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醉酒纠纷的调解

浅谈醉酒纠纷的调解

浅谈醉酒纠纷的调解
浅谈醉酒纠纷的调解

浅谈醉酒纠纷的调解

时值年关,人们时常相约聚集在一起,聚餐饮酒,因此,在接处警当中,各类涉酒警情也多了起来,醉酒者闹事纠纷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增大。那么如何处置醉酒者,处理醉酒警情,在出警过程中既做到妥善处置现场,又避免袭警事件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一、熟识法律,切实运用法律的武器

熟识法律是基层民警执法过程中所必备的素质,我们中有一些民警由于平时法律基本功不够扎实,导致在执法的过程中不能充分运用法律处置相关警情,执法手段不丰富,不能依照法律维护自己的执法权益,严格执法,在处置醉酒警情时更是如此。我国相关法律中对处理醉酒者警情主要依照如下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遇有袭击警察等八种情形,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二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

或者对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将其约束到酒醒;《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在我们处理类似醉酒警情的时候必须牢记上述相关法律条文,做到对醉酒者的执法有法可依,在遇有醉酒者袭警等情形时,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将严格执法和人性化执法结合起来,妥善处置类似醉酒警情。

二、加强先期处置,必要时采取果断措施

现阶段,民警对于醉酒者的控制方法比较单一,多依靠警绳和约束带。但在对醉酒人员的先期控制上,往往存在不足。在醉酒者行为定性方面存在漏洞,民警的判断导致措施的滞后性,延误最佳时机。我们在处警中遇到的醉酒警情,所造成的后果大多是一些民事纠纷或是治安案件,正因如此对待正在实施违法犯罪的醉酒人员的手段上就显单薄。在我们日常实践中,对于上述警情应该当场予以制止,若在警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及时呼叫支援;对于已经实施违法犯罪的醉酒人员在控制现场后,还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其逃窜;对于还未实施违法犯罪的醉酒人员,应注意处置方法,采取说服教育为主,避免矛盾升级和醉酒者情绪失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