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背景传统的分散式护理模式存在助产士和护士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责任不清晰等问题,容易造成孕妇和新生儿在孕产期和产后出现诸多不良结局。
而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则能够建立起孕妇、新生儿和助产士或护士之间更为紧密的联系,因此被认为可以改善母婴健康的结局,降低不良妇幼健康事件的发生率。
研究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和完善医疗服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就连续性助产护理的概念、内容、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1.2 研究意义连续性助产护理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母婴保健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方面,连续性助产护理强调了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的连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发生率。
连续性助产护理能够促进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提升,增强孕产妇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有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通过对连续性助产护理的研究,可以帮助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促进母婴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作出积极的贡献。
深入研究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提升妇幼保健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连续性助产护理的概念连续性助产护理是指在孕产期整个过程中,同一名助产士负责同一妇女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护理。
这种护理方式强调个性化和持续性,助产士与孕妇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关系,通过多次会诊和沟通,助产士能够更深入了解孕妇的需求和健康状况,为其提供更为精准、全面的护理服务。
连续性助产护理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技能,包括熟练的护理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细致的观察力和耐心等。
通过连续性助产护理,孕妇能够获得更为个性化、全面的护理服务,同时助产士也能更好地了解孕妇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从而提高母婴的健康结局。
连续性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自然分娩初产妇实施连续性助产护理的相关效果。
方法:于2023年01月-2023年10月期间选取本院97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常规助产护理)和观察组(n=49,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母婴结局。
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初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连续性助产护理能够缩短自然分娩初产妇的产程,改善母婴结局,可推广。
【关键词】连续性助产护理;自然分娩;初产妇;产程;母婴结局自然分娩是大多数女性都会经历的生理过程,产妇能否顺利分娩与产力、产道、胎儿等诸多因素有关[1]。
初产妇因无分娩经验,难免会存在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这无疑会增加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风险,威胁母婴安全[2]。
为保障初产妇顺利分娩,连续性助产护理非常必要,其能够为产妇提供持续助产指导,加速产妇的分娩进程,预防不良情况[3]。
本次研究选取病例分组介绍连续性助产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报道见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自2023年01月开始至2023年10月结束,实验对象为到本院就诊的97例自然分娩初产妇。
通过随机数字表方式,把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
对照组年龄范围21-42岁,平均(31.53±2.31)岁;孕周34-41周,平均(37.53±2.31)周。
观察组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41岁,均值(31.51±2.44)岁;孕周最短35周,最长40周,平均(37.51±2.27)周。
两组基础信息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注意产妇生命体征监测,待宫口开至3cm推进产房,给予常规助产指导,直至分娩结束。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宾晓发表时间:2018-10-06T14:08:26.0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作者:宾晓王小芳[导读] 将连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孕妇分娩上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四区福建厦门 361000)【摘要】目的:探究在孕妇分娩时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的影响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62例护理1组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62例护理2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探究使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在孕妇分娩时的影响。
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护理1组(3.23%)与护理2组相比(14.52%)显著较低(P<0.05)。
结论:将连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孕妇分娩上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连续性助产护理;孕妇;分娩结局;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200-02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新生儿分娩率日益增长,孕妇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因孕妇知识水平愈来愈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所以对分娩结局高度关注[1]。
有研究显示[2],在同等条件下,不同的护理模式直接影响分娩结局的核心即护理干预,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分娩结局具有不同的影响及结果。
现本文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4例孕妇,对比研究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及常规护理对孕妇分娩的不同结局。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1组与护理2组两组患者,62例护理1组中: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6.04±2.89)岁,孕周(38.7±2.1)w。
62例护理2组中: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6.01±2.77)岁,孕周(39.1±2.2)w。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蒲蓉芳发表时间:2019-11-12T15:01:33.1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8期作者:蒲蓉芳[导读]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选择生育二胎,产妇如何分娩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通江县妇幼保健院四川通江 636700)【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单胎头位足月产妇180名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普通助产护理,研究组给予连续性助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分娩结局。
