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及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及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及原文

【题解】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

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共同组成。前一部分写下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形成本篇的主体。这个长长的对话根据所问所答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七个片断,至“不似

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就是第一个片断,写下河神的大却自以为小,对照海神的小却自以为大,说明了重新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观点。至“又何以言天地之不足以愁至大之域”就是第

二个片断,以知晓事物和认定其大小极其难于,表明心智常受到事物自身的不能定性和事

物总体的无穷性所影响。至“约分之至也”就是第三个片断,紧承前一对话,进一步表明

心智事物之难于,常常就是“言”无法“论”,“意”无法“察”。至“小大之家”就是

第四个片断,从事物的相对性启程,更深一步地表示大小贵贱都不是绝对的,因而最终就

是不该予以辨知的。至“夫固将自化”就是第五个片断,从“万物一齐”、“道并无卦辞”的观点启程,表示人们心智外物必将无所作为,就可以等候它们的“隐仙”。至“反要而

语极”就是第六个片断,借由为什么必须倚重“道”的谈话,表示懂了“道”就能够通晓

事理,就能够重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至“就是曰反华其真”就是第七个片断,即为河

神与海神谈话的最后一部分,明确提出了雅兴本真的主张,即不以人为吞噬天然,把“隐仙”的观点又大力推进了一步。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

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

离之嫌。

篇之特别强调了重新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为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心智过程的变异性,表示了心智之难于和精确推论的困难。但篇文过分特别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没能

阐明出来心智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难导向不可知论,因而最终仍就可以顺

物自化,雅兴无为,这当然又就是消极的了。

【原文】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小(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于是矣河伯

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为天下在己(6)。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踪影

水端。于是矣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存有之曰(9),‘三顾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曰也。且夫我闻闻少仲尼之闻而重伯夷之义者(12),始

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编过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14),拘于虚也(15);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

时也(16);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18),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19);尾

闾泄之(20),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21)。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22),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23),吾在于天地之间,

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

在大泽乎(24)?计中国之在海内(25),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26)?号物之数谓之万(27),

人处一焉;人卒九州(28),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29);此其比万物也,不

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30)?五帝之所连(31),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32),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33),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4)?”

【译文】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

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

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

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道:“井里的青蛙,不可能将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生活空间的管制;夏

天的虫子,不可能将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生活时间的管制;乡曲之土,不可能将跟

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看见了大海,方才晓得自己的刚正,你将可以参予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

不晓得什么时候才可以停息而大海却从不能横流;海底的尾闾外泄海水,不晓得什么时候

才可以暂停而海水却从不曾增加;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踪影存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旱

情不能存有无意识。这表明大海远远少于了江河的水流,不能用数量去排序。可是我从不

曾因此而沾沾自喜,自指出从天地那里忍受至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何桂珍至元气,我存

有于天地之间,就似的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有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有真

的可悲,又哪里可以自以为满足用户而自私呢?想一想,四海存有于天地之间,不就像是

小小的石间孔隙存有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有于四海之内,不就像是枯叶

和米粒存有于大粮仓里吗?名副其实事物的数字叫作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涌

入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

他较之万物,不就像毫毛之末存有于整个马体吗?五帝胡仔连的,三王所争夺战的,仁人

所忧患的,贤才所劳累的,全系列是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推辞它而赚取名声,孔丘谈

论它而表明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沾沾自喜与高傲;不就像是你先前在河水暴跌时的洋

洋自得吗?”

【原文】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汝?”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1),时无止(2),分无常(3),终始无故(4)。是故大

知观于远近(5),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曏今故(6),故遥而不闷(7),掇

而不跂(8),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9),故生而不说(10),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11),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

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12)?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译文】

河神说:“这样,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吗?”

海神提问:“不可以。万物的量就是不容诸般的,时间的流逝就是没有止境的,得与

失的禀分没维持不变的常规,事物的破灭和初始也没定因。所以具备大智的人观测事物从

不局限于一隅,因而体积小却不看做就是太少,体积小却不看做就是多,这是因为晓得事

物的量就是不容诸般的;证验并Bokaro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深感厌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能企求寿延,这是因为晓得时间的流逝就是没有止境的;洞察事物

有盈有虚的规律,因而有所得却不喜悦欢欣,有所失掉也不懊悔忧伤,这是因为晓得得与

失的禀分就是没定规的;清了生与死之间有如一条没隔绝的平缓大道,因而出生世间不能

不辱使命愁,死离人世不觉祸患披挂,这是因为晓得终了和初始就是不能一成不变的。看

下人所懂的科学知识,远远不如他所不晓得的东西多,他存活的时间,也远远不如他无此

人世的时间短;用极为非常有限的智慧回去探究没诸般的境域,所以内心癫狂而必然无法

有所得!由此看来,又怎么晓得毫毛的末端就可以认定就是最为细小的限度呢?又怎么晓

得天与地就可以看做就是最小的境域呢?”

