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和东盟发展历程

中国和东盟发展历程

中国和东盟发展历程

中国和东盟是地理相连、血脉相亲的好邻居,两国之间的友谊在历史长河中可溯源到几百年前。但直到20世纪初,中国和

东盟的发展存在不同的道路和不同的发展程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世界的变化,中国和东盟确立了发展伙伴关系,双方开展了全面合作,为两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中国和东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中国在

那个时候正处于清朝的辗转之间,国家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而东盟的成员国,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在殖民主义的影响下也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然而,尽管面临各种困难,双方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为相互提供支持和援助。

其次,中国和东盟在二战后的发展过程中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逐渐形成。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东盟也积极进行经济改革,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这为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促使双方签署《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协议,建立起经贸合作机制。

再次,中国和东盟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例如,在南海争议问题上,双方存在不同的立场和利益。然而,双方经过多次对话和磋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议,维护了当地的和平与稳定。双方还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欧互联互通”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两国的经济联系和发展合作。

最后,中国和东盟在文化交流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合作历程。双

方通过互访、文化艺术交流等方式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和东盟的人文交流也为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动力。

总而言之,中国和东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两国共同经历了战争、动荡和经济改革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今天,中国和东盟已经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东两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区域互联互通:中国与东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区域互联互通:中国与东盟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合作 区域互联互通是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经济合作和人民往来。中国与东盟作为紧密的经济合作伙伴,一直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互联互通进程。 一、背景介绍 1.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历程 中国与东盟始于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2003年正式建立战略伙伴 关系。双方密切合作,推动了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2015年,中国与 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将区域互联互 通明确为合作重点。 2.区域互联互通的意义 区域互联互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地区竞争力以及深化中国与 东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动投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至关重要。 二、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合作项目 1.中国—东盟互联互通项目 中国与东盟共同推进了一系列互联互通项目,涵盖了交通、能源、 通信等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东盟铁路合作项目。该项目

旨在构建东盟内部及东盟与中国之间的铁路网络,简化跨境物流,加 强地区内外的联系。 2.标志性基础设施项目 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基础设施项目中,有一些是标志性的,具有重要 的示范作用。例如,中国与泰国合作的中泰铁路项目,连接了泰国北 部城市清迈与中国云南省的昆明市,有效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促 进了人员和物流的往来。 3.其他合作项目 除了铁路项目,中国与东盟还在港口、航空、能源等领域进行了广 泛的合作。例如,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的马六甲海峡第二大桥项目, 将帮助解决海峡交通堵塞问题,促进地区贸易发展。 三、合作成果及影响 1.区域经济融合 中国与东盟的基础设施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中 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便利化为企业 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高效的供应链,推动了跨境投资和产业合作。 2.人员和文化交流 区域互联互通不仅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基础设施合作,缩短了地理距离,加强了人员流动 和文化交流,促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 中国和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是相互依存的重要贸易伙伴。双方的合作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加强,为地区内外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对双方的影响。 第一部分: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历史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还涉及到文化、技术和人员的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地的贸易关系逐渐发展壮大。 在现代,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在1980年代迎来了新的高潮。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随之急剧增加,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农产品、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 第二部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协定 为了进一步促进双方贸易合作,中国和东盟签署了一系列的贸易协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China-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CAFTA)。该协议于2010年生效,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壁垒降低到最低限度,促进了双方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

