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数学《第二章》单元达标测试(二)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2.00 KB
- 文档页数:6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计算()3.6 5.4--的结果是( )A .1.8B .9C .-9D .-1.82.将一个正方形纸片按如图1、图2依次对折后,再按如图3打出一个心形小孔,则展开铺平后的图案是( )A .B .C .D .3.如图,四个图形中的∠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235a a a +=B .326a a a ⋅=C .321a a ÷=D .()33a a -= 5.一次函数满足,且随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6.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若54,48A B ∠=∠=,则CDE ∠的大小为()A .44B .40C .39D .387.直线l 1:y =k 1x +b 与直线l 2:y =k 2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2x >k 1x +b 的解集为( )A .x>-1B .x<-1C .x>3D .x<38.如图,已知AB =3,BC =4,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点C 落在点E 的位置,则AE 的长度为( )A .85B .125C .3D .759.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是弦,CD AB ,30BCD ∠=︒,6AB =,则AC 的长为( )A .πB .4πC .2πD .15π10.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与抛物线2(0)y ax a =≠交于A,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是2-,点B 的横坐标是3,则以下结论:①抛物线2(0)y ax a =≠的图象的顶点一定是原点;②0x >时,一次函数(0)y kx b k =+≠与抛物线2(0)y ax a =≠的函数值都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AB 的长度可以等于5;④当32x -<<时,2ax kx b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11______.12.如图,是某个正多边形的一部分,则这个正多边形是_______边形.1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0,1),B(﹣1,0),动点P 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运动,当线段PA 与线段PB 之差的绝对值最大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 1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 ,AB 于点M ,N ;②以点O 为圆心,AM 长为半径作弧,交OC 于点M ';③以点M '圆心,MN 长为半径作弧,在COB ∠内部交前面的弧于点N ';④过点N '作射线ON '交BC 于点E .若8AB =,则线段OE 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5,16,17,18题每题5分,19,20,21,22题每题7分,23题8分,24题10分,25题12分,共78分)15.计算:()()-20201921-2 3.14---12π⎛⎫++ ⎪⎝⎭ 16.解方程: 22142x x x +=-- 17.如图,点C,D 分别在射线OA 、OB 上,求作⊙P,使它与OA 、OB 、CD 都相切.(使用直尺、圆规、直角板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18.如图,菱形ABCD 中,点E 是边AD 上一点,延长AB 至点F ,使BF =AE ,连结BE ,CF .求证:BE =CF .19.大雁塔南广场玄奘铜像是为纪念唐代高僧玄奘而设计.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甲、乙两位同学测量玄奘铜像的高度他们分别在A ,B 两处用高度为1.8m 的测角仪测得铜像顶部C 的仰角分别为30°,60°,两人间的水平距离AB 为10m ,求玄奘铜像的高度CF .(结果保留根号)20.某商场用两个月时间试销某种新型商品,经市场调查,该商品的第x 天的进价y (元/件)与x (天)之间的相关信息如下表:该商品在销售过程中,销售量m (件)与x (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在销售过程中,商场每天销售的该产品以每件80元的价格全部售出.(1)求该商品的销售量m(件)与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2)设第x天该商场销售该商品获得的利润为w元,求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第几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3)在销售过程中,当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2400元的共有多少天?21.文具店有三种品牌的6个笔记本,价格是4,5,7(单位:元)三种,从中随机拿出一个本,已知P(一次拿到7元本)23 =.(1)求这6个本价格的众数.(2)若琪琪已拿走一个7元本,嘉嘉准备从剩余5个本中随机拿一个本.①所剩的5个本价格的中位数与原来6个本价格的中位数是否相同?并简要说明理由;②嘉嘉先随机拿出一个本后不放回,之后又随机从剩余的本中拿一个本,用列表法...求嘉嘉两次都拿到7元本的概率.22.某跳高集训队,对集训队员进行了一次跳高测试,经过统计,将集训队员的测试成绩(单位:m),绘制成尚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图①)与条形统计图(图②).(1)a=________,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求集训队员测试成绩的众数;(3)教练发现,测试成绩不包括两名请假的队员,补测后,把这两名队员的成绩(均是0.05的整数倍)与原测试成绩并成一组新数据,求新数据的中位数.23.如图,AE是△ABC外接圆O的直径,连结BE,作AD⊥BC于D.(1)求证:△ABE∽△ADC;(2)若AB=8,AC=6,AE=10,求AD的长.24.如图,线段AB,A(2,3),B(5,3),抛物线y=﹣(x﹣1)2﹣m2+2m+1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C,D(点C在点D的左侧)(1)求m为何值时抛物线过原点,并求出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对称轴和项点坐标.(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P,m为何值时△P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将线段AB沿y轴向下平移n个单位,求当m与n有怎样的关系时,抛物线能把线段AB分成1:2两部分.25.我们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中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重心.重心有如下性质: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重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请利用该性质解决问题(1)如图1,在△ABC中,AF、BE是中线,AF⊥BE于P.若BP=2,∠F AB=30°,则EP=,FP=;(2)如图1,在△ABC中,BC=a,AC=b,AB=c,AF、BE是中线,AF⊥BE于P.猜想a2、b2、c2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证明;(3)如图2,在▱ABCD中,点E、F、G分别是AD、BC、CD的中点,BE⊥BG,AB=3,AD求AF的长.答案与解析第I 卷(选择题)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计算()3.6 5.4--的结果是( )A .1.8B .9C .-9D .-1.8【答案】B【解析】()3.6 5.4 3.6 5.49--=+=;故选择:B.2.将一个正方形纸片按如图1、图2依次对折后,再按如图3打出一个心形小孔,则展开铺平后的图案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按照图中顺序进行操作,展开后心形图案应该靠近正方形上下两边,且关于中间折线对称,故只有B 选项符合.故选B.3.如图,四个图形中的∠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A 、∠1、∠2有一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C 、∠1、∠2有一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D 、∠1、∠2有一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在被截线的同一方,是同位角;D 、∠1、∠2的两条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同位角;故选:D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235a a a +=B .326a a a ⋅=C .321a a ÷=D .()33a a -= 【答案】A【解析】A 、235a a a +=,故原题计算正确,符合题意;B 、325a a a ⋅=,故原题计算错误,不合题意;C 、32a a a ÷=,故原题计算错误,不合题意;D 、()33a a -=-,故原题计算错误,不合题意.故选:A.5.一次函数满足,且随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A【解析】根据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得:k <0,又kb >0,则b <0,故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即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A .6.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若54,48A B ∠=∠=,则CDE ∠的大小为()A .44B .40C .39D .38【答案】C 【解析】∵∠A=54°,∠B=48°,∴∠ACB=180°-∠A -∠B =78°.∵CD 平分∠ACB,∴∠DCB=∠ACD=39°.∵DE ∥BC,∴∠CDE=∠DCB=39°.故选C.7.直线l1:y=k1x+b与直线l2:y=k2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2x> k1x+b的解集为( )A.x>-1B.x<-1C.x>3D.x<3【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两直线交点的横坐标为-1,则k2x>k1x+b的解集为x<-1,故选B.8.如图,已知AB=3,BC=4,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E的位置,则AE的长度为()A.85B.125C.3D.75【答案】D【解析】设FD=x,则AF=4﹣x,∵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E的位置,∴∠FBD=∠DBC,BE=BC,∵矩形ABCD,∴AD∥BC,AD=BC,∴∠ADB=∠DBC,BE=AD,∴∠ADB=∠FBD,∴FB=FD=x,在直角△AFB 中,x 2=(4﹣x )2+32,解之得,x =258,AF =4﹣x =78,∵BE=AD,FB=FD,∴AF=EF, ∴AFEF=FD FB ,∵∠AFE=∠DFB,∴△AFE ∽△DFB , ∴AFAE=FD DB ,∴78258解得AE =75.故选:D .9.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是弦,CD AB ,30BCD ∠=︒,6AB =,则AC 的长为()A .πB .4πC .2πD .15π【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OC,则132OC AB ==//CD AB ,30BCD ∠=︒30BCD ABC ∴=∠=∠︒260AOC ABC ∴∠=∠=︒则AC 的长为603180ππ⨯=故选:A .10.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与抛物线2(0)y ax a =≠交于A,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是2-,点B 的横坐标是3,则以下结论:①抛物线2(0)y ax a =≠的图象的顶点一定是原点;②0x >时,一次函数(0)y kx b k =+≠与抛物线2(0)y ax a =≠的函数值都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AB 的长度可以等于5;④当32x -<<时,2ax kx b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抛物线2y ax =,利用顶点坐标公式得顶点坐标为()0,0,正确.②由题图可知,在y 轴右侧,即当0x >时,一次函数与抛物线的函数值都随x 的增大而增大,正确.③如解图,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过点B 作y 轴的平行线,两线相交于点D.在Rt ABD ∆中,由A 、B 横坐标分别为2-,3,可知5AD =,故5AB >,错误.④直线y kx b =-+与y kx b =+关于y 轴对称,如解图所示,可得出直线y kx b =-+与抛物线交点E 、F 横坐标分别为3-,2,由解图可知当32x -<<时,2ax kx b <-+,即2ax kx b +<,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④.