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

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

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
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

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

2009年8月30日,徐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城区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提出了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你追我赶、争先进位,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载体支撑。2010年1月8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打造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物流、文化八大中心,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把徐州建设成为最适宜于投资和居住的生态城市。为此,本文试图就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各级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内涵的界定

中心城市是相对于经济区和城镇体系而言的,对与一般城市来讲,是指在经济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它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和辐射能力,同时有着综合的服务能力。从区域的角度上讲,区域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极核点:从规模上和结构上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它是周围城市的增长极。

具体地讲,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如下的几个方面:

(1)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势力强。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经济交流的枢纽,它的经济规模比较可观,整体实力比较雄厚,其GDP和人均GDP高于区域的平均水平。这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的基础。

(2)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社会化生产程度高,生产的社会分工细致,协作紧密,是专业分工协作最强的地方。另外,这种分工协作不仅发生在城市的内部,而且蔓延到周围的地区和更远的地方,与其他的城市的分工和协作增强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组织区域经济的能力。

(3)科研能力强,人口素质高。区域中心城市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聚集地,是区域人才、技术、科研等聚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水平高的高等院校,而且有先进的和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与先进的科研设备。

(4)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同时是经济文化管理和社会文化的中心。

基于以上的认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下面的功能:

(1)聚集与扩散功能:先来看区域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富特指出: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的本质功能是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对于聚集的功能,英国城市理论学家艾别日泽.霍华德形象地称之为“磁力”。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主要源于它的规模效应,市场效应,信息效应,以及人才效应。其次来看区域中心城市的扩散功能,磁力理论是这样解释城市的扩散功能的:通过城市的磁场的作用磁化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换言之被磁化的载体即使离开了城市,进而到了偏远的小山村,他仍然带有城市的“烙印”,成为传播城市文明的重要的媒介物。这样区域中心城市在不断地聚集成为发展极的同时,也存在着扩散效应。

聚集与扩散效应是有一定的规律,具体表现如下:首先,聚集与扩散随着中心城市的综合势力的提高而提高,关于这一点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一样,区域中心城市对外界的作用是随着城市的“质量”的提高而增强,然而“质量”在一开始是模糊不清的,但是随着专家的多年的探索已经变得比较清晰了,“质量”是城市的综合实力。其次聚集和扩散效应是随着传输费用的提高而呈现衰退的趋势。最后,聚集与扩散的效应趋向于生产力布局的优区位,

中心城市是经济区综合性的最优区位点,所以它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生产力的指向目标,吸引着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并由此吸引着更为广泛的经济活动,形成了经济活动的新的聚集;这种新的聚集由提高了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区位功能,增强了聚集与扩散力。

(2)区域中心城市的多方面功能与作用:首先区域中心城市具有市场经济的内生优势,企业是市场的主题,区域中心城市的活力是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活力紧密正相关的;其次,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外向度高,有利于对外经济的合作,它是工业和各种服务业的聚集地,因而具有综合经济功能,产业结构层次和外向度高,主导产业基本是输出产业,区域中心城市拥有大量的资本,同时它也可以吸引外地的资本;再次,基础设施是发挥中心城市经济功能的基本保证;最后,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科技创新与扩散作用,同时它的管理机构健全,具备经济调节的功能。

区域中心城市是国民经济主要增长点,所以发展和完善区域中心城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探索省际交界城市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省际交界城市有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发展战略的低谷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区,三是经济社会的落后区。徐州作为省际交界城市,也曾一度受到上述问题的困扰,但是,随着江苏省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困扰徐州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大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化解,徐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是提升江苏省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徐州是东陇海区域被确定为12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作为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产业纵深支撑地带、连接太平洋沿岸美日韩等国与中亚欧洲经济贸易的战略通道、欧亚大陆桥桥头堡,东陇海地区有条件成为现代工业走廊、国际自由贸易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区,在江苏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全国宏观经济开发的格局中,徐州是东部和中西部的交汇处,把徐州建设成为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对于江苏未来的发展而言十分关键。

(三)是推动徐州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徐州的产业辐射、市场流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优势功能,在增强徐州的实力、活力、潜力和能力的同时,推动区域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区域内产业分工,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三、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国家宏观政策。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的情况下,积极应对各种经济环境,充分利用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的各项经济刺激政策,以及继续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效应的不断放大将为徐州当前及“十二五”期间带来难得的机遇。

(二)国家、省相关规划编制及政策措施的出台。徐州享受省委省政府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三年实施规划还剩下一半左右时间,江苏沿海开发政策支持重点不在徐州,融入长三角对徐州只能是长期利好,必须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后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时代”徐州发展的政策体系。目前,国家发改委将加快推进淮海经济区等区域规划编年工作,把区域规划作为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要求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作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徐州要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增强徐州对周边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商贸旅游业、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争取国家编制的淮海经济区规划对徐州准确定位,赋予徐州更多职能,必将给徐州“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周边城市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苏鲁豫皖交界区域的几个城市都在积极地推进中心城市的建设,若想取得在区域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必须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依托徐连一

体化,谋划东陇海工业走廊建设,要立足徐州实际,加快完善修订东陇海区域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徐连一体化,在竞争与合作中,挖掘自身优势,克服劣势,抓住各种转瞬即逝的机遇,形成自己在区域中独有的竞争优势,才能够实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

四、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区位优势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距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皆为300余公里。“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连齐鲁”,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长三角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生产力布局中,具有东靠西移、南北对接、双向开放、梯度推移的战略区位特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铁路是全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两大干线在此交汇,是路网型特等编组站,北站、西站、铜山站三大货场主要担负着淮海经济区及周边地区整车、零担、各类集装箱和长大笨重货物的发送、到达和中转业务,即将通车的京沪高铁通过徐州;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沿岸建有徐州、邳州等四个内河大港,鲁宁输油管道傍城而过;公路交通形成网络,京沪、京福、连霍、宁徐、徐宿高速公路在徐州境内,通车里程在地级城市中居第一位,五条国道、十一条省道,四通八达。临近的连云港市成为便捷的对外贸易港口,加之的和境内的民用航空机场(观音机场),构建了徐州立体交通网络,是全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会使徐州真正成为辐射淮海、连接国际的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也是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础。

(二)自然资源基础

1、土地资源。徐州位于黄淮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外,大部皆为平原,土地总面积为11258平方公里。丘陵海拔一般在100-300米之间,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10%。到2008年底,全市实有耕地面积59.06万公顷,有未利用土地面积7.16万公顷,其他土地24.10万公顷,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很大。

