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铅锡合金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一种碱性电镀锡的方法引言碱性电镀锡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航空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碱性电镀锡方法,能够提高电镀效率和镀层质量,有望取代传统的电镀锡工艺。
原理碱性电镀锡是利用碱性电解液中的锡离子在工件表面析出金属锡的过程。
本方法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碱性电解液,并配合优化的操作条件,实现了更高效率和更优质的电镀锡。
材料与设备- 碱性电解液:含有锡离子和其他添加剂的溶液,确保电镀锡的稳定和均匀性。
- 阳极:纯锡制成的阳极,用于释放锡离子。
- 阴极:待电镀的工件。
- 电源:提供恒定的电流和电压。
- 温度控制系统:保持电解液温度稳定。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碱性电解液注入电镀槽中。
- 将纯锡阳极和待电镀工件分别放置在电镀槽中。
2. 调整操作条件- 设置合适的电流和电压,根据工件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数值,以确保电镀锡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 控制电解液的温度,一般选择适宜的温度范围,以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电镀质量。
3. 开始电镀- 打开电源,开始电流供应。
- 确保阳极和阴极之间的距离适中,以避免电镀过程中的极化现象。
- 根据需要的电镀时间,控制电镀时间。
4. 结束电镀- 当达到预设的电镀时间后,关闭电源。
- 从电镀槽中取出待电镀工件,并用清水洗净。
优点与应用这种新型的碱性电镀锡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提高电镀效率:优化的操作条件和特殊的电解液配方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从而缩短电镀时间。
2. 改善镀层质量:新型电解液的使用能够在保证均匀性的前提下提高电镀锡的质量。
3. 环保可持续:与传统电镀锡方法相比,本方法使用的电解液中添加的特殊添加剂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更加符合环保要求。
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航空等领域。
在电子行业中,电镀锡可用于增强电路板的导电性和耐氧化性;在通讯领域中,电镀锡可用于保护金属材料不受腐蚀;在航空领域中,电镀锡可用于增加飞机结构件的抗腐蚀性能。
结论通过优化的碱性电镀锡方法,可以提高电镀效率和镀层质量,有望成为替代传统工艺的新型表面处理技术。
DIN-50965电镀层–钢铁和铜及铜合金上的锡镀层(中文版)介绍DIN-50965是德国标准化协会(DIN)制定的一项标准,它规定了在钢铁、铜及铜合金上进行锡电镀的技术要求。
这项标准可应用于制造行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中需要在表面上镀层的物品,锡电镀可以增加物品表面的耐腐蚀性能和视觉效果。
标准简介作为一项德国标准,DIN-50965已经获得欧盟认证,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国家均采用该标准。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要求和电镀液的配方,涵盖了工艺流程、设备要求、电镀层厚度、层与层之间的粘合力、金属材料及厚度范围等方面的指导和要求。
技术要求根据DIN-50965标准规定,电镀液的成分包括锡盐、酸、缓冲剂、润湿剂和添加剂。
镀锡工艺流程涵盖了净化、预处理、电镀、暴露时间和后处理等工序。
该标准还规定了电镀工艺的条件,例如电压、电流和温度等,以保证电镀层的质量。
为了确保电镀层厚度和表面光滑度符合标准要求,还需要对工件表面进行预处理,包括去污、去氧化、钝化和活化等。
经济性及环保DIN-50965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电镀层的耐腐蚀性和保护性,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外观质量,达到装饰效果。
但是,这种电镀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技术来减少电镀液的使用量和废液排放。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使用耗能较少和环保的设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电镀对环境的影响。
