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成2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663.50 KB
- 文档页数:95
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内容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内容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三、对外贸易政策四、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本节点睛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是跨越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但两者的角度不同,国际贸易着眼于全球范围,而对外贸易仅着眼于某个国家(或地区)。
例如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就称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从整个国际范围来看,即为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传统的贸易是指有形的商品贸易,它是由货物的进口和出口构成。
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换方式的改进,无形贸易也随着有形贸易的发展而发展。
讨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者有什么区别服务贸易绝对是无形商品吗?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二者相同吗?中国大陆对香港的贸易是属于对外贸易吗?为什么有货物和服务的贸易的说法?国际贸易分类(一)按商品的形态分类货物贸易:是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
由于物质商品是有形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货物贸易通常又称作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是指服务商品的进出口,它是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报酬的一种国际劳务活动(二)按商品移动方向分类出口贸易:亦称输出贸易,指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如果商品先输入本国后,既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而再出口,则称为复出口或再进口贸易:亦称输入贸易,指将国外市场购买的商品在本国市场进行销售。
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称作复进口或再输入过境贸易:亦称通过贸易,指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即为过境贸易。
丙国既不是进口,也不是出口,仅是商品通过其国境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构成该国的过境贸易(三)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的贸易。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2.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4.“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
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贸易中的“双赢理论”说的是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这本是个可证实的经济理论,决不是个强权理论,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专业化生产,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穷国也可以得到好处,这不仅可以从Sachs 和Warner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的得到证实,单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就可以得到说明。
5.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