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控制编码的历史回顾2014
- 格式:pptx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43
差错控制编码基本原理
以下是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1.编码器:编码器是负责添加冗余码的模块。
它将待发送的数据分割成块,并根据特定的编码规则生成冗余码。
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码(CRC)、海明码等。
2.冗余码:冗余码是编码器生成的额外信息,用于检测和纠正差错。
冗余码通常通过对数据进行其中一种计算生成,能提供额外的冗余信息以便于差错检测和纠正。
不同的冗余码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比特错误检测能力、纠正能力等。
3.传输:编码器将原始数据和冗余码一同发送给接收方。
传输介质可能会引入噪声、干扰和差错,可能会导致数据发生变化。
4.解码器:解码器负责接收和解码接收到的数据。
它使用相同的编码规则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并生成相应的冗余码。
5.比较和校验:解码器将解码后的数据和接收到的冗余码进行比较和校验。
如果冗余码与接收到的数据一致,说明数据未发生错误。
否则,说明数据发生了差错。
6.纠错:当解码器检测到差错时,纠错算法会尝试恢复或修正接收到的数据。
纠错的能力取决于所使用的具体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一般来说,能够检测到错误的位数并进行纠正的编码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纠错能力。
总结来说,差错控制编码通过添加冗余码在传输数据时提供了差错检测和纠正的能力。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发送方使用编码器对数据进行编码,添加冗余码;接收方使用解码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并进行差错检
测和纠正。
不同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码技术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第十章差错控制编码要点差错控制编码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以便检测和纠正传输中可能发生的差错。
差错控制编码在通信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本文将介绍差错控制编码的要点。
一、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1.码长:指编码后的码字的比特数,通常用n表示。
2.编码率:指信息比特数与编码后码字比特数的比值,通常用k/n表示。
3.控制码:指为了实现差错控制目的而对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冗余信息。
二、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1.奇偶校验码:是一种简单的控制编码方法,通过对数据位逐个进行异或操作,实现对单比特差错的检测。
2.海明码: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编码方法,具有较强的差错检测和纠正能力,通过增加冗余位实现差错控制。
3.基于重复编码的差错控制方法:将原始数据重复发送多次,接收方通过多次接收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4.奇偶交替码:通过在编码时交替插入奇校验码和偶校验码,实现对多比特差错的检测。
三、海明码的编码和解码过程1.编码过程:将原始数据划分为若干组,每组加入冗余位,构成海明码。
2.解码过程:接收到的码字进行差错检测,如果出现差错,则通过海明码纠正算法对错误位进行纠正,从而得到正确的数据。
四、差错控制编码的应用1.数据通信中:通过差错控制编码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2.存储介质中:差错控制编码可以帮助存储介质有效地纠正和恢复错误,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数字广播和电视中:通过差错控制编码可以提高接收端得到的信号质量,减少传输的差错。
4.网络传输中:差错控制编码可以提高网络传输的可靠性,降低数据传输中的错误率。
五、差错控制编码的性能评估1.可靠性:差错控制编码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差错概率、纠错率和误码率来衡量编码的性能。
2.码长和编码率:码长和编码率是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参数,选择合适的码长和编码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平衡传输效率和纠错能力。
差错控制编码的原理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差错控制编码这个超有趣的东西。
差错控制编码呢,就像是给信息穿上一层保护甲。
你想啊,咱们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就像在一个有点乱哄哄的世界里传小纸条。
这个世界呢,到处都有干扰,就像调皮捣蛋的小怪兽,总想把咱们的信息搞乱。
比如说,你在电话里跟朋友聊天,有时候会听到刺啦刺啦的声音,这就是干扰在捣乱啦。
那差错控制编码是怎么应对这些干扰小怪兽的呢?其实就是给信息加一些特殊的规则。
就好比咱们平时玩游戏有规则一样。
比如说,我们要传递一个简单的数字“5”。
在没有差错控制编码的时候,这个“5”就赤裸裸地在信息通道里走,很容易被干扰变成别的东西。
但是有了差错控制编码呢,我们可能会把“5”变成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比如“101”,这里面的“1”和“0”的排列是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来的。
再打个比方哈,就像咱们寄快递。
如果直接把一个小物件就那么随便一放就寄出去,很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就损坏了。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小物件精心地包装起来,放在一个有保护的盒子里,还在盒子上贴上各种说明和标识,那这个小物件就安全多了。
差错控制编码就像是给信息精心打包,让它在传递过程中更安全。