2、水资源。徐州水资源总量为42.7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为26.36亿立方米;地下(浅层)水量为22.20亿立方米。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复兴、大沙等及微山湖。拥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

3、森林资源。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551.7万立方米,森林面积为31.1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为1171.0万立方米,林业用地面积4.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6%。

4、矿产资源。徐州拥有30余种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和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铁、铜、煤、石灰石、大理石、钾、磷、岩盐、石膏、石英岩(砂)、粘土、白云岩等,其中铁矿主要属接触交代型内生铁矿,以磁铁矿、赤铁矿为主,矿石品位高,含量多为大于50%的富矿,同时,部分矿体中还伴有铜、金、银等有色和稀贵金属,具有较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已探明储量8300万吨;煤矿具有储量大、层次多、煤层厚、质量好、分布稳定而有规律等特点,已探明煤炭储量39亿吨以上,预测储量69亿吨;岩盐已探明储量5.53亿吨,预测储量21亿吨;石膏已探明储量3.2亿吨,预测储量44.4亿吨。此外,金刚石及其伴生矿物亦多处有所发现。

5、生态和旅游资源。徐州古称彭城,具有四千多年的光辉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集中体现了古人的非凡创造力和深遂智慧,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以云龙山水、泉山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风光怡人,美若西子,秀比江南,兼有北雄南秀之美。名胜古迹

掩映其中,与之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徐州历来就是钟灵毓秀、藏龙卧虎之地。中华意经和养生学的鼻祖彭祖,汉代开国皇帝刘邦,人杰鬼雄项羽,一代文豪苏东坡,都在徐州留下了他们的痕迹。如今的徐州,高楼耸立,绿草如茵,境内有以其树美水秀的自然风光、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观、幽静清新的宜人环境和悠久深厚的银杏文化、优质多样的银杏产品著称全国,饮誉神州而日受青睐的银杏博览园、有万亩桃园和如意湖自然风光秀美,集奇山秀水与禅庭胜地于一身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艾山九龙景区、有齐名万里长城的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有微山湖、骆马湖、中国千年古镇新沂窑湾镇、还有位于徐州主城区东南部,一座以原生态山水、乡土民风、民俗等人文景观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徐州未来的城市“后花园”吕梁山等旅游景点。

(三)经济综合基础

经过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9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增幅高于上年0.4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0.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比上半年提升两位。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完成250.56、1249.04和890.56亿元,分别增长4.7%、14.7%和15.6%。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0.5∶52.3∶3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5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超4000美元。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0.56亿元,同比增长4.7%。粮食丰产增收,全年粮食作物面积为1033.92万亩,同比增长3.4%;粮食总产量为427.67万吨,同比增长9.8%。畜牧业生产情况良好,全市出栏生猪389.68万头,同比增长19.8%;羊出栏334.18万只,增长20.3%;家禽出栏1.57亿只,增长18.3%。高效农业发展迅速,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424.43万亩,新增40万亩。

2、工业生产快速回升。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2.33亿元,增长17.9%,增幅连续七个月逐月攀升,高于上半年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比上半年提升两位。分企业类型看,民营工业彰显活力。全市民营工业实现产值2459.59亿元,同比增长35.1%,增速高于上半年8.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2.1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得到改善。全市14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64.92亿元,增速扭转前三季度负增长态势,增长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3个百分点。重点监测的25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07.44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有16家,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有5家。分行业看,主要行业增速回升。全市36个工业行业中有32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占全部行业的88.9%,其中有19个行业增幅超全市平均水平,共完成产值1724.77亿元,增长44.6%,拉动全市产值增长18.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全市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能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三大千亿元产业共完成产值2412.11亿元,增长22.8%,总量占全市工业的67%,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3.8%,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超千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341家,比上年增加120家,共完成产值518.74亿元,增长51.6%,占全市比重为14.4%,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从生产和销售情况看,产销水平有所提升。全市列入统计的14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94种产品呈增长态势,占全部工业产品的63.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2%,比上年同期和上半年分别提高0.8和0.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4.6个百分点。

3、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90.56亿元,同比增长15.6%,高于GDP 增速1.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金融和其他服务业增长较快,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91.38亿元,增长14.9%;商品房销售面积526.14万平方米,增长78.8%;商品房销售额167.13亿元,增长112.4%。金融

业实现增加值53.40亿元,增长31.4%;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1.82亿元,增长17.0%。

徐州市已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的特色效益农业、工业经济的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三个五百亿级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按照《徐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纲要》,加强了各类市场建设,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要素市场功能比较齐全,辐射力较强,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宣武市场、升辉装饰城、江苏淮海蔬菜批发市场和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被列入全国行业百个重点批发市场。

(四)社会基础

1、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现有全日制大学7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2所,普通中学357所,普通小学899所。2008年末共有在校学生147.3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6.20万人。尤为突出的是全市拥有高等院校7所,在校学生达12.01万人,中国矿业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院校,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医学院均为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综合性院校,另有两所部队院校,这是相临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高校可以为徐州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2、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市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38%。受理专利申请6898项,专利申请授权量2400项,分别增长0.9%和37.8%。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23个。完成科技成果264项,通过鉴定186项,比上年增加34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75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78项。签订技术合同803项,技术合同金额2.68亿元。全年民办科技型企业1498家,新增302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40亿元,增长9.7%。

3、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展开,以防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为重点的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7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9个,卫生防疫机构14个,妇幼保健站(所)13个。全市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09万人,执业医师1.16万人,注册护士1.08万人;拥有医院床位2.66万张。医疗保险进一步拓宽深化,积极扩大医疗覆盖面,强化基金保险制度的实施。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3.2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3.1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9.0%。

4、民生民利工程扎实推进。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就业,以民生民利工程建设为重点,抓好关系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全市全面实施民生民利工程,切实解决好市民居住、出行、吃水、供气、用热、入厕等方面问题,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其中包括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以道路新(扩)建及维护、给排水、供热、燃气为重点的畅通便民工程;以云龙湖、小南湖、故黄河、大龙湖和园林绿化等为重点的生态休闲设施建设工程;以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噪音监控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工程等多项工程。同时,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2009年,全市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5.9万人,其中城镇低保居民1.14万人,农村低保居民24.76万人。2008年全市收养类单位年末床位29666张,收养23918人;救助站3个;社区服务设施1770处,社区服务中心96个。

