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 试 大 纲
- 格式:doc
- 大小:141.00 KB
- 文档页数:4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64 软件工程导论适用专业: 083500 软件工程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分析设计题:5小题,共8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软件工程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为《软件工程导论》,该科目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软件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1章软件工程学概述1.软件危机2.软件工程3.软件生命周期4.软件过程第2章可行性研究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2.可行性研究过程3.系统流程图4.数据流图5.数据字典6.成本/效益分析第3章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任务2.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3.分析建模与规格说明4.状态转换图5.验证软件需求第4章总体设计1.设计过程2.设计原理3.启发规则4.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5.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第5章详细设计1.结构程序设计2.人机界面设计3.过程设计的工具4.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5.程序复杂程度的定量计算第6章实现1.编码2.软件测试基础3.软件测试过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3.软件测试技术白盒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技术4.调试第7章维护1.软件维护的定义2.软件维护的特点3.软件维护的过程4.软件的可维护性第8章面向对象方法学1.面向对象建模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2.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建立对象模型,建立动态模型,建立功能模型3.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启发规则,软件重用,设计与优化4.面向对象实现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风格,测试策略第9章软件项目管理1.估算软件规模2.工作量估算3.进度计划4.人员组织5.质量保证6.软件配置管理7.能力成熟度模型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四、样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江西师范大学文件校发〔2013〕79号关于印发《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 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学院、处(室、部、馆),各直附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已经学校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江西师范大学 2013年7月3日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以下简称“推免工作”,相关学生简称“推免生”),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符合推免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学校择优遴选后,可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
第三条 推免工作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和择优选拔等原则。
在对学生平时综合素质考核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能等方面的考查。
第四条 推免工作应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五条 学校成立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本科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和校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监审处、校团委、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教师教育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教授代表为小组成员。
推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研究生院,办公室主任由研究生院负责人兼任。
第六条 各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各硕士点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为成员的推荐选拔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人员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三章 遴选条件第七条 学校从具备下列条件的校本部学生中择优遴选推免生:1.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热爱学校,无故意损害学校声誉和财物的行为。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921音乐分析适用专业: 135101音乐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共分为理论实践写作综合题、文字分析论述题两大类:1.为旋律配置四部和声(50分)2.分析音乐片段的调式、调性、和声语汇(25分)3.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构成要素及作品特色(75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音乐分析》科目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的部分内容。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和声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四部和声的习作,并能运用曲式与作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主要内容概要(一)和声学1.大小调式自然音和声体系2.离调(副属和弦)3.和弦外音4.近关系转调(二)曲式与作品分析1.曲式结构主要包括:(乐段,单二、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典型的奏鸣曲式)2.对指定音乐作品写出文字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曲式结构、和声、调性布局、主题及其发展以及音乐语言及其他要素的运用特色。
参考教材:1.《和声学》,斯勃索宾等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和声的理论与应用》,桑桐著,上海音乐出版社3.《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4.《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等著,上海音乐出版社四、样卷(一)为下列旋律配置四部和声(50分)(二)分析并标出下列音乐片段的调式调性、和声语汇(25分)(三)分析并写出作品的曲式结构图、调式调性,并简述其音乐特征(75分)。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47高等代数适用专业: 070101基础数学、070102计算数学、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4应用数学、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071400统计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解答题:6小题,每小题17分,共102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代数科目考试内容包括高等代数等1门数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多项式§1.数域。
§2.一元多项式。
§3.整除的概念。
§4.最大公因式。
§5.因式分解定理。
§6.重因式。
§7.多项式函数。
§8.复系数与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9.有理系数多项式。
§10.多元多项式。
§11.对称多项式。
第二章行列式§1.引言。
§2.排列。
§3.n级行列式。
§4.n级行列式的性质。
§5.行列式的计算。
§6.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
§7.克拉姆(Cramer)法则。
§8.拉普拉斯(Laplace)定理、行列式的乘法规则。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1.消元法。
§2.n维向量空间。
§3.线性相关性。
§4.矩阵的秩。
§5.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
