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六
- 格式:ppt
- 大小:416.50 KB
- 文档页数:14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六,”共安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习作”三个栏目,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此次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1.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体验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心得和收获为主。
3.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交流收获、体会,从中悟到一些阅读的方法。
4.扩展阅读,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5.习作设计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1.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2.赏析经典作品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迁移运用的表达能力。
3.借助注释学习《儒林外史》中断气前的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这一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提高学生阅读优秀作品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4.积累鲁迅名言,使学生进一步感知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风貌。
5.交流“名家笔下的精彩情节”,提高学生多方面鉴赏作品的能力。
6.学习写心得式读书笔记。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交流、赏析习作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将学到的写作方法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儒林外史》的资料,并做好汇报准备。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趣。
(三)这些是你们从宁宁和丫丫的对话中感悟到的,你们自己有什么收获呢?1.分小组交流各自对本组某篇文章某种写法的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3.教师小结:本单元的名篇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独特的写作方法,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以后读文章,不仅要会欣赏作家的优秀写作方法,还应该将这些优秀的写作方法广泛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三、阅读平台(一)本组课文带我们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览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中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细节描写吧!(二)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儒林外史》的资料。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百花园六教材背景《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是一本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全面贯彻国家新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更好地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为教学目标,通过知识性、思维性、实践性的良好设计,来使得学生的语文水平总体上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
本教案以五年级下册教材中《语文百花园六》这一篇课文作为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百花园》的作者、所属类别、创作背景等。
2.能够理解民歌《百花园》的大意,并能精读其中的优美词句。
3.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情感。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写一篇有意义、有感情、有思考的文章,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内容话题引入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让学生对于民歌《百花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引入话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精读课文1.教师通过朗读和翻译,让学生初识《百花园》这一民歌,并引导学生聆听其优美旋律。
2.细读课文,仔细分析《百花园》这首民歌的歌词和歌曲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其组成。
3.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课文中的常用句式和优美表达,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综合训练1.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就所学的知识共同练习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对于课文中所用的意境,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视频欣赏和配乐练习,向学生输送英美歌曲文化等营养。
写作训练1.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处于一个较为自由的环境,表达自己对于《百花园》这首民歌的感受和评论。
2.指导学生按照写作要求来撰写文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行互评、自评等环节,以达到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提高学生评价标准的多面进度。
教学方法1.以情感、音乐、阅读为主导的整合式教学法。
2.探究性、合作性、体验性的多维教学方法。
五年级语文s版下语文百花园六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一理解与运用1.出示例句:●天空中挂着圆月。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读句子,边读边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3.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儿(第二句好。
因为这样写把由天空和圆月组成的画面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了。
)4.再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读读比比。
例如:●沙地上种着西瓜。
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5.试着运用在句子中增加表示“什么样的”“有多少(数量)”“怎样的”“什么地方”等意思的词语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山坡上种着果树。
例:高高的山坡上种着各种各样的果树。
●飞机降落在停机坪上。
例:一架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宽阔而平坦的停机坪上。
小结:学会把一个句子写完整,这对我们写作可是大有益处。
二拓展与交流1.同桌分角色朗读教材第156页两位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2.分小组交流各自对本组某篇文章某种写法的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由各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交流的成果。
在汇报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三阅读平台1.本组课文将带我们到中外名着中去游览一番,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中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细节描写吧!2.教师介绍《儒林外史》及作者简况。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这部小说描写了各类士人在“功名富贵”前的不同表现,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即将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
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和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3.学生自由读文章,把文章读正确。
4.检查读书效果。
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生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ɡ)5.学生默读文章,思考:临死前的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文章表现了严监生怎样的性格6.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