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USE基本知识及工作原理

FUSE基本知识及工作原理

FUSE基本知识及工作原理
FUSE基本知识及工作原理

示波器原理及其应用分析解析

示波器原理及其应用 示波器介绍 示波器的作用 示波器属于通用的仪器,任一个硬件工程师都应该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熟练使用示波器,掌握示波器是对每个硬件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示波器是用来显示波形的仪器,显示的是信号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因此,示波器可以用来测量信号的频率,周期,信号的上升沿/下降沿,信号的过冲,信号的噪声,信号间的时序关系等等。 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横坐标(X)代表时间,纵坐标(Y)代表电压,(注,如果示波器有测量电流的功能,纵坐标还代表电流。)还有就是比较少被关注的-亮度(Z),在TEK的DPO示波器中,亮度还表示了出现概率(它用16阶灰度来表示出现概率)。 1.1.示波器的分类 示波器一般分为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在很多情况下,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都可以用来测试,不过我们一般使用模拟示波器测试那些要求实时显示并且变化很快的信号,或者很复杂的信号。而使用数字示波器来显示周期性相对来说比较强的信号,另外由于是数字信号,数字示波器内置的CPU或者专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可以处理分析信号,并可以保存波形等,对分析处理有很大的方便。

1.2.1 模拟示波器 模拟示波器使用电子枪扫描示波器的屏幕,偏转电压使电子束从上到下均匀扫描,将波形显示到屏幕上,它的优点在于实时显示图像。 模拟示波器的原理框图如下: 见上图所示,被测试信号经过垂直系统处理(比如衰减或放大,即我们拧垂直按钮-volts/div),然后送到垂直偏转控制中去。而触发系统会根据触发设置情况,控制产生水平扫描电压(锯齿波),送到水平偏转控制中。 信号到达触发系统,开始或者触发“水平扫描”,水平扫描是一个是锯齿波,使亮点在水平方向扫描。触发水平系统产生一个水平时基,使亮点在一个精确的时间内从屏幕的左边扫描到右边。在快速扫描过程中,将会使亮点的运动看起来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 回顾中学的沙漏实验——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如何在平面展示 物理学理论可以证明,一端通过细绳固定的重物在作摆动时,与中心垂线的距离满足正弦波规律。沙漏实验可以清晰地显示这个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用沙漏充当重物,并且在沙漏底下的桌面上平铺一张纸,当沙漏开始摆动时,让纸匀速移动。这样,沙漏中流出的细沙,就在纸上留下了一个正弦波痕迹,如图所示。利用这种设计思想,可以完成波形在平面上(对应于时间的流动)的展开。这种设计思想在波形记录、显示中被广泛采用,比如心电图机,就是用原地摆动的电热针,在匀速移动的记录纸带上描记出心电波形。 利用心电图机的结构,已经可以记录电压信号,但是,示波器在大量的应用中,并不需要通过消耗纸张来记录波形,而仅仅是观察波形。因此,可以重复使用的荧光屏,被应用到示波器的设计中。 在示波器上描绘一条曲线——电子枪和荧光屏 在一个封闭玻璃管显示屏的内壁涂上荧光粉,当荧光粉被大量电子形成的电子束轰击时,会发出荧光。可以发出电子束的设备称为电子枪,它可以连续地发出集束性很强的电子。这些电子束在飞行过程中,如果遇到电场的作用,会因电场形成的力而改变运行方向,导致最终电子束落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发生改变,也就是光点改变。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示波管,其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束,经过两个偏转板的作用,会在X 、Y 两个方向上发生偏转。 当在Y 偏转板上加入被测信号,而在X 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可以在示波管的荧光屏上看到光点随着被测电压的变化而发生位置变化——电压越大,光点位置越靠上方。 当在X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锯齿波,而在Y 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可以看到光点从荧光屏左边出现,匀速移动到右边,然后又迅速在左边重复出现。 当在X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锯齿波,而在Y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正弦波,则可以看到,光点在匀速左移的同时,其Y 方向位置出现了正弦变化的规律,也就是说,光点的移动轨迹是一个正弦波。 怎样将周期性电压信号稳定地显示于荧光屏 图 沙漏摆动留下的正弦波 图 示波管的结构示意图