此外,广播电视、体育、民族宗教、人防、外事侨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气象等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五、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带动作用不强。徐州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但还未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对周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2、城市区域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服务功能,打造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

流合一”的平台是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要求。虽然徐州市大流通、大金融和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城市服务功能、辐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3、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徐州城区多年来一直是国家百强城市之一,位次比较靠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排位比较靠前;但所属六县(市)在省内大都位于中下游,进入国家百强县的县(市)较少,有一半的县(市)贫困人口较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4、城市空间拓展资金短缺。近年来,徐州市积极推进城市东向战略,城市发展的资金短缺仍是徐州市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六、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一)主要思路

1、强化支撑,集聚要素。强化基础设施条件支撑,完善交通枢纽功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完善电力、通信、水利配套保障;强化发展空间支撑,优化调整空间结构,稳步推进城市东向战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强化发展平台支撑,建立区域一体化信息、投资、贸易、公共服务、政策平台,促进区域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强化发展环境支撑,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将徐州市建设成为一个优质要素的集聚中心。

2、增强实力,提升功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生态型产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比重;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合作,做大做强四大千亿级产业,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旅游业,提高旅游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加快物流、金融、中介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发展,提升传统服务业的规模和档次,提升徐州市在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

3、转变方式,统筹协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宣扬生态文明理念,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协调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步伐,推动城乡一体化步伐,协调好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关系;加强合理分工与合作,协调好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关系。

4、发挥优势,合作共赢。全力推进产业振兴,按照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要求,充分发挥以四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四大千亿级产业与周边区域的联合协作,共同建立紧密的四大千亿级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市场;发挥人才、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消除行政壁垒,建立和完善区域一体化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理、联系紧密、要素流动顺畅的区域经济新关系,形成能够分享区域发展成果、具有整体合力的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体。

5、注重文化,加强创新。弘扬两汉文化、饮食文化和战争文化。通过资源开发、市场开拓,项目动作,品牌营销,做优、做活徐州文化产业,扶持、培育、壮大一批极具文化力的商品和企业。着力打造“文化徐州”品牌,做到经营市场化,发展产业化,投资多元化,体制多样化,充分发挥和整合区域内的深厚的文化资源与文博资源,利用和创新现有的文化设施与优势,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

(二)主要方法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徐州是一个重化工结构的城市,也是一个资源型工业痕迹比较明显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四个行动计划,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行动计划,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计划,创新型经济的培育计划,以及农业的提档升级行动计划,这四个行动计划实际

都是围绕着结构调整来作文章的,努力把徐州的经济结构调整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上来。(1)全力提升工业实力,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及专用车辆城”及“亚洲硅谷和国际一流的光伏产业基地”。一是充分发挥徐工集团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工程起重机械、筑路机械等优势主导产品,以及工程机械发动机、液压件、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对重型底盘、回转支承等传统优势产品实施技术升级,同时向上下游相关产品延伸。大力实施徐工集团重型卡车、工程专用车、环卫专用车等项目,形成以重型卡车和工程专用车为龙头的专用车辆制造体系,使其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依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技术、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及特种车辆城。二是加快江苏中能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多晶硅的后续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亚洲硅谷和国际一流的光伏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太阳能级硅材料及下游光伏产业,并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专用材料、配套产品和光伏系统集成相关产业。三是着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壮大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着力拓宽高品端、精品型的大旅游发展空间。依托京沪高铁和国内外航线,进一步缩短客源地空间距离,在深度开发徐州现有旅游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快开发国际会展、商务旅游、都市购物、文化娱乐等新兴高端旅游产品,加速将徐州打造成为区域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重点加快九里民间博物馆区、故黄河风光带、九里湖度假区、楚文化景区、吕梁山风景区、大龙湖景观带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依托徐州—香港国际包机,着力打造以香港为中心的远程国际客源市场;通过举办汉文化旅游节、江苏旅游新三角互动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徐州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至2012年,争取接待国内外游客力争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6%;旅游就业人口突破10万人。全市拥有五星级饭店7家,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10家,实现建成旅游强市和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辐射周边的现代服务中心。着力加快现代化、增值型的大物流发展进程,以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为抓手,积极推进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建设若干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把徐州建设成为服务中西部及苏鲁豫皖交界区,集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交易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商贸物流中心,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商贸物流枢纽城市。(4)积极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依托特色农产品,重点发展各类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原料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相结合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特色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原产地和产品认证,积极发展有机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完善徐州城区内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徐贾快速通道、珠江路快速通道及淮海路、和平路(湖北路)贯通工程、西安路北延等项目,全面推进徐州都市圈1小时快速通道建设,构建不同组团之间方便快捷的快速交通通道。(2)完善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适当超前建设与人口和产业增长需求相适应的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将来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提供必要的支撑。(3)配套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从满足将来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的需求出发,特别是随着城区东向战略的顺利推进,以及高铁站区的建设,东部新城的拓展空间基本已经形成,要积极推进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随着东部新城的建设,老城区的功能也会进一步优化调整,与之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进。

3、优化空间结构

(1)强化中心城镇,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因为徐州有个很大的优势,是个大城市,又是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城镇发展空间资源潜力较大,必须确立重点,构建一个比较合理的城镇发展框架,通过产业与空间整合及完善基础设施,实现资源优化、引导开发,推动城镇化进程。同时强化中心城镇的带头和辐射作用,逐步完善城镇体系等级和网络,实现交通基

础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突破,把徐州真正打造成一个淮海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2)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提升中心城区实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确立徐州城区在苏鲁豫皖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城市地位和引领作用。只有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才能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因此,必须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提升中心城市实力。(3)转变扩张模式,构建组团式多中心城市。徐州市区的空间拓展方向是东进、南扩、北造。徐州市区总体将向东发展,因为战略性资源基本处于这个方向上,包括观音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沿海大开发、沿海大港口等。

4、强化生态功能

(1)宣扬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国重要的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是徐州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徐州市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徐州市通过围绕“青山绿水”生态主题,打造精品园林景观,提升城市品味,起到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的作用。宣扬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国重要的生态示范区。在中德合作框架内,谋划徐州经济转型发展新方略,目前,由中德两国总理见证的中德共建徐州生态示范区合作项目,已经形成以“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修复中心”为国际合作平台,以“徐州东方鲁尔工业园”为产业载体,以“中德研究中心”为技术平台,开展煤矿塌陷地生态修复工程、工程师培训、能源利用等项目的合作构想,在产业经济、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深化合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2)大力调整发展方式,以生态化的理念谋划产业发展。徐州市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的核心区,必须大力调整发展方式,以生态化的理念来谋划产业发展。(3)加快生态建设进程,以产业化理念谋划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是徐州市发展中的核心领域,要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和功能。

