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案 新人教选修1
- 格式:doc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5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设计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的认识,构建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思想的感知。
(2)通过对脂肪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饮食与身体健康这一关系的认识。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的认识,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2)通过对脂肪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的探究,诊断并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诊断并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Ⅰ(课前)
歌曲《凉凉》引课
学生感知生活中常见油脂明确油脂组成和结构特点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II(课中)
探究脂肪及脂肪酸在人体
内的功能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III(课后)
讨论:日常生活中可以采
用哪些具体的方法更合理
和科学地使用食用油脂测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对一节课重点知识的概要,清晰合理,结构顺序精确,方便学生记笔记以及对课后的复习和对整节知识的串联也起到重要作用。
为求板书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一、油脂的成分
二、油脂在体内发生的变化。
基于生活情境下的化学观念建构——以“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课例为例【设计背景】化学科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化学观念的建构必须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史和社会科学的思想内容融入到化学课程之中。
借助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知识与其发生和应用之间的联系,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
其实质是真实、客观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经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体验等多重感知深刻领悟化学核心知识。
把陌生的、外在的知识内化为熟悉的、可以理解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经验,并通过内心体验与认知升华形成特定的情感态度,自觉主动地建构化学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油脂的概念;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2、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2、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
【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与性质【教学难点】以课例为例建构生活情境下化学观念【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过程】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问] 是什么让我们的饭菜变得香甜可口?我们炒菜时不能缺少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展示:生活中油脂类食物的图片[交流]油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食物之一,更是人体健康的必备营养物质之一。
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油脂呢?(学生交流回答)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牛油等、、、[学生活动1]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你所接触到的油脂的认识。
(可谈谈你所知道的它们对你的身体有什么作用或者它们的特点)(学生分组回答)1.衣服上的油渍可用汽油洗.2.家里做汤放的油浮在水面,油脂有的呈液态,有的呈固态3.触摸时有滑腻感4.油瓶快倒空时,油滴速度很慢5.提供能量对比:[学生活动2]1、花生油、豆油、汽油、煤油都是油,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吗?2、为何常温下花生油、豆油是液态的,而牛油是固态的?3、我们学过醇和酸能生成酯类,“酯”和“脂”音相近、字相似,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和区别呢?[讲述]生活中的油脂包含植物油和动物的脂肪,常温下植物油一般呈液态,而动物脂肪则呈固态。
第二节重要体内能源——油脂(第1课时,共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2、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能力目标:(1)分析思维能力,分析油脂和酯的结构特点,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进行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
(2)联系生活,知识迁移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油脂的结构,油和脂肪的区别,了解油脂的变质过程,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探讨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过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人体胖了,就意味着什么增多了?(脂肪)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讲解】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油脂。
【设疑】猪油、花生油、豆油、汽油、煤油都是油,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吗?为何常温下花生油豆油是液态的,而猪油是固态的?高一时我们学过醇和酸能生成酯类,“酯”和“脂”音相近,字相似,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和区别呢?【讲授】: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是脂肪和油的统称。
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
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讲授】:油脂一、油脂的成分1 .结构:油脂的结构【提问】: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产物将是什么?【讲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即油脂属于酯类,与用来做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一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重点]油脂的成分;油脂的水解[知识点讲解]1、油脂的成分油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即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
R 1 —CH 2R 2 —CHR 3 —CH 2上面的结构式中,R 1、R 2和R 3分别代表烃基,如果R 1、R 2和R 3相同,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如果R 1、R 2和R 3不相同,这样的油脂称为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
甘油三酯发生水解,即生成高级脂肪酸(R 1COOH 、R 2COOH 、R 3COOH )和甘油(CH 2OH —CHOH —CH 2OH )。
