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维修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lectrical safety of machinery-Electrical equipment of machines-Part1:General requirements GB5226.1-2008/IEC60204-1:2005代替GB5226.1-2002自2010-2-1起执行前言IEC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4.1一般原则4.2电气设备的选择4.3电源4.4实际环境和运行条件4.5运输和存放4.6设备搬运4.7安装5引入电源线端接法和切断开关5.1引入电源线端接法5.2连接外部保护接地系统的端子5.3电源切断(隔离)开关5.4防止意外起动的断开器件5.5断开电气设备的器件5.6对未经允许、疏忽和错误连接的防护6电击防护6.1概述6.2直接接触的防护6.3间接接触的防护6.4采用PELV的保护7电气设备的保护7.1概述7.2过电流保护7.3电动机的过热保护7.4异常温度的保护7.5对电源中断或电压降落随后复原的保护7.6电动机的超速保护7.7接地故障/残余电流保护7.8相序保护7.9闪电和开关浪涌引起过电压的防护8等电位联结8.1概述8.2保护联结电路8.3功能联结8.4限制大泄漏电流影响的措施9控制电路和控制功能9.1控制电路9.2控制功能9.3联锁保护9.4失效情况的控制功能10操作板和安装在机械上的控制器件10.1总则10.2按钮10.3指示灯和显示器10.4光标按钮10.5旋动控制器件10.6起动器件10.7急停器件10.8紧急断开器件10.9使能控制器件11控制设备:位置、安装和电柜11.1一般要求11.2位置和安装11.3防护等级11.4电柜、门和通孔11.5控制设备通道12导线和电缆12.1一般要求12.2导线12.3绝缘12.4正常工作时的载流容量12.5导线和电缆的电压降12.6软电缆12.7汇流线、汇流排和汇流环13配线技术13.1连接和布线13.2导线的标识13.3电柜内配线13.4电柜外配线13.5管道、接线盒与其他线盒14电动机及有关设备14.1一般要求14.2电动机外壳14.3电动机尺寸14.4电动机架与隔间14.5电动机选择的依据14.6机械制动用保护器件15附件和照明15.1附件15.2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局部照明16标记、警告标志和参照代号16.1概述16.2警告标志16.3功能识别16.4设备的标记16.5参照代号17技术文件17.1概述17.2提供的资料17.3适用于所有文件的要求17.4安装文件17.5概略图和功能图17.6电路图17.7操作说明书17.8维修说明书17.9元器件清单18检验18.1概述18.2用自动切断电源作保护条件的检验18.3绝缘电阻试验18.4耐压试验18.5残余电压的防护18.6功能试验18.7重复试验附录A(规范性附录)在TN系统中间接接触的防护附录B(资料性附录)机械电气设备查询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GB5226的本部分涉及的机械示例附录D(资料性附录)机械电气设备中导线和电缆的载流容量和过电流保护附录E(资料性附录)紧急操作功能说明附录F(资料性附录)GB5226的本部分使用指南附录G(资料性附录)常用导线截面积对照表参考文献索引图1典型机械框图图2机械电气设备等电位接地示例图3方法a)图4方法b)图A.1故障环路阻抗测量典型配置图D.1不受导线/电缆数量限制的导线和电缆的安装方法图D.2导线和保护器件的参数表1外部保护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表2按钮操动器的颜色代码及其含义表3按钮符号表4指示灯的颜色及其相对于机械状态的含义表5铜导线最小截面积表6稳态条件下环境温度40℃时,采用不同敷设方法的PVC 绝缘铜导线或电缆的载流容量(Iz)表7绕在电缆盘上的电缆用减额系数表8强迫导向时软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表9TN系统试验方法的应用表10起自每个保护器件至负载间最大电缆长度的示例表A.1TN系统的最长切断时间表D.1修正系数表D.2集聚安装用Iz减额系数表D.310mm2及以下(含10mm2)多芯电缆减额系数表D.4导线的分类表D.5正常和短路条件下导线允许的最高温度表F.1应用选择表G.1导线尺寸对照表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1986年10月7日机械工业部(86)机生字76号文颁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工业企业、事业单位的变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仪器的设计、制造、安装、试验、使用、维修与管理。
第三条变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的带电作业和高空作业均应按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企业要在厂长、总工程师领导下,指定有关业务部门主管电气安全工作、保证电气安全。
第五条一切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
凡违反本规程而造成事故者,要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经济制裁等,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条所有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运行、试验、维护检修等工作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凡有视觉(双目视力校正后在0.8以下、色盲)、听觉障碍,高、低血压病、心脏病、癔病、癫痫病、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严重口吃者不能从事电气工作。
第七条各项电气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必须齐全。
变配电所(站室)、电气设备、线路的安装、验收、运行、检修资料档案应完整准确。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一节电气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第八条对电气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各级电工必须达到机械工业部颁发的各专业电工技术等级标准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水平,凭操作证操作。
严禁无证操作或酒后操作。
第九条新从事电气工作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见习或学徒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才能操作。
新上岗位和变换工种的工人不能担任主值班或其他电气工作的主操作人。
第十条供电系统的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变配电所(站、室)的负责人、值班长、检修、试验班组长应按时参加当地业务主管部门的安全培训、考核。
第二节停送电联系第十一条停送电联系应指定专人进行。
非指定人员要求停送电时,值班人员有权不予办理。
联系的方法采用工作票、停送电申请单、停送电联系单或电话联系等。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介绍引言概述: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是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它涉及到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工作。
