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山常绿和落叶阔叶树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394.11 KB
- 文档页数:6
生理生化指标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摘要:阐述了生理生化指标的特点,总结和总结了与树木生长和抗性有关的常见生理生化指标。
自从中国开始规划生态社会建设以来,林业的发展成为生态发展的重点,树木的培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讨论了林木育种的技术和措施,探讨了树木育种的发展。
关键词:生理生化指标;林业;育苗;新技术;育种质量1常用的生理生化指标1.1与林木生长性状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植物生命活动是建立在各种生理代谢产物的基础上的。
因此,植物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代谢是反映植物生长发育的良好指标。
植物生长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呼吸强度、光呼吸强度、叶面积指数、激素内容,各种各样的酶,如硝酸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等。
是生产作物的生理基础(树)。
它是生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植物的改良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目前对大豆、玉米、小麦、水稻、小米、杨树、落叶松、杉木等主要栽培作物和树种光合特性的研究,根据树木、油松、北美的灯笼等进行了研究,并不断深入到分子水平。
对小麦、大豆和水稻的研究表明,光合速率是一种稳定的遗传性状,可作为育种的选择性指标。
然而,光合速率与树木生长速率之间的相关性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由于树木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相比之下,森林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更大,尤其是不同年龄阶段的树木光合作用的特征是值得研究的。
植物的另一个重要的代谢过程——氮素同化也受到高度重视,在此代谢过程中对关键酶-硝酸还原酶的研究也相应增多。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体内氮代谢过程中的第一种酶。
它也是一种速度限制酶,其活力与植物同化硝酸盐氮的能力和速度直接相关。
各种品种的研究表明,该酶可作为作物产量预测的指标。
然而,也有报道称生长性状与酶没有显著相关。
该酶还在杨树、杉木、竹子等植物中进行了研究。
1.2与植物抗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树木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逆境的风险,因此森林改良育种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增强树木的抵抗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年,第39卷,第9期,第4017-4024页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猫儿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动态宋贤冲1,2,3*郭丽梅4*曹继钊2,3石媛媛2邓小军2,3陈晓鸣1**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所,昆明,650224;2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2;3广西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桂林,541316;4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1*同等贡献作者**通信作者,****************摘要为研究不同季节猫儿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采用Biolog-Eco平板的方法对其碳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也逐渐增大。
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的AWCD排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不同季节6类碳源的利用强度排序与AWCD一致,氨基酸类、酯类和胺类碳源有较高的利用强度。
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间的Shannon指数差异显著,夏季与其他3个季节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秋季土壤微生物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夏季最低。
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有显著影响,氨基酸类、醇类和羧酸类是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和速效磷含量等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之间密切相关,其可能是造成不同季节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Biolog,季节Seasonal Dynamics of Soil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Mao'er MountainSong Xianchong1,2,3*Guo Limei4*Cao Jizhao2,3Shi Yuanyuan2Deng Xiaojun2,3Chen Xiaoming1**1Research Institute of Resources Insects(RIRI)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Kunming,650224;2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530002;3Guangxi Lijiang River Source Forest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Guilin,541316;4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530001*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Corresponding author,****************DOI:10.13417/j.gab.039.004017Abstract Biolog-Eco plate 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different seasons(Spring,summer,autumn and winter)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Mao'er mouta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increased over time.The AWCDs in different seasons in an order of summer>autumn>spring>winter.The utilization of6kinds of carbon source in different season in the same order of the AWCDs,with amino acids,esters and amines being the main carbon sources.The Shannon and simpson indexe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seasons indicated that the Shannon indexes between different season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the Shannon index in summ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seasons(p<0.05),Simpson dominance index was the highest in autumn and the lowest in summer.