5、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

一是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推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按照“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环境共建、社会共享”的总体思路,加强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联系,推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二是完善要素流动机制,建立区域信息共享平台。三是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全方位联席会议制度。四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推进重点领域的共建共管共享。

七、加快推进徐州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承接优质要素聚集。抓住“长三角”和苏南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切实做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纳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

(二)推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多层次互动的创新合作激励机制。

(三)加快推进京沪高铁徐州站区的建设进度。加快京沪高铁徐州站区的建设,是徐州市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也是徐州市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

(四)加快推进撤县改区步伐。铜山县改为区,可以消除束缚中心城市建设的行政区划局限,有利于调动徐州城区和铜山县两方面积极性,共同谋划、布局、推进徐州南部组团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有效整合资源,实现经济要素优化配置。

(五)制定有利于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举措。徐州市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充分考虑其作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保护核心区的特殊地位,制定有利于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举措,妥善处理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特别是在在中德合作框架内,要进一步丰富中德合作内涵,以整个徐州市域为范围编制“中德合作徐州低碳生态区规划”,在产业经济、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多

个领域深化合作,争取国家批准规划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六)共同打造苏鲁豫皖毗邻地区形象。区域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只有在众多区域中凸显自己鲜明的区域形象并加以传播,才能在发展中先入为主,影响和改变商家、消费者等大众对区域的感知形象,树立起良好的区域品牌,从而产生商机,促进区域发展。

(七)抓住国家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淮海经济区等区域规划编年工作的机遇,争取国家编制的淮海经济区规划对徐州准确定位,赋予徐州更多职能。

(八)开展徐连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谋划东陇海工业走廊建设,按照国家、省、徐连两市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理清该区域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明确任务和措施,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做出安排,先期对一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启动专项规划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协调各方行动,为编制徐连一体化和东陇海工业走廊建设发展规划提供基础。

(九)建立“户籍制度综合改革试验区”。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徐州市可以在市区北部的九里、鼓楼、贾汪和各县(市)所在城镇、各乡镇探索率先创建“户籍制度综合改革试验区”,争取中央和省政策支持,加快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进程。

徐州市水文特性

徐州市水文特性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邮编221006) 摘要:介绍了徐州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根据多年的水文统计资料,分析了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和水质等水文特性,为区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文依据。 关键词:徐州; 水文; 特性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City SHI-Gui-Ju1, QIAN-Xue-Zhi2, ZHENG-Chang-Ling3, ZHANG-Jing4 CHEN-Wei-Dong5, WU-Cheng-Geng6, (Xuzhou Branch of Jiangs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Bureau, Xuzhou 221006,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na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uzhou City is introduced. Moreover, we analyze rainfall, evaporation, runoff, silt and water quality mai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provide hydrological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Xuzhou City; Hydrology; Characteristics 1 自然地理概况 1.1地理位置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属于淮河流域中下游,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连接东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优势;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多条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在此汇合,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现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联系东西、南北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 徐州市总人口972.89万,下辖二市三县五区,即邳州市、新沂市、丰县、沛县、睢宁县、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贾汪区和铜山区。徐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今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 1.2地形地貌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花园城市(艾比尼泽·霍华德)——带形城市(索里亚·伊·马塔)——工业城市(加尼埃) 巴黎改建:奥斯曼在1851年开始的18年中的大师之作。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的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当时数量庞大的马车已经彻底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奥斯曼在密集的旧市区中,征收土地,拆除建筑物,切蛋糕似地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这些大道直线贯穿各个街区中心,成为巴黎交通的主要交通干道。奥斯曼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使城市充满绿意,巴黎的林荫大道开世界风气之先,如今林荫大道已成为全世界都市计划的共同语言。奥斯曼的都市计划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这些经过仔细规范,同时期新建的楼房统一了巴黎的街景,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城市地底下的工程才是城市建设有最有远见的最佳指标。巴黎的地下工程除了闻名世界的地铁网络以外,还有令后来无数市民引以为傲的下水道系统。巴黎的下水道简直就像一个地下城市,每条街道地下都有宽敞的下水道,也设有街名,一部分的下水道被规划成为下水道博物馆,在隧道似的空间里,展示出下水道的系统设计与各种设备,这里已经成为巴黎的观光景点之一。奥斯曼在他的城市规划中,开辟了好几个大型公园,利用大型空地开辟出来的公园。以及保留资源地景开辟出来的大型公园,成为巴黎的“城市之肺”。奥斯曼在他的回忆录中特别强调,公园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非常重要,在公园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与开敞的空间,这个城市公园中的花草树木处处展现出高水准的地景专业与优秀传统。在密集的人造环境中,保留出一片绿地,也成为全世界城市规划者的共同目标。 新协和村:当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形成,开始暴露其种种矛盾时,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已经产生的社会弊病,提出了社会改良的设想。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的“新协和村”,居住人口500~1500人,有公用厨房及幼儿园。住房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作坊,村外有耕地及牧场。为了做到自给自足,必需品由本村生产,集中于公公仓库,统一分配。他宣传的这些设想,遭到了当时政府的拒绝。1852年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土地,带了900名志同道合者去实现“新协和村”。随后还有不少欧文的追随者建立了多个新协和村形式的公社。 花园城市:“花园城市”的思想从萌芽状态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也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风貌。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1771-1858)提出的。在经历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工业化浪潮对自然的毁坏后,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1830-1928)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了题为区《明天的花园城市》的专著,阐述了"田园城市”的理论,随后也影响了全世界的城市建设,他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具有生态理念的社会城市·在实践中常被简单理解为花园城市·就是注重城市园林绿化。我国最早的松江新城主干道设置上百米的绿化带·使建筑掩映在绿化中,成为各地政府学习的榜样。由此各地城市不惜巨资,注重建设公园和道路绿化。使得绿化园林建设成为地方政府政绩工程。花园城市理念和目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新城建设绿化标准和园林美学,但有些人为的形象工程绿地不成体系,徒具形象,却不具备生态优化的价值。 以花园城市为样本建设的最新案例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十五年来,经过生活检验,暴露出了若干问题:用地强度较低,使得城市空间过于疏远,交通距离略长。由于沿主干道都是绿化带,因为绿化使得街道单调,缺乏人性化。商业集中在邻里中心,导致汽车依赖,