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剖宫产例数和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连续性助产护理措施减少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缩短了产程,改善了自然分娩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连续性助产护理普通助产护理自然分娩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192-02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选择生育二胎,产妇如何分娩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对于难产的孕妇应进行剖宫产,但是,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阴道分娩较高[1],所以,怎样促进、保护自然分娩、改良分娩结局是现在助产者的首要任务。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单胎头位足月产妇180名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
经比较,两组孕妇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常规组给予普通助产护理,研究组给予连续性助产护理措施,内容为:1.2.1产前的宣传教育助产士掌握了孕妇的大致情况后和其进行沟通,掌握产妇以前的分娩经历,以便对其进行相关培训[2]。
通过交流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同时告知其怀孕期间和分娩需要注意的事项、分娩的方式方法,在待产期间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防止太过紧张。
助产士可给孕产妇多种方式的咨询,对于她们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帮助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临床给予孕妇连续性助产护理,其分娩结局情况。
方法本次以我院2016.10~2017.3期间收治的295例孕妇为观察对象,按主诊医生分管病区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4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150例(行连续性助产护理),统计两种护理模式孕妇分娩结局,评估孕妇临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两组孕妇产程、疼痛评分。
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产程用时短、分娩疼痛程度低,P<0.05;临床孕妇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研究组为96.0%,对照组为86.9%,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为64.7%、11.3%相比于对照组46.2%、33.1%,研究组剖宫产率低,自然分娩率高,P<0.05。
结论临床对孕妇行连续性助产护理,产妇临床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降低,产程用时缩短、分娩疼痛减轻,产妇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关键词】分娩结局;助产士;连续性助产护理;孕妇现代女性由于工作、生活、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其思想压力较大,同时女性对分娩、妊娠的恐惧心理,导致其情绪波动较大,研究表明孕妇情绪波动不仅会对胎儿健康安全造成影响,同时对其自身健康不利,进而影响分娩结局[1]。
近几年随着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有学者提出让有经验的助产士从妊娠到产后对孕妇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不仅能降低分娩风险、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降低临床剖宫产率,同时还能保证母婴健康,促进产妇安全度过围生期[2]。
本文观察2016.10~2017.3期间150例孕妇行连续性助产护理,其分娩结局、产程情况及孕妇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以我院2016.10~2017.3期间收治的295例孕妇为观察对象,按主诊医生分管病区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150例,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为(38.4±0.7)周,初产67例、经产83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1.6±2.4)岁;对照组145例,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8.6±0.7)周,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8±2.7)岁,初产64例、经产81例,资料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皮芳【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5(12)6【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联系个性化的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在本院生产的220例初产妇女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10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助产模式,试验组给予个性化助产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分娩结局及家属满意程度。
结果:两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新生儿Apgae评分及家属满意程度均不相同,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系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可相对缓解产时疼痛、提高家属满意度,提高分娩质量,可在生产临床上推广。
%Objective:To discussion the influence of contact personalized midwifery model of early maternal birth outcomes.Method: 220 cases produced by admission time primiparous wome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3,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11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traditional midwifery mode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individualized midwifery model. Two groups mothers of pain, birth outcomes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produced werecompared.Result:When the two groups of mothers produce pain, labor, neonatal apgae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scores were not the sam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ersonalized mode of connection to the relative ease of midwifery can relief pain, increased family satisfaction, enhance the quality of delivery,and can be popularized in production of clinical.【总页数】2页(P91-92)【作者】皮芳【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沙湾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J], 吕春华;熊玉贤2.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J], 张辉3.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J], 李丽婷;肖金红;何秀玲4.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J], 阮锦花5.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J], 汪绍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引言助产护理是对孕妇、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全程照护和管理的专科护理。
