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第1课时2
- 格式:ppt
- 大小:711.50 KB
- 文档页数:10
2.5《我的家在这里》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介绍自己家的地址并分享自己喜欢的地方。
(重点)2.能够说出自己所在村庄或者社区名字的来历,对村委会和居委会有初步了解。
(重点)3.通过实践活动,自主探索社区景美、物美、人美、事美融合为最深的社区情怀,形成归属感,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理念。
(难点)评价任务:活动一:社区地况我熟悉(针对目标1、3)1.说一说根据课前小调查介绍自己的家活动二:社区探索发布会(针对目标2)1∙想一想根据课件出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2.大分享分享社区(村)名字由来活动三:社区活动我参与(针对目标3)1.小组活动:制作“最美社区”宣传思维导图2.视频欣赏魅力社区活动四:社区深情我最懂(针对目标3)1.阅读课本31页《井深情更深》回答问题2.童谣欣赏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景、物、人。
难点初步了解居委会和村委会。
教学过程世界很大,万物有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同学们的家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家”的相关话题一一《我的家在这里》第1课时请齐读课题贴板书活动一:社区地况我熟悉同学们无论你居住在城市、街道还是农村中,大家共同生活、彼此联系,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家”。
这里的家指的是在一定区域或者范围之内的家,我们称它为村庄或者社区。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小调查的信息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根据评价标准来看奖励几颗星?下面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并进行等级评价。
注意:信息不能随便外传,谨防上当受骗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发现,原来在我们生活的社区里美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中蕴藏无限欢乐和美好回忆。
活动二:社区探索发布会尽管我们熟悉这里,但也有同学提出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PPT首先来看到1哪位同学想发表你的观点?自由举手发言师总结3.在我们的社区里经常看到或者听到居委会、村委会......等部门名称,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为本社区内的居民服务、维护业主利益、组织居民开展一些有益活动,所以有问题的时候要及时联系这些部门。
幼儿园我的家教案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级别的教育教学,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家庭的基本概念,认识家庭成员,掌握中文基本词语,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家庭成员和家具•学会家庭成员和家具的中文名称•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教学要点本课程将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教学:1.家庭成员2.家具3.绘图和绘画4.讲述故事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家庭成员1.以大幅图片或相册为讲解方式,与小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家庭照片。
2.通过照片介绍家庭成员,告诉学生家庭成员的中文名称。
每名学生的家庭往届将单独请家长于第二课堂时间讲解。
3.通过互动游戏“找爸爸,找妈妈,找奶奶,找爷爷”,让学生感受家庭成员的热情和陪伴,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家具1.通过家庭照片,介绍家里的家具并告诉学生它们的中文名称。
2.介绍一些学生可能不了解的家具,如电视、冰箱等,以扩展学生的生活常识。
3.教学过后,安排专门游戏练习,让学生找到课室里或家里的各种家具。
第三部分:绘图和绘画1.安排幼儿手工活动,教他们画家庭成员、家具、房子等。
2.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绘图过程,尽量摆脱干扰,避免浮躁的情况,提高绘画技巧。
第四部分:讲述故事1.安排幼儿听故事活动,讲述一个宝贝和他的家庭成员和家具之间的故事。
2.鼓励学生们通过自己过去生活中经历的事情来讲述故事,学习成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会选择下列项目评估学生:1.小班互动游戏“找爸爸,找妈妈,找奶奶,找爷爷”2.家庭成员和家具中文单词学习3.绘图和绘画手工活动4.报告一则自己的家庭故事教学方法•图片和相册的讲解方式•互动游戏•绘图和手工活动•听故事和讲述故事教学建议•在教学前让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分享他们的家庭故事,以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为教学做好铺垫。
•在教学前让学生看看图书馆的书籍,了解家庭概念和中文词汇。
•教学后让学生画他们的家庭,增加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我的家教学设计之二-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录音,了解录音中那位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的。
2.能依据要点、清楚、明确地介绍自己的家,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教学时间1教时教学重点能依据要点、清楚明确地介绍自己的家,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课前预备按本次训练的内容与要求,课前让同学向家长询问有关状况(如家庭地址、父母的工作单位等),然后抓住“你的家可爱在哪里〞这个重点作好预备。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家,而且对家里的状况都格外了解,我们怎样才能把家里的状况介绍给人家听。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听说训练——我的家。
板书:我的家二、明确训练内容和要求。
1.介绍自己的家,要求做到什么①在介绍内容上,要表达“听说内容〞中所提出的3个要点;②尽言在表达上,要把事情说清楚,语句要完整前后意思连贯,家庭地址要说明确;③对别人的介绍(包括录音中哪位同学的介绍)要认真听,吸取别人介绍的优点,改良自己介绍的缺乏。
)三、学习介绍方法。
1.你是按怎样的挨次介绍2.指导同学学习课文的“听说提示〞,提问你的家可爱在哪里(如环境美丽、洁净、住房宽敞、父母慈祥、热忱好客、团结和谐等.)四、听录音或听老师叙述,然后评议。
1.要求同学认真听,听清这位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听后评议,这位同学哪些地方介绍得好(引导同学从两方面进行评议:①条理清楚。
先介绍家住哪里,家里有哪些人,在哪里工作,再介绍我的家可爱在哪里。
②有重点地介绍了我的家是尊老爱幼,团结和谐的幸福家庭。
这位同学从奶奶怎样疼爱我们,爸爸奶奶怎样严格要求我,我们又怎样关怀奶奶等三方面作了具体介绍,使人听了印象深刻。
)五、列介绍提纲。
六、练习说话。
自由说.指生说七、评议。
1.条理是否清楚2.是否抓住要点说3.家的可爱有否说清楚,说明确4.说话是否清楚、完整、意思是否连贯八、再次练习说话。
同桌互说、互评,老师巡回指导。
(说话举例见(教参))◆我的家教学设计之二一文由chinesejy教育网.chinesejy 搜集整理,版权归全部,转载请注明出处!。
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Part A 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My home》‘我的家’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My home》是新版PEP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家”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展开的。