状态检测防火墙原理

浅谈状态检测防火墙和应用层防火墙的原理(结合ISA SERVER) 防火墙发展到今天,虽然不断有新的技术产生,但从网络协议分层的角度,仍然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1,包过滤防火墙; 2,基于状态检测技术(Stateful-inspection)的防火墙; 3,应用层防火墙。 这三类防火墙都是向前包容的,也就是说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也有一般包过滤防火墙的功能,而基于应用层的墙也包括前两种防火墙的功能。在这里我将讲讲后面两类防火墙的实现原理。 先从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开始吧,为什么会有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呢?这就要先看看第一类普通包过滤防火要缺点,比如我们要允许内网用户访问公网的WEB服务,来看看第一类普通包过滤防火墙是怎样处理的呢?那们应该建立一条类似图1所示的规则: 但这就行了吗?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这只是允许我向外请求WEB服务,但WEB服务响应我的数据包怎么进来呢还必须建立一条允许相应响应数据包进入的规则。好吧,就按上面的规则加吧,在动作栏中我们填允许,由于现据包是从外进来,所以源地址应该是所有外部的,这里不做限制,在源端口填80,目标地址也不限定,这个这端口怎么填呢?因为当我访问网站时本地端口是临时分配的,也就是说这个端口是不定的,只要是1023以上的有可能,所以没有办法,那只有把这些所有端口都开放了,于是在目标端口填上1024-65535,这样规则就如图示了,实际上这也是某些第一类防火墙所采用的方法。 想一想这是多么危险的,因为入站的高端口全开放了,而很多危险的服务也是使用的高端口啊,比如微软的终端远程桌面监听的端口就是3389,当然对这种固定的端口还好说,把进站的3389封了就行,但对于同样使用高但却是动态分配端口的RPC服务就没那么容易处理了,因为是动态的,你不便封住某个特定的RPC服务。 上面说了这是某些普通包过滤防火墙所采用的方法,为了防止这种开放高端口的风险,于是一些防火墙又根据T 接中的ACK位值来决定数据包进出,但这种方法又容易导致DoS攻击,何况UDP协议还没有这种标志呢?所包过滤防火墙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然需要一种更完美的方法,这时就有了状态检测技术,我们先不解么是状态检测防火墙,还是来看看它是怎样处理上面的问题的。同上面一样, 首先我们也需要建立好一条类似图1的规则(但不需要图2的规则),通常此时规则需要指明网络方向,即是进还是出,然后我在客户端打开IE向某个网站请求WEB页面,当数据包到达防火墙时,状态检测检测到这是一个发起连接的初始数据包(由SYN标志),然后它就会把这个数据包中的信息与防火墙规则作比较没有相应规则允许,防火墙就会拒绝这次连接,当然在这里它会发现有一条规则允许我访问外部WEB服务,于允许数据包外出并且在状态表中新建一条会话,通常这条会话会包括此连接的源地址、源端口、目标地址、目标连接时间等信息,对于TCP连接,它还应该会包含序列号和标志位等信息。当后续数据包到达时,如果这个数

示波器的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和使用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电子测量仪器,用它能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幅度和频率等电参数。用双踪示波器还可以测量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差,一些性能较好的示波器甚至可以将输入的电信号存储起来以备分析和比较。在实际应用中凡是能转化为电压信号的电学量和非电学量都可以用示波器来观测。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方法。2.学会使用示波器观测电信号波形和电压幅值以及频率。 3.学会使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并测频率。 图1-1 示波器结构图 【实验原理】 不论何种型号和规格的示波器都包括了如图1-1所示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示波管(又称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简称CRT)、垂直放大电路(Y放大)、水平放大电路(X放大)、扫描信号发生电路(锯齿波发生器)、自检标准信号发生电路(自检信号)、触发同步电路、电源等。 1.示波管的基本结构

示波管的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全都密封在玻璃壳体内,里面抽成高真空。 (1)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控制栅极、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五部分组成。灯丝通电后加热阴极。阴极是一个表面涂有氧化物的金属圆筒,被加热后发射电子。控制栅极是一个顶端有小孔的圆筒,套在阴极外面。它的电位比阴极低,对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起控制作用,只有初速度较大的电子才能穿过栅极顶端的小孔然后在阳极加速下奔向荧光屏。示波器面板上的“辉度”调整就是通过调节电位以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改变了屏上的光斑亮度。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高很多,电子被它们之间的电场加速形成射线。当控制栅极、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电位之间电位调节合适时,电子枪内的电场对电子射线有聚集作用,所以, H-灯丝;K-阴极;G1,G2- 控制栅极;A1-第一阳极;A2-第二阳极;Y-竖直偏转板;X-水平偏转板 图1-2 示波管结构图 第一阳极也称聚集阳极。第二阳极电位更高,又称加速阳极。面板上的“聚集”调节,就是调第一阳极电位,使荧光屏上的光斑成为明亮、清晰的小圆点。有的示波器还有“辅助聚集”,实际是调节第二阳极电位。 (2)偏转系统:它由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一对竖直偏转板,一对水平偏转板。在偏转板上加以适当电压,电子束通过时,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从而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斑位置也发生改变。 (3)荧光屏:屏上涂有荧光粉,电子打上去它就发光,形成光斑。不同材料的荧光粉发光的颜色不同,发光过程的延续时间(一般称为余辉时间)也不同。荧光屏前有一块透明的、带刻度的坐标板,供测定光点的位置用。在性能较好的示波管中,将刻度线直接刻在荧光屏玻璃内表面上,使之与荧光粉紧贴在一起以消除视差,光点位置可测得更准。2.波形显示原理

防火墙有什么用工作原理介绍

防火墙有什么用工作原理介绍 什么是防火墙,有什么作用 所谓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是一种 获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说法,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使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Gateway),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防火墙 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防火墙就是一个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或硬件。 该计算机流入流出的所有网络通信和数据包均要经过此防火墙。 在网络中,所谓“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分开的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防火墙是在 两个网络通讯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它能允许你“同意”的 人和数据进入你的网络,同时将你“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你的网络。换句话说,如果不 通过防火墙,公司内部的人就无法访问Internet,Internet上的人 也无法和公司内部的人进行通信。 XP系统相比于以往的Windows系统新增了许多的网络功能(Windows7的防火墙一样很强大,可以很方便地定义过滤掉数据包),例如Internet连接防火墙(ICF),它就是用一段"代码墙"把电脑和Internet分隔开,时刻检查出入防火墙的所有数据包,决定拦截或 是放行那些数据包。防火墙可以是一种硬件、固件或者软件,例如 专用防火墙设备就是硬件形式的防火墙,包过滤路由器是嵌有防火 墙固件的路由器,而代理服务器等软件就是软件形式的防火墙。 ICF工作原理 ICF被视为状态防火墙,状态防火墙可监视通过其路径的所有通讯,并且检查所处理的每个消息的源和目标地址。为了防止来自连

