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需要实力,而实力源于人才,人才得自教育。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且关系到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新一代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高校教育存在着应试教育制约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滑坡,高校育人环境需要改变的问题。高校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及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要求其具备宽大的胸怀和合作竞争的精神,应对各种挑战;其次,在当今社会,时代主题是以人为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所以我们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第三,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最后,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的栋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是未来担负重要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教育主要为学生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培养其必要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技能。所以,大学生要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学习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预备训练。同时,大学阶段是青年人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养成都很重要。大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需要有积极的、正确的引导;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精神等品质需要进一步拓宽;学生在社会生活所需的交际、交流和团结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需要进一步培养锻炼。所以,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是由素质教育的发展性这一特点决定的。

三: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社会上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经常会出现一些负面新闻,指责他们没有责任感、使命感,急功近利,思想道德素质滑坡;也有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少数大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不清楚;专业技能未掌握,动手能力差;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好高骛远,等等。可以说,这些都是高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某些大学生

身上的具体表现。

四: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改革教育体制。改变当前教育认识上的误区,教育的重点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怎样做人,充分发挥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运用学术报告、专家论坛、报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要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必须拥有良好的师德规范。师德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特别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循循善诱,启迪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三)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要办好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保证质量,为高等学校提供良好的生源;重视人文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是21世纪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趋势之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学术交流、知识竞赛和文体活动,引导他们在各种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情操。

(四)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科研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能力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创新素质教育为学生各种内化的素质向创新素质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使多种素质相融合,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使他们成为我国的栋梁之才。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强盛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问题。因此,必须以胡锦涛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准则,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五:高校应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大学生知识,它的本意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完全的人、比较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健全的人格,努力成为全社会的表率。当前整个社会趋向功利,使很多人失去了社会责任感。

大学必须作为一个精神家园,必须引领社会。教育,要回归到教育的本意,我国大学担负着很重要的历史责任——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每所大学都应给同学更大的自主权来选择不同的课程,应该有不同的组合,让同学根据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大学所需要的是提供肥沃的土壤,每个同学是不同智慧的种子,有的也许将来长成参天大树,有的长成非常漂亮的花,有的长成路边的小草,但是他们都能够茁壮成长。如果大学能这样做,那么它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