【原文】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1),至大不容围站(2)。’就是信情乎(3)?”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4);故异便(5)。此势之有也(6)。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7);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

也(8);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9),物之粗也(10);可以致意者(11),

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12),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13),不

出乎害人,不多仁恩(14);动不为利,不贱门隶(15);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16),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17);为在从众(18),不贱佞谄(19),

世之爵禄不足以为劝(20),戮耻不足以为辱;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闻曰:‘道人不闻(21),至德不得(22),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23)。”

【译文】

河神说:“世间议论的人们总是说:‘最细小的东西没有形体可寻,最巨大的东西不

可限定范围’。这样的话是真实可信的吗?”

海神提问:“从细小的角度巨大的东西不可能将全面,从非常大的角度细小的东西不

可能将深刻。细致,就是大中之大;巨大,就是大中之小;不过大小虽存有相同却各存有

各的购屋之处。这就是事物固有的态势。所谓细致与粗壮,仅限于有形的东西,至于没形

体的事物,就是无法用排序数量的办法去予以剖解的;而不容限量范围的东西,更不是用

数量能准确排序的。可以用言语去谈论的东西,就是事物浅显的外在表象;可以用心意去

传告的东西,则就是事物细致的内在实质。言语所无法谈论的,心意所无法传告的,也就

不局限于细致和浅显的范围了。所以学识高尚者的行动,不能自身利益对人的危害,也不

能赞许散发出仁慈和恩惠;无论干什么都不是为了私欲,也不能轻视专门从事守门差役之

类的人。无论什么财物都不回去争夺战,也不称颂和善与推辞;凡事从不利用他人的力气,但也不倡导自食其力,同时也不轻蔑自私与污秽;行动与世俗相同,但不主张切问乖异;

犯罪行为跟随通常的人,也不为阿谀奉承和逢迎为卑微;人世间的所谓高官厚禄无法做为

教诲,不仁和羞辱无法看做就是羞愧;晓得就是与非的界线无法确切地分割,也懂细小和

非常大不可能将确认准确的界限。听到人说道:‘能够洞悉大道的人不求闻达于世,学识

高尚的人不能强求利害,观宁寂的人能忘怀自己’。这就是约束自己而达至库济其分的境界。”

【原文】

河伯曰:“若物之外(1),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2)?恶至而倪大小?”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3),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

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4),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5),则

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6),则功分

定矣(7)。以趣观之(8),因其所然而然之(9),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

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10),则趣操矣(11)。昔者尧、舜让而帝(12),之、哙让

而绝(13),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14)。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梁丽可以冲城(15),而不可以窒穴(16),言殊器也(17)。骐骥、骅骝

一日而驰千里(18),捕鼠不如狸狌(19),言殊技也(20)。鸱鸺夜撮蚤(21),察豪末,昼出

瞋目而不见丘山(22),言殊性也(23)。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24)?是未明

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25)!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26),谓之篡夫(27);当其时顺

其俗者(28),谓之义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29)!”

【译文】

河神说:“如此事物的外表,如此事物的内在,从何处来区分它们的贵贱?又怎么来

区别它们的大小?”

海神提问:“用自然的常理来看,万物本没贵贱的区别。从万物自身来看,各自为便

宜而又以他物为痴。拎世俗的观点来看,贵贱不是事物自身。按照物与物之间的差别来看,

顺着各种物体小的一面回去观测便可以指出物体就是小的,那么万物就没什么不是小的;

