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类线的制作方法--标准

六类线的制作方法--标准

六类线的制作方法--标准
六类线的制作方法--标准

六类线的制作方法--标准

六类线的制作方法

以下是100m(百兆)和1000m(千兆)网线的常见制作方法、千兆网线的施工注意事项。

5类线(100m)的制作:

a: 绿白(3)、绿(6)、橙白(1)、蓝(4)、蓝白(5)、橙(2)、棕白(7)、棕(8)

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交叉)

6类线的制作(千兆线):

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b: 绿白(3)、绿(6)、橙白(1)、棕白(7)、棕(8)、橙(2)、蓝(4)、蓝白(5)、

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4-7、5-8交叉)-(与100m的不同)

2003年6月17日,TIA/EIA委员会正式发布综合布线六类标准(标准号:ANSI/TIA/EIA-568-B.2-1),TIA568B从此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全面满足目前的网络发展状况,解决网络建设的基础标准集。尽管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就网络建设来说,千兆网络即将成为网络建设的普遍需求时,作为网络的骨架,六类标准的推出可以说成为千兆网络的及时雨,为建设基于千兆以太网的企业新一代网络在物理层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类布线系统在传输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高速带宽,在100MHz时高于超五类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装方面,六类比超五类难度也要大很多。六类布线系统的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的规范去执行。因为"越是高级的铜缆对外界的异常就越敏感。随着传输速率的上升,安装施工的正确与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就越大"。不合理的管线设计,不规范的安装步骤,不到位的管理体制,都会对六类布线的测试结果(包括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带来影响,而且有些会成为难以修复的故障,甚至只能重新敷设一条链路来更替。

从推出六类布线系统至今,强者网络积累了大量的现场施工经验,强者网络公司指出,企业在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六大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之一由于六类线缆的外径要比一般的五类线粗,为了避免线缆的缠绕(特别是在弯头处),在管线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填充度,一般内径20mm的线管以放2根六类线为宜。注意

事项之二桥架设计合理,保证合适的线缆弯曲半径。上下左右绕过其他线槽时,转弯坡度要平缓,重点注意两端线缆下垂受力后是否还能在不压损线缆的前提下盖上盖板。

注意事项之三放线过程中主要是注意对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建议两头至少各安排一名工人,把卷轴套在自制的拉线杆上,放线端的工人先从卷轴箱内预拉出一部分线缆,供合作者在管线另一端抽取,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结环绕。

注意事项之四拉线工序结束后,两端留出的冗余线缆要整理和保护好,盘线时要顺着原来的旋转方向,线圈直径不要太小,有可能的话用废线头固定在桥架、吊顶上或纸箱内,做好标注,提醒其他人员勿动勿踩。

注意事项之五在整理、绑扎、安置线缆时,冗余线缆不要太长,不要让线缆叠加受力,线圈顺势盘整,固定扎绳不要勒得过紧。

注意事项之六在整个施工期间,工艺流程及时通报,各工种负责人做好沟通,发现问题马上通知甲方,在其他后续工种开始前及时完成本工种任务。

100M、1000M网卡连线的排线制作方法(2009-05-27 11:11:59)转载标签:线缆绿(6蓝(4橙(2棕白(7it 分类:IT技术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a212748584.html,/s/blog_4a7bce660100e7k3.html) - 100M、1000M网卡连线的排线制作方法_Benny_新浪博客

100M、1000M网卡连线的排线制作方法

2009-03-27 14:57

5类线(100m)的制作:

a: 绿白(3)、绿(6)、橙白(1)、蓝(4)、蓝白(5)、橙(2)、棕白(7)、棕(8)

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常见为:b-b用于连接Hub、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常见对拷线:a-b(1-3、2-6交叉)用于网卡到网卡的直接。

6类线的制作(千兆线):

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b:绿白(3)、绿(6)、橙白(1)、棕白(7)、棕(8)、橙(2)、蓝(4)、蓝白(5)

常见为:b-b用于连接Hub、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常见对拷线:a-b(1-3、2-6、4-7、5-8交叉)-(与100m的不同)

2003年6月17日,TIA/EIA委员会正式发布综合布线六类标准(标准号:

ANSI/TIA/EIA-568-B.2-1),TIA568B从此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全面满足目前的网络发展状况,解决网络建设的基础标准集。尽管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就网络建设来说,千兆网络即将成为网络建设的普遍需求时,作为网络的骨架,六类标准的推出可以说成为千兆网络的及时雨,为建设基于千兆以太网的企业新一代网络在物理层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类布线系统在传输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高速带宽,在100MHz时高于超五类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装方面,六类比超五类难度也要大很多。

六类布线系统的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的规范去执行。因为越是高级的铜缆对外界的异常就越敏感。随着传输速率的上升,安装施工的正确与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就越大;。不合理的管线设计,不规范的安装步骤,不到位的管理体制,都会对六类布线的测试结果(包括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带来影响,而且有些会成为难以修复的故障,甚至只能重新敷设一条链路来更替。

从推出六类布线系统至今,强者网络积累了大量的现场施工经验,强者网络公司指出,企业在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六大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之一

由于六类线缆的外径要比一般的五类线粗,为了避免线缆的缠绕(特别是在弯头处),在管线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管径的填充度,一般内径20mm的线管以放2根六类线为宜。

