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中心性肥胖腰围身高比值的适宜切点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9.52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_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引言: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不健康饮食习惯的普及,我国成人的肥胖问题日益突出。
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相比于传统的体重指数(BMI)测量方法,腰围对于预测这些疾病的风险更具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在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预测方面的价值,并提出适宜的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
一、我国成年人肥胖的现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成年人肥胖的比例逐年上升。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我国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从2002年的47.6%上升到2015年的52.5%,女性从27.7%上升到34.3%。
这一数据显示了肥胖问题在我国成人群体中的严重性。
肥胖是导致许多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二、体重指数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体重指数是评价身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
国际上,BMI≥25被认为是超重,而BMI≥30被认为是肥胖。
研究表明,BMI和相关疾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
例如,在我国的一项跨区域研究中,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风险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BMI在我国成人中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相对于BMI作为肥胖评估指标的局限性,腰围被认为能更准确地判断脂肪在腹部的积聚情况。
研究显示,腰围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存在更强的相关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男性腰围大于102cm,女性大于88cm,被认为是中心性肥胖。
这种体脂分布模式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疾病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因此,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具有更高的价值。
四、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由于我国人群的体型特点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外国推荐的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并不一定适合我国人群。
人体测量学指标预测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李相颖【摘要】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代谢异常证候群.临床实践中应用人体测量学指标可以预测MS的发病风险,评价治疗效果.这些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身比(WHtR)、内脏脂肪指数(VAI)、身体形态指数(ABSI)等.各测量学指标临床应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BMI侧重于评价全身性肥胖,WC多用于评价中心性肥胖,WHtR虽与WC预测MS发病风险能力相近,但校正了身高差异,更具优越性.VAI与尿酸的相关性较高.ABSI可预测MS发病风险,但效用较弱.【期刊名称】《济宁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1)002【总页数】5页(P82-86)【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人体测量学指标;评价;风险【作者】李相颖【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北京100730;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261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系列代谢异常症候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1]。
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M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临床工作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需要使用人体测量学指标评价中心性肥胖程度,并预测MS的发病风险。
现就国内外MS相关人体测量学指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MS与人体测量学指标1.1 人体测量学指标相关的MS诊断标准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次提出国际公认的MS定义,其中人体测量学相关的指标为腰臀比(WHR):男>0.90;女>0.85 和(或)体质指数(BMI)>30kg/m2。
该定义把WHR、BMI 作为诊断肥胖的一项补充指标。
1999年,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组(EGIR)诊断标准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加以中心性肥胖的评价标准:男性腰围(WC)≥94cm,女性WC≥80cm,此定义中首次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而不是BMI或WHR比值来定义 MS相关的脂肪分布异常,提示腹部脂肪量得到重视。
中国成人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贺媛;曾强;赵小兰【摘要】目的评价体重指数(BMI)、腰围(WC)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的影响,为制定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参加健康体检的20~80岁成年人共计79012名,测量其身高、体重、WC、血压和空腹血糖水平,计算不同BMI、WC水平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肥胖、中心性肥胖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的影响.结果肥胖、中心性肥胖程度与高血压和糖尿病呈剂量反应关系.BMI每增加一个标准差,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均增加1.7倍;WC每增加一个标准差,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分别增加1.7和2.0倍.当BMI由正常增加至≥30.0kg/m 2、WC由正常增加至中心性肥胖,年龄较轻者和女性发生两种慢性病的风险较大,并且糖尿病患病风险随BMI、WC增长而增加的速度高于高血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超重、肥胖人群中合并中心性肥胖者的慢性病患病率普遍较高,WC与BMI联用能够更加有效地筛选慢性病高危人群.结论肥胖、中心性肥胖会增加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应通过多种预防和治疗手段遏制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进一步发展.【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40)010【总页数】6页(P803-808)【关键词】肥胖症;人体质量指数;腰围;高血压;糖尿病;危险因素【作者】贺媛;曾强;赵小兰【作者单位】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100181北京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1过去10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目前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3.5%,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6%,保守估计中国有3亿高血压患者和1亿糖尿病患者,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3]。
2010—2012年中国成年人腰围水平与中心型肥胖流行特征中国2010-2012年的成年人腰围水平与中心型肥胖流行特征已经有了明显变化。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2012年中国成年人中心型肥胖患者比例占总人口比例18.15%,而男性与女性分别占21.71%和14.94%。
从根本上说,中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患有中心型肥胖病,这说明中心型肥胖正在成为我国社会和健康的一大问题。
从居民腰围水平来说,2010-2012年我国成年人的腰围水平有明显的变化。
2010年,全国成年人的平均腰围为83.3厘米,男性为87.4厘米,女性为79.3厘米;2011年,分别为83.6厘米、87.8厘米和79.5厘米;2012年,分别为84.0厘米、88.2厘米和79.7厘米。
可以看出,2010-2012年度,我国成年人的腰围水平继续上升。
其中,男性腰围水平增加了0.8厘米,女性腰围水平增加了0.4厘米。
让我们来看看2012年的成年人的中心型肥胖发病水平:2012年,全国成年人中心型肥胖病患率为18.15%,男性患病率为21.71%;女性患病率可达14.94%,两者之间的差别有一定的比例。
2012年,患中心型肥胖的成年人中,中国统计局调查显示,48.91%为腰围85厘米以上的成年人,37.59%为腰围80厘米至85厘米的成年人。
这样可以看出,2012年,成年人腰围越高,中心型肥胖的发病率也相对越高。
可以看出,2010-2012年,我国成年人的腰围水平有明显的变化,而中心型肥胖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尤其是腰围高的人群流行程度更高。
未来,应当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成果人口中心型肥胖的比例。
今后,应重视饮食、运动、睡眠质量等生活习惯的培养,以改善肥胖病的流行状况,为我国健康水平保驾护航。
评估腹型肥胖的新指标及其临床意义黄沁(综述);都健(审校)【摘要】Hypertriglyceridemic-waist,waist-height ratio,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 are new indexes of abdominal obesity,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obesity,insulin resistance,dyslipidemia,hypertension, and fatty liver disease.They can be used as screening indexes of metabolic syndrome.At the same time,they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diseases such as cardiovascular disease,type 2 diabetes,and can be used to predict different risks of metabolic pared with the natural indexes of obesity such as body mass index,waist circumference,waist-hip ratio,they are more scientific and accurate.%高三酰甘油性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脂质蓄积指数评估腹型肥胖的几个新指标,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脂肪肝等代谢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筛查指标,同时也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相关,可预测不同的代谢疾病相关风险。
相对于评估肥胖的指标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等传统指标,更具科学性及准确性。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00)016【总页数】4页(P2944-2947)【关键词】肥胖;高三酰甘油性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脂质蓄积指数;代谢综合征【作者】黄沁(综述);都健(审校)【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沈阳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9临床医学肥胖是涉及多重代谢及激素的疾病状态,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状态,而腹型肥胖作为肥胖的一种重要类型,已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的关系更密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