防火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深入理解防火墙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熟悉天网防火墙个人版的配置和使用 二、实验原理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防火墙能增强机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防火墙系统决定了 哪些内部服务可以被外界访问;外界的哪些人可以访问内 部的服务以及哪些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人员访问。防火墙 必须只允许授权的数据通过,而且防火墙本身也必须能够 免于渗透。 ●两种防火墙技术的对比 ●包过滤防火墙:将防火墙放置于内外网络的边界;价格较 低,性能开销小,处理速度较快;定义复杂,容易出现因 配置不当带来问题,允许数据包直接通过,容易造成数据 驱动式攻击的潜在危险。 ●应用级网关:内置了专门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编制的Proxy 应用程序,能够透彻地理解相关服务的命令,对来往的数 据包进行安全化处理,速度较慢,不太适用于高速网 (ATM或千兆位以太网等)之间的应用。 ●防火墙体系结构 ●屏蔽主机防火墙体系结构:在该结构中,分组过滤路由器 或防火墙与Internet 相连,同时一个堡垒机安装在内部

网络,通过在分组过滤路由器或防火墙上过滤规则的设 置,使堡垒机成为Internet 上其它节点所能到达的唯一 节点,这确保了内部网络不受未授权外部用户的攻击。 ●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围绕双重宿主主机构筑。双重宿 主主机至少有两个网络接口。这样的主机可以充当与这些 接口相连的网络之间的路由器;它能够从一个网络到另外 一个网络发送IP数据包。但是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不能 直接通信,它们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双重宿主主机的过滤 和控制。 ●被屏蔽子网体系结构:添加额外的安全层到被屏蔽主机体 系结构,即通过添加周边网络更进一步的把内部网络和外 部网络(通常是Internet)隔离开。被屏蔽子网体系结构 的最简单的形式为,两个屏蔽路由器,每一个都连接到周 边网。一个位于周边网与内部网络之间,另一个位于周边 网与外部网络(通常为Internet)之间。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简述天网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天网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在于监视并过滤网络上流入流出的IP包,拒绝发送可疑的包。基于协议特定的标准,路由器在其端口能够区分包和限制包的能力叫包过滤。由于Internet 与Intranet 的连接多数都要使用路由器,所以Router成为内外通信的必经端口,Router的厂商在Router上加入IP 过

防火墙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得 ●通过实验深入理解防火墙得功能与工作原理 ●熟悉天网防火墙个人版得配置与使用 二、实验原理 ●防火墙得工作原理 ●防火墙能增强机构内部网络得安全性.防火墙系统决定了 哪些内部服务可以被外界访问;外界得哪些人可以访问内 部得服务以及哪些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人员访问。防火墙 必须只允许授权得数据通过,而且防火墙本身也必须能够 免于渗透。 ●两种防火墙技术得对比 ●包过滤防火墙:将防火墙放置于内外网络得边界;价格较 低,性能开销小,处理速度较快;定义复杂,容易出现因配置 不当带来问题,允许数据包直接通过,容易造成数据驱动 式攻击得潜在危险. ●应用级网关:内置了专门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编制得Proxy 应用程序,能够透彻地理解相关服务得命令,对来往得数据 包进行安全化处理,速度较慢,不太适用于高速网(ATM 或千兆位以太网等)之间得应用。 ●防火墙体系结构 ●屏蔽主机防火墙体系结构:在该结构中,分组过滤路由器 或防火墙与Internet 相连,同时一个堡垒机安装在内

