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田径跑步技巧方法大全

最新田径跑步技巧方法大全

最新田径跑步技巧方法大全
最新田径跑步技巧方法大全

最新田径跑步技巧方法大全

跑不动?先练走

常有初跑者问:"我连800米都跑不完,能练长跑吗?"

"刚开始跑步,心态很重要。"经常宽慰初跑者,不用着急,不必恐惧,即便是马拉松其实也很简单,大不了跑跑走走,谁都可以完成的。

训练方案是:先练走,再练跑。

比如第一天跑步,先快步走100米,再慢跑200 米。慢跑,慢到什么程度?就像打太极一样,很柔和地去跑。如此反复做十几组练习后,就相当于完成好几公里了。

跑完后,如果感觉还比较轻松,以后训练量可以慢慢地往上涨,像快走100 米、再慢跑400米,循环做10 组,再加到快走400 米,慢跑1000 米。跑多了,力量强了,跑的速度自然会加快。

在她的训练营里,不少人练习5 周后,都能连续慢跑10公里。

学会观察身体

跑步的过程中,身体可能遭遇"极点",即感到疲劳、呼吸急促、肌肉酸痛。随着跑步能力的提高,极点的出现会推迟,甚至不会出现。跑后做拉伸、温水沐浴,可以减轻肌肉酸痛。

但如果跑到呼吸困难、头昏眼花,反映身体机能不好,可能提示低糖、缺水、中暑等状况,应该把速度慢下来,及时补充养分,注意训练量循序渐进。

和快速短跑相比,长距离慢跑的健身效果更好。长跑是一项有氧运动,只要速度慢下来就不会感到过分疲劳,而且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还能减肥、改善睡眠等。

不能说跑就跑,说停就停

骤然起跑,肌肉、关节等无法迅速进入运动状态,常引起疼痛。郑辉建议,跑步前,应先做5~10分钟准备活动,包括转动腕关节、肩关节、颈部关节等,以及拉伸动作。

跑步后,也别骤然停下脚步。这时肌肉还是紧绷的,整理活动能放松肌肉,促使乳酸排出,减轻肌肉酸痛。跑者应放慢跑速,逐渐从慢跑过渡到慢走,然后做拉伸动作,大概总共5~10分钟。

减肥怎么跑

跑步后,运动量大了,体重肯定会减轻?不一定。

开始跑步后,通常会食欲大增,有时吃下去的卡路里比跑步消耗的还要多,反而会增重。所以,跑者也要清淡饮食,每顿吃到七分饱。

要减肥,不需要跑得特别快,但一定要保证时间长,至少要跑30分钟以上。因为慢跑达到30分钟以上,人体才开始燃烧脂肪来供能。最好能持续跑1小时,每周跑三四次,减肥效果比较好。

如果想通过慢跑提高心肺功能,则需一次连续慢跑20~30分钟,大约跑四五公里,一周跑3~5次。

你的跑步姿势正确吗?

正确的跑步姿势,可以避免运动损伤,节约你的体能,让你跑得

更久更长。对照下列正确法则,从上到下检视一番自己跑步的身姿吧。

呼吸:三步一呼一吸

呼吸节奏,应与跑步节奏相协调。建议初跑者保持"三步一呼一吸"的节律。用口鼻共同呼吸,深深吸一口气,让氧气充分进入身体,然后缓慢地往外呼气,一呼一吸要缓和。

肩膀:自然放松

双肩自然下垂,避免耸肩,以致肩部肌肉疲劳。

手臂:前后摆臂

前摆时,手臂稍往内偏,后摆时,手臂在腰两侧平行后摆;切忌左右摆臂,前摆时,手不要过身体正面的中轴线;肘关节约呈直角;手臂应保持在体侧,若手臂距离身体太远,身体容易摇晃,导致腰肌劳损。

双手:半握拳或张开手掌

避免紧握拳头,以免前臂筋肉紧绷。

身体:整体略前倾

跑步时,应目视正前方,身体整体微微前倾。不要含胸弓背,也不要身体过度前倾、后仰,会导致胸腹部或腰背部过度紧张。

步伐:小步跑

步伐太大,需要大腿的股四头肌提供更大的力量支持。这会使初跑者坚持不了很长的距离,呼吸也跟不上。

膝盖:着地时弯曲后蹬直

脚落地的那一瞬间,地面的反弹力量会作用到膝盖。如果始终屈膝跑,地面的反弹力会直接击中膝关节。如果弯曲缓冲后,膝盖有个稍微蹬直的过程,那么力量传导上来后,就会逐渐向上延伸、变小,这样对膝关节的损伤会大大减少。

双脚:前脚掌先着地

长跑时,有两种比较科学的落地方法,一是全脚掌落地,二是先用前脚掌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后脚掌着地。这两种方法,都能很好

地起到减震作用。因为正常人的前脚掌由脚趾和指根处的小肉垫组成,有一定的弹性和减震功能。长期用脚后跟先着地,会造成跟腱、膝关节、腰肌损伤。

常见纠结之答疑

•跑步会使腿部变粗吗?

