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课程标准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3答案:B2. 哪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A. 正方形B. 等边三角形C. 圆D. 平行四边形答案:D3.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A. 5B. -5C. 0D. 10答案:A4. 计算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是正数?A. (-3) × (-2)B. (-3) × 2C. (-3) + (-2)D. (-3) - 2答案:A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A. 5B. 7C. 9D. 12答案:A6. 以下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frac{4}{8}\)B. \(\frac{5}{10}\)C. \(\frac{3}{6}\)D. \(\frac{7}{8}\)答案:D7.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10π厘米B. 20π厘米C. 30π厘米D. 40π厘米答案:B8. 一个数的立方是-8,那么这个数是?A. -2B. 2C. -8D. 8答案:A9.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厘米,两腰长为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A. 15平方厘米B. 12平方厘米C. 10平方厘米D. 8平方厘米答案:B1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那么这个数可能是?A. 4B. -4C. 4或-4D. 0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平方是16,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12.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913.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14. 一个数的倒数是\(\frac{1}{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1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答案:5或-516.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厘米。
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自然数?A. 0B. 1C. 2D. 32. 如果a和b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A. aB. bC. 1D. ab3.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2.5B. πC. √4D. 0.333...4. 一个圆的半径是5,那么它的面积是:A. 25πB. 50πC. 100πD. 200π5.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1B. -1C. 0D. 2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两腰相等,且底角为45°,那么它的腰长是:A. 4B. 6C. 8D. 107. 函数y = 3x + 2的斜率是:A. 2B. 3C. -3D. -28. 下列哪个选项是二次方程的根?A. x = 1B. x = 2C. x = -1D. x = 09. 一个数列的前三项是1, 1, 2,从第四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三项的和,那么第10项是:A. 143B. 144C. 145D. 14610.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它的边长是:A. 3厘米B. 6厘米C. 9厘米D. 12厘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或______。
1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是______。
13.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14.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15. 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16.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或______。
17.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18.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或______。
19.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______。
20.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______。
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1答案:B2. 一个数的75%是15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200B. 300C. 400D. 500答案:B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长的一半,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28B. 30C. 36D. 40答案:C4. 下列哪个选项是3的倍数?A. 12B. 17C. 19D. 21答案:D5. 一个数的1/4加上它的1/2等于1,这个数是多少?A. 2B. 4C. 8D. 16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一个数的1/3加上它的1/2等于7/6,这个数是_________。
答案:47. 一本书的价格是35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_________元。
答案:288.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2/5是男生,那么这个班级有_________名女生。
答案:169.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长是10厘米,宽是6厘米,那么它的高是_________厘米。
答案:210.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2小时后它行驶了_________公里。
答案:120三、解答题(共20分)11. 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长是40米,宽是25米。
现在要在其四周铺设一条2米宽的小路。
请问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小路的长是40米+2米×2=44米,宽是25米+2米×2=29米。
小路的面积是44米×29米=1254平方米。
12. 一个水果店有苹果和橘子两种水果,苹果的数量是橘子的3倍。
如果苹果和橘子的总数是120个,那么这个水果店有多少个苹果?答案:设橘子的数量为x,则苹果的数量为3x。
根据题意,x+3x=120,解得x=30,所以橘子有30个,苹果有3x=90个。
四、应用题(共25分)13. 一个工厂生产了一批零件,合格率为9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3B. 9C. 5D. 6答案:D2. 计算:25 + 13 - 7 = ?A. 25B. 31C. 18D. 15答案:B3. 两个相邻的数是9和11,求它们的差是多少?A. 2B. 9C. 11D. 18答案:A4. 如果3个苹果的重量是1.5千克,那么6个苹果的重量是多少?A. 1千克B. 3千克C. 6千克D. 9千克答案:B5. 将75分解为10的倍数和个位数的和,结果是多少?A. 70 + 5B. 60 + 15C. 80 + 5D. 50 + 25答案:A二、填空题1. 2 × 4 = ?答案:82. 15 ÷ 5 = ?答案:33. 十五减去两个苹果等于多少?答案:134. 一千加十等于多少?答案:10105. 二十减去六等于多少?答案:14三、计算题1. 某班有35位学生,男生有17位,女生有多少位?答案:18位解析:用班级总人数35减去男生人数17即可得到女生人数。
2. 今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用时25分钟,明天他骑得比今天快10分钟,他将用多长时间从家到学校?答案:15分钟解析:根据题意,明天的骑行时间比今天少10分钟,所以用时为25分钟减去10分钟,等于15分钟。
3. 小华买了一本故事书花了35元,他给了40元的钱币,他将得到多少找零?答案:5元解析:小华给了40元,所以找零为支付金额35元减去实际金额40元,得到5元。
四、应用题某书店购进了100本数学课本,其中60本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剩下的是小学二年级的课本。
问书店剩下多少本小学二年级的课本?答案:40本解析:在购进的100本课本中,有60本是小学一年级的,所以剩下的数学课本数量就是100减去60,等于40本。
五、综合题1. 小明的生日是9月15日,他今年9岁,那么他是在哪一年出生的?答案:2009年解析:由于小明今年已经9岁了,所以他的出生年份就是当年年份减去9,即2009年。