连续性助产护理是指由同一名助产士或助产护士在怀孕、分娩和产后的整个过程中为孕妇和新生儿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和支持。
研究表明,连续性助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母婴结局,减少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一、连续性助产护理的定义和特点连续性助产护理是一种由专业的助产士或助产护士负责全程助产护理的模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1. 从孕期到产后全程支持:助产士与孕妇建立起紧密的关系,在整个孕期和产后期间都提供全方位的助产护理和支持。
2. 个性化的服务:助产士根据孕妇的需求和情况,为其定制个性化的产前护理计划。
3. 提供情感支持:助产士不仅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还为孕妇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缓解孕期焦虑和恐惧。
4. 促进亲子关系:助产士在生产和产后期间积极参与亲子关系的培养和维护,帮助产妇建立起良好的母婴关系。
二、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1. 减少产妇的并发症:研究表明,接受连续性助产护理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更容易顺利产下健康的婴儿,减少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 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连续性助产护理在新生儿的护理和监测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及时发现新生儿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护理。
3. 提高患者满意度:连续性助产护理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细致的护理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产妇和新生儿的需求,因此患者的满意度也更高。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1. 国际研究:国际上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了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的积极影响。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接受连续性助产护理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使用镇痛药物的比例明显降低,分娩的满意度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也更好。
2. 国内研究:国内也有一些相关研究表明,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的影响是显著的。
某医院开展了一项连续性助产护理项目,结果显示,接受连续性助产护理的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健康状况也更好。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对孕妇分娩结局行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6~2015.08为收治期间,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护理,并对比孕妇的妊娠结局。
结果:研究组行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孕妇分娩结局行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关键词】: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妊娠结局;并发症近几年来,我国新生儿的分娩数量不断增多。
分娩结局为对孕妇干预手段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其多元化的护理模式广泛应用于孕妇助产中[1]。
本研究对于2015.06~2015.08期间收治的部分孕妇行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干预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6~2015.08为收治期间,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具体如下:纳入标准:1)躯体状况较佳者;2)分娩指征正常者;3)胎儿体健者;4)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允许者。
排除标准:1)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者;2)胎儿异常者;3)严重疾病者。
研究组——女性30例,上限年龄值为35岁,下限年龄值为22岁,平均年龄值为(27.85±4.11)岁,上限孕周值为42周,下限孕周值为35周,平均孕周值为(38.97±3.31)周。
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18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12例;经产妇4例,初产妇26例。
对照组——女性30例,上限年龄值为36岁,下限年龄值为21岁,平均年龄值为(27.58±4.30)岁,上限孕周值为41周,下限孕周值为35周,平均孕周值为(38.55±3.18)周。
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首先,连续性助产护理可以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
研究发现,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下,孕妇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前信息和技能,促进自然分娩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
在连续性助
产护理模式下,助产士能够全程陪伴孕妇,及早发现和处理分娩过程中的问题,缩短了分
娩时间,降低了孕妇因长时间等待而出现的疼痛和恐惧感,从而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其次,连续性助产护理能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研究显示,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下,
助产士能够及时发现新生儿健康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如保持婴儿生命体征的稳定、促
进婴儿吞咽排便等。
同时,助产士还会指导母亲正确哺育、照顾新生儿,提高其母乳喂养率,降低新生儿黄疸、感染等风险,使得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此外,连续性助产护理可以促进母婴健康成长。
研究发现,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下,
孕妇和新生儿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包括孕前、孕期产检、产后评估、婴
护等。
在这个过程中,助产士能够与孕妇和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传递正确的产前、产后
知识,帮助家庭构建科学的母婴健康成长模式,从而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总之,当前的研究表明,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提高孕妇自
然分娩率、新生儿健康水平以及母婴健康成长水平。
医疗机构和患者应该积极推广连续性
助产护理服务,让更多的孕妇和新生儿受益。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的定义及特点,以及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情况。
