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导学案[2]PPT幻灯片
- 格式:ppt
- 大小:957.00 KB
- 文档页数:8
4.3 第2课时 利用“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学习目标】1.掌握“角边角〞、“角角边〞作为条件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2.利用“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精读一遍教材P100-P101页,利用“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针对课前预习二次阅读教材,并答复以下问题.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课本或导学案上,准备课上讨论质疑.【课前预习】1.以下三角形全等的是2.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或 3. 如图,,那么与相等吗?3.自主预习书本P100-P101页.【课堂探究】专题一、探究“角角边〞的判定方法1.假设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和,它们所夹的边为2。
你能用量角器和刻度尺画出这个三角形吗?4 2 44 2342 3(1)(2)(3) (4)2.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专题二、探究“角角边〞的判定方法1.假设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45°,且45°所对的边为3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3cm2.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由此我们得到两种新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规律整理表述:〔1〕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或“〞〔2〕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或“〞专题三、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应用例1: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O是AB的中点,∠A=∠B,△AOC≌△BOD吗?为什么?例2:如图,∠B=∠C ,AD平分∠BAC,你能证明△ABD≌△ACD?假设BD=3cm,那么CD有多长?【学习小结】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学习了哪些方法?【课堂检测】1.如以下列图,∠B=∠C,AB=AC,那么△ABE≌△ACD吗?请说明理由。
★2.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请说明理由。
★★3.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BC,且AD=BC,你能说明BO=DO吗?〔请用两种不同方法去说明〕【稳固作业】1.如右图,∠A=∠D ,∠1=∠2,那么要得到△ABC ≌△DEF ,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A .∠E=∠B B .ED=BC C .AB=EFD .AF=CD2.如上图,∠A=∠D ,∠1=∠2,要根据“AAS 〞得到△ABC ≌△DEF ,还应给出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
2、学习北方抗日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
【难点】学习本文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
【预习板块】
1、你认为课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可以是修辞美、用词美也可以是句式美。
)
【探究板块】
2、重点语段赏析:朗读第七段,思考相关问题。
(1)白杨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几个词来概括?
(2)本段作者由树写到人,赞美了什么人?作者为什么会由树写到人?
(3)作者展开联想的话共有几句?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属于什么句式?
【作业板块】
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3、最能表达这段文字的意思的词语是:()
A.笔直B.绝无旁枝 C.倔强挺立 D.力争上游
5、同学们,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如:心灵善良是一种美、朴素是一种美、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第2课时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其大小比较【学习目标】1.通过由正方形面积求边长,让学生经历的估值过程,加深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理解,感受无理数,初步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2.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感受无理数。
2.学习难点:感受无理数。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填空: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的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2.填空:(1)因为_____2=36,所以3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即=_____;(2)因为(____)2=,所以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即=_____;(3)因为_____2=0.81,所以0.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即=_____;(4)因为_____22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即=_____.3.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4,它的边长等于多少?谁会用算术平方根来说这个正方形边长和面积的关系?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1,它的边长等于多少?用算术平方根来说这个正方形边长和面积的关系?〔指准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面积1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边长=,等于多少?〔看以以下列图〕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2,它的边长等于什么?因为边长等于面积的算术平方根,所以边长等于〔板书:边长=〕.〔上面三个图的位置如下所示〕=2,=1,那么等于多少呢?求等于多少,怎么求?在1和2之间的数有很多,到底哪个数等于呢?我们怎么才能找到这个数呢?我们可以这样来考虑问题,等于的那个数,它的平方等于多少?第一条线索是那个数在1和2之间,第二条线索是那个数的平方恰好等于2.根据这两条线索,我们来找等于的那个数.2=〕1.3的平方等于多少?〔师生共同用计算器计算〕1.69不到2,说明1.3比我们要找的那个数小.1.3小了,那我们找1.5,1.5的平方等于多少?〔师生共同用计算器计算〕2.25超过2,说明1.5比我们要找的那个数大.找1.3小了,找1.5又大了,下面怎么找呢?大家用计算器,算一算,找一找,哪个数的平方恰好等于2?等于1.41421356点点点,可见是一个小数,这个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相比有点不同,有什么不同呢?第一,这个小数是无限小数〔板书:无限〕. 是无限小数,又是不循环小数,所以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除了,还有别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吗?