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请问下列哪个选项是数学中常见的无限级数?A. 1 + 2 + 3 + ...B. 1 - 1 + 1 - 1 + ...C. 1 + 1/2 + 1/4 + 1/8 + ...D. √2 + √3 + √4 + ...答案:C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3,4) 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A. 3B. 4C. 5D. √41答案:C3.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圆的面积?A. A = πrB. A = πr²C. C = 2πrD. C = πd答案:B4. 多项式 x² + 2x - 15 的因式分解结果是什么?A. (x + 5)(x - 3)B. (x - 5)(x + 3)C. (x + 3)(x - 5)D. (x - 3)(x + 5)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勾股定理?A.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的和。
B.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的差。
C. 在任意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D. 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边的平方等于两腰边平方的和。
答案:A二、填空题1. 请计算:(2x + 3)(4x - 1) = ________。
答案:8x² - 2x + 12x - 3 = 8x² + 10x - 32.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 2, 5, 8,则其公差 d = ________。
答案:5 - 2 = 33. 请计算圆的周长,若半径 r = 7cm,则周长 C = ________。
答案:C = 2πr = 2π(7) = 14π cm4. 请写出一个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________。
答案:y = ax² + bx + c5. 若 a, b, c 是等比数列,则 a/b = ________。
答案:a/b = b/c三、解答题1. 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前四项之和为 15,且首项 a1 = 2,求该等比数列的公比 q。
2024年教师课程标准测试小学数学训练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填空题(30分)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2.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3.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5.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6.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
7.(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8.资源开发与利用要坚持(育人为本),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为(教与学)提供有效支撑。
选择题(10分)1.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D )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A 四基B 四能C 三会D 核心素养2.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 C )①数据意识或数据观念②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③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④应用意识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以( D )为基础,需要通过设计特定的、情境化的、综合的数学活动来实现。
A 四基B 四能C 教学目标D 数学知识4.新课标建议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基础上、积极开展( A )的校本教研。
A 实践--问题--研究--改进B 问题--研究--改进--实践C 实践--研究--问题--改进D 问题--实践--研究--改进5.第二学段中具体情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不包括( A )。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一、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A. 坚持素养导向B. 强调数学应用C. 突出学科交叉D. 注重学科体系2. 以下哪项不属于数学课程内容的三个维度?()A. 数学知识B. 数学方法C. 数学思想D. 数学应用3. 在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以下哪个阶段的学生应具备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A. 小学阶段B. 初中阶段C. 高中阶段D. 大学阶段4. 以下哪个不是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A. 逻辑推理B. 数学抽象C. 数学建模D. 数学美学5. 以下哪项是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数学教育目标?()A. 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B.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C.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D.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维度。
7. 在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8.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学段。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12.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应用四个维度。
()13. 在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具备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20B) 25C) 37D) 40答案:C) 372. 计算12的平方根是多少?A) 3B) 4C) 5D) 6答案:B) 43. 若a + b = 8,且a - b = 2,则a的值是多少?A) 3B) 4C) 5D) 6答案:C) 5二、填空题1. 5 × 8 = ____答案:402. 面积为16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米。
答案:43. 在一条直线上,C点在A点的右边,B点在A点与C点之间。
若AC = 4cm,AB = 3cm,则BC = ____cm。
答案:1三、解答题1. 某种物品的质量是300g,其质量比例为1:5,请计算该种物品的总质量。
答案:总质量 = 300g × 6 = 1800g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3cm,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答案:面积 = 长 ×宽 = 8cm × 3cm = 24cm²周长 = 2 × (长 + 宽) = 2 × (8cm + 3cm) = 22cm四、证明题证明: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相加等于0。
设实数a是另一个实数b的相反数,即a = -b。
根据实数的加法定义,我们有a + b = (-b) + b = 0。
因此,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相加等于0。
证毕。
总结:本文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部分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填空题需要填入正确的数值,解答题要求通过计算或推理得出准确的答案,证明题需要给出合理的证明过程。
通过这些试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这些题目的答案已经给出,供学生参考核对,以便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2022年修订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的基本理念?A. 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 注重知识传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C. 强化数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D. 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被动接受答案:A2. 在《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中,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D.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答案:D3.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将数学课程分为几个学段?A. 两个学段B. 三个学段C. 四个学段D. 五个学段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提出的数学课程内容?A. 数与代数B. 几何C. 统计与概率D. 信息技术答案:D5. 在《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中,以下哪个不是数学课程实施的建议?A.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B. 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C. 重视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D. 降低数学课程的难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强调数学课程要体现____、____、____的总体目标。