2、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度和油脂的熔点之间的关系饱和度取决于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R —)中碳碳双键(—C= C —)的数量,碳碳双键的数量越多,脂肪酸的饱和度越小。
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度大,则油脂的熔点较高,如动物油;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度小,则油脂的熔点较低,如植物油。
所以在室温下,动物油通常呈固态而植物油通常呈液态。
3、油脂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在人体中,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这个过程的实质是油脂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从而进入人体。
被吸收的油脂大部分成为脂肪组织存在于皮下、腹部、臀部,有保持体温、保护人体内部组织、防止皮肤皲裂等作用;还有一些以卵磷脂、脑磷脂、糖脂等形式存在于人体的各大器官中,起着独特的生理作用。
油脂水解产生的高级脂肪酸被人体吸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脂肪酸还可以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所以油脂也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
有些脂肪酸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有些则是合成人体所需的其他化合物的原料。
因此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C —O O —C —O O —C —O O但是,油脂的摄入应该适量,如果摄入过多,过量的脂肪在体内堆积,则会造成肥胖。
[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高B、人体中,油脂主要在胃中被消化吸收C、质量相同的油脂和葡萄糖完全氧化时,油脂产生的能量比葡萄糖的高D、油脂在人体中,能够被氧化放出能量的主要是油脂水解生成的甘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B、油脂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D、人体内的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3、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高中化学《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目标: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了解油脂的结构。
2、了解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科学的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
3、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油脂的结构。
教学方法:汇报、演讲、探究、归纳。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课可口的饭菜离不开油脂,油脂是人类的主要实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下面我们来学习油脂的成分与性质。
板书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汇报实践活动(生活中有那些食用油脂):1、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等。
2、花生油、豆油。
3、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所生成的酯。
4、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
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脂肪和油统称油脂。
板书一、油脂的成分讲解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它的结构怎样呢?启发写出硝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写出乙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讲解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硬脂酸、软脂酸和油酸。
当 R1、R2、 R3 相同时,叫单甘油酯。
当 R1、R2、 R3 不相同时,叫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板书单甘油酯、混甘油酯思考油脂的熔点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 P10最后一自然段。
练习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由重要影响:不饱和烃基相对含量越,熔点越;反之,饱和烃基相对含量越,熔点越。
动物油通常程固态植物油通常呈液态的原因是。
板书二、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讲解在人体中,油脂进入小肠后被消化吸收。
小肠内接近中性的环境,也有利于脂肪酶的作用。
胰液中含有消化油脂的脂肪酶。
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油脂被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投影图示:阅读资料卡片人体内的脂肪讲解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1、供给人体能量油脂是热能最高的营养成分,1g 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 CO2 和 H2O)时放出热量约为39、3kJ,大约是糖类(约17、2 kJ g)或蛋白质(约18kJ g)的2 倍。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本节教材紧扣本章关于人体重要营养物质的主题,从标题上就直接指出了油脂在人体中的功能。
教材在指出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后,即指出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属于酯类。
还说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有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两种,而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并介绍了油脂的通式。
结合生活实际,教材又从结构上介绍了油和脂的区别并重点介绍了油脂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和功能。
油脂是学生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化学物质,且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认识过酯类物质,同时在必修2第三章第四节也初步了解过油脂的分类和水解等一些内容,在这些基础上,本节通过学生小组任务式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了解油脂在人体中的功能。
教材中弱化了油脂工业用途的介绍,更加突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6个小组任务的工作和汇报,促进对油脂的全面了解,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同时提高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②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分析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进行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
③知识迁移,已知碳碳双键的性质特点,了解油脂的变质过程,并探讨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享受小组合作学习之乐;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化学之趣;最后对地沟油用途的探讨,升华化学的功与过价值理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2、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授,主要采用小组学习任务式进行教学课前准备:设计好6个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分发任务并督促任务的完成情况。