通过CAFTA的实施,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额进一步增加,贸易 平衡也得到了改善。更多的中国产品进入东盟市场,同时中国也从东 盟进口大量的资源和原材料。 第三部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合作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不平衡的贸易结构、 贸易摩擦以及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等。然而,双方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一方面,中国和东盟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和市场潜力,这为双方贸易 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 东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通过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加强贸 易往来,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化经济联系。 总结: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签署贸易协定和推动经济一体化,双方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 和互利共赢。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合作将继续稳 步发展,为双方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与东盟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一)中国与东南亚邻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虽然受到当时地理和交通手段的限制,但是中国与 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关系就已开始。19世纪以后,由于中国移民在东南亚地区不断增加,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商贸关系越来越密切。与此同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都遭受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主要受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的左右,1967年东盟成立,双方相互疑,有时甚至视对方为自身安全的威胁,相互敌对。因此,双方的经济关系难以得到正常的发展。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使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随之得到改善。用了将近1O年的时间,中国与东盟才开始进行官方往来。1974年,马来西亚率先与中国建交,次年,菲律宾和泰国也与中国建交。中国与东盟的关系90年代初达到高潮。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恢复了外交关系,并分别与新加坡和文莱建立了外交关系。另外,中国与越南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相互对抗后,也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至此,自从东盟成立以来,中国首次与所有的东盟国家建立了正常的国家关系,双方关系进入最佳时期。 1997年,东盟成立30周年,江泽民主席在出席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时,发表了题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为双方关系全面和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构筑了框架。会晤结束后,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双方关系走向成熟。 (二)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发展迅速是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结果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 第一,冷战后,在新型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形势发展过程中,要求国际间的相互依存,推动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东盟的成立目的就是谋求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合作。 90年代后,东盟加快了组织内部的合作步伐,并积极参与亚大地区更大范的经济合作。而中国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日益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东盟在地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过程中,经济关系不断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第二,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关系的改善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有力保证。1991年7月,东盟首次邀请中国外长钱其琛参加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 1994年,东盟吸收中国参加“东盟地区论坛”; 1996年7月,中国成为东盟的正式对话伙伴; 1997年底,东盟与中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东盟与中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三,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经济合作关系。东盟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经济一直稳步发展,除了已经步入工业化行列的新加坡,其他国家也在向工业化社会迈进。尤其是东盟的扩大,越南已于1995年8月加入了东盟,1997年东盟成立30周年时,又吸收了缅甸和老挝。1999年4月,束埔寨加入东盟。东盟发展为包括东南亚所有国家的10国“集团”,并且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中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亚大地区经济合作的成员。中国和东盟经济规模与实力的增长,要求进行更广泛的经济合作,更合理的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 第四,中国与东盟需要合作抵御风险。1997年的金融危机横扫东南亚地区,东盟国家损失惨重。中国和东盟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发展,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发展。东盟在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的同时,加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三)70年代中旬,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改善,双边各种经贸往来也开始发展。1975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为5.23亿美元,1980年上升到20.64亿美元,1990年突破60亿美元。l993年又突破了100亿美元,达到了107亿美元。1994年,双方贸易额为132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了23.6%,比1984年增长了3.5倍。1996年双方贸易又突破200亿美元。1998年双方贸易达到235亿美元。

中国和东盟间机电产品的发展历程

中国和东盟间机电产品的发展历程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机电产品领域的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和技术,开始推行开放政策,逐渐吸引了许多来自东盟国家的外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以加工贸易和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促进了两地之间机电产品的贸易合作。此后,双方互信合作不断加强,合作模式由简单的加工贸易逐渐向技术合作、产业链合作、创新合作等多元化发展。 在机电产品领域,中国和东盟国家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的贸易额逐年增长,其中机电产品是主要贸易商品之一。机电产品领域的贸易合作主要涉及电器、交通运输、通讯设备、机械等行业。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以电器为主,东盟国家的机电产品出口以机械为主。 随着双方合作日益加深,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始关注双方机电产品领域的技术和人才交流。双方学术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频繁。中国和东盟国家通过技术合作、创新合作等方式,共同推进机电产品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两地通过人才交流和培训,促进了机电产品领域的人才流动和创新能力。 在贸易和技术合作的推动下,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机电产品产业链也得以进一步拓展。一些中国企业开始将产业链外的环节转移到东盟国家,利用当地的人力和资源成本优势,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一些东盟国家企业也开始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打造自身的产业链。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双方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提高了整个机电产品产业链的效益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机电产品领域的合作历程可以概括为从简单的加工贸易到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的发展,包括技术合作、产业链合作、创新合作等。这种合作模式为双方的贸易合作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了机电产品领域的共同发展,并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全面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历程、目标及进展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历程、目标及进展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历程、目标及进展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历程、目标及进展 2022 年底,东盟将宣布东盟共同体( ASEAN Community)正式建成。东盟共同体包括了政治安全共同体( APSC)、经济共同体( AEC)和社会文化共同体( ASCC) ,其中经济共同体是东盟共同体的基石。自 2022 年东盟经济共同体进程正式启动后,该共同体的建设已历时 8 年,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历程和总体进展自然引人关注。 一、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历程 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从特惠贸易安排( 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s)到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Area)、再向经济共同体迈进的发展历程。自 1978 年起,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实施了 15 年的时间。1993 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22 年 1 月 1 日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正式建成。2022 年 10 月,各国同意建立东盟共同体,2022 年 1 月东盟将实现共同体的时间表从2022 年提前至 2022 年。 早在1997 年12 月,东盟宣布的"2022 年东盟远景目标"( ASEAN Vision 2022) ,就计划在 20 世纪的前 20 年实现范围广泛的一体化。在 1998 年 12 月的第六次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发表了《河内宣言》和《河内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在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自由贸易区、产业政策、统一货币、农业与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对外经济关系等广泛领域的合作。2022 年 11 月,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八次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正式提出了在 2022 年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简称 AEC)的构想。他指出,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将使东盟成为一个拥有 5 亿多人口的单一市场。2022 年是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恰当时机,到那时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已经得到全面落实。 2022 年 10 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九次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通过了第二个《东盟协调一致宣言》(Declaration of ASEAN Concord Ⅱ) .各国同意在 2022 年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加速推进自身区域经济一体化。[1]在此次会

