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最新2021年猪价预测三篇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围绕猪肉走势和形势预测分析国内生猪产品价格呈“V”型走势年上半年生猪产品集贸市场价格继续上涨,价格创年以来的新高,仔猪价格涨幅明显。
根据农业部监测,活猪、仔猪和猪肉月份全国集贸市场平均价格分别为15.05元/公斤、24.99元/公斤和23.39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1.8%、9.5%和1.3%,同比分别上涨57.9%、69.1%和44.3%。
生猪产品价格走势年我国生猪市场整体呈现前弱后强的趋势。
年初受供应增加的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下滑,仔猪、活猪和猪肉年年初价格分别为17.58元/公斤、12.21元/公斤和19.40元/公斤,分别在月第3周、月第1周和月第2周降至年度最低价格14.33元/公斤、9.43元/公斤和15.89元/公斤,月份实施冻猪肉收储后生猪价格月份低位徘徊,月底随着生猪存栏下降和南方部分省区市强降雨影响,生猪价格开始出现反弹并保持涨势,月份涨幅明显。
年上半年生猪产品集贸市场价格继续上涨,价格创年以来的新高,仔猪价格涨幅明显。
年元旦过后并没有像往年那样下降,而是继续小幅攀升。
根据农业部监测,活猪、仔猪和猪肉月份全国集贸市场平均价格分别为15.05元/公斤、24.99元/公斤和23.39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1.8%、9.5%和1.3%,同比分别上涨57.9%、69.1%和44.3%。
截至月第3周,活猪、仔猪和猪肉周价格分别创年以来的新高。
与年初价格相比,猪肉价格累计上涨9.9%,价格为24.09元/公斤,同比上涨50.0%;活猪价格累计上涨14.0%,价格为15.63元/公斤,同比上涨62.8%,猪肉和活猪价格连续20周稳中有升;仔猪价格较年初累计上涨45.5%,第3周价格为26.98元/公斤,连续19周上涨,同比上涨71.6%。
生猪养殖效益保持向好势头。
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养殖户开始亏损,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保持上涨态势,生猪养殖盈利持续增加,至今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根据发改委发布的监测数据,猪粮比价年自月第1周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后持续下降,连续24周低于盈亏平衡点,其中月份连续7周低于5∶1。
2021年养猪行情预测
2021年,出肉的市场行情普遍的不景气,没有出现2021年的盛世景象,所以很多养殖户,比较关心明年的养猪行情。
其实明年的养猪行情,可能会持续2021年的情况,猪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不过可能在年底的时候,会有转机。
1、在2021年的时候,出肉的价格是非常高的,很多养殖者都尝到了甜头,所以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队伍里面来,导致猪肉过多,市场的价格在后面几年出来了低潮的现象。
2、但是猪的生长周期一般在两年左右,所以这种现象在今年也一直在持续中。
不过今年年底,可能会有一次小幅度的上升,这个幅度也不会很大。
明年上半年,猪肉的市场价格不会很高,因为上半年是一个猪肉的淡季,可能会在明年的下半年,这种低迷的情况会出现缓解。
3、不过这也并不是意味着,养猪就没有好的市场了。
也有很多人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赚钱了的。
这个还是与个人的养殖技巧有着一定的关系的,现在养猪也在慢慢改革,生态养猪越来越被人们提倡。
1。
2021年下半年养猪,养仔猪好还是养母猪好老养猪人告诉你答案马上就要进入2021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了,在第三季度开始生猪价格就迎来了大幅上扬上涨,上涨速度在8月份达到了顶峰,在9月上涨速度放缓,据最近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资料最近四个第五日星期生猪价格周环比涨幅分别是8.7%、5%、2.9%、1.8%,可以捕捉到发现涨幅是越来越少的,另外农业农村部专家也明确表示后期猪价将回归理性,因为现阶段小麦油菜存栏有所回升,而且规模化猪场复养论调比较积极,再饲料企业反馈的仔猪饲料需求量增加,这些即使指向后期生猪供应将逐渐充足,恢复正常生猪价格也将逐渐恢复理性。
欢迎大家点选下方的“进入圈子”,了解每日最新猪价动态、国内一线科研成果,同亚洲各国养猪人畅聊养猪事!2021年下半年养猪,养仔猪好?还是养母猪好?老养猪人告诉你解决办法下图为9月28日生猪价格,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东部都是保持稳定,只有个别地区盈亏调整,甚至出现了上涨省份比上涨省份还多的情况,共有6个地区下跌,分别是海南、北京、添加、辽宁、重庆和四川,而上涨地区有4个分别是安徽、福建、云南、贵州。
当前目前养猪养殖户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外购仔猪饲养肥猪出栏,一种是购买后备母猪等下崽育肥出栏,所面临的生猪行情是不一样的:现在购买30斤的仔猪,价格应该在1500块钱左右,要是3000斤出栏肥猪需要卖到9块钱才能保本,而育肥期需要半年,也就是在3月份才能出栏,而2021年的春节是在2021年1月,根据往年的经验2021年12月份应该是猪肉的需求只要尖峰,到时的肉牛价格应该是应该最高的,而到了3月份就是春节后可能受春节可能出现的影响,生猪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是达到9万块是没有问题的,预计会维持在13元左右,也就是一头300斤的肥猪依然有1000多元的利润。