随后重点分析了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指出该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并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最后总结了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表明,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产妇分娩、分娩结局、产妇满意度、临床实践、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影响、推广、应用、改善、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妇的分娩过程是一个风险较高的生理事件,涉及到母婴双方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在传统的分娩过程中,产妇由不同的护理人员分别接待和照料,导致了护理工作的碎片化和不连续性,可能会影响到产妇的分娩体验和结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应运而生。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是指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由同一名助产士负责参与产妇从入院到分娩结束的全程护理工作,保证了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都有一个熟悉的、负责任的护理人员陪伴和照料。
近年来,随着对产妇分娩体验和结局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
了解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为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和安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通过系统性地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深入探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提高产妇分娩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助产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改善,孕产妇的生育结局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孕产妇的死亡率、新生儿的死亡率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母婴健康水平越来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在这之中,连续性助产是一项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
连续性助产护理是指妇女在孕期、分娩和产褥期这一整个过程中均由专职助产医师或助产士全程护理的一种护理方式。
其优点包括解决了孕产妇常见的怀孕、生产、产褥期中遇到的各种疾病与问题,为孕产妇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
下面是针对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各国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其中一些研究表明,接受连续性助产护理的孕产妇比没有接受该护理的孕产妇更容易持续母乳喂养,并且新生儿的体重和出生呼吸窘迫的发生率较低。
与之相对应的,产妇的分娩时间也会缩短。
另外,连续性助产护理可进一步增强孕妇与家人的生育知识和决策权力。
这种护理形式被认为是一种针对孕产妇健康的系统性治疗模式,可促进孕妇的主动参与,并改变孕妇对生育过程的消极态度,提升孕妇的考虑健康,提高孕妇的生育体验。
然而,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表明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的健康水平有益。
一些研究发现,连续性助产护理并没有显著降低新生儿患有低出生体重、早产等问题的几率。
这种情况可能与助产团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有关。
此外,一些问题,例如非计划性剖宫产或严重的并发症也可能发生,因此必需加强对孕产妇的管理,在护理过程中提高助产技能、技术水平。
总体来说,连续性助产护理是一种能够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的有效干预措施,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同时提供生育知识和决策权力,缩短分娩时间,并可以促进母乳喂养。
然而,为了使孕产妇能够顺利分娩,避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助产医师和助产士应提高其临床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切实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
总之,不断加强与改进这种干预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文章中针对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相关解析。
方法针对2018 年 10 月—2019 年 4 月医院收治的136 例初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解析,依照护理方式不同从而将她们分成了两个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连续性助产护理,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状况、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结局等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从产程、产后出血状况、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结局等方面来看,观察组产妇相较对照组状态优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首次生产产妇连续性助产护理实施,可以让产妇产程时长、产后出血量得到有效降低,还可以提升自然分娩率,对改善新生儿结局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影响情况由于初产妇怀孕过程中身体内激素会发生变化,加之第一次生产缺乏分娩经验,认知水平比较差,分娩过程中会产生焦躁、慌张等情绪,影响与护理人员工作配合,提升母婴危险程度,因此积极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对减少产程、改善分娩结局十分关键。
此次研究针对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以下为相关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文章针对我院 2018 年 10 月—2019 年 4 月收治136 例初产妇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解析,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了两个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位产妇。
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4.56±3.21)岁,平均怀孕周期(39.21±1.10)周。
观察组平均年龄(24.58±3.31)岁,平均怀孕周期(39.31±1.13)周。
这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未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选入和排除标准:①均为首次妊娠且为单胎②未出现妊娠期并发症,胎儿生长情况良好,抬头位;③此次妊娠建卡(门诊)且严格依照医生遵嘱定期检查;④排除血液、免疫、内分泌、精神等各种系统病症;⑤排除心脏、肝脏、肾脏等机体关键器官出现严重器质性病变人员;⑥排除强烈要求剖宫产人员。
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分娩属于正常生理过程,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产妇选择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
最初剖宫产是由于产妇阴道分娩困难,危及胎儿及产妇安全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的紧急措施[1]。
可是现代由于多种因素,剖宫产被越来越多产妇作为分娩首选方式,并逐渐得到了普及,殊不知这种方式会严重伤害产妇健康,且对婴儿生命质量也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确保母婴结局[2]。
基于此,现对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连续性助产护理的概念连续性助产护理,即产前、产时及产后助产士为保障产妇健康及婴儿生命质量展开的连续性护理服务。
针对产妇开展的连续护理服务可以是团队,也可以是个人,如果是个人需要对助产士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如果是团队,则需要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做到科学护理[3]。
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就连续性助产护理在《分娩改革》中提出,之所以要开展连续性助产护理,是由于英国剖宫产率逐渐上升,而与此相反的是分娩服务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致使母婴结局受到严重的影响[4]。
鉴于此英国开始推广以助产士为中心,与医院及社区相结合的连续性护理模式,结果显示效果良好。
