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7.84 KB
- 文档页数:1
1838高压氧联合晴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黑君华,王凤,吴淑芹【关键词】高压氧;晴尔;短暂性脑缺血【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5971(2010)12—1838-0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 A)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其发病率高,为脑卒中的高危因素,1次TI A发作后脑卒中的发生率1个月内为4%~8%,1年内为12%一13%,5年内为24%~29%,及早有效控制TI A发作是预防缺血性卒中、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2006年7月—2008年7月我科就70例频发TI A患者应用高压氧联合晴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7月—2008年7月我科收治的频发T I A患者60例,发病后24h内入院,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且每日TI A发作次数≥2次,颅脑C T或M R I未发现责任病灶。
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脑出血,同时排除活动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慢性肺病及严重高血压等干扰因素。
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0~75岁;对照组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5l~74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发作类型、发作频度和基础疾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高压氧,采用多人氧仓,压力0.20—0.25M Pa,吸纯氧60m i n,治疗1次/d,晴尔80m g入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杏丁20m l入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d,并适当控制血糖、血压、应用阿司匹林100r ng,10:/d。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3d内发作控制;有效:发作在3—10d内控制;无效:治疗10d后发作未控制;恶化:转为脑梗死BJ。
显效与有效计为总有效。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心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高压氧治疗已经逐渐成为脑梗死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高压氧治疗中,患者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也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心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已经变得十分重要。
一、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基本情况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治疗脑梗死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提高体内氧气浓度,增加血管内血氧含量,促进微循环,为受损的神经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能量,从而防止脑细胞坏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高压氧治疗使用的是100%氧气,采用高压氧设备,通过将氧气注入高压气室,使患者身处其内,用高压氧气的方式治疗脑梗死。
二、高压氧治疗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在高压氧治疗中,患者往往因为自身的生理状态、治疗方式的特殊性质、治疗时间的长短等原因,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高压氧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放弃一个人的独立生活状态,被困在小范围空间内,而治疗时间通常较长,无外界的社交和娱乐活动,都会导致患者感到孤独、沮丧等情绪变化。
如只是整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应急性缺氧状态、氧气突然注入和注出、氧气升压过程中的胸闷等问题,从而引发各种负面情绪,甚至是情绪病理。
三、应用心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的重要性针对以上问题,心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十分必要。
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治疗的效果。
心理干预包括教育和训练,使用正向情绪干预、认知行为干预、松弛训练、自我暗示术等方法减轻患者不适,并帮助患者恢复自信、增强心理适应性、促进康复。
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的效果,更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加重引起的并发症。
四、心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1、规范通知交流:规范通知是心理干预的第一步,需要通过和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治疗需求、患者的病情信息等,为下一步的干预奠定基础。
高压氧科普高压氧科普高压氧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让患者在高氧浓度和高气压环境下呼吸纯氧,来改善和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治疗。
它广泛应用于多种医疗领域,包括外科手术、创伤、烧伤、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高压氧治疗是利用氧分子的生物学效应来达到治疗目的的。
在高氧浓度和高气压下,氧分子可以更有效地溶解在血液中,从而提高组织和细胞对氧的利用率。
同时,高压氧还可以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氧供应,加速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的过程。
高压氧治疗在外科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某些手术中,如整形手术和植皮手术,高压氧可以帮助加速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同时,在一些需要大量血液输注的手术中,高压氧可以提高血红蛋白的氧合能力,减少输血量,避免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对于创伤和烧伤患者,高压氧治疗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创伤和烧伤会导致组织缺氧,高压氧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给受损组织,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加速伤口愈合。
同时,高压氧还可以减轻烧伤患者的疼痛,改善烧伤后的恢复过程。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脑缺氧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例如,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中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并减少后遗症。
此外,高压氧还可以改善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效果。
高压氧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高压氧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
同时,高压氧还可以降低脑卒中后的残疾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除了医疗领域,高压氧还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康复和美容领域。
在运动康复中,高压氧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快地恢复体力和减少运动损伤。
而在美容领域,高压氧可以改善皮肤血液循环,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达到美白、抗衰老和改善皮肤质量的效果。
高压氧治疗虽然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
首先,高压氧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适合所有人。
其次,高压氧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耳鸣、肺气肿等。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脑梗塞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用5%GS(糖尿病病人用生理盐水)250+奥扎雷钠80mg 静滴,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5天,进行下一疗程;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每日一次每次总治疗时间为60分钟,10次为一疗程,间隔5天,进行第二疗程。2组均在2个疗程后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6.4%,对照组为45%,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HBO 脑梗塞 急性脑梗塞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甚至生命有很大的威胁,应用HBO治疗脑梗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2】,2009.01-2010-12两年来,我们对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急性脑梗塞168例,诊断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发病于1-72小时,随机间病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88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8例,二组的临床资料见表1.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 用对照组用5%GS(糖尿病病人用生理盐水)250+奥扎雷钠80mg 静滴,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5天,进行下一疗程;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在0.2mpa下吸入混合氧(97%O2+3%CO2)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总治疗时间为6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5提昂进行第二疗程,。2组治疗期间均加强抗干染、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脑水肿、应用神经营养剂与适当支持疗法,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用降糖药物。
1.3疗效评定与统计方法:疗效评定与统计学方法与治疗前与二个疗程后按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DLA)的标准进行评分,统计学处理用X2及t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观察对比中可见治疗组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高压氧综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方法 84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hbo组)4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2对照组用阿斯匹林100 mg/1次/d;尼莫地平30 mg/3次/d,加用降糖、调脂、降压等基础药物;hbo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法。
