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前景
- 格式:docx
- 大小:14.83 KB
- 文档页数:4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好吗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好吗?植物保护专业是农学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防治、农药科学以及植物检疫等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植物保护专业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就业方向:1. 农业生产企业: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农业生产企业中从事农药的生产、销售与应用、植物病害监测和防治等工作,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和防治植物病害的技术指导。
2. 农业科研院所: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农业科研院所从事植物病害的病原鉴定、病害防治技术研究、新农药的研发和推广等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 农业推广服务中心: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农业推广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植物病害的防治咨询及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4. 农业检疫局: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农业检疫局从事植物病害的检疫工作,负责对进口和出口的农产品进行病虫害检疫,保护国家农业安全。
5. 农业保险公司: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农业保险公司,从事农作物因天灾、虫害等造成的损失的理赔与评估工作,为农民提供农业保险服务。
6. 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进入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更多的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并进行植物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就业前景: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 农业现代化需要: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大量的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来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2. 政府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给予了重视和支持,通过政策鼓励和扶持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3. 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中国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在农产品质量追溯、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前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用人企业招聘需要的要求、就业后的工资待遇、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哪些城市比较吃香以及同类专业还排名和专业排名比较好。
工资待遇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118430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3947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2957元,0-2年工资3656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4629元,6-7年工资7936元,8-10年工资8715元。
就业方向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推广、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以及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就业岗位销售工程师、苗圃场长等。
城市就业指数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
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厦门。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29个]、武汉[15个]、广州[14个]、上海[11个]、深圳[7个]、郑州[7个]、石家庄[6个]、西安[6个]、宁波[4个]、成都[4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厦门[5216元]、惠州[4999元]、北京[4741元]、上海[4566元]、江门[4004元]、深圳[3991元]、广州[3945元]、宁波[3936元]、南京[3858元]、苏州[3852元]、杭州[3794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农学类中的植物生产类,其中植物生产类共9个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植物生产类专业中排名第6,在整个农学大类中排名第13位。
在植物生产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园艺,农学,烟草,植物保护,茶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应用生物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作物栽培、育种及良种繁育与经营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从事作物生产、育种及良种繁育、种子种苗生产、开发、推广,并具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植物生长与环境、作物栽培技术、作物遗传育种技术、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田间实验与统计分析、种子生产与检验技术、农业生态、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技术推广、企业经营管理、土壤营养测试、植物营养诊断、作物栽培技能训练、作物遗传育种技能训练、作物病虫害防治技能训练、种子生产与检验技能训练、岗位就业综合实训、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和生产发展的基础。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首先要解决吃、穿这一基本问题,然后才能从事其他社会活动。
解决吃穿问题主要依靠农业,因此,人们把农业称为第一产业。
有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人们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有了保证,才能发展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我国改革大获成功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农业的无比重要性。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业起步的。
1978~1982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颁发的一号文件,都是涉及农业改革的。
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当年的工作重点。
连续5年的第一号文件都是涉农的,引起了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干部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多项农业改革的政策高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发展。
农业的突破带动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大发展,促成了我国连续30多年的经济腾飞。
但近些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同时很多涉农单位也以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理由拒绝接受毕业生。
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
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学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学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
近些年来,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同时很多涉农单位也以经费不足,人员满额等理由拒绝接受毕业生。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分析我国每年由于病虫草害造成植物生产损失约30%,植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在保障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国对植物保护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非常光明。