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11______.【解析】由相反数的定义可知-,12.如图,是某个正多边形的一部分,则这个正多边形是_______边形.【答案】十【解析】由题意可得: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6°=10.即该多边形是:十边形.故答案为:十.1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0,1),B(﹣1,0),动点P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运动,当线段PA与线段PB之差的绝对值最大时,点P的坐标为_____.【答案】(1,2)或(-2,-1)【解析】如图,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将A(0,1)、B(-1,0)代入,得:1-0b k b =⎧⎨+=⎩, 解得:11k b =⎧⎨=⎩,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 ﹣1, 直线AB 与双曲线y=2x的交点即为所求点P,此时|PA ﹣PB|=AB,即线段PA 与线段PB 之差的绝对值取得最大值,由+12y x y x =⎧⎪⎨=⎪⎩可得12x y =⎧⎨=⎩或-2-1x y =⎧⎨=⎩, ∴点P 的坐标为(1,2)或(-2,-1),1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 ,AB 于点M ,N ;②以点O 为圆心,AM 长为半径作弧,交OC 于点M ';③以点M '圆心,MN 长为半径作弧,在COB ∠内部交前面的弧于点N ';④过点N '作射线ON '交BC 于点E .若8AB =,则线段OE 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4【解析】由题意可得出:'''',,AM OM AN ON MN M N ===∴''MAN M ON ≅ ∴''MAN M ON ∠=∠ ∴//OE AB ∵O 为AC 的中点 ∴OE 为ACB △的中位线 ∵8AB =∴142OE AB == 故答案为:4.四、解答题(15,16,17,18题每题5分,19,20,21,22题每题7分,23题8分,24题10分,25题12分,共78分)15.计算:()()-2201921-2 3.14---12π⎛⎫++ ⎪⎝⎭【解析】()()-2201921-2 3.14---12π⎛⎫++ ⎪⎝⎭=414(1)++--- =2. 16.解方程:22142xx x +=-- 【解析】两边都乘(x+2)(x -2),得 2+x(x+2)=x 2-4, 2+ x 2+2x= x 2-4, 解得x=-3,经检验:x=-3是方程的解;17.如图,点C,D 分别在射线OA 、OB 上,求作⊙P,使它与OA 、OB 、CD 都相切.(使用直尺、圆规、直角板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解析】如图,作∠DOC 的平分线OM ,∠ODC 的平分线DN ,OM 交DN 于点P 1,作P 1F ⊥OD ,以P 1为圆心,P 1F 为半径作⊙P 1即可;同法作出⊙P 2.1P ,2P 即为所求;18.如图,菱形ABCD 中,点E 是边AD 上一点,延长AB 至点F ,使BF =AE ,连结BE ,CF .求证:BE =CF .【解析】∵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BC ,AB =BC ,∴∠A =∠CBF .在△ABE 和△BCF 中,∵AE =BF ,∠A =∠CBF ,AB =BC ,∴△ABE ≌△BCF (SAS),∴BE =CF .19.大雁塔南广场玄奘铜像是为纪念唐代高僧玄奘而设计.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甲、乙两位同学测量玄奘铜像的高度他们分别在A ,B 两处用高度为1.8m 的测角仪测得铜像顶部C 的仰角分别为30°,60°,两人间的水平距离AB 为10m ,求玄奘铜像的高度CF .(结果保留根号)【解析】设CG=x m, 在Rt △CGD 中,tan ∠CDG=CGDG,∴DG=CGtan CDG∠,在Rt △CGE 中,tan ∠CEG=CGGE,∴EG=3CG x tan CEG ∠=,由题意得,10x +=,解得,x =,即 ,∴CF=CG+GF=1.82+,答:玄奘铜像的高度CF 为 1.8⎫⎪⎪⎝⎭m . 20.某商场用两个月时间试销某种新型商品,经市场调查,该商品的第x 天的进价y (元/件)与x (天)之间的相关信息如下表:该商品在销售过程中,销售量m (件)与x (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在销售过程中,商场每天销售的该产品以每件80元的价格全部售出.(1)求该商品的销售量m (件)与x (天)之间的函数关系;(2)设第x 天该商场销售该商品获得的利润为w 元,求出w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第几天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3)在销售过程中,当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2400元的共有多少天? 【解析】(1)设该商品的销售量m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0m kx b k =+≠ 由图可知,点()0,120,()50,20在m kx b =+上 将点()0,120,()50,20代入得1205020b k b =⎧⎨+=⎩解得2120k b =-⎧⎨=⎩则该商品的销售量m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2120m x =-+; (2)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①当130x ≤<时()()()2808070212021001200w y m x x x x =-⋅=+-⋅-+=-++()22252450x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25x =时,w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450 ②当3050x ≤≤时()()80402120804800w x x =-⋅-+=-+∵800k =-< ∴w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当30x =时,w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803048002400-⨯+= 因24502400>故第25天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2450元综上,w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21001200(130)804800(3050)x x x w x x ⎧-++≤<=⎨-+≤≤⎩,第25天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2450元;(3)①当130x ≤<时,()22252450w x =--+ 则()222524502400x --+= ∴120x =或230x =∴2030x ≤<,利润不低于2400元即此时,共有10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2400元 ②当3050x ≤≤时,804800w x =-+ 则8048002400x -+≥ 解得30x ≤30x ∴=即此时,只有1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2400元 综上,共有11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2400元.21.文具店有三种品牌的6个笔记本,价格是4,5,7(单位:元)三种,从中随机拿出一个本,已知P (一次拿到7元本)23 =.(1)求这6个本价格的众数.(2)若琪琪已拿走一个7元本,嘉嘉准备从剩余5个本中随机拿一个本.①所剩的5个本价格的中位数与原来6个本价格的中位数是否相同?并简要说明理由;②嘉嘉先随机拿出一个本后不放回,之后又随机从剩余的本中拿一个本,用列表法...求嘉嘉两次都拿到7元本的概率.【解析】(1)∵P(一次拿到7元本)2 3 =,∴7元本的个数为6×23=4(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4,5, 7,7,7,7,∴这6个本价格的众数是7.(2)①相同;∵原来4、5、7、7、7、7,∴中位数为777 2+=,5本价格为4、5、7、7、7,中位数为7,∴77=,∴相同.②见图∴P(两次都为7)63 2010 ==.22.某跳高集训队,对集训队员进行了一次跳高测试,经过统计,将集训队员的测试成绩(单位:m),绘制成尚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图①)与条形统计图(图②).(1)a =________,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求集训队员测试成绩的众数;(3)教练发现,测试成绩不包括两名请假的队员,补测后,把这两名队员的成绩(均是0.05的整数倍)与原测试成绩并成一组新数据,求新数据的中位数. 【解析】(1)25;补全条形统计图如解图所示:()%110%20%30%15%25%a =-+++=,故25a =;测试成绩为1.50m 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10%,故总人数为210%20÷=(人).则测试成绩为1.55m 的人数为2020%4⨯=(人). (2)由条形统计图可知,集训队员测试成绩的众数为1.65m ; (3)当两名请假队员的成绩均大于或等于1.65m 时,中位数为1.60 1.651.625(m)2+=;当两名请假队员的成绩均小于1.65m 或一个小于1.65m,一个大于或等于1.65m 时,中位数为1.60m. 23.如图,AE 是△ABC 外接圆O 的直径,连结BE,作AD ⊥BC 于D . (1)求证:△ABE ∽△ADC ;(2)若AB=8,AC=6,AE=10,求AD 的长.【解析】(1)如图,∵AE是△ABC外接圆O的直径,且AD⊥BC,∴∠ABE=∠ADC=90°;而∠E=∠C,∴△ABE∽△ADC.(2)∵△ABE∽△ADC,∴AB AEAD AC,而AB=8,AC=6,AE=10,∴AD=4.8.24.如图,线段AB,A(2,3),B(5,3),抛物线y=﹣(x﹣1)2﹣m2+2m+1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C,D(点C在点D的左侧)(1)求m为何值时抛物线过原点,并求出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对称轴和项点坐标.(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P,m为何值时△P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将线段AB沿y轴向下平移n个单位,求当m与n有怎样的关系时,抛物线能把线段AB分成1:2两部分.【解析】(1)当y=﹣(x﹣1)2﹣m2+2m+1过原点(0,0)时,0=﹣1﹣m2+2m+1,得m1=0,m2=2,当m1=0时,y=﹣(x﹣1)2+1,当m2=2时,y=﹣(x﹣1)2+1,由上可得,当m=0或m=2时,抛物线过原点,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1)2+1,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为(1,1);(2)∵抛物线y=﹣(x﹣1)2﹣m2+2m+1,∴该抛物线的顶点P为(1,﹣m2+2m+1),当﹣m2+2m+1最大时,△PCD的面积最大,∵﹣m 2+2m+1=﹣(m ﹣1)2+2,∴当m=1时,﹣m 2+2m+1最大为2,∴y=﹣(x ﹣1)2+2,当y=0时,0=﹣(x ﹣1)2+2,得x 1,x 2=1,∴点C 的坐标为(1,0),点D 的坐标为,0)∴)﹣(1,∴S △PCD =22,即m 为1时△PCD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3)将线段AB 沿y 轴向下平移n 个单位A(2,3﹣n),B(5,3﹣n)当线段AB 分成1:2两部分,则点(3,3﹣n)或(4,3﹣n)在该抛物线解析式上,把(3,3﹣n)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3﹣n=﹣(3﹣1)2﹣m 2+3m+1,得n=m 2﹣2m+6;把(4,3﹣n)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3﹣n=﹣(3﹣1)2﹣m 2+3m+1,得n=m 2﹣2m+11;∴n=m 2﹣2m+6或n=m 2﹣2m+11.25.我们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中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重心.重心有如下性质: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重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请利用该性质解决问题(1)如图1,在△ABC 中,AF 、BE 是中线,AF ⊥BE 于P .若BP =2,∠F AB =30°,则EP = ,FP = ;(2)如图1,在△ABC 中,BC =a ,AC =b ,AB =c ,AF 、BE 是中线,AF ⊥BE 于P .猜想a 2、b 2、c 2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证明;(3)如图2,在▱ABCD 中,点E 、F 、G 分别是AD 、BC 、CD 的中点,BE ⊥BG ,AB =3,AD 求AF 的长.【解析】(1)∵在△ABC 中,AF 、BE 是中线,∴BP =2EP =2,AP =2FP ,∴EP =1,∵AF ⊥BE ,∠F AB =30°,∴AB=2BP=4,∴AP =∴FP =12AP ;故答案为:(2)a 2+b 2=5c 2;理由如下:连接EF ,如图1所示:∵AF ,BE 是△ABC 的中线,∴EF 是△ABC 的中位线,∴EF ∥AB ,且EF =12AB =12c , ∴12PE PF PB PA ==, 设PF =m ,PE =n ,∴AP =2m ,PB =2n ,在Rt △APB 中,(2m )2+(2n )2=c 2,即4m 2+4n 2=c 2,在Rt △APE 中,(2m )2+n 2=(12b )2,即4m 2+n 2=14b 2, 在Rt △FPB 中,m 2+(2n )2=(12a )2,即m 2+4n 2=14a 2, ∴5m 2+5n 2=14(a 2+b 2)=54c 2, ∴a 2+b 2=5c 2;(3)连接AC、EC,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点E,F分别是AD,BC,CD的中点,∴AE=CE,∴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AF=CE,∵AD∥BC,∴△AEQ∽△CBQ,∴12 AQ EQ AECQ BQ BC===,设AQ=a,EQ=b,则CQ=2a,BQ=2b,∵点E,G分别是AD,CD的中点,∴EG是△ACD的中位线,∴EG∥AC,∵BE⊥EG,∴BE⊥AC,由勾股定理得:AB2﹣AQ2=BC2﹣CQ2,即9﹣a22﹣4a2,∴3a2=11,∴a2=11 3,∴BQ2=4b22﹣4×113=163,∴b2=163×14=43,在Rt△EQC中,CE2=EQ2+CQ2=b2+4a2=16,∴CE=4,∴AF=4.。