观察头痛缓解率及用tcd检测治疗前后颅内各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
2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用tcd技术,分别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
治疗前后评价症状改善评分水平。
结果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1.2 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入选病例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制定的《脑血疾病诊断要点》中tia的诊断标准[1]。
中年以上患者,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主症,结合次症及理化检查可诊断。
必要时结合ct、mri等检查以确诊。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
②发病在72 h内。
③经ct或mri证实无相关责任病灶。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①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原发性疾病。
③过敏体质者。
④精神病患者。
⑤凡是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判断者。
根据上述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药物治疗对照组(b组),高压氧综合治疗治疗组(a组)。
经过入组前两组的临床特点(表1)各项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表明两组有良好的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2例,用药方案:阿斯匹林100 mg,1次/d;尼莫地平30 mg,3次/d,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立普妥、洛汀新、丹参滴丸等降压、调脂、降糖等基础药物;高压氧综合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则同时选用hbo治疗,具体为氧舱内加压15 min至气压达0.2 mpa(2ata)下,吸纯氧25 min 2次,中间休息10 min,减压15 min,每次治疗总时间90 min,1次/d,共20次为一疗程。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重度失语症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8-03T15:11:24.0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作者:刘圻茗[导读] 脑梗塞即缺血性脑卒中,其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限性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和软化的情况[1]。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脑梗塞重度失语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重度失语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高压氧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
结论高压氧治疗脑梗塞重度失语症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压氧;脑梗塞;重度失语症;临床效果脑梗塞即缺血性脑卒中,其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限性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和软化的情况[1]。
根据临床上对脑梗塞患者的观察,其在发病后很容易出现失语应区域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对人类进行交际符号系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受到损害,尤其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成分、语言结构和语言的内容与意义的理解和表达障碍,以及作为语言基础的语言认知过程的减退和功能的损害[2]。
本研究对高压氧治疗脑梗塞重度失语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4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重度失语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上对脑梗塞重度失语症的诊断标准,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在48~81岁,平均年龄(65.28±3.45)岁,其中包含27例运动型失语患者,13例感觉性失语患者。
试验组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49~80岁,平均年龄(65.34±3.69)岁,其中包含29例运动型失语患者,11例感觉性失语患者。
高压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
2012-05-24T15:13:48.9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8期供稿 作者: 刘金星
[导读] 对比分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高压氧(HBO)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刘金星(山东省庆云县人民医院
山东庆云 253700)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高压氧(HBO)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状态,并对两组患者治
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按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CSS)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无论是有效率还是治疗后
CSS
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够迅速纠正脑缺氧,提高血氧分压,改善脑组织病变部位血液供给,
促进脑细胞正常功能的恢复。高压氧
(HBO)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好于单一常规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压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效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对脑组织和运动机能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发生血栓、栓塞,造成脑组织缺
血、低氧和水肿后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采用传统的抗凝、降纤、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由于起效慢,周期
长,效果不甚理想,影响了患者的功能恢复和后继治疗。基于现代病理学研究和实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压氧治疗,因其方便、简
洁、高效而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对高压氧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观
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
性脑卒中患者
102例,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高压氧(HBO)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1例,男34例,女
17
例,平均年龄 (62.4±11.5)岁,平均病程(22.1±16.3)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3±10.5)。观察组51例,男35例,女16例,平均年龄
(62.8±11.7)
岁,平均病程(22.8±16.9)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4±9.7)。所选病例均经头部CT和或头MRI确诊,为首次急性发病。两组性
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按常规每天给予脑血管病常用的抗凝溶栓、血管扩张剂、他汀类降脂剂、脑代谢活化剂、改善微循环和抑制血小
板聚集等药物治疗,脑水肿患者给予甘露醇或呋塞米脱水,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观察组在应用上述药物基础上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
使用国产单人高压纯氧舱,治疗压力为
0.2Mpa,每天1次,每次治疗时间80min,12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3天,连续治疗3个疗
程。在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注意观测其心率、血压、呼吸状态,防止氧气中毒和过敏。
3个月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正常,病残程度0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自觉
症状好转,病残程度
1~3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1%。有效:症状减轻,肌力恢复至Ⅱ—Ⅲ级或较治疗前提高Ⅰ级。功能缺损评分
减少
18%~45%,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无论是有效率还是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
组(
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3个月后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造成的病理生理是脑供血局部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及时恢复缺血后的氧供是脑组织修复的关键因素。尽管
常规药物治疗通过消血肿、降颅压等措施对提高脑供氧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起效较慢。而脑卒中后的患者生理功能康复的最佳时期是在发
病后
3个月内,过长的治疗周期影响了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应用高压氧治疗,可以使血中氧分压较常压状态提高17~20倍,极大地丰富了
组织间的血氧含量和血氧储备,增加氧的有效弥散距离,迅速纠正脑低氧状态,改善缺血性脑组织的氧供给微循环和脑缺血灌注损伤过程
中的机体状态,减少脑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脑功能恢复。尤其对梗死组织周边的缺血性半影区新的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常压无法达到的
促进作用。对上述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表明: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疗效更佳。
参
考 文 献
[1]
徐彬,朱宏霞.高压氧对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3.
[2]
谢伟坚,梅麒.高压氧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23.
[3]
刘庆芳,李海.早期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