中国和东盟发展历程

中国和东盟发展历程 中国和东盟是地理相连、血脉相亲的好邻居,两国之间的友谊在历史长河中可溯源到几百年前。但直到20世纪初,中国和 东盟的发展存在不同的道路和不同的发展程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世界的变化,中国和东盟确立了发展伙伴关系,双方开展了全面合作,为两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中国和东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中国在 那个时候正处于清朝的辗转之间,国家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而东盟的成员国,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在殖民主义的影响下也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然而,尽管面临各种困难,双方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为相互提供支持和援助。 其次,中国和东盟在二战后的发展过程中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逐渐形成。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东盟也积极进行经济改革,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这为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促使双方签署《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协议,建立起经贸合作机制。 再次,中国和东盟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例如,在南海争议问题上,双方存在不同的立场和利益。然而,双方经过多次对话和磋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议,维护了当地的和平与稳定。双方还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欧互联互通”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两国的经济联系和发展合作。 最后,中国和东盟在文化交流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合作历程。双

方通过互访、文化艺术交流等方式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和东盟的人文交流也为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动力。 总而言之,中国和东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两国共同经历了战争、动荡和经济改革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今天,中国和东盟已经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东两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浅谈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合作

浅谈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合作 引言 中国与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之间的区域贸易合作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快速发展,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之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长,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本文将简要探讨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合作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 现状 中国与东盟地区的贸易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 易额为5877亿美元,较1991年的84亿美元增长了70倍。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重点在于商品贸易和投资合作。中国向东盟出口电子产品、机械设备、钢铁、化工产品等制成品,并从东盟进口石油、天然气、农产品等资源产品。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东盟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及金融合作等领域,扩大双方的互利合作。 影响因素 地缘政治因素 中国与东盟地缘位置相近,这是双方进行贸易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 间的地理接近使得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更加便利。此外,中国积极参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东亚峰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进一步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合作。 互补性经济结构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结构具有互补性,为双方贸易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中国在制造业和工业化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矿产资源等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因此,中国对东盟出口制成品,同时从东盟进口资源产品。这种互补性经济结构使得双方能够从对方获得所需资源和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自由贸易区协议 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为双方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法律框架和政策支持。该协议于2010年生效,旨在建立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通过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该协议鼓励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并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东盟的发展历程

东盟的发展历程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 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促进东盟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基地,以吸引外资;消除成员国之间关税与非关税障碍,促进本地区贸易自由化;扩大成员国之间互惠贸易的范围,促进区域内贸易;建立内部市场。2009年8月15日,中国和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主要谈判已经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 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3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了《东盟宪章》和《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等重要文件。会议重申在2015年之前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这是东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也是一份指导性文件。2008年12月15日,《东盟宪章》正式生效。 2009年5月3日,东盟10国和中日韩(10+3)三国财长在巴厘岛会议上就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主要要素达成共识,并决心在2009年年底启动这一被称作“亚洲货币基金”雏形的多边货币交换机制。这一合作行动,对维护亚洲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并将对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产生积极影响。[3] 2010年4月第16届东盟首脑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主题为“迈向东盟共同体:从愿景到行动”,重点就进一步落实《东盟宪章》、加快共同体建设和加强后金融危机合作等进行讨论。会议签署《东盟宪章争端解决机制议定书》,发表《东盟关于持续复苏和发展的声明》、《东盟领导人关于联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声

