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间盘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
方法:观察2013年至2014年之间行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的患者,采用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后一般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措施,规范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7.5岁;其中L4/5 38例,L5/S1椎间盘突出12例。
随访观察2个月,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为甲级愈合,均无脊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按照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38例、良7例、可4例、差1例。
结论: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术后并发症,同时有利于腰椎功能恢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护理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7.5岁;全部采用间盘射频热凝术进行治疗,其中L4/5 38例,L5/S1椎间盘突出12例,所有患者均为盘源性腰痛,并经保守治疗2月后无效。
2、方法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在术前充分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用最简明的言语向患者说明手术的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并向患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及预后,向其介绍此手术的成功病例情况,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使其树立起进行手术治疗的信心;介绍术后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1、2体位训练术前每位管床护士均要对患者进行的术前的手术体位耐受训练,训练时间要求不小时40分钟,训练前要详细向患者说明动作要点,再进行动作演示,使其更直观地了解训练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2、2术后护理2、2、1一般护理术后前2天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存在生命体征的波动应及时通知医生,根据病情进行相关的处理,注意观察患者术后大小便情况,防止卧床后便秘的发生,并注意尿液的颜色,必要时可嘱患者多饮水。
射频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护理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靶点消融术治疗后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缓解时间为(2.3±0.5)d、消失时间为(32.5±12.3)d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3例坐骨神经痛复发,2例脑脊液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88.9%护理效果理想,优于对照组(66.7%)(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好,临床上采用射频靶点消融术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治疗后加强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射频靶点消融术;围手术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患者腰椎间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使髓核等椎间盘组织向后或后外方膨出或突出,从而进一步导致神经根炎症,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
目前,对于这种疾病治疗方法较多,但是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且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近年来,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射频靶点消融术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术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长期效果不好[1]。
为了探讨射频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护理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起引进这一术式,并不断总结完善,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患者的腰腿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接收治疗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
实验中,有16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9~84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9.4±1.3)岁。
患者中两个以上椎间盘突出18例,单纯性腰痛21例,腰及单侧下肢痛20例,仅下肢痛13例,腰及双下肢痛8例。
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引导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我科对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现对围术期护理,术后观察,及预防并发症,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男21例,女24例,平均48岁。
单阶段突出的38人,其中L4/5突出35人,L5/S1突出3人;双节段突出5人,其中L3/4、L4/5突出3人,L4/5、L5/S1突出2人。
病史长至20年,短则9月,平均15年。
临床表现:腰痛,发生率约91%,为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下肢,并伴有下肢麻木或肌力减退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患者就诊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无效后,仍有腰及下肢疼痛症状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而采用本方法治疗。
2 治疗方法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治疗靶点。
病人俯卧位于CT检查床上,下腹部垫枕以增大椎间隙,便于穿刺进针。
确定穿刺点并标记后在CT扫描下再次确认穿刺点。
2%利多卡因5ml局部麻醉,选用射频穿刺针,通过标记点进行穿刺。
在CT扫描下进行证实,确认穿刺成功后,CT成像记录下影像资料。
拔出针芯,放入射频热凝针,连接射频机。
首先确认毁损区内无感觉神经存在,可用50Hz的高频电流0.5V进行刺激,刺激时间1S,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剧烈疼痛,说明毁损区内无感觉神经存在,其次确认毁损区内无运动神经存在,用2Hz的低频电流2V进行刺激,刺激时间1S,如果患者下肢肌肉没有出现收缩现象,证明毁损区内无运动神经存在。
依次用65°、70°、80°各治疗一个周期,再90°治疗两个周期,退针至硬膜外腔,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1ml后退出穿刺针,包扎,改为仰卧位后,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并记录,在腰围的保护下用平车将患者送回病房。
腰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的手术配合体会腰背痛是成年人常见病及多发病,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
腰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无切口、患者疼痛小等特点。
2010~2011年对30例患者采用腰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66岁,适应证为椎间盘突出有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经CT或MRI检查证实者。
椎间盘突出物钙化、椎管狭窄、明显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及后纵韧带肥厚和钙化不宜实施此术。
