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渣中铜的综合回收
- 格式:docx
- 大小:97.08 KB
- 文档页数:2
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有效回收方案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有效回收方案废杂铜冶炼渣中含有一定量的铜资源,有效回收这些资源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并且对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下面将逐步介绍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的有效回收方案。
第一步:渣料预处理首先,需要对废杂铜冶炼渣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对渣料进行筛分和磁选,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磁性物质。
筛分可以将较大颗粒的渣料分离出来,而磁选可以去除含有磁性物质的渣料,使得后续步骤更为高效。
第二步:酸浸提取接下来,将经过预处理的渣料进行酸浸提取。
这一步骤可以利用酸性溶液中铜与渣料中的铜发生反应,将铜离子溶解在溶液中。
常用的酸浸剂包括硫酸和盐酸。
酸浸提取的条件如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调节,以提高铜的溶解效率。
第三步:溶液处理经过酸浸提取后,得到含有铜离子的溶液。
为了进一步提取和回收铜资源,需要对溶液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电解、溶剂萃取和水热法等。
电解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电解槽中施加电场,使得铜离子在阳极上还原成纯铜。
溶剂萃取则是利用有机溶剂将溶液中的铜离子萃取出来,然后通过脱溶剂和再溶剂两个步骤将铜离子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最终得到纯铜。
而水热法则是利用水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通过添加特定试剂将溶液中的铜离子转化成稳定的铜化合物或纳米颗粒,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得到纯铜。
第四步:铜产品制备最后,通过对溶液进行干燥、熔炼等处理,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铜产品。
这些铜产品可以进一步加工,例如铸造成铜坯、制备铜粉等,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通过以上步骤,废杂铜冶炼渣中的铜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回收。
这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废杂铜冶炼渣中的铜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铜冶炼渣综合利用项目报告书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铜冶炼工业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问题也日益凸显。
针对铜冶炼渣的综合利用,本项目旨在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现对铜冶炼渣的高效利用,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项目内容:1.对铜冶炼渣的成分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研究渣中有价值成分的提取方法。
2.多角度研究铜冶炼渣的综合利用途径,包括但不限于资源化利用、建筑材料、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应用。
3.综合考虑成本、环保、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铜冶炼渣综合利用的可行方案,并提出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
三、项目进展和成果:1.针对铜冶炼渣的成分分析工作已经完成,初步发现渣中含有许多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如铜、锌等。
2.在提取渣中有价值成分的方法研究中,通过深入实验和对比分析,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提取工艺,并达到了预期的成果。
3.探索了铜冶炼渣的综合利用途径,发现其可以作为一种原料用于水泥生产和建筑材料制造,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使用性能。
4.在环境修复方面,利用铜冶炼渣进行土壤修复的技术研究已经初见成效,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四、项目影响和可持续发展性:1.本项目的实施将促进铜冶炼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铜冶炼渣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将为其他冶炼工业的废渣处理提供参考,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3.通过利用铜冶炼渣进行环境修复,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项目总结和展望:本项目通过对铜冶炼渣的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通过根据铜冶炼渣的成分特点,开发了高效的提取工艺和综合利用途径,并在环境修复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类似废渣处理提供了借鉴和推广的基础。
未来,还将进一步优化综合利用方案,提高技术水平和效益,推动铜冶炼渣综合利用项目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
