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权管理
- 格式:docx
- 大小:19.92 KB
- 文档页数:5
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是一种用于保护数字版权的技术,其中的垂直同步(Vertical Sync,垂直同步)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
在传统的显卡驱动中,为了避免屏幕撕裂(Screen Tearing)的问题,通常采用垂直同步的技术。
垂直同步是指将显示器的垂直同步信号(VSync)与显卡的垂直同步信号(VESA VSync)进行同步,使得显卡的输出图像与显示器的刷新率相匹配。
在DRM技术中,垂直同步可以被用来限制播放设备的输出速度,从而保护版权内容。
例如,在一个DRM系统中,播放设备可能会将视频数据分成若干个帧,并将每个帧的显示时间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窗口内。
这样,即使播放设备的输出速度很快,也无法在显示器上显示超过一个帧的内容,从而实现了版权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DRM技术可能会对用户的使用体验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可能会导致画面撕裂、卡顿等问题。
此外,DRM技术也存在一些安全和隐私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多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管理制度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多媒体数字出版带来了便捷和快速传播的机会,但同时也给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确保多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的传播和版权保护,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背景和意义多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基于数字时代媒体内容的特点和需求,旨在规范和管理多媒体数字出版行业的版权、传播和使用。
它可以保护作者和版权所有者的权益,促进出版行业的繁荣和创新。
二、管理原则1.版权保护原则:多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管理制度应以版权保护为核心,明确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防止盗版、侵权等行为的发生。
2.内容审查原则:对于数字化内容的出版和传播,应进行事前审查,确保内容合法合规,避免违法信息的传播。
3.行业自律原则:出版行业应主动制定行业自律规章制度,加强行业内部监管,共同维护行业的公信力和形象。
三、管理要求1.版权登记和保护:建立版权登记和保护制度,确保作者和版权所有者的权益得到保护,鼓励创作和创新。
2.内容审查和监管:加强对多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的事前审查和监管,遵循法律法规,杜绝低俗、暴力、违法等有害信息的传播。
3.技术保护和防护:采用数字版权管理技术,防止盗版和非法传播行为,保障数字出版内容的安全性。
4.市场监管和维权:建立市场监管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维权。
5.合作与交流:加强国内外多媒体数字出版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面对数字化时代出版领域的挑战,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管理制度建设1.政策法规:相关政府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对多媒体数字出版行业的管理要求和支持政策。
2.行业组织:鼓励出版行业组织建立行业标准和自律机制,形成多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管理的共识和规范。
3.技术支持:加大对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4.人才培养:加强多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行业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版权意识。
我国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及其建议作者:王金华来源:《出版广角》2013年第22期DRM为数字内容的接触和使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控制。
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并未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得以充分实现,对此,本文就我国现行法律对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促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子图书、音乐、电影等数字内容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日益广泛,内容很容易被复制和修改,导致互联网上传播的数字内容存在大量的盗版和侵权问题。
这就需要在数字作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数字内容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并确保数字内容在互联网上能够得以合法使用和传播。
因此,数字版权管理对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保护至关重要。
数字版权管理(DRM)使数字内容能够安全地在网络上传播,DRM保证了版权人能够获得足够的回报。
与传统版权法相比,DRM为数字内容的接触和使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控制。
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并未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得以充分实现,对此,本文就我国现行法律对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促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一、数字版权管理概述(一)数字版权管理定义数字版权管理(DRM)是指对版权的数字化管理,是数字化作品在产生、传播、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对版权管理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以及技术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系统工程。
数字版权管理保护版权所有者的版权,确保版权所有者根据版权信息获得合法收益,防止非授权者获取有版权的数字内容,在版权所有者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认定数字内容的身份,实现盗版的溯源追踪等。
数字版权管理的核心是数字化作品交易过程中的权益管理,保证版权所有者在交易过程中得到应得的利益,从而刺激其再创作。
(二)我国数字版权管理目前状况及存在问题数宇版权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数字版权管理应该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最理想的情况是通过“静默”的方式实现,即在消费者不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实施不应该侵犯消费者的消费隐私。