顺着各种物体大的一面回去观测便可以指出物体就是大的,那么万物没什么不是大的;知

悉天地虽大较之更大的东西去也例如小小的米粒,知悉毫毛之末虽小较之更大的东西去也

例如矮小的山丘,而万物的差别和数量也就看看得很确切了。依照事物的功用来看,顺着

物体所具备的一面回去观测便可以指出具备了这样的功能,那么万物就没什么不具备这样

的功能;顺着物体所不具备的一面回去观测便可以指出不具备这样的功能,那么万物就没

什么具备了这样的功能;所述东与西的方向矛盾恰好相反却又不可以相互缺乏,而事物的

功用与本分便以求确认。从人们对事物的趋向来看,顺着各种事物确实的一面回去观测便

可以指出就是对的,那么万物没什么不是对的;顺着各种事物驳斥的一面回去观测便可以

指出就是不对的`,那么万物没什么不是错的;知悉唐尧和夏桀都自以为恰当又相互驳斥

对方,而人们的趋向与成圣也就看看得很确切了。当年唐尧、虞舜禅位而称帝,宰相子之

与燕王哙禅位而燕国几乎覆灭;商汤、周武王都争夺战天下而沦为帝王,白公胜争夺战王

位却招致求生存。由此看来,争斗与禅位的礼制,唐尧与夏桀的作法,使可以还是轻蔑都

会因时而异,不可以把它们看做就是维持不变的规律。栋梁之材可以用以冲击敌城,却不

可以用以阻塞洞穴,说道的就是器物的用处不一样。骏马良驹一天宝马上千里,抓取老鼠

却不如野猫与黄鼠狼,说道的就是技能不一样。猫头鹰夜里能够捕捉小小的跳蚤,细察毫

毛之末,可是大白天睁大眼睛也看不到矮小的山丘,说道的就是禀性不一样。所以说道:

怎么只倚重对的一面而忽略不对的一面、倚重治身而忽略乱呢?这是因为未明了自然存有

的道理和万物自身的实情。这就像注重天而轻视地、注重阳而轻视阳,那不可取就是十分

明白的了。然而还是必须谈论愈演愈烈,不是无知就是蒙骗!远古帝王的禅位各不相同,夏、商、周三代的承继也各不一样。相左时代、其行世俗的人,表示他叫做讷西县之徒;

再分于时代、迎合世俗的人,表示他叫做高义之士。绝望下来吧,河神!你怎么会懂万物

间贵贱的门庭和大小的流别!”

【原文】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1),吾终自知?”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2);无拘而志(3),与道大蹇(4)。何

少何多,是谓谢施(5);无一而行(6),与道参差(7)。严乎若国之有君(8),其无私德(9),繇繇乎若祭之有社(10),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11),其无所畛域(12)。兼怀

万物,其孰承翼(13)?是谓无方(14)。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

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15)。年不可举(16),时不可止;消息盈虚(17),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18),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19),无动而不变(20),无

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21)”。

【译文】

河神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呢?又应该不做什么呢?我将怎样推辞或

接纳、趋就或舍弃,我终究将怎么办?”

海神提问:“用道的观点去观测,什么就是便宜什么就是痴,这可以称作循环往复;

不必束缚你的心志,而跟大道二者违碍。什么就是太少什么就是多,这可以称作更迭续延;不要自恋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行事,而跟大道不相一致。端庄、气度的样子像一国的国君,

的确没一点儿偏私的恩惠;优游自得的样子像祭拜中的土地神,的确没任何偏私的上苍;

茫茫周遍的样子像通达四方而又之句离无穷,的确没什么区分界限;并任白唇并且洒落万物,难道谁专门有所忍受或者有所教权?这就称为不自恋于事物的任何一个方面。宇宙万

物本就是浑同齐一的,谁优谁绿汁江呢?大道没破灭和初始,万物却都存有死去自足,因

而不可能将倚仗一时的顺利。时而空虚时而扩充,万物从不死守于某一维持不变的形态。

岁月不可以说服,时间从不能停歇,消散、生长、扩充、空虚,宇宙万物破灭便又存有了

已经开始。这样也就可以谈论大道的准则,评点万物的道理了。万物的生长,像马儿疾驰

像马车疾行,没什么行径无此变化,没什么时刻无此搬迁。必须搞些什么呢?又必须不搞

什么呢?一切必定都将自然地变化!”

【原文】

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鬼神?”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1),达于理者必明于权(2),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

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3)。非谓其薄之也(4),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5),谨于去就(6),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7),人在外(8),德在乎天(9)。知天人之行(10),本乎天,位乎得;蹢而屈伸(11),反要而语极(12)。”

【译文】

河神说:“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要那么看重大道呢?”

海神提问:“懂大道的人必定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必定明白快速反应,明白快速

反应的人定然不能因为外物而受损自己。道德修养高尚的人烈焰无法灼热他们,洪水无法

沉迷他们,严寒酷暑无法袭扰他们,飞禽走兽无法危害他们。不是说道他们迫近水火、寒

暑的袭扰和禽兽的危害而能够幸免,而是说道他们Bokaro安危,莫斯季祸福,仲处背弃

与崇尚,因而没什么东西能危害他们。所以说道:“天然蕴藏于内里,人为显露出于外在,高尚的学识则迎合自然。懂人的月华,立足自然的规律,位居处在倚的环境,停留不定,

屈曲无常,也就雅兴大道的要道而可以谈论至极的道理。”

【原文】

曰:“何谓天(1)?何谓人(2)?”

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3),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4),无以得殉名(5)。谨守而勿失(6),是谓反其真。”

【译文】

河神说:“什么是天然?什么又是人为?”

