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心衰的地高辛治疗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地高辛用药依据一、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地高辛是一种心血管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它属于强心苷类药物,通过抑制心肌细胞中的Na+/K+-ATP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钠离子的浓度,从而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力,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
二、地高辛的适应症地高辛适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 心力衰竭:地高辛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
2. 心房颤动:地高辛可以控制心房颤动的心率,减少心房颤动引起的症状,并改善心脏功能。
三、地高辛的用药原则1.剂量选择:地高辛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以及心功能状态来确定。
一般初始剂量为0.125-0.25mg,每日1次或2次给药,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调整剂量。
2.用药时间:地高辛可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
口服给药可在饭前或饭后1小时内进行,以保证药物的吸收和作用。
静脉注射给药通常在半小时内完成。
3.肾功能监测:地高辛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特别是肌酐清除率。
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4.心功能监测:地高辛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心功能,包括心率、心律、心音等,以及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四、地高辛的不良反应地高辛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1. 心律失常:地高辛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等。
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如出现异常需要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2. 中毒反应:地高辛的治疗窗口较窄,过量使用可导致中毒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视觉障碍等。
如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应处理。
3. 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如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在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五、地高辛的禁忌症地高辛禁用于以下情况: 1. 对地高辛过敏的患者。
2. 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
3. 严重的窦房结功能障碍。
4. 急性心肌梗死。
地高辛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地高辛是一种心脏糖苷类药物,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它通过抑制Na+/K+-ATP酶的活性,增加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
此外,地高辛还能抑制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功能,降低心脏传导速度,并有助于恢复和调节心律。
地高辛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的治疗。
下面将详细讨论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首先,地高辛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即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它通过抑制Na+/K+-ATP酶的活性,使钠泵功能受到抑制,细胞内钠离子堆积,从而减少钠/钙交换功能,增加胞浆内钙离子浓度。
高浓度的胞浆内钙离子可与肌原纤维相互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
这种正性肌力作用对于心脏收缩功能不足的患者尤为重要。
地高辛还可增加心脏输出量及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功能。
其次,地高辛对心律的调节作用也很重要。
它可抑制迷走神经功能,减慢窦性心律,减少心悸和心脏痛。
此外,它还可延长房室结传导时间,延缓心室率,使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因此,地高辛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等快速心律失常。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地高辛可显著提高心脏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脏扩大。
此外,地高辛还能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减少体液潴留和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缩,从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地高辛常被用于控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控制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此外,地高辛还可用于防治心脏移植术后的心动过速、控制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等。
尽管地高辛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地高辛的半衰期较长,需逐渐积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因此治疗起效较慢。
此外,地高辛的治疗窗口较窄,剂量过高会导致毒性反应,如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剂量过低则无法达到期望效果。
因此,使用地高辛时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和心电图变化,避免剂量过高或过低。
地高辛的作用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
它属于一类叫做强心苷类的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强心脏收缩力和减慢心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高辛的作用。
首先,地高辛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负责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
地高辛可以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内钠离子的浓度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
这种增强的收缩力使得心脏泵血效率更高,从而保证了身体各个部分获得足够的氧和营养供应。
其次,地高辛可以减慢心率。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有规律的,这是通过心电系统调控的。
然而,有些心脏疾病会导致心率过快或者不规律,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地高辛可以通过抑制迷走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减慢心率。
迷走神经是调节心率的主要神经,而地高辛能够影响其传导功能,从而起到减慢心率的作用。
另外,地高辛还可以提高心脏的耐缺血能力。
当心脏供血不足时,由于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心肌细胞会出现损伤甚至死亡。
地高辛可以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减少负荷,提高心肌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从而减少心肌损伤。
此外,地高辛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它还可以促进利尿,减少水钠潴留,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此外,地高辛还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从而降低血压和体液潴留。
然而,地高辛也具有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感;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过度震颤、视觉障碍等。
因此,在使用地高辛之前,应该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总的来说,地高辛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通过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来改善心脏功能。
它还具有增加心脏耐缺血能力、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和利尿等作用。
然而,由于其副作用和潜在的风险,使用地高辛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监测。
地高辛、红霉素治疗心衰伴肺感染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强心苷;地高辛;红霉素;心力衰竭
【知识点】
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案例】
患者患有房颤、心衰合并肺军团菌感染。
用药:地高辛0.25mg,qd,红
霉素250mg,qid,5日量。
患者用药后状况:上述药物在治疗的第4日,病
人出现厌食、恶心、腹泻等症状。
【问题】
1.强心苷的抗心衰作用机制是什么?
2.病人用药过程中为何会出现厌食、恶心、腹泻等症状?
3.军团菌感染首选药物是什么?