人教版数学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8小题)1. 如图是圆规示意图,张开的两脚所形成的角大约是()A. 90°B. 60°C. 45°D. 30°2. 实数m,n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mn<0,且|m|<|n|,则原点可能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3. 如果a﹣b=3,那么代数式2b aaa a b⎛⎫-⋅⎪+⎝⎭的值为( )A. ﹣3B. 3C. 3D. 234. 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 )A. 45︒B. 60︒C. 72︒D. 90︒5. 今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北京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2010﹣2018年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的情况.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2010﹣2018年,北京市毎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逐年增长B. 2010﹣2018年,北京市毎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平均数超过10件C. 2010年申请后得到授权的比例最低D. 2018年申请后得到授权的比例最高6. 弹簧原长(不挂重物)15cm ,弹簧总长L (cm )与重物质量x (kg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弹簧总长L (cm ) 16 17 18 19 20 重物重量x (kg )0.51.01.52.02.5当重物质量为5kg (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总长L (cm )是( ) A. 22.5B. 25C. 27.5D. 307. 如图,抛物线2815y x x =-+与轴交于、两点,对称轴与轴交于点,点(0,2)D -,点(0,6)E -,点是平面内一动点,且满足90DPE ∠=︒,M 是线段PB 的中点,连结CM .则线段CM 的最大值是( ).A. 3B.412C.72D. 58. 如图,点A ,B ,C 是⊙O 上的三个点,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在∠ABC 所对的弧上存在一点E ,使得∠BCE =∠DCE ;②在∠ABC 所对的弧上存在一点E ,使得∠BAE =∠AEC ;③在∠ABC 所对的弧上存在一点E ,使得EO 平分∠AEC ;④在∠ABC 所对的弧上任意取一点E (不与点A ,C 重合) ,∠DCE=∠ABO +∠AEO 均成立.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共8小题)9. 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六个数字,投掷这个骰子一次,则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偶数的概率为10. 用一组,,的值说明命题”若ac bc =,则a b =“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a =__________,b =__________,c =__________.11. 如图,某人从点A 出发,前进5m 后向右转60°,再前进5m 后又向右转60°,这样一直走下去,当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 时,共走了_____m .12. 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ABC 是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13. 如图,过⊙O 外一点P 作⊙O 的两条切线P A ,PB ,切点分别为A ,B ,作直线BC ,连接AB ,AC ,若∠P =80°,则∠C =_____°.14. 如图,在矩形ABCD 中,过点B 作对角线AC 的垂线,交AD 于点E ,若AB =2,BC =4,则AE =_____.15. 2019年2月,全球首个5G 火车站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启动.虹桥火车站中5G 网络峰值速率为4G 网络峰值速率的10倍.在峰值速率下传输8千兆数据,5G 网络比4G 网络快720秒,求这两种网络的峰值速率.设4G 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传输x 千兆数据,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16. ▱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是边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EO 并延长,交CD 于点F ,连接AF ,CE ,下列四个结论中: ①对于动点E ,四边形AECF 始终是平行四边形;②若∠ABC <90°,则至少存在一个点E ,使得四边形AECF 是矩形; ③若AB >AD ,则至少存在一个点E ,使得四边形AECF 菱形; ④若∠BAC =45°,则至少存在一个点E ,使得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 以上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三.解答题(共12小题)17.计算:052sin 60(2019)π-︒--18. 解不等式组: 4(21)31385x x x x -<+⎧⎪-⎨<⎪⎩19. 已知:如图1,直线,所成的角跑到画板外面去了,你有什么办法作出这两条直线所成角的角平分线? 小明的做法是: (1)如图2,画PC a ∥;(2)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PC 于点,; (3)连结AD 并延长交直线于点;请你先完成下面的证明,然后完成第(4)步作图: ∵PC a ∥∴1PDA ∠=∠( )∵以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PC 于点, ∴PA PD =∴PAB ∠=∠ ∴1PAB ∠=∠∴以直线,的交点和点、为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 根据上面的推理证明完成第(4)步作图(4)请在图2画板内作出”直线,所成的跑到画板外面去的角”的平分线(画板内的部分),尺规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第(4)步这么作图的理论依据是: .20. 已知关于的方程mx2+(2m-1)x+m-1=0(m≠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整数的值.21. 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AE∥BD,且AE=BD.(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2)连接CE交AB于点F,若∠ABE=30°,AE=2,求EF的长.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x+b与x轴交于点A(﹣2,0),与y轴交于点B.双曲线ykx =与直线l交于P,Q两点,其中点P的纵坐标大于点Q的纵坐标(1)求点B的坐标;(2)当点P的横坐标为2时,求k的值;(3)连接PO,记△POB的面积为S.若112S<<,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23. 如图,AB是O的直径,CB与O相切于点B.点D在O上,且BC BD=,连接CD交O于点E.过点E作EF⊥AB于点H,交BD于点M,交O于点F.(1)求证:∠MED=∠MDE.(2)连接BE,若3ME=,MB=2.求BE的长.24. 为了推动全社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全面依法治国,某区每年都举办普法知识竞赛,该区某单位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200人,要在这两个部门中挑选一个部门代表单位参加今年的竞赛,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法律知识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甲部门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成6组:40≤x<50,50≤x<60,60≤x<70,70≤x<80,80≤x <90,90≤x≤100)b.乙部门成绩如下:40 52 70 70 71 73 77 78 80 8182 82 82 82 83 83 83 86 91 94c.甲、乙两部门成绩的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如下:平均数方差中位数甲79.6 36.84 78.5乙77 147.2 md.近五年该单位参赛员工进入复赛的出线成绩如下: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出线成绩(百79 81 80 81 82分制)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表中m值;(2)可以推断出选择部门参赛更好,理由为;(3)预估(2)中部门今年参赛进入复赛的人数为.25. 如图,P是直径AB上的一点,AB=6,CP⊥AB交半圆AB于点C,以BC为直角边构造等腰Rt△BCD,∠BCD=90°,连接OD.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线段AP,BC,OD的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对于点P在AB上的不同位置,画图、测量,得到了线段AP,BC,OD的长度的几组值,如下表:位置1 位置2 位置3 位置4 位置5 位置6 位置…AP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BC 6.00 5.48 4.90 4.24 3.46 2.45 …OD 6.71 7.24 7.07 6.71 6.16 5.33 …在AP,BC,OD的长度这三个量中,确定________的长度是自变量,________的长度和________的长度都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1)中所确定的函数的图象;(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OD=2BC时,线段AP的长度约为________.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x2﹣6mx+9m+1(m≠0).(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和B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AB=4,求m的值.(3)已知四个点C(2,2)、D(2,0)、E(5,﹣2)、F(5,6),若抛物线与线段CD和线段EF都没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7. 已知C为线段AB中点,∠ACM=α.Q为线段BC上一动点(不与点B重合),点P在射线CM上,连接P A,PQ,记BQ=kCP.(1)若α=60°,k=1,①如图1,当Q为BC中点时,求∠P AC的度数;②直接写出P A、PQ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α=45°时.探究是否存在常数k,使得②中的结论仍成立?若存在,写出k的值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Q,给出如下定义:若P,Q为某个三角形的顶点,且边PQ上的高h,满足h=PQ,则称该三角形为点P,Q的”生成三角形”.(1)已知点A(4,0);①若以线段OA为底的某等腰三角形恰好是点O,A的”生成三角形”,求该三角形的腰长;②若Rt△ABC是点A,B“生成三角形”,且点B在x轴上,点C在直线y=2x﹣5上,则点B的坐标为;(2)⊙T的圆心为点T(2,0),半径为2,点M的坐标为(2,6),N为直线y=x+4上一点,若存在Rt△MND,x的取值范围.是点M,N的”生成三角形”,且边ND与⊙T有公共点,直接写出点N的横坐标N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 如图是圆规示意图,张开的两脚所形成的角大约是()A. 90°B. 60°C. 45°D. 30°【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图形,直接判断结果.