2021年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关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把××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城市建设事关“争得××应有地位”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 ___门,如何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用城市化的杠杆撬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带动××经济发展最关键的问题。 一、加快城市建设,必须拉大城市框架。拉大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必须开拓新城区。××中心城区东临鄱阳湖,南依庐山,北靠长江,区内水系交错众多,城市发展受限,从地理位置看城市主要发展趋势是向西发展。八里湖水质优、环境好、空间大,是建设新区的首选之地,××城市建设要实现从甘棠湖、南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目前之急的是首先做好三大工程:一是为了改善八里湖地区的交通条件,开辟新、老城区快速通道,建设好长虹西大道。二是为了营造八里湖周边景观、提升八里湖品位,为新城区的文秘杂烩网建设做好铺垫,推进环八里湖岸线的环湖路工程。三是根据城市防洪排涝需要和为了改善八里湖水质,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自然环境,推进十里河改造工程,尤其是截污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这三项工程均是新城区建设的铺垫工程,将对全面推进八里湖新区的建设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二、加快城市建设,必须强推项目建设。项目是城市建设的抓手,抓城市建设就要推进项目。今后每年必须新开工10~20亿元的城建项目建设,按照一个项目、一个 ___、一个责任人、一个工作班子、一个施工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的“六个一”机制,做到开工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按照市委、市 ___统筹部署,我局负责长虹西大道项目建设。为此,我局成立以局长为项目责任人、分管副局长为项目负责人的长虹西大道工程推进管理办公室,从全系统抽调最精兵强将,成立项目征地拆迁、前期手续、综合保障、实施.管理等若干小组,集中办公,每两日一调度,一日一汇总,发现问题当天上报,解决问题不过夜。与此同时,市建设局充分发挥城建系统主力军作用,积极配合相关责任单位做好八里湖环湖路、十里河改造等其它项目的服务工作,为他们提供包括施工计划本文:,施工方案,协调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方面的技术支持,确保各个项目顺利推进。 三、加快城市建设,必须狠抓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安全问题是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速度。认真抓住项目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把关。建立健全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狠抓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关,狠抓工程质量监督关,加大对影响项目质量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监管力度,把每个工程、每个项

2019-2020年整理徐州市城市总体计划(含计划总图)汇编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徐州市的城镇化发展、城镇体系布局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徐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对徐州的城市定位、定性、空间格局、文化环境、重大基础设施等一系列 重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为高效、科学合理地编制徐州城市总体规划 奠定了基础。2002年初,我市成立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具体负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面向21世纪,以现代化为目标,从更大的范围来研究徐州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 及发展动力,从区域的角度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 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 2.对徐州市域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形态、布局和规模,研究并确定全市域 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加强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区规划,特别是对中心城区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增强辐射能力,为实现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3.突出城市性质,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按 2010年市域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重视生态环 境保护、名城景观和园林绿化,提高能源、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创造良好的投 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4.确定城市发展规模,优化城市发展方向,积极主动调整行政区划,建立新的城市 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 5.协调市区内老城、经济开发区、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调整城市中心区的布局, 加快新区建设,保证徐州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6.弘扬历史文化,体现出“两汉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周 围山、水、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与自然有机统一 的山水园林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手段,使城市具有较强的 现代感,成为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极具活力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8.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的步伐。重视市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9.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引导功能。规划既要体 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又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重视和突出对城市 基本空间框架的建立,使本规划在规划期内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分 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徐州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规划地位和作用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本市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建设、城 市管理的基本依据。在本市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计划、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年。 远期规划: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徐州市高铁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部分现状资料分析总汇 第一章土地利用及人口分布现状 一、位置与范围 二、自然条件 三、土地利用现状 四、行政归属与人口分布 第二章各类用地现状 一、居住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三、工业、仓储用地现状 四、特殊用地现状 五、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现状 第三章城市道路系统现状 第四章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一、供水 二、雨水 三、污水 四、供电 五、电信 六、燃气 七、供热 八、消防 第二部分规划说明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原则 第三章用地策划 一、开发潜力分析 二、功能定位 三、规划布局 四、道路交通规划 第四章绿地与景观规划 一、绿地系统规划 二、景观规划 三、高度分区 第五章分期建设 第六章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二、污水工程规划