适用范围DIN-50965标准适用于钢铁、铜及铜合金上的锡电镀,对于在自行车、汽车和机械等制造行业中需要镀锡的零部件,这个标准非常有用。
此外,在电子设备和金属包装行业中,锡电镀也被广泛应用。
在这些行业,可以使用该标准来指导锡电镀工艺以确保最终产品满足质量和环保要求。
结论DIN-50965电镀层标准在铜和铜合金上进行锡镀层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物品表面的质量,增加其耐腐蚀性能,以及保护性。
但同时,锡电镀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要注意采取环保技术来减少环境中的污染。
电镀白铜锡配方概述电镀白铜锡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它能够为材料表面提供一层美观、耐腐蚀的镀层。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镀白铜锡配方的制备方法、工艺参数以及镀层的性能等相关内容。
电镀白铜锡配方的制备方法材料准备•白铜:铜和锌的合金,一般含有60%的铜和40%的锌。
•锡盐:如硫酸亚锡、氯化亚锡等。
•酸性添加剂:如硫酸、酒石酸等。
•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配方制备步骤1.将适量的白铜加入适量的水中,加热至溶解。
一般情况下,溶解温度为80°C左右。
2.在白铜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锡盐,搅拌均匀。
3.在锡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酸性添加剂,调节pH值。
一般情况下,pH值控制在1.5-2.0之间。
4.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增加润湿性和分散性。
5.搅拌溶液,使所有成分充分混合,即得到白铜锡电镀液。
电镀白铜锡的工艺参数温度电镀温度是影响镀层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电镀白铜锡的温度控制在40-60°C之间。
电流密度电镀时的电流密度决定了电镀速度和镀层的厚度。
较高的电流密度会加快电镀速度,但也容易导致不均匀的镀层。
一般情况下,电流密度控制在1-5 A/dm²之间。
时间电镀时间与电镀层的厚度直接相关。
较长的电镀时间会得到较厚的镀层,但过长的时间可能导致镀层粗糙。
一般情况下,电镀时间控制在5-20分钟之间。
搅拌速度搅拌速度对液体中的成分均匀分布起到重要作用。
合适的搅拌速度可以保持液体的均匀性,获得均匀且致密的镀层。
一般情况下,搅拌速度控制在100-200转/分钟之间。
电镀白铜锡镀层的性能外观良好的电镀白铜锡应具有光亮度高、颜色均匀的特点,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泡、缺陷和污染。
耐腐蚀性白铜锡镀层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腐蚀介质中保护基材不被腐蚀。
黏附力白铜锡镀层应具有良好的黏附力,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材表面,不易剥落。
密度高质量的白铜锡镀层应具有较高的密度,能够提供良好的屏蔽性能和导电性能。
锌合金电镀工艺流程锌合金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锌合金,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美观性和机械性能。
下面将介绍锌合金电镀的工艺流程。
1. 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对待镀件进行表面处理。
通常情况下,表面处理包括去油、除锈和清洗。
去油是指将待镀件表面的油污去除,可以采用化学去油或者机械去油的方法。
除锈是指将待镀件表面的氧化铁皮去除,可以采用酸洗或者机械打磨的方法。
清洗是指将待镀件表面的杂质去除,可以采用碱洗或者水洗的方法。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镀层与基材的结合力,确保镀层的质量。
2. 阴极处理接下来,将经过表面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放置在电镀槽中。
在电镀槽中,还需要将一定比例的锌合金粉末悬浮在电镀液中,以供后续的电镀使用。
在阴极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待镀件的形状和大小,调整电镀槽中的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以确保镀层的均匀性和厚度。