虽然根据历届就业情况来看,进农业公司的比较多,但需要强调两点。
一是不一定只能卖农药,只不过去卖药会有优势些。
二是卖农药又不是没有前途。
现在多说专业毕业后都是去做销售,销售靠得就是一张嘴巴,本科生和专科生甚至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根本没什么区别。
做农药销售还要点专业知识,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好的。
根据从事农药销售的前辈们的经验,前期可能很艰难,几年后收入就很可观了。
哪个专业的前期工作不是这样,农药销售也是份不错的工作。
但需要强调点,这个工作是非常累的会经常出差,绝对不适合女生。
如果对科研感兴趣,考研是首选。
由于植保在农业的广泛性,考农业中任何专业都比较有优势。
最好是一直往上读,最后进入科研单位或是留校任教。
在大学当老师是有体面待遇又高的工作。
植物保护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农学类中的植物生产类,其中植物生产类共9个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在植物生产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农学大类中排名第8位。
截止到 2021年12月24日,35904位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3333 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2000元,0-2年工资5000元。
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北京、上海、郑州、南京、广州、西安、杭州、厦门、武汉、济南。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
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公园等。
就业可涉及检验检疫,基地病虫害防治,基地农业技术员,农药化肥种子销售,基地管理等等工作。
就业可涉及检验检疫,基地病虫害防治,基地农业技术员,农药化肥种子销售,基地管理等等工作。
植物生产类专业内涵植物生产类专业是指以培养学生掌握植物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学科。
该专业涉及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生理、病虫害防治、农业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农业、园林、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植物生产类专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核心内容包括植物生长与发育、植物遗传与育种、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植物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从基础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培养,逐步掌握植物生产的各个环节。
植物生长与发育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的生长规律、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为植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技术,掌握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植物遗传与育种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的遗传规律和育种技术,了解植物的遗传变异和遗传改良的原理与方法。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熟练运用育种技术进行新品种的选育和改良。
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物化学反应,了解植物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规律。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掌握植物生理调控和生物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植物病虫害防治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种类、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学生可以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的技术手段。
作物栽培与管理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实践性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学习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了解作物的生长需求和管理要点。
通过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掌握作物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策略。
除了以上核心课程,植物生产类专业还涉及农业资源利用、土壤肥料学、农业机械与自动化等相关课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锻炼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农业、园林、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植物生产、种植技术推广、农业资源管理等工作。
最好就业的农学类十大专业专业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
就业方向: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动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动物饲养、动物生产等部门从事技术管理、生产现场的技术工作、科研等工作。
水产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水产部门从事水产品的增殖、养殖、保藏加工利用及渔业技术设备研究、制造工作,也可到海洋。
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动物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想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林业、环保等部门从事沙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生产、科研、工程技术、管理及森林旅游等工作。
培养目标:注重科学基础与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和国际视野,掌握现代食品科学基础理论和食品工程技术知识,具备科学研究与技术管理能力,能在食品生产、流通与行业监管领域从事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概论食品分析现代食品装备与自动化食品工厂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直接在医药,食品等方向就业,工作内容一般较单调的技术工作,且需要进一步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未来雇主相关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生物工程、北京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等。
专业介绍:动物科学更偏重对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注意统筹布局;同时希望你有爱动物的心,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农学专业代码303
摘要:
一、农业专业代码303的概述
二、农业专业代码303的具体内容
1.植物生产类
2.动物生产类
3.农业工程类
三、农业专业代码303的发展前景
四、农业专业代码303的就业方向
五、农业专业代码303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
正文:
农业专业代码303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专业代码,涵盖了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农业工程等多个领域,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首先,农业专业代码303的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和农业工程类。
植物生产类主要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动物生产类则主要研究动物的饲养、繁殖、疾病防治等;农业工程类则侧重于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水土保持等方面。
其次,农业专业代码303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无论是传统的农业生产,还是现代化的农业科技,都需要农业专业人才的参与。
再次,农业专业代码303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多样。
