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节能降耗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5
车间节能降耗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厂车间的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降低车间的能源消耗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车间节能降耗方案,帮助车间管理者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一、优化设备使用1.1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车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能源浪费。
1.2 使用高效设备:更新老旧设备,选择能效比较高的新型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1.3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设备空转或者过载运行,减少能源浪费。
二、改善车间环境2.1 合理利用自然光: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2.2 合理设置通风设备:合理设置通风设备,保持车间空气流通,减少空调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2.3 控制车间温度:合理控制车间温度,避免过度制热或者制冷,减少能源浪费。
三、加强员工节能意识3.1 培训员工:加强员工节能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节能的重视程度,减少能源浪费。
3.2 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奖励节能行为,惩罚浪费行为,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节能降耗。
3.3 定期检查监督:定期检查员工节能行为,及时纠正不良行为,确保节能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优化生产工艺4.1 降低能耗原材料:选择低能耗原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4.2 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合理安排生产流程,避免重复加工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4.3 采用节能技术:引入节能技术,如余热回收、高效照明等,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五、监控能源消耗5.1 定期监测能源消耗:定期监测车间能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2 设立能源消耗目标:设立车间能源消耗目标,监控实施效果,不断优化节能降耗方案。
5.3 建立节能数据库:建立节能数据库,记录节能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节能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车间节能降耗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车间的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改进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愈发重要。
这一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节能优化改进。
本文将就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改进进行探讨,通过改进系统的设备、减少能耗等方式,实现节能降耗,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一、现状分析工业冷却循环水系统是用于将工业设备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许多工业企业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 能耗较高。
现有的冷却循环水系统通常采用传统的制冷设备,这些设备能耗大、效率低,增加了企业的能源成本。
2. 能源浪费。
在一些工业企业中,冷却循环水的供水和排水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3. 效率低下。
冷却循环水系统中的设备老化严重,性能下降,工作效率低下。
以上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需要对冷却循环水系统进行节能优化改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节能优化改进方案1. 设备优化(1)更新冷却设备。
采用高效节能的冷却设备替代传统设备,如采用高效节能的冷却塔、换热器等设备,以降低能耗。
(2)提高设备运转效率。
加强冷却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和耐用性。
(3)采用智能控制系统。