无限不循环小数还有很多很多,、、、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板书:、、、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那怎么求、、、这些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值呢?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来求.二、边学边练1、用计算器求以下各式的值:(1)〔精确到0.001〕; (2).〔按键时,教师要领着学生做;解题格式要与课本上的相同〕2、填空:(1)面积为9的正方形,边长==;(2)面积为7的正方形,边长=≈〔利用计算器求值,精确到0.001〕.3、用计算器求值:(1)=;(2)=;(3)≈〔精确到0.01〕.4、选做题:(1)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2)观察上表,你发现规律了吗?根据你发现的规律,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以下各式的值:=,=,=,= .三、我的感悟这节课我的最大收获是: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四、课后反思第12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1 平方差公式一、导入激学灰太狼开了租地公司,一天他把一边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慢羊羊种植。
五年级语文下册《自相矛盾》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故事情节,感受文言文语言特点。
2.熟读课文,明确文章中心,感悟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寓意。
学习流程:
一、解释句中加粗的字。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
2.其人弗能应也。
()()
二、说说句子的意思.
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不可同世而立。
三、根据你对原文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2.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四、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像楚国人那样的人或事吗?请举例说说(不超过200字)。
五、背诵本篇课文。
第2课时《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导学案【学习重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学习难点】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情境导入】: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
而德国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却说:每个人都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两位哲学家的话该如何理解?【知识梳理】1.哲学的含义:①从本义看②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③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④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2.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合作探究】1. 书本第8页方框问题2.书本第8页方框问题3. 书本第9页方框问题4. 书本第9页方框问题【澄清误区】请判断,并说明理由: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2、哲学使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疑难点拨】1、全面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⑴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⑵特点:哲学是自觉形成的,具有系统化,理论化。
世界观是零散的,自发形成的。
⑶存在: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
联系:⑴哲学和世界观研究的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⑵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2、全面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⑴含义:哲学研究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学说。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事物运动规律的科学。
⑵对象:哲学以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为研究对象。
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事物为研究对象。
⑶任务: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⑷作用: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指导。
具体科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3. 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第2课时@耳旦标f1.通过实践感知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的作用和串、并联电路的结构特点,学会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2.重点:尝试画简单串、并联电路图,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3.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预习导学—75*不讲—、电路的连接方式1.由用电器串联组成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由用电器并联组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点叫做电路的分支点.电源两极到两个分支点的部分电路叫做十路,两个分支点间的各条电路叫做支路.2.下而两个电路屮,左边的电路是出联电路,右边的电路是并联电路.3.(1)在下列电路图中标出电流流动的方向.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负极流入的过程中, 并联电路有电流分合的现象,串联电路没有电流分合现象.(2)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主要看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用电器是串联的,电路就是一串联电路;用电器是并联的,电路就是并联电路.4.如图所示的电路屮,属于串联接法的是⑴)二、生活中的电路连接5.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用电器是并联连接的;城市街道的路灯是并联连接的;节日的小彩灯是串联连接的;电冰箱的压缩机与灯泡是并联连接的.6.观察手电筒的结构图,在下列虚线框中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7.教室里第一排的两盏灯是市门口的一个开关控制的,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岀相应的电路图, 并说出英连接方式.答案并联.[合作撵究不议不讲1.有一个电源、一个开关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哪几种接法?(小组合作动手探究)⑴画出电路图,并用箭头标出开关闭合后电流流动的方向.(2)用“电流法”(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用电器流向负极的过程川,电流没有分开现彖的电路是串联电路,有分开汇合现象的电路是并联电路)判断所画电路图是串联还是并联.(3)连接实物电路,并用箭头标出闭合开关后电流流动方向.(4)讨论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特点:日.结构特点__________ .b.电流特点 _________ .并联电路特点:鱼结构特点__________ .b.电流特点__________ .2.为了探究串联电路屮,“熄火一盏灯,另一盏灯是否仍然发光”的实验,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根据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需要的器材有:电源、开关、导线若干、两个灯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虚线框内画出他们实验的电路科: .............|£3|⑶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是断亓…帚接由曲鹵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使两盏灯同时发光.⑷取下Li观察到_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串联电路有(a)、(c),并联电路有(b)、(d).(a) (b) (c) (d)。