【分析】
1.目前认为强心苷的受体就是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强心苷与Na+-K+-ATP酶结合并抑制Na+-K+-ATP酶的活性,结果Na+-K+交换减少,
细胞内Na+量增多,K+量减少。
胞内Na+量增多后,再通过Na+-Ca2+交换体,
使Na+外流增加,Ca2+内流增加,结果使细胞内Ca2+量增加,Ca2+还能增加细
胞外Ca2+通过钙通道内流以及促使肌浆网内贮存的Ca2+释放 (“以钙释钙”) 。
因而,心肌细胞内可利用的Ca2+进一步增多,激动心肌收缩蛋白使心肌收缩
力增强。
2.病人表现出的消化道症状似乎与地高辛中毒有关,提示其血药浓度可能
高于正常,如有条件应做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
地高辛在肠道,经肠道菌群作用下部分代谢为心脏无活性的产物。
应用
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四环素,由于对肠道菌群的抑制作用,而削弱这种
首过代谢过程,导致了地高辛血药浓度的提高。
地高辛中毒的情况在洋地黄
化的病人又服用了红霉素时有报道。
3.军团菌感染首选红霉素治疗。
小剂量地高辛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时加用小剂量地高辛和地尔硫卓联合治疗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
方法将78例COPD导致的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地高辛加地尔硫卓加常规治疗,一组为常规治疗(对照组),随访观察12个月。
结果 2组患者治疗10天后心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
随访至12个月,地高辛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COPD及心衰加重再次住院率明显较对照组少。
结论小剂量地高辛和地尔硫卓联合应用治疗肺心病心衰,长期服用安全有效。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地高辛地尔硫卓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在中国死亡率位居第四位,并有上升之趋势。
COPD均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且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常常合并右心衰竭、甚至全心衰。
临床上急性期一般采取吸氧、抗感染、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疗外,可临时应用小剂量快速洋地黄制剂及利尿剂,不推荐长期服用。
近2年来,我们应用小剂量地高辛联合地尔硫卓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同时与常规治疗组作对照,观察了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78例患者均为COPD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功能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1],心电图示房室传导阻滞者除外。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地高辛联合地尔硫卓组(治疗组)39例,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54—82岁;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9例,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56—81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基础疾病构成、心功能、右室内径及肺动脉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化痰、抗炎、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均长期口服罗红霉素150mg2次/d,茶碱缓释胶囊1粒2次/d。
氨茶碱加地高辛治疗肺心病心衰44例临床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功不全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组观察氨茶碱(aminophylline)合用地高辛(digoxin)治疗肺心病心功不全心功能III级与单用地高辛在疗程和疗效上有显著差别。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按1995年全国第7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均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I级分两组:治疗组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60岁±5岁,病程平均10.5年。
对照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61岁±6岁,病程平均11年。
两组病人在病程、年龄、性别、病情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
入院前两组病人均做血、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X线心脏平片检查。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给予地高辛片0. 25mg日一次顿服,氨茶碱250mg加入10%葡萄糖40ml日1次缓慢静脉推注。
对照组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给予地高辛片0.25mg 日1次顿服。
1.3疗效判定: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心功能无改善为无效。
1.4结果:治疗第6天: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3%,无效3例占7%。
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1%,无效17例占39%。
经统计学处理(卡方检验)p<0.01两组在第 6天疗效有极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第12天: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5%,无效2例占5%。
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0%,无效9例占20%经统计学处理(卡方检验)p<0.05两组在第12天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
详见表1和表2。
表1 治疗第6天两组疗效对比组别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合计总有效率(%)治疗组 29 12 3 44 93对照组 19 8 17 44 61合计 48 20 20 88 77*X平方=12.7 p<0.01表2 治疗第12天两组疗效对比组别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合计总有效率(%)治疗组 30 12 2 44 95对照组 25 10 9 44 80合计 55 22 11 88 88*X=5.1 p<0.052 讨论氨茶碱有抑制磷酸二酯酶催化降解环磷酸腺苷(CAMP)的作用,增加心肌内CAMP,心肌收缩力加强,明显改善心功能。
地高辛片地高辛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它属于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
地高辛片的主要功效是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来改善心脏的功能,并且可以提高心脏对抗负荷的能力。
它还可以通过改善心血管循环来减少肺淤血和体循环淤血,从而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
此外,地高辛片还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特别是室上性心律失常。
作为一种处方药,地高辛片需要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
在开始使用地高辛片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和症状,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地高辛片,以及使用的剂量和频率。
通常情况下,地高辛片的剂量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进行适当调整。
在使用地高辛片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和监测,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患者还应该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如果患者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不规则心律、头晕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地高辛片,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在使用地高辛片期间,患者还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按时按量使用地高辛片。
不要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副作用。
其次,患者在使用地高辛片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运动,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另外,患者还应避免使用其他药物与地高辛片同时使用,以免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在特定的人群中,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地高辛片的使用需要更加谨慎。
在这些人群中,地高辛片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的来说,地高辛片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并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