不会。跑步反而会使你腿部脂肪减少,肌纤维弹性增加。

•晨跑好,还是夜跑好?

无论晨跑还是夜跑,对身体都有益处。

"晨跑族"要注意,空腹跑可能导致低血糖,跑前可适当喝点糖水,吃点饼干。

"夜跑族"则应留心,等饭后1 个小时左右再跑,否则容易影响消化,引致肠胃疾病。避免睡前跑,跑后过两小时左右再入睡为宜。

另外,"夜跑族"要注意安全。穿颜色鲜亮的衣服,切记别戴着耳机夜跑,以提高警惕性。

•在跑步机上跑,还是在户外跑?

如果想提高跑步水平,最好在户外跑。在户外跑的运动强度,远远超过在跑步机上的强度。

跑步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跑步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1、头和肩跑步动作要领——保持头与肩的稳定。头要正对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两眼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避免含胸。动力伸拉——耸肩。肩放松下垂,然后尽可能上耸,停留一下,还原后重复,臂与手跑步动作要领——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手指、腕与臂应是放松的,肘关节角度约为90度。动力伸拉——抬肘摆臂。两臂一前一后成预备起跑姿势,后摆臂肘关节尽量抬高,然后放松前摆。随着动作加快时越抬越高。 2、躯干与髋跑步动作要领——从颈倒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这样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摆时积极送髋,跑步时要注意髋部的转动和放松。动力伸拉——弓步压腿。两腿前后开立,与肩同宽,身体中心缓慢下压至肌肉紧张,然后放松还原。躯干始终保持直立。 3、腰跑步动作要领——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过于挺直。肌肉稍微紧张,维持躯干姿势,同时注意缓冲脚着地的冲击。动力伸拉——体前屈伸。自然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躯干缓慢前屈至两手下垂至脚尖,保持一会儿,然后复原。 4、大腿与膝跑步动作要领——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侧向动作都是多余的,而且容易引起膝关节受伤,因此大腿的前摆要正。动力拉伸——前弓身.两脚站距同髋宽.双手放在头后.从髋关节屈体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头肌感到紧张。 5、小腿与跟腱跑步动作要领——脚应落在身体前约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线。小腿不宜跨得太远,避免跟腱因受力过大而劳损。同时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着地时的缓冲,落地时小腿应积极向后扒地,使身体积极向前。另外,小腿前摆方向要正,脚应该尽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后翻,否则膝关节和踝关节容易受伤。可在沙滩上跑步时检查脚印以作参考。动力伸拉——撑壁提踵。面向墙壁约1米左右站立,两臂前伸与肩同宽,手撑壁。提踵,再放下,感觉小腿和跟腱紧张。 6、脚跟与脚趾跑步动作要领——如果步幅过大,小腿前伸过远,会以脚跟着地,产生制动刹车反作用力,对骨和关节损伤很大。正确的落地时用脚的中部

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

浅析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 一前言 田径运动是历史最悠久、最普及的体育项目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理论、技术、方法的进步,各项运动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它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尽管绝大多数田径世界纪录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但每年仍会出现多项新的纪录。这些都得益于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的迅速发展。体能训练(又称身体素质训练)一般分为: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专项能力训练。在当前日益商业化与竞争激烈化的田径运动中,体能训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而且合理有效的身体机能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对运动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体能训练准备 在体能训练中,准备部分是体能训练的前提,包括一些伸展运动、热身运动和放松运动,在当前运动员受伤的调查中,体能训练准备阶段的活动不足是导致运动员身体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伸展运动不是简单的热身活动,要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专项运动需要,应用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原理,科学的做好体能训练准备。对提高肌肉温度,克服肌肉的粘滞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展和提高内脏器官的技能水平以及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都有重大的意义。热身运动和持续时间必须因个人体情况而定,也必须因项目而有所调整。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提高调节系统的反应效率较佳,因此这些人需要较长、较激烈的热身运动份量,而普通的运动员要根据训练水平,采取科学合理的热身运动量。放松活动对于消除运动中产生的疲劳有良好的作用,因为运动员在剧烈的运动时,呼吸满足不了身体对氧的需要,因此,运动结束后内脏器官仍需继续工作一段时间。来还清运动时欠下的氧债。如果运动后不做放松活动,不仅影响氧的补充,还影响静脉的回流量,造成暂时性贫血及血压突然下降的不良反应。所以体能训练的准备是不可忽视的。 三体能训练 1一般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训练手段,以增进运动员健康,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促使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专项身体训练打好基础。一般身体训练能全面协调、发展各肌肉群的力量素质,并能按照不同运动专项特点的需要,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按比例发展不同代谢、供能的各种身体素质,为专项运动能力的逐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田径中长跑训练方法

