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3.43 KB
- 文档页数:7
2016届高三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集合A .)1,21(B .)1,21[C .]21,1(-D .]21,1[-2、已知复数z 满足2(3)(1i z i 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所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数列{}n a 满足13n n a a +=,*n N ∈,且前3项之和等于13,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 )A .n 3B .13-n C .12+n D .121+-n4、已知实数d c b a ,,,成等差数列,且曲线1123--=x x y 的极大值点坐标为),(c b ,则d a + 等于( )A. 13- B .13 C .15- D .145.命题p :“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201x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是5”,命题q :“,0R x ∈∃12-=x ”,则下列命题为真的是( )A. q p ∧ B . q p ∧⌝)( C .)(q p ⌝∧ D .)()(q p ⌝∧⌝6、“双曲线1422=-x m y 的渐近线为x y 3±=”是“椭圆12022=+y m x 的离心率为3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已知⎪⎩⎪⎨⎧+-=,1411,)(232x x x x f 99≥<x x ,若4)(=x f ,则x 的值是 ( )A .108或B .10,8,1或-C .10,8,1,8或-D .8,8- 或108、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x f 满足:对任意的1212,(,0)()x x x x ∈-∞≠,都有1212()()0f x f x x 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5(log )2()3.0(23.02f f f <<B .)3.0()2()5(log 23.02f f f <<C .)2()3.0()5(log 3.022f f f <<D .)2()5(log )3.0(3.022f f f << 9、当输入的实数[]2,30x ∈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x 不小于103的概率是 ( )A .528 B .629 C .914 D .192910、已知定义在R 的奇函数)(x f 满足)()2(x f x f -=+,且当)2,0[∈x 时,412)(2-=-x x f ,则=)2015(f ( ) A .41 B . 43 C . 81- D .41-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球O 的表面积是( ) A .π2 B .π4 C .π8 D .π1612曲线上存在点P ,使1221sin sin 0c PF F a PF F ∠=∠≠,则该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A.(1 B.(C.(1⎤⎦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函数()5lg 2lg 8log 22---=x x f 的定义域为 .14、若幂函数52)1()(+--=m x m m x f 是R 上的奇函数,则])3,0[(22∈+-=x mx x y 的值域为 .15、已知圆C 的圆心与抛物线x y 42=的焦点关于直线x y =对称.直线0234=--y x 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6,则圆C 的方程为 .16.已知()sin 2cos 2f x a x b x =+(,a b 为常数),若对任意x R ∈都有5()()12f x f π≥,则方程()f x =0在区间[0,]π内的解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cos(2)23f x x x π=++(1)求函数)(x f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2)设ABC ∆的三内角分别是A 、B 、C. 若1()22C f =,且3,1==BC AC ,求边AB 和sin A 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2015年“五一节”期间,高速公路车辆较多,交警部门通过路面监控装置抽样调查某一山区路段汽车行驶速度,采用的方法是:按到达监控点先后顺序,每隔50辆抽取一辆,总共抽取120辆,分别记下其行车速度,将行车速度(km/h )分成七段[60,65),[65,70),[70,75),[75,80),[80,85),[85,90),[90,95)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据图解答下列问题: (Ⅰ)求a 的值,并说明交警部门采用的是什么抽样方法? (Ⅱ)求这120辆车行驶速度的众数和中位数的估计值(精确到0.1); (Ⅲ)若该路段的车速达到或超过90km/h 即视为超速行驶,试根据样本估计该路段车辆超速行驶的概率.19.(12分) 如图1,在四棱锥ABCD P -中,⊥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E 为侧棱PD 上一点,F 为AB 上一点.该四棱锥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如图2所示.(1)求四面体PBFC 的体积;(2)证明:AE ∥平面PFC ;(3)证明:平面PFC ⊥平面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1ln f x a x ax =-,21()2g x x x =-. (I )若函数()f x 在定义域内为单调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II )证明:若17a -<<,则对于任意1212,(1,),,x x x x ∈+∞≠有1212()()1()()f x f xg x g x ->--.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12e =,右焦点到直线1=+bya x 的距离721=d ,O 为坐标原点. (I )求椭圆C 的方程;(II )过点O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椭圆C 分别交于A 、B 两点,证明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定值,并求弦AB 长度的最小值.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22、(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设AB 为⊙O 的任一条不与直线l 垂直的直径,P 是⊙O 与l 的公共点,AC⊥l ,BD⊥l ,垂足分别为C ,D ,且PC=PD . (Ⅰ)求证:l 是⊙O 的切线;(Ⅱ)若⊙O 的半径OA=5,AC=4,求CD 的长.23.(10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P (,1),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若以O 为极点,以Ox 为极轴,选择相同的单位长度建立极坐标系,则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Ⅰ)求直线l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求点P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积.24、(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2123f x x x =-++. (Ⅰ)求不等式()6f x ≤的解集;(Ⅱ)若关于x 的不等式()1f x a <-的解集非空,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016届高三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ABBC ADACD CD 二、填空题:13. ),2[+∞ 14. ]5,1[ 15. 