【详解】解:观察图形,张开的两脚所形成的角大约是6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概念,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 实数m,n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若mn<0,且|m|<|n|,则原点可能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答案】B【解析】【分析】由若mn<0可知,m、n异号,所以原点可能是点B或点C,而又由|m|<|n|即可根据距离正确判断.【详解】解:∵mn<0∴m、n异号∴原点可能是点B或点C又由|m|<|n|,观察数轴可知,原点应该是点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绝对值会让问题更加明确清晰,是一种常用的方法.3. 如果a ﹣b 2b a a a a b ⎛⎫-⋅ ⎪+⎝⎭的值为( )A. C. 3 D. 【答案】A【解析】【分析】先化简分式,然后将a ﹣b =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原式=22b a a a a b⋅-+ =()()a b a b a a a b-+-⋅+ =﹣(a ﹣b ),∵a ﹣b,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 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 )A. 45︒B. 60︒C. 72︒D. 9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180n -•︒求出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固定的360︒,依此可以求出多边形的一个外角.【详解】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多边形的边数为54018025︒÷︒+=,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多边形的每个外角360572÷︒==.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记住内角和的公式与外角和的特征,难度适中.5. 今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北京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2010﹣2018年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的情况.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2010﹣2018年,北京市毎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逐年增长B. 2010﹣2018年,北京市毎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平均数超过10件C. 2010年申请后得到授权的比例最低D. 2018年申请后得到授权的比例最高【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统计图得出各年的具体数据,依据增长情况和百分比概念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 .2010﹣2018年,北京市毎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在2012﹣2013年不变,此选项错误; B .2010﹣2018年,北京市毎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平均数为5.989.99.910.916.319.121.222.39++++++++≈13.7,超过10件,此选项正确; C .2014年申请后得到授权的比例最低,此选项错误;D .2017年申请后得到授权的比例最高,此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6. 弹簧原长(不挂重物)15cm ,弹簧总长L (cm )与重物质量x (kg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弹簧总长L (cm )16 17 18 19 20 重物重量x (kg ) 0.5 1.0 1.5 2.0 2.5当重物质量为5kg (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总长L (cm )是( )A. 22.5B. 25C. 27.5D. 3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关系式,当x =5时,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值即可.【详解】设弹簧总长L (cm )与重物质量x (kg )的关系式为L =kx +b , 将(0.5,16)、(1.0,17)代入,得:0.51617k b k b +=⎧⎨+=⎩, 解得:k 2b 15=⎧⎨=⎩, ∴L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L =2x +15;当x =5时,L =2×5+15=25(cm ) 故重物为5kg 时弹簧总长L 是25cm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弹簧长度的关系式,难点是得到x 千克重物在原来基础上增加的长度.7. 如图,抛物线2815y x x =-+与轴交于、两点,对称轴与轴交于点,点(0,2)D -,点(0,6)E -,点是平面内一动点,且满足90DPE ∠=︒,M 是线段PB 的中点,连结CM .则线段CM 的最大值是( ).A. 3B. 412C.72D. 5【答案】C【解析】【分析】解方程x2−8x+15=0得A(3,0),利用抛物线的性质得到C点为AB的中点,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点P 在以DE为直径的圆上,圆心Q点的坐标为(−4,0),接着计算出AQ=5,⊙Q的半径为2,延长AQ交⊙Q于F,此时AF的最大值为7,连接AP,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得到CM=12AP,从而得到CM的最大值.【详解】解方程x2−8x+15=0得x1=3,x2=5,则A(3,0),∵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C点为AB的中点,∵∠DPE=90°,∴点P在以DE为直径的圆上,圆心Q点的坐标为(−4,0),AQ=2234=5,⊙Q的半径为2,延长AQ交⊙Q于F,此时AF最大,最大值为2+5=7,连接AP,∵M是线段PB的中点,∴CM为△ABP为中位线,∴CM=12 AP,∴CM的最大值为7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把求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转化为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8. 如图,点A,B,C是⊙O上的三个点,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在∠ABC所对的弧上存在一点E,使得∠BCE=∠DCE;②在∠ABC所对的弧上存在一点E,使得∠BAE=∠AEC;③在∠ABC所对的弧上存在一点E,使得EO平分∠AEC;④在∠ABC所对的弧上任意取一点E(不与点A,C重合),∠DCE=∠ABO +∠AEO均成立.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①当BE是⊙O的直径时,根据圆周角定理和邻补角的定义得到结论;②当AE∥BC时,得到弧AB=弧CE,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结论;③当点E是弧AC的中点时,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结论;④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得到结论.【详解】解:①当BE是⊙O的直径时,∠BCE=∠DCE=90°,故①正确;②当AE∥BC时,弧AB=弧CE,∴弧BCE=弧ABC,∴∠BAE=∠AEC;故②正确;③当点E是弧AC的中点时,EO平分∠AEC;故正确;④如图2,∵∠A=∠ECD,∠A+12∠BOE=180°,∴∠ABO+∠AEO=360°-∠A-∠BOE=360°-∠DCE-2(180°-∠COE),∴∠DCE=∠ABO+∠AEO,故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解题关键是正确的理解题意.二.填空题(共8小题)9. 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六个数字,投掷这个骰子一次,则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偶数的概率为 【答案】12 【解析】【分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偶数的情况数除以总情况数6即为所求的概率.【详解】解:正方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的1,2,3,4,5,6六个数字中,偶数为2,4,6,则向上一面的数字是偶数的概率为3162=. 【点睛】明确概率的意义是解答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10. 用一组,,的值说明命题”若ac bc =,则a b =“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a =__________,b =__________,c =__________.【答案】 (1). -1 (2). -2 (3). 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选择a 、b 、c 的值即可.【详解】当c =0,a =−1,b =−2,所以ac =bc ,但a ≠b ,当c =0,a =3,b =−2,所以ac =bc ,但a ≠b ,故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11. 如图,某人从点A出发,前进5m后向右转60°,再前进5m后又向右转60°,这样一直走下去,当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共走了_____m.【答案】30【解析】【分析】从A点出发,前进5m后向右转60°,再前进5m后又向右转60°,…,这样一直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所走路径为正多边形,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判断多边形的边数,再求路程.【详解】解:依题意可知,某人所走路径为正多边形,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60n=360,解得n=6,∴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5×6=30(m),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正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根据每一个外角判断多边形的边数.12. 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ABC是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答案】锐角【解析】【分析】根据三边的长可作判断.【详解】解:∵AB2=32+12=10,AC2=12+42=17,BC2=32+42=25,∴AB2+AC2>BC2,∴△ABC为锐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锐角.【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边的关系,会利用三边关系确定三角形的形状: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①当a2+b2>c2时,△ABC为锐角三角形;②当a2+b2<c2时,△ABC为钝角三角形;③当a2+b2=c2时,△ABC为直角三角形.13. 如图,过⊙O外一点P作⊙O的两条切线P A,PB,切点分别为A,B,作直线BC,连接AB,AC,若∠P=80°,则∠C=_____°.【答案】50【解析】【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出∠P AO=∠PBO=90°,求出∠AOB的度数,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C即可.【详解】解:连接OA,∵过⊙O外一点P作⊙O的两条切线P A,PB,切点分别为A,B,∴∠P AO=∠PBO=90°,∵∠P=80°,∴∠AOB=360°﹣90°﹣90°﹣80°=100°,∴∠C=12AOB=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知识点,能求出∠AOB的度数和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C=12AOB是解此题的关键.14. 如图,在矩形ABCD中,过点B作对角线AC的垂线,交AD于点E,若AB=2,BC=4,则AE=_____.【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B=∠ABC=90°,AD=BC=4,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C=22AB BC+=25,设AC与BE交于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ABC=90°,AD=BC=4,∴AC=22AB BC+=25,设AC与BE交于F,∵BE⊥AC,∴AB2=AF•AC,∴AF=2225525=,∴CF=AC﹣AF=855,∵AE∥BC,∴△AEF∽△CBF,∴AE AF BC CF=,∴255 4855AE=,∴AE=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 2019年2月,全球首个5G火车站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启动.虹桥火车站中5G网络峰值速率为4G网络峰值速率的10倍.在峰值速率下传输8千兆数据,5G网络比4G网络快720秒,求这两种网络的峰值速率.