购买后备母猪的化肥截出周期更长,从100斤后备母猪到下蛋需要4个月的时间,妊娠需要4个月,仔猪育肥出栏需要7个月,也就是共需要15个月,现在购买半齿脂母猪需要等到2021年12月份才有肥猪出栏,根据上文所提到的农业农村部的预测后期将会价格生猪逐渐回归理性,预计就是在2021年底会回归,也就是说现在购买后备母猪时间稍微有点晚了,可能就跟不上最好可能的行情了。
622021年猪价走势会如何混沌天成:2021年猪价下跌预估,均价在20000~25000元/吨。
生猪养殖高利润刺激供应恢复,预估生猪2021年均价在20000~25000元/吨,若冻肉销售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生猪年均价会在25000元/吨,否则,年均价在20000元/吨左右。
2021年生猪价格处在下跌大格局中。
中信期货:2021年猪价重心下移,均价有望走向20元/公斤。
生猪产能持续恢复,需求逐渐回归正常水平,供需关系持续缓和,今年猪价重心将下移,出栏均价有望走向20元/公斤。
其中一季度春节可能为年内价格高点,二、三季度出现价格季节性低点,四季度小幅回弹。
南华期货:生猪或上演过山车行情。
具体细分来看,6~8月价格维持强势,但难以突破今年2月38元/公斤的价格高点。
9月市场进入博弈,10月开始商品猪出栏继续增加,10~12月价格以回落为主。
国泰君安:生猪生产处于上升周期,逢高趋势做空为主。
生猪生产和价格周期约3~4年,2021年生猪生产处于上升周期。
对于猪价而言,2021年生猪价格处于下降周期。
趋势策略:“逢高趋势做空DCE 生猪2109、2201合约”等。
中信建投:节后猪肉价格有望回落,但重回十几元一斤时代不可能的。
中信建投研报,春节前,猪肉消费仍将出现季节性增长,保持供需偏紧格局。
受需求拉动,猪肉价格在春节前继续高位运行;而在春节之后,随着生猪出栏量的继续上升,猪肉价格有望回落,重回十几元一斤的时代也不是不可能。
恒泰期货:产能快速恢复,猪价进入下行阶段。
本轮猪周期始于2019年上半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猪价创历史新高;在丰厚养殖利润和政策利好驱动下,2020年国内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纷纷扩张生产规模,本轮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
2021年随生猪产能继续释放,猪价将继续走弱,且呈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走势。
宝城期货:猪价将下跌,但20元/公斤价格存在重要支撑。
2021年生猪价格虽然依然位于历史相对632021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高位,但将低于2020年。
2021年9月生猪价格下调原因及后期预测分析2021年7月份以来,生猪价格一反常态出现大幅度上涨,到了8月中下旬价格才出现小局部回落,到9月份我国生猪价格出现下调,以下是2021年9月生猪价格下调原因及后期预测分析:下调原因:1、7月份生猪价上涨太快,涨幅有些透支。
行情宝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累计上涨2.7元/公斤,涨幅到达17.9%,远超我们6月的预期。
按照行情宝供需数据看,今年生猪的供给量应是处于逐渐缩减状态,而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供不应求的局势,这种供需格局反映在猪价上应该是逐渐、缓慢、稳定上涨的过程。
7月份的上涨过快、过猛,必然会透支后面某一段时间的涨势。
2、白条销售疲软,屠企在高价下销售不畅,下调采购量。
7月份白条肉累计上涨10.5%,6月份月涨幅仅为7.4%。
从肉价的上涨趋势来看,猪价的上涨给肉价也带来明显提升,肉价提升后,销量却受到制约。
白条批发商销售难度增加,甚至出现亏本销售。
为应对这种情况,屠企压价意愿强烈,并主动下调了生猪的采购量。
3、养殖户压栏情况集中,特别是南方地区。
压栏情况出现后,一旦局部养殖户有抛售现象,抛售会迅速带来恐慌,跌价就会扩散,屠企会顺势连续降价。
从降价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分析,猪价的下跌是有限制的,不会一直跌下去。
在猪价上涨时,大家往往容易盲目盼高;而在猪价下跌时,又往往容易盲目悲观,一旦下跌就会认为猪价已经到顶。
那么下半年猪价到底还能否再创新高呢?利好因素一:7月份母猪存栏未到底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持续减少0.6%,同比减少14.5%,行情宝估算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约为3877万头。
能繁母猪已连续23个月环比减少。
能繁母猪存栏决定着未来的生猪供给量,按现在的能繁母猪存栏减少量来估算,我国目前的母猪年供给仔猪量的提升,尚低于母猪存栏下降带来的产能减少量,因此,未来一年生猪供给量仍处于缩减状态。
另外,从网友反应及其他机构调研情况看,目前养殖户仍比拟理智,虽然对后市看涨,但由于前两年的长期亏损,对猪市还是十分警惕,资金紧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正文目录2 2021年猪价或维持相对高位,上市猪企经营持续分化 (1)2.12021年生猪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2)2.1.1农业部数据: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较最低点回升 40.9% (2)2.1.2考虑三元低效率,能繁母猪存栏量较最低点回升约 30% (2)2.1.3预计 2021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同比上升 