22(1)10x y +-= 6.16π或π32 三、解答题:17.(本题满分12分) 解:(1)1()2(cos 2()sin 22cos 22f x x x x x=⋅-+=……………………3分所以,)(x f 的最小正周期π …………………………………………………………4分当22x k π=时,即x k π=,k Z∈, )(x f 最大值是1. ………………………6分(2)1()22C f = 得1cos 2C =,C 是三角形内角,3C π=…………………………8分由余弦定理:AB ∴===……………………………………………………………………10分由正弦定理:sin sin BC ABA C= AB = 3BC =,sin 2C =得sin 14A =…………12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I )由图知:(a +0.05+0.04+0.02+0.02+0.005+0.005)×5=1,∴a =0.06,该抽样方法是系统抽样; ……4分(II )根据众数是最高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众数为77.5;∵前三个小矩形的面积和为0.005×5+0.020×5+0.040×5=0.325,第四个小矩形的面积为0.06×5=0.3,∴中位数在第四组,设中位数为75+x ,则0.325+0.06×x=0.5⇒x≈2.9, ∴数据的中位数为77.9 ………………………………………………8分 (III )样本中车速在[90,95)有0.005×5×120=3(辆), ∴估计该路段车辆超速的概率P=3112040=. ……………………………………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1)证明:(Ⅰ)解:由左视图可得 F 为AB 的中点,所以 △BFC 的面积为 12121=⋅⋅=S .………………1分 因为⊥PA 平面ABCD , ………………2分 所以四面体PBFC 的体积为 PA S V BFC BFC P ⋅=∆-31………………3分 322131=⋅⋅=. ………………4分(2)证明:取PC 中点Q ,连结EQ ,FQ . ………………5分 由正(主)视图可得 E 为PD 的中点,所以EQ ∥CD ,CD EQ 21=. ………6分 又因为AF ∥CD ,CD AF 21=, 所以AF ∥EQ ,EQ AF =. 所以四边形AFQ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E ∥FQ . ………………7分 因为 ⊄AE 平面PFC ,⊂FQ 平面PFC ,所以 直线AE ∥平面PFC . …………… ………………8分 (3)证明:因为 ⊥PA 平面ABCD ,所以 CD PA ⊥.因为面ABCD 为正方形,所以 CD AD ⊥.所以 ⊥CD 平面PAD . …………… ………………9分 因为 ⊂AE 平面PAD ,所以 AE CD ⊥. 因为 AD PA =,E 为PD 中点,所以 PD AE ⊥.所以 ⊥AE 平面PCD . ……………………………10分 因为 AE ∥FQ ,所以⊥FQ 平面PCD . ………………11分 因为 ⊂FQ 平面PFC ,所以 平面PFC ⊥平面PCD . ………………12分(20)(本小题满分12分)(I )解析:函数()()2+1ln f x a x ax =-的定义域为(0,)+∞()()2+12+1()a ax a f x a xx-+'=-=令()()2+1m x ax a =-+,因为函数()y f x =在定义域内为单调函数,说明()0f x '≥或()0f x '≤恒成立,……………2分即()()2+1m x ax a =-+的符号大于等于零或小于等于零恒成立,当0a =时,()20m x =>,()0f x '>,()y f x =在定义域内为单调增函数; 当0a >时,()()2+1m x ax a =-+为减函数, 只需()(0)2+10m a =≤,即1a ≤-,不符合要求; 当0a <时,()()2+1m x ax a =-+为增函数,只需()(0)2+10m a =≥即可,即1a ≥-,解得10a -≤<, 此时()y f x =在定义域内为单调增函数;……………4分 综上所述[1,0]a ∈-………………5分 (II )22111()(1)222g x x x x =-=--在区间(1,)+∞单调递增, 不妨设121x x >>,则12()()g x g x >,则1212()()1()()f x f xg x g x ->--等价于1212()()(()())f x f x g x g x ->--等价于1122()()()+()f x g x f x g x +>………………7分设()21()()+()2+1ln (1)2n x f x g x x a x a x ==+-+,解法一:则22(1)()(1)(1)2a n x x a a x +'=+-+≥-+=-, 由于17a -<<,故()0n x '>,即()n x 在(1,)+∞上单调增加,……………10分 从而当211x x <<时,有1122()()()+()f x g x f x g x +>成立,命题得证!………………12分解法二:则22(1)(1)2(1)()(1)=a x a x a n x x a x x+-+++'=+-+ 令2()(1)2(1)p x x a x a =-+++22(1)8(1)67(7)(1)0a a a a a a ∆=+-+=--=-+<即2()(1)2(1)0p x x a x a =-+++>在17a -<<恒成立 说明()0n x '>,即()n x 在(1,)+∞上单调增加,………………10分从而当211x x <<时,有1122()()()+()f x g x f x g x +>成立,命题得证!………………12分(21)(本小题满分12分) (I )由题意得12c e a ==,∴2a c =,∴b ==………………….1分 由题意得椭圆的右焦点(,0)c 到直线1x ya b+=即0bx ay ab +-=的距离为d ====,∴1c =……………………3分 ∴2a =,b =C 的方程为22143x y +=…………………………….4分(II )(i)当直线AB 斜率不存在时,直线AB 方程为7212=x ,此时原点与直线AB 的距离7212=d …………………………………………… 5分 (ii)当直线AB 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m =+1122(,),(,)A x y B x y ,直线AB 的方程与椭圆C 的方程联立得22143y kx m x y =+⎧⎪⎨+=⎪⎩, 消去得222(34)84120k x kmx m +++-=,122834km x x k ∴+=-+,212241234m x x k-=+ ……………..….…..….6分OA OB ⊥,12120x x y y ∴+=由1212()2y y k x x m +=++,22121212()y y k x x km x x m =+++,∴221212(1)()0k x x km x x m ++++=整理得22712(1)m k =+,∴m =故O 到直线AB的距离d ====综上:O 到直线AB的距离定值………………………………………………9分 OA OB ⊥,2222AB OA OB OA OB ∴=+≥⋅,当且仅当OA OB =时取“=”号.∴22AB OA OB ⋅≤, 又由等面积法知d AB OA OB ⋅=⋅,∴22AB d AB ⋅≤,有27AB d ≥=即弦AB的长度的最小值是7………………..12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Ⅰ)证明:连接OP ,因为AC⊥l,BD⊥l,所以AC∥BD.又OA=OB ,PC=PD ,所以OP∥BD,从而OP⊥l.因为P 在⊙O 上,所以l 是⊙O 的切线. ………..….………..…………..…..…………..5分(Ⅱ)解:由上知OP=(AC+BD ),所以BD=2OP ﹣AC=6,过点A 作AE⊥BD,垂足为E ,则BE=BD ﹣AC=6﹣4=2,在Rt△ABE 中,AE==4,∴CD=4.