明》,宣布启动东盟促进和保护妇女儿童权利委员会,并将妇女儿童发展等确定为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优先领域。 2010年10月第17次东盟首脑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会议通过《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签署《东盟服务框架协议第8个一揽子计划》,修订《东盟货物贸易协定为大米和糖提供特殊补贴的议定书》,发表《为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的人力资源和技能开发东盟领导人声明》和《促进东盟妇女儿童福利和发展河内宣言》。 2011年5月,第18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雅加达举行,主题为“全球大家庭中的东盟共同体”,重点就加快东盟共同体建设、东亚峰会发展、柬泰边界冲突等问题进行讨论。会议发表了《全球大家庭中的东盟共同体联合声明》,表示到2022年东盟成立55周年时,东盟将更有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2011年11月,第19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通过了《全球大家庭中的东盟共同体巴厘宣言》(也称第三份《巴厘宣言》),阐述了东盟成员国在政治与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应如何加强合作,并承诺在2022年建立应对全球事务的东盟共同平台。 2012年4月,第20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主题为“东盟:共同体、共命运”,重点就提升东盟一体化水平等问题进行讨论。会议发表了《金边宣言——东盟:共同体、共命运》、《东盟共同体建设金边议程》、《2015年实现无毒品的东盟宣言》、《“全球温和派运动”概念文件》等文件。东盟领导人还共同庆祝了东盟成立45周年。 2012年11月,第21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主题为“东盟:共同体、共命运”,重点就确保共同体于2015年如期建成等问题进行讨论。会议发

东盟的发展历程

东盟的发展历程 东盟的发展始于1967年8月8日,当时东南亚地区的五个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签署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原则宣言》,正式宣告成立了东盟组织。随后,文莱于1984年、越南于1995年、老挝和缅甸于1997年、柬埔寨于1999年加入,使东盟成员国增至十个。 东盟成立的初衷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合作,以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在经济方面,东盟推行了一系列的自由贸易政策,降低了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促进了经济的互联互通和合作发展。此外,东盟还推动了多个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如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投资保障协定、东盟货物互通协议等,为成员国提供更加便利的经济合作平台。 在政治方面,东盟积极推动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对话和合作,以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东盟通过建立东盟人权委员会、东亚峰会等机构,为成员国提供一个平等、协商一致、和平解决争端的平台。东盟还积极参与地区的安全事务,如积极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加强东盟国家与中国、美国等重要国家的外交合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盟逐渐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区域的繁荣。东盟也积极推动地区间的合作,如与澳大利亚、印度等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参与了地区的安全对话、人道主义援助等活动。

然而,东盟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异和发展不平衡性仍然存在,一些政治问题和领土争端也对东盟的一致行动提出了挑战。此外,东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提高内部协调能力,以应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变化和挑战。 总之,东盟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地区组织,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东盟将继续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东盟关系

山东大学 ------------------------- --------- 中国概况:中国-东盟关系 ------------------------- ---------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黄苏豪 学号:201516020208 (2016-06-22)

学年:2015-2016 教授:何振科

东盟简介: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 Nations), 简称东 盟(ASEAN)。1967年8月8日,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 西亚五个国家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除了这5个创始成员国家以外,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 越南(1995), 老挝和缅甸(1997), 和柬埔寨(1999)五国 先后加入了东盟。 东盟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文化,安全一体化合作 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东盟的宗旨和目标是本着平等与合作精神,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建立一个繁荣、和平的 东南亚国家共同体奠定基础,以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与东盟的发展历史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 1996年7月,中国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中国首次出席了当月举行的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 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 邻互信伙伴关系。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确定了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2003年10月,中国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 伴关系联合宣言》。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 一步增强。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 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2011年是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也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20年来,中国与东盟通过互利合作,不仅繁荣了地区经济,也维护了地区和平,堪 称区域合作的典范。 2011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上宣布, 中方将于2012年在雅加达设立常驻东盟使团。 2012年11月,在第七届东亚峰会上,东盟国家与中、日、韩、印、澳、新(西兰)6国领导人同意启动“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 中国-东盟政治关系: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28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决定,批准加 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其两个修改议定书,从而为中国与东盟双方于 2003年10月正式签署加入该条约,在法律程序上铺平了道路。 这项以“促进该地区各国人民间的永久和平、友好与合作,以加强他们