从技术上来说,差错控制编码有很多种方式。
有一种叫奇偶校验码。
这就像是给信息配上一个小跟班,这个小跟班的任务就是让信息里的“1”的个数是奇数或者偶数。
比如说我们要传递“101”这组信息,我们规定是奇数校验,那这个小跟班就是“1”,因为加上这个“1”后,“1011”里面“1”的个数就是3个,是奇数。
如果在传递过程中,有一个“1”被干扰变成了“0”,那收到信息的一方一检查,发现“1”的个数不对了,就知道这个信息有错误啦。
还有一种更厉害的叫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这就像是给信息做一个超级复杂的数学标记。
它会根据信息的内容算出一个校验码,这个校验码就像是信息的一个独特的身份证。
在接收端呢,再根据收到的信息重新计算这个校验码,如果算出来的和收到的校验码不一样,那就说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问题了。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差错控制编码是一种通信中常用的技术,它通过添加特定的编码格式,来检测和纠正误码,使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以提高。
在差错控制编码的使用中,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技术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类型,下面将围绕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进行详细阐述。
一、前向纠错编码前向纠错编码也称为FEC编码,它是最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之一。
该编码在传输数据前,会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一定的编码序列,并添加冗余信息用于检测和纠正差错。
在传输过程中,可以根据接收端反馈的差错信息,对数据进行快速的差错纠正。
前向纠错编码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手机数据传输、卫星通信等。
二、循环冗余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也称作CRC码,它是一种针对数据传输差错控制高效的编码方式。
和前向纠错编码不同,CRC码是根据一定的多项式算法,对原始数据块进行编码,产生冗余校验码。
通过比对接收端根据校验码计算出来的生成码和发送端发送过来的校验码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差错。
CRC码常用于数据存储和传输领域,例如局域网通信、文件传输等。
三、哈希校验码哈希校验码是差错控制编码的一种,其运用了哈希函数的原理,将参考数据块按照一定的哈希算法转化为哈希值。
在传输过程中,接收端也将接收到的数据块用同样的哈希算法转化为哈希值,然后和发送端的哈希值进行比对判断差错情况。
哈希校验码广泛用于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检查等场合。
四、海明编码海明编码是一种纠错码,也是前向纠错编码的具体形式之一。
该编码方式通过将原始数据划分成一定的字节块,并添加多组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的添加方式是通过将每个字节表示为二进制数的形式,然后构成一个矩阵进行计算得出。
在传输过程中,接收端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块进行计算,根据校验码快速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
海明编码常用于CD、DVD等数字光盘以及RAM、Flash等内存存储领域。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差错控制编码,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数据传输的高效和准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进行使用和优化。
第一章1.(B)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特定的信息。
A:射频识别技术B:条码C:信息代码D:信息编码2.(B)是指一组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
A:条码B:代码C:射频识别技术D:信息代码3.(A4.(A5.DA6.(A7.A8.应用需要,在结构上与处理方法相一致。
A:唯一性B:合理性C:简单性D:规范性9.(A)是指区别系统中每个实体或属性的唯一标识。
A:唯一性B:简单性C:合理性D:规范性10.在代码设计的原则中,(A)是指有快速识别、快速输入和计算机快速处理的性能。
A:快捷性B:易识别性C:简单性D:合理性A:0B:1C:2D:3A:0B:1C:2D:3A:0B:1C:2D:3A:15.A:16.A多选1.A:2.A码正确答案为:a,c3.代码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A: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个分类对象(实体)。
B:加快输入,减少出错,便于存储和检索,节省存储空间。
C:使数据的表达标准化,简化处理程序,提高处理效率。
D:能够被计算机系统识别、接收和处理。
正确答案为:a,b,c,d 4.在信息系统中,代码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A:唯一化B:标准化C:规范化D:系统化正确答案为:a,c,d5.在信息系统中,代码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A:唯一化B:标准化C:规范化D:系统化正确答案为:a,c,d6.A判断1.2.码的3.204.影响信息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条空结构和窄元素的宽度。
正确答案为:对5.影响信息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条空结构和窄元素的宽度。
正确答案为:错6.1981年128码由ComputerIdentic公司推出。
EAN-128条码于1981年被推荐应用;而93条码于1982年投入使用。
正确答案为:对7.特德?威廉斯研制出第一个二维条码码制—49码。
这是一种非传统的条码符号,它比以往的条码符号具有更高的密度。
正确答案为:错8.1999年Symbol公司推出二维条码PDF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