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GXNSFBA380051)和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07号)共同资助引用格式:Song X.C.,Guo L.M.,Cao J.G.,Shi Y.Y.,Deng X.J.,and Chen X.M.,2020,Seasonal dynamics of soil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Mao'er mountain,Jiyinzuxue Yu Yingyong Shengwuxue(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39(9):4017-4024(宋贤冲,郭丽梅,曹继钊,石媛媛,邓小军,陈晓鸣,2020,猫儿山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动态,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9(9):4017-4024)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其在植物营养元素生物化学循环(Harris,2009)和植物凋落物降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洪杰等,2016)。
第35卷第23期2015年12月生态学报ACTA ECOLOGICA SINICAVol.35,No.23Dec.,2015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09028,2012BAC01B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90221)收稿日期:2014-05-23;网络出版日期:2015-05-19*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houjihua@bjfu.edu.cnDOI :10.5846/stxb201405231062田苗,宋广艳,赵宁,何念鹏,侯继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叶片热值比较研究.生态学报,2015,35(23):7709-7717.Tian M ,Song G Y ,Zhao N ,He N P ,Hou J H.Comparison of leaf calorific values in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and warm 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s in China.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5,35(23):7709-7717.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叶片热值比较研究田苗1,2,宋广艳1,赵宁2,何念鹏2,侯继华1,*1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摘要:植物干重热值(GCV )是衡量植物生命活动及组成成分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植物光合作用中固定太阳辐射的能力。
利用氧弹量热仪测定了亚热带和暖温带两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常见的276种常见植物叶片的干重热值,探讨了亚热带和暖温带植物热值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生活型、乔木类型间植物热值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叶片热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7.83kJ /g (n =191)和17.21kJ /g (n =85),整体表现为亚热带植物>暖温带植物。
第43卷第2期生态科学43(2): 95–101 2024年3月Ecological Science Mar. 2024 欧芷阳, 郑威, 庞世龙, 等. 广西猫儿山优势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关联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J]. 生态科学, 2024, 43(2): 95–101.OU Zhiyang, ZHENG Wei, PANG Shilong, et al. Altitude variation in covariation of the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dominant woody plants in Mao'er Mountain of Guangxi[J]. Ecological Science, 2024, 43(2): 95–101.广西猫儿山优势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关联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欧芷阳1,2,*, 郑威1,2, 庞世龙1,2, 何峰1,2, 申文辉1,2, 谭一波1,2, 陈始贵1,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宁5300022. 广西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桂林541316【摘要】为揭示植物对海拔差异导致的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 以猫儿山不同海拔梯度上的5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测定了群落优势树种的叶含水率(LWC)、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体积(LV)、叶厚度(LT)、叶组织密度(LTD)以及比叶重(SLW)等7个功能性状,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标准化主轴法分析了猫儿山植物叶功能性状的海拔分异规律及性状组合关系。
结果显示7个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为SLA>LV> SLW>LTD>LT>LDMC>LWC。
叶功能性状在海拔梯度上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不同性状随海拔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如SLA随海拔升高先升后降、LV则呈下降趋势。
三种罗汉松季节性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比较黄相玲;朱栗琼;陈惠昕;何晶晶;黄英镑;招礼军【摘要】对南宁常见的3种罗汉松植物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生理生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因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渗透性调节物质变化中,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其均值表现为贵妃罗汉松>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可溶性蛋白含量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其均值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脯氨酸含量季节性变化规律贵妃罗汉松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且各季节间变化相对平缓,海南罗汉松及本地罗汉松均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且季节间变化差异明显.在酶保护系统中,3种罗汉松叶片SOD活性四季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POD活性四季变化顺序均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其中春季海南罗汉松POD活性最高;CAT活性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SOD、POD、CAT活性均表现为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在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中,叶绿素a含量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季节性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海南罗汉松>本地罗汉松>贵妃罗汉松.综上所述,季节更替对3种罗汉松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海南罗汉松的生理生化指标大于其他两个品种,说明在自然环境中海南罗汉松生长更占优势.【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5)006【总页数】6页(P44-49)【关键词】罗汉松;海南罗汉松;贵妃罗汉松;保护酶;光合色素;生理生化指标;季节性【作者】黄相玲;朱栗琼;陈惠昕;何晶晶;黄英镑;招礼军【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46在植物长期的生长发育历程中,植物会不可避免地经历多种环境因子季节性的变化,植物的生理特性也会呈季节性的动态变化。