设4G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传输x千兆数据,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答案】8872010x x-=【解析】【分析】设4G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传输x千兆,则5G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传输10x千兆,根据在峰值速率下传输8千兆数据,5G网络快720秒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4G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传输x千兆,则5G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传输10x千兆,根据题意,得8872010x x-=.故答案为8872010x x-=.【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6.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EO并延长,交CD于点F,连接AF,CE,下列四个结论中:①对于动点E,四边形AECF始终是平行四边形;②若∠ABC<90°,则至少存在一个点E,使得四边形AECF是矩形;③若AB>AD,则至少存在一个点E,使得四边形AECF是菱形;④若∠BAC=45°,则至少存在一个点E,使得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以上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_____.【答案】①③④【解析】分析】①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B∥DC,OA=OC,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可得∠OAE=∠OCF,∠AOE=∠COF,根据ASA来判定△AOE≌△COF,推出AE=CF,由此可判断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②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可知,当CE⊥AB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而图2-2中,AB<AD时,点E不在线段AB上;③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可知:当EF⊥AC时,四边形AECF为菱形;④当CE⊥AB且∠BAC=45°时,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在AB上一定存在一点E【详解】解:(1)如图1,∵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DC,AB=DC,OA=OC,OB=OD,∴∠OAE=∠OCF,∵∠AOE=∠COF,∴△AOE≌△COF(ASA),∴AE=CF,又∵AE∥CF,∴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即E在AB上任意位置(不与A、B重合)时,四边形AECF恒为平行四边形,故选项①正确;(2)如图2,当∠ABC<90°,当CE⊥AB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在图2中,AB>AD时,存在一点E, 使得四边形AECF是矩形;而图2-2中,AB<AD时,点E不在线段AB上;故选项②不正确.(3)如图3,当EF⊥AC时,四边形AECF为菱形,∵AB>AD,∴在AB 上一定存在一点E, 使得四边形AECF 是矩形;故选项③正确.(4)如图4,当CE ⊥AB 且∠BAC =45°时,四边形AECF 为正方形,故选项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以及几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12小题)17. 计算:05122sin 60(2019)π-︒-- 【答案】4 3.+【解析】【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二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三项利用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第四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详解】()05122sin602019π-︒--, =35321+-, =4 3.【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 解不等式组: 4(21)31385x x x x -<+⎧⎪-⎨<⎪⎩ 【答案】4x 1-<<.【解析】【分析】分别解出两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详解】()42131385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解不等式②得:x >-4,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4<x <1.【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9. 已知:如图1,直线,所成的角跑到画板外面去了,你有什么办法作出这两条直线所成角的角平分线? 小明的做法是:(1)如图2,画PC a ∥;(2)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PC 于点,;(3)连结AD 并延长交直线于点;请你先完成下面的证明,然后完成第(4)步作图:∵PC a ∥∴1PDA ∠=∠( )∵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PC 于点,∴PA PD =∴PAB ∠=∠∴1PAB ∠=∠∴以直线,的交点和点、为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根据上面的推理证明完成第(4)步作图(4)请在图2画板内作出”直线,所成的跑到画板外面去的角”的平分线(画板内的部分),尺规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第(4)步这么作图的理论依据是: .【答案】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PDA ;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圆的特点得到1PAB ∠=∠,故可得以直线,的交点和点、为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即可作图.【详解】(1)如图2,画PC a ∥;(2)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PC 于点,;(3)连结AD 并延长交直线于点;请你先完成下面的证明,然后完成第(4)步作图:∵PC a ∥∴1PD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直线,PC 于点,∴PA PD =∴PAB ∠=∠PDA∴1PAB ∠=∠∴以直线,的交点和点、为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根据上面的推理证明完成第(4)步作图(4)请在图2画板内作出”直线,所成的跑到画板外面去的角”的平分线(画板内的部分),尺规作出图形,并保留作图痕迹.第(4)步这么作图的理论依据是: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PDA ;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复杂尺规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线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0. 已知关于的方程mx 2+(2m-1)x+m-1=0(m≠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整数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m=1或m=-1【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m≠0,则计算判别式的值得到1=,从而可判断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先利用求根公式得到1211,1x xm=-=-,然后利用有理数的整除性确定整数的值.试题解析:(1)证明:∵m≠0,∴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2(21)4(1)10m m m=---=>,∴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21)12mxm--±=,1211,1x xm∴=-=-,∵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且m是整数,∴m=1或m=−1.21. 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AE∥BD,且AE=BD.(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2)连接CE交AB于点F,若∠ABE=30°,AE=2,求EF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7.【解析】【分析】(1)由AE∥BD,且AE=BD可得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B=AC,D为BC中点,可知AD⊥BC 即可得出四边形AEBD是矩形.(2)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EB,再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BC即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C,由题意可证△AEF∽△BCF,再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出结果.【详解】(1)证明:∵AE∥BD,AE=BD,∴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AB=AC,D为BC的中点,∴AD⊥BC,∴∠ADB=90°,∴四边形AEBD是矩形.(2)解:∵四边形AEBD是矩形,∴∠AEB=90°,∵∠ABE=30°,AE=2,∴BE=23,BC=4,∴EC=27,∵AE∥BC,∴△AEF∽△BCF,∴12 EF AECF BC,∴EF13=EC=273.【点睛】本题为矩形与等腰三角形的结合题型,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矩形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x+b与x轴交于点A(﹣2,0),与y轴交于点B.双曲线ykx =与直线l交于P,Q两点,其中点P的纵坐标大于点Q的纵坐标(1)求点B的坐标;(2)当点P的横坐标为2时,求k的值;(3)连接PO,记△POB的面积为S.若112S<<,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答案】(1)点B的坐标为(0,2);(2)k的值为8;(3)54<k<3.【解析】【分析】(1)有点A的坐标,可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再由解析式求出B点坐标.(2)把点P的横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即可求得点P的纵坐标,然后把点P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得k值.(3)根据△POB的面积为S的取值范围求点P的横坐标取值,然后把横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即可求得点P 纵坐标的取值范围,进而求得k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直线l:y=x+b与x轴交于点A(﹣2,0)∴﹣2+b=0∴b=2∴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2∴直线l与y轴交于点B为(0,2)∴点B的坐标为(0,2);(2)∵双曲线ykx=与直线l交于P,Q两点∴点P在直线l上∴当点P的横坐标为2时,y=2+2=4 ∴点P的坐标为(2,4)∴k=2×4=8∴k的值为8(3)如图:S△BOP12=⨯2×x p=x p,∵11 2S<<,∴12<x p<1,∴52<y p<3,∴54<k<3【点睛】本题主要涉及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相交的知识点.根据交点既在一次函数上又在反比例函数上,即可解决问题.23.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B 与O 相切于点B .点D 在O 上,且BC BD =,连接CD 交O 于点E .过点E 作EF ⊥AB 于点H ,交BD 于点M ,交O 于点F . (1)求证:∠MED=∠MDE .(2)连接BE ,若3ME =,MB=2.求BE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10【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EF BC ,则C DEM ∠=∠,又C MDE ∠=∠,则结论得证;(2)连BE ,BE BF =,可得BEF D ∠=∠,可证BEM BDE ∆∆∽,则2BE BM BD =,可求BE 的长.【详解】(1)证明:CB 与O 相切于点,OB BC ∴⊥,EF AB ⊥,//EF BC ∴,DEM C ∴∠=∠,BC BD =,C MDE ∴∠=∠,MED MDE ∴∠=∠;(2)EF AB ⊥,AB 是O 的直径,BE BF =,D BEF ∴∠=∠,EBM DBE ∠=∠,BEM BDE ∆∆∽,BE BD BM BE=,即2BE BM BD =, MED MDE ∠=∠3∴==ME MDBM=,2BD MB MD∴=+=5BE=.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和平行线之间的角度转化以及圆周角定理和相似综合,熟练的在圆中找出对应的相似三角形是求解本题的关键.24. 为了推动全社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全面依法治国,某区每年都举办普法知识竞赛,该区某单位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200人,要在这两个部门中挑选一个部门代表单位参加今年的竞赛,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法律知识测试,获得了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并对数据(成绩)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a.甲部门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分成6组:40≤x<50,50≤x<60,60≤x<70,70≤x<80,80≤x <90,90≤x≤100)b.乙部门成绩如下:40 52 70 70 71 73 77 78 80 8182 82 82 82 83 83 83 86 91 94c.甲、乙两部门成绩的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如下:平均数方差中位数甲79.6 36.84 78.5乙77 147.2 md.近五年该单位参赛员工进入复赛的出线成绩如下: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出线成绩(百79 81 80 81 82分制)。