田径中长跑训练方法 现代代中长跑训练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一) 现代中长跑的训练内容很多,凡是能够决定和影响运动员竞技运动能力及专项运动成绩的因素(除先天因素外),都应列为训练的内容。这些主要内容有:专项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恢复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等。 一、专项素质训练 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和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努力的方向。中长跑各个项目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离越长,有氧训练的比例就越大,而无氧训练与些相反(见表5.1)。 表5.1 不同时期各个项目供能系统百分率比年代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 有氧无氧有氧无氧有氧无氧有氧无氧有氧无氧 1932年17% 83% 33% 67% 50% 50% 80% 20% 90% 10% 1985年5% 95% 5% 95% 25% 75% 70% 30% 80% 20% 发展有氧耐力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长跑运动员的血乳酸值在4摩尔/左右时的跑速可确定为无氧阈速度。用无氧以下的跑速进行不间断持续跑是发展有氧能力的主要训练手段。无氧阈确定以后,可采用两种训练手段来发展有氧能力:分别取无氧阈速度的70%或80%-90%作为练习手段。例如某长跑运动员的无氧阈速度为5.2米/秒即每公里4'34",这种速度的不间断匀速跑占跑量的30%,心率在20-24次/秒时间不超过120分钟。采用这种跑的目的主要是为有氧能力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有时在大强度训练或病愈后也采用这种强度的恢复性跑。间歇训练时的间歇慢跑也属于这种类型的跑。 在采用第二种训练手段时,取无氧阈的80%-85%-90%即每公里 3'05"-2'45",这种训练手段占问题的60%是提高有氧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心率为27-28次/10秒。这种训练手段也可应用间歇训练负荷法。在跑每一个快跑段落(200米至1000米)结束时心率为27-28次/10秒,而慢跑段落时心率为24-25 次/10秒,快跑段的时间、长度及其反复的数量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该训练阶段的任务。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二、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是径赛运动员的最基本素质。800米运动员的速度与耐力素质可视为该项的法定性素质。例如:800米男子世界纪录为1'41"73,全程平均速度为6.75米/秒。由此可知,800米运动员的训练应建立在速度(无氧)训练的基础上。 在各种不同距离的比赛中,速度有三种表现形式种是绝对速度,表现为 10-60米行进跑的成绩。可通过行进间计时取后30米的速度来计算。另一种是基础速度,可采用站立式起跑100米计时来计取。这个速度对运动员是很重要的。还有一种是相对速度,即短于专项距离的段落速度,如:800米运动员的相对速度就是100米到600米的成绩。各项目计取相对速度的段落如下: 专项计取段落 800米400-600米 1500米800-1200米

百米跑动作要领

百米赛跑动作要领 短跑是用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比赛项目有100米、200米、400米,少年还有60米。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短跑能有效地发展速度素质,因此,它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而且在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 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上面这种提高速度的训练,应在质量良好的,即平坦、干燥、硬度适中的道面上进行。温暖的天气将有利于提高这种训练的效率。冷天气不利于这种训练,但在完成适当的准备活动后也可以进行。 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手段:[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pdf

2009 年 11 月湖北体育科技N ov . 2009 第28卷第6期Jo ur nal of H ubei Spor ts Science V ol. 28 N o. 6 运动训练与竞赛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 邱爱华,杨姝燕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 动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说明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关键词:中长跑;体能特征;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 G8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 983X (2009)06 0676 02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Methods for Middle distance Runners QIU Aihua, YANG Shuyan ( T eaching and R esear ch Of f ice of T rack and Field Sp or ts , Wuhan I nstitute of P hy s ical E ducation, Wuhan H ubei, 430079) Abstract: T hr ough the literature and data, log ic analy sis, an over view o f the physical char acteristics of middle distance athletes, the bo dy shape, physical function and athletic qualities are described in three aspects, fo cusing o n t he quality of middle distance athlete's char acteristics and t raining metho ds.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 Key words: m iddle distance race; 1 体能对中长跑运动的作用 在紧张激烈的竞技场上,运动员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快速 准确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反应力以及在各种恶劣自然环境中和自 身内部的时差反应导致的生物节奏紊乱的快速适应能力、连续 比赛的抗疲劳能力、各种技能与战术的灵活运用,都需要高质 量的体能作为强有力的生物学基础和保障。 杨世勇等人在体能训练学!中指出,体能是指运动员机 体的运动能力,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为提高 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 合。这些能力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其中运动 素质是体能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是形成良 好运动素质的基础[1]。 中长跑运动属于典型的体能类耐力性竞技项目,运动员的 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中 长跑运动员能否在激烈的比赛中获胜主要取决于其体能的大 小。 2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的特点 2. 1 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特征,研究表明,运动员 具有最佳的身体形态将有助于比赛成绩的提高。 目前,对于中长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的研究,大多集中 于对优秀运动员部分形态的描述性研究,其研究结果主要表 收稿日期:2009 10 14 第一作者简介:邱爱华(1966),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田 径教育与训练及体能训练。