然而,在使用地高辛片期间,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变化,并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使用。
只有在医生的监督下,地高辛片才能发挥最佳的疗效,并确保患者的安全。
地高辛用药依据
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药物。
以下是地高辛使用的依据:
1. 心力衰竭治疗:地高辛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特别是在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和舒张功能受限的患者中。
它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排血功能,减少心脏前负荷,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2. 心房颤动和扑动的控制:地高辛可以用于控制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心率。
它通过抑制心房传导系统的传导来减慢心率,并且可以增加房室结的传导时间,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3. 心房早搏的治疗:地高辛可以用于治疗心房早搏,并减少心室率的过速反应。
4. 临时心脏停跳的复苏:地高辛可用于在心跳停止(心脏骤停)时的紧急复苏措施中。
它可以通过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和电-机
械耦联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泵血功能。
地高辛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剂量。
剂量过高可能会导致地高辛中毒,剂量过低可能会影响有效性。
使用地高辛时应注意监测心电图和地高辛血药浓度,以及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地高辛 (Digoxin)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地高辛(Digoxin)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广泛用于心衰治疗的药物。
心衰是一种心脏功能不全的疾病,指心脏无法以足够的力量泵血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地高辛通过增强心脏肌肉的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来改善心脏功能。
除了心衰,地高辛还可以用于心房颤动和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治疗。
然而,使用地高辛也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注意。
地高辛的主要治疗疾病是心衰。
心衰是一种慢性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地高辛作为一种正性肌力药物,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从而增加心脏泵血量,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
研究表明,地高辛可以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除了心衰,地高辛还可以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
地高辛通过抑制传导系统来减慢心率,并且可以抑制异位节律点的生成。
这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房颤动会导致心率不规则,增加心脏负担,并增加心脏血栓形成的风险。
地高辛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心律,减少心房颤动对患者的影响。
然而,使用地高辛也需要注意其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发生在治疗初期,但可以通过调整剂量和持续观察来减轻。
同时,地高辛还可导致心律失常,如心脏传导阻滞,特别是在同时使用其他具有负性效应的药物时。
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时,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心率和心律。
除了副作用,地高辛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
首先,地高辛的血药浓度需要监测,因为药物过量会导致中毒症状,如心律失常、恶心、视觉改变等。
其次,地高辛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如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患者在使用地高辛之前,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综上所述,地高辛作为一种重要的心衰和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来改善心脏功能。
然而,在使用地高辛时需注意其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并密切监测血药浓度。
地高辛用药依据
摘要:
1.地高辛的简介
2.地高辛的用药依据
3.地高辛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地高辛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5.地高辛的用药方法
正文:
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地高辛素,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等作用。
地高辛的用药依据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耐受情况来确定。
地高辛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在使用地高辛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调整剂量。
地高辛的禁忌症包括:对强心苷类药物过敏、严重心律失常、严重的心肌损伤等。
对于有禁忌症的患者,禁止使用地高辛。
地高辛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
在使用地高辛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出现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地高辛的注意事项包括:定期监测血药浓度、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地高辛的用药方法主要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
在使用地高辛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
要调整剂量。
总之,地高辛是一种有效的心脏疾病治疗药物,其用药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耐受情况。
在使用地高辛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地高辛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地高辛的作用地高辛是一种强心利尿药,具有以下作用:•强心作用:地高辛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肌的收缩效率,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血管循环。
它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内钠-钾泵的活性,提高胞内钠和钙浓度,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利尿作用:地高辛能够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尿液中的钠排泄量,从而减少体内液体潴留,达到利尿作用。
•抗心律失常作用:地高辛能够抑制心脏传导组织的兴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延长房室结传导时间,对某些心律失常有治疗作用。
2. 地高辛的功能主治由于地高辛的作用,它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心力衰竭:地高辛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它能够减少体液潴留,减轻水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地高辛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常与利尿药物联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心房颤动:地高辛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它能够减慢心脏传导速度,延长房室结传导时间,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
地高辛也可以减轻心房颤动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绞痛:地高辛可以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症状。
它能够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减少心肌缺血,缓解疼痛。
•心肌缺血:地高辛能够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增加心肌的氧供应。
它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减少心肌缺血的症状,缓解心绞痛,改善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地高辛能够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梗死症状。
它对缺血心肌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充血性心力衰竭:地高辛具有利尿作用,能够减少体内液体潴留,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它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尿液中的钠排泄量,减少水肿。