三、雨水工程规划 四、供电工程规划 五、电信工程规划 六、燃气工程规划 七、供热工程规划 八、环卫工程规划 九、综合防灾规划 十、综合管线规划

第一部分现状资料分析总汇

第一章土地利用及人口分布现状 一、位置与范围 高铁客站地块位于徐州市主城区东部,距离正在规划建设的徐州新区仅3公里,距离徐州市老城区仅6公里,距离城东新区2.5公里,距离金山桥开发区1.5公里。徐州市高速客站地块规划范围南起郭庄路延长线,北至城东大道,西至规划中的金山桥至徐州新区快速路,东至京沪高速铁路,总用地面积约为8.7平方公里。 二、自然条件 徐州市高速客站地区属于平原多山地区,呈东部高,西部低的趋势。规划区内部有4座山体,分别为长山、翠屏山、珠山、凤凰山。其中长山、翠屏山海拔高程分别为91米和79米,珠山和凤凰山海拔高程分别为89.5米和103.49米,其它平原地区海拔高程为29-40米之间。规划区内有房亭河由北向西南流过,向西接三八河;西南部有道中河由南向北流过,接三八河。 三、土地利用现状 (一)、基本特征 徐州市高速客站地块地处坝山组团的东侧,还未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周围地区的农村地区。目前本地区除村镇建设用地、军事用地和山体外,大部为农田。除城东大道外,本地区的道路建设滞后,道路等级较低,且联系不便。 本地区内现状用地大量分为耕地和露天矿用地,占整个规划区面积的65%。建用地中以村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军事用地为主,占规划区建设用地的85%,其中村镇建设用地以村庄为主,村庄建筑多为2-3层,建筑无序,环境较差基础设施不健全。规划区内主要的企业有上山水泥厂和长山水泥厂,在基乔公路的南侧建有批村镇企业。由于本地区内的珠山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及思考 摘要:按时间顺序,本文把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分为六个各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的核心特质,抽取并剖析精华思想,以为中国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经验借鉴。1.前言 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构成了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必要背景和物质驱动后,现代城市规划就进到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阶段。从英国政府改善城市卫生条件和工人居住环境的实践开始,越来越多的先驱(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社会家、政府官员等)关注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他们或思考理想城市的模型,或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或支持追随,或批判指正……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精华思想洗尽铅华,一些理论被遭贬弃。但是,曾经某一时代的经典,依然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历史,可以为我们正视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本文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演变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力求清晰系统地阐述规划理论的发展历程。 2.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演变历程 2.1初期实践探索 2.1.1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运动 人类居住模式的转变,导致传染疾病在西方世界迅速蔓延。14世纪“黑死病”和后来几次传染病的爆发,促使欧洲各国关注城市环境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的情况毫无疑问是最严重的。为此,英国于1875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强制性规定了城市里的卫生设施和住宅的最低建设水准。为了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1890年,英国颁布了《工人阶级住宅法》,提出了旧住宅改造的标准,如对给排水、道路、房屋日照、室内日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城市规划的雏形开始形成。 2.1.2 城市美化运动 18世纪后,中产阶级对城市中四周由街道和连续的并列式住宅所围成的居住街道中只有点缀性的绿化表示出极端的不满,在此情形下,有园艺师亨弗利.雷普顿倡导的“英国公园运动”试图将农村的风景庄园引导城市之中,强调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要创造健康的环境和展现优美的美学特征。在奥姆斯特德带领下,纽约1859年建了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敞空间——纽约中央公园,这改善了城市机能,也开创了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不断郊区化,为恢复市中心良好的环境和吸引力,美化运动运行开来。美国城市美化运动起源于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以伯恩海姆所做的“芝加哥规划(1909)”为开端。之后,一些先驱们开始自然主义的探索,渴望城市与自然相融。 英国公园运动和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以建筑学和园艺学的思维方式引导着对城市布局问题的思考,探索了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整体环境规划的手法,而且还传递了“人类有组织的规划设计可以创造全新的城市环境,它远远优美于城市无序、自发的发展”的概念,奠定了“城市需要规划”的思想基础。 2.1.3空想社会主义与公司城建设 托马斯.莫尔提出了“乌托邦”的概念,他借“乌托邦”之名,阐述了进行社会改革的立场,并描述了理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英国工业家罗伯特.欧文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城市,并建立了名叫“新协和村”的社会主义城镇,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严峻条件下,实验失败。法国傅里叶也阐述了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社区思想,提出建立称为“法郎吉”的社会公共生活单位,但后来在美国建立的28个类似的“傅里叶殖民地”,均在建成后不久就失败了。 美国设计家汉密尔顿提出了建设公司城的基本概念,有意识地将工厂和工人居住区结合在一起建设,并于1792年由朗方赫然哈伯德在新泽西州规划了帕特森城。19世纪后,这类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财政支持政策

促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财政政策选择 江羽翔 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仅需要改革创新,而且需要财政发挥其基本职能,在筹集发展资金、加强收支管理、争取和落实财税优惠政策等方面,发挥其应有作用,为建设国家中心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撑。 一、壮大财政收入规模,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筹集所需财政资金 近几年来,我市财政收入虽然快速增长,但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五个国家中心城市相比,财政收入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 2009—2011年武汉与五个国家中心城市财政收入对照表 单位:亿元 收入 年份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 2009 地方财政收入2678.77 3365 1210 1165.7 1107.7 535.54 一般预算收入2026.81 2540.3 821.4 681.8 702.7 316.07 2010 地方财政收入3810.9 5129.2 1977.6 1990.6 1399.1 814.04 一般预算收入2353.9 2873.6 1068.8 1018.3 872.6 390.19 2011 地方财政收入4359.1 5238 2384 2908.8 1535.7 1194.3 一般预算收入3006.3 3429.8 1454.9 1488.2 960 673.26 从近三年地方财政收入看,2009年,武汉市地方财政收 入仅为上海的1/6、北京的1/5,不到天津、重庆、广州的

1/2,2010年,与差距较小的广州市相比,相差585亿元; 2011年,仍较广州少341亿元。 从近三年各城市的一般预算收入看,2009—2010年,武汉仅为上海的1/8、北京的1/6、不到天津、重庆、广州的1/2;按省财政体制调整后的新口径计算,2011年,武汉市一般预算收入为上海的1/5、北京的1/4、天津和重庆的1/2,较广州较少287亿元①。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家创新中心,改善城市发展软硬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因此,要想方设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壮大财政收入规模,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财力保障。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契机,打破常规,改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引进具有发展前景、财税贡献率大的项目,培养壮大新兴财源。二是要进一步提速工业倍增计划。要扩大工业有效投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抓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打造承载工业大发展的战略平台;着力推进汽车、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钢铁、家电、食品等9大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发展,加强配套能力建设,完善产业链。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财政担保、贴息和奖励,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设计咨询等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商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创业和引进具有竞争的电子商务企业;要 ①以上数据来自2009—2011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六城市预算报告

《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哪些发展趋势》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家中心城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城镇体系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方面。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至2018年,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城市,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这些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促进中国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引领国

际交流合作向纵深推进。这些城市要代表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要带领所在区域的城市群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的“顶端”,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网络,抢占我国在全球城市体系和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制高点。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9大国家中心城市都是所在区域城市群的核心龙头城市,要强化区域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这些中心城市建设除了关注自身功能提升以外,还需要充分加强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人口、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市场要素和体制机制一体化对接,建设高效联动、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区域整体均衡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9大国家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域文化的渊源、发展、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对外要展示地域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对内要保护城市的文化根脉,加大对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的正面宣传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 对于国家中心城市来说,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在质量。未来一个时期,在面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新时代提出的新目标进行系统思考和准确把握,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

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湖北十堰)