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思考

田径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思考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已成为了体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的体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的控制学生的身体姿势与动作姿势。然而,当前的现实情况表明,我国很多学校的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比较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会制约我国田径运动的长远发展。针对学校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及时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田径;体能训练;理念;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体育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对田径运动员而言,体能的训练是他们提高竞技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如若没有高效的体能训练,田径运动员势必不会再这条路上走的更远。需要我们深刻意识到的一点事田径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与理念作为支撑,有了正确的理念与方法,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才会有意义,身体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一、体能的概念和原理 体能的概念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来讲,从宏观上讲,体能是指人们身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因身体素质、生活环境以及训练方式的不同,体能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给予解释,从结构上讲,体能会涉及运动、机能以及形态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从日常生活来讲,体能是指人适应生活的工作能力、身体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等等,不同角度对体能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从微观上分析,体能通常是指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微观上的概念将体能从外部自然环境下转变到人体的内部。每个人的体能会随着个体的身体形态、运动素质以及身体机能不断发展着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人体的体能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而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运动能力,称为运动素质,运动素质包含的内容多且复杂,包括速度、韧度、灵敏度以及耐力等等,运动素质是衡量一个学生体育水平的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学校的体能训练往往是从微观概念上定位的。 二、田径体能训练的概念

田径跑的训练方法

田径跑的训练方法 (一)小步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3.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主要作用: 1.体会足前掌着地。 2.体会踝关节放松和交替用力。 3.体会肩臂放松及摆臂技术。 4.体会髋、膝、踝放松及摆腿技术。 5.发展速率。 教法要点; 1.做小步跑时,要求前后摆臂,幅度从小到大、节奏从慢到快。 2.摆腿时膝向前,摆到半高抬腿的程度。 3.练习原地摆臂技术可与小步跑结合起来。“小步跑大摆臂”,不仅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并可发展速率。 二、高抬腿跑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大腿积极向前上摆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尽量折叠,脚跟接近臀部。

3.在抬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要提起,用踝关节缓冲。主要作用:1.发展高抬大腿的能力。2.发展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3.发展腰髋肌群的力量和腿部力量。 4.提高踝关节的力量及缓冲技巧。 5.低支撑的高抬腿跑、发展髋、踝关节的柔韧性及力量,是踝踞式起跑的辅助练习。 教法要点: 1.先学会小步跑,逐渐加大摆腿幅度,然后过渡到高抬腿跑。 2.先学会高抬腿跑、逐渐加大向前摆动幅度及跑速,转化为“前进式高抬腿跑”。由于加大了向前的摆幅和速度,躯干适度扭转使髋向前,增大步长,增大两大腿的夹角,着地腿的膝关节可稍有弯屈接近于平跑技术。 三、后蹬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同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 3.在摆腿的同时,另一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 4.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要快。 主要作用: 1.体会积极着地技术与后蹬、摆腿、送髋技术。

正确的跑步方法

正确的跑步方法 1、头和肩 跑步动作要领——保持头与肩的稳定。头要正对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两眼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避免含胸。 动力伸拉——耸肩。肩放松下垂,然后尽可能上耸,停留一下,还原后重复。 2、臂与手 跑步动作要领——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手指、腕与臂应是放松的,肘关节角度约为90度。 动力伸拉——抬肘摆臂。两臂一前一后成预备起跑姿势,后摆臂肘关节尽量抬高,然后放松前摆。随着动作加快时越抬越高。 3、躯干与髋 跑步动作要领——从颈倒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这样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摆时积极送髋,跑步时要注意髋部的转动和放松。 动力伸拉——弓步压腿。两腿前后开立,与肩同宽,身体中心缓慢下压至肌肉紧张,然后放松还原。躯干始终保持直立。 4、腰 跑步动作要领——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过于挺直。肌肉稍微紧张,维持躯干姿势,同时注意缓冲脚着地的冲击。 动力伸拉——体前屈伸。自然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躯干缓慢前屈至两手下垂至脚尖,保持一会儿,然后复原。 5、大腿与膝 跑步动作要领——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侧向动作都是多余的,而且容易引起膝关节受伤,因此大腿的前摆要正。 动力拉伸——前弓身.两脚站距同髋宽.双手放在头后.从髋关节屈体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头肌感到紧张。