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对冷却设备的运行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设备运行状态,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 能耗管理(1)优化供水系统。
对供水和排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合理安排水循环,减少能源浪费。
(2)采用节能设备。
在供水系统中,可采用节能泵等设备,降低水泵的能耗。
(3)加强能耗监测。
加强对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能耗监测,通过监测分析,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况,及时进行调整优化。
3. 智能化改造(1)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
通过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对冷却循环水系统中的设备运行情况、能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分析,帮助企业精准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深加工制冷系统的节能方法探讨摘要:随着人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冷设备在食品储存与食品加工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多,制冷设备的运行能耗约占到整个生产加工总能耗的40%-60%,制冷系统节能管理对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设计、运行管理、电气控制方面探讨了制冷节能方法与措施;关键词:制冷;节能;探讨1 前言在低温肉食品企业的能源管理中,制冷设备的能耗占比总能耗的40%-60%左右,能耗的波动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制冷设备能耗管理是企业能耗管理中的最重要管理环节,尤其在能源极度紧张今天,任何的节能措施都有利于企业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制冷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上众多制冷厂家的能力参差不齐,食品企业所使用的制冷设备也五花八门,从所使用的制冷剂上来分主要有有氨制冷系统、氟利昂制冷系统两大类,目前低温肉食加工企业采用氟利昂制冷系统的产品吨能耗在300度/吨---1000度每吨之间(数据来源内部分子公司行业管理统计),对于制冷系统通过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达到节能的目的,有很大的潜力,大有可用“武”之处。
2 能耗节约的方法与途径探讨:方法一:合理控制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当蒸发温度每降低1℃,则要多耗电1~2%。
合理的控制蒸发温度是控制制冷能耗的有效途径之一,低温肉食品车间的温度标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温度层次:蒸发温度与运行压力参照表序号库房温度等级对应的蒸发温度实际运行压力备注1-18度-25度0.1Mpa20-4度-5度0.32 Mpa38-12度0度0.4 Mpa目前我国的制冷工艺设计温差标准为-10度,但是根据实际使用与国外的制冷系统匹配总结都是按7度温差操作比较节能,一般压缩机的蒸发压力过低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设、管、技设:设计原因,由于设计匹配不合理或者是从初次投资角度出发把风机末端给配小了,有的匹配标准温差可能大于10度,实际在高负荷的运行状态下就会出现蒸发温度过低现象,导致制冷能耗增加。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1. 引言1.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节能分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是一种利用燃气发电系统产生的余热和冷凝水,结合燃气制冷机组和吸收式制冷机组共同供热供冷的系统。
通过优化能源利用、提高系统效率和节能降耗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传统空调供热供冷系统的节能改造和提升。
通过对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制冷系统的节能分析,可以为推动燃气冷热电技术在供热供冷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 正文2.1 燃气冷热电系统简介燃气冷热电系统是一种集热电、空调、供暖等功能于一体的多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其核心是利用燃气发电机组在发电的同时产生的废热进行供暖或制冷,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综合利用。
燃气冷热电系统主要由燃气发电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组、燃气锅炉、换热器、冷热水泵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燃气冷热电系统具有能量利用高效、环境污染少、运行稳定等特点。
燃气发电机组通过发电产生的废热可被充分利用,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吸收式制冷机组和燃气锅炉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节,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低维护成本等优点。
