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92.91 KB
- 文档页数:2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经验谈摘要:目的: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经验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70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且对各个时期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加强。
结果:完成手术治疗当天的1到2小时内,有36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适感,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均自然得到了恢复,此外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疼痛,在采取护理措施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奈福泮20mg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消失。
手术完成3个月后,患者的眼压明显有所下降,且术后视力显著改善好转。
结论:强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经验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发生了变性而产生了浑浊,而这种情况也就被称之为白内障,该病症属于一种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而治疗该病症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
本文主要从我院选取700例白内障患者,总结分析了护理经验。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70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360例,病眼数为360眼,女性患者340,病眼数为340眼,年龄介于44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5.6)岁。
1.2方法1.2.1术前护理详细介绍患者的手术治疗目的、过程以及治疗效果,并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
在展开手术前的1到2天应该采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液进行滴眼,1天3到4次,避免手术感染的情况,在手术开始前,应该采用生理盐水对泪道进行常规冲洗,清洁结膜。
1.2.2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均会出现焦虑、抑郁以及紧张等负面不良情绪,为此这也就需要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开展心理护理措施,比如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建立起战神疾病的信心,并打消了患者心理的顾虑。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白内障是我国首位致盲的眼病,手术是患者复明的主要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白内障的一种术式。
我院眼科成功开展了几千例手术,我们对其中的123例(129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123例129眼,其中男63例68眼,女60例61眼,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6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08眼,外伤性白内障12眼,先天性白内障9眼。
2 手术前的准备2.1 全身检查各项常规的功能检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生化指标的检查,胸透、心电图检查。
2.2 眼部检查术前检查视力、角膜、眼功能、瞳孔大小、是否粘连、眼底、眼压、白内障的种类,人工晶体的植入度。
2.3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了解病情。
并根据患者的各自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用适当的语言介绍手术的方法,手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使用的仪器及医生的技术水平。
同时介绍术前的各种准备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加强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术前患者的准备术前3日眼部点抗菌素眼药水,每日3~4次。
术前1天常规剪睫毛,冲洗泪道,术前1天晚口服催眠药。
术日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清洁结膜囊,术眼遮盖。
术前1小时散瞳,瞳孔的大小是手术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每隔5分钟点术眼1次,共3~5次,使瞳孔保持在7mm的最佳状态,以保证术中晶体吸出顺利,皮质冲洗干净和人工晶体的顺利植入。
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止血敏500mg、鲁米那1.0g。
3 手术后的护理3.1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回到病房,应给予关心、鼓励和安慰,经常巡视、询问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对年龄较小和年龄较大的患者还要对家属做好各项交待工作,以取得他们的配合,使患者得到科学的护理,获得满意的疗效。
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很多并发症。
严重的并发症可致手术失败,视力丧失。
因此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而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配合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于术成功的基础。
术后及时观察,及时处理是治愈的关键。
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掌握病人情况,术中严格操作,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标签: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并发症;护理利用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技术是目前我围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手段,是显微手术的重大成果。
它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较快。
且无需等待白内障成熟再行手术。
手术以老年性白内障最多,其次为外伤性白内障。
手术因个体差异可致不同并发症的发生。
术中发生驰逐性出血、术后感染均可致手术失败,视力丧失,术后瞳孔粘连、不圆,或角膜内皮水肿致影响视力。
如何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我科护理人员探讨的主要课题。
我科自2009~2010年共对适合本技术治疗白内障的病人422例(446眼)进行了观察记录。
其中有106例(112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3例(3眼)术后2天出现了虹膜粘连。
经过给予抗炎、散瞳等积极治疗,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治愈出院。
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109例(115眼)病人均为在我院行超卢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病例。
每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视物不清。
115眼中,其中男68例70眼,女41例45眼,年龄18~82岁。
有103眼属于1级角膜水肿:角膜呈局限性薄雾状水肿,内皮面光滑,虹膜纹理尚清晰。
平均住院4天。
9眼为2级角膜水肿:角膜浅灰色,内皮面粗糙,虹膜纹理模糊。
平均住院8天。
3眼出现了虹膜料连,平均住院11天。
1.2手术方法病人仰卧于手术台上,术眼行表面麻醉,常规消毒。
