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线路图绘制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854.00 KB
- 文档页数:39
电气控制原理图讲解一、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线路的构成
绘制原理图的基本规则 :7点
1)为了区别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在绘线路图时主电路用粗线表示,而控制电路用细线表示。
通常习惯将主电路放在线路图的左边而将控制电路放在右边(或下部)。
2) 在原理图中,控制线路中的电源线分列两边,各控制回路基本上按照各电器元件的动作顺序由上而下平行绘制。
3)在原理图中各个电器并不按照它实际的布置情况绘在线路上.而是采用同一电器的各部件分别绘在它们完成作用的地方。
(4)为区别控制线路中各电器的类型和作用,每个电器及它们的部件用一定的图形符号表示,且给每个电器有一个文字符号,属于同一个电器的各个部件都用同一个文字符号表示。
而作用相同的电器都用一定的数字序号表示。
5) 规定所有电器的触点均表示正常位置,即各种电器在线圈没有通电或机械尚未动作时的位置。
6)为了查线方便。
在原理图中两条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处要打一圆点,且每个接点要标—个编号,编号的原则是:靠近左边电源线的用单数标注,靠近右边电源线的用双数标注。
7) 对具有循环运动的机构,应给出工作循环图。
二、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的基本线路
以交流异步电动机为控制对象来研究它的启动、正反转、点动、连锁控制等线路。
1.启动控制线路及保护装置
1) 启动控制线路
直接启动
交流接触器的触头保持自己的线圈得电,从而保证长期工作的线路环节称为自锁环节。
这种触头称为自锁触头。
电气接线图绘制方法一、在原理图上标出接线标号标注原则为每经过一个电气元件(不含接线端子)变换一次线号,线号按顺序排列。
1.主回路线号的编写三相电源自上而下编号为L1、L2、和L3,经电源开关后出线上依次编号为U1、V1和W1,每经过一个电气元件的接线桩编号要递增,如U1、V1和W1递增后为U2、V2和W2……如果分成多路,例如,多台电动机的编号,为了不引起混淆,可在字母的前面冠以数字来区分,如1U、1V和1W,2U、2V和2W。
2.控制回路线号的编写控制回路线号标注方法通常是从上至下、由左至右依次编写。
每一个电气接点有一个唯一的接线编号,编号可依次递增。
如编号的起始数字,控制回路从阿拉伯数字1开始,其他辅助电路可依次以101、201……为起始数字,如照明电路编号从101开始,信号电路从201开始,监控电路从301开始,检测电路从401开始。
3.电气线路接线编号示例延时通断不断循环且达到设定循环次数断电的电气控制电路的接线编号示例见图1。
图1电气控制电路接线编号示例二、绘制元件框、元器件符号并分配元件编号依照安装位置,在接线图上画出元器件电气符号图形及外框。
打开CAD绘图软件,调出电气元件布置图中与绘制接线图有关的图层,在此基础上绘制接线图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节省很多时间。
1.给每个元器件标上文字符号文字符号通常由基本文字符号、辅助文字符号和数字组成,用于提供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种类字母代码和功能字母代码。
1)基本文字符号基本文字符号可分为单字母符号和双字母符号两种。
(1)单字母符号。
单字母符号是将各种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按英文字母划分为23大类,每一大类用一个专用字母符号表示,如“R”表示电阻类,“Q”表示电力电路的开关器件等,如表5.1.1所示,其中,“I”、“O”易同阿拉伯数字“1”和“0”混淆,不允许使用,字母“J”也未采用。
(2)双字母符号。
双字母符号是由表2中的一个表示种类的单字母符号与另一个字母组成,其组合形式为:单字母符号在前、另一个字母在后。
绘制电气原理图的基本规则(1)电路图一般分为电源电路、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三部分绘制。
电源电路一般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 L2、 L3(U、 V、 W)自上而下依次画出,中线N和保护地线PE依次画在相线之下。
直流电源的“+”端画在上端,“–”端画在下端。
电压开关水平画出。
主电路是指受电的动力装置及控制、保护电器的支路,由主熔断器、接触器的主触头、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以及电动机等组成。
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流较大。
主电路要画在电路图的左侧并垂直电源电路,通常主电路由粗实线表示。
辅助电路一般包括控制主电路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显示主电路工作状态的指示电路;以及提供机床设备局部照明的照明电路等。
它是由主令电器的触头、接触器线圈及辅助触头、继电器线圈及触头、指示灯和变压器、照明灯等组成。
辅助电路通过的电流都较小,一般不超过5A。
画辅助电路图时,辅助电路要跨接在两相电源线之间,一般按照控制电路、指示电路和照明电路的顺序依次画在主电路图的右侧。
电路中,耗能元件(比如接触器线圈、指示灯、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图的下方,而电器的触头要画在耗能元件与上边电源线之间。
辅助电路用细实线表示。
(2)电气原理图中的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对同类型的电器,在同一电路中的表示可采用在文字符号后加阿拉伯数字序号区分。
如按钮SB1和SB2等。
(3)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的原则安排。
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件根据需要可不画在一起,但文字符号要相同。
如图中交流接触器KM的线圈、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3)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都应按没有通电和没有外力作用时的初始开、关状态画出。
例如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吸引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按钮、行程开关等按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