2.2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源利用特点分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一种集制冷、供热和发电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具有独特的能源利用特点。
燃气冷热电系统采用燃气发电技术,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电力,同时利用废热进行供热,实现了能源的多重利用。
这种一体化设计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燃气冷热电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调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能源进行灵活配置,有效平衡制冷、供热和发电之间的关系,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燃气冷热电系统还具有分布式能源特点,可以实现多能源互补、灵活调度,降低能源输送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在能源利用方面具有高效、灵活、可靠等特点,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节能降耗方案节能降耗方案一在国家全面提倡节能减排的大形势和环境之下,在酒店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日,除了在努力销售产品以制造更大的经营业绩是全部酒店必需要做的一项比较显形的工作手段外,在酒店自身的服务保证的基础上,实行必要的技术手段进行节能降耗,是目前面临在各个酒店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如何持续性地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现将一些易于推广、且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措施详细并与大家一起共享:一、在方面1.首先要对节能降耗工作赐予足够的重视,明确要求全体员工都重视起来,进行全员贯彻,有必要成立以第一领导为主任的节能委员会,设立专职部门为节能管理办公室,详细负责企业的全部节能降耗工作的全面开展,并督导节能工作的实施。
2.制定严格的节能降耗实施细则,诸如人走灯关、水关、空调关、电脑关等这样的"一走四关'措施,对于能源设备使用进行能源设备所属区域部门管理的原则,即能耗设备在哪个区域放置就由这个区域的管理部门负责节能管理,使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到部门,同时要求各部门设立专职节能降耗管理员,责任到人,使酒店内的全部员工都行动起来,在全酒店建立起来全员节能意识;3.定期实施召开节能降耗例会制度,与酒店的经营成本分析结合起来,对酒店的每月能耗使用状况进行通报,由节能管理办公室对本月的实际能耗消耗量进行分析,同时由节能管理办公室每月对酒店内全部区域进行节能检查,并对节能降耗违规的检查情结果予以通报和惩罚,严格约束员工在工作中使用能耗的行为。
4.对酒店夏季和冬季内部室温作出明确规定,对酒店自身可控的办公及公共区域温度要求夏季不能低于26℃,冬季不能高于20℃。
在全面贯彻国家节能降耗的政策方面从酒店内部以制度为保证,坚持在不降低对客服务标准的前提下降低能耗的使用。
二、在设备运行方面1.酒店的主要耗能设备集中在中央空调的设备和循环泵设备上,所以对酒店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科学的掌握尤为重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究和试行,打算实行分时段掌握运行较为合理,由于室外天气温度直接影响到大厦楼体内的温度掌握,依据室外天气状况及大厦内部室温的实时变化状况进行机组运行温度的掌握,同时对酒店各区域温度进行实时测量,从而更合理地设置中央空调的水温,以此来调整整个酒店的室内温度,此项措施的实行为酒店科学地进行中央空调的运行和对能源消耗的整体掌握都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究,事实会更大程度地节省自然气和动力电的使用,为机房能源消耗的掌握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仓库管理节能降耗措施
仓库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照明节能:使用节能灯具,如LED灯等,替代传统灯具,同时可以安装感应开关和定时开关,使灯光实现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优化空调系统:合理设计和调整仓库的空调系统,包括空调设备的选择和设置温度、湿度等参数,以减少能源浪费。
此外,考虑采用新风系统,利用室外新风进行热交换,减少能源消耗。
3. 冷库节能:对于需要保持低温的冷库,可以采用绝缘材料进行隔热处理,减少冷热
交换,同时使用高效节能制冷设备,提高制冷效率。
4. 设备管理:合理使用和维护仓库内的设备,做好设备的定期保养和检修工作,减少
设备能源消耗。
5. 水资源节约:合理设计和使用水资源,如安装节水装置、采用循环水系统等,减少
水的使用量和损耗。
6. 废弃物管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7. 人员培训:加强员工对节能减排的培训和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
