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专访赵小鲁律师: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实现“完胜”
- 格式:doc
- 大小:12.06 KB
- 文档页数:1
以案说法|以法之名,保护英烈名誉荣誉以案说法|以法之名,保护英烈名誉荣誉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
然⽽,极个别⼈为了博眼球、吸流量以及其他⽬的,贬损、丑化英雄烈⼠,成为反⾯案例。
贬损、丑化英雄烈⼠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时值清明,⼈民⽹梳理了相关案件,以作提醒。
案例回顾“辣笔⼩球”仇某歪曲卫国戍边官兵事迹获刑⼋个⽉2021年2⽉19⽇上午,仇某在卫国戍边官兵英雄事迹宣传报道后,为博取眼球,获得更多关注,在住处使⽤其新浪微博账号“辣笔⼩球”(粉丝数250余万),先后发布2条微博,歪曲卫国戍边官兵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的英雄事迹,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精神。
4⽉26⽇,南京市建邺区⼈民检察院以仇某涉嫌侵害英雄烈⼠名誉、荣誉罪提起公诉,提出有期徒刑⼋个⽉的量刑建议。
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审理后当庭宣判,采纳检察机关指控的事实、罪名及量刑建议,⽀持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以仇某犯侵害英雄烈⼠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个⽉,并责令仇某⾃判决⽣效之⽇起⼗⽇内通过国内主要门户⽹站及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美妆博主公开侮辱董存瑞获刑七个⽉2021年3⽉24⽇,⼀名有着⼆⼗多万粉丝的社交平台⽤户发布了⼀个关于英雄烈⼠董存瑞的帖⼦后引发关注。
⾯对⽹友举报,该博主反⽽在次⽇发布新帖,声称⾃⼰并没有说错什么,拒绝道歉。
3⽉25⽇,警⽅将许某抓获归案。
许某是⼀名时尚美妆博主,曾长期居住在国外,据她交代,⾃⼰当时之所以发这个帖⼦,纯粹是为了发泄个⼈情绪,完全没想到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
4⽉3⽇,北京市东城区⼈民检察院依法对许某⼀案开展⽴案审查。
10⽉12⽇,法院⼀审判处被告⼈许某犯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同时责令其于判决⽣效之⽇起⼗⽇内在国内主要门户⽹站及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旅游博主李某亵渎烈⼠墓被判刑获刑七个⽉2021年7⽉15⽇,李某在⽪⼭县赛图拉镇康西⽡烈⼠陵园内踩踏刻有烈⼠陵园名称的⽯碑底座,斜倚碑⾝摆拍,⼜到陈祥榕烈⼠墓前,⾯带笑容脚踩墓碑底座,⽤⼿⽐作“⼿枪”状对着烈⼠墓碑再次摆拍。
最高检英烈保护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英烈保护典型案例包括:
1. 罗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暨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网络平台上侮辱抗美援朝英雄烈士,构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并应承担民事责任。
2. “辣笔小球”案:本案依法认定仇某的行为构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通过科处刑罚,保护英烈权益,弘扬英烈精神,回应社会关切,发挥司法裁判教育、警示作用,具有首案引领意义。
3. 王某诉杨某排除妨害纠纷案: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和设施。
这些案例都是为了保护英烈权益、弘扬英烈精神而设立的,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和推动法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维护“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授权仪式在京举行7月24日上午,由北京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昆仑策研究院、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团体共同组织的“维护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授权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狼牙山五壮士”的后人,葛振林的儿子葛长生,宋学义的儿子宋福保,狼牙山五壮士所在连连长的儿子、解放军“狼牙山五壮士班”第20任班长刘宏泉专程来京,对《炎黄春秋》前执行主编洪振快恶意诽谤损害他们父辈名誉的行为,授权北京赵晓鲁律师事务所赵小鲁代理诉讼、昆仑策研究院王立华协助,双方郑重签署了授权委托书。
洪振快恶意损害“狼牙山五壮士”名誉的行为,起因于2013年8月。
当时,网民张广红发微博造谣诽谤“狼牙山五壮士”说:“这5个人只不过是几个散兵游勇土八路,来村里后要吃要喝,稍不如意就打人。
由于几人手上有枪,村民们也不敢惹。
后来有人想出了个办法,偷偷地把他们的行踪告诉日本人。
日本人就来围剿了。
村民们故意引5人向绝路逃跑。
”被举报后,警方依法将其行政拘留。
《炎黄春秋》杂志前执行主编洪振快,不但公开发微博极力支持造谣网民,还在网站和自己主编的杂志上发表自己精心炮制的文章,用所谓的细节考证全面妖魔化“狼牙山五壮士”。
洪振快的行为引起广泛义愤,但他不仅不思悔改,反而起诉驳斥其言行的正义之士,企图扩大其损害先烈名誉的影响,“狼牙山五壮士”后人忍无可忍,只得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父辈的荣誉,鉴于他们年事已高,家在外地,行动不便,因而特意授权律师代理诉讼。
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张黎上将、国防大学原政委赵可铭上将等军队老同志,曾在晋察冀军区战斗过的多位八路军高级将领的后代,狼牙山抗日根据地所在村老村长的后代和易县县委宣传部领导,新版《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剧组的同志,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了仪式。
双方签字后,大家进行了热烈座谈。