本文将介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工作职责、技能要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1.1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定义电气自动化设备是指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功能的设备,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1.2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分类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分为工业自动化设备和家庭自动化设备两大类,工业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而家庭自动化设备则用于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1.3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重要性电气自动化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
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工作职责2.1 设备安装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是指将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线、接线、调试等工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设备的定位、安装支架的制作、布线及接线等工作。
2.2 设备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维修是指对设备进行故障排除、维护和修理的工作。
维修过程中需要进行故障的诊断、零部件的更换、设备的调试等工作,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3 安全管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人员还需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维护保养、安全操作培训等,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三、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的技能要求3.1 电气知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电气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气控制系统、PLC编程等方面的知识。
3.2 机械知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人员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机械知识,以便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3.3 故障排除能力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故障排除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设备故障的原因,并进行修复。
3.4 团队合作精神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作通常需要与其他工种人员进行合作,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法规标题:电气安全管理规程法规编号:(86)机生字76号文颁发颁布时间:1986制定部门:机械工业部法规内容:电气安全管理规程1986年10月7日机械工业部(86)机生字76号文颁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工业企业、事业单位的变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仪器的设计、制造、安装、试验、使用、维修与管理。
第三条变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的带电作业和高空作业均应按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企业要在厂长、总工程师领导下,指定有关业务部门主管电气安全工作、保证电气安全。
第五条一切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
凡违反本规程而造成事故者,要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经济制裁等,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条所有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运行、试验、维护检修等工作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凡有视觉(双目视力校正后在0.8以下、色盲)、听觉障碍,高、低血压病,心脏病,癔病,癫痫病,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严重口吃者不能从事电气工作。
第七条各项电气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必须齐全。
变配电所(站室)、电气设备、线路的安装、验收、运行、检修资料档案应完整准确。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一节电气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第八条对电气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各级电工必须达到机械工业部颁发的各专业电工技术等级标准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水平,凭操作证操作。
严禁无证操作或酒后操作。
第九条新从事电气工作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见习或学徒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才能操作。
新上岗位和变换工种的工人不能担任主值班或其他电气工作的主操作人。
第十条供电系统的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变配电所(站、室)的负责人、值班长、检修、试验班组长应按时参加当地业务主管部门的安全培训、考核。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与应对措施摘要:如今计算机技术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升级,自动化技术随之得到优化,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成为技术实践应用的环境基础。
当今电气技术被推广普及,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因而电气工程设施的问题排查与维修养护的重要性逐渐体现。
关键词: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应对措施引言电气设备由于运行工况复杂,容易出现故障。
基于电气设备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如果不对电气设备的故障进行有效的预防,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对电气设备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安全生产。
为此,我们应根据电气设备特点,对其故障种类进行梳理,同时对故障的成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电气故障预防措施,保证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避免故障的发生,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让企业的生产更有安全保障。