2 开展连续性助产护理的必要性当前出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考虑,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放开了二胎政策,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剖宫产术后妊娠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这就要求各大医院妇产科必须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并对各岗位人员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科学的安排,以确保工作效率最大化,工作效果达到最佳[1]。
另一方面医院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孕产妇护理,努力变革传统护理模式,积极探讨适应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孕产妇护理模式。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能最大限度避免不良分娩现象的出现,且通过对孕产妇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其因精神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一些并发症[5]。
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连续性助产护理指的是在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整个期间,由同一名助产士或医生提供连续的护理服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本文将综述当前研究的进展,包括连续性助产护理的定义、实施方式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连续性助产护理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强调由同一名助产士或医生提供护理,这样可以建立稳定的关系,使得孕产妇和新生儿更加信任并依赖他们。
它要求在整个孕产期间提供连续的护理服务,包括妊娠期、分娩过程以及产后护理。
连续性助产护理还意味着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以及实施各种干预措施。
实施连续性助产护理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建立“孕产保健团队”。
该团队由助产士、医生、乳房喂养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协同工作,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另一种方式是在医院建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
通过该模式,孕产妇可以在整个产程中与同一名助产士建立起联系,助产士会提供孕产妇所需的所有护理服务。
研究表明,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有积极的影响。
它可以减少产程过程中的并发症。
一项研究发现,与非连续性助产护理相比,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产程延长、宫缩过于频繁以及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概率更低。
连续性助产护理可以提高分娩率。
一项研究表明,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无需依靠药物干预的比例更高,而药物干预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分娩风险。
连续性助产护理还可以提高乳房喂养率。
一项研究发现,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的产妇在分娩后前3个月的独家母乳喂养率更高,而母乳喂养对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连续性助产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医疗资源的限制,连续性助产护理在某些地区可能无法实施。
由于孕产妇的个体差异以及分娩过程的不确定性,提供连续性助产护理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由于孕产妇在妊娠期、分娩过程和产后护理中的需求不同,助产士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首先,研究发现,连续性助产护理对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连续性助产护理将产妇和婴儿的护理融为一体,可以帮助产妇更快地建立母乳喂养意识,并且提供了不间断的母乳喂养指导,有效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一项对连续性助产护理的系统综述研究表明,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的母亲母乳喂养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助产护理方式的母亲。
其次,研究还发现,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妇并发症的风险。
对比传统的助产护理方式,连续性助产护理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护理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出色表现,如通过提供充分的产前教育和准确的分娩指导,有效降低了因产程用时过长等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在产后则较大地降低了新生儿住院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同时对于产妇的情感疏导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还可以提高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抑制效果。
在产后阶段,产妇常常由于身体虚弱或是情绪不稳定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这对于母婴健康有一定的危害,而连续性助产护理则可以从产后护理入手,进行早期干预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从而降低产妇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妇并发症风险、以及预防和抑制产后出血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只有在专业护理团队得到合理的配备和培训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婴健康。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100例产妇,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程度。
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8.0%、满意度98.0%、窒息率2.0%均优于对照组的66.0%、80.0%、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提高满意度,减轻产妇的疼痛,可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产妇;分娩结局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剖宫产在临床上使用频率逐渐提高。
剖宫产手术最初是对正常分娩困难或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有威胁时进行的一种补救方式,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已成为产妇首选的分娩方式[1],但却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和新生儿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中对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妇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纳入标准:B 超检查显示胎位正常,胎儿发育正常[2],产妇各项指标正常;排除标准:有严重妇科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并发症者。
对照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6.8±3.4)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9±0.8)年,观察组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6.2±3.3)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9.1±0.5)年。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给产妇进行常规宣教护理。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100例产妇,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程度。