注意事项之二

桥架设计合理,保证合适的线缆弯曲半径。上下左右绕过其他线槽时,转弯坡度要平缓,重点注意两端线缆下垂受力后是否还能在不压损线缆的前提下盖上盖板。

注意事项之三

放线过程中主要是注意对拉力的控制,对于带卷轴包装的线缆,建议两头至少各安排一名工人,把卷轴套在自制的拉线杆上,放线端的工人先从卷轴箱内预拉出一部分线缆,供合作者在管线另一端抽取,预拉出的线不能过多,避免多根线在场地上缠结环绕

注意事项之四

拉线工序结束后,两端留出的冗余线缆要整理和保护好,盘线时要顺着原来的旋转方向,线圈直径不要太小,有可能的话用废线头固定在桥架、吊顶上或纸箱内,做好标注,提醒其他人员勿动勿踩

注意事项之五

在整理、绑扎、安置线缆时,冗余线缆不要太长,不要让线缆叠加受力,线圈顺势盘整,固

定扎绳不要勒得过紧。

注意事项之六

在整个施工期间,工艺流程及时通报,各工种负责人做好沟通,发现问题马上通知甲方,在其他后续工种开始前及时完成本工种任务。

一、PC连HUB

A端:(标准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B端:(标准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二、PC连PC

A端:(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B端:(标准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三、HUB连HUB

A端:(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B端:(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例如:

一端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一端:白绿、绿,白橙、白棕、棕,橙,蓝,白蓝;

T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T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直连线:两端都做成T568B或T568A。用于不同设备相连(如网卡到交换机)。

交叉线:一端做成T568B一端做成T568A。用于同种设备相连(如网卡到网卡)。

10M的网卡中只有四根弹片,8根线中另四根不起作用所以要求低,两边是同一顺序就行,但最好按规范做;100M的网卡中有8根弹片,四根用于数据传输,另四根用于防串扰,严格按照规范做线能减少网络故障。

双绞线的分类及制作方法

一、认识双绞线 无论是对模拟数据传输还是数字数据传输,最普通的传输介质就是双绞线电缆。它是由按一定规则螺旋结构排列并扭在一起的多根绝缘导线组成,芯内大多是铜线,外部裹着塑料或橡胶绝缘外层,线对扭绞在一起可以减少相互间的辐射电磁干扰。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双绞线是由4对线(8芯制,RJ-45接头)按一定密度相互扭绞在一起的。(目前常用的双绞线属于非屏蔽双绞线电缆UTP) 二、双绞线1236通信规则 今天我们用到的双绞线已经是指五类、超五类或者六类双绞线了。在用双绞线做传输介质的以太网中,除了100Base-T4和1000Base-T以外,其余均只适用四对绞线中的两对。当信号通过双绞线电缆传输中,在电缆内的四对(八根)铜线中,实际起作用的只有其中的两对,分别是1-2脚和3-6脚。(1-2 负责发送数据,3-6负责接收数据)。因此,在制作网线时,如果测试发现1-2,3-6四根铜线成功,即使其它铜线未成功,这根网线也算成功了。 三、568A与568B标准定义的双绞线的连接规则 1985年初,计算机工业协会(CCIA)提出对大楼布线系统标准化的倡仪,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开始标准化制定工作。 1991年7月,ANSI/EIA/TIA568即《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问世。1995年底,EIA/TIA 568标准正式更新为EIA/TI A/568A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褐白-7,褐-8; 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褐白-7,褐-8。 其中1-2脚和3-6脚是对绞的两对芯线。对绞的电缆因为其中传输的信号方向相反,从而使彼此的电磁辐射相互抵消,因此使收、发数据之间的干扰降到最低。 四、按照线序不同双绞线的分类 按照线序不同双绞线分为三类:直通线、交叉线和全反线。 1、直通线有两种: 1)两边都用标准568A做水晶头; 2)两边都用标准568B做水晶头(这种用的人多,认为该标准对电磁干扰的屏蔽更好。) 直通线一般用来连接两个不同性质的接口。如:电脑连路由器,路由器连集线器,路由器连交换机等。由于互联的设备不同,所以使用直通线。 2、交叉线。一头做成标准568A,一头做成标准568B。 交叉线一般用来连接两个性质相同的端口。如:电脑连电脑,路由器连路由器,集线器连集线器,因为互联的设备相同,所以使用交叉线。 3、全反线。 线序一般是一头为568B,另外一头的颜色全反过来。做法就是一端的顺序是1-8,另一端则是8-1的顺序。不用于以太网的连接,主要连接电脑的串口和交换机、路由器的Console口,也称为配置线(直接连接,非远程访问) 五、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今天以直通线为例,介绍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1、实训目的 1)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剥、理、插、压)。 2)掌握T568B标准线序的排列顺序。 3)掌握直通线、交叉线的制作方法及其区别和使用环境。 4)掌握双绞线导通性测试的简单方法。 2、实训条件

标准曲线的绘制样本

标准曲线绘制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 常见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一般情况下的标准工 作曲线是一条直线。 标准曲线的横坐标(X)表示能够精确测量的变量(如标准溶液的浓度),称为 普通变量,纵坐标(Y)表示仪器的响应值(也称测量值,如吸光度、电极电位 等), 称为随机变量。当X取值为X1, X2,……Xn时,仪器测得的丫值分别为丫1, 丫2,……Yn。将这些测量点Xi, Yi描绘在坐标系中,用直尺绘出一条表示X 与丫之间的直线线性关系,这就是常见的标准曲线法。用作绘制标准曲线的标准物质,它的含量范围应包括试祥中被测物质的含量,标长准曲线不能任意延。用作绘制标准曲线的绘图纸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标度以及实验点的大小均不能太 大或太小,应能近似地反映测量的精度。 由于误差不能完全避免,实验点完全落在工作曲线的的情况是极少的,特别是在误差较大时,实验点比较分散,它们一般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凭直觉很难判断怎样才能使所连接的直线对于所有实验点来说误差是最小的,当前较好的方法是对实验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随机现象中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称为回归分析,当自变 量只有一个或X与丫在坐标图上的变化轨迹近似一直线时,称为一元线性回归。 甦2.6.1 —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 确定回归直线的原则是使它与所有测量数据的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极小值 设回归直线方法为 9 (2 - 15)