海神提问:“牛马生就四只脚,这就叫做天然;用马络蒙住马头,用牛鼻雍沿着牛鼻,这就叫做人为。所以说道,不要用人为回去吞噬天然,不要用急于的做为回去吞噬自然的

禀性,不要为以获取名位而不遗余力。慎重地成圣自然的禀性而不失去,这就叫做雅兴本真。”

【原文】

夔怜蚿(1),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

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2),予无如矣!今子之使万足,独奈何?”蚿曰:“不然。予不见乎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今予动吾天

机(3),而不知其所以然。”

蚿谓蛇曰:“吾以众足行而不及子之食虫虻,何也?”蛇曰:“夫天机之所动,何可

易鬼神?吾异药肢哉!”

蛇谓风曰:“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也(4)。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5),蓬蓬然入于

南海,而似无有(6),何也?”风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

则胜我(7),69我亦胜我(8)。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9),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

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10)”。

【译文】

独脚的夔羡慕多脚的蚿,多脚的蚿羡慕无脚的蛇,无脚的蛇羡慕无形的风,无形的风

羡慕明察外物的眼睛,明察外物的眼睛羡慕内在的心灵。

夔对蚿说道:“我靠一只脚弹跳而行,没谁再比我方便快捷的了。现在你采用上万只

脚奔跑,竟是怎么样的呢?”蚿说道:“无所谓哩。你没看到那调侃唾沫的情形吗?燃烧

唾沫小的像是珠子,大的像是雾滴,尽是调侃落而下的不能可以数计。如今我启动我天生

的机能而奔跑,不过我也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这样。”

蚿对蛇说:“我用众多的脚行走反倒不如你没有脚,这是为什么呢?”蛇说:“仰赖

天生的机能而行动,怎么可以改变呢?我哪里用得着脚呢!”

蛇对风说:“我启动我的脊柱和腰胁而奔跑,还是像是有足而行的样子。如今你呼呼

地从北海刮起,又呼呼地亲临南海,却没遗留下有足而行的形迹,这就是为什么呢?”风说:“就是的,我呼呼地从北海走进南海。可是人们用手去抵挡我而我并无法刮倒手指,

人们用腿脚去绒兰我而我也无法刮倒腿脚。即使这样,撞断大树、推倒矮小的房屋,却又

只有我能努力做到,而这就是细小的方面不谋胜利而谋赢得小的胜利。以获取小的胜利,

只有圣人就可以努力做到。”

【原文】

孔子神思匡(1),宋人围站之数币(2),而弦歌不惙(3)。子路进见到,曰:“何夫子

之娱也?”孔子曰:“去,吾语女!我讳穷久矣(4),而不免,命也;求通长矣,而严禁,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5),非言得也(6);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7),非知失也。时势适然(8)。夫水行不躲避蛟龙者,渔人之勇也。陆行不躲避兕虎者(9),猎夫之勇也。

白刃处设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之南大难而不畏者,

圣人之勇也。由,处矣(10)!吾命有所新制矣(11)!”

无几何,将甲者进(12),辞曰(13):“以为阳虎也(14),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译文】

孔子周游到匡地,卫国人一层又一层地包围了他,可是孔子仍在不停地弹琴诵读。子

路入内见孔子说:“先生如此欢心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来,我告诉你!我违忌困窘

蔽塞已经很久很久了,可是始终不能免除,这是命运啊。我寻求通达也已经很久很久了,

可是始终未能达到,这是时运啊。当尧、舜的时代,天下没有一个困顿潦倒的人,并非因

为他们都才智超人;当桀、纣的时代,天下没有一个通达的人,并非因为他们都才智低下。这都是时运所造成的。在水里活动而不躲避蛟龙的,乃是渔夫的勇敢;在陆上活动而不躲

避犀牛老虎的,乃是猎人的勇敢;刀剑交错地横于眼前,看待死亡犹如生还的,乃是壮烈

之士的勇敢。懂得困厄潦倒乃是命中注定,知道顺利通达乃是时运造成,面临大难而不畏

惧的,这就是圣人的勇敢。仲由啊,你还是安然处之吧!我命中注定要受制啊!”