6.8% (4)2.2非瘟疫情促规模养殖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6)2.2.1非瘟疫情前,我国生猪养殖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6)2.2.2非瘟疫情需紧密跟踪,规模猪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8)2.3上市猪企集中度剧增,经营状况明显分化 (9)2.3.1上市猪企集中度剧增 (9)2.3.2上市猪企经营分化 (11)2.4猪价高位运行判断不变,紧密跟踪主流猪企边际改善 (13)2 2021年猪价或维持相对高位,上市猪企经营持续分化2.1 2021年生猪价格有望维持高位2.1.1 农业部数据: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较最低点回升40.9%根据农业部公布数据推算,2020年8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2696万头,较非瘟前(2018年7月)下降15.2%,较能繁母猪存栏最低点(2019年9月)回升40.9%。
图表11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下滑2.1.2 考虑三元低效率,能繁母猪存栏量较最低点回升约30%因二元母猪数量严重不足,本轮补栏主要倚赖三元留种。
由于三元母猪平均效率较二元母猪至少下降30%,折算后能繁母猪存栏量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我们按照农业部数据推算,若新增能繁母猪存栏占比80%-100%,则2020年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较非瘟前(2018年7月)下降21%-23%,较能繁母猪存栏最低点(2019年9月)回升29%-31%。
我们按照涌益咨询数据推算,2020年8月我国折算后能繁母猪存栏量2316万头,较非瘟前(2018年7月)下降24.9%,较能繁母猪存栏最低点(2019年9月)上升29.3%。
图表12二元母猪、三元母猪效率对照表图表14折算后能繁母猪存栏量较2020年9月低点恢复情况列表图表15涌益咨询折算后能繁母猪存栏变化对照表2.1.3 预计2021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同比上升6.8%现假设2020年9月-12月,折算后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上升2%。
中国养猪网讯:7月猪价涨幅接近1元/斤,截至7月28日,全国绝大部分生猪主产区出栏价破“7”。
而广东四会猪价则突破7.4元/斤。
8月“8元”,是养猪人当前最期盼的吉利数字。
据新牧网猪价指数,7月猪价上涨主要集中在7月5-15日,涨幅为7.67%(7月16日猪价指数为110.93,7月6日指数为103.26,二者差值为7.67),全国平均价格上涨幅度为0.5元/斤。
7月1-5日猪价延续第二季度后期的震荡平稳行情,此次猪价上涨,意味着猪价走出平稳阶段,下半年无论是从供应还是消费层面看,都预示着8月猪价行情维持上涨,第三季度接下来的猪价更可能步入7.5-8.0元/斤区间。
7月猪价上涨为主7月份生猪价格可大致分为快速上涨阶段(7月5-15日)、平稳阶段(7月15-20日)、二次上涨阶段(7月20日-8月初)。
考虑到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四个地区猪价分布不平衡,分别把广东四会、江苏宿迁、湖南常德和西南重庆作为四个地区的“风向标”城市(注:“风向标”城市指各省均至少有一个“涨价先涨,跌价先跌”的猪价敏感城市)以便分析。
快速上涨阶段:6月份“压栏”的大猪集中出栏后,生猪存栏量降低。
广西容县地区自3月份后,就一直反映猪苗销量与生猪价格波动背离,猪价虽有走高,猪苗销售量却无明显提高。
一定程度上印证了3-4月份养户补栏情绪低迷导致7月末生猪存栏减少的说法。
稳定阶段:经过7月上旬猪价的快速上涨,养猪户与屠宰场进入博弈平衡状态,价格维持了5天的均衡状态,其间震荡幅度在0.1元/斤。
7月15日前后华南、华东、西南的猪价都经历了一次先跌后涨,幅度为0.1元/斤,说明在博弈层面“猪源紧缺程度”略胜于“屠宰场压价”,预示着猪价将步入一段长期走高阶段。
二次上涨阶段:7月20日后,全国猪价再次反弹,各省“风向标”城市猪价反弹至7.2元/斤左右。
受“威马逊”登陆影响,广西南宁猪价在20日应声上涨至6.9-7.0元/斤,受“麦德姆”影响,福建泉州猪价意外涨至7.5元/斤。
猪价变脸,多地下跌!6月14日生猪价格涨跌表今日生猪价格2021年6月1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大变脸,多地下跌,昨日涨价成昙花一现,华东、华中、华南和东北猪价全跌,东北跌势猛,涨价地区涨势微弱。
今日外三元生猪均价7.45元/斤,较昨日下跌0.09元/斤。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上涨地区4个,下跌地区23个,持平地区12个。
猪价最高为海南11.15元/斤,最低为新疆6.63元/斤。
各大区外三元猪价动态:华东地区生猪均价7.66元/斤,较昨日下跌0.10元/斤。
西北地区生猪均价7.00元/斤,较昨日下跌0.01元/斤。
华中地区生猪均价7.34元/斤,较昨日下跌0.06元/斤。
华北地区生猪均价7.36元/斤,较昨日上涨0.02元/斤。
北京上涨0.38元/斤,全国涨幅最大。
华南地区生猪均价8.90元/斤,较昨日下跌0.14元/斤。
海南下跌0.4元/斤,全国跌幅最大。
东北地区生猪均价6.83元/斤,较昨日下跌0.26元/斤。
西南地区生猪均价7.09元/斤,较昨日下跌0.03元/斤。
猪粮动态:全国玉米(饲料原料)均价2870元/吨(约1.44元/斤),较昨日上涨7元/吨。
全国最高价为福建3101元/吨(约1.55元/斤);最低价为广西2334元/吨(约1.17元/斤);全国豆粕(饲料原料)均价3695元/吨(约1.85元/斤),较昨日上涨10元/吨。
全国最高价为浙江4000元/吨(约2.0元/斤);最低价为贵州3085元/吨(约1.54元/斤)。
今日猪粮比5.12:1,又下滑(猪粮比通俗说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
