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4
万祥旭,黄笑然,周宝丽,等.五味子药用成分在鼠类生理生化及病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3):240-243.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属毛茛目木兰科植物。
果实亦称为五味子,古称荎蕏、玄及、会及,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
五味子味甘酸,是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中药,药用价值高,性温滋力,入心、肺、肾经,具收敛固涩、益气生津等功效[1]。
学者对药用植物提取成分对动物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将中药五味子在啮齿动物生理生化及病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可为其药品开发及鼠类饲养、疾病防治提供基础性依据。
1五味子对鼠类的抗肿瘤作用1.1五味子乙素对肿瘤患鼠的抑瘤作用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 ,Sch B )是五味子的重要活性成分,经研究证实,Sch B 可以抑制SHG-44胶质肿瘤细胞的增殖[2]。
Li 等[3]研究发现,U251和U87胶质瘤细胞增殖也会被Sch B 所抑制,在不同给药量的情况下,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程度也不同,这反映出该抑制作用具浓度依赖性。
Sch B 同时也是诸多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剂,范晓艳等[4]将Sch B 与类烷化剂的金属铂类化合物顺铂(Cisplatin ,CN )进行联合,并将联合药物作用于H 22小鼠实体瘤,结果表明,药用组小鼠肿瘤细胞减少且大面积坏死。
除此之外,Sch B 还分别可与紫杉醇[5]和氟尿嘧啶[6]等药物相联合,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1.2五味子多糖对肿瘤患鼠的抑瘤作用多糖为糖苷键所结合的糖链,是由不少于10个单糖构成的聚合糖高分子碳水化合物[7]。
五味子多糖(Fructus schisandrae polysaccharides ,FSP )属中药多糖,具抑瘤功效。
王艳杰等[8]将FSP 作用于H 22肝癌移植瘤小鼠,结果表明,给药组小鼠肿瘤组织细胞中相应细胞器溶解性坏死,可见FSP 可以抑制小鼠H 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
炒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五味子,又名五味种、五味菊、酢漆、五味树,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
中医学认为五味子味酸、甘、苦、辛、咸五味俱全,有涩肺顺气、养心安神、生津益肺、助消化等功效。
它可以作为中药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同时也可以作为食材用于烹饪。
下面将详细介绍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五味子的药理作用1. 涩肺顺气:五味子具有收敛肺气的作用,可以止咳化痰,减少咳嗽、气喘等症状。
它可以缓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并且可以调节肺部的功能,增强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2. 养心安神:五味子有安抚心神的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焦虑、紧张等症状。
它可以舒解精神压力,增加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使人更加平静、放松。
3. 生津益肺:五味子具有生津润燥的作用,可以增加唾液分泌和口腔的湿润程度。
它可以改善干咳、咽喉干燥等症状,增加呼吸道的湿润度,对于防治干燥性咳嗽、咽喉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助消化:五味子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可以增加胃液的分泌,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它可以调理肠胃,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对于肝胆功能失调、胃溃疡等病症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五味子的食疗作用除了作为中药品使用外,五味子也可作为食材用于烹饪,具有以下食疗作用:1. 养生护肤:五味子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滋养皮肤,延缓皮肤衰老。
它具有美白、保湿、抗氧化的效果,可以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富有弹性。
2. 保护肝脏:五味子能够减轻肝脏负担,降低肝脏损伤的发生。
它可以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能力,改善肝功能,防止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3. 延缓衰老: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
长期食用五味子可以提高抗衰老能力,保持身体的年轻状态。
4. 强身健体:五味子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对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减少疲劳等。
三、五味子的禁忌与副作用1. 孕妇禁用:五味子具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孕妇慎用。
五子衍宗丸临床应用及研究五子衍宗丸是一种由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一系列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探讨五子衍宗丸的成分、药理学作用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一、五子衍宗丸的成分五子衍宗丸主要由五味子、益智、陈皮、黄芪以及当归等中药组成。
五味子具有涩肾、固涩之功效,益智有安神定志的作用,陈皮能燥湿理气,黄芪则具有益气补中的功效,当归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二、五子衍宗丸的药理学作用五子衍宗丸中的五味子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
益智则富含生物碱和萜类化合物,对神经系统有镇静和抗抑郁作用。
陈皮含有挥发油,可促进消化系统的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黄芪和当归则分别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免疫系统和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
三、五子衍宗丸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五子衍宗丸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疾病的治疗:1. 心血管疾病:五子衍宗丸能够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稳定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神经系统疾病:益智中的生物碱和萜类化合物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和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