………………………………………….10分(23)(本小题满分10分) 解:(I )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t ,可得=0; 由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ρ=cos (θ﹣)展开为,化为ρ2=ρcos θ+ρsin θ, ∴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x+y ,即=.…………5分 (II )把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可得=0,∵点P (,1)在直线l 上,∴|PA||PB|=|t 1t 2|=.…………10分(24)(本小题满分10分) (Ⅰ)由()21236f x x x =-++≤得13322x x -++≤解得12≤≤-x∴不等式的解集为[2,1]-.………………………………….4分 (Ⅱ)∵()212321(23)4f x x x x x =-++≥--+=即)(x f 的最小值等于4,….6分由题可知|a ﹣1|>4,解此不等式得a <﹣3或a >5.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3)∪(5,+∞).…………………………………10分。
专题一 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卷一.填空题(14*5=70分)1.【温州二外2016届上学期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1】已知}22{≤≤-=x x M ,}1{x y x N -==,那么=N M .2.【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命题“02016,10200>-+->∃x x x ”的否定是 .3.【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届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集合}1,1{-=M ,},4221|{1Z ∈<<=+x x N x ,则=⋂N M __________.4.【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已知集合{}cos0,sin 270A =,{}20B x x x =+=,则A B ⋂为 .5.【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级高三学期期中考试】已知命题1p :函数22x x y -=-在R 上为增函数,2p :函数22x x y -=+在R 上为减函数,在下列四个命题112:q p p ∨;212:q p p ∧;()312:q p p ⌝∨和()412:q p p ∧⌝中,真命题是 .6.【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已知命题1211:≤+-x p ,命题)0(012:22><-+-m m x x q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 的范围是 .7.【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二调】设全集{}1,3,5,6,8U =,集合{}1,6A =,集合{}5,6,8B =,则()U A B ⋂= .8.【江苏省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周练】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则“()00f =”是“函数()f x 为奇函数”的 条件(“充分不必要” “必要不充分” “充要”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一个).9.【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届上学期期中】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y =满足5522f x f x ⎛⎫⎛⎫+=- ⎪ ⎪⎝⎭⎝⎭,5()02x f x ⎛⎫'-> ⎪⎝⎭,则对任意的21x x <,都有)()(21x f x f >是521<+x x 的 条件.10.【泰州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a >b ”是“3a >3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α>β”是“cos α<co s 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0a =”是“函数()()32f x x ax x =+∈R 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高2016届高三10月】已知, a b 是两个非零向量,给定命题:p ⋅=a b a b ,命题:q t ∃∈R ,使得t =a b ,则p 是q 的________条件.12.【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届上学期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设集合}log ,3{2a P =,{}b a Q ,=,若}0{=Q P ,则=Q P ________.13.【2016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一中高三7月调研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①任取x >0,均有3x >2x ;②当a >0,且a ≠1时,有a 3>a 2; ③y =(3)-x 是增函数;④y =2|x |的最小值为1; ⑤在同一坐标系中,y =2x 与y =2-x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14.【2016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以A 表示值域为R 的函数组成的集合,B 表示具有如下性质的函数()x ϕ组成的集合:对于函数()x ϕ,存在一个正数M ,使得函数()x ϕ的值域包含于区间[,]MM -.例如,当31()x x ϕ=,2()s i n x x ϕ=时,1()x A ϕ∈,2()x B ϕ∈.现有如下命题: ①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则“()f x A ∈”的充要条件是“b ∀∈R ,a D ∃∈,()f a b =”;②函数()f x B∈的充要条件是()f x 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③若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相同,且()f x A ∈,()g x B ∈,则()()f x g x B+∉; ④若函数2()ln(2)1x f x a x x =+++(2x >-,a ∈R )有最大值,则()f x B ∈. 其中的真命题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二.解答题(6*12=72分)15.【湖北宜昌一中、龙泉中学2016届高三十月联考】已知函数()(2)()f x x x m =-+-(其中2m >-),()22x g x =-﹒(1)若命题“2log ()1g x ≤”是真命题,求x 的取值范围;(2)设命题p :(1,)x ∀∈+∞,()0f x <或()0g x <,若p ⌝是假命题,求m 的取值范围﹒16.【江西临川一中2016届上学期高三期中】已知集合{}015A x ax =∈<+≤R ,()1202B x x a ⎧⎫=∈-<≤≠⎨⎬⎩⎭R . ⑴若B A =,求出实数a 的值;⑵若命题,:A x p ∈命题B x q ∈:且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7.