东盟发展历程

东盟发展历程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是一个在1967年成立的区域性组织,由东南亚十个 国家组成,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东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冷战时期。当时,东南亚的 国家面临着来自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的政治干涉和冲突威胁,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这些国家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措施。 1967年,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签署了 《东南亚国家联合体备忘录》,正式建立了东盟。起初,东盟主要致力于增强成员国之间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东盟的目标逐渐扩大,包括促进区域稳定与安全、加强经济合作和提升社会文化交流等。 在20世纪90年代,东盟提出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 于1992年签署了《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为区域贸易 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打下了基础。随后,在2003年,东盟宣 布成立东盟共同体,旨在建立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 然而,东盟在其发展历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其中最突出的是在中国南海地区的争议。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成员国和中国之间围绕南海岛屿的主权问题存在争议。因此,东盟一直在努力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争端。

另一个挑战是东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尽管东盟的许多成员国都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但它们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经济上相对较发达,而柬埔寨和缅甸则相对落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盟提出了“迎接全面竞争”的倡议,鼓励成员国之间加强合作,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最近,东盟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新冠疫情。疫情对该地区的经济、人民健康和旅游业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东盟的成员国积极合作,共同制定应对疫情的措施,并互相提供援助和支持。 总之,东盟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变和适应变化的过程。它在区域合作、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稳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东盟将致力于进一步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中国-东盟

中国-东盟 中国与东盟国家(简称“东盟”),是指中国和东盟10国(或10国集团5个成员国、东盟共同体7个成员国)。 从历史上看,“中国—东盟关系”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政治和经济两部分。 政治方面: 一是“中国—东盟”组织,它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新加坡。 它由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在内的10个非东盟成员国组成,其中,文莱是观察员国,也是中国—东盟合作委员会的观察员国。 其宗旨是: (1)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加强政治、经济上的合作; (2)建立各成员国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3)发展两国之间以及各国在这一地区间的友好关系,并加强两国在该地区内各领域的 合作; (4)促进各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交 流与合作。 二是政治对话和合作。 在1949年至1971年期间,“中国—东盟”建立了政府间的对话与合作关系。 在1972年10月至1974年9月的10国首脑会议上,东盟9国与中国建立了双边政治对话机制; 1975年9月10日,东盟与中国之间举行首次高级别政治对话,双方同意加强区域合作;1977年8月,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访问东盟时举行第三次高级别会议,双方发表《中 马关于建立和发展两国关系的联合声明》; 1991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东盟—中国领导人定期会议机制正式启动。1999年12月20日至2000年8月1日,首届中国-东盟领导人系列会议在北京举行。2003年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的主题就是“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推进区域合作发展”。 三是双边关系合作领域。 包括政治安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经济方面: 近年来,“中国—东盟合作”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在经贸领域的最大经贸合作,对双方的 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0年,中国已是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2007年至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近40%,而同期其他国家与东盟的