腾讯云DRM解决方案
《腾讯云DRM解决方案》
腾讯云DRM(数字版权管理)解决方案是腾讯云推出的用于
保护数字内容版权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随着数字内容在互联网上的快速传播和复制,数字版权管理成为内容创作者和发行商关注的重点。
针对这一需求,腾讯云推出了DRM解决方案,
帮助内容提供商和版权所有者保护其数字内容免受未经授权的使用和传播。
腾讯云DRM解决方案提供了多种功能和特性,包括内容加密、版权保护、访问控制、数字水印和各种数字版权管理工具。
利用这些功能,内容提供商可以保护其数字内容免受盗版和侵权行为,并且可以灵活地管理用户权限和访问方式。
通过腾讯云DRM解决方案,内容提供商可以实现多种数字版
权管理需求,例如音视频内容加密、付费内容保护、移动应用程序版权保护等。
腾讯云DRM解决方案还提供了丰富的API
和SDK,可以轻松地集成到现有的应用程序和平台中,实现
定制化的版权保护和管理。
除了功能上的丰富性,腾讯云DRM解决方案还具有高可靠性
和稳定性。
腾讯云拥有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强大的安全保障体系,能够为内容提供商提供高效、可靠的数字版权管理服务。
总之,腾讯云DRM解决方案为内容提供商和版权所有者提供
了一站式的数字版权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他们保护数字内容免受盗版和侵权行为,实现数字版权的有效管理和商业化运营。
通过腾讯云DRM解决方案,内容提供商可以更加安心地将数字内容推向市场,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版权保护与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对版权的保护和管理,维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知识创新和文化繁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2、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部的版权保护与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作品的创作、使用、传播、交易等活动。
3、版权保护与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保护权益、促进发展的原则,鼓励创新,推动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二、版权的归属1、本单位员工在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创作的作品,其版权归属于本单位,但员工享有署名权。
2、与本单位合作的外部单位或个人创作的作品,其版权归属应当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执行。
3、委托他人创作的作品,其版权归属应当根据委托合同约定执行。
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版权归属于受托人。
三、版权的保护1、本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拥有的版权,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2、对于侵犯本单位版权的行为,应当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包括但不限于发送侵权警告函、提起诉讼等。
3、本单位员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侵犯他人的版权。
如发现侵权行为,应当及时向单位报告。
四、版权的管理1、建立版权管理档案,对本单位拥有的版权作品进行登记、分类、归档,记录作品的名称、作者、创作时间、版权归属等信息。
2、对版权作品的使用进行管理,明确使用范围、使用方式、使用期限等,确保使用行为合法合规。
3、定期对版权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版权管理工作机制。
五、版权的许可与转让1、本单位拥有的版权作品可以进行许可或转让,但应当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并签订书面合同。
2、许可或转让版权应当遵循公平、合理、等价有偿的原则,充分保障本单位的合法权益。
3、在许可或转让版权时,应当明确许可或转让的权利种类、范围、期限、地域等内容,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关义务。
六、版权的宣传与培训1、加强版权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版权意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与IPTV集成播控平台接口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与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接口。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版权管理与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前端系统及终端的集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中国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白皮书IEC 62455-2008 互联网协议(IP)和基于服务访问的传输流(TS)(Internet protocol (IP) and transport stream (TS) based service access)RFC 2396 统一资源标识符:通用句法(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 (URI):generic syntax)ETSI ETR 289 数字视频广播:数字广播系统中对使用加扰和条件接收的支持(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VB); Support for use of scrambling and conditional access (CA) with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s)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用户 user使用数字媒体内容的组织或个人。
可通过用户标识(ID)来识别。
3.2许可证 license对数字媒体内容访问权限、使用规则和密钥等控制信息的描述。
3.3域 domain在用户环境中合法使用受保护内容的一组设备,该组设备的范围可由若干参数(比如设备数量、时间、令牌、设备ID等)界定,同时这些参数不应被用户轻易规避(本标准中的“域”即中国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白皮书中的“用户环境内容保护系统边界”)。
3.4设备 device安装有DRM代理的消费内容的实体。
移动流媒体技术中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相关知识及相关实际案例。
移动流媒体技术中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实际案例,可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版权的概念和法律框架数字版权是指以数字方式存储、传输、呈现的作品或知识产权,包括小说、电影、音乐、图片等多个领域。
数字版权管理是指在数字世界中,对数字作品进行版权保护和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
数字版权的法律框架包括国际公约、欧盟通用版权法、美国版权法等多种法律体系。
这些法律体系在数字版权的管理、保护、使用等方面有各自的规定和标准。
2.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技术手段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数字签名、数字证书、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版本控制等多个方面。