式中a表示截距,b表示斜率 9 (2 - 15)

假设Xi和Yi (i=1,2,3, ……,n)是变量X和Y的一组测量数据。对于每一个Xi值,在直线(卩“+^ )上都有一个确定的旳“从X】值。但哲值与X 轴上Xi处的实际测定值Yi是不相等的, 与Yi之差为: 筈厂& +返AY’F-碍(2—佝 上式表示与直线()的偏离程度,即直线的误差程度。如果全部n个测定引起的总偏差用£(节厂印'表示,则偏差平方和s为 (2 - 17) 在所有直线中,偏差平方和s最小的一条直线就是回归直线,即这条直线 的斜率b和截距a应使s值达到最小,这种要使所有数据的偏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的求回归直线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根据数学分析的极值原理,要使s达到最小,对式(2 —17)中的a、b分别 求偏微分后得到 (2 —18) (2 —19) 是所有变量Xi和Yi的平均值。由于计算离均差较麻烦,可将式(2 — 18)变换为 n是测量的次数,也就是坐标图中实验点的数目。 (2 —20)

实验1 双绞线的制作

实验1双绞线的制作 一、实验目标: 1、通过RJ-45水晶头制作网络连接线,进一步理解EIA/TIA-568-B(简称T568B)规范标准; 2、熟练掌握网络连接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实训环境: RJ-45头2个、双绞线1.2米;RJ-45压线钳若干把、测试仪一套。 2、实训重点:按推荐T568B规范标准制作;摸索并掌握双绞线理序、整理的要领,尽可能总结出技巧;用测试仪测试导通情况并记录,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成败经验。 三、实验基础知识 1、EIA/TIA-568-B标准 EIA/TIA-568-B简称T568B。其双绞线的排列顺序为:白橙,橙,白绿,兰,白兰,绿,白棕,棕。依次插入RJ-45头的1~8号线槽中。参见图8-1 图8-1 如果双绞线的两端均采用同一标准(如T568B),则称这根双绞线为:直连线式。这是一种用得最多的联接方式,能用于异种网络设备间的联接,如计算机与集线器的联接、集线器与路由器的联接。通常平接双绞线的两端均采用T568B联接标准。 如果双绞线的两端采用不同的联接标准(如一端用T568A,另一端用T568B),则称这根双绞线为:跨接线式或交叉线。能用于同种类型设备联接,如计算机与计算机的直联、集线器与集线器的级联。如果有些集线器(或交换机)本身带有“级联端口”,当用某一集线器的“普通端口”与另一集线器的“级联端口”相联时,因“级联端口”内部已经做了“跳接”处理,这时只能用“直连线式”双绞线来完成其联接。 同一局域网内部,连接到各工作站的双绞线应使用同一规范标准制作(T568A或T568B,推荐使用T568B标准),否则可能导致局域网工作不正常。值得注意。 2、双绞线理序、整理技巧 双绞线的四对八根导线是有序排列的,对于100M及以上的网络传输速率,每一根线都有定义(即各有分工),八种颜色的线如何实现快速排序并对应到RJ-45水晶头的导线槽内,不难总结出技巧: 第一步:将四对双绞线初排序,如果以深颜色的四根线为参照对象,在手中从左到右可排成:橙,兰,绿,棕; 第二步:拧开每一股双绞线,浅色线排在左,深色线排在右,深色、浅色线交叉排列;

实验 双绞线及信息模块制作

实验 双绞线及信息模块制作 实验目的: 了解接线标准,掌握直通双绞线、交叉双绞线、信息模块及配线架的制作、测试方法及应用场合。 实验设备: RJ-45水晶头、双绞线、压线钳、打线钳、信息模块、配线架和双绞线测试仪。 一、双绞线连接电缆的制作 1. 连接线缆组件 连接电缆由双绞线两端压接RJ-45接头(又称水晶头)制作而成,如图1-1所示。 图1-1 连接线缆及其组件 2. 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连接标准 双绞线与RJ-45头的压接(压线)方法同样有两种国际标准:ANSI/EIA/TIA568A 和ANSI/EIA/TIA568B ,其线序如图1-2所示。 3. 连接电缆的制作 网络工程中所使用的双绞线连接电缆(又称双绞线跳线)主要有直通线缆和交叉线缆两种类型。直通线缆两端水晶头的压线都采用T568A 标准或T568B 标准,双绞线的每组线在两端是一一对应的;它主要用于信息插座(交换机普通端口)与计算机网卡的连接、或交换机(或集线器)Uplink 口与另一台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的连接等。交叉线缆一端水晶头的压线采用T568A 标准,而另一端则采用T568B 标准,它主要用于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与另一台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的连接、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在同一个布线工程中,直通线缆的制作只能统一使用一种标准,一般采用T568B 标准。 RJ-45接头 反面 正面 连接电缆 UTP

