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过去几年,我县教育工作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抓手,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全县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的发展阶段,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科学发展之路,我觉得把握概念是前提,文化建设是根本,发展教师是关键,精细化管理是策略,领导班子建设和制度建设是两项基础工程。

一、准确把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和模式是内涵发展的前提。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结构模式的一种类型,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我觉得我县教育内涵发展一是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的途径、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把教师素质提升作为改革与发展的关注点,在事关教师发展的工作上都力求做精做细。三是将办学特色放在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整体工作上升到一个新水平。总之,注重质量、精细化管理、打造品牌(特色)、不断创新,是内涵式发展的显著特征。因此,走内涵式发

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一要务是发展教师,根本措施是提高科研实力,根本内容是学校文化建设,根本途径是提高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建设是内涵发展的根本。

当前我县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校园文化是浅层次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更多地体现在环境布置和学生的行为习惯上,学校文化更多地体现在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工作作风上。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学校文化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和传承。因此,当前学校在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问题:一要把握本质,体现科学性。学校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文化的本质就是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它通过物质的、行为(制度)的、精神的(社会意识)等形式表现出来。其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把握好学校文化的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二要正确定位,凸现创新性。首先,学校文化应具有鲜明的个性,要体现学校特色。其次,学校文化建设要有

系统性。环境设施建设、制度(行为)建设和思想建设都要体现既定的教育信念和价值取向。三要一以贯之,实现传承性。学校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朝令夕改。我们要努力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发展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把继承与创新结合,准确定位,持之以恒。学校文化的根本就是教育理念、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及其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文化也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发展教师、依靠教师,是校长工作第一要务,“书香”之气才是学校文化的底色。“教师第一”,“教学为主”,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

三、发展教师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

一要从“识、心、德、能、风”五方面维度加强教师教师的发展。“识”包括知识、学识、见识。作为教师,知识要广泛,学识要专业,见识要独到。“心”即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到既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以适应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又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德”即师德。师德修养的内涵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概括。师之“能”是教师顺利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不但要有教书之能,更要有育人之能。师风包括教师的工作作风和教学风格。新师风应该是民主爱生、和谐热情、进取求新。二要依托校本研修来促进教师的发展。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的研修,它以学校为研修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

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它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既是一种关于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要通过课题带动、任务驱动等形式积极开展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校本研修推进策略,搭建研修平台,努力提高研修水平,促进教师队伍快速成长。

四、精细化管理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策略。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就是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精细化管理内容可概括为“五精四细”:“五精”——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四细”——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同时要突出三个重点,着眼三个目标:激励精神——精心,落实责任——精细,科学考评——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精”是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是具体扎实,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