价格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和交易依据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涨跌表(元/斤红涨绿跌)省区6/146/13日涨华东7.667.76-0.10安徽7.497.54-0.05山东7.357.50-0.15浙江8.038.14-0.11江西7.447.46-0.02福建7.827.87-0.05江苏7.607.74-0.14上海7.888.10-0.22西北7.007.01-0.01新疆 6.63 6.65-0.02陕西7.287.30-0.02甘肃7.107.080.02华中7.347.40-0.06河南7.277.39-0.12湖南7.397.41-0.02湖北7.387.40-0.02华北7.367.340.02北京7.787.400.38天津7.327.47-0.15山西7.387.370.01河北7.297.39-0.10内蒙古7.057.050.00华南8.909.04-0.14广西7.567.58-0.02广东7.987.99-0.01海南11.1511.55-0.40东北 6.837.09-0.26辽宁 6.997.18-0.19黑龙江 6.63 6.89-0.26吉林 6.887.20-0.32西南7.097.12-0.03四川7.117.17-0.06贵州7.167.150.01云南7.047.08-0.04重庆7.057.11-0.06全国7.457.54-0.09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排行表(元/斤红涨绿跌)排名省区价格1海南省11.152浙江省8.033广东省7.994上海市7.885福建省7.826北京市7.787江苏省7.68广西7.569安徽省7.4910江西省7.4411湖南省7.3912山西省7.3813湖北省7.3814山东省7.3515天津市7.3216河北省7.2917陕西省7.2818河南省7.2719贵州省7.1620四川省7.1121甘肃省7.122重庆市7.0523内蒙古7.0524云南省7.0425辽宁省 6.9926吉林省 6.8827黑龙江 6.6328新疆 6.63声明:价格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交易依据;西藏、青海、宁夏和港澳台猪价采集有限,暂未列入。
2021年生猪市场行情预测分析近年来,我国养殖市场的开展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但整个行业的景气度并不高。
根据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仔猪出场综合批发价环比上涨。
商品毛猪出场销售加权均价环比上涨,屠宰企业收购加权均价环比上涨;猪肉批发及零售价格环比上涨。
那么目前生猪的市场现状如何呢?一起和我来看看吧。
5月份,生猪养殖市场养殖规模继续下降,价格继续上涨效益继续改善;家禽养殖市场那么呈现出“衰败〞景象,蛋禽养殖规模过大,禽蛋价格持续下跌,养殖亏损严重,局部地区开始提前淘汰蛋鸡。
肉禽养殖市场没有从生猪养殖规模缩小导致的价格上涨过程中获益,整个市场依然受养殖过剩的影响,价格走跌效益下降;水产养殖市场上,虽然整个市场处于较高速的开展阶段,但受各地极其不稳定的天气状况的影响,整个市场的开展并不顺利;反刍市场上,受畜禽产品消费下降的影响,牛奶及牛羊肉消费都呈现出“慢牛〞态势,市场价格环比走跌。
生猪市场分析:5月份,中国生猪养殖总量环比继续下降,出栏毛猪、仔猪及猪肉产品价格环比继续上涨。
受夏季畜禽产品消费量下降的影响,本月出栏毛猪价格上涨速度放缓,局部地区出现震荡调整,地区价格表现上总体北弱南强。
效益方面,本月全行业实现整体扭亏。
受养殖效益改善的驱动,仔猪交易市场活泼度提高,但由于仔猪供给缺乏,仔猪价格持续上涨。
我们需要提示的是,目前整个市场上盲目补栏风盛行,后期养殖效益将面临一定风险。
数量方面,根据生猪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月末存栏4155.14万头,环比下降0.67%,同比下降12.55%。
商品仔猪出栏上市量环比下降,同比下降;商品大猪出栏环比持平,同比增长;月末商品猪存栏环比下降,同比明显下降。
慧通数据统计显示,1-5月全国生猪合计出栏24267.09万头,同比下降2.34%。
猪肉消费方面,居民直接消费量环比下降,间接消费量环比下降,消费总量环比下降。
从4月份的供需结构来看,本月的商品猪供给缺乏,需求市场出现负增长。
【其它】2021年一2022年猪价可能会下降,但是得以官方和市场信息为准,只是大致估计。
因为非洲猪瘟的原因,大家知道非洲猪瘟感染后死亡率100%,大家补栏都比较谨慎,大量的中小养殖户目前还在空栏,目前看短期内非洲猪瘟很难完全清除,所以市场生猪供应偏紧的情况持续的时间会相对较长。
而且,根据母猪培育周期、以及怀孕生崽儿、再长成标猪,整个周期耗时较长,即使现在开始着手培养母猪,没有一年半到两的时间是不会见效的,所以猪周期持续到2021年,甚至更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2021年全国猪价预测1、2021年是养猪周期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全国各地养猪企业都在大肆扩张,生猪存栏膨胀式增长,必然导致出栏增加,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加紧复产扩繁(转载于 : : 2021年一2022年猪价怎样)。
按照正常的繁育周期,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算起,养猪产业开始有条不紊的恢复,预计一年半以后,将是猪价跌破暴利期的标志。