【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16】已知集合{}2log 8A x x =<,204x B x x ⎧⎫+=<⎨⎬-⎩⎭,{}|1C x a x a =<<+.(1)求集合A B ⋂; (2)若B C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8.【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设命题p :函数1y kx =+在R 上是增函数,命题q :x ∃∈R ,2(23)10x k x +-+=,如果p q ∧是假命题,p q ∨是真命题,求k 的取值范围.19.【辽宁省葫芦岛市一高2016届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命题p :函数()log 21a y x =+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命题q :不等式2(2)2(2)40a x a x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若p 且q ⌝为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0.【江苏省阜宁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已知命题p :指数函数()()26xf x a =-在R 上是单调减函数;命题q :关于x 的方程223210x ax a -++=的两根均大于3,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实数a 的范围.。
吉林毓文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50分,25道小题,每小题2分)1。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以农业为立国之本2.“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
小农经济B。
铁犁牛耕C。
精耕细作D。
自给自足3《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
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
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
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A.增加了种植面积B.革新了耕作工具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D.休养地力,保苗抗旱4.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自耕农经济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对商人实行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B.反腐倡廉C.禁止经商D.限制商人6.中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有市无城五个发展阶段。
其中“城区即市区”普遍开始出现于哪一时期?()A.北宋B.唐安史之乱以后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7.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
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
”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工比重适当B.百工亦为本业C.农业仅赖百工D.农工任其消长8.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
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专题18: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
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具体表现为:(1)外界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4)科技:科技革命成果的促进,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
(5)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人民的思想意识开放。
(6)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性规律(1)从变革趋势看,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一统变为向近代化的演进。
(2)从演变过程看,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而且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从变迁空间看,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4)从变化实质看,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从产生作用看,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三、近现代以来我国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四、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⑴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
⑵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
存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检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命题人:马志云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等事项。
这种制度叫作()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分封制在西周前期的主要影响是()①扩大了统治范围②加强了地方的统治③巩固了周天子地④形成了割据混战局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 B.父系家长制C.分封制 D.等级制4、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5、西周时期,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均制定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其主要目的在于A.扩展周的统治范围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C.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D.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6、下列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①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②分封制是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③在宗法系统里,天子和诸侯同时具有大宗与小宗的双重身份④宗法制主要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7、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8、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2016届高三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命题人:高三历史教研组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答案填涂到答卷相应题号上)1.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