髓核组织脱垂入或游离于椎管内、身体条件不允许或精神异常者、甲亢、严重高冠心及糖尿病、G6—PD缺乏症、出血倾向为绝对禁忌。
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于手术台上,腹部垫3~4cm厚长枕。
对侧患肢黏贴电极片并与射频仪连接,测试仪器正常。
常规消毒铺巾,用无菌罩罩好C型臂机头。
根据术前确定的治疗靶点及设计的穿刺途径在C型臂下确定皮肤穿刺点并标记,局麻。
选用22C/97mm/0.71mm/0.20mm/5mm的穿刺针,通过标记点,刺入靶点,并经X线证实穿刺针的位置与术前的设计靶点位置相符。
一般情况下,定位准确,患者有神经根刺激症状出现,这说明已准确找到靶点。
在C型臂下行椎间盘造影,进一步确证射频针端在椎间盘靶点位置无疑。
打开射频机,严格操作规程,将与穿刺针相配套的电极针置入穿刺针内。
①抗阻测试:仪器显示阻抗在150~250之间。
②电生理测试:用高频100Hz、低电流1.0~2.0MA,低频3Hz、高电流2.0~3.0MA的电生理刺激,患者无放射痛及下肢肌肉收缩现象,此时说明损毁区内无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存在,确保安全。
③热生理测试:依次用60、70、80、90℃行温度测试60秒,在测试过程中,通常可以复制出原有的症状。
④靶点热凝消融:依据患者对疼痛的最大耐受度来确定最高温度,用最大耐受温度(≤94°)连续治疗4个周期,每个周期100秒。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的护理体会。
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在大型C臂数字减影X光机下定位,各穿刺点局部麻醉,经C臂机反复证实,射频热凝仪依次用80度,90度,95度热凝3个周期。
结果:本组患者90例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段之一。
【关键词】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Rf thermosetting target ablation nursing experi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kHu jiao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DiYiQiWu hospital Southeast of xiam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orthopedic ward Fujian zhangzhou363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rf thermosetting target ablation nursing experi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k. Method: 80 cases with lumbar disc patients were, in a large C arm X-ray machine under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localization, the local anaesthetic puncture point, confirmed by C arm machine repeatedly, radiofrequency thermal coagulation instrument turn 80 degrees, 90 degrees, 95 degrees of thermosetting three cycles. Results: This group of patients, 90 underwent radiofrequency thermal coagulation target ablation, satisfactory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Conclusion:Rf thermosetting target ablation is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means of treatment of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Key words:Radio frequency (rf) heat setting targets ;Ablation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3 年6 月~ 2014 年9 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 例,其中,男55 例,女35 例,年龄30 ~69 岁,平均36 岁; 病程1 ~10 年,平均4年。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摘要:**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本文通过分析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经验,探讨了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射频热凝;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体会一、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精确消融椎间盘组织,减轻神经根压迫,从而缓解症状。
本文旨在分享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以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病例资料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至2021年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范围28-72岁,平均年龄45岁。
三、护理措施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前准备等。
术中护理:保持患者舒适,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包括疼痛管理、活动指导、并发症预防等。
四、护理体会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往往存在恐惧和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需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和术后护理要点,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术中监测: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确保患者舒适度。
活动指导: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五、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通过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
护理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靶点消融+臭氧注射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且发病年龄愈来愈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靶点消融+臭氧注射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1]近年来我院对多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此项治疗方法,配合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较好。
我科2011年1月-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89例,采取频靶点消融+臭氧注射术治疗的68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8例,男29例,女39例,其中腰3-4椎间盘突出28例,腰4-5椎间盘突出26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34例,数名患者存在多节间盘突出。
患者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58.6岁。
1.2方法。
微创治疗均采用射频靶点消融+臭氧注射术,其中单间隙治疗21例,多间隙共同治疗47例。
手术后辅以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及中医康复理疗。
1.3结果。
68例患者平均住院14.3天,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中2例患者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5例患者术后2-3个月病情反复,其余患者疗效佳。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过程,讲解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其信任,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
