志愿者活动、爱心捐款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奉献爱心?(2)学生分享自己对奉献爱心的理解。
2.活动一:爱心接力(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排成一列,每组的第一名学生手持一个装有水的杯子,通过传递方式将水倒入一个学生的杯子里。
(2)在传递过程中,学生要用语言表达对前面同学的感谢和鼓励,如“谢谢你的帮助”、“你真棒”等。
3.活动二:温暖瞬间(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温暖瞬间,如帮助同学、关爱家人等。
(2)每组学生用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其他学生观看并投票选出最感人的温暖瞬间。
(3)教师邀请获奖小组分享他们的温暖瞬间,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4.活动三:爱心卡片(1)学生制作爱心卡片,写上对身边人的祝福和感谢。
(2)学生将爱心卡片送给身边的同学、朋友或家人。
(3)教师引导学生分享送出爱心卡片的感受,以及收到爱心卡片的喜悦。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并提出今后如何践行奉献爱心的计划。
五、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奉献爱心的心得体会。
2.为身边的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PPT展示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给你们什么感受?生:我看到了志愿者在帮助别人,我觉得很温暖。
生:我看到有人捐款帮助贫困的人,我觉得他们很善良。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青少年不仅要关注自身成长,更要学会关爱他人,奉献爱心。
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校于2023年10月26日组织了一场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用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学会关爱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
3. 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6日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活动参与人员全校师生六、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2. 观看关爱他人事迹视频,让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力量。
3. 分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分享关爱他人的故事。
4. 互动环节:进行爱心传递游戏,增强班级凝聚力。
5. 班主任总结发言,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心。
6. 活动结束,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七、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致辞活动开始,主持人以热情洋溢的语言开场,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并强调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观看关爱他人事迹视频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力量,我们播放了一段关爱他人事迹的视频。
视频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们深受触动,他们为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点赞,为他们的善举感到自豪。
3. 分组讨论在观看完视频后,我们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分享关爱他人的故事”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经历,纷纷表示要向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学习。
4. 互动环节:爱心传递游戏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组织了一场爱心传递游戏。
游戏中,同学们手拉手,将爱心卡片传递给身边的人,寓意着爱心在班级中传递。
这个环节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
5. 班主任总结发言在活动接近尾声时,班主任上台进行了总结发言。
爱心奉献主题班会一、背景介绍爱心奉献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德,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集体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情怀,我校近日在XX 班举行了一次以"爱心奉献"为主题的班会。
二、班会内容1. 文明礼仪引导班会伊始,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在参与公益活动时的礼仪要求。
提醒同学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讲究言行举止,以积极正向的态度对待公益活动,展现爱心奉献的优良品质。
2. 公益活动介绍接下来,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校内外的一些公益活动,如慰问留守儿童、参观社会福利院、义卖募捐等。
希望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公益项目,并自愿报名参与其中。
通过实际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同学们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感受到将爱心付诸行动的乐趣。
3. 爱心奉献经验分享班会上,三位同学分享了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其中一位同学参加了一次义卖募捐活动,她感到非常快乐,因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另一位同学参观了社会福利院,他表示通过亲眼见到那些需要关爱的孤寡老人,他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幸福和责任;最后一位同学则在慰问留守儿童的活动中与孩子们玩耍、交流,她说这种经历让她意识到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留守儿童都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陪伴。
4. 爱心奉献讲座在班会的最后,邀请了一位慈善机构的代表进行讲座,讲座以"如何发挥自己的爱心奉献力量"为主题,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些有关爱心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讲座,同学们学习到了如何在学习与生活中发现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何借助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班会效果这次以"爱心奉献"为主题的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气氛热烈。
通过班会,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懂得了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贡献,培养了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第1篇一、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14:00-16:00二、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参会人员1. 班主任:李老师2. 班级团支书:张华3. 班级全体同学四、班会主题“奉献爱心,温暖社会——献爱心团日”五、班会内容(一)班会开场1. 主持人开场白- 张华:尊敬的班主任李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以“奉献爱心,温暖社会”为主题的献爱心团日活动。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够传递爱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班主任致辞- 李老师:同学们,爱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今天,我们举行献爱心团日活动,旨在培养大家的爱心,提高社会责任感。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二)爱心知识讲座1. 主讲人: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王女士- 王女士:大家好,我是来自XX公益组织的志愿者。
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爱心的知识。
爱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去关爱他们。
2. 互动环节- 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王女士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三)爱心故事分享1. 主讲人:班级同学李明- 李明: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爱心的故事。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遇到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他的家庭非常困难。
我得知情况后,便和他结成了帮扶对子,帮他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爱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去付出。
2. 同学讨论- 同学们就李明的分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纷纷表示要向李明学习,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人。
(四)爱心活动策划1. 分组讨论- 班主任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策划一项爱心活动。
2. 活动策划汇报- 各小组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活动策划,包括活动主题、目标、实施方案等。
(五)爱心活动实施1. 分组行动- 根据活动策划,同学们分组行动,分别前往敬老院、孤儿院等地进行爱心活动。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
《奉献爱心》
今天,我们举行了一场关于奉献爱心的主题班会,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和感悟爱心的意义和力量。
爱心是一种无私无畏的奉献,是一种自我放下、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爱心的力量。
比如,当我们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会伸出援手;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有人会来给予我们温暖和支持。
这些都是爱心的体现,也是我们社会赖以运转的重要力量。
在班会上,我们分享了许多关于爱心的故事和经历,他们都让我们感动和启发。
有同学义务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有老师无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有家长牺牲自己的时间和金钱,让孩子们得以更好地成长。
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都蕴含着深刻的爱心,让我们学会感恩,并且懂得去奉献爱心。
通过本次班会,我们不仅对爱心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决心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和传递爱心。
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爱心的传播者,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他人,让爱心在我们的班级、学校和整个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最后,我们要牢记一句话:“爱心是可以无限传递的,让我们
共同传递爱心,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奉
献爱心,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暖和希望!。
爱心无限快乐奉献主题队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爱心和奉献,并意识到爱心和奉献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爱心和奉献的定义与意义2. 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故事分享3. 表达爱心、传递爱心的方法4. 实践环节:爱心传递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爱心和奉献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心和奉献的重要性。
2. 主体部分:(1)分享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爱心和奉献的力量。
(2)教授表达爱心、传递爱心的方法,如微笑、问候、帮助等,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3. 实践环节:组织爱心传递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快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爱心和奉献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行为。
3. 学生对本次队会的满意度及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真实故事。
2. 活动材料:爱心卡片、传递道具等。
3. 教学参考资料:关于爱心和奉献的书籍、文章等。
4.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音频故事等。
六、教学准备:1. 提前收集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故事素材。
2. 准备爱心卡片、传递道具等活动材料。
3. 整理关于爱心和奉献的书籍、文章等教学参考资料。
4. 选好合适的音乐、音频故事等音响资料。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爱心和奉献的定义与意义,分享故事。
2. 互动法:组织讨论、问答,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3. 实践法:组织爱心传递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快乐。
4.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心和奉献的重要性。
八、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爱心和奉献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心和奉献的重要性。
2. 分享故事:讲述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爱心和奉献的力量。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爱心和奉献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