3. 消化系统疾病:五子衍宗丸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功能,治疗胃痛、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4. 妇科疾病:当归中的活血成分可以调节女性生理周期,改善月经不调和痛经等妇科疾病。
五子衍宗丸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验证和证据支持。
近年来,对于五子衍宗丸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1. 药理学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五子衍宗丸的成分能够对多种疾病模型产生显著的治疗效果,进一步验证了其药理学作用。
2. 临床研究:通过临床试验,研究人员观察到五子衍宗丸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良好疗效,一些研究还进一步探索了其治疗机制。
3. 安全性评价:在多项安全性评价研究中,五子衍宗丸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无明显毒副作用。
总的来说,五子衍宗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五味子生物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李妍;吕士杰;张巍【摘要】我国传统中药五味子应用历史悠久,目前五味子中提取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有木脂素、挥发油、多糖、有机酸等.五味子及其所含生物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相关药物及保健品的开发前景较好.【期刊名称】《吉林医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06【总页数】3页(P454-456)【关键词】五味子;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作者】李妍;吕士杰;张巍【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吉林,吉林,132013;吉林医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吉林,吉林,132013;吉林医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吉林,吉林,13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3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为木兰科藤本植物北五味子的成熟干燥果实,药用价值极高,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我国五味子主要产于东北部地区,因其在味觉上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而得名。
《神农本草经》记载五味子主要有益气补肾、安神宁心、生津敛汗等功效。
近年来对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研究发现,五味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保肝、抗肿瘤、抗氧化、抗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作用等,现将五味子所含生物活性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1 木脂素类为五味子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发现的木脂素主要有五味子甲素(shiandrin A)、五味子乙素(shiandrin B)、五味子丙素(shiandrin C)、五味子醇甲(sehizandrol A)、五味子醇乙(sehizandrol B)、五味子酯甲(wuweizi ester A)、五味子酯乙(wuweizi ester B)、五味子酚(schizanhenol)等150多种。
1.2 挥发油类五味子的挥发油类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包括单萜类、倍半单萜类、含氧单萜类、含氧倍半萜类,其中以倍半萜类为主。
·文献综述·收稿日期:2013-05-07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2009ZX09502-005),黑龙江省教育厅面上项目(11551456)作者简介:韩越(1988-),男,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及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通信作者:孙晖(1963-),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中药及天然药物体内过程的研究。
Tel :0451-87267048 E⁃mail :sunhui7045@参芪五味子片的临床研究进展韩 越,孙 晖,孙文军,张爱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摘要:查阅大量临床研究文献,综述了参芪五味子片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功效,分析其组方中各药及全方的药理作用。
其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还具有保肝、抗肿瘤等作用。
说明参芪五味子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单独使用、配合其他中药或西药都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关键词:参芪五味子片;临床研究;药效学研究;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450(2013)05-0058-03 参芪五味子片由党参、黄芪、南五味子、酸枣仁4味中药组成,每味中药都有其独自的药理作用,四药合用主要功效为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多梦、健忘、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等症。
本文对参芪五味子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神经调节作用国明俊等[1]研究证实参芪五味子片可用于焦虑性障碍的治疗。
中药药理研究证明,五味子、酸枣仁有延长睡眠时间、镇静和改善心律的作用[2]。
因此,参芪五味子片可用于调节广泛性焦虑。
李国良等[3]研究参芪五味子片治疗心脾肾虚型神经衰弱疗效显著,同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抗衰老功效和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江凤林[4]研究也证明参芪五味子片对心脾两虚造成的失眠效果良好。
中药五味子的研究五味子是临床上一味常用的中药材,除了常入收涩剂用外,还常配入补剂中使用。
近年来临床上还常用五味子降低谷丙转氨酶,治疗神经衰弱,美尼尔氏综合,菌痢和肠炎等病症。
总之五味子不仅是一味常用中药材,而且是一味疗效突出的中药材。
1 来源与性状鉴别1.1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或华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wils的干燥成熟的果实。
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1.2 北五味子果实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