2、目前养猪保本价在8元左右,相比较之前的6.5元升高主要是在生物安全和猪场引种成本增加,明年上半年猪价应该保持在12元左右,下半年很有可能跌破10元,这对于一部分猪场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因为猪场不仅要考虑行情因素,还要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利润缩小,对于猪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二、为什么生猪价格难以恢复?1、首先,因为非洲猪瘟病毒的原因,使得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大幅度的下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恢复到以前规模的30%。
更何况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也是猪肉的消费大国,所以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一时间难以恢复。
2、其次,目前仔猪的价格非常的高,加上一些区域禁止养猪,这也使得生猪养殖的规模速度放缓,甚至可以说农村村里面现在不允许养猪,而且还建设人居环境。
这也是我国目前生猪养殖规模难以快速恢复的主要原因,特别现在一头仔猪的价格高达1500元。
3、屠宰企业对于生猪价格有绝对的话语权,目前农民散养户的生猪出栏量不是太多,但是屠宰企业和规模化养殖企业联手来控制着猪价的走势。
2021年生猪价格影响因素分析预测据生猪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已经过去,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猪价终于扭转疲软下跌的态势,昂扬直上。
但前两年的猪价却跌跌不休、2021年9月高点后猪价的回涨乏力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当前形势下,对于新的一年里,猪价又该何去何从呢?2021年生猪价格影响因素分析预测如下:1、母猪存栏决定未来供给无论仔猪如何买卖,真正决定着市场上生猪数量的还是能繁母猪的数量。
而生猪繁育的生理周期,造成当年能繁母猪的存栏根本就决定了未来一年的生猪供给。
我们都知道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进入亏损后会带来大量的母猪淘汰,淘汰造成产能减少,从而翻开猪价的上涨通道。
2021年截至1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月均存栏相比2021年减少650万头左右,2021年月均存栏相比2021年减少420万头左右。
也就是说,进入2021年后,可提供肥猪供给量的母猪相比之前一年要更少,假设每头母猪年提供出栏肥猪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2021年的可出栏肥猪数将同比减少14%。
但是,2021年的母猪年可提供出栏肥猪数量会保持不变吗?有农牧资讯公司调研数据2021年养猪业存栏母猪结构产生调整。
行情好转后,养殖户积极淘汰产龄较大的老母猪,补入后备小母猪,调整产能结构。
这将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2021年的母猪淘汰量将会有所减少;二是2021年的母猪PSY将会有所提升,从而带来母猪年可提供出栏肥猪数量的提升。
我们测算,即使在母猪年可提供出栏肥猪数量同比提升的情况下,2021年可出栏肥猪数量仍然将同比下降,跌幅将比2021年略大或持平。
2、季节性特征决定年内供需变化影响生猪价格的季节性特征有两方面:一是生猪生产的季节性;二是猪肉消费的季节性。
首先生猪生产的季节性是指冬季仔猪疫病高发造成死亡率升高,从而造成来年夏季生猪供给的减少;其次是夏季生猪长肉慢,冬季长速快造成冬季猪肉供给量的相对增加而猪肉消费的季节性,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造成猪肉消费季节性的原因有两点:温度和节日。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猪肉产业经历了飞速发展,众多猪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各大猪企的财务报告成为投资者、分析师和政府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针对我国几家主要猪企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经营风险等关键问题。
二、财务报表分析(一)收入分析1. 收入规模:以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大北农等为代表的主要猪企,近年来收入规模持续扩大。
以2021年为例,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17.97亿元,同比增长27.18%;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26.25亿元,同比增长17.25%。
2. 收入结构:从收入结构来看,各大猪企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普遍较高,其中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0%。
此外,部分猪企还涉及饲料、屠宰、肉制品等业务,多元化发展逐渐成为趋势。
(二)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近年来,我国猪价波动较大,导致猪企毛利率波动明显。
以2021年为例,牧原股份毛利率为20.23%,同比下降12.11%;温氏股份毛利率为18.02%,同比下降9.25%。
部分猪企在猪价低迷时期,毛利率甚至出现负增长。
2. 净利率:受猪价波动影响,猪企净利率波动较大。
以2021年为例,牧原股份净利率为7.23%,同比下降6.25%;温氏股份净利率为5.13%,同比下降5.25%。
尽管如此,大部分猪企仍保持盈利。
(三)资产负债分析1. 资产负债率:从资产负债率来看,猪企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