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历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之一(其他两个分别为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它是由十一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1991年中国与东盟创建对话同伴关系,此后双方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逐渐地变得更加紧密,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93年中国被东盟邀请参加了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29届东盟部长会议。1997年,中国对受金融危机打击的东盟各个国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携手度过了金融危机阶段。因为双方在政治关系上比较良好,于是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上面的合作。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但是1999年东盟各个国家的经济开始复苏并且慢慢地回升,与此同时中国始终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更是在2001年11月加入WTO后,经济情况更为可观。双方都意识到建立自贸区的必要,以此来加快经济发展。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同年成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2005年7月20日,《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7000种产品降低关税。2009年8月15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标志主要谈判结束。2010年1月7日,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正式签约了两年十八个合作项目。 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的合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2年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采取大幅度降低关税的措施,直到它减小到最小值为止。自2002年11月到2010年1月1日为止,中国对东盟各个国家大约93%的产品贸易关税都减小至零了。第二个阶段,2011年到2015年,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化,双方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投资市场以及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第三个阶段,2016年之后,必须要巩固自贸区从而完善它。预测在未来几年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世界经济发挥更加重要与独特的作用,那时候我们都将离不开它的存在。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综述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综述 自2002年起,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经过多年的努力和 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实现了全面的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成功,将极大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 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符合中国和东盟国家间加强经济与贸易合作、促进地区 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利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贸易额也不断增加。而且,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相近,资源互补性强,贸易往来 比较频繁,劳动力成本较低,这些都为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采取了逐步、分阶段的方式进行,总体上分为“早、中、后3个阶段”。在早期阶段,中国以及东盟6国在2002年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并于2004年开始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ACFTA),这一阶段 主要涉及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在中期阶段,中国与东盟10国于2005年签署了《中国—东 盟自由贸易区关于服务贸易的协定》,并于2007年开始实施,涉及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后期阶段,双方将进一步商谈在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的自由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框架包括市场准入、商品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等。双方通过降低或取消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放宽市场准入等方式,促进了商品贸易的 自由化。双方还对服务贸易领域进行了自由化,对人员流动、资本流动等提供了更便利的 条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双方的经济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根据相关的统计 数据显示,自2010年FTA正式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5000亿美元,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 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以及技术合作都得到了进一步 的促进与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为地区经济一体化与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基于FTA的基础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了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等方面的合作,这有利于地区各国经济的互补性与合作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为世界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积极的示范范例,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与挑战。首先是市场准入 的不平衡问题。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与发展水平不同,一些东盟国家担心中国 商品的进入会对本国的产业造成冲击。其次是贸易摩擦的问题。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出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看中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东南亚国家也不例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两地之间的重要交流合作,为推动中东盟经济一体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 自2004年起,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8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达到了587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为3249亿美元,同比增长9.8%。这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的规模不断扩大,两地之间的贸易合作也愈加紧密。 二、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 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合作的深入发展,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中东盟自贸协定”),该协定于2010年开始实施。该协定为双方贸易往来提供了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机会,双方在经济、投资、服务、贸易等领域实行自由化、便利化的贸易政策。2015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进一步深化了双方经贸合作。 三、中国投资对东盟国家的促进作用 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据调查,2018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达到14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5%。中国投资带来了大量的投资项目和资本,为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中国投资对于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农业、制造业等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角色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旨在推动亚欧非三大洲的经济发展。同时,东盟国家也是该倡议的重要成员之一。东盟国家的标志性建筑——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子塔,就是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建成的。东盟国家也积极参与“一 带一路”建设,促进该倡议在东南亚地区的落地和实施。 五、未来中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两地之间的贸 易额、投资额都在不断增长。未来,中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积极,双方在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也会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东盟国家的地位也将会更加重要,未来中东盟经济合作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总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在推动双方经济发展、打造亚洲经济圈 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双方的经济合作将会更加紧密,两地之间的贸易额、投资额都有望达到新的高度,为亚洲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13—2023)

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进步报告(2013—2023) 一、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3年以来,中方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推动 “一带一路”机制建设,增进区域互联互通和共同进步。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进步过程中的成就与阅历,并展望将来的进步前景。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 21世纪初,全球经济进步进入新的阶段,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创造显。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推动经济进步、贸易合作与文化沟通等领域的合作。东盟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和合作伙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对象。 三、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作 自2013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 取得了许多合作效果。起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推行了多个重大项目,如中泰铁路、中老铁路等,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条件。其次,在经贸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增进了双方的贸易投资合作。再次,在人文沟通方面,双方增设了文化沟通项目,并举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加强了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 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进步中的成就 经过十年的合作努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进步中取得了诸多成就。起首,经济进步方面,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中国市场对东盟国家的商品需求量增加,东盟国家的出

口也大幅增长。其次,双方在区域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中国已与东盟国家建立了多个陆、海、空交通运输通道,便利了双方的贸易往来。再次,中东盟国家在文化沟通方面也取得了乐观效果。通过文化沟通项目,人们对彼此的文化和传统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增进了友谊和理解。 五、中国与东盟国家“一带一路”进步前景展望 展望将来,中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进步中的合作前景宽广。起首,双方将进一步推行互联互通建设,在交通、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强合作,提升区域内的沟通和贸易效率。其次,双方将深化经贸合作,扩大贸易规模,加强投资合作,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再次,双方将在人文沟通方面加强合作,加深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 六、结论 通过十年的“一带一路”进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济、贸易、人文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效果。展望将来,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在更多领域实现互利共赢,为推动区域经济进步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七、致谢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收到了许多来自相关领域专家的支持和援助,在此向他们表示真心实意的感谢。同时也要感谢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进步中的各界人士的辛勤付出,推动了合作的不息深度和持久进步。 八、 综上所述,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进步中呈现出了乐观的合作态势。通过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深化经贸合作和推行人文沟通,双方在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效