紫红色或暗紫红色,皱缩,有时数个粘在一起;果皮肉质柔软,内含种子1~2粒。
种子肾形,表面黄棕色,具有光泽;种皮坚硬而脆,剥去后可见淡棕色种仁,胚乳油质,胚小,不易察见。
果皮气微、味酸。
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为佳。
1.3 南五味子果实肉质较薄,无光泽,直经2~5mm;表面暗红色或棕色,果皮内质较薄,无光泽,内含种子1~2粒。
种子肾形,较五味子种子略呈颗粒状。
2 理化鉴别将五味子压成饼,称取1g加水10ml,时时振摇,浸5min,滤过,滤液浓缩,加五倍量95%乙醇并强烈搅拌5min左右,滤过,回收乙醇,加水稀释至10ml,加活性炭少许,振摇后滤过,得无色或浅粉红色澄明溶液。
2.1 取上述溶液1ml,滴加指示剂甲红溶液1滴,溶液既变红色,(酸性反应)。
2.2 取上述溶液1ml,加高锰酸钾试液1滴,紫红色立即消褪,溶液变浅橙黄色,放置1h后,溶液渐渐变为黄色(还原性物质反应)。
3 炮制与功效3.1 炮制(1)五味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洗净,干燥。
(2)醋五味子:取净五味子,用米醋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至黑色,取出干燥,每100kg五味子加米醋20kg。
(3)酒五味子:取净五味子,加入黄酒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加至表面呈紫黑色,取出干燥,每100kg五味子加黄酒20kg。
内南五味子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张进;高石曼;贾晓光;齐耀东;李建光;张本刚;刘海涛【摘要】内南五味子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录的药材滇鸡血藤的基原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的西南部,其根、茎可供药用,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通经活络的功能.已有的研究表明,内南五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HIV等生物学活性.本文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入手,对近年来有关内南五味子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为阐明内南五味子药效物质基础,合理开发其资源提供一定参考.%The dried stems of Kadsura interior A.C.Smith is record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as "Dian-Ji-Xue-Teng"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sm,irregular menstruation,and deficiency of Qi and blood,which is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Studies show that lignans are the main active constituents in K.interior and have many biological activities,such as anti-oxidation,antitumor,anti-HIV,etc.In this paper,herbal authentication,chemical constituent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K.interior are review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illuminating the pharmacodynamic material basis and exploiting the resources of this plant.【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7(019)007【总页数】6页(P1045-1050)【关键词】内南五味子;木脂素;抗氧化;抗肿瘤【作者】张进;高石曼;贾晓光;齐耀东;李建光;张本刚;刘海涛【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内南五味子 Kadsura interior A.C.Smith为五味子科南味子属植物,又称凤庆鸡血藤、散血香,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主产于我国云南宝山、凤庆、临沧、耿马等地,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为常绿攀援灌木[1],其干燥根、藤茎可供药用,性温,味苦、甘,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通筋活络的功能[2]。
五味子有效成分的研究摘要: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
它皮肉甘酸,核中辛苦,有咸味,辛甘酸苦咸五味皆备,因此而得名。
五味子在中医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 近年来对五味子化学成分和提取方法的深入研究,对认识五味子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五味子有效成分提取超临界超声微波五味子是目前比较有研究价值的中药材之一,系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前者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呈不规则的球形或者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者出现“白霜”。
果肉柔软,种子1~2粒,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以粒大,果皮紫红,肉厚,柔润,杂质少(不得过1%)者为佳。
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呈球形或者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种子1~2枚,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微酸。
从中医角度讲五味子的功效主要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从近代药理学讲: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提高记忆力及性持久力;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毒害,并能再生因滥用酒精、药物或肝炎而受损的肝脏组织;具有消炎作用;具有保护及增强心脏机能的作用。
通过对五味子的研究发现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该文对其有效成分的一系列研究简述如下。
1 木脂素类1.1 概况在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中木脂素结构类型多,含量丰富,总木脂素含量约为2%~8%,立体化学复杂,而且生物活性广泛、显著,此类成分的母核大多为联苯环辛烯型,同时多数是有手性差异。
主要包括五味子素、新五味子素、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乙等等。
中药五味子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研究共3篇中药五味子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研究1中药五味子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研究中药五味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滋肾养肝、润肺停咳、益智安神等功效。