部网络,通过在分组过滤路由器或防火墙上过滤规则得设 置,使堡垒机成为Internet 上其它节点所能到达得唯 一节点,这确保了内部网络不受未授权外部用户得攻击。 ●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围绕双重宿主主机构筑。双重宿 主主机至少有两个网络接口。这样得主机可以充当与这些 接口相连得网络之间得路由器;它能够从一个网络到另外 一个网络发送IP数据包.但就是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不能 直接通信,它们之间得通信必须经过双重宿主主机得过滤 与控制. ●被屏蔽子网体系结构:添加额外得安全层到被屏蔽主机体 系结构,即通过添加周边网络更进一步得把内部网络与外 部网络(通常就是Internet)隔离开。被屏蔽子网体系结 构得最简单得形式为,两个屏蔽路由器,每一个都连接到周 边网。一个位于周边网与内部网络之间,另一个位于周边 网与外部网络(通常为Internet)之间。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简述天网防火墙得工作原理 天网防火墙得工作原理: 在于监视并过滤网络上流入流出得IP包,拒绝发送可疑得包。基于协议特定得标准,路由器在其端口能够区分包与限制包得能力叫包过滤。由于Internet与Intranet 得连接多数都要使用路由器,所以Router成为内外通信得必经端口,Router得厂商在Router上加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示波器的主要结构和显示波形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模拟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3) 观察正弦、矩形、三角波等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4) 通过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学会一种测量正弦振动频率的方法,并加深对互相垂直振动合成理论的理解。 实验方法原理 (1)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构造 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垂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信号放大器、触发同步等几个基本部分组成。 (2) 示波器显示波形原理 如果只在垂直偏转板上加一交变正弦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随电压的变化在竖直方向上按正弦规律变化。要想显示波形,必须同时在水平偏转板上加一扫描电压,使电子束所产生的亮点沿水平方向拉开。 (3) 扫描同步 当扫描电压的周期T x 是被观察周期信号的整数倍时,扫描的后一个周期扫绘的波形与前一个周期完全一样,荧光屏上得到清晰而稳定的波形,这叫做信号与扫描电压同步。 (4) 多踪显示 根据开关信号的转换频率不同,有两种不同的时间分割方式,即“交替”和“断续”方式。 (5) 观察李萨如图形并测频率 x y y x f f N Y N X =数方向切线对图形的切点数方向切线对图形的切点 实验步骤 (1) 熟悉示波器各控制开关的作用,进行使用前的检查和校准。 (2)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示波器的CH1或CH2,观察信号波形。 (3)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周期T 、频率f 、幅值U 、峰-峰值Up-p 、有效值Urms,频率和幅值任选。 (4) 观察李萨如图形和“拍”。 (5) 利用多波形显示法和李萨如图形判别法观测两信号的相位差 ① 多波形显示法观测相位差。 ② 李萨如图形判别法观测相位差。 数据处理 0p p u p p =-= --显显U U U E 000=-=T T T E T π 2 4 44 2 4 π2 0 频率相同位相不同时的李萨如图形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定稿版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 原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回顾中学的沙漏实验——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如何在平面展示 利用心电图机的结构,已经可以记录电压信号,但是,示波器在大量的应用中,并不需要通过消耗纸张来记录波形,而仅仅是观察波形。因此,可以重复使用的荧光屏,被应用到示波器的 设计中。 2.在示波器上描绘一条曲线——电子枪和荧光屏 当在Y 偏转板上加入被测信号,而在X 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可以在示波管的荧光屏上看到光点随着被测电压的变化而发生位置变化——电压越大,光点位置越靠上方。 当在X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锯齿波,而在Y 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可以看到光点从荧光屏左边出现,匀速移动到右边,然后又迅速在左边重复出现。 当在X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锯齿波,而在Y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正弦波,则可以看到,光点在匀速左移的同时,其Y 方向位置出现了正弦变化的规律,也就是说,光点的移动轨迹是一个正弦波。 3.怎样将周期性电压信号稳定地显示于荧光屏? 图1.1.3 沙漏摆动留下的正弦

○1~○6时 刻,具有相 同的特征: 都是以上升的方式经过0V电压。示波器内部,用微分电路可以区分被测信号上升或者下降,用比较器配合外部的电压设置,可以判断被测信号是否经过这个比较电压(比如图中的0V)。这样,再经过一套逻辑电路,可以在被测信号具有相同初相角的时刻,控制X轴偏转板,发出一个锯齿波。这种利用被测信号的周期性,在相同初相角时刻,触发X轴锯齿波扫描信号,使得波形被重叠、稳定地显示于示波器荧光屏的技术,称为同步触发扫描。图中,锯齿波在○1~○6时刻满足触发条件,但仅在○1、○3、○5时刻被触发,是因为在○2、○4、○6时刻,此前的锯齿波尚未扫描结束。 因此,在 示波器外部 面板上,有 控制被测信号在电压多大时触发锯齿波产生的电平旋钮,英文标识为Level,这个电压称为触发电平。有控制被测信号是上升或者下降经过Level电压的选择开关,英文标识为Slope Y轴偏转 X轴偏 Y轴偏转 X 轴偏 Y轴偏转 X 轴偏