总之,地高辛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绞痛等心脏疾病,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利尿、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使用时应遵医嘱,严格控制剂量,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及心电图等指标。
地高辛用药依据(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地高辛的概述二、地高辛的用药依据三、地高辛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四、地高辛的用药注意事项五、地高辛的常见副作用和处理方法正文一、地高辛的概述地高辛(Digitalis purpurea L.)是一种常见的强心苷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地高辛苷,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等作用。
二、地高辛的用药依据地高辛的用药依据主要来自于其药理作用和临床试验结果。
地高辛苷可以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苷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同时,地高辛苷还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
这些药理作用使得地高辛成为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重要药物。
三、地高辛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地高辛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但在使用地高辛时,需要注意以下禁忌症:1.对地高辛或其他强心苷类药物过敏者;2.严重心衰、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患者;3.严重心肌损伤、心肌梗死患者;4.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患者。
四、地高辛的用药注意事项在使用地高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调整剂量;2.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个体化用药;3.避免与其他强心苷类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增加毒性;4.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心电图等检查,以监测药物疗效和预防不良反应;5.地高辛与钾剂、钙剂等药物存在相互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避免相互干扰。
五、地高辛的常见副作用和处理方法地高辛的常见副作用包括: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2.心血管系统反应,如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等;3.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4.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在出现上述副作用时,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处理。
肺心病心衰的地高辛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地高辛对肺心病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服地高辛片。
测BNP浓度及地高辛浓度。
记录副作用。
结果治疗组血浆B型钠尿肽优,地高辛副作用明显高。
结论对于快速心室率肺心病心衰病短期使用地高辛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digoxin for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ment. Methods:The selected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Treatment group digoxin tablets.BNP concentrations and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of digoxin. Recorded side effects.Results:The plasma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gifted,digoxin side effec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clusion:For rapid ventricular rate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short-term use of digoxin 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safe
Key words:Digoxin,Pulmonary Heart Disease,Heart failure,BN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1]。
当COPD 与CHF 共存时预后更差;而COPD 更是CHF 患者住院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2,3]。
本研究观察使用地高辛治疗快速心室率肺心病心衰时BNP量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副作用的发生率,重新评估快速心室率时肺心病心衰的洋地黄类强心剂治疗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内科住院部的肺心病心衰患者。
采用查随机数字表分配法。
其中治疗组86例,男47例,女39例。
平均年龄(63.8±3.6)岁。
入院时平均心室率(11
2.6±6.8)次/min。
心功能Ⅱ級31例,Ⅲ级43例、Ⅳ级12例。
对照组72例,男39例,女33例。
平均年龄(61.4±4.2)岁。
入院时平均心室率(106.8±5.6)次/min。
心功能Ⅱ级30例,Ⅲ级34例、Ⅳ级8例。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间具可比性。
1.2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低流量吸氧、抗炎、祛痰、降低肺动脉压、适当利尿及相应的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地高辛片0.25mg 每日早晨饭后2h服用。
1次/d,疗程7d。
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血浆电解质、肝、肾功能、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10d血浆BNP及地高辛浓度。
观察记录地高辛毒副作用表现。
1次/d心电图检查。
1.3 BNP浓度测定方法对所有患者在入院次日早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3ml,使用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仪,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测试条测定其BNP浓度。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
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经短期地高辛治疗后,心室率及血浆BNP浓度较对照组有更明显的下降,患者心衰症状有明显缓解。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见表1。
治疗组毒副作用以心律失常为多见(见表2)。
7例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全部临床治愈。
3讨论
地高辛为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由于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且其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极不稳定,极易出现中毒症状,使其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地高辛血药浓度与病死率也密切相关,该研究推荐的最佳的血药浓度为0.5~0.8ng/ml。
本研究揭示了地高辛确实能很好地控制肺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室率,显著降低患者血浆BNP浓度。
这就说明患者的心衰实际上是得到了纠正的。
治疗组出现副作用7例,仅占8.1%,而地高辛副作用的发生,与年龄、肝肾功能情况、电解质状况、多药联用、心肌缺血缺氧、多种合并症等因素有关。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患者病理生理、临床合并症、电解质状况、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是可以达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随着地高辛浓度的升高,其对心室率的控制,对血浆BNP的下降作用也越明显。
而心衰程度越重,血浆地高辛浓度也越高,可能与心衰越重,患者缺氧越重、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情况越明显、肾脏排泄功能越差,导致地高辛蓄积越快有关。
故在使用地高辛前,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容易诱发地高辛毒副作用的情况,个体化地调整地高辛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勇春明,毛拥军,王晓青,等.脑钠肽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8,48(25):20-21.
[3]邵燕儿.血浆B型脑钠肽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的监测意义[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