图1-2 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压线标准 双绞线与RJ-45头压接方法步骤如下: (1)利用双绞线压线钳(如图1-3所示)的切线刀口剪取适当长度(至少0.6m ,最多不超过100m )的网线,然后再利用剥线刀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cm ~3cm 。 图1-3 双绞线压线钳 (2)小心拧开每一对线,按EIA/TIA568B 的标准排好,整理使之平、直,正确的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 (3)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切线刀剪齐并只剩约14mm 的长度,水晶头正面向上,将8根导线同时插入水晶头的引脚内,注意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4)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的位置正确,并都抵达水晶头的顶端之后,用压线钳的压线刀压接水晶头。同样方法压制另一端的RJ-45接头,制作好的水晶头如图1-4所示。 图1-4 EIA/TIA568B 标准制作的水晶头 白 绿 绿 白 橙 蓝 白 蓝 橙 白 棕 棕 白 橙 橙 白 绿 蓝 白 蓝 绿 白 棕 棕 (a )T568A 标准 (b )T568B 标准 12345678 RJ-45接头 8线UTP 切线刀 剥线刀 压线刀

标准曲线的作法

标准曲线的作法

标准曲线的作法 (1)标准液浓度的选择:在制备标准曲线时,标准液浓度选择一般应能包括待测样品的可能变异最低与最高值,一般可选择5种浓度。浓度差距最好是成 倍增加或等级增加,并应与被测液同样条件下显色测定。 (2)标准液的测定:在比色时,读取光密度至少读2-3次,求其平均值,以 减少仪器不稳定而产生的误差。 (3)标准曲线图的绘制:一般常用的是光密度一浓度标准曲线。 ①用普通方格纸作图。图纸最好是正方形(长:宽=l:1)或长方形(长:宽=3 : 2),以横轴为浓度,纵轴为光密度,一般浓度的全距占用了多少格,光密度的全距也应占用相同的格数。 在适当范围内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求其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 以浓度位置向上延长,光密度位置向右延长、交点即为此座标标点。然后,将 各座标点和原点联成一条线,若符合Lambert-Beer氏定律,则系通过原点的 直线。 ②若各点不在一直线,则可通过原点,尽可能使直线通过更多点,使不在 直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地分布在直线的两边。 ③标准曲线绘制完毕以后,应在座标纸上注明实验项目的名称,所使用比 色计的型号和仪器编号、滤光片号码或单色光波长以及绘制的日期、室温。 ④绘制标准曲线:一般应作二次或三次以上的平行测定,重复性良好曲线 方可应用。 ⑤绘制好的标准曲线只能供以后在相同条件下操作测定相同物质时使用。 当更换仪器、移动仪器位置、调换试剂及室温有明显改变时,标准曲线需重新 绘制。 ⑥标准曲线横坐标的标度:从标准液的含量换算成待测液的浓度。 1.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方法,用校准曲线进行定量。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浓度直读法。如为多通道仪器,可用内标法定量。在这些方法中,标准曲线法是最基本的定量方法。 1.5.1 标准曲线法 前面已经指出,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

双绞线的标准做法

双绞线的标准做法 一、关于双绞线做法的两种国际标准双绞线做法有两种国际标准,分别是EIA/TIA568A和EIA/TIA568B。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它们的连接方式,见下图:

亮;有的计算机却是网卡上的指示灯正常亮,而集线器/交换机端的指示灯闪烁,从而增加了排错的难度。所以这个错误一定要高度重视。二、何为直通线缆?何为交叉线缆? 通常,我们会看到双绞线的两种常用的连接方法:直通线缆和交叉线缆。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线缆的引脚排序及适用场合。 1.直通线缆: 水晶头两端都是遵循568A或568B标准,双绞线的每组绕线是一一对应的。颜色相同的为一组绕线。直通线缆适用场合: 交换机(或集线器)UPLINK口-------------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 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计算机(终端)网卡 2. 交叉线缆: 水晶头一端遵循568A,而另一端遵循568B标准。即两个水晶头的连线交叉连接,A水晶头的1,2对应B水晶头的3,6;而A水晶头的3,6对应B水晶头的1,2。颜色相同的为一组绕线。交叉线缆适用场合: 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 计算机网卡(终端)-------------计算机网卡(终端)