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 ?包过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包过滤(Packet Filter)是在网络层中根据事先设置的安全访问策略(过滤规 则),检查每一个数据包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IP分组头部的其他各种标志信息(如协议、服务类型等),确定是否允许该数据包通过防火墙。 如图8-5所示,当网络管理员在防火墙上设置了过滤规则后,在防火墙中会形成一个过滤规则表。当数据包进入防火墙时,防火墙会将IP分组的头部信息与过滤规则表进行逐条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决定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 ?3.包过滤防火墙的应用特点 ?包过滤防火墙是一种技术非常成熟、应用非常广泛的防火墙技术,具有以下 的主要特点: ?(1)过滤规则表需要事先进行人工设置,规则表中的条目根据用户的安全 要求来定。 ?(2)防火墙在进行检查时,首先从过滤规则表中的第1个条目开始逐条进 行,所以过滤规则表中条目的先后顺序非常重要。 (3)由于包过滤防火墙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所以包过滤防火墙对通过的数据包的速度影响不大,实现成本较低。 ?代理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代理防火墙具有传统的代理服务器和防火墙的双重功能。如图8-6所示,代理服务器位于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完全阻挡了二者间的数据交流。从客户 机来看,代理服务器相当于一台真正的服务器;而从服务器来看,代理服务 器仅是一台客户机。 ?2.代理防火墙的应用特点 ?代理防火墙具有以下的主要特点: ?(1)代理防火墙可以针对应用层进行检测和扫描,可有效地防止应用层的 恶意入侵和病毒。 ?(2)代理防火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每一个内外网络之间的连接都要 通过代理服务器的介入和转换,而且在代理防火墙上会针对每一种网络应用(如HTTP)使用特定的应用程序来处理。 ?(3)代理服务器通常拥有高速缓存,缓存中保存了用户最近访问过的站点 内容。 ?(4)代理防火墙的缺点是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系统的处理效 率会有所下降,因为代理型防火墙对数据包进行内部结构的分析和处理,这会导致数据包的吞吐能力降低(低于包过滤防火墙)。 *******************************************************************************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回顾中学的沙漏实验——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如何在平面展示 利用心电图机的结构,已经可以记录电压信号,但是,示波器在大量的应用中,并不需要通过消耗纸张来记录波形,而仅仅是观察波形。因此,可以重复使 用的荧光屏,被应用到示波器的设计中。 2.在示波器上描绘一条曲线——电子枪 和 荧光屏 当在Y 偏转板上加入被测信号,而在X 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可以在示波管的荧光屏上看到光点随着被 测电压的变化而发生位置变化——电压越大,光点位 置越靠上方。 当在X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锯齿波,而在Y 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可以看到光点从荧光屏左边出现,匀速移动到右边,然后又迅速在左边重复出现。 当在X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锯齿波,而在Y 偏转板上加入一个正弦波,则可以看到,光点在匀速左移的同时,其Y 方向位置出现了正弦变化的规律,也就是说,光点的移动轨迹是一个正弦波。 3 .怎样将周期性电压信号稳定地显示于荧光屏? ○ 1~○6时刻,具有相同的特征:都是以上升的方式经过0V 电压。示波器内部,用微分电路可以区分被测信号上升或者下降,用比较器配合外部的电压设置,可以判断被测信号是否经过这个比较电压(比如图中的0V )。这样,再经过一套逻辑电路,可以在被测信号具有相同初相角的时刻,控制X 轴偏转板,发 出一个锯齿 波。这种利用被测信号的周期性,在相 同 初相角时刻,触发X 轴锯齿波扫描信号,使得波形被重叠、稳定地显示于示波器荧光屏的技术,称为同步触发扫描。图中, 锯齿波在○ 1~○6时刻满足触发条件,但仅在○1、○3、○5时刻被触发,是因为在○2、○4、○6时刻,此前的锯齿波尚未扫描结束。 因此,在 示波器外部面板上,有控制被测信号在电压多大时触发锯 齿波产生的电 平旋钮,英文标识为Level ,这个电压称为触发电平。有控制被测信号是上升或者下降经过Level 电压的选择开关,英文标识为Slope 图1.1.3 沙漏摆动留下的正弦波 图1.1.4 示波管的结构示意图 Y 轴偏转板 被测信号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Y 轴偏转板 被测信号 X 轴偏转板 锯齿波

防火墙工作原理和种类

近年来,随着普通计算机用户群的日益增长,“防火墙”一词已经不再是服务器领域的专署,大部分家庭用户都知道为自己爱机安装各种“防火墙”软件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对“防火墙”有所了解的,一部分用户甚至认为,“防火墙”是一种软件的名称…… 到底什么才是防火墙?它工作在什么位置,起着什么作用?查阅历史书籍可知,古代构筑和使用木制结构房屋的时候为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人们将坚固的石块堆砌在房屋周围作为屏障,这种防护构筑物就被称为“防火墙”(Fire Wall)。时光飞梭,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各种攻击入侵手段也相继出现了,为了保护计算机的安全,人们开发出一种能阻止计算机之间直接通信的技术,并沿用了古代类似这个功能的名字——“防火墙”技术来源于此。用专业术语来说,防火墙是一种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间,实施网络之间访问控制的组件集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所谓“防火墙”,指的就是一种被放置在自己的计算机与外界网络之间的防御系统,从网络发往计算机的所有数据都要经过它的判断处理后,才会决定能不能把这些数据交给计算机,一旦发现有害数据,防火墙就会拦截下来,实现了对计算机的保护功能。 防火墙技术从诞生开始,就在一刻不停的发展着,各种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防火墙,构筑成网络上的一道道防御大堤。 一.防火墙的分类 世界上没有一种事物是唯一的,防火墙也一样,为了更有效率的对付网络上各种不同攻击手段,防火墙也派分出几种防御架构。根据物理特性,防火墙分为两大类,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软件防火墙是一种安装在