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未知来源:十堰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添加日期:11年06月20日 一、主动应对国家城市圈(带)发展趋势,明确十堰未来的发展走向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逐步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国际化大城市圈及武汉、东北、山东、成渝、西安、中原、海峡等七大国家级城市圈(带)。十堰从地理位置上处于武汉、成渝、西安、中原等四大城市圈(带)的中心位置,距离在300公里左右,从十堰的人口产业、辐射范围等方面来看,十堰无论与襄樊、南阳、安康等市怎样联接融合都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圈。所以,十堰在区域性大城市建设中,要主动应对上述四大城市圈发展趋势,一方面接收上述城市的辐射,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十堰的城市功能,放大其辐射效应。从未来发展态势来看,十堰要坚持东进西出、南依北靠的发展思路,尤其是要以东进为主,首先就是要依靠武汉城市圈,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同时西连西安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南依成渝、北靠中原,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作,积极争取京津等受水地区的对口支持,把十堰建设成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在此基础上,主动融入上述四大城市圈(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为此,特建议十堰市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从宏观上要充分考量上述四大城市圈(带)尤其是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规划,做好未雨绸缪、主动应对工作。 二、在城市空间拓展上,要坚持靠山近水的原则 随着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十堰市城区发展空间已基本饱和,拓展发展空间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市委、市政府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问题十分重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立足十堰、郧县发展实际,提出了推进市县对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7月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市县对接发展工作会议,对推进这项工作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我们认为,十堰在城市空间拓展方面要坚持“靠山近水”原则,体现东进、北联、西扩的发展思路。靠山,也就是靠近武当山,向东拓展发展空间,切实发挥武当山的龙头作用,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之一。另一方面要近水,也就是向北发展,靠近汉江、靠近郧县县城发展;向西靠近黄龙镇及堵河下游发展,从而使十堰成为依山傍水、既有山的凝重、又有水的灵性,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现在的问题是向北发展、与郧县对接扎实推进,而向东发展则动静不大,形成强烈反差。建议市委、市政府对东向发展问题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要进一步解决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既要做好十堰市与郧县的对接,也要做好十堰市与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规划上的对接工作。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0701104班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古代部分 绪论 一、城市的起源 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捉奸产生了原 始的固定的居民点; 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 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 分离出来的) 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 期;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二、城市概念的变迁 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 城廓——城郭:城墙 城郭之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2、城市的原始定义: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 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

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 4、现代城市的定义: *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要求相对集中 *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 态环境 *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 转的社会实体 *有继承和延文化传统的使命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位置: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2、规模: 3、建筑组合 4、一定的功能分区 5、原始居民点初步且有城市最基本的“集中”的特征(城市最大特征是聚集)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

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 元前2000年) 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 河南偃师市二里关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 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 河南偃师市乡沟商城 总体布局: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周礼考工记内容、解释、影响,要深入到中建史书的具体章节, 下面红字的部分还要补充,很重要) 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观,这在城建制度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1、政治上“分诸侯、建藩卫”——西周成为 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的朝代

大跨度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大跨度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中共山西省侯马市委书记:王醒安) 山西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强调,要抢抓机遇,明确思路,在转型跨越崛起中实现科学发展。更好地推进发展,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把全省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这既是省委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也是对建设新山西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要求。我们要按照省委的新要求,从侯马的实际出发,大跨度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科学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新的一届侯马市委,站在更高、更远、更开放的位置,重新审视侯马、认识侯马,认为与周边县市比较,侯马具有五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交通优势。境内同蒲、侯西、侯月铁路和大运公路、108国道以及大运高速、晋侯、侯禹高速公路在市区交汇,距运城飞机场仅60公里里程;二是区位优势。侯马地处太原、西安、郑州三大城市经济圈和临汾、运城、晋城三个中等城市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也是山西省南部黄河旅游精品线路必经之地;三是人文优势。春秋时期的晋国曾在此建都209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境内有一大批地属以上企业和团建制以上的驻军及军工企业,集聚着大量的人才;四是生态优势。境内基本没有重工业污染,空气质量良好,蓝天碧水,绿树成阴,并且有丰富的地下温泉;五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侯马虽是县级市,但设有海关、商检、口岸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第二大移动呼叫中心,山西省最大的邮件分拣中心,华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也落户在侯马。但是,市域面积小,没有矿产资源,也是侯马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将现有的五大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我们认为,需要“全方位、高起点、大跨度地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精品农业示范中心、先进制造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大力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努力建

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一、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从最近的相关卫星及夜景图不难看出,徐州作为区域中心主城区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 数据来自美国空军美国国防气象卫星。 相关信息:国防气象卫星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但从相关卫星夜景图中可以看出,徐州的主城区近十年来扩展太慢,与苏南地市比速度差距大,就是与邻近的临沂比,也让人汗颜。也有些人认为徐州已经很大了,其实个人早就感觉到徐州城区面积扩展偏慢(只是近年高铁区和新城区的发展才稍有起色)。作为区域中心,徐州城市核心规模上偏小致使无法达到较大的辐射力影响力。 近期(5-10年)主城区的规模至少要达到两个高速环线内的面积(接近较大规模的省会或计划单列城市),具体而言西面和南面要到省界、北至微山湖沿岸、东北至贾汪、东至大许一带,这样规模的区域核心才能具备比较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另外,徐州城市群虽然有一定的潜力但培育还有待时日