个网络设备级联起来用,就出现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工作站不能相互访问的情况,尽管级联线是按照标准来做的。原因是由于交换机(或集线器)的PHY对UTP的信号定义与一般情况不一致引起的。下面这种特殊的双绞线做法一般可以解决这种问题。 下图连线适用的级联方式是: 交换机(或集线器)的UPLINK口------------交换机(或集线器)的普通端口。 注意:颜色相同的为一组绕线,两组绕线中的一组交叉,请仔细看下图,你是否可以看出和上面示意图的区别呢? 各类网线区别(附:千兆网线做法) 关于交叉网线和直通网线的区别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连接情况,先说一下双绞线的线序以及何为交 叉网线,何为直通网线 T568A线序 12 3 4 5 6 7 8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线序 1 23 4 5 6 7 8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详细)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详细) DIY,是包括双绞线滴! 1. 直通RJ-45接头的制作 第1步: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 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 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 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如下图所示。当然也可使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来剥皮线。 【小提示】网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剥线过长一则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 剥线过短,因有包皮存在,太厚,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 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不能制作成功了。 第2步: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 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 先把4对芯线一字并排排列,然后再把每对芯线分开(此时注意不跨线排列,也就 是说每对芯线都相邻排列),并按统一的排列顺序(如左边统一为主颜色芯线,右 边统一为相应颜色的花白芯线)排列。注意每条芯线都要拉直,并且要相互分开并 列排列,不能重叠。然后用网线钳垂直于芯线排列方向剪齐(不要剪太长,只需剪 齐即可),如下图所示。自左至右编号的顺序我们定为“1.2.3.4.5.6.7.8”。 第3步:左手水平握住水晶头(塑料扣的一面朝下,开口朝右),然后把剪齐、并列排列的8条芯线对准水晶头开口并排插入水晶头中,注意一定要使各条芯线都插到水晶头 的底部,不能弯曲(因为水晶头是透明的,所以可以从水晶头有卡位的一面可以清 楚地看到每条芯线所插入的位置)。 第4步:确认所有芯线都插到水晶头底部后,即可将插入网线的水晶头直接放入网线钳压线缺口中,如下图所示。因缺口结构与水晶头结构一样,一定要正确放入才能使后面 压下网线钳手柄时所压位置正确。水晶头放好后即可压下网线钳手柄,一定要使劲, 使水晶头的插针都能插入到网线芯线之中,与之接触良好。然后再用手轻轻拉一下 网线与水晶头,看是否压紧,最好多压一次,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所压位置一定要正 确。 至此,这个RJ-45头就压接好了。按照相同的方法制作双绞线的另一端水晶头,要注意的是芯线排列顺序一定要与另一端的顺序完全一样,这样整条网线的制作就算完成了。 两端都做好水晶头后即可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如果出现任何一个灯为红(蟹)灯或黄灯,都证明存在断路或者接触不良现象,此时最好先对两端水晶头再用网线钳压一次,再测,如果故障依旧,再检查一下两端芯线的排列顺序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随剪掉一端重新按另一端芯线排列顺序制做水晶头。如果芯线顺序一样,但测试仪在重夺后仍显示红色灯或黄色灯,则表明其中肯定存在对应芯线接触不好。此时没办法了,只好先剪掉一端按另一端芯线顺序重做一个水晶头了,再测,如果故障消失,则不必重做另一端水晶头,否则还得把原来的另一端水晶

标准曲线制作

标准曲线制作—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 一、标准曲线 一般用分光光度法测物质的含量,先要制作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所测物质的含量。因此,制作标准曲线是生物检测分析的一项基本技术。 二、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 1、凯氏定氮法 2、双缩脲法 3、Folin-酚试剂法 4、紫外吸收法 5、考马斯亮蓝法 三、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制作 (一)、试剂: 1、考马斯亮蓝试剂: 考马斯亮蓝G—250 100mg溶于50ml 95%乙醇,加入100ml 85% H3PO4,雍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滤纸过滤。最终试剂中含0.01%(W/V)考马斯亮蓝G—250,4.7%(W/V)乙醇,8.5%(W/V)H3PO4。 2、标准蛋白质溶液: 纯的牛血清血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氮含量,根据其纯度同 0.15mol/LNaCl配制成100ug/ml蛋白溶液。 (二)、器材: 1、722S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及原理()。 2、移液管使用()。 (三)、标准曲线制作: 试管编号0 1 2 3 4 5 6 100ug/ml标准蛋白(ml)0.0 0.1 0.2 0.3 0.4 0.5 0.6 0.15mol/L NaCl (ml)1 0.9 0.8 0.7 0.6 0.5 0.4 考马斯亮蓝试剂(ml) 5 5 5 5 5 5 5 摇匀,1h内以1号管为空白对照,在595nm处比色 A595nm 1 2、以A595nm为纵坐标,标准蛋白含量为横坐标(六个点为10ug、20 ug、30 ug、40 ug、50 ug、60 ug),在坐标轴上绘制标准曲线。 1)、利用标准曲线查出回归方程。 2)、用公式计算回归方程。 3)、或用origin作图,测出回归线性方程。即A595nm=a×X( )+6 一般相关系数应过0.999以上,至少2个9以上。 4)、绘图时近两使点在一条直线上,在直线上的点应该在直线两侧。 (四)、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样品即所测蛋白质含量样品(含量应处理在所测范围内),依照操作步骤1操作,测出样品的A595nm,然后利用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出样品蛋白质含量。

网线六类全千兆做法.

《网线六类全千兆做法》 100M的国标568A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568B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10M线序没什么意义,只要两端水晶头线序相同就可以满足。 其实网线最重要的是知道八根线中只有四根线在进行数据交换,就是1、2、3、6这四根。分别用来发送和接收数据。所以只要1和2,3和6这两组线成对使用(即1、2和3、6是两组绕在一起的线。)就可以满足百兆的要求。国标线序是国际上的一种公同遵守的标准,为的是方便模块(如墙上的网络接口插座)等的制作线序。 如果要实现只用一根网线连接两台计算机,就把网线其中一端两组线对调即可(按国标做法就是网线的两端的线序一端是568A,另一端是568B)。即让一端的接收组线成为另端的发送组线。 现详说明一下百兆网线做法&千兆网线做法 百兆网线做法: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千兆网线做法: 绿白绿橙白棕白棕橙蓝蓝白 局域网就是将单独的微机或终端,利用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遵循一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其中,通信线路,即传输介质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从性价比和可维护性出发,大多数局域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为布线的传输介质来组网。 网线由一定距离长的双绞线与RJ45头组成。双绞线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合在一起,成队扭绞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在EIA/TIA-568A 标准中,将双绞线按电气特性区分有:三类、四类、五类线。网络中最常用的是三类线和五类线,目前已有六类以上线。第三类双绞线在LAN中常用作为10Mbps以太网的数据与话音传输,符合IEEE802.3 10Base-T的标准。第五类双绞线目前占有最大的LAN市场,最高速率可达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T的标准。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晶头接入网卡或HUB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电气特性。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 -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标准568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标准568B: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网线及直连线的制作方法