临上课前收集各小组成果并集中在授课课件中,便于上课过程中小组的演示。
小组学习任务如下:第一组:调查家里厨房或学校食堂常食用哪些油脂及其选择原因;超市商场里有哪些品种的油脂,哪类油脂销售较快?第二组:阅读包装上的说明,了解不同品种的油脂的成分等。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一、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性质1、定义: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的酯。
2、油脂的结构通式:3、油脂的分类4、油脂的性质——水解、加成反应二、油脂在体内发生的变化1、消化吸收的场所——小肠2、消化吸收的实质——水解3、脂肪、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4、各种油脂营养价值的比较(追问1)炒菜放哪些油?(追问2)炒菜放油的目的是什么?(继续追问)为什么放油就香?(提示)有机化学基础中学过的哪类物质有香味?第二节 [板书]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一、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性质1、定义(讲解定义,提出问题:油脂肯定含哪种官能团?)(设问)通过比较硬脂酸甘油酯与油酸甘油酯结构简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点?若把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分别用R1、R2、R3表示,试写出油脂的通式。
[板书] 2、结构通式(讲解)R1、R2、R3表示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所以油脂可以以怎样的标准进行分类呢?[板书] 3、分类分类方法(1)根据烃基是否饱和,有同学们自行进行分类并回答。
(讲述)根据R1、R2、R3是否相同可以分为:当R1、R2、R3表示相同时,称为简单甘油酯,当R1、R2、R3不同时,称为混合甘油酯。
(设问)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油脂,形态有何不同?(讲解)还可以以形态分为油和脂肪。
(幻灯片展示硬脂酸与油酸分子结构及熔点,并放油可以再加香味,有营养等。
学生思考交流,提出酯类化合物。
学生板演硬脂酸与甘油的化学方程式并由其他学生作出评价书写油脂的定义油脂——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官能团——酯基等(回答)都是由丙三醇形成的酯,结构通式可以表示为(学生回答)分类标准不同可以分为:(1)根据烃基是否饱和,可以分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和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联系对比引出油脂与酯的关系复习旧知根据烃基的分类或脂肪酸的分类类比推理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形态不同的原因)(讲述)在了解了油脂形态原因后,一起回忆一下酯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重要体内能源-油脂(1课时)教材分析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本节教材紧扣本章关于人体重要营养物质的主题,从标题上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了油脂在人体中的功能。
本节又是学生在高一学习了酯的基础上来介绍的,并通过油脂组成和结构的教学,重点介绍油脂的结构,以及油脂在人体中的功能,弱化了油脂工业用途的介绍,突出了本节的主题,更加突出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这些有关日常生活的知识,对学生是很有用处的。
教材在指出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的营养物质后,即指出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它属于酯类。
教材还说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有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两种,而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并介绍油脂的通式。
对于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的油和脂肪,教材从结构上介绍了油和脂的区别。
在阐述油脂的结构之后,即重点介绍了油脂的在人体中的代谢和功能。
由于学生在高一时已经熟悉了酯类的水解,所以对油脂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这正好是知识的运用。
教材简单地介绍了生活中油脂的变质的过程,这些也有利于学生应用到生活中去,懂得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本节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本节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2、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能力目标:(1).分析思维能力,分析油脂和酯的结构特点,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进行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
(2).联系生活,知识迁移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油脂的结构,油和脂肪的区别,了解油脂的变质过程,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探讨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科学思想: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科学的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严谨治学的品质。
第一章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2.使学生了解工业上制肥皂的原理及简单生产过程;3.使学生了解合成洗涤剂的优缺点;4.使学生了解油脂与日常用品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油脂的氢化和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的结构。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通过复习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认识油脂的结构和性质,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用具猪油、羊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肥皂的合成和肥皂去污原理的录像带。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人类生命活动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中,哪些能作为供能物质?[生]糖类、油脂、蛋白质。
[引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学习第二类供能物质——油脂。
[板书]第三节油脂[展示]猪油、羊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的样品。
[师]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油脂,它们外观有何不同?[生]有的呈固态,有的呈液态。
[师]对。
室温下,动物油一般呈固态,叫做脂肪,植物油一般呈液态,叫做油。
油脂是脂肪和油的总称。
[板书][问]有些同学认为多吃肥肉,就会使人发胖,因为肥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
那么不吃肥肉就不能使人发胖吗?人体内的脂肪都是由摄入的动物油脂转化成的吗?[生]不是。
摄入过多的糖类也可以使人发胖,因为糖类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
[师]好些同学怕吃胖,脂肪多了不好看。
其实,人体中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备用能源,当人进食量小,摄入食物的能量不足以支持机体消耗的能量时,就要靠消耗体内的脂肪来提供能量,满足机体需要。