2.1.2术中体位训练:练习俯卧位,腹下垫软枕,坚持一小时,练习3-5次,患者无不适为佳。
2.1.3呼吸道准备:戒烟,训练深呼吸、有效排痰,告知导致肺部感染的原因和预防的重要性。
2.1.4胃肠道准备:术前一天进食产气少、易消化饮食,术晨禁食水。
练习床上大小便,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当方法,术前排大便一次。
2.1.5练习轴向翻身,配带腰围方法及上下床的正确姿势。
2.1.6常规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备皮、监测生命体征等护理。
2.2术中护理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严格的无菌技术条件及麻醉方式,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消除陌生恐惧感,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射频靶点热凝微创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靶点热凝微创疗法治疗的临床护理。
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靶点热凝微创疗法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两组均成功随访6~12个月,观察组40例中,治愈3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对照组40例中,治愈1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靶点热凝微创疗法治疗过程中,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标签:射频靶点热凝微创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传统开放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也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但因出血大、手术创口大、骨损伤、剥离组织面广、康复时间长等缺点,患者不易接受[1]。
目前,微创治疗以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临床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
本研究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靶点热凝微创疗法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20-77岁,平均(39.5±2.5)岁,病程3个月-22年。
患者均有腰腿痛和腰痛典型症状,单纯腰痛32例,腰痛伴下肢痛48例,均结合病史、体征、症状,经MRI检查或CT扫描确诊。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嘱患者取俯卧位,在大型C臂X光机定位引导下,由病变椎间隙处进针,高频率射频电流由射频治疗机经磁场发射,温度逐步调至适宜,将突出致病部分的髓核直接收缩、变性、解除压迫、凝固、减少体积,对髓核液中的蛋白和糖蛋白的释放同时起到阻断作用,神经根水肿状况、椎管内炎性反应、有损伤发生的纤维环在温热效应的治疗下可明显好转。
龙源期刊网
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钱益娟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17期
【摘要】总结216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有效沟通,进行正确的轴线翻身和上下床方法的指导训练,术后重视体位、活动的指导,强调术后的功能锻炼,腰部保护,做好出院指导。
通过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围手术期护理。
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方法:认真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的健康指导结果:100例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后,95 例取得较好效果,3例效果不明显,2例无效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微创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是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标签:射频热凝靶点;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1]。
以25-55岁为多发年龄,因手机、电脑电子产品的普及及办公一族的不正常姿势均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
临床上追求安全、有效、创伤小、疗效好、出血少的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点之一。
本科于2013年开始采用射频微创介入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科自2013 年5 月至2014 年12月共收治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
男60例,女40例;年龄28-60岁;病程3-10年,患者经MRI或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为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下肢放射性疼痛,部分有不同程度腰部活动受限,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
其中L3-L4椎间隙,有30例,L4-L5椎间隙有50例,L5-S1 有2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反复发作。
2护理2.1 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术前多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原理,大致过程效果及安全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让患者了解该治疗的优越性:整个治疗过程只是一个物理过程,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过程是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阻抗测定;直接作用在病变的椎间盘上,数据精确到1mm以下,不会伤及周围正常的组织器官及神经;射频温度可调控,确保了治疗前后的安全,不感染,不存在热损伤;微创,无痛苦,穿刺针仅有0.7毫米(和针灸针一样细);不开刀,无出血,术后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危险小,恢复快。
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旷鹂;杨晓玲【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研究》【年(卷),期】2012(004)006【总页数】2页(P327-328)【作者】旷鹂;杨晓玲【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变,在某种诱因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和压迫其周围神经根、窦椎神经、血管,以及释放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根等所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是临床上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
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新兴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应用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良好的护理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科采用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并辅以较好的护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3个月~12年,均以腰腿痛为主来本科就诊,其中下肢放射痛43例,间歇性跛行24例,单纯腰痛1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52例。