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课程导入】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它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的微细结构。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光学显微镜,也有电子显微镜。
在中学生物实验室里,使用较多的是一种学生用的光学显微镜。
【聚焦课标】1、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模仿层次2、初步养成规范使用实验仪器的良好习惯。
——经历、反应层次【自主学习】1、取镜和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边的地方。
2、对光转动___________,使低倍镜正对___________,然后将遮光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用_______眼注视目镜内,_______眼一定要睁开,便于画图。
转动___________,观察到目镜内有圆形的亮圈,叫做___________。
3、观察把印有“P”或“上”字的薄纸片放在载玻片上,制成玻片标本。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
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载玻片为止。
用_______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4、收镜实验完毕,将玻片从载物台上取下,用纱布将显微镜擦拭干净。
将压片夹转向___________,反光镜移动到___________方向。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_______________,将镜筒下降。
将显微镜送进镜箱。
【合作学习】一、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讨论:1、使用显微镜,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什么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二、分组实验:“学习使用显微镜”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1、在对光过程中,转动遮光器,让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视野的明亮程度有什么变化?转换反光镜,比较用平面镜和凹面镜观察时,视野的明亮程度有什么不同?2、将印有“P”或“上”字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你在视野中看到的是什么字?从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正像还是倒像?如果这个字偏在视野的左上方,试一试,怎样才能将它移到视野的中间?3、如果把字写在一张不透明的纸上,观察的结果是否相同?【巩固练习】1、显微镜的物镜是40x,要观察放大600倍的物像,应选用的目镜是()A.20× B.15× C.10× D.5×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5×;物镜40×3、在光线条件比较差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时,应该()A. 调大光圈,用平面反光镜B.调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镜C.调小光圈,用平面反光镜D.调小光圈,用凹面反光镜4、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转动下列哪个结构,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A.转换器 B.遮光器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5、图②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和。
第2 课时1.知道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
2.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重点: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4.结合具体的工业区,分析影响其形成和分布的条件,同时感受工业基地创造的价值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体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1.连线:A.沪宁杭地区①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京津唐地区②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C.辽中南地区③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④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A——③;B——①;C——②;D——④1.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2.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3.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4.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5.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是(C)A.香港B.西昌C.北京中关村D.上海6.北京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主要优势是(B)A.自然资源丰富B.人才密集,技术优势C.地形平坦,气候温和D.经济发达,地广人稀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辽中南工业区的数字代号是①。
(2)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是沪宁杭工业区,在图上的数字为④,该工业区的发展优势主要有:A.地理位置: 腹地宽广,位于我国南北的中心位置;B.运输条件: 海陆交通和长江航运为主,处于枢纽地位;C.自然条件: 地势低平,雨热同期,河网密布;D.科技条件: 科技力量雄厚;E.人口与劳动力条件: 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
(3)⑤表示的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不利自然条件是缺乏矿产和能源资源。
2.将下列产品按高新技术产品和传统产品进行分类,将序号填入下表。
①汽车②服装③大米④卫星⑤计算机软件⑥图书⑦芯片⑧纸⑨计算机⑩纳米材料3.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有:①知识和技术密集,科技人员的比重大,职工文化、技术水平高;②资源、能量消耗少,产品多样化、软件化,批量小,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③研究开发的投资大;④工业增长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