每克脂肪提供的能量比每克糖类提供能量的2倍还多!而且油脂还可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因此,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适量的油脂。
那么,油脂和前面学过的汽油、柴油是不是一回事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汽油、柴油的主要成分属于哪一类化合物?[生]属于烃类。
[师]而我们今天要学的油脂却属于酯类,下面我们来讨论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板书]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物课上讲过的三大营养素的代谢,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分解生成什么?[生]甘油和脂肪酸。
新人教版选修1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案一章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目标: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了解油脂的结构。
2、了解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科学地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
3、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油脂的结构。
教学方法:汇报、演讲、探究、归纳。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课]可口的饭菜离不开油脂,油脂是人类的主要实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下面我们来学习油脂的成分与性质。
[板书]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汇报]实践活动(生活中有哪些食用油脂):1、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等。
2、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所生成的酯。
3、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
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脂肪和油统称油脂。
[板书]一、油脂的成分[讲解]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它的结构怎样呢?[启发]写出硝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
写出乙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
[讲解] 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硬脂酸、软脂酸和油酸。
当R1、R2、R3相同时,叫单甘油酯。
当R1、R2、R3不相同时,叫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板书] 单甘油酯、混甘油酯[思考]油脂的熔点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P10最后一自然段。
[练习]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重要影响:不饱和烃基相对含量越,熔点越;反之,饱和烃基相对含量,熔点越。
动物油通常呈固态植物油通常呈液态的原因。
[板书]二、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讲解]在人体中,油脂进入小肠后被消化吸收。
小肠内接近中性的环境,也有利于脂肪酶的作用。
胰液中含有消化油脂的脂肪酶。
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油脂被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投影]图示:[阅读]资料卡片—人体内的脂肪[讲解]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1、供给人体能量油脂是热能最高的营养成分,1g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放出热量约为39.3kJ,大约是糖类(约17.2 kJ/g)或蛋白质(约18kJ/g)的2倍。
第二节重要体内能源-油脂
(1课时)
教材分析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本节教材紧扣本章关于人体重要营养物质的主题,从标题上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了油脂在人体中的功能。
本节又是学生在高一学习了酯的基础上来介绍的,并通过油脂组成和结构的教学,重点介绍油脂的结构,以及油脂在人体中的功能,弱化了油脂工业用途的介绍,突出了本节的主题,更加突出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这些有关日常生活的知识,对学生是很有用处的。
教材在指出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的营养物质后,即指出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它属于酯类。
教材还说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有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两种,而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并介绍油脂的通式。
对于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的油和脂肪,教材从结构上介绍了油和脂的区别。
在阐述油脂的结构之后,即重点介绍了油脂的在人体中的代谢和功能。
由于学生在高一时已经熟悉了酯类的水解,所以对油脂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这正好是知识的运用。
教材简单地介绍了生活中油脂的变质的过程,这些也有利于学生应用到生活中去,懂得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本节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本节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2、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能力目标:(1).分析思维能力,分析油脂和酯的结构特点,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进行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
(2).联系生活,知识迁移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油脂的结构,油和脂肪的区别,了解油脂的变质过程,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探讨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科学思想: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科学的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严谨治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人体胖了,就意味
着什么增多了?(脂肪)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油脂。
猪油、花生油、豆油、汽油、煤油都是油,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吗?为何常温下花生油豆油是液态的,而猪油是固态的?高一时我们学过醇和酸能生成酯类,“酯”和“脂”音相近,字相似,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和区别呢?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脂肪和油的统称。
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
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板书】油脂
一、油脂的成分
1 .结构:
油脂的结构
【提问】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产物将是什么?