3. 电镀在阴极处理完成后,即可进行电镀操作。
在电镀过程中,通过施加一定电压,使得锌合金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沉积到待镀件表面。
在电镀过程中,需要控制电镀液的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以确保镀层的质量。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测电镀液中锌合金离子的浓度,以及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4. 后处理电镀完成后,还需要对镀层进行后处理。
通常情况下,后处理包括水洗、烘干和包装。
水洗是指将待镀件表面的电镀液残留物去除,可以采用清水冲洗的方法。
烘干是指将水洗后的待镀件进行烘干,以去除表面的水分。
包装是指将经过烘干的待镀件进行包装,以防止镀层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就可以完成锌合金电镀的整个过程。
锌合金电镀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效果良好,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镀工艺实验方法和技术1第一章绪论1.1 电镀的含义、范畴和特点电镀是在基体表面沉积一薄层金属或合金,已达到装饰、防护功能及获得某些新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石油、航天、航空等领域,是一门与无机化学、电化学、配合物化学、表面化学、材料化学、生命化学、金属学、结晶学及机电工程等学科都有密切关系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电镀和其他表面技术已发展为利用现代物理、化学、金属学等方面新技术的边缘性综合技术,正形成一个重要的现代化科学体系,而且其应用领域正在逐渐扩大。
1.2 电镀的分类电镀的分类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镀层的用途分类;另一种是按基体与镀层的关系分类。
1.2.1 按电镀的用途分类1. 防护性镀层防护性镀层用来防止金属零件的腐蚀,例如,一辆解放牌汽车上的零件受镀面积已达10mm2左右,主要是为了防止金属结构和紧固件的腐蚀。
仅就防止金属腐蚀而言,据目前粗略统计,全世界钢材的1/3就是因为腐蚀而变为废料,即使其中2/3可以回收,那么也有1/9无法使用。
将金属零件进行电镀,是防腐蚀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常的镀锌层、镀镉层和镀锡层属于此类组成,如黑色金属零件在一般大气条件下用镀锌层保护,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常用镀镉层或镀锡层保护。
对于接触有机酸的黑色金属零件,如食品容器则用镀锡层保护,它不仅防蚀能力强,而且腐蚀产物对人体无害。
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当要求镀层薄而抗蚀能力强时,可用锡镉合金代替镉镀层,而对铜合金制造的航海仪器,则实用银镉合金更好。
2. 防护-装饰性镀层对很多金属零件既要求防腐蚀,有要求具有经久不变的光泽外观,这就要求施加防护-装饰性镀层。
这种镀层常采用多层电镀,即首先在基体上镀上“底”层,再镀上“表”层,有时还要镀“中间”层,如常用铜镍铬多层电镀,如日常所见的自行车、缝纫机、小轿车的外露部件大都采用这种镀层。
为什么要采用多层镀呢?这是因为很难找到一种单一的金属或合金镀层能够同时满足防护-装饰的双重要求。
纯赐、锡铅、锡铜等电镀工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理论解决方法整理如下:一、在低电流密度处光泽情形不佳,白雾状1.金属含量太高,分析金属浓度,浓度太高则予以稀释.2.电流密度太小电流加大,检查导电状况.3.酸浓度不足分析酸浓度及添加.4.光泽剂不足添加光泽,添加量每次0.5-1cc/L.5.阳极面积不足增加阳极板面积.6.浴温太高控制在比较适合的温度(约5-10度).7.阳极钝化阳极纯度,面积,电流密度确认.8.前处理不充分改善前处理工程.二、高电流密度部分无光泽,烧焦.1.电流密度高. 降低电流密度.2.金属含量太低. 分析金属浓度,做适当的添加调整.3.添加剂不足加起始剂0.5-1cc/L或更多修正并酌予添加光泽剂校正三、焊接能力不良1.镀浴受到杂质金检查阳极板的纯度,并请使用阳极袋属污染确认镀浴无前处理药水污染情形2.膜厚太薄确认厚度3.电镀后水洗不充份电镀后水洗一定要充分4.焊锡时焊接温度过高焊锡技术确认四、高电流处有针孔产生1.电流密度过大电流调整2.镀浴组成不均分析并做调整3.