网线及直连线的制作方法 常见的用来组建网络的双绞线,通常是一条线中包含了四对绞线。每对绞线都是由一根彩线和一根白线相绕,四对绞线中彩线的颜色分别为:橙色、棕色、蓝色、绿色四种颜色,而相应的八根导线被按照它们的颜色称之为:橙、橙白、棕、棕白、蓝、蓝白、绿、绿白。 在网卡的RJ-45插槽的8 个位置中只有1、2、3、6 这4 个位置用来传输数据,1、2 这对绞线负责发送资料,而3、6 这对绞线负责接收资料。不过在制作RJ-45 头的时候,一般的习惯还是将8 根铜芯全都接在RJ-45 头上。 1 TX+ 2 TX- 3 RX+ 4 保留为电话使用 5 保留为电话使用 6 RX- 7 保留为电话使用 8 保留为电话使用 因为UTP 中只有4 根导线用于传输数据,为了能够真正起到双绞屏蔽的作用,就要把这四根导线两两绞在一起,通常的做法是把1、2 两根导线绞在一起,将3、6 绞在一起。虽然选用任何两根颜色的导线绞在一起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为了方便网络维护人员的管理以及日后的故障检查,在制作RJ-45 接头的时候要确保导线按照固定的颜色顺序排列,关于RJ-45 连接头各脚与双绞线各色线的排列方式,有两个标准可循:EIA/TIA 568A和EIA/TIA T568B。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排列上的区别,即用的线不同。本质的问题是要保证:1、2 线对是一个绕对; 3、6 线对是一个绕对; 4、5线对是一个绕对;7、8 线对是一个绕对。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不可在电缆一端使用T568A标准,另一端使用T568B 标准。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T568B 标准接线方法。 T586A 1、白绿 2、绿 3、白橙 4、蓝 5、白蓝 6、橙 7、白棕 8、棕 T586B 1、白橙 2、橙 3、白绿 4、蓝 5、白蓝 6、绿 7、白棕 8、棕

双绞线制作步骤

实验一双绞线线缆制作 一、实验目的 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双绞线(Twisted Pair Cable)是由两根相互绝缘的铜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在一起而成的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主要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的,但同样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双绞线的原理是:如果外界电磁信号在两条导线上产生的干扰大小相等而相位相反,那么这个干扰信号就会相互抵消。 三、双绞线的分类: 双绞线按连接的方式一般分为直通线和交叉线。 1.直通线:是用于连接网络中计算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的双绞线。它又分为一一对应接法和100M接法。 A.一一对应接法,即双绞线的两头连线要一一对应,这一头的一脚,一定要连着另一头的一脚,虽无顺序要求,但要一致。 B. 100M接法,是指它能满足100M带宽的通讯速率。它的接法虽然也是一一对应,但每一脚的颜色是固定的,具体排列顺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2.交叉线:是用于连接网络中相同类型设备的双绞线,如: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交换机的级连等。 四、双绞线制作步骤

步骤 1:利用斜口钳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 步骤2:剥线完成后,此时可看到四对共8条线,它们双双扭在一起,这四对线是:白橙/橙、白蓝/蓝、白绿/绿、白棕/棕。然后小心地剥开每一对线,因为我们是遵循EIA/TIA 568B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对线的颜色是有一定排列顺序要求的。 A.如果制作的是100M直通线,两端则按下面顺序排列: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B.如果制作的是交叉线,则按以下顺序排列: 一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一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步骤3:将排好顺序的8条线捋直,用压线钳将多余的线切除,只剩下约14mm 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注意切口部分要整齐。 步骤4:将RJ45头有接触铜片的一面朝上,把切好的8条线按已排列的顺序插入RJ45头的线槽内,在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都已正确插放好之后,就可以用RJ -45压线钳用力将RJ45头压实。 重复以上步骤,做好相应的另一端,这样一条双绞线便作好了。此时,您可以把原来正常接入、运行畅通的网线拔下来,换上您制作的双绞线,试着看是否能继续浏览网页;或在DOS命令下运行PING命令,看是否能连通。

超五类双绞线原理与制作方法

绞线的英文名字叫Twist-Pair。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采用了一对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互相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实际使用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一起包在一个绝缘电缆套管里的。典型的双绞线有四对的,也有更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电缆套管里的。这些我们称之为双绞线电缆。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扭绞长度在38.1cm至14cm内,按逆时针方向扭绞。相临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cm以上,一般扭线的越密其抗干扰能力就越强,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双绞线常见的有3类线,5类线和超5类线,以及最新的6类线,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型号如下: 1)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同于数据传输。 2)二类线: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3)三类线: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 10BASE--T。 4)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 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100BASE-T。 5)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 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 6)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 7)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 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六类与超五类的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对于新一代全双工的高速网络应用而言,优良的回波损耗性能是极重要的。六类标准中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标准采用星形的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永久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 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外层由铝铂

