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调查——以农行吉林省分行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86.35 KB
- 文档页数:6
农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分析目录农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分析 (1)(一)“三农+普惠”双事业部制概况 (1)1.“三农+普惠”双事业部制的概念 (2)2. 三农金融事业部 (2)3. 普惠金融事业部 (3)(二)综合化普惠金融体系概况 (3)1. 小额信贷业务 (4)2. 支付结算业务 (4)3.数字化营销体系 (5)(三)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6)在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中,农业银行占有发展普惠金融的独特地位。
作为一家以“三农”为使命的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与普惠金融有着深远的渊源。
农业银行的服务领域主要侧重于三农群体以及小微型企业,能够与国家出台的普惠金融服务战略紧密相关。
自2008年起,农业银行针对三农金融事业部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在提升县域和偏远的农村等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方面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作为专业服务于“三农”和乡村振兴方向的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的“三农+普惠”双事业部发展模式亟需进行深化和转型,由于普惠金融业务与金融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农业银行需要结合双事业部制与科技手段来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与升级,从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为了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冲击,中国农业银行不断进行改革,以“普惠金融”理念作为指导,以“金融科技”作为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手段,将传统金融服务的优势与金融科技有机融合,不断在综合性金融服务和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转型。
(一)“三农+普惠”双事业部制概况中国农业银行立足“三农”,建立了独有的“三农+普惠”双轮驱动模式,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同时,将金融科技作为发展普惠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科技化和智能化转型,在提高普惠金融的可得性,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1.“三农+普惠”双事业部制的概念“三农+普惠”双事业部制是农业银行在保留三农金融事业部架构基础的前提下,发展普惠金融事业部,从而形成了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普惠金融业务体系。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成效、问题和建议——以广东省分行为例丁玉;蔡嘉琳;黄梓晴【摘要】对广东省辖内的12个地市的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调查显示,农行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支农”效应初显,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论文建议完善定向降准、降息等优惠措施,试点农地抵押贷款,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推进征信体系建设.【期刊名称】《农村金融研究》【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5页(P50-54)【作者】丁玉;蔡嘉琳;黄梓晴【作者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正文语种】中文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农村地区金融资源较为薄弱,农村地区长期面临信贷配给和金融压抑。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供求错位与结构不合理、服务效率低下是导致农村落后、农业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农村金融依然是整个金融体系和农村发展的“短板”(罗剑朝,2011;冯果等,2013)。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三农”问题,并指明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
“深化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支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建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力图打造专业的为农服务体系,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
威廉姆森(1985)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认为事业部制是20世纪最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
20世纪80年代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开始实践事业部制,属于“M型结构”,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优点,被视为一种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可对各利润中心的竞合关系进行平衡(Barney & Ouchi,1986)。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自2008年起进行改革试点,至2012年末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架构基本形成,对其改革成效、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意义重大,尤其是农业银行将全面铺开三农金融事业部试点,对即将进行试点的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及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财政部关于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涉农贷款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15.06.11•【文号】财税[2015]67号•【施行日期】2015.06.11•【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关于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涉农贷款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为促进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现就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涉农贷款有关营业税政策通知如下:一、自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中国农业银行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下辖的县域支行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行下辖的县域支行(也称县事业部),提供农户贷款、农村企业和农村各类组织贷款(具体贷款业务清单见附件)取得的利息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二、本通知所称农户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发放给农户的贷款,但不包括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102号)规定免征营业税的农户小额贷款。
本通知所称农户,是指长期(指一年及一年以上,下同)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范围内或者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以下统称农村)的住户,包括户口不在农村而长期在农村居住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
农户以户为单位,既可以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也可以是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的。
但位于农村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学校、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或者有农村户口但举家长期外出谋生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
本通知所称农村企业和农村各类组织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发放给注册在农村地区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贷款。
2012年第2期 总第152期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No.2 Mar.2012
JoumMof ABC Wuhan Training Cd ̄ge SefiM No.152