没过多久,统带士卒的将官跑了进去,深表歉意地说道:“大家把你看做就是阳虎,

所以围困了你;现在晓得了你不是阳虎,恳请使我向你表示歉意并且撤走部队。”

【原文】

公孙龙二氏魏牟曰(1):“龙少学先王之道,短而明仁义之行;合约异(2),距景天(3);然不然(4),可以不容;困于百家之言,愁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超过已。今吾言庄

子之言,汒焉异之(5)。无人知晓学说之不及与?言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6),敢问

其方(7)”。

公子牟隐机大息(8),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乎(9)?谓东海之鳖曰:

‘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10),入休乎缺甃之崖(11);赴水则接腋持颐(12),蹶泥则

没足灭跗(13);还虷、蟹与科斗(14),莫吾能若也(15)!且夫擅一壑之水(16),而跨跱埳

井之乐(17),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18),于是逡巡而却(19),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20);千仞之高,不足以极

其深(21)。禹之时十年九潦(22),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23)。

夫不为顷久推移(24),不以多少进退者(25),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鼃闻之,

适适然惊(26),规规然自失也(27)。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28),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

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29),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30),是非埳井之鼃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31),无南无北,奭然四解(32),沦于不

测(33);无东无西,始于玄冥(34),反于大通(35)。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36),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

郸与(37)?未得国能(38),又失其故行矣(39),直匍匐而归耳(40)。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公孙龙口呿而相左(41),舌举而不出,乃逸而跑(42)。

【译文】

公孙龙向魏牟问道:“我年少时的时候自学古代圣王的主张,长大以后懂了仁义的犯

罪行为;能把事物的相同与相同合而为一,把一个物体的质地柔软与颜色洁白拆分开去;

能把无所谓的看成就是对的,把不该普遍认可的看做就是购屋的;能并使百家智士困惑不解,能并使众多知人之口理屈辞穷:我自以为是最为通达的了。如今我听到了庄子的话语,深感十分茫然。无人知晓就是我的辩论比不上他呢,还是我的科学知识不如他呢?现在我

已经没办法再开口了,低声下气地向你求教其中的道理。”

魏牟靠着几案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又仰头朝天笑着说:“你不曾听说过那浅井里的

青蛙吗?井蛙对东海里的鳖说:‘我实在快乐啊!我跳跃玩耍于井口栏杆之上,进到井里

便在井壁砖块破损之处休息。跳入水中井水漫入腋下并且托起我的下巴,踏入泥里泥水就

盖住了我的脚背,回过头来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虫、小蟹和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的快乐!再说我独占一坑之水、盘踞一口浅井的快乐,这也是极其称心如意的了。你怎么不随时来

井里看看呢?’东海之鳖左脚还未能跨入浅井,右膝就已经被绊住。于是迟疑了一阵子之

后又把脚退了出来,把大海的情况告诉给浅井的青蛙,说:‘千里的遥远,不足以称述它

的大;千仞的高旷,不足于探究它的深。夏禹时代十年里有九年水涝,而海水不会因此增多;商汤的时代八年里有七年大旱,而岸边的水位不会因此下降。不因为时间的短暂与长

久而有所改变,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有所增减,这就是东海最大的快乐。’浅井之蛙听了

这一席话,惊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再说你公孙龙的才智还不足以知晓是与非的境界,

却还想去察悉庄子的言谈,这就像驱使蚊虫去背负大山,驱使马蚿虫到河水里去奔跑,必

定是不能胜任的。而你的才智不足以通晓极其玄妙的言论,竟自去迎合那些一时的胜利,

这不就像是浅井里的青蛙吗?况且庄子的思想主张正俯极黄泉登临苍天,不论南北,释然

四散通达无阻,深幽沉寂不可探测;不论东西,起于幽深玄妙之境,返归广阔通达之域。

你竟拘泥浅陋地用察视的办法去探寻它的奥妙,用论辩的言辞去索求它的真谛,这只不过

是用竹管去窥视高远的苍天,用锥子去测量浑厚的大地,不是太渺小了吗!你还是走吧!

而且你就不曾听说过那燕国寿陵的小子到赵国的邯郸去学习走步之事吗?未能学会赵国的

本事,又丢掉了他原来的本领,最后只得爬着回去了。现在你还不尽快离开我这里,必将

忘掉你原有的本领,而且也必将失去你原有的学业。”

公孙龙听到了这一番话张大着口而无法伸直,舌头头顶松开而无法卸下,于是快速地

逃跑了。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1),楚王并使大夫二人往先矣(2),曰:“请为境内辛苦矣(3)!”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4)。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5)?”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慢悠悠地说道:“我听闻楚国存有一神龟,已经死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上装着它,用巾饰演全面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就是宁愿死为了遗留下骨骸而表明尊荣呢,还是宁愿活著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道:“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道:“你们跑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原文】

惠子相梁(1),庄子Thelle之。或曰惠子曰(2):“庄子去,欲代之二者。”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3),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4),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5),非醴泉不饮(6)。于是鸱得腐鼠(7),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8)’!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前往探望惠子,说道:“南方存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做鹓,你晓得吗?鹓从南海启程飞至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能停歇,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能排便,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能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找寻至一只腐坏了的老鼠,鹓刚巧从空中飞到,鹞鹰走跌看著鹓,收到一声怒气:‘吓坏’!如今你也想要用你的梁国去封赵国我吗?”