6、小腿与跟腱 跑步动作要领——脚应落在身体前约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线。小腿不宜跨得太远,避免跟腱因受力过大而劳损。同时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着地时的缓冲,落地时小腿应积极向后扒地,使身体积极向前。另外,小腿前摆方向要正,脚应该尽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后翻,否则膝关节和踝关节容易受伤。可在沙滩上跑步时检查脚印以作参考。 动力伸拉——撑壁提踵。面向墙壁约1米左右站立,两臂前伸与肩同宽,手撑壁。提踵,再放下,感觉小腿和跟腱紧张。 7、脚跟与脚趾 跑步动作要领——如果步幅过大,小腿前伸过远,会以脚跟着地,产生制动刹车反作用力,对骨和关节损伤很大。正确的落地时用脚的中部着地,并让冲击力迅速分散到全脚掌。 动力伸拉——坐式伸踝.跪在地上,臀部靠近脚跟,上体保持直立.慢慢向下给踝关节压力直到趾伸肌与脚前掌感到足够拉力.然后抬臀后重复.动作要有节奏,缓慢。 注意事项 1、跑步姿势要合理。上身应挺直并略前倾,双肩放松,双 肘自然弯曲,双臂有力的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跑步过程中,双足有弹性的全足着地的跑动,步幅无须大,但步频与步幅要基本保持均匀。注意身体重心稳定,不要有大幅度起伏。 2、跑步中的呼吸问题很重要。呼吸要有一定节律,用鼻、 嘴同时呼吸时,嘴不必张得太大,可将舌卷起,延长空气在口腔里的时间,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每一次呼吸要注意尽可能将气体从肺中呼尽,以增大有效的换气量。 3、运动鞋要合适,鞋中要清洁,不要有沙粒。运动服装尽 量宽松些,但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季进行长跑,保暖问题很重要,可以戴帽子和手套。 4、锻炼时间可以是清晨或其他时间,但一般晨起时间较紧 张,冬季更是如此。有人认为在下午4~5点钟活动较好。其依据是,此时气温较高,不易着凉,时间充裕,光线较好,不易出意外。这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

田径短跑训练方法

田径短跑训练方法 田径短跑训练方法 短跑是用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比赛项目有100米、200米、400米。下面给大家介绍下田径短跑训练方法,接下来一起看看以下相关介绍吧! 体育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 如何提高短跑速度:速度很显然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 上面这种提高速度的训练,应在质量良好的,即平坦、干燥、硬度适中的道面上进行。温暖的天气将有利于提高这种训练的效率。冷天气不利于这种训练,但在完成适当的准备活动后也可以进行。 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训练手段:[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联系,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一)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二)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三)下坡跑练习。(四)顺风跑练习。 (五)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1、各种球类运动;(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2)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跑的基本功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3.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 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主要作用: 1.体会足前掌着地。 2.体会踝关节放松和交替用力。 3.体会肩臂放松及摆臂技术。 4.体会髋、膝、踝放松及摆腿技术。 5.发展速率。 教法要点; 1.做小步跑时要求前后摆臂幅度从小到大、节奏从慢到快。 2.摆腿时膝向前摆到半高抬腿的程度。 3.练习原地摆臂技术可与小步跑结合起来。“小步跑大摆臂”不仅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并可发展 速率。 二、高抬腿跑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大腿积极向前上摆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尽量折叠脚跟接近臀部。 3.在抬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要提起用踝关节缓冲。主要作 用:1.发展高抬大腿的能力。2.发展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3.发展腰髋肌群的力量和腿部力量。 4.提高踝关节的力量及缓冲技巧。 5.低支撑的高抬腿跑、发展髋、踝关节的柔韧性及力量是 踝踞式起跑的辅助练习。 教法要点: 1.先学会小步跑逐渐加大摆腿幅度然后过渡到高抬腿跑。 2.先学会高抬腿跑、逐渐加大向前摆动幅度及跑速转化为“前进式高抬腿跑”。由于加大了向 前的摆幅和速度躯干适度扭转使髋向前增大步长增大两大腿的夹角着地腿的膝关节可稍有弯 屈接近于平跑技术。 三、后蹬跑 动作要领: 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同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 3.在摆腿的同时另一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 4.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 要快。 主要作用: 1.体会积极着地技术与后蹬、摆腿、送髋技术。 2.发展腿部力量和掌握膝、踝关节的缓冲技巧。 3.提高后蹬能力加大步长。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1、体能训练学:又称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是指研究和揭示体能训练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理论学科。 2、体能: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体能训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负身体形态,提高运动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过程。 4、身体形态: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 5、身体机能: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6、力量素质: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7、速度能力: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8、耐力素质:运动员克服疲劳的能力。 9、柔韧素质: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10、运动性疾病:机体对运动过量或缺乏,不适应或训练不当,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或原有的内环境紊乱加剧,发生身体机能异常或疾病,甚至生命活动障碍而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11、格斗项目特征:运动员双方以徒手或手持兵器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则,以对方的身体为攻击目标寻求胜利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 二、填空 1、“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指: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科学地进行大负荷训练的原则。 2、体能训练涉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健康等诸因素。 3、速度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4、广义体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 5、竞技状态分为:形成、保持、消失三个阶段。 6、足球运动的项目特征:整体性、对抗性、多变性、易行性。 7、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特异性、时间局限性、个体性、整体性。 8、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整体协作性、技战术运用的开放性、对抗性、节奏性、多变性、准确性。 9、徒手格斗的技术方法一般为:踢、打、摔、拿。 10、发展力量耐力的主要方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重复训练法。 11、运动性疲劳总结为:形体疲劳、脏腑疲劳、神志疲劳。 三、问答 1,影响力量能力的因素? 1),中枢神经系统发放冲动的强度与频率 2),肌肉的组织形态结构