座谈由北京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袁雍主持。
昆仑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方敏介绍情况:为什么维护“狼牙山五壮士”名誉还要举行法律维权的授权仪式?这是被历史虚无主义罪恶嚣张行径逼出来的抗争,这是由梅新育、郭松民捍卫“狼牙山五壮士”名誉引起诉讼案换来的教益,这是在当下我国法律法制尚不健全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自卫。
英烈名誉不容玷污作者:刘宝权王建舟来源:《公民导刊》2021年第11期沈阳中院审结辽宁首例侵害英烈名誉公益诉讼案英雄烈士,仰立天地、功耀千秋。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受国家所褒扬,承载着民族的共同记忆和共同情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英雄烈士的名誉和荣誉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受法律保护。
案件回放》》》愤慨:微信群聊侮辱英烈近日,辽宁某省级媒体刊登了一则道歉信。
道歉人曾某依照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履行了在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义务。
曾某在道歉信中忏悔,“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因为我的愚昧和无知,为逞一时口舌之快,伤害到了英雄烈士的名誉和荣誉,也伤害了社会公众的情感,我深感自责和愧疚……在此,我再次向被我伤害到的英雄及烈士家属表示诚恳的道歉……”今年2月19日,曾某使用微信多次在微信群中针对中印边境冲突事件发布不当、不实言论,歪曲事实,丑化英雄形象,其言论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该微信群共有成员200余人,多人在阅见曾某所发表的上述言论后,对其行为予以谴责。
之后,检察机关在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曾某侵犯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行为,向沈阳中院提起检察公益诉讼,要求曾某在省级以上媒体公开道歉。
庭审:当庭宣判责令道歉案件受理后,沈阳中院高度重视,依法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召开庭前会议,对案件进行研判。
9月16日,沈阳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辽宁省首例由检察机关提起的侵害英雄烈士名誉权、荣誉权公益诉讼案件,庭审活动在线直播,并当庭宣判,依法判处被告曾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省级以上媒体公开道歉,消除影响。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沈阳同泽中学40余名师生、媒体记者应邀到庭旁听。
法院认为,英烈精神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全社会都应当认识到对英雄烈士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意义,都有责任自觉维护英雄烈士的名誉和荣誉。
中印边境冲突事件中的英雄和烈士誓死捍卫国土,用生命践行使命,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容许任何人玷污和践踏。
老山英雄名誉权案作者:晨冰来源:《检察风云》2015年第01期名案回眸1987年生效的《民法通则》,正式将公民名誉权纳入民法保护。
这一年,以侵害名誉权起诉媒体和记者的案件陡然增多,被称为“告记者热”现象,许多案件发生在报业发达的上海。
其中,以一曲《血染的风采》红遍全国的歌手徐良名誉侵权案,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关注。
一篇报道惹出麻烦1987年的春节,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规模盛大的联欢晚会上,来自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徐良饱含激情,高歌一曲《血染的风采》,令亿万观众倾倒。
一夜之间,名不见经传的徐良成为全国的新闻人物。
上海的市民未曾料到,他们崇敬的战斗英雄徐良一年之后竟会专程南下,来沪打官司!徐良来沪打官司,缘于《上海文化艺术报》的一篇文章。
1987年12月18日,《上海文化艺术报》在“文化透视”专栏发表了署名赵伟昌的文章《索价三千元带来的震荡》。
文中写道:“11月27日,在团市委研究室等单位举办的一次青少年研讨会上,传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当一家新闻单位邀请一位以动人的歌声博得群众尊敬爱戴的老山英模参加上海金秋文艺晚会演唱时,这位英模人物开价3000元,少一分也不行;尽管报社同志一再解释,鉴于经费等各种因素酌情付给报酬,他始终没有改口。
”虽然这篇文章没有点名,但是人们不难看出是谁“索价3000元,少一分也不行”,因为参加上海金秋文艺晚会的老山英模只有徐良一人。
有关徐良索价的爆炸新闻轰动一时,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种种不利于徐良的消息报道见诸海内外媒体,其中尤以香港的《百姓》杂志为甚,刊登了《是血染风采还是钱迷心窍》,对徐良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指责。
徐良所在部队的领导十分重视此事,专门成立了调查组,赴上海调查。
英雄流血又流泪。
徐良陷于痛苦之中,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几经思索,他决定为捍卫自己的清白和一个军人不容侵害的名誉而采取行动。
徐良决定打官司1988年1月23日,徐良委托北京第九律师事务所沈志耕律师为诉讼代理人,向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指控《上海文化艺术报》和作者赵伟昌侵犯其名誉权。
以法律之剑捍卫英烈名誉作者:褚振江来源:《中华魂》2020年第05期2019年11月19日,杭州互联网法院组成七人合议庭,由杜前院长担任审判长,通过在线方式对公益诉讼起诉人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诉被告瞿某某侵害烈士董存瑞、黄继光名誉权两案合并公开开庭审理,当庭判令被告瞿某某立即停止侵權,并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该案也是全国检察机关首例向互联网法院提起保护英烈名誉的民事公益诉讼案。