五味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五味子酸、五味子甙、五味子苷等。
五味子是一种多效药,其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时间关联的科学。
五味子的药代动力学主要包括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研究。
五味子的吸收主要是通过胃肠道进行。
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口服或灌胃的方式快速吸收。
此外,五味子的吸收也受到食物的影响。
与空腹服用相比,饭后服用可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即吸收速度加快、吸收量增加。
五味子在体内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它的脂溶性。
因此,成分在体内可以快速分布到相对高于其他组织的脂肪组织、皮肤等地方。
此外,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甙、五味子酸等物质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可以在体内水相组织中大量分布。
五味子的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
五味子的主要代谢途径为氧化代谢和甲基化代谢。
其中,五味子酸和五味子苷等成分可以被氧化酶氧化代谢为五味子庚醇。
此外,五味子的代谢也受到肝脏细胞对药物的吸收和分布的影响。
五味子的排泄主要通过尿液和粪便进行。
五味子的五味子酸和五味子苷等成分在肝脏中被代谢,然后由肾脏将其代谢产物排泄出体外。
此外,五味子的粉末有一定的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通过排便排泄出体外。
总之,五味子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五味子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途径可以更好地指导其使用方法和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基础通过对五味子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其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
在使用五味子时,需要注意其与食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了解其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排泄方式,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应用。
同时,对五味子药代动力学的深入研究,也可以为其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的支持和指导中药五味子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研究2中药五味子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研究五味子是一种具有完整药效的中药材,被证明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
南五味子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谭晓虹;田嘉铭;杨辉;杨晓媛;卢金铭
【期刊名称】《神经药理学报》
【年(卷),期】2014(004)006
【摘要】南五味子在中国分布广泛,主要含有木脂素和萜类化合物。
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生物活性。
该文对南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南五味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资料。
【总页数】5页(P28-32)
【作者】谭晓虹;田嘉铭;杨辉;杨晓媛;卢金铭
【作者单位】[1]河北北方学院药学系,中国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张家口075000;[3]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中国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4
【相关文献】
1.南五味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方法研究进展 [J], 程敏
2.南五味子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谭晓虹;田嘉铭;杨辉;杨晓媛;卢金铭
3.南五味子属植物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刘永蓓;杨玉佩;袁汉文;李明姣;邱伊星;Muhammad Iqbal CHOUDHARY;王炜;
4.南五味子属植物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刘永蓓; 杨玉佩; 袁汉
文; 李明姣; 邱伊星; Muhammad Iqbal CHOUDHARY; 王炜
5.黄芪—葛根药对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叶晓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味子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任丽佳;李林;殷放宙;蔡宝昌【摘要】五味子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国内外对其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日趋活跃.目前认为五味子主要抗肿瘤成分为多糖和木脂素.五味子抗肿瘤机制有多个方面,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抗突变和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该文对五味子抗肿瘤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促进五味子研究的开展及临床上更好的应用.%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is a commonly use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the potential anti-tumor effect of this plant has been increasingly appreciated. It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jor components responsible for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Fni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are polysaccharide and lignans. The underlying anti-tumor mechanisms of Fni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invdved apoptotic induction the improvement of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anti-oxidation free radicalsscavenge, anti-mutations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al.