1电气设备维修管理的意义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是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而故障发生的原因有所差异,其所处理的方法也有所差别。
电气故障发生时一般会采用拆卸的方法,对于其中内部的电路原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也根据设备自身的构造开展相应的设备维修工作。
针对电气设备保障工作稳定开展的关键部分,在其维修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工作。
电气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可以借助现代的检测设备对于各种参数进行采集,并以数据统计与分析来判断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了解故障部位开展维修保养工作,对于电气设备故障处理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2电气设备常见故障2.1线路故障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线路故障,线路连接了绝大多数设备,一旦线路出现故障,电气设备的运行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使得无法正常发电。
当出现线路故障时必须第一时间排查并针对性解决故障。
2.2电气绝缘故障厂中的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必须要保证相关的电气设备绝缘性达到使用要求,特别对于电机等关键设备,如果绝缘性能达不到要求,就会影响到电机性能,绝缘破坏严重电机会被烧坏,严重情况下会导到电气火灾,会对正常的生产造成影响。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1986年10月7日机械工业部(86)机生字76号文颁发,自1987年1月1日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机械工业企业、事业单位的变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仪器的设计、制造、安装、试验、使用、维修与管理。
第三条变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的带电作业和高空作业均应按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企业要在厂长、总工程师领导下,指定有关业务部门主管电气安全工作、保证电气安全。
第五条一切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
凡违反本规程而造成事故者,要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经济制裁等,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条所有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运行、试验、维护检修等工作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
凡有视觉(双目视力校正后在0.8以下、色盲)、听觉障碍,高、低血压病,心脏病,癔病,癫痫病,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严重口吃者不能从事电气工作。
第七条各项电气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必须齐全。
变配电所(站室)、电气设备、线路的安装、验收、运行、检修资料档案应完整准确。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一节第一节电气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第八条对电气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
各级电工必须达到机械工业部颁发的各专业电工技术等级标准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水平,凭操作证操作。
严禁无证操作或酒后操作。
第九条新从事电气工作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见习或学徒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才能操作。
新上岗位和变换工种的工人不能担任主值班或其他电气工作的主操作人。
第十条供电系统的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变配电所(站、室)的负责人、值班长、检修、试验班组长应按时参加当地业务主管部门的安全培训、考核。
第二节停送电联系第十一条停送电联系应指定专人进行。
非指定人员要求停送电时,值班人员有权不予办理。
项目十常见机床电气线路故障分析与排除技能训练10-3 Z305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检修一、目的要求:掌握Z3050摇臂钻床由气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二、工具与仪表1、工具测电笔,电工刀,剥线钳,斜口钳,螺钉旋具等。
2、仪表 U201型万用表,5050型兆欧表,T301-A型钳形电流表。
三、常见电气故障分析与检修摇臂钻床电器控制的特殊环节是摇臂升降,立柱和主轴箱的夹紧与松开。
Z3050摇臂钻床的工作过程是由电气、机械以及液压系统紧密配合实现的。
因此在检修中不仅要注意电气部分能否正常工作,而且也要注意它与机械和液压部分的协调关系。
1、摇臂不能升降由摇臂升降过程可知,升降电动机M2旋转,带动摇臂升降,其条件是摇摆从立柱上完全松开后,活塞杆压合位置开关SQ2,所以发生故障时:(1)应首先检查位置开关SQ2是否动作,如果SQ2不动作,通常是SQ2的安装位置移动或已损坏,这样,摇臂虽已放松,但活塞杆压不上SQ2,摇臂就不能升降。
(2)有时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使摇臂没有完全放松,也会压不上SQ2,摇臂就不能上下运动。
(3)另外,钻床大修或安装后如相序与原先不符时,按上升按钮SB4(或下降按钮SQ5)M3反转,使摇臂夹紧,压不上SQ2摇臂也就不能升降。
排除故障时,查明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检修措施。
2、摇臂升降后,摇臂夹不紧由摇臂夹紧的动作过程可知,夹紧动作的结束是由位置开关来完成的,如果SQ3动作过早,使M3尚未充分夹紧就停转。
则常见的故障原因是:(1)SQ3安装位置不合适、移位,使摇臂未完全夹紧,KM5线圈过早失电,M3停转。
(2)液压系统故障。
排除故障时,首先判断是液压系统故障还是电气系统故障,对电气方面的故障,应重新调整SQ3的动作距离、固定的螺钉即可。
3、立柱、主轴箱不能夹紧或松开立柱、主轴箱不能夹紧松开或松开的可能的原因是油路堵塞,接触10KM4或KM5不能吸合所致。
出现故障时应检查按钮SB6、SB3接线情况是否良好。
机修的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描述一、工作岗位概述机修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到多个行业和工作岗位。
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航空航天业、能源行业等领域,都需要机修人员来维护和修理设备和机器。
机修人员的工作岗位包括机械维修工、电气维修工、焊接工等。
二、机械维修工1. 工作内容:机械维修工主要负责对各种机器和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具体包括:(1)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如传动系统、润滑系统等;(2) 发现故障并进行排除;(3) 更换损坏的零部件;(4) 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涂漆等表面处理;(5) 调整设备的参数以达到最佳性能。