(5)无论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各电气元件一般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布置或者是垂直布置。
电气控制线路中的基本控制原理论述摘要:本文首先讲述了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原则,然后分别介绍了电气控制的基本线路、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控制与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等问题,最后通过实例进行了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
关键词:电气;控制线路;控制原理;注意问题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原则电气控制线路的表示方法有电气原理图、安装接线图和电气布置图三种。
电气控制线路图是工程技术的通用语言,它将各电气元件的连接用图形来表达,各种电气元件用不同的图形符号表示,并用不同的文字符号来说明其所代表电气元件的名称、用途、主要特征及编号等。
1. 电气控制线路常用的图形、文字符号在电气控制线路中,各种电器元件的图形、文字符号必须符合国家的标准。
国家标准局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 (1ec) 颁布的有关文件,制定了我国电气设备有关国家标准,采用新的图形和文字符号及回路标号。
2.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电气原理图是根据工作原理而绘制的,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研究和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等优点。
在各种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中,无论在设计部门,还是在生产现场,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电气控制的基本线路1. 互锁控制和顺序控制互锁控制是生产机械或自动生产线不同的运动部件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又称联锁控制。
互锁可以起到顺序控制的作用,称为顺序联锁控制。
例如,磨床上要求先启动润滑油泵,然后才能启动主轴电动机;龙门刨床在工作台移动前,导轨润滑油泵要先启动;铣床的主轴旋转后,工作台方可移动等都是按顺序联锁控制(可去掉)。
顺序联锁控制的原则如下:(1)要求甲接触器动作后,乙接触器方能工作,则需将甲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
(2)要求甲接触器动作后,乙接触器不能工作,则需将甲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在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
2. 多地点控制有些电气设备,如大型机床、起重运输机等,为了操作方便,常要求能在多个地点对同一台电动机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叫做多地点控制。
电⽓原理图的绘制⽅法电⽓原理图の绘制⽅法为了表达⽣产机械电⽓控制系统の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便于电⽓系统の安装、调试、使⽤和维修,将电⽓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线路⽤⼀定の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电⽓控制系统图。
⽤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定の要求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の电路。
画电⽓原理图の⼀般规律如下:画主电路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の电⽓图形符号⽤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变频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の⽂字符号。
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接触器、继电器の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论简单或复杂の控制电路,⼀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路、顺控电路等)组合⽽成,⽤以控制主电路中受控设备の“起动”、“运⾏”、“停⽌”使主电路中の设备按设计⼯艺の要求正常⼯作。
对于简单の控制电路:只要依据主电路要实现の功能,结合⽣产⼯艺要求及设备动作の先、后顺序依次分析,仔细绘制。
对于复杂の控制电路,要按各部分所完成の功能,分割成若⼲个局部控制电路,然后与典型电路相对照,找出相同之处,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の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の相互关系。
电⽓安装接线图规范⼀般情况下,电⽓安装图和原理图需配合起来使⽤。
绘制电⽓安装图应遵循の主要原则如下: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绘制电⽓安装接线图。
2、各电器元器件の位置、⽂字符号必须和电⽓原理图中の标注⼀致,同⼀个电器元件の各部件(如同⼀个接触器の触点、线圈等)必须画在⼀起,各电器元件の位置应与实际安装位置⼀致。
3、不在同⼀安装板或电⽓柜上の电器元件或信号の电⽓连接⼀般应通过端⼦排连接,并按照电⽓原理图中の接线编号连接。
4、⾛向相同、功能相同の多根导线可⽤单线或线束表⽰。
画连接线时,应标明导线の规格、型号、颜⾊、根数和穿线管の尺⼨。
电器元件布置图规范电器元器件布置图の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绘制电器元件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