据悉,瞿某某经营的网店曾销售2款贴画,一款印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形象及显著文字“连长你骗我!两面都有胶!!”另一款印有“黄继光舍身堵机枪口”形象及显著文字“为了妹子,哥愿意往火坑跳!”上述贴画有多种规格,单价从4元至68元不等。
其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亵渎英雄烈士形象帖画的行为,已对英雄烈士名誉造成贬损,且主观上属明知,构成对董存瑞、黄继光的名誉侵权。
同时,被告瞿某某多年从事网店销售活动,应知图片一经发布即可能被不特定人群查看,商品一经上线便可能扩散到全国各地,但其仍然在网络平台发布、销售上述贴画,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虽然被告辩称贴画销量极少,但并不能掩盖其主观故意,也不影响侮辱英烈名誉违法事实的认定,因此,综合考虑其违法事实、认错态度等因素,法院依法做出上述判决。
值得关注的是,在董存瑞近亲属未提起诉讼、黄继光已无近亲属在世的情况下,西湖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职,提起公益诉讼,使侮辱英烈的不法行为及时得到应有惩处。
该案判决也给全体公民提了一个醒:凡是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违法行为,无论发生在线上线下,无论英烈后人是否起诉追责,只要形成既定事实,就一定有人担起维护英烈权益的责任,不法行为也一定会受到法律惩处。
同时,这个案件通过在线审理的方式,让司法的公开透明和宣传教育功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法院敢于亮剑,检方果断行动,结果大快人心。
据统计,2018年,我国检察机关为捍卫英烈尊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共6件。
护宪强国的重要立法作者:赵小鲁来源:《雷锋》2018年第03期万众期盼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了。
如果没有意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将在这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三读通过,正式在全国颁布并施行。
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法律的诞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为维护宪法、强国强军而呼唤民族精神、呼唤英雄情怀所必然会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是无数干部群众长期呼吁的结果,是军内外广大媒体人员包括《雷锋》杂志这样的当代媒体挺身而出、自觉担当、主动发声、为民请命的结果,是众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履职、认真建言、持续奋斗的结果,也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工作人员尽心尽职、突击奋战的结果。
我作为全国首次在法庭上成功捍卫英雄名誉(捍卫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案)的代理律师,有幸应邀参与了这一历史事件,成为推动《英雄烈士保护法》诞生的时代大潮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回顾这一段历史,也许对我们深刻理解《英雄烈士保护法》出台的来龙去脉和重大意义,有些许启发。
时光回溯到2015年7月7日,开国上将赵尔陆的后代赵珈珈大姐,和原解放军总参谋部退役大校王立华同志找到我,谈到当前历史虚无主义者十分猖狂地集中污蔑狼牙山五壮士,已经达到了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程度。
当正义人士梅新育、郭松民对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指责时,历史虚无主义的代表人物、前《炎黄春秋》主编洪振快,居然把梅新育、郭松民告上了法庭。
捍卫狼牙山五壮士英烈名誉的人反而成了被告,这种事情,是可忍,孰不可忍!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雷锋等几乎所有的英雄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否定和抹黑了,而英雄们的捍卫者当时在法律上都处于无法反击、无从着力的被动境地。
因此,我们在法律上能够打赢捍卫狼牙五壮士的名誉这一仗,不仅能洗去泼在五壮士头上的脏水,而且能为捍卫刘胡兰、雷锋等英雄的名誉创造一个成功的范例,找到反击敌人抹黑英雄的着力点。
所以,我当即表示,污蔑否定我们的革命英雄,人神共愤,这个官司我们要打,而且一定能够胜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十四批指导性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22.02.21•【分类】其他正文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十四批指导性案例仇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检例第136号)【关键词】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情节严重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旨】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中的“英雄烈士”,是指已经牺牲、逝世的英雄烈士。
在同一案件中,行为人所侵害的群体中既有烈士,又有健在的英雄模范人物时,应当整体评价为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行为,不宜区别适用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和侮辱罪、诽谤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后,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
行为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引起广泛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英雄烈士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提起民事诉讼的,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可以一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基本案情】被告人仇某,男,1982年出生,南京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0年6月,印度军队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