这节课为新授课,是第四单元A部分的第一课时。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要学习有关房间的五个单词及“描述和询问物品在哪里”的句型。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本节课掌握程度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本单元后阶段有关对话的掌握,在本单元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在十—-十一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
而且他们接触英语已经有一年半时间,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在我所教的6个班级里,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他们乐于模仿,每节课所要求学会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够掌握。
有15%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他们善于表演,有较好的语感,但有5%的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方面:(一)知识与技能:1.能听说认读bedroom,study,等五个单词。
2.能用本课句型询问物品所在的地点 --Is she/he in the...? --Yes,she/he is.No,she/he isn’t.3.能根据情境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和设置情景来学习本课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热爱自己的家。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5个表示房间的新词:bedroom,study,living room,kitchen 。
二年级上册第一课讲解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是《我的家》。
本课主要围绕“家”这个主题,让学生了解家的定义、成员和住所等方面的知识。
课文内容主要介绍了小作者的家庭成员以及家庭生活的情况。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2. 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日常用语,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3.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来介绍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通过图片或实物来引出话题“家”,让学生能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家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呈现课文教师可以播放课文的录音或者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对生词进行解释。
学生可以配合课文配图来理解课文内容。
Step 3 学习生词教师可以在黑板或PPT上呈现课文中的生词,比如家庭成员的称谓,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等。
通过图片或动作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Step 4 学习句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来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如“我有一个爸爸。
”、“我有两个妹妹。
”等。
让学生模仿并复述自己家的情况。
Step 5 操练对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互相询问家庭情况,并用句子回答。
例如:“你有兄弟姐妹吗?” “是的,我有一个妹妹。
”Step 6 拓展活动可以请学生画家庭人物图片,利用图片来做口头描述,并让其他同学来猜测他的家庭成员。
Step 7 课堂巩固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和活动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如猜家庭成员的谁是谁的游戏,或者做一个小剧场表演等。
Step 8 课堂小结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所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同时也可以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Step 9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庭成员的描述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子来完成。
Step 10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对下节课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安排。
《我的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掌握描述家的外貌和室内布局的相关词汇。
2.能够准确运用所学词汇,描述自己的家庭环境。
3.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与珍惜,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家的外貌和室内布局的相关词汇的学习与运用。
2.难点:如何借助所学词汇,进行简洁清晰的描述。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物品。
2.教材准备:相关家庭布置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3.课前准备:对所学词汇进行复习和整理,准备相关练习题目。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家庭布置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讨论家的重要性,营造学习氛围。
2.学习新知:介绍家的外貌和室内布局的相关词汇,帮助学生掌握并理解。
3.操练:设计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句子组合和描述练习。
4.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对家的描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相互欣赏和学习。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自己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情感表达,并进行个人经历分享。
6.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关键词汇和句式,并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家庭环境进行描述。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描述家的能力上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加强相关练习。
下一节课我将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性化辅导,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描述能力,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情感表达和感恩之心。
第1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家庭的基本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关心。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和关心。