§6.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第四章矩阵§1.矩阵概念的一些背景。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 试 大 纲科目代码、名称: 722高等数学(决策学方向) 适用专业: 0701Z1决策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内容结构:微积分。
题型结构为计算题、求解题和证明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 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0sin lim 1x x x →= 1lim 1xx e x →∞⎛⎫+=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7.理解无穷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 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 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 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 高阶导数 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微分中值定理 洛必达(L'Hospital )法则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 函数的极值 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函数图形的描绘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经济意义(含边际与弹性的概念),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会求反函数与隐函数的导数.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4.了解微分的概念,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5.理解罗尔(Rolle )定理.拉格朗日( Lagrange)中值定理.了解泰勒定理.柯西(Cauchy)中值定理,掌握这四个定理的简单应用.6.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7.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函数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a b 内,设函数()f x 具有二阶导数.当()0f x ''>时,()f x 的图形是凹的;当()0f x ''<时,()f x 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和渐近线.9.会描述简单函数的图形.(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基本积分公式 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定积分中值定理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牛顿一莱布尼茨(Newton- Leibniz )公式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反常(广义)积分 定积分的应用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积分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2.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了解定积分中值定理,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并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以及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3.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和函数的平均值,会利用定积分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 4.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考试内容多元函数的概念 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 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与隐函数求导法 二阶偏导数 全微分 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无界区域上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考试要求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了解无界区域上较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并会计算.(五)无穷级数 考试内容常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 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 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 几何级数与p 级数及其收敛性 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 任意项级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交错级数与莱布尼茨定理 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指开区间)和收敛域 幂级数的和函数 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 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 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考试要求1.了解级数的收敛与发散.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2.了解级数的基本性质和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掌握几何级数及p 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3.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 4.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5.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会求简单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6.了解xe .sin x .cos x .ln(1)x +及(1)x α+的麦克劳林(Maclaurin )展开式. (六)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 考试内容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简单的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差分与差分方程的概念 差分方程的通解与特解 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3.会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4.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5.了解差分与差分方程及其通解与特解等概念. 6.了解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7.会用微分方程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参考教材《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六版。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902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适用专业: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约40分第二部分简述题约80分第三部分分析论述题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概念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等*门**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上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第一章我国新时期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第一节新时期素质教育观念结构第二节素质教育的定位第三节素质教育经验与理论思考题: 1、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处于什么地位?2、思想政治课有哪几方面的任务,简要地说明各项任务的内容?第二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第二节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标准思考题:1、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结构?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2、认识现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对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有什么意义?