县域农行三农事业部改革成效 及深化改革的思路探讨
张桂庭 (中国农业银行钟祥市支行,湖北钟祥431900)
[摘要] 随着“三农”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整体推进,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发生了深 刻变化,作为一家专业服务于“三农”的大型上市银行,县域农行必须分析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巩固和 深化三农事业部改革,探索新形势下服务“三农”的新思路和新对策。本文在总结回顾近年来三农事 业部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深化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县域农行;三农事业部;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17(2012)02—0028—04
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改革发展的首要原 则,也是农业银行的责任和使命所在,农行历届 党委都把服务“三农”作为全行工作的重要着力 点。“面向三农、商业运作”是农行改革发展坚 守的方针,自2008年起在全国开展三农金融事 业部改革。回顾近年来农行三农事业部改革发 展过程,可以看到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组织 架构已经确立,业务运作体系和流程日趋完善, “三农”业务实现了较快发展,实现了规模和效 益良性发展。随着我国“三农”领域各项改革措 施的实施,“三农”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相适 应,农业银行必须巩固并深化三农事业部制改 革,顺应和满足“三农”领域出现的新特点和新 变化,在全面提升“三农”金融水平的基础上提 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一、三农事业部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农事业部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实行单独的 经济资本管理、资金管理、信贷管理、会计核算、 风险拨备与核销、考评激励6个方面,来激活县 域支行服务“三农”的活力。从2009年起,农业 银行实施了重点县域支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推进 计划,从全国农行选择了湖北钟祥市支行等8个 [收稿日期]2012—02—15 县域农行作为试点行重点推进,试点行通过各项 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监管部门认可、社 会好评和效益提升的改革成效。 (一)三农事业部制改革的主要举措。 一是重构组织体系,对接产业结构,建立和 完善面向“三农”的服务体系。这方面的改革举 措主要有:打破原有组织机构,根据地方经济产 业板块的划分,组建了面向市场的营销部门和专 业营销团队,形成了支行事业部全员营销的局 面。在厘清机关前台部门和营销团队各自职责 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营销团队为主体、城乡网点 为平台、支行事业部营销团队和营业网点互补的 营销体系。二是绘制服务“三农”金融生态图 谱,找准了市场营销的着力点。全面掌握当地城 区、乡镇和自然村的经济概况、资源物产、特色产 业、重点企业、信用环境等,绘制三农金融生态图 谱,制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规划,“三农”服务中 按图索骥。三是优化业务运作体系和流程,提高 了三农服务效率和功能。适度下放信贷审批权 限,实行独立审批人派驻制,对信贷业务的直接 审批、合议审批、会议审批以及超权限业务流程 进行简化再造,提高业务效率。四是创新--' ̄t.31k 务产品和服务,针对三农信贷担保不合规、缺乏 有效资产抵押的问题,尝试了土地流转贷款、林
Financial Inclusion普惠金融作者简介:李建强,男,硕士,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高级经济师。
王占奎,男,本科,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高级经济师。
王慕星,男,本科,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经济师。
乡村振兴信贷供给的难点及对策分析——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李建强 王占奎 王慕星 (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吉林白城 137000)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凸显了“三农”工作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中国国情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竭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是金融部门的历史责任和担当。
为此,金融部门应该紧紧瞄准支持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提升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的适应性和普惠性,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信贷服务,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实现金融业自身的转型升级。
笔者通过对吉林省某市有关涉农部门、县域银行业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分层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对乡村振兴信贷供给的难点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乡村振兴信贷供需矛盾仍然较为突出,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客观存在,信贷投入仍难以满足农村各类主体的信贷需求,信贷产品的覆盖面、满足率和服务效率均有待提高,仍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关键词:乡村振兴;信贷;供给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09(2021)4005303一、制约乡村振兴信贷供给的难点(一)在信贷供需两端,贷款投放难和农业经营主体难贷款的现象客观存在根据实地走访调查和涉农银行机构反映,全市乡村地区缺少潜力型企业、优质项目和创业人才,通过扫街式商户调查和农村代办员推荐等方式,已基本解决符合条件的涉农经营主体贷款需求,但新增首贷客户难度很大。
主要原因是全市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银行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
农业银行服务县域¨三农"业务发展立足于县域经济是农业银行履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发展理念的核心。
在如何拓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蓝海发展战略的实施,把服务“三农’的事业傲大傲强,充分体现农行,区分行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专项治理督察组结合本次农户贷款风险点排查检查工作,对赤峰市宁城县支行开发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促进三农业务发展的做法和发展取向进行了调制约因素分析——以宁城县为例陈琦张国平研,通过对宁城县支行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现实问题的剖析,使之能够探索出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思维方式,促进全区县域支行加快县域自身业务发展的新途径。
农业银行拓展县域蓝海发展战略,服务“三农”是核心。
“三农”业务是农业银行在县域业务拓展的前提,“三农”业务服务是否到位,至关农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和发展空间。
由于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较晚,加之农业银行现行体制和环境的影响,服务“三农”措施的完善和对接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函待解决。
本文以赤峰市宁城县为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农业银行服务县域“三农”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服务“三农”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宁城县是内蒙古农业大县,也是求创新的突破点,加快开发和仓I新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科技金融产品,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资源,以赶上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水平。
同时要进一步集中人、财、物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和改造,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核心竞争技术。
7、建立健全营销体系。
实现与客户需求的动态匹配。
“打开大门,客户就会进来”的时代已不复存在,21世纪的金融市场已经变成了买方市场,客户对银行的业务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市场需求多样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市场营销体系。
以客户为导向构筑全新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营销格局,把满足客户需求做为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提升客户的营销服务层次和强化对客户的营销管理做为获取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