其中,数字签名技术用于对数字作品中的音乐作品、视频、图片等文件进行验证和签名,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数字证书技术用于对数字作品进行授权和认证,确保作品的合法使用;访问控制技术用于对数字作品的访问进行限制和认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数据加密技术用于对数字作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保护,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版本控制技术用于对数字作品的修改、发布、备份等方面进行管理。
3. 移动流媒体技术中数字版权管理的实际案例在移动流媒体技术中,数字版权管理的实际案例包括:- 电影《独立日2:卷土重来》的流媒体版权保护:该电影是一部动作科幻电影,采用了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对电影的版权进行了保护和管理。
- 音乐流媒体服务的音乐版权保护:许多音乐流媒体服务,如Spotify、Apple Music等,都采用了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对音乐作品的版权进行了保护和管理。
- 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版权保护:许多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都采用了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对短视频平台内的内容进行了版权保护和管理。
这些实际案例都展示了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在移动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引言作为全球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在国际间的保护和管理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旨在促进创新、保护创意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着重探讨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包括国际版权保护、专利法规以及商标注册等方面。
国际版权保护1. 世界版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世界版权组织是联合国的专业机构,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
WIPO 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全球版权保护的标准化。
例如,WIPO通过“伯尔尼公约”和“罗马公约”等国际公约,确保了版权在世界范围内的保护。
2. 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DRM)DRM是一种技术手段,用于保护数字内容的版权。
它通过加密、防复制控制等方式,限制了用户对数字内容的复制和传播,从而保护版权所有人的利益。
目前,DRM已经成为了国际标准,许多数字平台和内容提供商都采用了DRM技术来保护其知识产权。
专利法规1. 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简称PCT)专利合作条约是为了简化专利申请程序而设立的国际公约。
通过加入PCT系统,申请人可以在一次国际专利申请中覆盖多个国家。
这样不仅提高了专利申请的效率,也降低了申请人的成本。
PCT系统为国际专利申请提供了便利和一致的标准。
2. 美国专利法案(America Invents Act,简称AIA)美国专利法案是美国一项重要的专利法规改革。
该法案于2011年颁布,在专利诉讼、专利审查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AIA的出台影响了全球专利保护的标准和规范,让专利制度更加公平、有效地为创新者提供保护。
商标注册1. 马德里体系(Madrid System)马德里体系是一个国际商标注册和管理的体系,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负责管理。
android drm 方案Android DRM方案Android DRM(数字版权管理)是一种用于保护数字内容在Android设备上的复制和分发的安全解决方案。
它的目标是授权合法用户访问和使用数字内容,同时保护内容所有者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Android DRM方案。
一、Widevine DRMWidevine是Google开发的一种基于云的Android DRM解决方案。
它提供了多层安全防护机制,能够有效地防止非法拷贝和传播数字内容。
Widevine DRM支持的加密算法包括AES-128和RSA,同时还支持流媒体的动态加密。
它可用于各种类型的Android设备和应用程序,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API用于实现数字内容的加密、解密和许可证管理。
二、PlayReady DRMPlayReady是由微软开发的一种跨平台的数字版权管理解决方案,主要用于保护音频和视频内容。
在Android设备上,PlayReady DRM可以通过Microsoft PlayReady Portable SDK来实现。
它支持多种加密算法,包括AES和RSA,并能够提供多层次的许可证管理和内容保护机制。
PlayReady DRM还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允许内容提供商在需要时撤销许可证,保护内容的安全性。
三、Marlin DRMMarlin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数字版权管理解决方案,由多家公司共同推动开发。
Marlin DRM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数字内容,包括音乐、视频和电子书等。
在Android设备上,Marlin DRM可以通过Marlin DRM Agent实现。
Marlin DRM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加密和许可证管理机制,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它还支持跨不同平台和设备的内容传输和播放,具备良好的兼容性。
四、Verimatrix DRMVerimatrix是一家专门提供数字版权保护解决方案的公司,其提供的Verimatrix DRM也可以应用于Android设备。
数字版权管理
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简称:DRM)指的是出版者用来控制被保护对象的使用权的一些技术,这些技术保护的有数字化内容(例如:软件、音乐、电影)以及硬件,处理数字化产品的某个实例的使用限制. 本术语容易和版权保护混淆。
版权保护指的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数字化媒体内容上的技术,DRM保护技术使用以后可以控制和限制这些数字化媒体内容的使用权。
主要采用的技术
数字版权管理主要采用的技术为数字水印、版权保护、数字签名和数据加密。
DRM概述
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是随着电子音频视频节目在互联网上的广泛传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其目的是保护数字媒体的版权,从技术上防止数字媒体的非法复制,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复制很困难,最终用户必须得到授权后才能使用数字媒体。
数据加密和防拷贝是DRM的核心技术,一个DRM系统需要首先建立数字媒体授权中心(Rights Issuer,RI),编码已压缩的数字媒体,然后利用密钥对内容进行加密保护,加密的数字媒体头部存放着KeyID和节目授权中心的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Locator,URL)地址。