以2021年为例,牧原股份资产负债率为66.18%,温氏股份资产负债率为56.54%。
这主要由于猪企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养殖、饲料等环节。
2. 流动比率:猪企流动比率普遍较高,表明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以2021年为例,牧原股份流动比率为2.23,温氏股份流动比率为2.04。
三、经营风险分析(一)猪价波动风险猪价波动是猪企面临的最大风险。
当猪价下跌时,猪企盈利能力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2021年下半年猪价预测:仍存上涨空间据业内人士分析称8月份国内生猪存栏量或将有所上升,国内生猪价格将整体震荡前行,9月末中秋、国庆双节提振下,国内生猪价格或将到达年内高点。
下文是我整理的2021年下半年猪价预测。
随着养殖户不断补栏,四季度国内生猪存栏量或将呈现上升趋势,假设未出现较大疫情及突发情况下,届时国内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国内生猪价格恐将再次下滑。
目前国内养殖本钱根本稳定,上半年并未发生重大疫情,国内生猪价格上涨主要原因为养殖基数持续降低,猪源大减带动国内生猪价格大幅上行。
下半年展望--供给量逐渐缩紧就下半年生猪供给量来看,将会呈现逐渐缩紧的状态。
2021年猪价从9月后开始直线下跌,中秋与国庆双节未能提升猪价让亏损一年半的养猪人对猪市心灰意冷,从母猪存栏数据也可以看出,2021年10月以后母猪淘汰量开始明显增加,也就是说当时养殖户对猪市前景十分悲观,那么当时的配种率也会有所降低。
因此相对应的9个月后生猪供给量,也就是2021年7月份开始的下半年,市场的生猪可供量将会逐月递减。
这给下半年猪价的上涨带来有力支撑。
相关生猪价格资讯可查询?生猪前景预测报告?。
猪价飞天,养殖户见有利可图,紧急补栏。
生猪分析监测,生猪养殖盈利从4月21日开始扭亏为盈,截至7月27日,自繁自养头均盈利值已突破500元,同比增455.37%。
而养殖户对后市期待心理较高,补栏量持续增加,带动仔猪价格频频上涨。
据了解,湖南郴州某养殖场15公斤仔猪销售价已涨至720元/头,较6月末上涨140元/头,涨幅24.14%;湖北武汉某养殖场15公斤仔猪销价报750元/头,较6月末上涨130元/头,涨幅20.97%。
随着我国生猪存栏量同比已延续18个月下滑,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养殖盈利仍有上涨空间,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仍高,预计仔猪价格有小涨空间。
虽然生猪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但还是有不少利空因素。
“在养殖户章长有家中,该负责人从国内形势分析了下半年不利于生猪价格上涨的因素,〞一是猪肉消费趋于理性化,猪肉价格太高时,消费者会选择除猪肉外的其他肉制品替代。
2021年生猪价格预测分析:猪价保持高位概率大转眼已经来到了2021年,生猪行情走势也如这节日一样,猪价出现了一小波小顶峰。
其实回忆2021这一整年的生猪行情走势,猪价整体保持了震荡前行的走势。
可以说2021年完全结束了长达两年的低迷行情,养猪业迎来了行情大逆转。
2021年生猪价格走势将如何?下面来关注一下2021年生猪价格预测分析内容:2021年猪价预测由影响2021猪价的因素来看,结合2021年全年的猪价走势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一年,生猪供给持续吃紧,猪价将保持高位的概率较大。
2021年元旦前三天,猪价再次开启上涨,上涨有望持续到春节前夕。
由于春节前几天是出栏顶峰,春节期间有价无市,过了春节后需求、供给都会有所滑落,猪价也会出现下滑,但不会跌破本钱价,仍会保持盈利。
夏季和15年情况相似,虽然是消费淡季,但是由于冬季仔猪成活率的降低及15年能繁母猪基数的下降,导致可供出栏生猪数量减少,因此猪价仍会呈上涨态势,我们预计,2021年夏季,尤其是7月份,猪价涨势很难超越2021年同期涨幅,但是,由于养殖户普遍对2021年猪价看好,且当前全国散户仍占较大比重,买涨不买跌的压栏待价行为很难消失,因此猪价高点有望到达2021年水平。
由于2021年猪价快速上涨,养猪盈利一直保持高位,因此2021年下半年全国能繁母猪淘汰量减少,母猪存栏根本保持稳定。
但母猪存栏结构调整,多年、多胎龄老母猪被淘汰,带来母猪生产能力的增加,因此2021年下半年生猪供给下降幅度将减少,甚至可能出现同比小幅增加或持平,那么,9-10月份猪价再次出现下调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2021年冬至后有望迎来止跌回涨至春节。
这些预测都建立在2021年疫情平稳,进口量未激增的情况的。
而今年的猪肉进口情况着实成为悬在猪价高点上的一把利剑!更多最新生猪价格走势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1-2021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开展前景分析及开展策略研究报告?。
2021年我国生猪价格走势及未来市场变化分析张海峰,林振基,官智慧(湛江科技学院生猪产业研究所,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广东湛江 524086)摘 要:本文从生猪产能变化、价格走势、政策引导等方面剖析我国生猪市场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价格走向。
预计最早在2021年3月,最晚在2021年6月,我国生猪存栏量将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2021年6月底我国生猪价格或将步入“猪周期”的下行区间,价格有可能跌破25元/kg;2021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保持波动下滑态势,但不会出现价格快速下滑现象,在不考虑自然灾害、生猪疫情、政策干预等不可预测因素的情况下生猪价格将在20元/kg上下波动。