他们可以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等单位工作,也可以自主创业,从事农业技术开发、农业生产经营等。
最后,农业专业代码303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他们可以为农业提供科技支持,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毕业后植物保护专业学生会去哪里工作?毕业后学生都找了什么工作?以下是植物保护专业常见的几个就业方向,供参考。
1.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前景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是很好,毕业生一般在生物(制药)公司、药品检验所、现代农业、育种繁殖等单位从事研究、开发和实用技术性工作。
2.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植物检疫部门、植物保护行业管理、植物保护相关企事业、海关和农林业行政机构等单位。
3.植物保护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5.熟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有很多,就业前景也比较广阔,但大家还是要在专业上努力学习,争取学习地更深入。
点击查看:植物保护专业属于什么大类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
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公园等。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岗位有:高级销售、产品经理、销售经理、农艺师、业务员、苗圃技术助理、销售代表、区域经理、有害生物防制专员、绿化工程师、业务经理、农业技术员等。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前景:植物保护专业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走工学结合的道路,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分别安排学生到农药生产、营销、农作物生产等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工资待遇较高,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植保专业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高达97%以上。
目前植物工厂的发展瓶颈及未来前景初始成本高与能源负荷大为目前发展植物工厂的两大瓶颈,硬体建设的成本虽较高,但使用寿命长,风险低的优势,如果能采用立体化栽培,当栽培层数达到某一规模,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增之后,硬体建设的年折旧成本与单位产品的能源负荷就不再是高不可攀了。
监控管理技术层次高,强调系统整合等是优点也是缺点,此些因素使得现阶段植物工厂的发展需要技术性人员的参与,而非传统农民所能单独从事。
植物工厂的成功可吸引具技术背景的年轻人回归农业生产。
植物工厂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成本。
初始成本与操作成本均高,但也可以是高获利。
大略地说,在完全控制型植物工厂生产蔬菜,一般以叶菜类较合算。
因为叶菜类的生产周转率较快,且价钱较高,除了根以外都可吃这点也较有利。
果菜类一般地光饱和点较高,又须丢弃茎叶,所以较浪费,依现状来说,果菜类应以太阳光利用型植物工厂来生产。
完全控制型植物工厂生产花卉则应以小、中苗阶段或特殊目的为宜,譬如嫁接苗的愈合促生与花期调节等。
在生产成本中,电费的比率确实很大,通常占操作成本的 50% ~ 60% ,用电量中照明与空调的比例约为 2:1。
若能有廉价电源与效率高、光质佳的人工灯光,且配合选择成长较快、具高经济价值的植物,植物工厂将更为吸引人。
选择适合在完全控制型植物工厂栽培的作物应具有体积小、单价高、栽培期短、省工、可采用水耕栽培等特质。
由于完全控制型植物工厂内的天候可与外界不同,可栽培非当令蔬菜,采用逆势操作方式,可全年生产,可定时定量供货等操作模式,提供管理者在计划生产与销售上很大的弹性,譬如掌握物以稀为贵的基本原则,当可掌握获利的契机。
植物工厂是接在露地栽培、设施园艺、水耕栽培等依序发展之后的终极技术,也可依此称之为「第四农业」。
其不仅技术上可行,更可以有经济上的实质利益,所以值得去追求这第四农业。
植物工厂的最终目标是想要生产某种蔬果,只要按下某指定按纽,该工厂便能完全自动地实施适当的环境控制,并定时定量的生产高品质的该指定蔬果。
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前景
植物生产类专业主要包括园林、园艺、农学、植保4大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以公务员和企业两个方向就业为主。
近些年,考取公务员一直是各类专业毕业生较好的就业去向,植物生产类专业更是如此。
以辽宁省公务员为例,与植物生产类相关的公务员招聘岗位包括农业生产与管理、农资管理、农业服务、园林绿化管理、种植业结构调整及规划、指导监督农业行政执法、扶贫及定点帮扶、农村科技教育等相关工作。
其中,工作环境以乡镇地区居多。
但是公务员岗位需求量较小,所以企业仍然是大部分本科毕业生的主要选择。
随着农业生产朝向企业化发展,植物生产类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以辽宁省为例,对植物生产类一般纳税人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植物生产类相关企业约78个,农药化肥类相关企业约35个。
这些企业规模较大,人才需求量较多,为农业生产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2植物生产类相关专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必须重视人才的需求特征。
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定位也在发生变化,既不是只搞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也不能只是单
一的技能型劳动者,而是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根据社会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
2.1园林专业培养目标
园林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以专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具备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园林绿化、城市建设、林业等部门及相关企业,从事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2.2园艺专业培养目标
园艺专业培养具有园艺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农资和生物等部门或领域从事与园艺科学相关的生产、管理、规划、营销、推广、开发、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3农学专业培养目标
农学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4植物保护专业培养目标
植物保护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能力,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3更新理念,拓宽就业领域
3.1校企合作办学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用人单位需要懂专业,有技能,素质高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如今企业普遍认为“招工难”,而大学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主要是人才供需不匹配造成的,那么校企合作是解决这种“两难”局面的最好途径。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1]。
随着农业生产企业化发展,社会需要农业专业人才,要求农业生产类院校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要想提高就业率,重要的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学校要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的需求,为学生就业拓宽道路。
3.2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高等教育扩招后,各专业毕业生数目猛增,就业竞争激烈;学生怕辛苦,对工作挑三拣四。
若要提高就业率,除了学校要加强专业建设,学生自身也要积极面对就业形势。
引导学生放低身段,虚心学习,调整心态[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要培养学生养成干一行,爱一行的优良品质,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都应该爱岗敬业。
3.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在我国,农业生产企业化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因此相关企业数量较少,急需有创新和魄力的年轻人开辟新的市场,这样不但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专业发展开拓新的领域,提供更多的岗位。
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下,要想解决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除了学校自身加强专业建设,积极和企业合作办学,学生自身也要调整还心态,不怕苦,不怕累,不要盲目攀高,先从基层做起,积累工作经验[3],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