镀浴受到杂质污染阳极板的纯度不足,它使镀浴带入污染4.搅拌不足加强搅拌及镀浴循环5.添加剂不足加起始剂0.5-1cc/L或更多修正五、镀层易变色1.镀浴中有锌污染在锌,锌合金镀件施以铜或镍的底镀2.电镀后水洗不充分电镀后水洗一定要充分3.镀品件储场所不佳电镀成品以适当包装存放,具侵蚀性4.添加剂过量以哈氏槽做添加剂修正管理六、镀层均一电着性不佳1.电流密度过高或因镀浴带出添加起始剂0.5-2cc/L而起始剂不足.2.电流密度太小电流加大并检查导电部位3.金属浓度过高控制在适当的操作浓度,必要时则予稀释之4.酸不足分析不足量而补充之七、镀层耐蚀性不佳1.前处理不足,另件材料不良,针前处理要充分,打底要确实并检查材料孔多.2.镀浴中有杂质共析加强镀浴过滤八、低电流镀不上1.杂质(氯化物)2.金属太高稀释,降低金属浓度3.温度太高降低温度4.添加剂不足补充起始剂,光泽剂九、树状长成1.添加剂不足添加起始剂0.5-2cc/L2.活化剂不足加大活化剂浓度十、全部粗糙1.杂质进行弱电解或做沉降2.悬浮物(阳极污泥) 清洗阳极,去除脏物3.添加剂不足添加起始剂0.5-2cc/L十一、氢气气条纹1.电流太高降低电流密度.2.光泽剂太亮进行电解消耗或用活性炭吸附十二、金属分布不良1.酸太低依分析添加适量的酸2.金属太高降低金属浓度3.添加剂不足补充起始剂十三、阳极钝化1.电流太高降低电流密度.2.阳极袋阻用10%的硫酸浸泡清洗3.金属浓度过高依分析加以稀释4.酸太高依分析加以稀释十四、表面综色分渍1.铜污染进行弱电解十五、亮锡剥落1.光泽剂过量用活性炭吸附十六、锡渣的产生1. 阳极污泥清洗阳极2.输送带剥落重新加上3.去胶不完全重新去胶4.过滤不好加强循环过滤17.理论上有16种不良问题1、在低电位电流密度处光泽情形不佳、白雾状2、高电流部分无光泽,烧焦3、焊接能力不良4、高电流有针空产生5、镀锡层变色6、镀层均一性不佳7、镀层耐蚀性不佳8、低电流镀不上9、树状张成10、全部粗糙11、氢气气条纹12、金属分布不良13、阳极钝化14、表面棕色分渍15、亮锡剥落16、锡渣的产生目前,以IC²半导体为代表的电子部件在装配时多采用锡-铅系列焊料进行接合.近年来,铅对人体、环境等的影响不断被指摘,行业中对环保型接合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UTB无铅化系列产品是可满足环保要求并且可代替现有的电镀锡-铅系列产品的电镀Sn-X、Sn之产品.²特征1. 电镀Sn-Bi工艺(Sn-Bi Alloy Plating Process)镀层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可抑制晶须的生成.镀层外观均一、光亮镀层具有良好的光泽性.镀液非常安定、容易管理.此工艺可用于IC框架、接连器件、电线及一般电子零件的电镀处理.主要产品(Main Products)暗色镀层光亮镀层高速镀 PF-05SH, PF-05M,PF-05KK HTB-005挂镀 PF-05M BTB-001滚镀 PF-05M BTB-0012. 电镀Sn-Cu工艺(Sn-Cu Alloy Plating Process)镀层外观均一、光亮镀层具有良好的光泽性.此工艺可用于接连器件及一般电子零件的电镀处理.主要产品(Main Products)暗色镀层光亮镀层高速镀 HTC-601 HTC-527,HTC-520挂镀 HTC-516 BTC-100,BTC-200滚镀 HTC-516 BTC-100,BTC-2003. 电镀Sn-Ag工艺(Sn-Ag Alloy Plating Process)镀层外观均一、具有较高的接合信赖性及抑制晶须的性能.此工艺可用于IC框架的电镀处理及直接在芯片上形成接点.主要产品(Main Products)暗色镀层光亮镀层高速镀 MTS-552 ——挂镀 TS-140 (用于Bump形成)——滚镀————4. 电镀纯Sn工艺(Pure Tin Plating Process)镀层具有良好的可焊性.镀层外观均一、光亮镀层具有良好的光泽性.镀液非常安定、容易管理.本工艺考虑到了对晶须的抑制.此工艺可用于IC框架、接连器件、片状电阻等微小部件、电线及一般电子零件的电镀处理.主要产品(Main Products)暗色镀层光亮镀层高速镀 PF-096S, PF-095S, PF-074S PF-081S,挂镀 PF-055S, T-020滚镀(中性镀液) NB-ZZ,NB-RZ, NB-GE T-0205. 电镀Sn/Pb工艺镀层外观电镀方式工艺名称用途暗高速镀 524M, MH-1KK, 560FT,530M, 519M IC框架,连接器件,电线等挂镀 MH-1, MR-1 IC框架,一般部件等滚镀 MR-1, 510A,NB-CZ 一般部件,片状电阻,电容等光亮高速镀 FH-30, FH-50,FH-70 连接器件,电线等挂镀 FB-15 一般部件,三极管等滚镀 FB-15 一般部件等6. 电镀纯Sn工艺镀层外观电镀方式工艺名称用途暗高速镀 MH-1KK, 530MS, 519M IC框架,连接器件,电线等挂镀 MH-1K, MR-1 IC框架,一般部件等滚镀 MR-1, 517A 一般部件等光亮高速镀 FH-50 连接器件,电线等挂镀 SR-1 一般部件,二极管等滚镀 SR-1 一般部件等7.