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易错字大盘点集中训练演示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8
古诗词积累中常见错别字类型及纠正策略新课标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同学们在学习积累古诗词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其中出现最多的错误是书写时的错别字。
错误的原因主要有:1、形近致错汉字中字形相近的字较多,多一笔少一笔,甚至笔画的长短都会导致错别字的产生。
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的“拨”字,容易写成“拔”。
再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中的“哀”,因与“衰”形体相似,故同学们常写成“衰”。
又如曹操的《龟虽寿》中“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已”与“己”也是如此。
2、音近易误汉字中不仅字形相近的字较多,而且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也很多,因其读音相同或相近,因而也会产生错别字。
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中的“作”,同学们常写成“做”。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学生把“迹”写成了“际”,写错的原因都是两者同音。
又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春”与“村”读音相近,故而常把“春”写成“村”。
3、形、音相近致别有些汉字不仅形体相近,而且读音也相近,稍不注意,同学们就更容易写错。
如学生常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涯”写成“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写成“蝉”。
4、不辨通假而错古汉语中常有通假现象: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替代另一个字使用。
碰到这种现象,我们应按本字的音读,按本字的义理解。
象《长歌行汉乐府》中“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中的“华”与“花”通假,我们在读诗歌时,“华”读作“花”。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易错字整理+默写原文易错字汇集+易错生词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文易错字整理⑴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⑵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⑶杂诗(其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⑷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⑸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⑹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⑺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⑻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①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②又呈吴郎唐·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③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⑤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古诗词易错字大盘点
集中训练
吉林省中考古诗词易错字大盘点集中训练
(人教版34首)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同是游人。
(2)、天若比邻。
(3)、无为在
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花落子啼,闻道龙标过五。
(2)、我寄愁心明月,随风直到夜西。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天街小雨润如,草色看近却无。
(2)胜烟柳满皇都。
4、《相见欢》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
寂梧桐深院锁秋。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味在心头。
5、《破阵子》
(1)、八百里分下,五十弦翻塞外声。
场秋点兵。
(2)、马的卢飞快,弓如弦惊。
(3)、得前后名。
可白发生!
6、《观沧海》
(1)、东临石,以观海。
水何,山岛。
(2)、秋风瑟,洪波涌起。
(3)、星灿烂,若出其里。
7、《关雎》
(1)、关关雎鸠,在河之。
淑女,君子好。
(2)求之不得,思服。
哉哉,转反。
8、《兼葭》
(1)蒹葭,白露为霜,所谓人,在水一方。
(2)蒹葭凄凄,白露为。
蒹葭采采,白露为。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北风卷地草,胡天八月飞雪。
(2)、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花开。
(3)、散入珠帘湿罗,狐不暖锦薄。
(4)、海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5)、纷纷雪下门,风红旗冻不翻。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天下寒士欢颜,(2)、何时眼突此屋,
(3)、俄风定云墨色,秋天向昏。
(4)、卷我屋上三重。
(5)、唇焦口呼不得,(6)、高者
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
11、《行路难》
(1)、金清酒斗十千,玉盘珍万钱。
(2)停杯投不能食,剑四顾心茫然。
(3)、闲来垂溪上,(4)、直挂云帆济海。
12、《次北固山下》
(1)、平两岸阔,风正一帆。
(2)、乡书何处达,归阳边。
13、《春望》
(1)、感时花泪,(2)、火连三月,家书万金。
(3)、白头更短,浑欲不胜。
14、《钱塘湖春行》
(1)、几处早争暖树,谁家新燕春泥。
(2)、乱花欲迷人眼,浅草才能马蹄。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怀旧空吟闻笛,到乡翻似人。
(2)、沉舟侧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3)、凭杯酒长精神。
16、《赤壁》
(1)戟沉沙铁未,(2)、东风不与周便,
17、《夜以寄北》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池。
(2)、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
18、《游山西村》
(1)、莫笑农家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2)柳花明又一村。
(3)鼓追随春社近,衣简朴古风存。
19《过零丁洋》
(1)、干戈落四周星。
(2)、山河破碎风飘,身世浮沉雨打。
(3)、恐滩头说恐,(4)、留取丹心照。
20、《江城子.密州出猎》
(1)、老夫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苍。
锦帽,千骑卷平冈。
(2)、亲射虎,看孙。
(3)、酒胸胆尚开张。
微霜,又何!
(4)何日冯唐?(5)、西北望,射天。
21、《饮酒》
(1)、采菊东篱下,然见南山。
(2)、此中有真意,欲已忘言。
22、《使至塞上》
(1)、征出汉塞,归入胡天。
(2)、萧关逢骑,都护在然。
23、《无题》
(1)、春蚕到死方尽,炬成灰泪始干。
(2)、镜但愁云改,
(3)、山此去无多路,青鸟勤为探看。
24、《泊秦淮》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2)、商女不知亡国恨,江犹唱《后花》。
25、《登飞来峰》
(1)、飞来山上千塔,闻说鸡鸣见日。
(2)、不浮云遮望眼,自身在最高层。
26、《己亥杂诗》
(1)、浩荡离愁白日,吟鞭东指即天。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春泥更护花。
27、《渔家傲.秋思》
(1)、衡阳去无留意。
(2)、长烟落日孤城。
(3)、酒一杯家万里,然未勒归无计。
(4)、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将军白发征夫泪。
28、《水调歌头》
(1)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2)又恐楼玉宇,高处不寒(3)、起弄清影,何在人间!(4)、转朱,低户,照无眠。
(5)、人有悲欢离,月有阴晴缺,此事古难全。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29、《望月》
(1)、宗夫如何?齐鲁未了。
(2)、造化神秀,阴阳割昏。
(3)、荡胸生层云,决入归鸟。
(4)、会当顶,一览众山小。
30、《观刈麦》
(1)、妇姑食,童稚壶。
(2)、足蒸土气,背炎天光。
(3)、力不知热,但夏日长。
(4)、右手遗穗,左臂悬筐。
(5)、吏三百石,岁有余粮。
(6)、念此私自愧,日不能忘。
31、《雁门太守行》
(1)、黑云压城城欲,甲光向日金开。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脂凝夜。
(3)、黄金台上意,提玉龙为君死。
32、《浣溪沙》
(1)、一曲新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阳下几时回。
(2)无可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
小园香径独。
33、《天净沙.秋思》
(1)、枯老树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马。
(2)、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34《山坡羊.潼关怀古》
(1)、峰如,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望西都,意。
(3)、伤心秦经行处,宫万间都做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