的环保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仓库管理节能降耗措施,具体实施应根据仓库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
考虑。
节能降耗建议100条1、在家中使用节能电器,如节能冰箱、节能空调等,选择能耗标识高的产品。
2、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 26 摄氏度,冬季不高于 20 摄氏度。
3、减少冰箱开门次数和时间,避免长时间打开冰箱门。
4、电视、电脑等电器不使用时,及时关闭电源,不要处于待机状态。
5、选用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节能 70%-80%。
6、多使用自然光,减少开灯时间。
7、定期清洁灯具、灯管,提高照明效果,降低能耗。
8、优化厨房电器的使用,比如电水壶不要反复加热。
9、衣物集中洗涤,减少洗衣机使用次数。
10、选择合适的洗涤水位和洗涤时间,避免浪费水电。
11、合理利用电饭煲的保温功能,避免长时间通电保温。
12、电磁炉不用时拔掉插头,减少待机能耗。
13、及时清理电烤箱内部残渣,保持良好的加热效果,节省电能。
14、安装智能电表,实时了解家庭用电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节能。
15、给窗户贴上隔热膜,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空调能耗。
16、夏天使用遮阳窗帘,阻挡阳光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17、冬天给窗户加装密封条,防止冷空气进入,减少采暖能耗。
18、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清洗滤网,确保制冷制热效率。
19、合理规划房间布局,减少电器设备的长距离输电损耗。
20、优先选择太阳能热水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21、对热水器进行适当的温度设置,避免水温过高造成能源浪费。
22、安装节水型水龙头,减少水流量的同时不影响正常使用。
23、修复漏水的水龙头和水管,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4、缩短洗澡时间,控制用水量。
25、采用淋浴代替浴缸泡澡,可节约用水三分之二以上。
26、刷牙、洗脸时关闭水龙头,用水时再打开。
27、收集洗菜、淘米水用于浇花、冲厕所等。
28、选用高效节水型马桶,一次冲水量不超过 6 升。
29、在马桶水箱中放置一瓶水,减少每次冲水量。
30、避免不必要的洗车,如非必要,自己动手简单擦洗。
31、洗车时使用节水喷枪,控制用水量。
32、给花园浇水选择早晨或傍晚,减少水分蒸发。
制冷系统降低能耗问题的探讨
强福悦
制冷系统能效低和能源浪费问题的存在,使得生产成本不能降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使冻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笔者根据环渤海沿岸一带水产品冷冻厂存在的能源浪费的实际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以供探讨。
1、制冷机的运行方式
制冷机的运行方式和运转台数应根据冻结量和室外气温的变化来调整。
有的冷冻厂却不管室外气温、冷凝压力、蒸发压力的高低和库房热负荷的大小,一律采用双级制冷压缩,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合理的运行方式是,在冻结间(或单冻机)刚进货后,其热负荷较大,蒸发压力较高(有时达
0.12mpa),其压缩比P k
P o≤8,应先采用单级制冷压缩,
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P k
P o>8时再改用双级
制冷压缩运行方式。
在环渤海沿岸地区的春、秋季节,室外昼夜温差较大,只要符合单级制冷运行条件就可采用单级运行方式,能减少制冷机运转台数就尽量减少,以充分节约能源。
2、制冷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
制冷系统投入运行前应按规定的标准进行严格的排污、气密性试验和抽真空试验。
但有些冷冻厂在制冷设备安装完毕后急于投入运行,没有按规定的标准(压缩空气0.6Mpa)将系统中的污物(焊渣、铁锈等)彻底吹除,致使系统中残留的污物堵塞阀门和造成阀门内漏,影响了系统的安全操作、设备检修和高效运行。
在气密性试验和抽真空试验时如果草率从事,不按规定标准(气密性试验高压侧1.8mpa,低压侧
1.2mpa,保持24h;抽真空试验真空度86659pa,保持12h)严格执行,一旦投入运行就经常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同时增加了系统的运行费用。
例如某氨制冷系统(冻结能力4t/次,冷藏能力100t)在投入运行前没有按规定标准做好各项试验而急于投产,运行后时常发生故障而停机检修,其系统灌氨量为3.2t,而
每年分几次补充的氨液达的2吨以上,使运行费用难以下降,制冷效率明显降低。
3、制冷系统设备的选型要合理匹配
如果制冷系统配套的制冷机、冷凝器、低压循环桶(或气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油分离器等设备的选型不合理,就会给制冷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困难。
如有的规模较小的制冷系统采用重力供液,所选用的氨氨液分离不合理,造成蒸发器中制冷剂循环量不足,使冻结时间延长和冷藏库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又如某冷冻厂冻结能力6t/次,冷藏库容量100t,所选用的氨液分离器为AF-65型(桶身直径D=325mm)其正常工作状态的制冷剂贮量为18kg,由于系统中热负荷大而制冷剂循环量不足,难以控制氨液分离器的液位,造成制冷机时常“潮车”,冻结周期也长达24h/次,超出水产品正常冻结时间(8h/次)的2倍,既造成电能的严重浪费,又存在不安全因素。