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

蹲距式起跑 起跑的目的是获得向前冲力,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加速创造有利的条件 起跑器的安装 起跑器安装的方法有"普通式","拉长式"两种.通常采用"普通式",前起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约40 45厘米)处,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一脚半;前,后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分别成40度 45度角和70 80度角;两个起跑器的中轴线间隔约15厘米. 起跑技术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 1.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两臂伸直,肩与起跑线平行,两手间隔比肩稍宽,四指并拢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撑.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下方约40 50厘米处,注意听"预备"口令. 2.听到"预备"口令后,随时之吸一口气,平稳地抬起臀部,与肩同高或稍高于肩,重心适当前移,肩部稍超出起跑线,这时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上."预备"姿势应该稳定,两脚贴起跑器抵足板,注意力高度集中. 3.听到枪声,两手迅速推离地,两臂屈肘有力地作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 起跑后的加速跑 加速起跑后的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的一个跑段.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较短距离内尽快地获得高速度. 当后腿蹬离起跑器并结束前摆后,便积极下压着地.第一步的着地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摆动. 起跑后的最初几步,两脚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前进的,随着跑速的加快,两脚着地点,就逐渐合拢到假定的一直线两侧. 加速跑的距离,一般约为25-30米.

田径训练方案

为了迎接田径运动会,能在运动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我校特别制定了以下训练计划: 一、训练计划: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工作应根据儿童的特点,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合理安排运动量,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精讲多练,注意直观教学,重视身体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从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便于实行训练,我们将校田径队分为田赛组和径赛组实行专项训练提出教学训练任务。 乙组一任务: a、实行以速度和弹跳力的为主的全面身体训练 b、初步掌握走、跑、跳、投掷等个别项目的基本技术要领 二安排与比重: a、每次训练时间为60分钟 b、比重:全面身体训练占65~70%,技术训练占30~35% 三训练内容和手段: a、走:培养运动员走的准确动作和协调水平 手段:小步走、大步走、直线走、踩着直线走,在20~ 30CM 宽的跑道上走。 b、跑:掌握跑的准确动作要领和发展素质速度 手段:1)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摆臂练习 2)站立式起跑练习:听口令练习站立式起跑结合20~ 30米跑的练习。 3)速度练习:结合途中跑技术教学实行 1、30~ 60米行进间跑,结合改进技术实行

40~ 80米反复跑、结合改进步幅实行 30~ 60米计时跑 车轮接力、穿梭接力比赛、小足球比赛 c、跳跃:掌握跳的基本动作要领、发展弹跳素质 手段:跳的基础训练 1、立定跳远、立定跳高、蛙跳、多级跳、各种跳绳练习 2、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 3、体操跳跃项目练习:跳山羊、跳箱(以横箱为主的跳跃练习) ①投掷练习:掌握投掷简单技术要领、发展爆发力量 手段:小皮球、垒球和沙袋投远和投准的练习 ②力量性练习,俯卧撑、引起向上,向前向后抛实心球练习、持哑铃蹲跳练习 ③灵敏柔韧性练习 各种徒手体操和器械体操练习 各种摆腿练习,活动性游戏 注意事项:1)在技术教学训练中、讲解要简明、手段要尽量简单,采用直观教学,注意动作准确性; 2)要以完整教学为主,从易到难。 甲组(一)、任务:进一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特别是速度和力量素质逐步掌握、提升专项素质水平,力争达到规定指标。 (二)、技术教学中,改进和提升乙组所学的基本动作外,还要初步掌握新学的技术要领。 (三)、安排与比重:

田径体能训练

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结合前人的研究,找到一些适合短跑运动员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最后得出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灵敏训练和柔韧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短跑体能专项素质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搜索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下载了近十几年来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并研读,另外参考了图书馆书本资料等大量资料。对此进行总结和整理,得出和概括了一些结论。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物质能量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及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具体是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协调素质,灵敏素质等。 1:力量素质 1.1单腿下蹲起 一腿伸直抬起脚离开地面,一退做单腿下蹲练习。可将脚跟垫高3-5厘米。8-12次为一组,做3-4组。也可背部负重以增加练习的难度进行。该练习主要发展股四头肌,退大几,股二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等肌群 1.2负重抗阻力练习 练习要求:注意动作技术,慢下快起,控制练习间歇时间在3-5分钟,注意保护。每组练习后一定要作快速高抬腿跑或者原地连续纵跳 练习负荷渐增练习法:极限重量的80%*5次+85%*4次+…..+100%*1次。 倒三角法:极限重量80%*5次+…..100%*1次+95*2次+…..80%**5次。 衡重练习法:极限重量90%~95%*3~5次*3~5组 1.3半蹲 [练习要求]向上蹬伸时,髋,膝,踝关节要充分蹬直,尽可能做快,膝关节角度在110~120度,每组练习后一定要作快速高抬腿跑或者原地连续纵跳 [练习负荷]极限重量90~95%*8~10次*3~5组 2:速度素质的训练 2.1计时跑 [练习要求]强度达到98~100%,跑的动作要放松,间歇时间为8~10分钟 [练习负荷]30~80米*4~6组 2.2行进间跑 [练习要求]强度达到98~100%,间歇时间为8~10分钟 [练习负荷]30~80米*4~6组 3:耐力素质的训练: 3.1定时跑:在场地,公路和树林中做10~15分钟定时跑,强度在55~70%。 3.2法特莱克跑:在场地,田野,公路结合自然环境用不同的速度跑2000~3000米