【原文】

庄子与惠子神思濠梁之上(1)。庄子曰:“儵鱼出游淡然(2),就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傥我无人知晓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无人知晓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无人知晓鱼之乐,全系列矣。”庄子曰:“请循其本(3)。子曰‘汝傥鱼乐’云者,既未知吾知之而问我。我言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道:“黑儵鱼游等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

是鱼儿的欢乐。”惠子说道:“你不是鱼,怎么晓得鱼的欢乐?”庄子说道:“你不是我,怎么晓得我不晓得鱼儿的欢乐?”惠子说道:“我不是你,固然不晓得你;你也不是鱼,

你不晓得鱼的欢乐,也就是全然可以确实的。”庄子说道:“还是使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晓得鱼的欢乐’的话,就是已经晓得了我晓得鱼儿的欢乐而反

问我,而我则就是在濠水的桥上晓得鱼儿欢乐的。”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雏(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

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yuān chú)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

以子之梁国吓我邪(yé)?”

译文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

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yuān chú),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

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

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yuān chú)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yuān

chú),发出‘吓’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神思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淡然,就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傥我无人知晓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无人知晓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无人知晓鱼之乐全系列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子曰‘汝傥鱼乐’云者,既未知吾知之而问我。我言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道:“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

这就是鱼儿的欢乐呀。”惠子说道:“你又不是鱼,怎么晓得鱼的欢乐?”庄子说道:

“你又不是我,怎么晓得我不晓得鱼儿的欢乐?”惠子说道:“我不是你,固然就不晓得

你的见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晓得鱼的欢乐,就是可以全然确认的。”庄子说道:

“恳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讲起。你说道‘你从哪里晓得鱼的欢乐’等等,既然你已经晓得

了我晓得鱼的欢乐而却又反问我,所以我说道我就是在濠水的桥上晓得的。”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 濮水之人哀之,渔夫说:“吾已失吾竿矣。”《庄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不衰,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寓言故事,为人所喜闻乐见;而庄子本身就如同他笔下那条一般无二的大鱼一样,行走于河水之间,遨游于天地之内,自得于逍遥之外,能够悠然自在,畅游自己向往的生活环境里去了…… 人们常说鱼儿爱吃鱼饵,庄子难道也会?非也!庄子宁可做一个钓者来享受自己对世界万物观察、感悟后获取的知识,也不愿去选择追逐名利或被权贵所迫害,与污浊相伴。若是做一条草菅人命的臭鱼,才是他所厌恶的!正像在山野里看到青绿色植被在阳光照耀下随风摇曳的情景,会让它联想到天空飘逸自由的白云一样,这都是它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声啊!于是庄子就带上他最喜欢的两把鱼竿和两条大鱼开始出发了,到处周游列国。并以此与墨翟结交,与惠施谈论文艺理论,他觉得满足又快乐,他认为在天地之间任意翱翔比在朝廷里拿俸禄更幸福快乐,只有听从心灵召唤的方式,才算是高明的! 庄子是否真的只愿做一条游于濮水的鱼呢?当然不是!虽然与清流为伴,远离名利场所,但它仍然对社会抱有幻想和希冀,期盼着出现贤良之士辅佐治理天下,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摆脱乱世混乱的局面。经历磨难而百折不挠,心怀悲悯而积极入世,与老庄精神合拍共鸣的便是像孔子一样立志传播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文化的先驱者,而不是消沉遁世之徒。相反,先秦诸子却大多厌弃世俗偏激,争先恐后地逃避现实,以图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寄希望于没落的统治

阶级和黑暗腐朽的政治势力,为保持自身地位甚至想依靠敌国势力为自己建功立业提供可能性,以致背负千古骂名。也许真应该让我们这些21世纪的新青年重读一遍《庄子》,以求解惑释疑吧。当你遇到烦恼挫折时,捧起一本书翻阅,细细品味,体会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与古圣先贤庄周先生进行思想碰撞,能使你渐渐淡忘人世间的恩怨纠葛,找寻自我生命的价值与定位,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平静坦荡的境界!