其它辅助产品产品名称用途镀液沉降处理剂 512K, FL-SB, FL 各种镀液的Sn4+及杂质的除去镀层防变色处理剂、润滑剂 501SN,润滑剂480 镀层的变色防止、耐摩牲改善镀层剥离剂 S.S.M, S.S.C, S.S.A 镀件及挂具上Sn/Pb及Sn镀层的剥离.纯锡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锡,呈黄色.但在有S的情况下会生成锡的硫化物,呈黑色.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纯的变色,几乎不可能.目前对锡的防变色,主要有三种,无机膜保护,有机膜保护和钝化.但效果都不理想.仅可延和一些变色时间. 亮纯锡和哑纯锡的变色性是不可同比的.因为亮锡极易观察到变色.因此比较的基数不同,所以不能认为哑锡的抗变色性能比亮锡好.亮锡的结晶肯定比哑锡要细,可以用电镜照片来比较.至于晶须,这是相当复杂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但有人认为锡越纯,越不容长晶须.与晶形的大小倒没有相关信息.锡易氧化变色,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法,只能通过改变其镀层晶格组成,增加后处理保护,改善其储存环境来延缓其表面层的氧化,雾锡一般来说其抗变色性能要强于光亮镀锡,除了颜色暗变色看起来较亮锡不明显外其最主要原因是因为雾锡镀出镀层中有机物较少,雾锡在抑止锡须方面比亮锡好,是因为雾锡的晶格一般较之亮锡粗大,目前市面上有些雾锡添加剂在功能性方面可以达到锡-x合金的效果锡层变色,与很多因素有关:镀层晶粒结构,镀层中杂质含量,底层金属扩散性,镀层表面洁净程度,存放环境等等。
铜排镀锡工艺
铜排镀锡是一种常见的电镀工艺,它可以在铜排表面形成一层锡镀层,提高铜导体的耐腐蚀性能,同时保持铜的导电性。
以下是一般的铜排镀锡工艺步骤:
1.表面处理:首先,铜排需要经过表面处理,包括去油、除锈、酸洗等步骤,
以确保表面干净,无污染,有利于镀层的附着。
2.电镀前处理:铜排表面经过清洁后,通常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如活化处
理,以增加金属表面的亲和力,有助于后续的电镀过程。
3.电镀槽预处理:铜排被悬挂到电镀槽中,电镀槽中含有锡盐的电镀液。
在
进入电镀槽之前,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槽前处理,如浸泡在活化液中。
4.电镀:铜排在电镀槽中通过电流作用,锡离子被还原并沉积在铜排表面,
形成锡镀层。
电流的密度、电镀液的温度和浓度等参数会影响镀层的均匀性和质量。
5.电镀后处理:完成电镀后,铜排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电镀后处理,如清洗、
中和、干燥等,以确保锡镀层的光泽和附着力。
6.检验:镀锡后的铜排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锡镀层的厚度和均匀性满
足要求。
整个铜排镀锡工艺需要高度的工艺控制,以确保获得一致的产品质量。
这种工艺常用于电子电器、通信设备等领域,以提高电器元件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
金属电镀:电镀锡酸性镀锡工艺配方l 酸性光亮镀锡硫酸亚锡l8.00—35.00g/L硫酸(相对密度l.84)40.00—80.00mL酒石酸8.00—16.00g/L无机盐0.05—0.10g/L抗坏血酸l.00—2.00g/L琥珀酸0.20—0.40g/L水加至1.00L工艺条件:温度为室温,电流密度0.3∼0.5A/dm2,时间3—5min。
配方2甲酚磺酸镀锡液硫酸亚锡60g/L硫酸60g/Lβ一萘酚1g/L明胶2g/L甲酚磺酸75mL水加至1L锡是无毒金属,因此,在罐头工业用作马口铁的防腐层,而且一些盛放食品的铜制容器也常用镀锡层来保护。
锡的可焊性好,在空气中几乎不变色,几乎不与硫化物反应,因此铜引线、焊片、与火药和橡胶接触的零件常采用锡。
但在某种条件下易发生电路短路,所以电子元件使用锡镀层应十分小心,需采取必要措施。
本配方工艺成分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但它的镀层粗糙、孔隙多、抗蚀性差,镀后要经过软熔处理。
本配方适用于滚镀和挂镀。
明胶应先在冷水中浸泡几小时再溶解在沸水中。
萘酚先溶解在少量硝酸中。
软熔:可用热油浸锡法,使镀层光亮致密。
油的温度应在250∼265℃。
时间2—10s。
软熔后应立即在煤油中冷却,以免产生雾状膜。
配方3氟硼酸镀锡(一)氟硼酸亚锡100(100∼400)g/LSn2+80(40∼160)g/L氟硼酸100(50∼250)g/L明胶6g/Lβ一萘酚l(0.5∼1.0)g/L工艺条件:温度20℃(15—40℃),阴极电流密度,挂镀为3A/dm2(2.5—12.5A/dm2),滚镀为lA/dm2;极限电流密度,20℃无搅拌为25A/dm2,40℃无搅拌为45A/dm2。