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礼乐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2. 秦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采用分工的原则,使中央政府能维持有效的运作,以管理庞大的帝国”。
材料说明A.皇帝制度保证了行政的有效运作 B.太尉的设置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有效控制C.御史制度促进了国家行政的运行 D.三公九卿制度设计得比较合理3.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
这说明( )A.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D.唐太宗废除了宰相职务4.“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
”材料评价的是( )A.西周的宗法制B.春秋战国分裂割据C.明朝的按察使司D.汉朝的郡国并行制5.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
高一年级10月考试卷(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
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3.《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言,宗庙言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主要说明A.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B.主张“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C.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D.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仁政”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6.《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法律制度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奴隶制和封建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B. 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C. 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9.“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某某省于都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1.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
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
这一变化使得A.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皇帝权威有所加强 D.官僚机构急剧膨胀【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唐代由中书省拟定皇帝诏书,此种拟稿叫做熟拟;票拟是内阁大学生批阅各地奏章的建议。
不管是熟拟还是票拟,最后都需要皇帝的批示、裁决才能执行,可见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故选C。
A不符材料的主旨,排除;B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加强2.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
”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此事造成了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之句可以看出北王韦昌辉杀死了东王杨秀清,故题干所述是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内部的一场浩劫,引发了内部互相残杀,A正确;干王正是在天京变乱后被任命挑起重担的,B错误;C项早在此事爆发前就发生了,排除;D和题干所述没有关系,排除。
答案A。
考点:近代中国的某某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京变乱3.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
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某某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
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是A.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B.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作主C.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D.帝制倾覆与某某政体飘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某某门、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郑州高三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郑州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历史悠久。
B. 郑州曾是中国古代的九大古都之一。
C. 郑州拥有“绿城”的美誉。
D.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郑州的著名景点?A. 少林寺B. 龙门石窟C. 嵩山D. 黄河风景名胜区答案:B3. 郑州的气候类型属于: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湿润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高原气候答案:A4. 郑州的标志性建筑是:A.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B. 郑州火车站C. 郑州电视塔D. 郑州博物馆答案:C5. 郑州地铁的首条线路开通于哪一年?A. 2013年B. 2014年C. 2015年D. 2016年答案:A6. 郑州的市花是:A. 牡丹B. 月季C. 菊花D. 荷花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郑州的特产?A. 郑州烩面B. 胡辣汤C. 信阳毛尖D. 郑州烧饼答案:C8. 郑州的行政区划包括几个市辖区?A. 6个B. 7个C. 8个D. 9个答案:B9. 郑州的著名大学有:A. 郑州大学B. 河南工业大学C. 河南农业大学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郑州的机场全称是:A.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B. 郑州国际机场C. 郑州新机场D. 郑州航空港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郑州位于中国的_______地区。