《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含注释

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含注释原文 庄子钓于濮(P)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I)矣!” 庄子庄子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 )而 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T)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 字词注译 1.濮水:水名,在今河南濮阳。 2.使:派,派遣。 3.大夫:古职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 4.往先焉:指先前往表达心意。焉:兼有“于之”的意思,到那里。 5.愿以境内累(LI)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 6.顾:回头看。 7.以:用。 8.境内:四境之内,即指国内的政务

9.累:使……劳累 10.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 11.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 12. 宁:宁愿。 13. 贵:显示尊贵。 14. 曳:拖。 15. 涂:泥。 16. 往矣:走吧。 古今异义 吾闻楚有神龟 闻:古,听说。今:用鼻子闻到。 庄子持竿不顾 不顾:古,不回头看。今:不理,不管。 一词多义 往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往:去,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往:走。 活用

愿以境内累矣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贵,显得尊贵。 译文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 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赏析第一层:写楚王派大夫请庄子出仕 第二层:庄子拒绝出仕。通过对庄子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刻画庄子向往自由,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羁,视名利为浮云的思想表现出其机敏善辩,超凡脱俗,珍爱生命,珍爱自由,不为名利所动,不屑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形象。 中心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 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他拒绝到楚国做高官,宁可像一只乌龟拖着尾巴在泥浆中活着,也不愿让高官厚禄束缚了自己,让凡俗政务让自己身心疲惫,表现了他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简介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含注释)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含注释)原文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 庄子庄子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tú)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 字词注译 1.濮水:水名,在今河南濮阳。 2.使:派,派遣。 3.大夫:古职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 4.往先焉:指先前往表达心意。焉:兼有“于之”的意思,到那里。 5.愿以境内累(lèi)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 6.顾:回头看。 7.以:用。 8.境内:四境之内,即指国内的政务。 9.累:使……劳累。 10.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 11.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 12.宁:宁愿。 13.贵:显示尊贵。

14.曳:拖。 15.涂:泥。 16.往矣:走吧。 古今异义 吾闻楚有神龟 闻:古,听说。今:用鼻子闻到。 庄子持竿不顾 不顾:古,不回头看。今:不理,不管。 一词多义 往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往:去,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往:走。 活用 愿以境内累矣 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贵,显得尊贵。 译文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 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沪教版八上语文15、庄子钓于濮水

15、庄子钓于濮水 【温习巩固】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己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1、词语解释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庄子持竿不顾.() 2、句子翻译 愿以境内累矣 宁生而曳尾塗中 3、有人说,“庄子钓于濮水之时面临着双重诱惑”。句中的“双重诱惑”你是怎样理解 的? 4、关于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 A.庄子拿乌龟的选择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 品行的高洁。 B.“庄子钓于濮水”是中国文人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典范,表现了中国文人 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情操。 C.庄子的行为是荒唐的,偏激的。 D.庄子是一个其貌不扬但有大智慧、强内力、且能与时俱进的人。 【迁移提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于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yuān),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醛泉不饮。于鸱是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梁国而吓我邪?” 1、解释加点词语 或谓惠于曰()非梧桐不止()

2、翻译句子: 庄子来,欲代子相。 今子欲以子梁国而吓我邪? 3、庄子在含蓄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对惠子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他把自己比 作,把惠子比作。两种鸟的区别在于 。 4、通过选文的阅读,你觉得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答案 1.派;回头看。 2.愿把国事相累于先生。(也就是请庄子去作官的含蓄说法);宁愿拖着尾巴在泥中爬行(低微卑贱)地活着。 3.一种是自由的、清闲自在的生活;一种是执掌重权、享受“威福”的生活; 4.A 1.有人;停止,栖息。 2.庄子来见您,想取代您的相位;你现在想用你梁国的相位来吓我吗? 3.鹓;于鸱;鹓非非练实不食,腐鼠这样的东西它是不屑于吃的;于鸱却拿腐鼠当作宝贝,还担心别人来抢夺。 4.不为世俗功名所累,向往自由,志趣高洁。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及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及原文 【题解】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 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共同组成。前一部分写下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形成本篇的主体。这个长长的对话根据所问所答的内容,又可以分为七个片断,至“不似 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就是第一个片断,写下河神的大却自以为小,对照海神的小却自以为大,说明了重新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观点。至“又何以言天地之不足以愁至大之域”就是第 二个片断,以知晓事物和认定其大小极其难于,表明心智常受到事物自身的不能定性和事 物总体的无穷性所影响。至“约分之至也”就是第三个片断,紧承前一对话,进一步表明 心智事物之难于,常常就是“言”无法“论”,“意”无法“察”。至“小大之家”就是 第四个片断,从事物的相对性启程,更深一步地表示大小贵贱都不是绝对的,因而最终就 是不该予以辨知的。至“夫固将自化”就是第五个片断,从“万物一齐”、“道并无卦辞”的观点启程,表示人们心智外物必将无所作为,就可以等候它们的“隐仙”。至“反要而 语极”就是第六个片断,借由为什么必须倚重“道”的谈话,表示懂了“道”就能够通晓 事理,就能够重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至“就是曰反华其真”就是第七个片断,即为河 神与海神谈话的最后一部分,明确提出了雅兴本真的主张,即不以人为吞噬天然,把“隐仙”的观点又大力推进了一步。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 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 离之嫌。 篇之特别强调了重新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为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心智过程的变异性,表示了心智之难于和精确推论的困难。但篇文过分特别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没能 阐明出来心智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难导向不可知论,因而最终仍就可以顺 物自化,雅兴无为,这当然又就是消极的了。 【原文】 秋水时至(1),百川灌河(2);泾流之小(3),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4)。于是矣河伯 欣然自喜(5),以天下之美为天下在己(6)。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踪影 水端。于是矣河伯始旋其面目(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存有之曰(9),‘三顾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曰也。且夫我闻闻少仲尼之闻而重伯夷之义者(12),始 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编过于大方之家(13)。”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14),拘于虚也(15);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 时也(16);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7),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18),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19);尾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庄子钓于濮水翻译 【题释】秋水 (秋之为气,肃敛而晴空高远。为时,清浊别而万物以明。为水,澄澈而东逝不休,日夜无尽,有似于道,若有悟者。故为篇题,以示其义。) 【正文】 秋水时至(秋之时也,四序之自然,名之曰秋,万物明净,澄澈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含注释)