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动态几何问题》专项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90°,AB=AD=5,BC=4,M、N、E分别是AB、AD、CB上的点,AM=CE=1,AN=3,点P从点M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MB﹣BE向点E运动,同时点Q从点N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折线ND﹣DC﹣CE向点E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后,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APQ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秒,则S与t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为()A.B.C.D.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N、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12,1),(3,1),(3,0),点A为线段MN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C,过点A作AB⊥AC交y轴于点B,当点A从M运动到N时,则点B随之运动,设点B的坐标为(0,b),则b的取值范围是()A.−14≤b≤1B.−54≤b≤1C.−94≤b≤12D.−94≤b≤13.如图所示,∥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C=BC=2,正方形DEFG边长也为2,且AC 与DE在同一直线上,∥ABC从C点与D点重合开始,沿直线DE向右平移,直到点A与点E重合为止,设CD的长为x,∥ABC与正方形DEFG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4.二次函数y=﹣(x﹣1)2+2的顶点坐标是()A.(1,﹣2)B.(1,2)C.(﹣1,2)D.(﹣1,﹣2)5.如图,等腰Rt∥ABC(∥ACB=90°)的直角边与正方形DEFG的边长均为2,且AC与DE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C与点D重合,让∥ABC沿这条直线向右平移,直到点A与点E重合为止.设CD的长为x,∥ABC与正方形DEFG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6.如图,矩形ABCD中,AB=4cm,AD=5cm,点E在AD上,且AE=3cm,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BE→ED→DC运动到点C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停止,它们的运动速度都是1cm/s,设P、Q出发t秒,∥BPQ的面积为y cm2.则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A.B.C.D.7.如图,∥ABC是边长为4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C→B运动,到达B点即停止运动,过点P作PD∥AB于点D,设运动时间为x(s),∥ADP的面积为y (cm2),则能够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8.如图,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运动至点B后,立即按原路返回,点P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则以点B为圆心,线段BP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S与点P的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9.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60°,P、Q同时从B出发,以每秒1单位长度分别沿B﹣A﹣D﹣C和B﹣C﹣D方向运动至相遇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BPQ的面积为S (平方单位),S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个数()①当t=4秒时,则S=4 √3②AD=4③当4≤t≤8时,则S=2 √3t ④当t=9秒时,则BP平分四边形ABCD的面积.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直线l1:y=−x+4与x轴和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平行于直线l1的直线l2从原点O出发,沿x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它与x轴和y轴分别相交于C、D两点,运动时间为t秒(0≤t≤4).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ΔCDE(E、O两点分别在CD两侧),若ΔCDE和ΔOAB的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则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1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120°,AB=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AD→DC运动到点C,同时动点Q也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AC 运动到点C,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则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设△APQ的面积为y,运动时间为x秒,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是()A.B.C.D.12.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AB=1,分别以AC和CB为一边作正方形,用S表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当C是AB的中点时,则S最小B.当C是AB的中点时,则S最大C.当C为AB的三等分点时,则S最小D.当C是AB的三等分点时,则S最大二、填空题(共6题;共7分)13.如图,抛物线y = 13x2−23x−83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D,顶点为E,以AB为直径画半圆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C,圆心为M,P是半圆上的一动点,连接EP,N是PE的中点,当P沿半圆从点A运动至点B时,点N运动的路径长是.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2,0).点P在抛物线y=﹣2x2+4x+8上,设点P的横坐标为m.当0≤m≤3时,则∥PAB的面积S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抛物线y=(x-1)2-1与直线y=x交于点O,点B为线段OA上的动点,过点B作BC∥y 轴,交交抛物线于点C,则线段BC长度的最大值为16.如图,在∥ABC中,∥B=90°,AB=12mm,BC=24mm,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B以2m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B重合),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C以4m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C重合).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经过秒,四边形APQC的面积最小.17.如图,在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从点A、B、C、D同时出发,均以1cm/s的速度向点B、C、D、A匀速运动,当点E到达点B时,则四个点同时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当运动时间为s时,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最小,其最小值是cm2.18.如图,抛物线y=13x2+83x−3与x轴交于点A和点B两点,与y轴交于点C,D点为拋物线上第三象限内一动点,当∠ACD+2∠ABC=180∘时,则点D的坐标为.三、综合题(共6题;共73分)19.如图,抛物线y =ax 2+bx +3与x 轴交于A(−2,0),B(6,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l :y =12x +n 与抛物线交于A ,D 两点,与y 轴交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是抛物线上的点且在直线l 上方,连接PA ,PD ,求当△PAD 面积最大时点P 的坐标及该面积的最大值;(3)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ADQ =45°,若存在请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 =ax 2+bx ﹣4经过A (﹣4,0),C (2,0)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 的横坐标为m ,∥AMB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21.如图,抛物线y=﹣x 2+6x 与x 轴交于点O ,A ,顶点为B ,动点E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F 在对称轴右侧抛物线上,点C 在x 轴正半轴上,且EF =//OC ,连接OE ,CF 得四边形OCFE .(1)求B点坐标;(2)当tan∥EOC= 43时,则显然满足条件的四边形有两个,求出相应的点F的坐标;(3)当0<tan∥EOC<3时,则对于每一个确定的tan∥EOC值,满足条件的四边形OCFE有两个,当这两个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2时,则求tan∥EOC.22.如图,在△ABC中,∠B=90°,AB=6cm,BC=8cm,点P从A点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秒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B点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秒的速度移动,且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则另一个点随之停止移动.设P,Q两点移动的时间为t秒,△PBQ的面积为Scm2.(1)BP=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PBQ面积的最大值.2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6,8)、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N作NP∥BC,交AC于P,连结MP、已知动点运动了t秒、(1)P点的坐标为(,)(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试求∥MPA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t的值;(3)请你探索:当t为何值时,则∥MPA是一个等腰三角形?24.已知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取一点P,过点P作PQ⊥x轴交BC边于点Q,求PQ的最大值;(3)在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取一点D,连接OD,CD.OD交BC于点F,当S△COF:S△CDF=3:2时,则求点D的坐标.