用户在点播时,根据节目头部的KeyID和URL信息,通过数字媒体授权中心的验证授权后送出相关的密钥解密,数字媒体方可使用。
需要保护的数字媒体是被加密的,即使被用户下
载保存并散播给他人,没有得到数字媒体授权中心的验证授权也无法使用,从而严密地保护了数字媒体的版权。
数字版权管理是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媒体版权保护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一般具有以下六大功能:
(1)数字媒体加密:打包加密原始数字媒体,以便于进行安全可靠的网络传输。
(2)阻止非法内容注册:防止非法数字媒体获得合法注册从而进入网络流通领域。
(3)用户环境检测:检测用户主机硬件信息等行为环境,从而进入用户合法性认证。
(4)用户行为监控:对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实时跟踪监控,防止非法操作。
(5)认证机制:对合法用户的鉴别并授权对数字媒体的行为权限。
(6)付费机制和存储管理:包括数字媒体本身及打包文件、元数据(密钥、许可证)和其他数据信息(例如数字水印和指纹信息)的存储管理。
DRM技术无疑可以为数字媒体的版权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
但是它要求将用户的解密密钥同本地计算机硬件相结合,很显然,对用户而言,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用户只能在特定地点特定计算机上才能得到所订购的服务。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的模式和拓扑结构也发生着变化,传统基于C/S模式的DRM技术在面临不同的网络模式时需要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合理的
移植,这也是DRM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国际研究现状;
在国外,特别是数字化和网络技术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网络出版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已经悄然地发生了变化,对传统的纸质刊物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在美国80%的出版社都拥有了自己的电子版,2005 年在美国网络出版的占全部图书出版总额的30%。
早期,在数字版权管理方面研究工作是比较重视且较体系化。
早期由ContentGuard提出的可扩展版权管理语言XrML2,主要用于版权内容描述,接着International DOIFoundation提出了数字对象标识DOI,它是一种标准化方式。
后来Open Digital Rights Language(ODRL)组织定义了开放的数字版权管理语言,相对于XrSL来说,ODRL 较完备些。
在1999 年,由Open Ebook Initiative Rights and Rules WorkingGroup 和Electronic Book Exchange Working Group 联合研发了电子图书交换协议,随后由Internet Digital RightsManagement Research Group 提出将数字版权管理和传统的访问控制联系起来,将主题、客体及数字权利建立关联,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对今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表明,我国现有互联网用户1.4 亿,上网计算机有4740 万台,而网上查阅电子书籍的网民占40%,以学习为目的的用户正在以12%的比例增加,可以看出我国电子图书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但就数字版权管理水平上,我国还处在研发阶段,与国外相比,比较缓慢,在技术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主要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主,比如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研究方向主要是数字水印、密写、数字指纹等。
学术界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南大学的孙星明教授针对文本数字和软件水印的研究;武汉大学的董红斌基本文件视图和DNA 的安全文件系统理论与模型的研究;中国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对今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表明,我国现有互联网用户1.4 亿,上网计算机有4740 万台,而网上查阅电子书籍的网民占40%,以学习为目的的用户正在以12%的比例增加,可以看出我国电子图书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但就数字版权管理水平上,我国还处在研发阶段,与国外相比,比较缓慢,在技术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主要以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主,比如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研究方向主要是数字水印、密写、数字指纹等。
发展趋势:
最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出版物的高速发展,各种非法网络出版,知识产权的侵犯行为层出不穷。
针对目前态势,世界各国在立法、电子监控、刑事侦查方面对开放的数字媒体版权正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数字版权保护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版权立法范围。
对开放环境下新出现的数据库、软件、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等作为版权保护的对象;同时根据互联网上的不同种类信息各自的特点,界定各种信息的合理使用范围;此外对信息产
品在互联网中的发行是否属于出版行为加以确定。
(2) 完善数字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建立数字版权保护集体管理组织。
一些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立数字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是维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是保护版权媒体的有效途径。
建立组织机构,可以统一代表版权所有者同数字媒体服务商洽谈版权授权事宜,一方面可避免数字媒体服务商与大量单个版权主体分别进行谈判,导致软件使用及时间和人力上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版权主体的谈判地位和实力。
(3) 对解密行为进行立法,也就是赋予版权所有者禁止反措施的权利。
反措施是指对具有版权的加密数字媒体进行未经许可的解密。
因为大多数解密者的目的是将数字媒介提供给复制者进行非法盈利,所以即使这类解密者未直接从事复制行为,但是其解密本身应构成了侵权。
数字媒介的版权保护离不开法律,但无论是保护合法版权所有者还是制裁侵权者,都需要证据,那么数字版权的保护不仅能够使普通合法者合法的使用数字媒体,还能防止非法用户对数字版权的破坏。
(4) 加强技术研发。
随着新需求的产生,主要技术研发工作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A、权利描述语言的研发,主要是领域权利描述语言的标准化。
B、用户控制机制和权利转移机制的研发。
C、系统安全保障的研究。
此外,随着TCG/NGSCB 技术的兴起,也正在对DRM 产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