负责内外网络转换的网关服务器或者独立的个人计算机上的特殊程序,它是以逻辑形式存在的,防火墙程序跟随系统启动,通过运行在 Ring0 级别的特殊驱动模块把防御机制插入系统关于网络的处理部分和网络接口设备驱动之间,形成一种逻辑上的防御体系。 在没有软件防火墙之前,系统和网络接口设备之间的通道是直接的,网络接口设备通过网络驱动程序接口(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NDIS)把网络上传来的各种报文都忠实的交给系统处理,例如一台计算机接收到请求列出机器上所有共享资源的数据报文, NDIS 直接把这个报文提交给系统,系统在处理后就会返回相应数据,在某些情况下就会造成信息泄漏。而使用软件防火墙后,尽管 NDIS 接收到仍然的是原封不动的数据报文,但是在提交到系统的通道上多了一层防御机制,所有数据报文都要经过这层机制根据一定的规则判断处理,只有它认为安全的数据才能到达系统,其他数据则被丢弃。因为有规则提到“列出共享资源的行为是危险的”,因此在防火墙的判断下,这个报文会被丢弃,这样一来,系统接收不到报文,则认为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也就不会把信息泄漏出去了。 软件防火墙工作于系统接口与 NDIS 之间,用于检查过滤由 NDIS 发送过来的数据,在无需改动硬件的前提下便能实现一定强度的安全保障,但是由于软件防火墙自身属于运行于系统上的程序,不可避免的需要占用一部分CPU 资源维持工作,而且由于数据判断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些数据流量大的网络里,软件防火墙会使整个系统工作效率和数据吞吐速度下降,甚至有些软件防火墙会存在漏洞,导致有害数据可以绕过它的防御体系,给数据安全带来损失,因此,许多企业并不会考虑用软件防火墙方案作为公司网络的防御措施,而是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防火墙。 硬件防火墙是一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专用设备,通常架设于两个网络的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院(系) 材料学院 专业 材料物理 班级 0705 姓 名 童凌炜 学号 200767025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2008 年 11 月 18 日,第13周,星期 二 第 5-6 节 实验名称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波形 (3)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差 主要仪器设备: YB4320G 双踪示波器, EE1641B 型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示波器基本结构 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放大和衰减系统、触发扫描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 其中示波管是核心部分。 示波管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个部分组成, 由外部玻璃外壳密封在真空环境中。 成 绩 教师签字

电子枪的作用是释放并加速电子束。 其中第一阳极称为聚焦阳极, 第二阳极称为加速阳极。 通 过调节两者的共同作用, 可以使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产生明亮清晰的圆点。 偏转系统由X 、Y 两对偏转板组成, 通过在板上加电压来使电子束偏转, 从而对应地改变屏上亮点的位置。 荧光屏上涂有荧光粉, 电子打上去时能够发光形成光斑。 不同荧光粉的发光颜色与余辉时间都不同。 放大和衰减系统用于对不同大小的输入信号进行适当的缩放, 使其幅度适合于观测。 扫描系统的作用是产生锯齿波扫描电压(如左上图所示), 使电子束在其作用下匀速地在荧光屏周期性地自左向右运动, 这一过程称为扫描。 扫描开始的时间由触发系统控制。 2. 示波器的显示波形的原理 如果只在竖直偏转板加上交变电压而X 偏转板上五点也是, 电子束在竖直方向上来回运动而形成一条亮线, 如左图所示: 如果在Y 偏转板和X 偏转板上同时分别加载正弦电压和锯齿波电压, 电子受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合理作用下, 进行正弦震荡和水平扫描的合成运动, 在两电压周期相等时, 荧光屏上能够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电压波形, 显像原理如右图所示: 3. 扫描同步 为了完整地显示外界输入信号的周期波形, 需要调节扫描周期使其与外界信号周期相同或成合适的关系。 当某些因素改变致使周期发生变化时,使用扫描同步功能, 能够使扫描起点自动跟踪外界信号变化, 从而稳定地显示波形。 步骤与操作方法: 1. 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和频率 对于一个稳定显示的正弦电压波形, 电压和频率可以由以下方法读出 h a U p p ?=-, 1)(-?=l b f

示波器基本原理

目录 第一章示波器基本原理 (2) 1、1 模拟示波器 (2) 1、1、1示波管 (2) 1、1、2模拟示波器方框图 (3) 1、2 数字存储示波器(DSO) (4) 第二章示波器的使用 (5) 2、1示波器的各个系统和控制 (5) 2、2示波器的正确使用 (7) 第三章模拟示波器的校准 (9) 第四章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和校准 (13) 4、1 TDS220的结构 (13) 4、2 TDS220的常规检查 (14) 4、3 TDS220的校准过程 (16)

第一章 示波器基本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图形显示设备,它能够直接观测和真实显示被测信号,是观察电路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测量实验结果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它可分为模拟和数字类型。下面就分模拟和数字部分对示波器的基本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1、1 模拟示波器 模拟示波器是第一代示波器产品,拥有极佳的"波形更新率"(约每秒超过二十万次),它仅仅在扫描的回扫时间及闭锁(Hold off )时间内不显示信号,因此又称为模拟实时示波器(Analog Real Time Oscilloscope )。由于模拟示波器是数字示波器在的基础,我们先来看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1、1、1示波管 模拟示波器的心脏是阴极射线管(CRT ),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组成,它们被密封在真空的玻璃壳内,如图1-1所示。 电子枪向屏幕发射电子,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形成电子束,并打在荧光屏上,荧光屏的内表面涂有荧光物质,这样电子束打中的点就发出光来。 电子在从电子枪到屏幕的途中要经过