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B3.【答案】A4.【答案】B5.【答案】A6.【答案】B7.【答案】B8.【答案】B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A13.【答案】1.5π14.【答案】3≤S≤1515.【答案】9416.【答案】317.【答案】3;1818.【答案】(−7,−163) 19.【答案】(1)解:将A (-2,0)、B (6,0)代入y=ax 2+bx+3得:{4a −2b +3=036a +6b +3=0解得{a =−14b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4x 2+x+3 (2)解:∵y =12x +n 过点于A(−2,0),所以n =1 ∴点D 的坐标为(4,3).如图1中,过点P 作PK ∥y 轴交AD 于点K .设P(m ,−14m 2+m +3),则K(m ,12m +1). ∵S △PAD =12⋅(x D −x A )⋅PK =3PK ∴PK 的值最大值时,则△PAD 的面积最大PK =−14m 2+m +3−12m −1=−14m 2+12m +2=−14(m −1)2+94∵−14<0∴m =1时,则PK 的值最大,最大值为94此时△PAD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74,P(1,154). (3)解:存在如图2中,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T ,则T(−5,6)设DT 交y 轴于点Q ,则∥∠ADQ =45°∵D(4,3)∴直线DT 的解析式为y =−13x +133∴Q(0,133) 作点T 关于AD 的对称点T ′(1,−6)则直线DT ′的解析式为y =3x −9设DQ ′交y 轴于点Q ′,则∠ADQ ′=45°∴Q ′(0,−9)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为(0,133)或(0,−9). 20.【答案】(1)解:将A (﹣4,0),C (2,0)代入y =ax 2+bx ﹣4,得:{16a −4b −4=04a +2b −4=0 ,解得:{a =12b =1∴抛物线解析式为:y =12x 2+x −4 (2)解:如图,过点M 作MN∥AC 于点N∵抛物线y =12x 2+x −4与y 轴交于点B 当x =0 时,则y =−4∴B(0,−4) ,即OB=4∵点M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 的横坐标为m∴M(m ,12m 2+m −4) ∴ON =−m ,MN =−(12m 2+m −4)=−12m 2−m +4 ∴AN =m −(−4)=m +4∴S △ABM =S △ANM +S 梯形MNOB −S △AOB =12(4+m)(−12m 2−m +4)+12(−12m 2−m +4+4)(−m)−12×4 =−m 2−4m =−(m +2)2+4(−4<m <0)∴当m =−2 时,则S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4∴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为S =−m 2−4m , S 的最大值为4.21.【答案】(1)解:∵y=﹣x 2+6x=﹣(x ﹣3)2+9∴B (3,9)(2)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直线x=3交x 轴于H ,如图∵tan∥EOC= 43 ,即tan∥EOH= 43∴EH OH = 43∴EH=4∴E 点坐标为(3,4)或(3,﹣4)当y=4时,则﹣(x ﹣3)2+9=4,解得x 1=3﹣ √5 (舍去),x 2=3+ √5当y=﹣4时,则﹣(x ﹣3)2+9=﹣4,解得x 1=3﹣ √13 (舍去),x 2=3+ √13∴F 点坐标为(3+ √5 )或(3+ √13 ,﹣4)(3)解:如图,∵平行四边形OEFC 和平行四边形OE′F′C′等高∴这两个四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2时,则OC′=2OC 设OC=t,则OC′=2t∴F点的横坐标为3+t,F′点的横坐标为3+2t而点F和F′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3+t﹣3)2+9+[﹣(3+2t﹣3)2+9]=0,解得t1= 3√105,t2=﹣3√105(舍去)∴F点坐标为(3+ 3√105,275)∴E(3,27 5)∴tan∥EOC= 2753= 95.22.【答案】(1)(6-t)(2)解:经过t秒后∴S=12×PB×BQ=12×(6-t)×2t=-t2+6t=−(t−3)2+9∴在移动过程中,△PBQ的最大面积是9cm2.23.【答案】(1)解:6-t;43t(2)解:延长NP交x轴于Q,则有PQ∥QA.设∥MPA的面积为SS=12MA·PQ=12(6—t)43t=— 23t2+4t (0≤t≤6)∴当t =3时,则S的最大值为6(3)解:①若MP=PA ∵PQ∥MA ∴ MQ=QA=t ∴3t=6 即t=2②若MP=MA 则MQ=6—2t PQ=43t PM=MA=6—t在Rt∥PMQ 中∵PM2=MQ2+PQ2 ∴(6—t)2=(6—2t)2+(43t)2∴t =10843③若PA=AM ∵PA=t AM=6—t ∴t=6—t ∴t=94综上所述, t =2或t = 10843 或t = 9424.【答案】(1)解:∵抛物线y =ax 2+bx +3经过点A(−1,0)、B(3,0)∴{a −b +3=09a +3b +3=0解得{a =−1b =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2)解:∵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 令x =0,则y =3∴C(0,3)∵B(3,0)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则{b =33k +b =0解得{k =−1b =3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3过点P 作PQ∥x 轴交BC 于点Q ,设P 点坐标为(x ,−x 2+2x +3)则Q 点坐标为(x ,−x +3)则PQ =(−x 2+2x +3)−(−x +3)=−x 2+3x=−(x −32)2+94∴PQ 的最大值是94. (3)解:∵∆COF 与∆CDF 共高,面积比转化为底边比 OF :DF=S∥COF :S∥CDF =3:2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x 轴于G ,交y 轴于E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OF:FD=OC:CE=3:2∵OC=3∴OE=5∴E(0,5)∴直线EG解析式为:y= -x+5联立方程,得:−x2+2x+3=−x+5解得:x1=1则点D的坐标为(1,4)或(2,3);。
甘肃省中考数学科目:2023年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适用:平凉、天水、武威临夏、庆阳、定西、白银目录选择题…………01页填空题…………05页解答题…………07页参考答案………13页甘肃省2023年中考:《数学》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9的算术平方根是( ) A.3± B.9± C.3D.3- 2.若32a b=,则ab =( ) A.6 B.32C.1D.233.计算:()22a a a +-=( ) A.2 B.2a C.22a a +D.22a a -4.若直线y kx =(k 是常数,0k ≠)经过第一、第三象限,则k 的值可为( ) A.2- B.1-C.12-D.25.如图,BD 是等边ABC △的边AC 上的高,以点D 为圆心,DB 长为半径作弧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DEC ∠=( )A.20︒B.25︒C.30︒D.35︒ 6.方程211x x =+的解为( ) A.2x =- B.2x = C.4x =-D.4x =7.如图,将矩形ABCD 对折,使边AB 与DC ,BC 与AD 分别重合,展开后得到四边形EFGH .若2AB =,4BC =,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 )A.2B.4C.5D.68.据统计,数学家群体是一个长寿群体,某研究小组随机抽取了收录约2200位数学家的《数学家传略辞典》中部分90岁及以上的长寿数学家的年龄为样本,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统计图表(部分数据)如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年龄范围(岁)人数(人)90-91 2592-93 94-95 96-97 11 98-99 10 100-101 mA.该小组共统计了100名数学家的年龄B.统计表中m的值为5C.长寿数学家年龄在92-93岁的人数最多D.《数学家传略辞典》中收录的数学家年龄在96-97岁的人数估计有110人9.如图1,汉代初期的《淮南万毕术》是中国古代有关物理、化学的重要文献,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学者在科学领域做过的一些探索及成就.其中所记载的“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是古人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改变光路的方法,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人射角”。
初中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参考卷(A)(word版可编辑修改)初中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参考卷(A)(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参考卷(A)(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参考卷(A)(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2a 第二章单元测试参考卷(A)(60分钟)学校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
在数24,334,90,0,51,8.0,4,3.8------+中,正数有______________,非正整数有_______.2.2+与2-是一对相反数,请赋予它实际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绝对值为5的数是________,绝对值小于324的整数的和为_________.4.用“>”、“〈”、“="号填空(1) 1__02.0- ; (2) 43___54--;(3) )]75.0([____)43(-+---; (4) 14.3____722--;(5)若,a a -=则0___a ; (6)若a 表示有理数,a a <2,则a 满足_______。
5。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1) _______)24(120=-+; (2) _______)7(9=---;(3) 52)21(53----=_______; (4) 322313---=_________;(5) 7)6(⨯-=___________; (6) )8(48-÷=______________; (7)3)35(-=_____________; (8)=-⨯-⨯-)25.0()124()4(_______;(9) 453)2()1(2-⋅-⋅-=_______(10) 3)15.3(75.0)15.2(25.0÷+⨯+-⨯=____.6。
第 1 页 共 6 页 单元达标测试(二)(第二章)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7·吉林)不等式x+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2.(2017·岳阳)解分式方程2x-1-2xx-1=1,可知方程的解为D A.x=1 B.x=3 C.x=12 D.无解 3.(2017·宜宾)一元二次方程4x2-2x+14=0的根的情况是B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无法判断 4.(2017·十堰)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6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A.90x=60x-6 B.90x=60x+6 C.90x-6=60x D.90x+6=60x 5.(2017·恩施州)某服装进货价80元/件,标价为200元/件,商店将此服装打x折销售后仍获利50%,则x为B A.5 B.6 C.7 D.8
6.(2017·东营)若|x2-4x+4|与2x-y-3互为相反数,则x+y的值为A A.3 B.4 C.6 D.9
7.(2017·眉山)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ax+by=3,ax-by=1的解为x=1,y=-1,则a-2b的值是B A.-2 B.2 C.3 D.-3 8.(2016·青岛)输入一组数据,按下列程序进行计算,输出结果如表:
x 20.5 20.6 20.7 20.8 20.9 输出 -13.75 -8.04 -2.31 3.44 9.21 第 2 页 共 6 页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估计方程(x+8)2-826=0的一个正数解x的大致范围为C A.20.5<x<20.6 B.20.6<x<20.7 C.20.7<x<20.8 D.20.8<x<20.9
9.(2017·宿迁)已知4<m<5,则关于x的不等式组x-m<0,4-2x<0的整数解共有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2017·黑龙江)“双11”促销活动中,小芳的妈妈计划用1 000元在唯品会购买价格分别为80元和120元的两种商品,则可供小芳妈妈选择的购买方案有A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2017·南宁)已知x=a,y=b是方程组x-2y=0,2x+y=5的解,则3a-b=5. 12.(2017·大庆)若实数3是不等式2x-a-2<0的一个解,则a可取的最小正整数为5 .