综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有患者均为住院病例,且均经1个月或以上保守治疗无效,在本院住院时间一般为10~14d。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患者行相关术前检查,对于急性发作腰腿痛患者,予以抗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50mg,20%甘露醇并加入5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确认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并告知手术风险及预后,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后行微创手术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枕10cm,使椎间隙张开,便于穿刺。
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常规以1.0%活力碘消毒以病变椎间盘为中心的手术区域,铺巾;在椎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正侧位下确定靶点椎间盘及穿刺点,使用22G射频穿刺针进行穿刺,正侧位下确认针尖到达目标椎间盘中心位置后,拔出内针,连接射频热凝导线,依据阻抗及射频运动、感觉测试等确定射频针尖位置的安全性,无不良反应后,给予标准射频模式55℃、60℃、65℃、70℃90s各1个周期,75℃90s 2个周期。
腰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腰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11年8月~2011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均采用
腰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进行治疗,并给以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以全面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后,1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腰部活动正常,行走自如,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无疼痛,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结论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措施,
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疗效及患者的满意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此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很大,以腰腿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腰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为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此治疗方法安全、有效,现今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证实[1]。
2011年8月~2011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引进此技术对1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
疗,并给以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8月~2011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腰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对1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为35~73岁,平均(5
2.1±2.9)岁。
病程3~14年,平均(7.5±1.7)年。
5例为L4~
5突出,3例为L5~S1突出,2例为L4~5、L5~S1突出。
1.2 方法根据患者的X线、CT检查结果选择靶点,患者的体位为俯卧位,腹部垫薄枕,以增大相应的椎间隙而便于穿刺。
在C型臂及X线机下确定皮肤穿刺点并作标记。
常规以腰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进行治疗[2]。
1.3 护理措施
1.3.1 术前护理术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各项辅助检查,术前给予患
者10 mg安定肌注。
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
1.3.2 术后护理(1)卧床休息及用药:患者术后卧硬板床6~8 h,以避免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低颅压的临床表现。
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给予激素以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
嘱患者卧床休息3~4 d后下床活动[3]。
(2)密切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体温、血压、呼吸、心率等,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改善情况。
及时观察并发症情况,上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3)常规护理:手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注意保持病室温度、清洁、通风等,定期对病室进行消毒。
患者的饮食应注意营养,多食用豆制品、肉、鱼等高蛋白的食物,做好口腔的护理工作。
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以促进康复,患者术后下床时应使用腰围保护。
(4)心理干预:患者手术后会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从而表现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故应做好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关心、鼓励患者,以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勇于面对疾病治疗,从而在治疗中予
以配合。
1.3.3 出院指导此手术患者住院时间较短,4~6 d即可出院。
患者出院后短期内不可进行过重的劳动,应注意不要长时间保持坐姿。
卧硬板床,佩戴腰围达3个月左右。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2个月内禁止弯腰、举重物,定期进行复查,以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腰部活动正常,行走自如,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无疼痛,恢复正常的生活。
2例患者于术后出现轻微头痛、头晕的表现,给予对症处理后改善。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其他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1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满意度
较高。
3 讨论
腰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为新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可保护患者的纤维环壁、安全、对脊椎稳定性影响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4],现今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证实。
对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应重点关注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导、心理干预等方面。
切实有效的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治疗效果明显,这表明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疗效,并提高患
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钟富秀,陈锦.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0,11(6):46-47.
[2]黄丽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C].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5:56-57.
[3]葛支忱,胡丹丹.射频消融术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8(2):34-35.
[4]卢振和,高宠荣.射频技书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 1(2):105-110.
(收稿日期:2011-12-09)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