【讲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即油脂属于酯类,与用来做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一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思考】天然的油脂的水解产物可以有多少种?
【讲解】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有的不饱和键越多,其熔点越低。
【设问】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与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哪种的分子中的双键会更多?
【讲解】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呈固态,即动物油脂通常呈
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呈液态,即植物油通常呈液态。
【板书】植物油(双键较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动物油(双键少或者没有)——熔点高,常温下为故态。
【追问】 从结构上分析,请你预测花生油可能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
从性质上讲植物油和动物油哪种性质更加稳定?应当如何保存油脂?为什么?
【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二——“油脂的变质——酸败”
【讲解】脂酸败对食品质量影响很大,不仅风味变坏,而且营养价值降低。
因为酸败不仅破坏脂肪酸,而且脂溶性维生素等也被破坏。
长期食用酸败油脂对人体健康有害,轻者呕吐、腹泻,重者能引起肝脏肿大,造成核黄素(维生素B 2)缺乏,引起各种炎症。
故为防止油脂的酸败,一般会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
【实践活动】课后到超市或商店调查油脂的成分表和抗氧化剂的成分。
【板书】二、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功能
1. 油脂的消化过程: 【讲解】油脂消化过程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水解过程。
【板书】
【练习】指出硬酯酸甘油酯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
2、脂肪在人体内的存在
【阅读】课本11页资料卡片——“人体内的脂肪”
【讲解】油脂存在于人体的众多细胞物质中,承当着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持体温,维持皮肤弹性等。
油脂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脂溶性维生素A 、D 、E 、K 是同油脂一起摄入体内的,油脂可以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
所以油脂是人体获得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途径。
3、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
水 高级脂肪酸甘油水解 酶 高级脂肪酸 甘油 二氧化碳 + + + 热量
(1)重要的供能物质。
【讲解】油脂在三大营养物质中产生热能最高,每克油脂能产生39.3kJ的热能,为糖类和蛋白质的一倍多。
脂肪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2)人体的备用油箱
【讲解】油脂是人体热能贮备最适宜的能源,肝脏虽然能贮存肝糖,但贮量有限,正常情况下只能贮存100g肝糖,仅相当于1674kJ的热能。
人体中贮存的脂肪,在人体的糖类能量供给不足时,可以分解,为人体提供能源。
此外内脏器官表面的脂肪还有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剧烈震动和摩擦的作用;皮下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需要指出,体内贮存的脂肪过多,对健康是不利的。
在一般情况下,每天摄取的油脂数量以热能计占总热能的17%~30%为宜,一个中等劳动量的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油脂量为1g~2g。
(3)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合成如磷脂、固醇等的主要原料。
人体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只能从食用油脂中获得。
必需脂肪酸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也是体内前列腺合成的原料。
它与类脂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胆固醇与必需脂肪酸结合后,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如缺乏必需脂肪酸,胆固醇就会与饱和脂肪酸结合,不仅不能进行正常运转代谢,而且容易在血管内壁沉积。
根据近代营养学的研究,认为必需的脂肪酸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效,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好的作用。
此外,必需脂肪酸对于皮肤和头发的健美至关重要,获得足够必需脂肪酸的人,皮肤润滑而有光泽,毛发乌黑光亮。
(4)承担多种生理功能。
【讲解】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应该兼收并蓄,才能获得完全的营养。
有些人只吃瘦肉,害怕肥肉,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哪种脂肪的营养价值高”,了解必须脂肪酸的相关内容。
【小结】油脂是一种饱和或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被人体通过水解进行消化和吸收,在人体中作为直接和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人体中其它重要细胞物质的原料,在人体的生理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对于脂肪人体必须有选择的适当摄取,特别是含有必须脂肪酸的食物。
【作业】
1、分析油和脂肪结构上的不同,查阅资料,谈谈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那些具体的方法更合理和科学地使用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