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progress on the anti-tumor component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Fni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deepen the relevant study of Fni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 and facilitate its clinical use.【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2(028)001【总页数】3页(P140-142)【关键词】五味子;抗肿瘤;活性成分;多糖;木脂素;作用机制【作者】任丽佳;李林;殷放宙;蔡宝昌【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标准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上海,20120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标准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标准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上海,20120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标准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R284.1;R730.22;R730.531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五味子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五味子可行性研究一、研究背景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传统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所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益处,包括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然而,在现代医药领域中,五味子的应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五味子的可行性,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1. 收集五味子的相关资料,包括其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
2. 对五味子进行生物活性筛选,包括抗氧化和抗炎等指标的测定。
3. 对五味子的毒副作用进行评估,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等评估指标的测定。
4. 探索五味子的应用领域,包括药物开发、保健品等。
三、研究方法1. 收集文献资料,了解五味子的相关知识。
2. 提取五味子的有效成分,并进行化学分析。
3. 对五味子进行体外实验,包括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并测定其对抗氧化和抗炎的活性。
4. 对五味子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实验,并观察其对动物的影响。
5. 根据实验结果,评估五味子的应用潜力。
四、预期结果1. 对五味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定其主要活性成分。
2. 通过体外实验证明五味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
3. 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五味子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4. 发现五味子在药物开发和保健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五味子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五味子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适合用于药物开发和保健品领域。
2. 五味子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安全性较高,可以作为天然药物使用。
3. 需要进一步研究五味子的其他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以拓展其应用领域。
六、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 中医药学报,2018, 10(3): 123-130.2. 王五, 赵六. 五味子中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J]. 药学研究,2019, 15(2): 56-60.。
文章编号:1673 2995(2021)03 0212 04·综 述·五味子有效成分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宋丽丽1,2,宋鑫迪2,王国庆1,李正 2 (1.北华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2.吉林医药学院检验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摘 要:五味子为一味传统的中药材,是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成熟干燥的果实,有效成分主要为木脂素、多糖、芳香油及三萜类化合物。
其药理作用丰富,具有保肝、兴奋呼吸中枢、抗肿瘤、镇咳祛痰、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有较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本文针对其有效成分在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机制进行总结阐述。
关 键 词:五味子;药物性肝损伤;CYP450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五味子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木脂素类、挥发油类、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等,可用于治疗阴阳两虚的肝肾不足[1]。
其药理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保肝、抗炎、抗癌、抗病毒、抗氧化和解毒等[2]。
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是五味子主要活性化合物,联苯双酯(dimethyldicarboxy latebiphenyl,DDB)和双环醇是五味子丙素的合成类似物,五味子丙素是五味子果实中最有效的抗肝损伤化合物[2]。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liverinjury,DILI)为在没有其他可确定原因的情况下,由于异种生物、草药或药物导致的肝损伤、肝功能障碍或肝血清学异常。
DILI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细胞器应激或肝细胞死亡以及由药物或药物代谢物在肝脏中积累而引起的炎症[3]。
根据生物标志物及其血清水平,可分为肝细胞DILI、胆汁淤积性DILI或混合DILI。