《双绞线的制作》优质课比赛教案

《双绞线的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插线和压线的方法和要点。 三、教具准备 电脑、展示台、投影仪、水晶头、双绞线、压线钳、测线仪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40分钟) 五、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以家庭配备电脑为例,强调现实网络生活中双绞线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指出学会制作双绞线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课程讲解】 (一)材料、工具展示与认识: 仔细观察制作双绞线所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水晶头、双绞线、压线钳、测线器。特别是双绞线内有几根线芯,哪几种颜色,他们是如何缠绕的?(让学生清楚看到实物,并就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一一讲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各种材料工具的使用,为下一步双绞线制作做好准备。) (二)介绍T568B和T568A两个接线标准。 (三)介绍直通线和交叉线的定义和用途的区别。 (四)教师演示制作一根直通线: 1、剥线 2、排线

4、插线 5、压线 6、测线 (五)强调制作的注意事项: A:剥线时,不宜太深,太用力,否则容易把线剪断 B:排序一定要准确,线序乱则会线路不通 C:插线时,每一根线头都要紧紧的顶到水晶头的末端,否则可能不通D:把外层的线皮,插入水晶头内,否则容易松动 (六)分小组制作比赛:完成一条直通线的制作,看哪组完成得既快又好。 (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让他们消化操作,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分组练习的好处在于人人动手操作,团队协作,互相帮助、互相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并且通过学生组与组之间比赛式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其他同学继续完成一根直通线的制作,争取每人做成一根网线。(教师巡查课堂,认真观察、分析、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请同组学生给予帮助,鼓励他们多动手操作,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给其他同学,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课堂小结】 双绞线的制作:剥线——排线——修线——插线——压线——测线。(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进行简单点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同时归纳总结本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布置学生课后要多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双绞线制作方法(详细)

双绞线制作方法 系别:班级: 指导老师:姓名: 一.实验名称:双绞线的制作 二.实验目的: 1.明确双绞线的制作原理 2.熟练使用网线钳 3.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三.相关知识: 1.现在网线主要分为: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 2.双脚线的分类:3类电缆、5类电缆、6类电缆、7类电缆而本 次学习以五类电缆为主 3.双绞线是由不同颜色的4对八8芯线组成,每两条按照一定顺 序缠绕在一起,起到抵消电磁干扰的作用。它一般有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而现实生活中以屏蔽双绞线为主。 4.根据双绞线中八根线在水晶头中的排列顺序不同将双绞线分 为A.B两个标准: 标准568A(简称A标准):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标准568B(简称B标准):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电缆又根据水晶头跟线的连接顺序不同,又分为直通电缆和交 叉电缆。直通线为两个A标准或者两个B标准。交叉线的两侧一个为A标准另一个为B标准 制作 四.制作过程 1.双绞线的制作材料及工具:水晶头、网线、多功能网线钳

2.首先将双绞线两端剥皮以方便将双绞线插入水晶头:取一段网线约2公分左右放入图中网线钳3的位置并关闭网线钳将网线反复旋转几圈后拉住网线反方向拽网线钳即可将双绞线前段剥皮两公分 3.将剥皮的网线放入图中1的位置将网线剪齐并留一公分左右,以防止所留的线过长使剥皮部分过长。 4.将双绞线内的四对线反向解开,将弯曲的线顺直。 水晶头 网线 网线钳 1 2 3

5.根据上图分别制作直通线跟交叉线: ①将双绞线中一公分左右的八根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整齐后一 起插入水晶头 ②将插入后的水晶头插入网线钳的2中进行压制,将水晶头上突 出的针尖全部压入水晶头中,如果没有全部压入会导致线路中的线没法联通 五.测试并检查 测试仪的使用方法:将制作好双绞线的两个水晶头插入测试仪上的两个RJ45接口,直通线上如果两排的灯都从1亮到8则证明制作成功,交叉线上如果一侧的灯从1亮到8则制作成功。如果有第几个灯不亮则证明第几根线制作过程中失败。则需要再重新制作。经过上述几步一根完整的网线就制作完成了

双绞线制作步骤

双绞线的制作 步骤 1: 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0.6米,最多不超过100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步骤2: 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上:橙左:绿下:棕右:蓝 步骤3: 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放在靠外的位置。左一:橙左二:绿左三:蓝左四:棕。并将网线理平、理直、理好。 步骤4: 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4只脚的位置。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网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残。左起: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 步骤5: 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14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步骤6: 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 步骤7: 重复步骤2到步骤7,再制作另一端的RJ-45接头。 步骤8: 因为工作站与集线器之间是直接对接,所以另一端RJ-45接头的引脚接法完全一样。完成后的连接线两端的RJ-45接头无论引脚和颜色都完全~样,这种连接方法适用于ADSL MODEM和计算机网卡之间的连接,计算机与集线器(交换机)之间的连接。

六类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六类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由于近年来1000m网络的应用普及。对于网管来说,1000m网线的制作和施工走上日常工作。下面是100m和1000m网线的常见制作方法、千兆网线的施工注意事项。 5类线(100m)的制作: a: 绿白(3)、绿(6)、橙白(1)、蓝(4)、蓝白(5)、橙(2)、棕白(7)、棕(8) 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交叉) 6类线的制作(千兆线): 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b: 绿白(3)、绿(6)、橙白(1)、棕白(7)、棕(8)、橙(2)、蓝(4)、蓝白(5)、 常见普通线为:b-b 常见对拷线:a-b(1-3、2-6、4-7、5-8交叉)-(与100m的不同) 2003年6月17日,TIA/EIA委员会正式发布综合布线六类标准(标准号:ANSI/TIA/E IA-568-B.2-1),TIA568B从此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全面满足目前的网络发展状况,解决网络建设的基础标准集。尽管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就网络建设来说,千兆网络即将成为网络建设的普遍需求时,作为网络的骨架,六类标准的推出可以说成为千兆网络的及时雨,为建设基于千兆以太网的企业新一代网络在物理层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类布线系统在传输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高速带宽,在100MHz时高于超五类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装方面,六类比超五类难度也要大很多。六类布线系统的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的规范去执行。因为"越是高级的铜缆对外界的异常就越敏感。随着传输速率的上升,安装施工的正确与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就越大"。不合理的管线设计,不规范的安装步骤,不到位的管理体制,都会对六类布线的测试结果(包括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带来影响,而且有些会成为难以修复的故障,甚至只能重新敷设一条链路来更替。