M etallurgical smelting冶金冶炼铜冶金炉渣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探究文燕儒摘要:在铜冶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有价金属的炉渣,如果不回收这些炉渣中的有价金属,将形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与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不符。
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铜冶金炉渣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进行了研究分析,明确了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现有的处理技术方法,为后续的铜冶金炉渣资源的二次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铜冶金炉渣;综合回收;有价金属铜矿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青铜时代到信息时代,铜矿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铜矿资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金属资源。
一般情况下,铜矿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尤其是以硫化矿为主。
目前,全球使用的铜矿资源有超过80%来自于铜的硫化矿冶炼。
由于硫化矿含铜品位仅约为1.5%,其开采后需要经过选矿才能进行后续处理。
我国铜矿开采利用行业整体上资源品质较低,矿山规模相对较小,开采数量难以满足冶金行业的需求,更多的铜矿产品需要依赖进口。
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应合理调整铜矿资源的开发方式,加快对铜冶金炉渣的有效利用研究进展,逐步找出科学合理的综合利用技术,使有限的铜矿资源能够产生更多具有价值的应用产品,逐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要认识到铜冶金炉渣资源的重要性,科学制定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不断提升铜矿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铜矿开采行业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铜冶金行业健康发展。
1 铜冶金炉渣概述铜冶金炉渣是火法炼铜的熔炼及吹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铜渣的成分因冶炼制度、入炉原料的不同而异,一般炉渣中的铜含量在0.5%~3.0%之间。
铜渣的主要成分为铁、硅的化合物,还包括氧化镁、氧化铝等物质。
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外排铜渣约800万吨,其中电炉渣产量约为转炉渣的4倍。
我国的铜资源相当匮乏,对于品位较低的铜矿(0.4%~0.5%)进行开采利用成本较高。
铜冶炼渣浮选回收铜的研究现状摘要: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铜资源却比较稀缺。
硫化铜矿物提铜是我国铜资源获取的一个重要方式。
在实际开展硫化铜矿石铜硫浮选分离工作过程中,涉及了较多类型的铜矿分离。
矿石性质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不同类型矿石之间的性质也存在相应差异,本文主要围绕铜冶炼渣浮选回收铜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铜渣;回收铜;研究引言:铜渣作为一种副产品,其主要产生于火法炼铜熔硫以及转炉这一过程,所包含类型较多。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铜企业对铜渣都会采用渣场堆放或者直接丢弃方式,采用此种铜渣处理方法除了会占用较多土地之外,同样会对环境产生相应污染。
一些铜渣也会应用在铺路工作中,或者是对其进行处理将其转化成混凝土应用在建筑建设过程中,该方法虽避免了铜渣的大面积堆存,但其中的有价金属却没有得到回收,导致被浪费。
所以,怎样实现铜渣的高效利用是现阶段我国铜冶炼领域重点研究的一项课题。
一、铜渣组成分析铜渣的组成具有较强复杂性,所包含的硫化物与氧化物较多,另外还掺杂着一定数量的微量成分。
铜渣从表面上看呈黑绿色或者是黑色,硬度和密度都相对较高,比重在4左右。
铁与硅在铜渣中的占比相对较高,铁榄石与磁铁矿是其中的主要矿物。
而硅主要包括硅酸盐以及一些硅灰石等,另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不具有透明性的玻璃体;其次,铜的硫化物也是铜渣的组成部分,比如掺杂了一定数量的金属铜与氧化铜。
除此之外,铜渣中还包含了一定的金、银、镍、钴等元素。
炉渣中所包含的铜元素更多的表现是硫化物形态,比如金属铜、黄铜矿等。
铜矿物在铜渣当中一般会与铁橄榄石基体以及铁矿聚集,也有可能表现为球状,在磁铁矿的包裹状态下存在。
一些铜渣则会表现为斑状结构,也有可能是多种不同的铜矿物之间镶嵌共同存在。
炉渣所拥有的冷却条件以及炉渣组分会对铜渣所包含铜矿物以及铁矿物的粒度产生较大影响,进而会引起铜矿物以及铁矿物之间的差异。
二、选矿法进行铜渣含有铜的回收分析在铜渣处理工作中对于选矿法的应用,明确来说就是对铜渣进行磨细,使其粒度达到一定程度,以此来实现铜渣所包含有价金属与脉石的分离,在此基础上对其采用浮选以及磁选工艺进行铜渣中铜以及其它一些有价金属的回收。
铜冶金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冶金行业的铜渣主要来自于火法炼铜的过程,包括采矿过程中废石、冶炼过程中的废渣和尾矿渣。
其他的铜渣则是炼锌、炼铅过程中的副产物。
铜渣含有铜、锌等重金属和金、银等贵金属。
目前,我国的粗铜年产量为52万吨左右,产出的炉渣约为150万吨,再加上副产废铜渣,数量巨大。
这些固体废物大量堆积,不仅侵占了土地、污染了环境,而且这些废渣含有的大量的有用物质没有被充分利用。
目前,铜渣的利用方法很多,利用率也较高,主要包括提取有价金属、生产化工产品和建筑材料等。
1.化学组成铜渣由于炼铜原料的产地、成分以及冶炼的方法的不同,其组成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表13-5所示为铜渣的化学组成。
由表13-5中数据可知,铜渣中铁的含量很高,还含有Cu、Pb、Zn、Cd等金属,具有回收金属元素的价值,铜渣中的主要矿物包括硅酸铁、硅酸钙、少量的硫化物和金属元素等。
在提取有价金属后,可以作为水泥的原料。
2.粒度组成水淬铜渣颗粒形状不规则,尺寸也不同。
有个别滤渣状多孔颗粒和细针状颗粒。
粒径组成略大于普通沙的一级配区。
如表13-6。