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8.0%、满意度98.0%、窒息率2.0%均优于对照组的66.0%、80.0%、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提高满意度,减轻产妇的疼痛,可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产妇;分娩结局
分娩是一种自然生理过程,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剖宫产在临床上使用频率逐渐提高。
剖宫产手术最初是对正常分娩困难或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有威胁时进行的一种补救方式,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已成为产妇首选的分娩方式[1],但却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和新生儿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中对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妇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纳入标准:B 超检查显示胎位正常,胎儿发育正常[2],产妇各项指标正常;排除标准:有严重妇科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并发症者。
对照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6.8±3.4)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9±0.8)年,观察组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6.2±3.3)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9.1±0.5)年。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给产妇进行常规宣教护理。
1. 2. 2 观察组给予连续性助产护理,具体为:①产前护理: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热情和产妇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产妇的知识水平、对分娩知识的了解以及产妇的心理情绪等,然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导产妇进行产时呼吸以及自护能力等,提高产妇对女性健康的重视度,树立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时对产妇的心理进行疏导,使产妇心情舒畅,同时给产妇家属讲解分娩的注意事项以及对产妇的护理情况,耐心解答产妇和家属的疑问,消除其疑惑,提高护理配合度。
②产时护理:助产士全程陪护产程,使产妇具有安全感,鼓励丈夫参与分娩,给产妇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的支持。
助产士指导产妇选择舒适的分娩体位,最大化的减轻产妇的心
理恐惧感和精神压力,给予针对性的安慰和鼓励。
随时告知准产程进展情况,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分娩过程中舒适自由的体位可以适时给产妇提供饮食,补充产妇的体力,有利于自然分娩的成功。
③产后护理: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给产妇提供美学知识,消除产妇产前对身材、皮肤的担忧。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记录并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满意度、窒息率以及产妇疼痛程度。
满意度依据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
疼痛程度参考文献[3],分为0~3级,0级为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2级为中度疼痛,3级为重度
疼痛。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8.0%、满意度98.0%、窒息率2.0%均优于对照组的66.0%、80.0%、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分娩指的是胎儿从母体脱离成为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的过程,自然分娩对产妇的身体健康以及产后恢复效果较好,同时减少了新生儿的生命危险,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生。
但是由于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的原因以及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自然分娩的产妇逐渐减少[4-6]。
为了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可给产妇提供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产前给产妇介绍自然分娩的重要性,产前健康知识以及自身注意事项,及时和产妇交流沟通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产时给产妇进行精神和体力上的支持,促进产妇顺利自然分娩[7-10]。
产后指导产妇给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给产妇讲解母乳喂养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好处,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例数。
由于产妇的个体差异,产妇在产前的心理情绪和紧张程度各不相同,需要护理人员及时了解产妇的情况,针对性给予疏导,指导产妇家属对其进行精神鼓励和安慰,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
本次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妇进行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8.0%、满意率98.0%、窒息率 2.0%均优于对照组的66.0%、80.0%、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产妇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产妇对自然分娩的认识度,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新生儿的窒息情况,提高产妇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同时大大减轻了产妇产时和产后的疼痛,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提高满意度,减轻产妇的疼痛,可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艳彬,魏文峰,王亚芳,等. 连续性助产服务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0):2741-2744.
[2] 黄秋明. 助产士组服务对孕妇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496-497.
[3] 胡秀荣. 产前健康教育和导乐陪伴温馨助产对分娩的影响.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346-347.
[4] 蔡玉娟,谢建英,钟少平,等. 改良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对降低CDMR 的效果. 浙江临床医学,2016(1):87-88.
[5] 刘六妹.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进展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5(39):251.
[6] 虞紫嫣. 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在产妇分娩中应用效果观察. 当代临床医刊,2016,29(1):1896.
[7] 刘彩红,温楚雪,曾咏婧. 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管理模式在瘢痕子宫妊娠后阴道分娩病人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2017,15(7):841-842.
[8] 翟巾帼,郑艳芳,黄美凌,等. 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下的孕产妇服务需求调查满意度. 护理研究,2015(24):3004-3006.
[9] 张春芳. 助产士施行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效果. 吉林医学,2014,35(10):2236-2237.
[10] 董利敏.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