《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含注释) 原文 庄子钓于濮(pú)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 庄子庄子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tú)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 字词注译 1.濮水:水名,在今河南濮阳。 2.使:派,派遣。 3.大夫:古职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 4.往先焉:指先前往表达心意。焉:兼有“于之”的意思,到那里。 5.愿以境内累(lèi)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 6.顾:回头看。 7.以:用。 8.境内:四境之内,即指国内的政务。 9.累:使……劳累。 10.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 11.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 12.宁:宁愿。 13.贵:显示尊贵。

14.曳:拖。 15.涂:泥。 16.往矣:走吧。 古今异义 吾闻楚有神龟 闻:古,听说。今:用鼻子闻到。 庄子持竿不顾 不顾:古,不回头看。今:不理,不管。 一词多义 往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往:去,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往:走。 活用 愿以境内累矣 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贵,显得尊贵。 译文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 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五代史伶官传序翻译

五代史伶官传序翻译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 1,稗子一类的草,子实像糜子:“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太仓乎”2,杨柳新长出的嫩芽:“枯杨生~。” )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秋水》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秋水》庄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秋水》选自《庄子·外篇》,《秋水》篇。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仅存《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作品原文

河伯与北海若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

庄子经典寓言故事10则

庄子经典寓言故事10则 庄子经典寓言故事10则,智慧滋养人生,哲理拯救你我 一、庄周梦蝶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译文: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丛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畅,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庄周了。 但是,庄周突然醒来之后,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蝴蝶变成了自己。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它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在其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虽然故事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

为了庄子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而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二、与惠施论鱼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译文: 庄子和惠子在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而你也不是鱼,那

中国寓言《濮水垂钓》故事原文

中国寓言《濮水垂钓》故事原文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庄子原文及翻译

〔二〕适合高年级诵读 第一课《庄周梦蝶》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惊喜的样子〕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练习: 复述《庄周梦蝶》 第二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XX凤阳。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3. 是:这。 4.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 全:完全,确定是。 6.请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请:请允许我,循:从…说起。其,话题。本:最初。 7.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它,指“鱼之乐〞,下文的同此意。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

泥涂曳尾文言文

泥涂曳尾文言文 1. 文言文曳尾泥涂的翻译 原文: 庄子①钓于濮水②,楚王使大夫③二人往先焉④,曰:“愿以境内累⑤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⑥而藏之庙堂⑦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臣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麻烦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时已经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臣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注释: ①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庄子》。《庄子》一书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 ②濮水:古河流名,在今安徽省的北部。 ③大夫:大臣。 ④往先焉:指先前往表达心意。先:致意,问侯。焉:兼有“于之”的意思,到那里。 ⑤累:烦劳 ⑥巾笥:巾:覆盖用的麻织品。笥:盛饭食或放衣物的竹器,此

处用作动词。装入竹箱里。用锦缎裹,用竹箱装。 ⑦庙堂:国君祭祀祖先的地方。 请采纳,谢谢! 2. 与其残民以逞,不如曳尾于泥涂,什么意思 意思是表达了与其残害人民来满足自己意愿,不如拖着尾巴爬行于泥中。 出自:战国时期庄周《庄子·秋水》的《庄子钓于濮水》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 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 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本书是庄子在宋国做漆园吏的时候写的。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除内八篇外都是后人所作。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

庄子原文与翻译

〔二适合高年级诵读 第一课《庄周梦蝶》 原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惊喜的样子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练习: 复述《庄周梦蝶》 第二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XX凤阳。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3. 是:这。 4.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 全:完全,确定是。 6.请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请:请允许我,循:从…说起。其,话题。本:最初。 7.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它,指"鱼之乐",下文的同此意。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