实验五双绞线的制作

实验五双绞线的制作

实验五UTP双绞线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理解直连线和交叉线的应用范围,掌握直连线和交叉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制作RJ45网线 三、实验环境 RJ45卡线钳、水晶头、双绞线、测试仪四、实验原理 1物理层概述 物理层是七层结构中的第一层,物理层的功能就是实现在传输介质上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物理层并不是物理设备和物理媒体,它定义了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的规范和协议,同时定义了物理层接口通信的标准,包括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机械特性定义了线缆接口的形状、引线数目及如何排列等。电气的特性说明哪根线上出现的电压

应为什么范围。功能的特性说明某根线上的某一电平的电压代表何种意义。规程的特性则说明对于不同的功能各种可能时间的出现顺序。物理介质提供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连接各种网络设备。我们将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有线介质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介质则有卫星、微波、红外线等。 2、双绞线概述 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两根线按照一定的密度相互绞在一起,就可以改变导线的电气特性,从而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双绞线电缆比较柔软,便于在墙角等不规则地方施工,但信号的衰减比较大。在大多数应用下,双绞线的最大布线长度为100米。双绞线分为两种类型: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3双绞线连接 双绞线采用的是RJ-45 连接器,俗称水晶头。RJ45 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按照双绞线两端线序的不同,我们一般划分两类双绞线:一类两端线序排列一致,称为直连线,工程中使用较为广泛;另一类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图文教程

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图文教程 ---------山哥整理 我们局域网内组网所采用的网线,使用最为广泛的为双绞线(Twisted-Pair Cable;TP),双绞线是由不同颜色的4对8芯线组成,每两条按一定规则绞织在一起,成为一个芯线对。作为以太局域网最基本的连接、传输介质,人们对双绞网线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总认为它无足轻重,其实做过网络的人都知道绝对不是这样的,相反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网络性能。这一点其实我们很容易理解,一般来说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取着决定性的作用。双绞线作为网络连接的传输介质,将来网络上的所有信息都需要在这样一个信道中传输,因此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双绞线本身质量不好,传输速率受到限制,您说即使其它网络设备的性能再好,传输速度再高又有什么用呢?因为双绞线已成为整个网络传输速度的一个瓶颈。它一般有屏蔽(Shielded Twicted-Pair STP)与非屏蔽(Unshielded Twisted-Pair UTP)双绞线之分,屏蔽的当然在电磁屏蔽性能方面比非屏蔽的要好些,但价格也要贵些。 一、双绞线按电气性能划分有: 三类、四类、五类、超五类、六类双绞线等类型,数字越大,也就代表着级别越高、技术越先进、带宽也越宽,当然价格也越贵了。双绞线作为一种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传输介质,在综合布线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于水平布线。双绞线价格低廉、连接可靠、维护简单,可提供高达1000Mbps的传输带宽,不仅可用于数据传输,而且还可以用于语音和多媒体传输。目前的超五类和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可以轻松提供155Mbps的通信带宽,并拥有升级至千兆的带宽潜力,因此,成为当今水平布线的首选线缆。

(整理)几种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一.正确认识双绞线 制作双绞线,首先要对双绞线有个清晰了解,双绞线(TP:Twisted Pairwire)是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一般双绞线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扭绞长度在38.1cm至14cm内,标准双绞线中的线对均按逆时针方向扭绞,相邻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cm以上。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 Twisted 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 Pair)。我们平时一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UTP线。 采用双绞线的局域网的带宽取决于所用导线的质量、长度及传输技术。只要精心选择和安装双绞线,就可以在有限距离内达到每秒几百万位的可靠传输率。当距离很短,并且采用特殊的电子传输技术时,传输率可甚至可以达到达100Mbps~155Mbps。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他们常用的规格 1.双绞线的规格 "类"的含义是指某一类布线产品所能支持的布线等级。按标准规

定,3类布线产品支持C级及C级以下布线系统的应用,5类布线产品和超5类布线产品支持D级及D级以下布线系统的应用。如今市场上5类布线和超5类布线应用非常广泛,国际标准规定的5类双绞线的频率带宽是100MHz,在这样的带宽上可以实现100M的快速以太网和155M 的ATM传输。目前 EIA/TIA为双绞线电缆定义了五种不同质量的型号。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使用第三、四、五类。这五种型号如下: 1、第一类: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用于数据传输。 2、第二类: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令牌网。 3、第三类: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 4、第四类: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100base-T。 5、第五类: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频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最近又出现了超5类线缆,它是一个非屏蔽双绞线(UTP)布线系统,通过对它的"链接"和"信道"性能的测试表明,它超过5类线标准TIA/EIA568的要求。与普通的5类UTP比较,其衰减更小,串扰更少,同时具有更高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