答案: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7.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将数学课程分为____、____、____三个学段。
答案:小学、初中、高中8. 在数学课程内容中,数与代数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内容。
答案: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9.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提出,数学课程实施要关注学生的____,因材施教。
答案:个体差异10.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强调,数学课程评价要注重____、____、____的评价。
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D 以上选项均正确答案:D2、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A 共同进步B 主动学习C 积极交流D 主动参与答案:D3、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
A 创造性思维B 创新意识C 实践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4、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A 过程与结果B 直观与抽象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D 以上都是答案:D5、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
A 过程目标B 活动目标C 阶段性目标D 情感态度目标答案:A6、结果目标使用()表述。
A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B “经历”“体验”“探索”C “感受”“体会”D “能”“会”答案:A7、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和模型思想。
A 创新意识B 推理能力C 实践能力D 应用意识答案:B8、推理一般包括()。
A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C 间接推理和直接推理D 以上都是答案:A9、()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A 推理B 想象C 类比D 归纳答案:A10、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
A 创新意识B 实践能力C 推理能力D 模型思想答案:B二、填空题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答案:数量关系空间形式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问题解决、()。
答案:数学思考情感态度3、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5、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6、(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7、《标准》提出在(第二)学段引入计算器。
8、《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单选题:1、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2、《标准》安排了(B )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三、简答题:1、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答:(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答:(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3、课堂教学有哪三个要求?答:(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4、写出本学科课标的基本理念。
四、论述题: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1、(一)坚持“一个为本”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里的“发展”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赞赏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
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10)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的。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二)一、填空题: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
7、《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二、判断题:1、教师即课程。
(X)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V)3、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X)4、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X)5、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V)6、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
(V)7、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V)8、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V)9、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X)三、简答题:1、怎么认识数学?答:《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
《标准》对数学没有采取简单定义的方法。
因为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多元结构;社会与文化不仅推动着数学的发展,同时数学对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也起关键的作用;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从课堂教学的眼光看待数学:大众数学、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
2、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哪些变化?答: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
与此相伴的是,教师的角色要作出改变。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这就是说,数学课程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
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再次明确这一点,意在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空间。
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墨迹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的空间被“压缩”了,实际上《标准》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
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
3、一所学校期末考试二年、三年、五年、六年有如下题目。
(1)二年级:计算①438-175,②2573+824,③6632-2820,④10275-382(2)三年级:读出下面各数:①3004000 ②130040000(3)五年级:①125×32×25,②5330÷205,③(4)六年级: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5天完成,两人合作3天后,剩下的由乙单独做,需几天完成?以上命题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请具体说明。
答:二年级命题中④题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
三年级命题都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五年级命题中②③不符合要求,《标准》要求②中除数不超过两位数,③中分数混合运算不包含带分数。
六年级命题不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要求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而此题超过三步4、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答:(1)整合教学与课程。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三)一.名词解释:(5`*2=10`)1.数学模型: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