其实主城区大不大真的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要孕育徐州地区的中小城市! 远景来看,简单的设想是,发展至稳态水平的中国经济,农村必然是大农业,以徐州的面积,农村撑破天需要壹佰万人口(劳动力要小于人口,农村劳动力需求估计不足五十万),那么其余的七百万人怎么办?这就有选择了,是全部住进主城区?还是完善各县城等中小城 市?抑或是重点发展各镇的城区? 七百万人口的主城区,的确不适合居住;而散居在各镇区则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因此,需要重点发展各县城以及一些拥有较大建成区的镇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建设用地总量扩张迅速。2005年全市二三产业比重为86.0%,城市化水平为44.1%,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1996-2005年城镇工矿用地净增13811.0公顷,增幅为44.6%,土地利用表现为建设用地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行,总量增长占主导,成长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 2、土地垦殖率高,耕地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徐州市平原广袤,丘陵、岗地、高滩呈点状、带状分布,地处暖温带南缘,雨热同步,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规模经营。2005年全市土地垦殖率53.7%,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中低产田的比重占68%,耕地质量建设任务重。随着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增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难度与成本上升,耕地补充与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 3、工矿用地比重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徐州是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重工业化程度高,轻重工业产值比为32:68,独立工矿用地总量大,煤炭、能源、通用设备等占地面积大的产业比重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提高较为困难。 4、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多、布局散,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潜力较大。全市2274个行政村,9881个自然村,农村居民点用地120745.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7.7%,人均占地198平方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较大。 5、资源开发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局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煤炭、化工等资源型产业用地总量大,水资源相对不足,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 存在的问题:1规划实施中出现以下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实际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耕地、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现难度加大;土地利用布局方案缺乏必要的弹性,难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变化;局部地区土地破坏与环境污染较严重;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屡禁不止,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提高,社会监督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规划调整与修改程序有待进一步严格和规范,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需加强。 2 a、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72美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为86.0%,正处于工业化前中期、城市扩张期。规划期内徐州市力争成为苏北和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区,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83亿元,年均增长13.5%;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亿元。B、城市化加速发展。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集聚,城市化将成为推动徐州市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预计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将达955万人,城市化水平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我市位居第76位,在省内仅次于武汉市。在鄂豫陕渝四省毗邻地市中,十堰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竞争力趋优。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域”范围应是:以十堰为中心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省(直辖市)直属的7个行政区,即陕西安康市、商洛市、重庆巫溪县、河南南阳市、湖北十堰市、襄樊市、神农架林区等5市两县(区),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00万人。 坚持生态第一、开发第二,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提升交通、信息、物流三大要素功能,强化开放先导、人才强市、创新推动三大战略,建立市场配置、区域合作、协调服务三大机制,突破性发展汽车、旅游、水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努力把十堰建设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开放型、多功能、强辐射、有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几个概念 (一)关于“区域”的范围。从理论上讲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划分:一是从地理学上来看,是指围绕一个城市的毗邻地区,就是我们说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这一片。二是从经济学来看,主要指一个城市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合作和协配的区域性关系。三是从社会学来看,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交通、文化、教育、科技与周边区域相联系、生活方式的相近性以及社会交往的密切度,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一个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关系。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半径一般为100一150公里,形成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若干个地域相邻、文化相近、产业相关的卫星城和城镇群相包围的经济发展圈。我国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关联度不强,一般把中心城市势能辐射半径调整为30-200公里。 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域”范围应是:以十堰为中心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省(直辖市)直属的7个行政区,即陕西安康市、商洛市,重庆巫溪县,河南南阳市,湖北十堰市、襄樊市、神农架林区等5市两县(区),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00万人。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十堰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在某些方面的辐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地区,我们的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性影响。 (二)关于“中心”的概念。所谓“中心”,从地域上看,它的位置居中;从经济学和社会学来讲,它主要是经济文化的社会中心。“中心”必须具备两大功能:一是资源配置功能,就是对区域内各种发展要素的集聚和配置能力;二是经济社会辐射功能,就是对区域内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的辐射能力。 区域性中心城市有三大类型:一是综合性中心城市,就是特大型城市,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综合实力特别突出,如长三角的上海;二是特定区域内城市功能十分突出的大城市,如深圳市,就是沿海开放城市这一典型。三是在一定区域内具有某些方面特色的城市。 不管哪一种类型,都要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互补共荣的产业纽带,二是科技金融服务的深层次协作,三是辐射与被辐射的能量相互转换。因此,我们可以把区域中地理位置居中、综合实力较强、资源配置和辐射作用力较大、对周边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力的城市称之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独特的区位,每个城市的主要功能往往不尽相同,从而也就构成了

徐州概况

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为华夏九州之一。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中文名称: 徐州 外文名称: Xuzhou 别名: 彭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等 政府驻地: 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1号 电话区号: 0516 邮政区码: 221000 地理位置: 江苏省西北部 面积: 11258平方公里 人口: 940.95万(2008年) 方言: 徐州方言 机场: 徐州观音机场 火车站: 徐州站 车牌代码: 苏C 市树: 银杏 市花: 紫薇 目录 编辑本段

简介 徐州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灯火通明徐州城 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东端一个人口超过三百万的特大城市。 徐州“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滨微山湖。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我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派作家王茂飞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市情概览英文名: Xuzhou 简称:徐 经纬度:市中心位于北纬34°15′、东经117°11′。 省份: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 时间:北京时间UTC+8 牌照:苏C 苏OC(徐州警察和行政用车) 政府:市委书记曹新平,市长张敬华。 人口:2010年市辖区人口306.4万。 面积:市区面积3037.3平方公里。 城市荣誉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11期2011年第1期Serial No.111 No.1,2011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一线”和 “西南一片”的衔接点,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H ”形发展战略构架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全国一级综合交通枢纽[1]。重庆周围集聚了诸如成都、西安等具备较强实力的城市群。重 庆入选 “国家中心城市”在战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既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也是中央对重庆直辖十多年来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不过,由于重庆直辖之后的发展起步较晚,其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仍相对弱小,它作为西部开发“领头羊”和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尚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作为成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快速崛起的“引擎”,既需要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及带动作用。这对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及成渝经济一体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城市化正在迅速向前推进,已然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趋势,而城市的发展尤以中心城市为重。中心城市指的是一定区域内居于社 会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是自然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 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的统一体。国家中心城市则是指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这 些城市能够在全国具备引领、 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 2010年2月份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说明重庆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重庆的发展提振了信心,注入了强大动力。重庆应该把国家中心城市当做一种责任,通过未来 的发展使自身与这种定位完全相称。这就需要重庆确立自己 的核心,提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2010年初,重庆同时拥有了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两大开放平台———西永综合保税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这也意味着以“内陆开放高地”为目 标的重庆,将从此迈入 “双核”驱动时代:东边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依托水港、空港,侧重保税物流,辐射重庆市本地及周边省市;西边的西永综合保税区,依托西永微电园高科技项目集群,侧重保税加工,为全球电子信息类企业在渝落户、发展,提供全面的平台服务。两个保税区完全可以错位发展、相互呼应,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这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以及西部重要增长极的重庆,抓住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机遇以及发挥出辐射西部、服务西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及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及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有了明显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战略方针表述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 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2] 。把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 凝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结构有序、 优势互补、功能配合、共生共进、和谐高效的城市化体系。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也是适应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包括成渝经济区在内的整个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域经济尚处于早期单纯的集聚发展阶段,城市的数量虽然不少,但规模较小,且相互作用较弱,尤其是缺乏具有较大带动作用、较强功能的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区域条件下,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为充分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培育中心城市成为经济增长极,成为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地,发达国家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以及外资投资增长的密集地,从而带动成渝经济区乃至西部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为在西部实现率先小康奠定了坚 收稿日期:2010-10-18 作者简介:陈国富(1971-),男,河南周口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 陈国富,王伯承 (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重庆401220) 摘要: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作为西部大开发“领头羊”及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增强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裂变力。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但可以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凝聚成渝经济区在中西部的向心力,而且还可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向前发展。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1)01-0159-02 15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