第三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第一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第二节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节正面教育的原则第四节知行统一的原则思考题:1、为什么说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2、试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3、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确立灌输与疏导统一的原则的客观依据是什么?4、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有何特殊意义?第四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第一节启发式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启发式在一般教学法中的运用思考题:1、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具体使用时有哪些基本要求?2、为什么说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方法?3、简要谈谈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别点?第五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第一节教学模式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国外教学模式第三节我国的中学教学模式思考题:1、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是怎样的?2、选择运用教学模式,一般依据哪些因素?下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技能第一章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准备的技能第一节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准备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一、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目的二、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三、熟悉学生,了解教育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四、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五、编写教案,熟悉教案和教具第二节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技能一、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内容二、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要求三、了解和分析学习的主要方法第三节思想政治课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技能一、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要求二、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方法三、教材分析与处理技能的类型第三节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料收集的技能一、教学资料收集的基本要求二、教学资料搜集的途径和方法第四节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选用技能一、教学方法选用技能的要求二、国内外几种新的较有影响的方法三、选用教学方法的一般技能第五节思想政治课教案编写技能一、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二、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和内容结构三、教案编写的技能思考题:1、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准备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请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准备技能训练。
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本文系统介绍江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江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江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江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江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江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五、江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江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①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②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③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教育科学出版社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四、江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对于江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江西师大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江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江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江西师大教育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江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江西师大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5年共有166人考取目标院校。
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江西师大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
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目 录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853有机化学考研真题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853有机化学考研真题2014年江西师范大学853有机化学考研真题2015年江西师范大学853有机化学考研真题2016年江西师范大学853有机化学考研真题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853有机化学考研真题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专业:070303有机化学、QHBQS高分于化质与物理、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机704应川化等科Eh百机化学注:考生答JH时.清写在考点下发的答题地上,写在本试题纸或其他答飓纸上的一谭无效*(本试题共6页)一、选择趣:10小题,每小阍2分,共20分1.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最高的是:()A.正己醇 3.正已携 C.1-己狭 D.I-SI己烷2.下列化合物酸性景弱的是:()4.下列化合物中R有顾反畀构的姓:()A CH ji CH^CHCH jB CHaCHjCHjCH^CH!C CHiCHCtCHjhD CH5C k CCH j5.在核磁共振狙谱中.况出现一组通的扯:()A.CHsCHzCHjC!B.CHQCHjClC.CHjCHChD.CHjCHjCl6.下列化合物在稀辘中水解,主要以SN]析程反应的是*()A.CHjCthCHaCHwBrB.CHjCHjCH^CHBrC,CHjCH=CHCH:Br D.CH!=CHCH J CH!Br7.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也()B Q hch脉HE c CX H(OH)CH3D PhCH2CH2CHCS.F列化合物能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进有歧化反应的是:()A乙酚B味喃C a-味喃甲酸D。