答案:中部2. 郑州的市树是_______。
答案:法桐3. 郑州的著名历史人物有_______。
答案:黄帝4. 郑州的地铁线路中,_______号线是环线。
答案:55. 郑州的著名节日有_______。
答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6. 郑州的著名企业有_______。
答案:思念食品7. 郑州的著名公园有_______。
答案:碧沙岗公园8. 郑州的著名河流有_______。
答案:贾鲁河9. 郑州的著名古寺有_______。
答案:少林寺10. 郑州的著名博物馆有_______。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2.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墇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
”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
”朱元墇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
朱元墇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3.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说:“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最能为它服务的公民。
”由此可知,这位政治家A.反对罗马法 B.赞同君主制 C.批评了民主制 D.主张扩大公民权4.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磅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因此拒绝支付。
这在本质上反映当时英国A.宪政制度确立 B.英格兰银行独立于政府C.国王权力较大 D.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为调和地方各州的矛盾 B.为避免邦联体制的弊端C.为维护三权分立的体制 D.为体现民主共和的原则6.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
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新课标Ⅰ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共48分) 1.朱子《全书·语录》说“封建”之意,一是“君民之情相亲,可以久安而无患”;二是“圣人不以天下为己私,分与亲贤共理”。但这套体制也有重大缺陷,即 A.膏粱子弟“不学而居民上,为害岂有涯哉?” B. 天下未“放开做,使恢复有余地” C.“来来去去,无长之意,不可恃以为固也” D.“事权之太分,委琐不足恃,重迟不易举” 2.右图为西汉州(部)设置情况简表(局部),皇帝给刺史规定了“六条问事”的基本职责,其中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郡守的,而对国王的监察却未列入明文,这主要是由于 A.惩戒秦亡,着意涵养同姓 B.王国气盛,中央暂时隐忍 C.郡守掌军,威胁中央集权 D.推恩令行,王国患已消 3. 清朝皇帝上谕分两种,明发上谕和廷寄上谕。明发上谕内容是公开的,传达方式与明以前旧制相同,“由内阁拟好,皇帝看过,再由内阁交到六部。”廷寄上谕则“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旁人谁也不知道。”由此可见 A.至清代我国封建政治制度最终成熟 B.清中央机构设置注重兼容满汉旧制 C.内阁身份更正式,地位高于军机处 D.军机处成核心机枢“隐然执政之府” 4.徽商“贾而好儒”,明清商业重镇浙江南浔也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书场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之说,从商入儒乃是包括山西、闽粤在内的绝大多数明清商人的实际选择。这说明 A. 商业发展猛烈冲击传统社会秩序 B. 科举仍然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 C. 成就功名需要强大经济基础支撑 D. 商业价值得到社会风尚的普遍认同 5.汉字中许多形声、会意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读右图这个“耕”字,我们可以确知当时 A.土地私有得到发展 B.精耕细作开始确立 C.小农独立经营普遍 D.生产力水平较低下 6.唐朝前期,大力推行均田制,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土地,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关中农民均田所得最少最可能是由于 A.关中不宜农业,土地、人口少 B.关中动荡,农业人口大量南迁 C. 关中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 D.贵族门阀干预,均田执行不力 7.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分析图表,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北宋“不抑兼并”,农业渐趋衰退 B.北宋“抑商”力度逐渐加大 C.王安石变法“理财”,收效显著 D.北宋时期封建经济持续繁荣 8.“在技术创造性方面,古老的中国官僚社会当然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但它却要大大胜过欧洲封建社会或希腊奴隶社会。”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设置了天文、农、医以及各种手工业管理机构和官员,科技发展形成官办、官营的局面。以下科技成就的出现与这种局面直接相关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脚踏三锭纺车 D. 《天工开物》 9.“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A. 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B.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C. 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 D.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10.“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这体现的是 A.文艺复兴的人文追求 B.启蒙运动的政治理想 C.儒家的政治道德原则 D.道家的自然达观理念 11.城邦在实质上是一种特权组织,公民是“属于城邦的人”。城邦在公民心目中如神物一般。公民们赋予它绝对的政治、宗教和伦理权威,能够全面地支配和干预个人生活。希腊的这种城邦公民工具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城邦是维护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B.城邦政治实质是贵族政治 C.城邦借神权对公民实施精神控制 D.城邦对公民利益严重漠视 12.自梭伦时代起的某段时期内,雅典的公民权曾对新移入的外邦人有条件开放,到伯利克里时期则规定,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拥有雅典公民身份。