2. 学生如何与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家庭照片、家庭视频等。
2. 学生:提前了解自己的家庭,收集家庭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家庭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激发学生对家庭的兴趣。
二、探究家庭的基本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家庭的基本组成,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亲戚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等。
3. 教师总结家庭的基本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进行访谈,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活、工作、兴趣爱好等。
2. 学生记录访谈内容,整理成一份家庭报告。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关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家庭的基本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家庭故事?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二、实践活动1.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访谈内容,整理一份家庭报告,包括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生活、工作、兴趣爱好等。
2.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家庭报告,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三、讨论与交流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关心?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如帮助家人、关心家人、尊重家人等。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再次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关心,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小学一年级语文《我的家》教材教案三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我的家》精选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 (情感、知识、技能)1、得要尊敬老人、爱爸爸、爱妈妈。
2、能正确、清楚、响亮地用一句话回答自己家的地址,家里有哪几个人。
重点能正确、清楚、响亮地各用一句话回答课后三个问题。
难点用普通话正确练说。
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片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听说要求。
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今天这接课就请每个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出示课题:4 我的家(听说训练)2、出示投影片:小朋友,这是丁丁的家,我们先仔细看图,在介绍丁丁的家和自己的家时,发音要正确,说话要清楚,声音要响亮,别人在介绍时要注意认真听。
板书:正确、清楚、响亮(二)、指导看图,学习说话。
1、我们先让丁丁来介绍一下他的家。
播放录象。
(小朋友,你们好!我叫丁丁。
我的家在农村。
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共五口人。
)2、丁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根据小黑板上的问题回答。
小黑板出示题目:家在那儿?家里有那几个人?3、你们听到了,刚才丁丁说得多好啊。
说话完整,发音正确、清楚、响亮。
看那个小朋友能学着他的样子介绍一下丁丁的家。
(1)、指导说第一个问题:丁丁的家在哪里?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从院子里到院子外仔细看图,知道丁丁的家在农村。
(屋顶有烟囱,屋后养着猪,爷爷拿着锄头等。
)a、指名说:丁丁的家在农村。
b、同桌互说。
(2)、指导说第二个问题:丁丁的家里有哪几个人?要注意从年长的说起。
A、指名说:丁丁的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他自己,共五口人。
B、师生回答。
C、同桌问答。
4、下面我们就学着丁顶的样子来介绍自己的家。
(在小黑板的问题前加一个“你”)(1)、指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说清家庭住址。
家在农村的要说清楚住在**镇**村。
家在城镇的要说清在**路几号。
)先让学生自由练说。
师生回答。
师:你家在哪儿?生:我家在**镇**村。
最后开小火车练说。
《我的家》教案范文课题:《我的家》敔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家》教学内容及目标:1.了解“家”是我们常住的地方,了解家的形状、构造等。
2.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表达和描述自己的家庭。
3.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和认同感,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家”的概念,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故事、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一张自己家的照片或图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谈论“家”的概念,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情况。
2.观看视频或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和讨论。
二、学习《我的家》(15分钟)1.听故事《老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家”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家的重要性。
2.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我的家》,学生跟读。
3.写作练习:让学生以“我的家”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家庭。
三、讨论家的构造(15分钟)1.提问:什么是家?家的形状有哪些?家的构造是什么?2.学习家的构造: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家的构造,如房子、门窗、屋顶等。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家的构造特点,并向全班汇报。
四、家庭画册制作(20分钟)1.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片或图画,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庭。
2.制作家庭画册:让学生在绘画纸上画出自己的家庭,可以用彩色纸、贴纸等装饰。
3.分享和交流: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展示。
五、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家”的重要性和建设美好家庭的意义。
2.展望:鼓励学生关心家庭,珍惜家人,为建设和谐家庭贡献力量。
六、课后作业(5分钟)1.完成《我的家》课文的背诵和默写。
2.小组写作:每组选取一位同学的家庭图画或照片,合作写一篇短文描述。
3.完成家庭画册的装饰和润色,准备下节课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家”是什么,能够描述自己家庭的构造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