注:括号内数据为适用范围,括号外数据为最佳,后同。
本配方电流密度范围宽,沉积速度快,耗电量少,镀层细致、光亮,分散能力好,但成本高。
配方4氟硼酸镀锡(二)氟硼酸亚锡50(40∼60)g/LSn2+20(15∼25)g/L氟硼酸100(80∼120)g/L甲醛(37%)5(3∼8)g/L光亮剂20(15∼30)g/L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8∼140)g/L工艺条件:温度20℃(10—25℃),阴极电流密度,挂镀为4.2A/dm2(0.5—5.0 A/dm2),滚镀为l—10A/dm2,阴极移动速度1.5m/min(1∼2m/min)。
代铬添加剂配方与锡钴合金电镀工艺(周生电镀导师)镀铬性能优异但是污染大,环保三价铬镀铬也无法避免铬的排放,因此代铬工艺得以发展。
本工艺是一种锡钴合金代铬电镀工艺,使用焦磷酸钾作为络合剂,在镍或代镍的电镀层外进行电镀可以获得漂亮的仿铬色。
特点:1.一种古董光亮的锡钴合金仿铬外观;2.镀液的稳定性极佳和稳定的电镀色泽;周生电镀导师之(@q):(3)(8)(0)(6)(8)(5)(5)(0)(9)电镀导师之[(微)(Xin)]:(1)(3)(6)(5)(7)(2)(0)(1)(4)(7)(0)●配方平台不断发展完善我们的配方平台包含的成熟量产商业配方,已有AN美特、乐思、罗哈、麦德美、国内知名公司配方。
配方平台帮助了很多中小企业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也有不少个人因此创业成功,帮助国内企业抢占国外知名企业市场,提升国产占有率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说明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类似抄袭或者是买过部分配方后再次转卖的,他们会改动数据,而且不会有后期的改进和升级。
他们甚至建立Q群或者微@信群推销配方。
我们没有建立任何群。
一切建&群的都是假冒。
(本*公*告*长*期*有*效)。
有些号称配方公开的公司,其实公开的是代号配方,靠高价卖代号原料赚取高额利润,希望买配方的用户不要被此类广*告忽悠。
3.极佳的电镀分布,适合于滚镀细小的工件;4.可以通过分析加以控制镀液,此合金电镀工艺控制比较容易;5.废水处理容易;6.此镀层外观具有耐磨及耐变色性能,不必要外加镀层;7.极佳的耐腐蚀性能;●溶液的配制1.彻底清洗镀槽,在镀槽中加入1/2体积的纯水;2.添加所需导电盐,充分搅拌至彻底溶解;3.加入准确数量的锡盐,并强烈搅拌(不能用空气搅拌)至完全溶解;4.用计算量的SCO-3230A光剂把钴盐溶解好,边搅拌边缓慢加入镀槽中使之完全溶解;5.用20%焦磷酸或20%氢氧化钾调节pH值到8.7;6.最后加入所需要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到所需体积;●PM SNC-1501工艺流程光亮镍或代用镍→水洗→水洗→PM SNC-1501工艺→水洗→水洗→后处理→水洗→水洗→水洗→干燥●镀后处理,采用以下后处理工艺:●镀液的补充PH调节:在电镀的过程中镀液pH值趋向于下降,用pH计来检查镀液的pH值,pH值的调节可以通过添加20%氢氧化钾或20%焦磷酸。
(工艺技术)表面处理中的电镀以及烫金工艺电镀镀层厚度:镀层的厚度是由电流和时间决定的,电流越大,时间越长,镀层厚度就越厚。
电流大小是由电流密度和镀件面积决定的,电流密度是由各电镀工艺决定的。
那么,知道了这几个条件怎样计算镀层厚度或者时间呢?首先要了解电化当量的概念,所谓电化当量,就是单位电流和单位时间内能够镀出的金属的质量(重量),电镀常用的电化当量单位是克/安培小时,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电化当量,可以查相关资料得到,也可以自己计算出来,计算方法是金属的克当量(就是金属的原子量除以它的价数)除以 26.8。
比如,镍的原子量是 58.69,价数是2,它的克当量就是 58.69/2=29.35,它的电化当量就是 29.35/26.8=1.095(克/安培小时)。
怎样由电化当量计算镀层厚度呢?举个例子,比如镀镍,已知电化当量是 1.095 克/安培小时,假定给的电流密度是 3A/平方分米,那么 1 平方分米面积,镀 1 小时,就是 3 安培小时,就会镀出 1.095 乘以 3,等于 3.225 克镍,这么多的镍分布在 1 平方分米的面积上,镍的密度(比重)是 8.9,不难算出镀层厚度是 3.6 丝,考虑到电流效率不是 100%,镀镍电流效率一般为 95%,修正后镀层厚度就是 3.6 乘以 0.95=3.4 丝。
电镀材料:塑胶一般镀铜、镍、铬,五金件要看用途,防护用一般镀锌;装饰用一般镀铜和镍打底,面层镀铬、仿金、金、银、铂、铑、珍珠黑等等;特殊要求各有镀种,如要求耐磨镀铬或化学镀镍,要求导电镀银或金,要求可焊镀锡或铅锡合金等等。