这主要说明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 A.民主生活出现某种倒退 B.社会包容性大为减弱 C.城邦进入空前繁荣时期 D.公民与外邦人矛盾尖锐 13.智者学派并不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学术团体,很多人都是教师和知识分子,他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启蒙民众的作用,不辞辛劳地从一个城邦转到另一个城邦,向民众传授辩论术、修辞学、市政学和人性知识等,从而使这些公民适合于雅典的民主制。这一学派的智者大都 A.反对追求实利 B.坚持法律之上 C.推崇专家治国 D.忽视道德作用 14.恩格斯指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的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他旨在强调罗马法 A.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B.具有永恒性和普遍适用性 C.代表法学最高成就具有超前性 D.适用商品交换有持久生命力 15.沃尔特·白芝浩(1826年—1877年)在比较英美两国政制中“最高权威机构”的区别时,他指出,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英国的“单一性”表现在 A.国王为世袭元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 B.议会掌立法权,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经济政策 C.首相有权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 D.内阁成员在大政方针上必须与首相共进退 16.“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麦迪逊这一主张在美国政体建构中得到落实,美国为此设置了 A.总统主持的内阁 B.联邦最高法院 C.联邦参议院 D.两党制政党制度 17.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实际上反映了 A.近代宪政适应性范围广 B.法德意识形态相对立 C.两国民主力量的强弱 D.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 18.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19. 12.支持“欧洲中心论”的学者雷诺说,“自14 世纪以来,人类历史的话题就已经是“欧洲的出现,欧洲成为所有民族经济和社会的领航,驾驶员、劝服者、整形者、营造者。”从这个角度看,欧洲领航世界的第一步是 A. 罗马法的最终完善 B. 新航路的开辟 C.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 工业革命 20. 历史上整个工业化过程中,约从18世纪初直至20世纪上半叶,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乃是第二产业的兴起。关于历史上的这次巨变,比较准确的名称应该是“近代工业的兴起”在这一变革过程中 A.英国一花独秀始终充当先导 B. 机械动力机器被广泛运用 C.工厂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D. 煤和石油同时成为新能源 21. 有学者指出:“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这种怪相被打破得益于 A.责任内阁制的正式形成 B.两党制的充分发展 C.1832年议会改革的实施 D.英国宪章运动的推动 22. 右图《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是画家乔治·修拉的代表作,作为“点彩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诞生在科学革命中的最早的新型艺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他的作品注重以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为基础进一步融汇 A.浪漫主义的感性热列 B.印象主义的光色试验 C.现实主义的细节刻画 D.现代主义的变形夸张 23. “大家深深意识到混乱扰攘的危险,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为达到安全而必须作出的牺牲。谨慎被看成是最高美德,理智被尊为对付破坏性的热狂之辈顶有力的武器,□□□的宇宙井然有序,各行星沿着合乎定则的轨道一成不变地绕日回转,这成了贤良政治的富于想像性的象征。” 方框里缺省的人名应是 A. 尼古拉· 哥白尼 B. 伽里列奥·伽利略 C. 艾萨克·牛顿 D. 查尔斯・达尔文 24. “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 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 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 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 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 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25.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马基雅维里的生涯和他的其他著作表明,一般情况下他喜欢共和政治而不喜欢独裁政治。然而在其《君主论》中他大谈治国安邦之道,曾多处提及并十分推崇凯撒的治国之术,其目的就是让君主效仿这个虽以凶残著称,却给罗马带来和平统一的君主。他希望人们相信,如果君主们能够听其谏言,采用实用主义的道德准则,就能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重构政治,重振古罗马帝国雄风。“一个真正有德行的君主的特征,将是愿意去做必然性所命令的任何事情——不管行动碰巧是邪恶的还是有道德的——以便达到他的最高目的。” 莎士比亚了解马基雅维里,这是肯定的。他们在君主观上有着相当程度的相似:二者都主张君主身为一国之君,应把国家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君主要采用实用主义的道德准则,治国安邦、使国家强大统一。 ——《莎士比亚与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观之比较》 (1) 归纳材料一中的君主观,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历史进步性(10分)
材料二 英国走的是一条具有首创意义的改革渐进式的道路,通过自我调节曲折缓慢发展的速度,采用灵活与稳定交织的开放流动形式,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和改变传统政治结构;它的发展又是建立在英国君主制、司法制、议会制、内阁制、文官制和地方政府制度等内容相互依赖、彼此影响和不断发展完善之基础上的。此外,独特的发展历程与英国鲜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特征也是密不可分的。 ——《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特性及其文化溯源》 (2)英国后来确立起来的政体与莎士比亚时代的主张有何异同?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如何?(6分)
材料三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3)近代美国民主政体建设中,对英国的民主探索成就有何借鉴和发展?其发展对美国而言最大意义何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