田径训练方法大全

第一章短距离跑 第一节短距离跑专项素质训练 一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一般可以每周进行三次力量训练课,每次课持续45~75分钟。每次力量训练课后休息一天,或安排其他性质的练习,保证肌细胞的恢复和重建,使肌肉更强壮。 (一)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包括上下肢,腰腹和全身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 如下: (1)头后拉(方法:背靠在长凳,双手持握杠铃于头上方,双脚前后开立于 地面,向头后沿半圆路线下降杠铃,然后沿原路线拉起杠铃) (2)颈后推举、 (3)徒手以最快频率练习10~15秒(站立或坐姿)×5~6次。 (4)手持器械1~1.5千克,以最快频率练习8~10秒(站立或坐姿)×5~6 次 (5)手持器械4~6千克,快速上举(站立或坐姿)10~20次×5~6组(双手 可同时或左右交替上举)。 (6)手持器械4~6千克,快速提拉(站立或坐姿)10~20次×5~6组(双手 可同时或左右交替提拉)。 (7)快速立卧撑20~30次·5~6组。 (8)俯卧撑推手击掌10~20·4~5组。 (9)快速平推杠铃10~15千克,15~20次·5~6组。(下肢协调配合,双腿 左右或前后开立跳跃)。 (10)快速提拉杠铃30~40千克,10~15次·5~6组。(提拉至胸,杠铃不落 地) (11)仰卧快速卧推杠铃30~40千克,5~10次·5~6组。 (12)仰卧快速屈腿练习15~20次·4~6组(上体固定,双腿直膝,可同时或 交替前举。同伴帮助推脚尖,以加快速度)。 (13)仰卧起坐30~40次·5~6组(双手抱头,速度快)。 (14)仰卧侧起20~30次·5~6组(双手抱头,速度快)。 (15)悬垂举腿10~20次·3~4组(直膝举平,速度快)。 (16)悬垂直腿环绕10~20次·4~5组(幅度要大)。 (17)仰卧两头起10~15次·4~5组(幅度要大,速度快)。 (18)俯卧背翘10~15次·4~5组(双手背于背后或抱头)。

体能训练计划(3篇)精华版知识讲解

体能训练计划(3篇) 精华版

《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计划(一): 体能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第1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负重拉练1次。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3000米,时间2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00120次/分钟;或跑台阶,7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 △提踵(踮脚尖),2030次/组,3组。 △立卧撑起跳,1520个/组,35组。 △兔子跳,2530个/组,35组。 ◇周末拉练项目: 男子负重20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6个小时/天;女子负重15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7个小时/天。(注意掌握节奏、避免疾跑) ◆第二阶段(第25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每周负重拉练1次。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5000米,时间3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50次/分钟;或山地慢跑,坡度4050度左右,坡路距离较长,上坡匀速跑、下坡行走,最高脉搏160次/分钟。 △跑台阶,10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或兔子跳,2530个/组,35组。 △立卧撑起跳,1520个/组,35组。 △提踵(踮脚尖),负重510公斤,2030次/组,35组。 △俯卧撑,1520个/组,35组;或引体向上,1015个/组,35组。 ◇周末拉练项目: 男子负重20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6个小时/天;女子负重15公斤或以上,山地环境,1天,57个小时/天。(注意掌握节奏、避免疾跑) ◆第三阶段(第6、7周):体能训练至少隔天1次;每周负重拉练1次。:6 ◇体能训练项目: △匀速跑3000米,时间20分钟以内,最高脉搏100120次/分钟;或跑台阶,70级,每次10趟,每趟3分钟左右。