真空电镀:湿法工艺:1.化学浸镀2.电镀3.喷导电涂料干法工艺1.真空蒸镀2.阴极溅镀3.离子镀4.烫金5.熔融喷镀真空蒸镀法是在高度真空条件下加热金属,使其熔融、蒸发,冷却后在塑料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方法。
常用的金属是铝等低熔点金属。
加热金属的方法:有利用电阻产生的热能,也有利用电子束的。
合金电镀工艺3.1 高耐蚀锌合金电镀工艺锌合金是指以锌为主要成分并含有少量其它金属的合金。
目前已用于生产的二元锌合金有:Zn-Ni,Zn-Co,Zn-Fe,Sn-Zn。
Zn-Ti,Zn-Cr,Zn-P,Zn-Mn等还在开发研制试应用中,锌合金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故常称之为高耐蚀合金镀层,其中研究的比较多,且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是锌和铁族金属形成的合金,即锌-镍、锌-钴和锌-铁。
铁族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相近,它们与锌形成合金的共沉积特性也很相似。
从电极电位来看,铁族金属的电位比锌正的多,但在共沉积时,锌比铁族金属容易沉积而优先沉积,这种沉积称为异常共沉积。
其原因是当锌与铁族金属在阴极表面共沉积时,随着阴极表面H2的析出,使表面pH升高,在阴极表面生成了氢氧化锌胶体薄膜,致使铁族金属离子在阴极表面受到抑制而难以沉积,于是锌在阴极表面优先析出。
3.1.1 电镀锌-铁合金工艺及钝化处理已获得工业应用的锌-铁合金有两种:一种是含铁量高的(10%~25%或更高)合金,该镀层不易钝化,易磷化处理,对油漆有良好的结合力,多用于钢板和钢带的表面处理,作为电泳漆的底层;另一种是含微量铁的锌-铁合金,镀层易钝化,耐蚀性能优良,特别经过黑色钝化,其耐蚀性有很大提高。
锌-铁合金工艺也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类型,合金镀层含铁量一般在0.2%~0.7%之间,镀液中三价铁离子不能含量过高,否则会降低阴极电流效率,结晶粗大。
以下仅介绍低铁含量电镀工艺。
氯 化 钾 型工 艺 条 件12124~5 15~38 1~53.5~4.5 5~40Zn : Fe=10 : 1 氯化锌(g/L ) 硫酸亚铁(g/L ) 氯化钾(g/L ) 聚乙二醇(g/L) 稳定剂(g/L ) 光亮剂(mL/L ) 添加剂(mL/L ) 硫脲(g/L )抗坏血酸(g/L )80~100 8~12 200~220 1~1.5 7~8 14~1880~100 8~12 210~230 1.58~10 0.5~1.01.1~1.5pH 值 T(℃) D k (A/dm 2)阳极W Fe (%)0.3~0.5 0.4~0.6碱性电镀锌-铁合金工艺碱性锌酸盐型工艺条件1*2 3123氧化锌(g/L ) 硫酸亚铁(g/L ) 氯化亚铁(g/L ) 氯化铁(g/L )氢氧化钠(g/L ) 开缸剂(mL/L ) 补给剂(mL/L ) 光亮剂(mL/L )12~14120~140 20 10 2~410~150.2~0.5 120~1804~6 3~5 131~2120 8~126~10T (℃) D k (A/dm 2)S k : S A 阳极Zn : Fe W Fe (%)15~30 1~2.5 1 : 10.2~0.710~40 1~4 1 : 2 1 : 5 0.12~0.515~30 1~30.4~0.8锌-铁合金钝化工艺黑钝彩钝1*212铬酐(g/L ) 冰醋酸(mL/L ) 硫酸铜(g/L ) 黑钝A (g/L ) 黑钝B (g/L ) 黑钝C (g/L ) 硝酸银(g/L ) 硫酸(mL/L ) 硝酸(mL/L ) 醋酸钠(g/L ) pH 值 T (℃) T (min )200mL/L 100mL/L 100mL/L1.5左右 20~30 10~15515~20 45~5040~450.4~0.515~20 2~3 室温0.5~1.0150~25010~25 15~201~2 室温10~1镀锌(s )5~103~5 3~5室温30~40(s )*广州市二轻研究所工艺锌-铁合金在铬酸中黑色钝化时,镀层中微量铁的存在和微量银盐具有相同的作用,酸性电镀锌-铁合金工艺能使钝化膜呈黑色。
锌合金的表面处理工艺锌合金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为了增加锌合金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常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本文将介绍锌合金的几种常见表面处理工艺。
一、电镀电镀是一种常用的锌合金表面处理工艺。
通过在锌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均匀的锌镀层,可以提高锌合金的耐腐蚀性和光亮度。
电镀锌合金可以采用镀锌或热浸镀锌两种方式。
镀锌是将锌溶液通过电解的方式在锌合金表面沉积一层锌层,而热浸镀锌则是将锌合金浸入熔融的锌中,使锌与锌合金表面发生反应形成锌合金层。