药物引起的胆管损伤是胆汁淤积性DILI的一个子类别。
1 五味子有效成分治疗药物性肝损伤1.1 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功效肝损伤是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年第3期北五味子药用价值研究进展※●解琦1张群1谷烨2崔佳凤2温禹1※※(1.佳木斯大学医学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佳木斯大学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北五味子在我国东北地区分布广泛,野生资源丰富,多生长在山坡、溪旁及灌木丛内,药用价值高,可用于改善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可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护,通过提高机体的抗菌能力来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本文从北五味子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北五味子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北五味子;资源分布;药用价值北五味子[(Turcz.)Baill]是落叶木质藤木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广,其森林蕴藏量较大,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经济植物,为常用滋补强壮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目前在我国中药市场上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较大。
北五味子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医药产业中[1],它是生脉注射液的主要药物成分,具有扩张血管的功能,多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护。
此外北五味子还可以加工为保健饮品,具有消除疲劳、抵抗衰老和镇静止咳的功效。
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北五味子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肿瘤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本文对北五味子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北五味子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生物学特性北五味子是木兰科落叶木质藤木,藤为暗褐色,高约8m,茎部柔软坚韧,主要以缠绕在其他灌木上的方式生长。
其根部发达,有大量须根。
北五味子喜光,但在弱光条件下也可以长期生长;耐寒,可在35℃的低温条件下过冬。
受不同地区和气温的影响,北五味子种子一般在5月初开始萌芽,幼茎紫红色;叶面绿色且具光泽,叶柄长2~3cm,为红色。
大约在5月中下旬开始出现花蕾,6月中旬开花,花瓣为乳白色或粉红色;8月进入果期,9月左右果实成熟,果实为红色球形,味酸。
★精品文档★ 2016 1 / 14
对于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资料,对五味子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五味子;药理作用;综述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或华中五味子S.Sphenanchera Rehd.et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主产于东北,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临床应用广泛。我国七十年代临床用五味子治疗慢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目前对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为五味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现将五味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1 镇静五味子乙醇提取液、北五味子水提取物均可使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减少[1],并可增强中枢安定药氯丙嗪及利血平对自主活动的抑制作用,对抗中枢兴奋药苯丙胺对自主活动的兴奋作用。五味子醇甲为五味子仁乙醇提取物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五味子醇甲抑制小鼠由电刺激或长期单居引起的激怒行为,对大鼠回避性条件反射及二级条件反射有★精品文档★ 2016 2 / 14
选择性抑制作用,大剂量使大鼠产生木僵,该木僵可被脑室注射DA 所对抗[2]。五味子醇甲可使大鼠纹状体及下丘脑多巴胺含量明显增加,提示五味子醇甲的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多巴胺系统有一定联系。 1.2 催眠五味子超微粉水煎液、五味子水煎液、北五味子水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五味子甲素、丙素、醇乙等均可增加阈下睡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延长阈上睡眠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1]。其中乙素及酯乙对小鼠的睡眠时间有先延长后缩短的双相性影响。五味子挥发油能明显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但与中枢兴奋药戊四唑及士的宁无协同作用。五味子挥发油剂量为1.24g/kg 及0.71g/kg 时,能引起小鼠活动减少,并能显着增加肝细胞细胞色素P-450 含量。因此提示五味子挥发油并无中枢兴奋作用,其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的机理,与其对肝药酶诱导作用有关,而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3]。 1.3 抗惊厥五味子醇甲可对抗MES、戊四唑、烟碱及北美黄连碱的强直性惊厥,其50%抑制剂量(ID50)分别是55mg/kg、58mg/kg、51mg/kg 和82mg/kg。[2] 1.4 保护脑神经细胞五味子醇甲(SCH)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 细胞死亡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transporters,GluTs)的功能★精品文档★ 2016 3 / 14
有一定关系。SCH 能增强PC12 细胞对谷氨酸的摄取,降低胞外谷氨酸的浓度,并拮抗6-OHDA对PC12 细胞摄取谷氨酸的抑制作用和细胞毒性作用[4]。五味子酚(schisanhenol,Sal)和丹酚酸A(salvianolicacidA,SalA)具有抗氧化作用,对H2O2 引起神经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5]。 Sal 对二价铁离子引起的大鼠脑线粒体和突触体脂质过氧化产物MDA 的生成增加变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外能够保护大鼠脑线粒体和突触体免受氧自由基损伤。提示Sal 在脑保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6]。 1.5 促进脑内蛋白质的合成五味子90%醇提物可提高小鼠脑内蛋白质的含量,3g/kg剂量组可明显促进小鼠脑内DNA 和RNA 的生物合成。五味子和红参按9∶1(或8∶1)配伍可使小鼠脑蛋白质含量增加,两药间有协同作用;两药按9∶1 配伍(0.75-1.5g/kg,ig)使脑DNA 和RNA 含量增加,对于RNA 的增加作用呈现量效关系[7]。 1.6 改善智力、体力五味子能改善人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可使小鼠跳台反射中的错误次数显着减少。五味子素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对需要紧张注意力、精细协调的动作具有改善作用。五味子粗多糖能明显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具有抗疲劳作用[8]。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精品文档★ 2016 4 / 14