13.(2017·兰州)王叔叔从市场上买了一块长80 cm,宽70 cm的矩形铁皮,准备制作一个工具箱.如图,他将矩形铁皮的四个角各剪掉一个边长x cm的正方形后,剩余的部分刚好能围成一个底面积为3 000 cm2的无盖长方形工具箱,根据题意列方程为(80-2x)(70-2x)=3 000. 14.(2017·天门)六一前夕,市关工委准备为希望小学购进图书和文具若干套,已知1套文具和3套图书需104元,3套文具和2套图书需116元,则1套文具和1套图书需48元.
15.(2017·聊城)如果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mx-2-2x2-x=1时出现增根,那么m的值为-4. 16.(2017·岳阳)在△ABC中BC=2,AB=23,AC=b,且关于x的方程x2-4x+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C边上的中线长为2. 17.(2017·淄博)已知α,β是方程x2-3x-4=0的两个实数根,则α2+αβ-3α的值为0. 18.已知a+1>0,2a-2<0,且a-b=3,则a+b的取值范围是-5<a+b<-1 . 三、解答题(共66分)
19.(8分)(1)(2017·南京)解方程组:x-3y=-1,3x+y=7;
解:解方程组x-3y=-1,①3x+y=7,② 由①+②×3,得x=2, 把x=2代入①,得y=1, 第 3 页 共 6 页
∴方程组的解为x=2,y=1. (2)(2017·陕西)解方程:x+3x-3-2x+3=1. 解:去分母,得(x+3)2-2(x-3)=(x-3)(x+3), 去括号,得x2+6x+9-2x+6=x2-9, 移项,系数化为1,得x=-6, 经检验,x=-6是原方程的解.
20.(8分)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6+1>x+23; 解:去分母,得x+6>2(x+2), 去括号,得x+6>2x+4, 移项,得x-2x>4-6, 合并同类项,得-x>-2, 系数化为1,得x<2.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2)x-3(x-2)≥4,2x-15解:解方程组x-3(x-2)≥4,①2x-15<x+12,②由①得-2x≥-2, 即x≤1,由②得4x-2<5x+5,即x>-7, 所以-7<x≤1.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21.(8分)(2017·徐州)4月9日上午8时,2017徐州国际马拉松赛鸣枪开跑,一名34岁的男子带着他的两个孩子一同参加了比赛,下面是两个孩子与记者的对话: 第 4 页 共 6 页
根据对话内容,请你用方程的知识帮记者求出哥哥和妹妹的年龄. 解:设今年妹妹的年龄为x岁,哥哥的年龄为y岁,根据题意,得
x+y=16,3(x+2)+(y+2)=34+2,
解得x=6,y=10. 答:今年妹妹6岁,哥哥10岁.
22.(10分)(2017·南充)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m=0.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如果方程的两实根为x1,x2,且x12+x22-x1x2=7,求m的值. 解:(1)证明:∵x2-(m-3)x-m=0,∴Δ=[-(m-3)]2-4×1×(-m)=m2-2m+9=(m-1)2+8>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x2-(m-3)x-m=0,方程的两实根为x1,x2,且x12+x22-x1x2=7,∴(x1+x2)2
-3x1x2=7, ∴(m-3)2-3×(-m)=7,解得,m1=1,m2=2,即m的值是1或2.
23.(10分)(2017·南宁)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某社区鼓励居民到社区阅览室借阅读书,并统计每年的借阅人数和图书借阅总量(单位:本),该阅览室在2014年图书借阅总量是7 500本,2016年图书借阅总量是10 800本. (1)求该社区的图书借阅总量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2)已知2016年该社区居民借阅图书人数有1 350人,预计2017年达到1 440人,如果2016年至2017年图书借阅总量的增长率不低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那么2017年的人均借阅量比2016年增长a%,求a的值至少是多少? 解:(1)设该社区的图书借阅总量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7 500(1+x)2=10 800,即(1+x)2=1.44,解得:x1=0.2,x2=-2.2(舍去). 答:该社区的图书借阅总量从2014年至2016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 (2)10 800(1+0.2)=12 960(本),10 800÷1 350=8(本),12 960÷1 440=9(本),(9-8)÷8×100%=12.5%.故a的值至少是12.5.
24.(10分)(2017·东营)为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东营市各县区今年将改扩建部分中小第 5 页 共 6 页
学,某县计划对A,B两类学校进行改扩建,根据预算,改扩建2所A类学校和3所B类学校共需资金7 800万元,改扩建3所A类学校和1所B类学校共需资金5 400万元. (1)改扩建1所A类学校和1所B类学校所需资金分别是多少万元? (2)该县计划改扩建A,B两类学校共10所,改扩建资金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若国家财政拨付资金不超过11 8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资金不少于4 0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投入到A,B两类学校的改扩建资金分别为每所300万元和500万元.请问共有哪几种改扩建方案? 解:(1)设改扩建1所A类和1所B类学校所需资金分别为x万元和y万元,
由题意,得2x+3y=7 800,3x+y=5 400,解得x=1 200,y=1 800. 答:改扩建1所A类学校和1所B类学校所需资金分别为1 200万元和1 800万元. (2)设今年改扩建A类学校a所,则改扩建B类学校(10-a)所,由题意,得
(1 200-300)a+(1 800-500)(10-a)≤11 800,300a+500(10-a)≥4 000,解得a≥3,a≤5.∴3≤a≤5.
∵x取整数,∴x=3,4,5. 即共有3种方案:方案一:改扩建A类学校3所,B类学校7所;方案二:改扩建A类学校4所,B类学校6所;方案三:改扩建A类学校5所,B类学校5所.
25.(12分)(2017·重庆)对任意一个三位数n,如果n满足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相异数”,将一个“相异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位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F(n).例如n=123,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213+321+132=666,666÷111=6,所以F(123)=6. (1)计算:F(243),F(617); (2)若s,t都是“相异数”,其中s=100x+32,t=150+y(1≤x≤9,1≤y≤9,x,y都
是正整数),规定:k=F(s)F(t),当F(s)+F(t)=18时,求k的最大值.
解:(1)F(243)=(423+342+234)÷111=9;F(617)=(167+716+671)÷111=14. (2)∵s,t都是“相异数”,s=100x+32,t=150+y,∴F(s)=(302+10x+230+x+100x+23)÷111=x+5,F(t)=(510+y+100y+51+105+10y)÷111=y+6.∵F(t)+F(s)=18,∴x
+5+y+6=x+y+11=18,∴x+y=7.∵1≤x≤9,1≤y≤9,且x,y都是正整数,∴
x=1,
y=6
或x=2,y=5或x=3,y=4或x=4,y=3或x=5,y=2或x=6,y=1.∵s是“相异数”,∴x≠2,x≠3.∵t是
“相异数”,∴y≠1,y≠5.∴x=1,y=6或x=4,y=3或x=5,y=2.∴F(s)=6,F(t)=12或F(s)=9,F(t)=9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