于角膜缘处做一3.2mm切口,注入眼粘弹剂,完成环形撕囊后,用超声乳化针头进入眼内,将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吸出,再注入眼粘弹剂,使前房保持充盈,植入人工晶体。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目的总结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2例白内障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102例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次日治愈出院,均取得满意疗效。
结论围手术期认真、细致的护理能够有效地保证手术成功,利于术后恢复。
标签: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晶状体混浊统称白内障,按病因分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代谢性、中毒性、辐射性等。
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白内障[1]。
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主流手术。
我院眼科自2005年以来,成功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102,其中男性62例,女性50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5岁,其中外伤性白内障5例,先天性白内障7例。
术前行A/B超、角膜曲率测量、散瞳查眼底、电脑验光明确诊断为白内障,并确定人工晶体的选择。
1.2手术方法101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1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2结果本组1例术中后囊膜破裂未植入人工晶体,三月后眼镜矫正+10.0D→0.4。
3护理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因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是一项新技术,病人了解甚少,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该项手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用适当的语言交代术前各项准备,术中如何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病人的顾虑,恐惧紧张心理,使其身心达到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手术。
同时应热情接待病人,用亲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及时准确的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3.1.2术前指导一般手术前3d眼部点抗生素眼药水,q2h,冲洗泪道及结膜囊,观察泪道是否通畅及有无分泌物,将病人术眼的睫毛剪去,嘱病人手术开始后不能咳嗽、打喷嚏、如想咳嗽、打喷嚏可用舌尖顶住上腭以缓解冲动,以避免术中出现出血和玻璃体流出而影响手术效果。
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是临床最常见的老年性眼病,起病初期视力下降不明显,眼前可出现飞蚊状暗影,当晶状体混浊范围逐渐扩大之后,视力下降便会越来越严重。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最主要手段。
显微手术和人工晶体技术的应用,使白内障复明效果大大提高。
超声波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效果好而深受老年患者的欢迎。
我科先后为106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成功地实施了该项复明手术,现将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患病后常因视力低下或失明,担心生活不能自理,给家人增添麻烦和负担,而表现出焦虑烦躁、恐惧紧张心理。
护士在接待病人时,首先要态度和蔼,用关切的语言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多讲些安慰、鼓励的话,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2术前护理2.1协助医生做好常规检查,如心电图、胸透、肝肾功能及血糖、血、尿、便常规等,以了解病人心肺功能及全身情况。
2.2特殊检查如生物测量,测眼轴、角膜地形图或测角膜曲率,以便确定人工晶体度数;光感、光定位测试,必要时做B超检查了解眼底情况;角膜内皮计数,了解角膜情况等。
2.3术眼滴抗生素眼药水每天1~6次,最少用药2天。
术前晚睡前及手术前半小时按医嘱给镇静剂。
2.4手术当日彻底清洁面部,术前4小时禁食、水。
剪睫毛、冲泪道,以清洁术眼,预防手术感染。
散瞳,排空大小便。
3手术中护理3.1白内障手术病人一般为局麻,术中病人神志清醒,应告诉病人术中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如不能控制时应及时告诉医生,以免发生手术意外。
3.2麻醉过程中如有口唇麻木,心动过速等不适感要立即告诉医生。
指导病人术中保持头部制动,调整呼吸,眼球下转等,配合医生手术。
3.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术中病人所用晶体都是术前根据每个病人的眼轴长、屈光度等情况确定的,不可弄错。
除了在病人进入手术室时核对外,在术中供给病人晶体时更要严格查对。
4手术后护理4.1手术后平卧休息4~6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老年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摘要】目的掌握对老年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本院收治100例老年患者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结果针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中西医护理,可以使老年患者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康复出院。
【关键词】老年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护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眼晶状体逐渐由透明变浑浊,使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这种浑浊的晶状体称白内障。
白内障发病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且发病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白内障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即把浑浊的晶状体摘除。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经成为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白内障的一种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组织损伤轻、炎症反应轻、术后散光小、切口愈合快、视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极大地提高了白内障手术成功率。
我院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近3000例,现将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中100例老年患者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00例(105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其中男39例(41只眼),女61例(65只眼)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5岁,术前视力光感-0.2。
术后视力恢复为0.2~1.0。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入院宣教老年患者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对居住环境适应性较差,应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2]、探陪制度、发放护患连心卡、告知管床医生及责任护士,使患者消除陌生感。
对于耳聋、健忘的患者,责任护士在宣教时应适当提高自己的音量并要不怕麻烦多次宣教。
2.1.2 做好入院评估掌握患者的病史、全身情况,因大多数老年患者都伴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合并高血压患者按医嘱使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22/12Kpa;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