后将氨液分离器AF-65型更换为AF-125型(桶身直径D=600㎜),使冻结周期降至8h/次,缩短了16h,节约电耗2/3,冷藏库温度也保持在-20℃左右。
4、制冷的维修问题
制冷机正常的检修周期一般为,运转8000-10000h 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3000-4000h进行中维修;运转1000h进行小维修。
按规定的运转时间对制冷机进行检修可以防患于未然,不致于在制冷机发生故障后再进行修理而影响生产。
如某冷冻厂投产三年未对制冷机进行过维修,造成去年秋季生产旺季时制冷机发生故障,停机检修10d既影响了正常生产又增加了设备的检修费用。
由于对制冷系统不及时进行维修,造成制冷机等设备各部件摩擦部位的间隙超标,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润滑油的耗量,降低了制冷机的吸、排气效率,导致制冷效率降低,相应电耗增加。
5、冷藏库和冻结间的管理问题
冷藏库内冻品的堆垛高度和货物间距离不符合标准,致使同一库内的冻品温度不均匀和串级混装等,有的冻品在贮藏中因存放不当而造成品质下降甚至变质。
有的水产品冷冻厂的冻结间还存在以下问题:同
一产品入冻同一库房的入库间隔时间长,冻品中途加水缺乏规律,加水过多满地乱溅或加水过少造成冻品风干等。
因此造成冷库耗冷量的增大而使冻结周期延长,并使冻品块型和质量受到影响。
另外目前仍有50%左右的冷冻厂的冷藏库和冻结间的库门未安装风幕和保温门帘,操作人员进出库又不注意随手关门,从而造成热负荷增大而浪费能源。
6、应及时消除冷凝器水垢
冷凝器的循环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和杂质会在其管壁形成水垢,由于水垢的导热系热较小(λ
=6.255-8.34kj/m·h·℃),引起热阻增大,使传热效率明显降低,造成冷凝压力P K升高而使电耗增加。
例如某制冷系统投入运行8年没有清除过冷凝器的水垢,冷凝器管壁结垢厚达1.2㎜,造成冷凝器压力P K比正常压力升高0.23MPa,制冷机运行中的电能消耗增加19%左右。
目前清除冷凝器水垢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采用静电水垢控制器来预防和清除水垢;二是采用软轴洗管器进行机械除垢;三是采用化学酸洗除垢。
这3种方法对于立式、卧式壳管式冷凝器都适用。
7、应及时排放制冷系统中的不凝气体
根据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来确定系统中是否含有不凝气体,如含有不凝气体则会造成制冷机排气温度t p和冷凝压力P K升高。
从而导致制冷效率降低和电能消耗增加。
所以要根据制冷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排放出不凝气体,以利于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8、应及时排除系统中的油污
制冷系统在运行中有部分润滑油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等热交换设备,滞留在其内管壁并形成油腻,使热阻增大,传热系数K值减小,由于系统中的热交换设备积油,其有效传热面积F相当减少,当热负荷Q0一定时,随着K、F值的减小,冷凝或蒸发时的平均传热温差△t m则增大,高压侧的冷凝压力P K升高,低压侧的蒸发压力P0降低,制冷量减少,同时也延长了制冷机的运转时间,功耗增大,制冷效率降低。
据资料介绍,在热交换器内管壁附有0.1mm厚的油膜时,所
产生的热阻相当于厚度为33mm钢板的热阻,它将使冷凝压力P K升高0.1Mpa,冷凝温度t k升高3℃,增加电耗9%;它将使蒸发温度降低2.5℃,增加电耗11%,所以要及时将系统中滞留的油污排除,尽量不使油污进入系统。
一旦确定冷凝和蒸发系统中存在有油污便要采取果断措施排除,必要时可在生产淡季将制冷剂抽至高压贮液桶,用0.6Mpa压缩空气吹除的方法排出低压系统中的油污。
9、蒸发器应及时除霜
由于霜层的导热系数比蒸发器金属管的导热系数小,其值是金属管的1/200-1/300,当蒸发器的外部包有霜层时其传热热阻增大,制冷量减少,造成冻结时间的延长和冷藏库降温缓慢,相应增加了电耗,因此冻结间应每冻结一次就除霜;冷藏库则视其结霜的实际情况进行除霜,一般每隔半年除霜一次为宜。
这样就能使蒸发器的传热系数K值增大,制冷效率提高,节省电耗。
10、冻融循环和“冷桥”的危害
冷库存在冰融循环和“冷桥”,既缩短了冷库的使用寿命,又造成保温效果不良而浪费能源。
例如有的冷冻厂缺乏冷库管理和维护常识,在生产淡季停止冻结间的降温后就敞开库门,使库温回升到常温,造成冻融循环,从而破坏了库体结构的坚固性,使库内墙壁的水泥抹面脱落,地面冻酥,隔热隔气性能下降,保温材料(稻壳、珍珠岩、软木板、玻璃纤维等)严重受潮,造成恢复生产时库房降温困难且保温性能下降。
按规定低温库房停止使用后,库温仍应保持在-5℃以下,以防止库体冻融。
另外,有的冷库的顶部吊点、墙柱、楼板、管道支架和吊架等部位因处理不当而产生“冷桥”,即增大了库房热负荷,又对库体结构造成损害,也使库温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延
长了制冷机的运行时间,浪费了能源。
综上所述,制冷系统的节能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制
冷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行,必须引起有关企业的高度重视。
(此文入选中国制冷学会《2000年中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冷藏链配套装备展示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