不同光强下 6种常绿阔叶树幼苗的生理特性李晓征 1, 2, 彭峰 3, 徐迎春2, 郝日明 2(1.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 南宁 530023; 2.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3. 江苏省南京植物研究所摘要 :选取红花木莲 (M anglietia insignis 、醉香含笑 (M ichelia macclur ei 、金叶含笑 (M ichelia f oveolata 、桂南木莲 (M ang lietia chingii 、云山青冈 (Cy clobalanop sis s essilif olia 和多脉青冈 (Cy lobalanop s is multiner vis 等 6种常绿阔叶树木的幼苗 , 对其叶片含水量、比叶重、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 相对 100%光强而言 , 遮荫处理后叶片的含水量显著上升 , 比叶重显著下降。
不同光强处理对光合色素的影响十分明显 , 表现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 , Chla/Chlb 变化趋势因树种而异。
遮荫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在不同树种中表现不同 , 可溶性糖含量随光强的减弱而呈递减趋势。
多脉青冈的幼苗较适合在强光下生长 , 而金叶含笑的幼苗较适合在荫蔽条件下生长。
关键词 :常绿阔叶植物 ; 幼苗 ; 生理生态 ; 光合色素中图分类号 :S 7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8161(2005 04-0312-04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irradiance of 6species of evergreen broad leaved treesL I Xiao zheng 1, 2, P EN G F eng 3, XU Y ing chun 2, HA O Ri ming 2. (1. D epar tment o f Civ il Engineer ing , Guang xi Pr ofessinal &T echnical Colleg e of Co mmunicatio n, N anning 530023; 2. Ho rt icultur al Co llege of N anjing A gr icultur al U niver sity , N anjing ; 3. Instit ut e of Botany , Jiangsu N anjingAbstract :Water content o f leaf , special leaf weight , pho tosy nt hetic pigment co ntent , soluble pr otein co nt ent and soluble sug ar co ntent of ev erg reen bro ad leaved tr ees, one year old, of 6species (M anglietia insignis , M ichelia macclur ei , M anglietia chingii , M ichelia f oveolata , Cy clobalanop s is sessilif olia , Cy lobalanop sis multiner v is wer e studied . Co mpared to t ho se under 100%o f sunlig ht , the plants w hich w er e treat ed by shading show ed that w ater content o f leaf was increased and special leaf w eig ht w as decrea sed remar kably. T he effects o f t reat ment s w ith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y w er e sig nificant with the per fo rmance o f t he decr eases o f co ntents of chlo ro phy ll and caro tene . T he chang e of Chla /Chlb w as different a cco rding t o the species . T he effect s o f shade on the content of soluble pro tein of leaves v aried amo ng the species ; a nd with the decr ease o f light intensity ,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sug ar wer e decreased. T he r esults indica ted that the seedling s o f Cy lobalanop sis multiner vis w er e adapted t o gr ow in hig h light intensity but M ichelia f ov eolata prefer red the medium of shade.Key words :ever gr een br oad leav ed plant ; seedling ; physio lo gy and ecolog y ; pho to sy nthetic pigm ent s在园林绿化和引种栽培中 , 光照是限制植物引种成活的重要生态因子。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尺度变化规律
我国亚热带气候区植被资源丰富,对其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布随纬度和海拔变化规律的探索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在亚热带区域按照纬度从高到低分别选取猫儿山、南岭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四个典型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设立四个1hm2样地,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调查和监测。
通过对样地中胸径大于1cm的所有物种进行种-个体曲线分析,对优势种进行径级分布分析,以及对四个群落进行一系列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指数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四个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和纬度变化趋势明显。
研究结果显示:(1)海拔的差异对于种-个体的分布起到关键作用,个体数随海拔变化更加明显。
纬度从南到北单个体种的出现频率逐渐下降,而单个体种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贡献也在低海拔地区更为显著。
(2)海拔接近的南岭样地和鼎湖山样地α多样性差异显著:由于所处演替阶段不同,以及鼎湖山样地受到人为干扰大,物种多样性反而低于纬度较高的南岭样地。
同一纬度不同海拔的猫儿山两块样地相比较,处于中纬度的红军亭样地α多样性高于海拔偏高的八角田样地。
(3)四个群落之间由于生境的差异,物种组成明显不同。
纬度和海拔对群落β多样性都有影响。
群落间纬度相差越大,物种差异性越大。
相同纬度的样地之间海拔对其β多样性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海拔相近的群落,纬度不同也会造成物种组成差异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