二、喷涂喷涂是另一种常见的锌合金表面处理工艺。
喷涂锌合金可以采用热喷涂或冷喷涂两种方式。
热喷涂是将锌合金加热至熔点后,通过高压气体将熔融的锌喷射到锌合金表面形成一层锌合金涂层。
冷喷涂则是将细粉末状的锌合金喷射到锌合金表面,再经过烘干和固化处理形成涂层。
三、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锌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它通过在锌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化学转化膜来改善其性能。
常见的化学处理工艺有酸洗、酸蚀和碱洗等。
酸洗是将锌合金浸入酸性溶液中,通过与锌合金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去除表面氧化物和杂质,使表面变得光洁。
酸蚀则是将锌合金浸入强酸中,使其表面发生腐蚀,形成一层粗糙的表面,增加锌合金的附着力。
碱洗是将锌合金浸入碱性溶液中,通过与锌合金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去除表面氧化物和污染物,使表面变得光洁。
四、化学镀化学镀是一种将金属离子沉积到锌合金表面形成金属膜的表面处理工艺。
常见的化学镀工艺有镍化和铬化等。
镍化是将锌合金浸入含有镍离子的化学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使镍离子沉积到锌合金表面形成一层镍合金涂层,可以提高锌合金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铬化则是将锌合金浸入含有铬离子的化学溶液中,形成一层铬合金涂层,可以提高锌合金的表面硬度和光亮度。
锌合金的表面处理工艺有电镀、喷涂、化学处理和化学镀等几种常见方式。
不同的工艺可以使锌合金表面具有不同的性能,如耐腐蚀性、硬度和光亮度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可以选择适合的表面处理工艺来提高锌合金的性能。
铅锡合金的特点
铅锡合金是由铅和锡两种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合金。
铅锡合金具有低熔点、低毒性、良好的流动性、易加工、抗腐蚀性和良好的电导率等优点,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铅锡合金的低熔点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铅锡合金的熔点随着铅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铅含量达到60%时,熔点最低,仅为183℃。
因此,铅锡合金比其他金属合金更容易熔化,使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更易于加工和成型。
铅锡合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这使得它在制造精密零件和模具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铅锡合金可流动进入模具的各个角落,使得模具制造更加精确,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铅锡合金还具有抗腐蚀性和良好的电导率。
在电子行业中,铅锡合金经常被用作电子元件的焊接材料,因为它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焊接,并且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抗腐蚀性。
除了上述特点,铅锡合金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
例如,铅锡合金在空气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被氧化;它也不易受热应力的影响,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仍然可以保持形状和性能不变。
此外,铅锡合金还有一定的抗磨损性和韧性,使得它在制造轴承、齿轮等机械零件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总的来说,铅锡合金具有低熔点、良好的流动性、抗腐蚀性、良好的电导率和抗磨损性等特点,使得它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铅锡合金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电子、机械、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