2. 技能要求:(1) 具有较强的机械原理和电气知识;(2) 熟悉使用各种手动和电动工具;(3) 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4) 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故障并进行排除;(5) 具有一定的焊接和钳工技能。
三、电气维修工1. 工作内容:电气维修工主要负责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具体包括:(1)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如电机、传感器等;(2) 发现故障并进行排除;(3) 更换损坏的零部件;(4) 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涂漆等表面处理;(5) 调整设备的参数以达到最佳性能。
2. 技能要求:(1) 具有较强的电气知识和控制原理;(2) 熟悉使用各种测试仪器和工具;(3) 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4) 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故障并进行排除;(5) 具有一定的焊接技能。
四、焊接工1. 工作内容:焊接工主要负责对各种金属结构进行焊接和修补,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具体包括:(1) 根据设计图纸或维修指南,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焊接方法;(2) 进行焊接和切割操作;(3) 对焊接点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标准。
2. 技能要求:(1) 具有较强的金属材料和焊接知识;(2) 熟练掌握各种焊接方法和工具;(3) 能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切割操作;(4) 具有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设备维护方案一、目标使设备更有效的安全运行,有计划的对设备进行养护、维修,并对其活动产生的所有固态、液态的废物安全有效地进行处理,完成达标生产。
二、法律法规引用标准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扩法》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5. 4《国家电力公司火电厂环境保护技术监督规定》6. 5 GB 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7. 6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 7 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 8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三、实施措施(1)清洁设备内外整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无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的切屑、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2)整齐工具、附件、工件(产品)要放置整齐,管道、线路要有条理;(3)润滑良好按时加油或换油,不断油,无干摩现象,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油枪、油杯、油毡清洁;(4)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5)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一〉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1 .日保养日例保由设备操作工人当班进行,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1)班前四件事消化图样资料,检查交接班记录。
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
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
低速运转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通。
(2)班中五注意注意运转声音,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气压系统,仪表信号, 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3)班后四件事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零位。
清除铁屑、脏物,擦净设备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并加油。
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
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台时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周例保由设备操作工人在每周末进行,保养时间为:一般设备2h,精、大、稀设备4h。
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4)
共 3 页
审阅签名:
第三单元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课题一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维修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一、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维修的一般要求
1.采取的维修步骤和方法必须正确,切实可行;
2.不可损坏完好的电器元件;
3.不可随意更换电器元件及连接导线的型号规格;
4.不可擅自改动线路;
5.损坏的电气装置应尽量修复使用,但不能降低其固有的性能;
6.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性能必须满足使用要求;
7.绝缘电阻合格,通电试车能满足电路的各种功能,控制环节的动作程序符合要求;8.修理后的电器装置必须满足其质量标准要求。
电器装置的检修质量标准:
(1)外观整洁,无破损和炭化现象;
(2)所有的触头均应完整、光洁、接触良好;
(3)压力弹簧和反作用力弹簧应具备有足够的弹力;
(4)操纵、复位机构都必须灵活可靠;
(5)各种衔铁运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6)灭弧罩完整、清洁,安装牢固;
(7)整定数值大小应符合电路使用要求;
(8)指示装置能正常发出信号。
二、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维修的一般方法
1.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1)控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1)电气柜(配电箱)的门、盖、锁耐油密封垫均应良好;
2)操纵台上的所有操纵按钮、主令开关的手柄清洁完好;
3)检查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的触头系统吸合是否良好;
4)试验门开关能否起保护作用;
5)检查各电器的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6)检查各线路接头与端子板的接头是否牢靠;
7)检查电气柜及导线通道的散热情况是否良好;
8)检查各类指示信号装置和照明装置是否完好;
9)检查电气设备和生产机械上所有裸露导体是否保护接地。
2.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
1)检修前的故障调查(问、看、听、摸)
2)确定故障范围
3)查找故障点
4)排除故障
5)通电试车
注:查找故障点,常用方法是短接法,短接法可分为局部短接法和长短接法。
分析演示短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