.蝴吨甲酸9.下列重拜反应中.生成产物为酮的是:()A崽蕖森tClaiSenl重排B片呐醐(Pinacol)重拌C贝克奥饵eckmanti}重件D霜夫斟Hofimatm现排10.由CHKHKH’Br合成CH£HBrCH),应采取的方法垦:()A.①KOH.S:②HBr,过$1.化物B.②HBrC.②HBr.过藐此物D.①KOH,醇:②HBr姑[页,共g页二、命名或写结构:R 小厩,每小题2分,共2。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820教育管理学适用专业: 045101 教育管理<专业学位>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教育管理学考试内容包括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这两部分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教育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能理论联系实际,判断和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绪论1.教育管理学的性质与特点2.1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2.2 教育管理学的特点2.教育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3.1 现代教育管理学产生的背景3.2 从古典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3.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第二章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1. 教育管理的概念1.1 什么是管理1.2 什么是教育管理1.3 什么是教育管理现代化第三章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1. 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2. 各个理论流派及对教育管理的影响2.1行政学、法学论2.2 “科学管理”理论2.3科层管理理论2.4行为科学理论2.5新公共管理理论2.6行政伦理学第四章教育行政体制1.教育行政体制及其类型1.1教育行政体制的概念1.2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类型1.3教育行政集权与分权体制的比较分析2. 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趋势2.1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2.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第五章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 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2. 教育行政组织内部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3. 如何提高教育行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3.1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不高、效益不大的原因3.2提高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的效益的措施第六章教育政策与法律1. 政策概述1.1政策的概念1.2政策的基本特征1.3政策的分类2. 教育政策的概念2.1教育政策的概念及其特征2.2教育政策过程2.3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3. 教育法与教育行政3.1教育法的概念3.2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3.3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的联系和区别3.4教育法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4.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体系5. 教育法的制定与实施6. 保障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教育法规建设第七章教育计划1.教育计划1.1教育计划的定义1.2教育计划的类型2. 教育预测2.1教育预测的含义2.2教育预测在教育计划中的作用2.3教育预测的内容3. 教育计划的结构4. 教育计划的编制步骤及方法第八章教育督导1. 教育督导的意义1.1教育督导的含义1.2教育督导的性质1.3教育督导的意义2. 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与具体任务2.1教育督导的两个基本职能——监督和指导2.2国外教育督导的监督与指导职能的发展变化趋势2.3教育督导的任务3. 教育督导机构与人员3.1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3.2教育督导人员4. 教育督导评估4.1我国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的建立4.2提高教育督导评估活动的科学性第九章教育财政1. 教育财政概述1.1教育的公共性1.2教育的公权属性1.3教育的公共选择1.4教育财政的政策目标2. 教育财政体制2.1教育预算管理体制2.2政府间教育财政责任划分2.3教育经费拨款制度2.4学费和学生资助制度,、3. 教育筹资3.1多渠道筹资3.2财政性教育经费3.3社会捐集资3.4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3.5学杂费3.6教育基金4. 教育支出4.1两个比例4.2三个增长4.3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间的分配4.4教育支出的项目结构第十章教育课程行政1. 教育课程的涵义及编订权1.1教育课程的涵义1.2教育课程的编订权2. 教育课程的内容构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3. 教育课程实施的指导第十一章教师人事行政1. 教师人事行政的涵义与意义2.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2.1专业的涵义2.2专业标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分析2.3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措施3. 教师的任用3.1教师的任用资格3.2教师的任用方式4. 教师的在职培训4.1教师在职培训的意义4.2我国的教师培训制度5. 教师的工资6. 教师考核制度6.1教师考核的意义6.2教师考核机构6.3教师考核的内容、方法、原则第十二章教育信息的管理与公开1. 教育信息及其分类1.1教育信息的概念及分类1.2教育信息管理的意义2. 教育信息管理职能:收集与沟通、分析与解释、研究与开发、预测与引导、公开与保密3. 教育信息公开3.1教育信息公开的背景及其重要性3.2教育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方式3.3教育信息公开的保障第十三章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1. 学校效能概述1.1学校效能的概念1.2学校效能模型2. 学校效能的测量2.1学校效能研究方法的演进2.2学校效能的测量第十四章学校管理过程1. 管理过程概述1.1管理过程研究的视角1.2管理过程四环节的运行规律2. 学校工作决策与计划的制订2.1编订学校工作计划的必要性2.2学校计划的类型2.3学校计划活动中的决策3.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3.1学校发展战略的概念及其在学校发展中的意义3.2学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3.3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4. 学校计划执行阶段的管理4.1控制及其要求4.2协调及其要求5. 学校的目标管理5.1目标管理概述5.2学校目标管理的过程5.3目标管理在学校中的应用及学校管理目标系统第十五章学校组织管理1. 组织概述:组织的意义及分类2. 组织理论的发展2.1古典组织理论2.2人际关系组织理论2.3社会系统理论2.4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3. 组织结构3.1组织结构的含义3.2管理跨度与分层3.3组织结构的几种形式4. 学校组织建设4.1学校组织的性质及其建设的原则4.2学校组织文化建设4.3学校领导体制,第十六章学校质量管理1. 学校工作质量管理概述1.1对学校工作质量的理解1.2学校质量管理的意义1.3学校质量管理的特点2. 学校的全面质量管理2.1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2.2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2.3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3. 学校工作的质量评价3.1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3.2教育评价的原则及过程3.3教育评价中需要处理好的一些关系4. 学校工作的质量控制4.1对不同性质的质量原因采取不同对策4.2确定与把握质量警戒线4.3工作控制及组织控制第十七章学校建筑管理1. 学校建筑管理概述2. 学校建筑管理的理论基础3. 学校建筑计划和校园建筑计划4. 中小学教室的建设第十八章学校公共关系管理1. 学校公共关系及其管理1.1 公共关系及学校公共关系的概念1.2学校公共关系管理2.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过程3.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对象4. 学校危机管理5. 如何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第十九章学校领导1. 领导概述1.1领导的概念1.2领导问题研究视角的演变2. 学校领导者2.1学校领导者的角色及职责,2.2领导者的影响力3. 领导方式与领导的有效性3.1影响领导方式的因素3.2领导方式的类型4. 学校领导班子的基本素质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陈孝彬,高洪源. 教育管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萧宗六, 贺乐凡. 中国教育行政.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四、样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教育行政体制2. 教育信息3. 学校效能4. 教育预测5. 教育法6. 公共关系(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请简述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 试 大 纲科目代码、名称: 722高等数学(决策学方向)适用专业: 0701Z1决策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内容结构:微积分。