偏转系统,在偏转系统上施加电压就可以使光点在屏幕上移动。偏转系统由水平(X )偏转板和垂直(Y )偏转板组成。这种偏转方式称为静电偏转。 将输入信号加到Y 轴偏转板上,而示波器自己使电子束沿X 轴方向扫描。这样就使得光点在屏幕上描绘出输入信号的波形。这样扫出的信号波形称为波形轨迹 1、1、2模拟示波器方框图 从上一小节可以看出,只要控制X 轴偏转板和Y 轴偏转板上的电压,就能控制示波管显示的图形形状。因此,只要在示波管的X 轴偏转板上加一个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电压,在y 轴加上被测信号(经过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示波管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被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形。电信号中,在一段时间内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信号是锯齿波。因此,往往给X 轴加上锯齿波。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2所示,它主要由示波管、Y 轴系统、X 轴系统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电源电路,它产生电路中需要的多种电源。示波器中还往往有一个精确稳定的方波信号发生器,供校验示波器用。 被测信号通过探头到达示波器的垂直系统,经衰减器适当衰减后送至垂直放大器,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信号,加到示波管的Y 轴偏转板上,控制亮点在屏幕中的上下移动。为了在屏幕上显示出完整的稳定波形,将Y 轴的被测信号引入X 轴系统的触发系统,启动或触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文章来源:天极 “黑客会打上我的主意吗?”这么想就对了,黑客就像钻鸡蛋缝的苍蝇一样,看到一丝从系统漏洞发出的光亮就会蠢蠢欲动!好,如何保护你的网络呢?计算机的高手们也许一张嘴就提议你安装网络的防火墙,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到底什么是防火墙呢? 什么是防火墙? 防火墙就是一种过滤塞(目前你这么理解不算错),你可以让你喜欢的东西通过这个塞子,别的玩意都统统过滤掉。在网络的世界里,要由防火墙过滤的就是承载通信数据的通信包。 天下的防火墙至少都会说两个词:Yes或者No。直接说就是接受或者拒绝。最简单的防火墙是以太网桥。但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这种原始防火墙能管多大用。大多数防火墙采用的技术和标准可谓五花八门。这些防火墙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取代系统上已经装备的TCP/IP协议栈;有的在已有的协议栈上建立自己的软件模块;有的干脆就是独立的一套操作系统。还有一些应用型的防火墙只对特定类型的网络连接提供保护(比如SMTP或者HTTP协议等)。还有一些基于硬件的防火墙产品其实应该归入安全路由器一类。以上的产品都可以叫做防火墙,因为他们的工作方式都是一样的:分析出入防火墙的数据包,决定放行还是把他们扔到一边。 所有的防火墙都具有IP地址过滤功能。这项任务要检查IP包头,根据其IP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作出放行/丢弃决定。看看下面这张图,两个网段之间隔了一个防火墙,防火墙的一端有台UNIX计算机,另一边的网段则摆了台PC客户机。 当PC客户机向UNIX计算机发起telnet请求时,PC的telnet客户程序就产生一个TCP包并把它传给本地的协议栈准备发送。接下来,协议栈将这个TCP包“塞”到一个IP包里,然后通过PC机的TCP/IP栈所定义的路径将它发送给UNIX计算机。在这个例子里,这个IP包必须经过横在PC和UNIX计算机中的防火墙才能到达UNIX计算机。 现在我们“命令”(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配制)防火墙把所有发给UNIX计算机的数据包都给拒了,完成这项工作以后,“心肠”比较好的防火墙还会通知客户程序一声呢!既然发向目标的IP数据没法转发,那么只有和UNIX计算机同在一个网段的用户才能访问UNIX计算机了。 还有一种情况,你可以命令防火墙专给那台可怜的PC机找茬,别人的数据包都让过就它不行。这正是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根据IP地址做转发判断。但要上了大场面这种小伎俩就玩不转了,由于黑客们可以采用IP地址欺骗技术,伪装成合法地址的计算机就可以穿越信任这个

防火墙原理和配置

网络防火墙的原理与配置 摘要随着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网络安全产品也被人们重视起来。防火墙作为最早出现的网络安全产品和使用量最大的安全产品,也受到用户和研发机构的青睐。对防火墙的原理以及分类、配置进行了介绍,旨在为选择防火墙的用户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防火墙配置 1 引言 网络安全已成为人日益关心的问题。网络防火墙技术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其中要作用是在网络入口外检查网络通信,更具用户设定的安全规则,在保护内部网络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内外网络通信,提供内部网络的安全。 1.1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第二节介绍了防火墙的基本原理,第三节详细描述了防火墙的功能,第四节介绍了防火墙的分类,第五节详细描述了网络防火墙的配置,第六节介绍了网络防火墙的具体应用。 2 防火墙原理 2.1防火墙原理 “防火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 从其组织结构方面来看,防火墙主要包括安全操作系统、过滤器、网关、域名服务和函件处理等五个部分,其实它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一个或一组系统 , 用于增强内部网络和Internet 之间的访问控制。从狭义上来看,防火墙是安装了防火墙软件的主机或路由器系统;从广义上来看,防火墙还应该包括整个网络的安全策略和安全行为。 防火墙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 , 使内部网和互联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 gateway), 从而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具有潜在破坏性的侵入。它可以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具体来讲,防火墙主要功能包括过滤不安全的服务和非法化安全策略;有效记录 Internet 上的活动,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限制暴露用户,封堵禁止的网络行为;是一个安全策略的检查站,对网络攻击进行探测和告警。 2.2防火墙的功能 (1)认证功能AF 认证就是对一个实体所声称的身份进行确认。在通信关系的上下文中,认证提供对一个主体的身份的证实。一个主体是有一个或多个不同标识符的实体,实体使用认证服务来证实主体所声称的身份。还有一种认证形式叫做连接认证,它提供关于在一次连接中数据发送者的真实性和传送数据的完整性的保证。完整性认证是连接认证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把这两个服务看作是独立的功能。 有的认证方案有确信的第三方参与,也有没有确信的第三方参与的情况。在没有确信的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通过直接交换认证信息的方式,申请者与验证者建立身份认证关系。第三方可以采取以下不同的方式参与认证。(1)嵌入式:一个确信的实体直接干预申请者与验证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与使用