2012中国-东盟合作

2012中国-东盟合作 文章属性 •【缔约国】 •【条约领域】政治,外交,科学技术,医疗卫生,贸易,金融,邮政通信,知识产权 •【公布日期】2012.11.19 •【条约类别】其他 •【签订地点】 正文 2012中国-东盟合作 2012年是《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10周年和中国-东盟科技合作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双方领导人去年在20周年纪念峰会上宣布的一系列倡议已经或正在积极落实,自贸区建设不断深化,科技、环保、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不断结出新的累累硕果。 一、政治、防务与安全 政治 2012年,中国同东盟国家保持密切高层交往。年内双方副总理级以上高层互访达50余起,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战略互信和沟通协调。 杨洁篪外长出席了7月在金边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重申了我对推进中国与东盟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政策。

为进一步加强中方同东盟的机制化联系,中国在印尼雅加达设立了驻东盟使团,并任命杨秀萍女士作为中国驻东盟大使。9月27日,中国驻东盟使团举行开馆仪式。 双方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等国际和区域组织内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了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建立公正有序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南海务实合作 2012年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十周年,落实《宣言》进程总体势头良好。1月,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北京举行落实《宣言》第四次高官会和第七次工作组会议。6月,在河内举行落实《宣言》第五次高官会,就推动落实《宣言》、推进南海务实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根据第四次高官会通过的“2012年工作计划”,中方主办了南海海洋防灾减灾研讨会和南海海洋生态环境与监测技术研讨会。 中国和东盟国家就探讨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保持沟通。各国高官分别于7月8日和9月13日在金边举行“准则”非正式磋商,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增进了相互理解,表达了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积极意愿。中方派员出席东盟国家智库在马来西亚举办的“准则”问题的1.5轨研讨会,就有关问题交换意见。 防务与安全 5月29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在柬埔寨金边出席了首次中国与东盟国防部长磋商会,各方就地区安全形势及深化互信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中国——东盟合作:1991-2011

中国——东盟合作:1991-2011 文章属性 •【缔约国】东南亚国家联盟 •【条约领域】政治,经济,战争军事,环境资源能源 •【公布日期】 •【条约类别】其他 •【签订地点】 正文 中国--东盟合作:1991-2011 (外交部发布) 序言 20年前,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应邀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24届东盟外长会,开启了中国-东盟对话。20年来,在双方领导人的精心培育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中国同东盟走过了一条睦邻友好和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 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从对话伙伴提升到战略伙伴。双方经贸合作成果显著,建成了自由贸易区,贸易和相互投资快速增长。双方建立了完善的对话合作机制,确定了11大重点合作领域,在20多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各领域友好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双方携手应对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和跨境传染病,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巩固了友谊,深化了合作。 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不仅有力促进了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也为促进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此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之际,谨以此手册,追溯双方友好交往历史,展现务实合作成果,期待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政治、安全与地区事务 政治 1991年7月,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24届东盟外长会,标志着双方对话进程的开始。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 1997年,双方合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赢得东盟国家广泛赞誉。同年12月,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举行。会议确定双方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确定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年,中国政府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中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发展深化同东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在东盟对话伙伴中,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贸区。 中国同东盟保持频繁高层交往,中国领导人出席了历届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2010年,双方副总理级以上高层互访达70余起。这些高层交往增进了互信,为双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中国同东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话合作体制,包括领导人、部长、高官等各个层次。双方迄今已举行13次领导人会议以及三次特别领导人会议。双方还建立了外交、经济、交通、海关署长、总检察长、青年事务、卫生、电信、新闻、质检和打击跨国犯罪等十几个部长级会议机制。 2010年,在圆满完成第一份《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05-1010)》基础上,双方制订了第二份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11-2015)。 2011年,中国-东盟中心正式成立,成为促进双方经贸、教育、旅游、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