田径竞技运动经典训练方法

田径竞技运动经典训练方法 田径竞技运动经典训练方法 田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竞技运动项目,是最早开始科学化训练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诸多现代竞技训练经典理论与方法的主要发源 项目。 (一)法特莱克训练 出生于1919年的瑞典中长跑运动员贡德-海格是第一个进行法特莱克训练的运动员。1939年他20岁时到瑞典北部服兵役,由于其 驻地没有训练场地,且紧张的军事训练也不允许他进行专门的运动 训练,所以他不得不因地制宜在驻地附近的丘陵森林小径上进行训练。他每天坚持进行5000m以上的越野长跑,其训练尽可能利用丘 陵的自然走势,在形式上大致分为:上山跑、下山跑、丘陵跑和平 地跑4种方式,在强度上分为:低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3种类型。海格充分利用了丘陵的地形环境,进行了以轻松的中、低强度跑为主,以快速冲刺跑为核心的训练。这种以快速跑、大步幅跑和放松 跑构成的越野跑,后来被当时的瑞典国家队教练胡梅尔在理论上进 行了总结和归纳,将其命名为法特莱克训练法,在瑞典语中该名词 是儿童游戏的意思。 通过法特莱克训练,海格的运动成绩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他在多个中长跑项目上总共15次打破了世界纪录,其中有10次是在1942 年坚持了2年法特莱克式训练之后的82天内完成的,由此可见其具 有非凡的竞技能力。海格的巨大成功也使法特莱克训练迅速成为世 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首选训练方法,该方法不仅被田径中长跑项 目的训练沿用至今,而且也成为其他对耐力需求较大的运动项目训 练的重要手段。 作为20世纪初田径训练方法的一个最突出创新,法特莱克训练 与其之前的耐力训练方法相比,有以下主要的特点:

(1)提高了训练的负荷量 它将20世纪初较低的训练量明显提高到较高水平。海格的平均周训练跑量达到50km(而之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训练量普遍只能达到其一半或2/3),大量的中、低强度为主的训练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由此使他能够在从1英里到5000m的多个项目上都取得优异成绩,并且能够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连续10次打破若干项目的世界纪录。 (2)仍然重视少量的高强度训练 海格每周都保持约1/4的跑量作为高强度负荷,手段基本是 800m左右距离的冲刺跑,这些强度跑一般都掺杂在10km左右的法特莱克式越野跑中,不仅提高了运动员的无氧乳酸代谢能力,而且也增强了运动员有氧与无氧的变速跑能力。 (3)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由于法特莱克训练是在丘陵地带进行,运动员一般是穿普通运动鞋在柔软的草地上训练,所以可以有效地降低奔跑时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避免或减少了运动损伤的发生。 当前,随着人们对耐力训练生物学基础认识的日益深入,法特莱克在田径中长跑训练中的角色不仅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反而还得到了进一步地加强和发展。持续的中低强度跑已成为发展有氧能力的有效训练手段,蜿蜒曲直的丘陵地貌对运动员的关节、韧带和小肌群具有不可替代的训练功能。另外,该训练方法已不再是田径中长跑的专利,很多项目,尤其是球类项目,已经将该种训练作为发展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间歇训练 间歇训练的问世同样源于一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成名。德国的鲁道夫-哈彼格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间歇训练法而连续打破400m和800m世界纪录的中跑运动员,他在1939年就分别创造了400m跑46s和800m跑1min46.6s的世界纪录。哈彼格与第一个使用法特莱克训练的海格是同一时代的运动员,他的教练是来自德国弗莱堡大

田径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田径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了解直道跑与弯道跑的区别,掌握弯道起跑器安装、起跑与加速,入弯道跑技术,弯道跑技术,出弯道技术等,200米跑(学会合理地分配体力),在合作与探究的系列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弯道跑技术。 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教学策略与方法 1.弯道起跑的安装方法重点:起跑器 的安装 难点:起跑后 的加速跑 掌握弯道起跑与加速 方法,提高奔跑能力。 观看弯道跑起跑教学视频,教师简单讲 解弯道起跑器安装方法及弯道跑技术 要求,同学们练习安装起跑器及练习弯 道跑起跑与加速跑 1.弯道跑技术重点:身体向 内倾斜、手臂 的正确摆动、 脚的正确用 力。 难点:克服离 心力,提高速 度。 学生了解弯道跑的技 术要领并在实践中运 用。 1.观看弯道跑教学视频 2.学生练习弯道跑 3.在比赛中巩固提高弯道跑技术 200米跑练习重点:弯道跑 技术 难点:弯道入 直道跑技术 合理运用弯道跑技 1. 继续采用探究式教学,以学生自主 探究体验为主。 2.分组练习。 3.分组比赛。 弯道跑技术 在短跑中的200米,有一半以上的距离是在弯道上进行的。为了能适应弯道跑,在跑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改变身体姿势和脚蹬地的用力部位及后蹬与摆动的方向。以适应各种场合的弯道跑。 (一)弯道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为了便于在弯道起跑之后能有一段直线距离进行加速跑,(在能安装起跑器的前提下),我们安装的起跑器与其它起跑器的安装方法有所不同。安装起跑器时应将起跑器安装在自己分道的右侧。弯道起跑、加速跑动作同直道起跑和加速跑。而只是为了起跑后有一段直线加速跑的原因,起跑器必须要装在跑道右侧正对弯道切点的位置上相应的地方,在“各就位”动作时,左手应撑在距起跑线后沿5—10厘米处。尽量使身体正对弯道的切线方向。弯道起跑后,为了尽快进入弯道跑,加速器的距离要适当缩短些,同时要求运动员要早些抬起较大前倾的身体,以适应弯道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