此外,由于生产成本上升,2021年养猪户收益状况不容乐观,产能的恢复也将导致2021年猪肉进口量大幅减少。
关键词:生猪价格;猪周期;市场变化趋势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9556/j.0258-7033.20210122-062020年我国生猪价格处于历史最高位。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每周生猪出场价格数据测算,2020年全年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为34.19元/kg,同比上升45.55%。
生猪价格高涨使得养猪行业整体收益率大幅度提升,吸引诸多互联网、房地产企业进入养猪行业。
2020年末至2021年初,我国生猪市场进入元旦春节消费旺季,生猪价格有所上涨,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对国内生猪市场的影响微小。
从供给侧角度来看,国内生猪产能快速恢复,截止2020年底,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推算,我国生猪存栏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5%,而能繁母猪存栏的恢复程度为92%。
随着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产能的提升是否会引发价格的下滑,2021年养猪行业高利润态势能否持续,是现阶段生产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本文从生猪产能变化、价格走势、政策引导等方面剖析我国生猪市场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价格走向,为我国养猪企业提出合理化投资建议。
估计2021猪价会是多少?估计20XX猪价会是多少关于猪价预测的话题比较热,总体上大家对后市猪价比较乐观,以下是本店分享的估计20XX猪价会是多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估计20XX猪价会是多少20XX年猪价走势如何价格会上涨吗还能养猪吗目前国内瘦肉型猪出厂价为20元公斤左右,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点。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生猪价格或将突破这一极值。
同时,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出现的台风天气对我国整体生猪价格影响较小。
这两天,记者走访湖南邵阳市菜市场猪肉摊位了解到,白条猪的价格涨幅已达50左右,给市民的菜篮子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猪肉摊主胡女士告诉记者,去年这个时候猪肉一斤18元左右,今年已经涨到30元,排骨单价涨到了35元。
在另一家猪肉摊,摊主郑师傅无奈的表示,原本他也不想涨价的,因为来买肉的都是老客户了,但眼下猪肉的价格实在太高了,再不涨他自己都要亏本了。
在贵州遵义,猪肉价格同样出现了上涨。
记者来到遵义市红花岗区协台坝农贸市场,猪肉摊贩蒋先溢告诉记者,他的摊位销售的猪肉都是本地喂养的,近期价格偏高。
蒋先溢说,由于贵州省内生猪供不应求,他预测,猪肉价格近期还会持续上涨,但涨幅不会太大,后期会有一定回落。
国家统计局消息,7月份,全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78。
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表示,生猪价格近期依旧持续上涨,其原因依然是生猪供应量的减少。
冯永辉:这段时间猪肉价格涨得比较凶,现在全国瘦肉型猪的出栏均价已经是突破20块钱一公斤了,而且有几个涨幅比较大的省份都已经到了20多块钱一公斤。
因为上半年的时候很多地方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威胁,有区域性的清场出现,这些地方在清场过后都出现了生猪的这种存栏大幅度的下降。
以广东省为例,截止20XX年6月底,母猪存栏率为47,仔猪补栏率为96,出栏头均重为1088公斤,生猪总体存栏率为33。
全省上半年生猪补栏量同比降4,6月底存栏同比下降32。
从饲企饲料销售数据来看,有媒体发布数据,南方部分区域猪饲料销售比往年同期减少大约50,表现较好地区减幅约在20左右。
近期国家出台了相关稳定和鼓励生猪养殖的政策,市场产能恢复和复养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
但是我们推测一下不难发现,就算从现在开始补栏种猪,从仔猪到商品猪出栏,差不多也要9个月时间,预计生猪存栏的真正恢复估计要到明年5月份,也就说猪价的转变至少也得从下半年开始。
养猪有周期,所以国家投放冻猪肉冻牛羊肉只能短时间内稳住市场猪肉价格,在重大节日保障肉类供给。
长期来看,明年下半年市场猪肉价格才能恢复正常。
大半年的时光,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2006年以来,我国大致经历了四轮“猪周期”,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每轮猪周期基本上在3-4年,下行时间略长于上行时间,主要是因为在下行阶段,利润下行但只要未亏损,养殖户退出的意愿不强;二是每轮猪周期均伴随疫病助推,但最近的猪周期相较过去明显存在非市场化的政策因素如环保干预;三是规模化和技术进步导致需要的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下降,因此新一轮猪周期产能恢复后对应的存栏量将低于前期;四是不同于历次猪周期,本轮猪周期仅影响CPI,并未传导至PPI,核心CPI和非食品CPI下行、PPI连续为负,宏观环境是总需求不足。
第一轮“猪周期”是2006年中-2010年5月,历时4年,其中上行周期2年,涨幅132.6%,下行周期2年。