在与之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中。
边防官兵誓死扞卫祖国领土,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官兵的昂扬风貌。
同年6月,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被评定为烈士;2021年2月,中央军委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追记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一等功,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
2021年2月19日上午,仇某在卫国戍边官兵英雄事迹宣传报道后,为博取眼球,获得更多关注,在住处使用其新浪微博账号“辣笔小球”(粉丝数250余万),先后发布2条微博,歪曲卫国戍边官兵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人的英雄事迹,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精神。
“ 狼牙山五壮士”后人起诉《炎黄春秋》杂志社前执行主编洪振快侵害名誉权、荣誉权案获一审判决作者:陈复尘、查艳丽、计景程供稿来源:《中华魂》 2016年第8期6 月27 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宣判了“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位英雄葛振林、宋学义后人葛长生、宋福保起诉《炎黄春秋》杂志社前执行主编洪振快侵害名誉权、荣誉权案,判决被告洪振快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自然人死亡后,其名誉、荣誉等人格利益仍应得到保护。
葛振林、宋学义虽然已经去世,但其生前人格利益仍然受法律保护。
葛长生、宋福保作为葛振林、宋学义的儿子,有权提起诉讼。
关于洪振快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西城区人民法院认为,首先,被告洪振快不仅侵害了葛振林、宋学义的个人名誉,而且侵害了相应的公共利益。
葛振林、宋学义于1941 年9 月25日在发生于狼牙山上的一次战役中英勇抗敌光荣负伤。
1941 年10 月18 日,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聂荣臻签发训令,对宁死不屈、光荣殉国的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位烈士及跳崖负伤的葛振林、宋学义两位同志予以表彰,并号召全体指战员向他们学习。
之后,几十年中,“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称号在全军、全国人民中广泛传播,获得了普遍的公众认同,成为了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同时,“狼牙山五壮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群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抗战并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事件载体。
这一系列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经由广泛传播,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反抗侵略、英勇抗敌的精神动力,成为人民军队誓死捍卫国家利益、保卫国家安全的军魂的来源。
在和平年代,“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仍然是我国公众树立不畏艰辛、不怕困难、为国为民奋斗终身的精神指引。
这些英雄人物及其精神,已经获得全民族的广泛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英烈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12.08•【分类】其他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英烈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今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12月4日至10日是第五个“宪法宣传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和保障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涉英烈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永远铭记英雄烈士的牺牲和奉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单独把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强调要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发布《关于加强“红色经典”和英雄烈士合法权益司法保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知》(法〔2018〕68号)《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法〔2022〕113号)等一系列司法政策性文件,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违法犯罪的意见》(公通字〔2022〕5号),发布保护英雄人物人格利益等典型案例,以司法手段捍卫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此次发布的涉英烈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涉及维护英烈人格利益、烈属合法权益、烈士纪念设施等案件。
重点涵盖以下4个方面:一是加大对英雄烈士人格利益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