五味子煎剂、酊剂对多种实验动物都有明显的呼吸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并且能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切除迷走神经和颈动脉窦区神经后,呼吸兴奋作用仍然存在。 由此认为其呼吸兴奋作用系对呼吸中枢直接兴奋的结果[9]。五味子对香烟熏吸造成小鼠慢性支气管炎无明显防治作用,但可降低动物死亡率,使支气管上皮细胞内RNA 增多,对支气管上皮细胞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10]。五味子水煎液不仅使小鼠气管腺内花生素(PNA)和双花扁豆素(DBA)结合的中性粘多糖明显减少,而且使酸性粘多糖也相应减少,形态和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证实五味子的酸性成分有祛痰作用。 3、保肝 五味子的醇提物、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和酯乙对用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和乙炔雌二醇环戊醚等化学物质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清转氨酶升高的作用。五味子醇提物能显着降低大剂量扑热息痛(400mg/kg)肝中毒所致的小鼠死亡率[11],并防止肝内谷胱甘肽的耗竭,增强肝微粒体代谢扑热息痛的速度,血中扑热息痛含量下降。北五味子粗多糖多次灌胃,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肝中丙二醛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亦能显着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正常小鼠的胆汁分泌和部分★精品文档★ 2016 5 / 14
肝切除后肝的再生[12]。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五味子粗多糖、五味子水煎剂具有升高白细胞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减少,并增加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13]。五味子多糖可显着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促进溶血素及溶血空斑形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14]。提示五味子多糖有较好的免疫兴奋作用。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5.1 对血管的影响:五味子煎液、水浸出物及稀醇和醇浸出物静脉注射给药,对多种实验动物均有降压作用。剪断颈动脉窦区域神经及两侧迷走神经的,仍具有降压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多种有机酸使血管舒张有关[15]。从五味子中提取戈米辛A、B、D、C、H、五味子素、五味子丙素、前戈米辛等木质素成分及从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分离的戈米辛J(gomisinJ,GJ)和异型南五味子丁素(heteroclitin D,HD)均能对抗NA、CaCl2、KCl 等引起的血管收缩,对CaCl2 的致缩作用强于对NA 的收缩作用,提示他们具有钙拮抗活性[16]。 5.2 对心脏的影响:北五味子水提醇沉注射液可使在体蛙心单相动作电位频率减慢、动作电位幅度减少、平台期下移、平台期缩短;可使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减弱,作用强于★精品文档★ 2016 6 / 14
心得安[17]。此作用与五味子阻断心肌细胞β1 受体进而抑制心肌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有一定关系。临床已将五味子用于心肌梗塞、过早搏动、甲状腺机能亢进所致心动过速等疾病的治疗方剂中。 五味子提取液对动物缺氧及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明显延长动物在常压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可使垂体后叶素性心电图T 波变化有显着改善[18]。对动物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提高红细胞SOD 活性,明显降低静脉血中LPO 含量,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减轻心肌梗塞程度。 6、抗氧化、延缓衰老 五味子水提液及其有效成分五味子酚、北五味子粗多糖具有延缓衰老、抗氧化的作用。 可显着增加脑、肝等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动物的肝、肾、心、脑匀浆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五味子酚可对抗由氧自由基和阿霉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可直接捕获氧自由基,对自由基及Fe2+-Cys 引起的大鼠脑突触体和线粒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19]。北五味子粗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耐氧及抗疲劳能力,增加正常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并明显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并可明显降低老年大鼠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精品文档★ 2016 7 / 14
[20]。 7、抗肿瘤 五味子多糖能抑制S180荷瘤的增长同时,还对脾脏、胸腺有刺激增生作用[21]。400mg/kg五味子多糖具有轻度抑瘤形态学表现,能促进细胞凋亡,瘤内及瘤周炎症反应明显,而瘤细胞坏死则与对照组相当,推测五味子多糖的抑瘤作用可能不是直接杀死瘤细胞,而与细胞凋亡及活化免疫细胞有关[22]。另外五味子对诱变剂引起的体细胞遗传损伤有拮抗作用,还可以拮抗环磷酰胺(CP)所致的生殖细胞遗传损伤[23]。 8、抗菌 五味子50%乙醇浸出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都具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是10.00 mg/ml、6.25 mg/ml[24]和10.00 mg/ml、7.14mg/ml[25]。 五味子对多种真菌如白念珠菌、红色毛菌、石膏样毛疾菌、大小孢子菌、猪小孢子菌等也有抑菌和杀菌作用[26]。五味子水煎液还可以抗龋齿病原菌,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繁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提高,抑菌效果亦增强[27]。 9、其他作用 促进性机能五味子90%醇提物对性机能具有一定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