河南科技大学实验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A 指导教师李海生

河南科技大学实验教学教案首页

预习及实验课前提问: 1.示波器中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解答:第二阳极电位比第一阳极高,当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间电位差调节合适时,电子枪内的电场对电子射线有聚焦作用,使屏上光斑成为明亮、清晰的小圆点,面板上的“聚焦”旋钮是用来调节第一阳极电位的,所以,第一阳极又称为聚焦阳极。第二阳极称为加速阳极。有些示波器还有“辅助聚焦”旋钮,是用来调节第二阳极电位的。 2.锯齿波如何形成? 解答:如果只在竖直偏转板上加一交变的正弦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将随电压的变化在竖直方向来回运动,如果电压频率较高,则看到的将是一条竖直亮线。要显示出波形,必须同时在水平偏转板上加一个扫描电压,使电子束的亮点同时沿着水平方向拉开。这种扫描电压的特点是电压随时间成线性关系增加到最大值,然后突然回到最小,此后再重复地变化。扫描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形同“锯齿”,故称“锯齿波”。 3.扫描图形在荧光屏上显示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波形,为什么?如何使其稳定? 解答:要在示波器荧屏上获得稳定的波形,被测信号的频率Y f 必须为扫描电压(锯齿波)频率X f 的整数(N )倍,即有 X Y Nf f ,如果被测信号与锯齿波两者频率不满足上述整倍数的关系,每次扫描显示的图形就不能重合,结果荧光屏上呈现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波形,这样就难以对信号进行观察和测量。必须设法调节使两者频率自动保持整数比。 实验原理: 示波器的结构主要由示波管、垂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发生器、触发同步电路等组成。示波管是示波器的心脏部分,它是由电子枪、偏转系统、荧光屏构成。从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束,经过加速电极和聚焦电极打到荧光屏上,形成一亮点。在偏转板上加适当电压,电子束的运动方向将发生偏转。当在y 板上加一交变信号时,在屏上将看到一条竖直亮线。若要观察交变信号的波形,需在x 板上加一锯齿波(扫描)电压,此电压由示波器内部提供。由于采用触发扫描方式,使得每一次扫描的起点位置都相同,因而得到的波形是稳定的。若在x 板和y 板上分别加上正弦信号,当他们的频率比为整数比时,屏上显示的稳定波形称为李萨如图形。频率比不同,李萨如图形的形状也不同。该图形在水平方向的切点数x n 和图形在垂直方向的切点数y n 与频率之间存在下列规律:

实验一、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电子测量实验 --示波器的原理和应用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示波器的原理和应用 【目的】 1. 了解示波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扫描和同步的作用原理,加深对信号合成的理解。 2. 熟练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特征(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利用李萨如图形测量信号频率。 【重点】 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难点】 1.熟练掌握示波器各主要旋钮的作用和用法。 2.能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特征(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且会利用李萨如图形测量信号频率。【预习问题】 1.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其主要用途有哪些? 2. 如何使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特征以及测量信号频率? 一、实验原理 示波器动态显示随时间变化的电压信号思路是将电压加在电极板上,极板间形成相应的变化电场,使进入这变化电场的电子运动情况相应地随时间变化,最后把电子运动的轨迹用荧光屏显示出来。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见图1))和复杂的电子线路构成。示波器的基本结构见图2。 图1 示波管示意图

1.偏转电场控制电子束在视屏上的轨迹 偏转电压U 与偏转位移Y (或X )成正比关系。如图3所示:y U Y 。 图3偏转电压U 与偏转位移Y 如果只在竖直偏转板(Y 轴)上加一正弦电压,则电子只在竖直方向随电压变化而往复运动,见图4a 。要能够显示波形,必须在水平偏转板(X 轴)上加一扫描电压,见图4b 。 图4a 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加在Y 偏转板) 图4b 锯齿波电压(加在X 偏转板) 示波器显示波形实质:见图5,沿Y 轴方向的简谐运动与沿X 轴方向的匀速运动合成的一种合运动。显示稳定波形的条件:扫描电压周期应为被测信号周期的整数倍,即T x =nT y ( n=1,2,3…)(见图6) 2.同步扫描(其目的是保证扫描周期是信号周期的整数倍) (1)同步的概念:为了显示如图5所示的稳定图形,只有保证正弦波到I y 点时,锯齿波正好到i 点,从而亮点扫完了一个周期的正弦曲线。由于锯齿波这时马上复原,所以亮点又回到A 点,再次重复这一过程。光点所画的轨迹和第一周期的完全重合,所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出一个稳定的波形,这就是所谓的同步。 由此可知同步的一般条件为: T x = nT y ,n = 1,2,3… 图2 示波器的基本结构简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