题型结构为计算题、求解题和证明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 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0sin lim 1x x x →= 1lim 1xx e x →∞⎛⎫+=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7.理解无穷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二)一元函数微分学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 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 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 高阶导数 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微分中值定理 洛必达(L'Hospital )法则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 函数的极值 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函数图形的描绘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经济意义(含边际与弹性的概念),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会求反函数与隐函数的导数.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4.了解微分的概念,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5.理解罗尔(Rolle )定理.拉格朗日( Lagrange)中值定理.了解泰勒定理.柯西(Cauchy)中值定理,掌握这四个定理的简单应用.6.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7.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函数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a b 内,设函数()f x 具有二阶导数.当()0f x ''>时,()f x 的图形是凹的;当()0f x ''<时,()f x 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和渐近线.9.会描述简单函数的图形.(三)一元函数积分学考试内容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基本积分公式 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定积分中值定理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牛顿一莱布尼茨(Newton- Leibniz )公式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反常(广义)积分 定积分的应用考试要求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积分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2.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了解定积分中值定理,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并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以及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3.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和函数的平均值,会利用定积分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4.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考试内容多元函数的概念 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 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与隐函数求导法 二阶偏导数 全微分 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无界区域上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考试要求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了解无界区域上较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并会计算.(五)无穷级数考试内容常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 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 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 几何级数与p 级数及其收敛性 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 任意项级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交错级数与莱布尼茨定理 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指开区间)和收敛域 幂级数的和函数 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 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 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考试要求1.了解级数的收敛与发散.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2.了解级数的基本性质和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掌握几何级数及p 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3.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4.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5.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会求简单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6.了解x e .sin x .cos x .ln(1)x +及(1)x α+的麦克劳林(Maclaurin )展开式.(六)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考试内容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简单的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差分与差分方程的概念 差分方程的通解与特解 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3.会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4.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5.了解差分与差分方程及其通解与特解等概念.6.了解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7.会用微分方程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 参考教材《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六版。
四、样卷1、(本题满分15分)设()f u 连续,0()lim u f u A u →=,求2020)()lim x x t f t dtx +→-⎰.2、(本题满分15分)设1()(),z f xy xf x y x =++其中f 具有连续的二阶偏导数,求2.z x y∂∂∂3、(本题满分15分)设函数1()xf x xe =(1)指出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与凹凸区间;(2)求0lim ()x f x +→与0lim ()x f x -→,并绘出函数()f x 的草图.4、(本题满分15分)如果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连续,则积分上限x 的函数()()xa x f t dt Φ=⎰ 在[,]ab 上可导,并且它的导数()()(),().x a d x f t dt f x a x b dx'Φ==≤≤⎰ 5、(本题满分15分)设()f x 在[,]a b 上连续,在(,)a b 内二阶可导,有()0.f x ''>试证明:()()().2b a a b f x dx b a f +>-⎰6、(本题满分15分)求微分方程dy y x dx x -=满足初始条件(1)1y =的特解.7、(本题满分15分)求直线11:111x y z l --==-在平面:210x y z π-+-=上的投影直线0l 的方程.8、(本题满分15分)设22,(,),x y y x f x y xy ⎧+>⎪=⎨⎪⎩,其他 计算二重积分(,),D I f x y d σ=⎰⎰其中22: 1.D x y +≤9、(本题满分15分)计算22,L xdx ydy x y -+⎰ 其中L 为一条无重点、分段光滑且不经过原点的连续闭曲线,L 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10、(本题满分15分)将函数()2(11)f x x x =+-≤≤展开成为以2为周期的傅里叶级数,并以此证明:2211.6n n 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