2006年初猪肉价格持续处于低位,致使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
部分养殖户亏损严重,永久退出,大量母猪被淘汰。
2006年全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下降3.6%,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2.6%。
在大规模的产能出清后,生猪数量下降开始逐渐传导至猪肉供给端。
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延缓了补栏速度。
因此,猪肉价格从2006年中开始企稳回升,2007年全国22个省市的猪肉平均价格为18.8元/千克,较上年上涨41%;加之春节等短期因素作用, 2008年3月猪肉价格达到25.9元/千克的高点。
此后,猪肉价格开始进入下行通道。
2009年甲型H1N1(猪流感)疫情爆发,2010年出现瘦肉精和注水猪肉等食品安全事件,公众的消费信心受挫,需求阶段性下降,对猪肉价格形成进一步压制。
2010年6月,全国22个省市猪肉平均价跌至15.5元/千克的低点。
第二轮“猪周期”是2010年6月-2014年4月,历时约4年,其中2010年6月-2011年9月为上行周期,历时15个月,涨幅98%,2011年9月-2014年5月为下行周期,历时32个月。
这个周期是相对经典的猪周期,外部干扰因素较少,价格主要是受到猪周期内生动力推动。
在前一个周期的影响下,能繁母猪的存栏量自2009年起开始下跌,进入2010年,对猪肉供给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猪肉价格开始攀升。
2010年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4580万头,为周期内低点。
13个月后,猪肉价格迎来周期内高点,2011年9月,猪肉价格攀升至30.4元/千克。
随着猪肉价格的高涨,养殖户纷纷增加后备母猪存量,猪肉价格又一次进入下行通道,并一直持续到2013年上半年。
为了稳定猪肉价格,2013年5
月,商务部等三部委联合开启冻猪肉收储工作,提振了市场信心,短期价格有所恢复。
但随着反腐工作深入和打击“三公消费”,2014年猪肉价格再次下行。
第三轮周期是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历时4年,其中2014年5月-2016年5月为上行周期,历时2年,涨幅76.6%,2016年5月-2018年5月为下行周期,历时2年。
2014年底猪肉价格迈过W型底部,开始进入上升区间。
由于自2014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环保禁养规定,并着力提升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导致大量散养户退出市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开始进入持续性的下降通道中,2015年上半年爆发猪丹毒疫情等使得猪肉供给减少,猪肉价格上行至2016年5月。
此轮猪周期的特点是受环保和规模化影响,猪肉价格上行并未带动生猪显著补栏。
因为环保压制补栏,同时规模化养殖提升了产业效率,一方面提升了生猪的单体重量,另一方面使得能繁母猪提供的仔猪数量上升,因此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2016年生猪存栏下半年略回升3%,生猪屠宰量未受到明显影响。
猪肉价格自2016年中开始下降,并在2018年中完成筑底。
第四轮周期为2018年中至今,已历时1年3个月,根据2年左右的上升周期算,可能持续到2020年中,但考虑到本轮周期生猪和能繁母猪供给过快下滑,预计上升周期可能延长至2020年下半年。
本轮猪肉价格受到非洲猪瘟、环保限产政策、猪周期内生上涨动能、规模化养殖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涨幅大,速度快等特点,价格上涨幅度为历次猪周期之最,堪称“超级猪周期”。
今年4
月以来,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截至9月底,猪肉价格全国22省市猪肉价格均值已达到38.3元/千克,已经明显超出前两轮周期30元/千克的高点,较年初上涨83%。
反映猪肉价格与成本比例的猪粮价比已高达13倍,远远超出6倍左右的盈亏平衡线和11倍左右的前期高点。
当前猪肉价格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都已创下历史新高。
当前猪肉供给缺口仍然较大,短期供应增加困难,预计后期猪肉价格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新希望六和方面近日带领投资者参观了位于沈阳的辽宁新民猪场、辽宁千喜鹤屠宰场。
辽宁千喜鹤屠宰场的工作人员称,当前,新希望六和的产品在沈阳地区的占比已达到30%,东北范围单厂第一,70%-80%鲜品在东北消化掉。
受非洲猪瘟影响,辽宁千喜鹤一天的屠宰量从疫情前的2500-3000头下降到1500左右,公司现在的冻库存量最大是6000吨左右。
据其透露,辽宁以前往外运送的生猪每天大致在20车左右,相当于3000
头的流通量,但现在每天仅有四五车。
保守预计,疫情使养殖量下降60%。
而为保护养殖端,目前所收生猪均来自辽宁,不从外省进猪。
从母猪恢复产能算,至少也要1年才能看到产能恢复。
辽宁新民猪场则计划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满产,新民项目整体有600头公猪,6000头祖代猪,3.6万头父母代猪,计划年出栏生猪100万头。
第一批种猪已于8月下旬开始引入,体重50-100公斤分批次引入,12月底全部引种到位。
在猪价方面,新希望六和方面称,受政府放储、舆论和国家政策影响,9月猪价较为平稳。
但伴随生猪运送政策的放开,部分东北猪点对点往南方运送,导致猪价后续上涨较快。
其预测,猪价可能在明年2、3月份产生季节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