一、含铜废渣中回收铜根据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NERAL COMMODITY UMMARIES 2012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球铜储量为6.9亿吨,智利以1.9亿吨的铜储量居于全球首位,中国以3000万吨位居全球第五。
但我国主要以贫矿为主,且开发程度不高。
而我国铜消耗量在逐年增长,精炼铜和矿山铜(精矿)多年来供不应求。
自给率仅为65%左右,长期靠进口弥补。
因此,一些低品位矿、尾矿、表外矿及含铜矿渣等难以开采和洗选矿脉的开发利用,不仅能满足铜的需求,还能减少废渣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为了回收铜渣中的铜,研究人员将难选的氧化铜矿类矿渣经过氨浸、蒸馏、酸化和结晶等工艺流程后得到五水硫酸铜产品。
在实验中探讨了氨浸的机制,研究了铜浸出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浸出液配比,得出了氨浸、蒸氨、酸化、浓缩和结晶过程中的工艺条件,为难选氧化铜类矿石及其废渣中回收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基本工艺参数。
铜渣综合回收利用研究进展铜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原料之一,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抗磨耐磨性能、延展性能及可塑性,在电子电器、交通设备、机械制造、能源运输和建筑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工业时代开始,从矿石中进行冶炼提取金属时遗留下来的玻璃状物质残渣被认为是废物,在造锍熔炼和火法吹炼过程中产生的铜渣就是其中一种。
据估计,在铜的生产过程中,每产出1t铜会制造大约2.2t铜渣。
2017年我国精铜产量为895万吨,铜渣产生量超过1600万吨,堆放的铜渣数量已超过5000万吨,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铜渣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会对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冶炼设备的不同,可将铜渣分为闪速炉渣、转炉渣、电炉渣、真空炉渣、反射炉渣、鼓风炉渣等。
表1为几种不同冶炼炉渣的化学组成。
表1几种铜熔炼炉渣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单位:%由表1可知,铜渣中主要的金属元素是铜和铁,根据原料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处理工艺的不同,也可能含有镍、钴、金、银等其他有价金属元素,而铝、钙、镁等元素与硅酸盐矿物紧密结合。
作为人造矿石,铜渣中通常含有超过0.5%的铜,高于一些正在开采和利用的原生铜矿石的铜含量,是一种十分优质的铜资源。
对于低品位铜渣,可作为类似天然玄武岩(结晶)或者黑曜石(无定形)的产品出售。
经过加工的空冷粒化铜渣具有良好的抗压性、抗拉性、抗剪切性、耐磨性和稳定性,是一种优秀的无机材料。
并且由于铜渣中CaO含量较低,铜渣颗粒具有火山灰性,随着CaO含量的增加或在NaOH的活化下,可以表现出胶凝性能,能够作为硅酸盐水泥的添加料或替代品。
将铜渣作为一种材料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降低材料生产成本。
倾倒或堆放这些炉渣会造成金属价值的浪费,并导致环境问题。
这些炉渣可以充分利用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资源化利用,而不是随意堆放或者丢弃。
因此,一些研究者对铜渣的资源化进行了探索,开发出了多种利用方式,如回收有价金属、生产水泥、砂浆、填料、道砟、磨料、骨料、玻璃、瓷砖等。
废杂铜冶炼渣铜含量提高新方法废杂铜冶炼渣铜含量提高新方法废杂铜冶炼渣中铜含量的提高对于废弃杂铜的回收利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种可以提高废杂铜冶炼渣中铜含量的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收集废弃杂铜冶炼渣。
废弃杂铜冶炼渣是指在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铜。
在开始改进过程之前,需要收集足够数量的废渣样品,以便进行后续实验和分析。
步骤二:通过物理分离提取可回收金属。
废渣中含有多种金属,包括铜在内。
首先,可以采用物理分离技术(如磁选、重选等)将铜和其他金属进行分离。
这样可以使得回收的金属更加纯净,为后续步骤的提高铜含量创造条件。
步骤三:进行浸出或浸渍实验。
浸出或浸渍是一种化学过程,可以将废渣中的金属离子溶解到溶液中。
该步骤可以选择合适的溶液及浸出剂,进行实验研究。
浸出或浸渍的目的是将废渣中残留的铜和其他金属离子从固态转化为可溶解的溶液态。
步骤四:进行溶液的过滤和纯化。
在浸出或浸渍后,可以通过过滤和纯化的方法将溶液中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
这将提高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并减少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
步骤五:进行电解或其他适当的提纯方法。
在过滤和纯化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提纯方法,例如电解,以获得更高纯度的铜。
电解是一种常用的提纯方法,通过在电解槽中加入电解液和电流,可以将铜离子还原成固态铜,从而得到高纯度的铜金属。
步骤六:铜的再利用。
经过以上步骤,成功提高了废渣中铜的含量,并获得了高纯度的铜金属。
这些铜金属可以用于再次进行冶炼或其他应用,实现废弃杂铜的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通过收集废弃杂铜冶炼渣,物理分离提取可回收金属,浸出或浸渍实验,溶液的过滤和纯化,电解或其他适当的提纯方法以及铜的再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废渣中铜的含量。
这种新方法有望促进废弃杂铜的回收利用,减少对新铜矿石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回收技术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回收技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变得尤为重要。
废杂铜冶炼渣中含有丰富的铜资源,因此开发高效的铜回收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种“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回收技术”的步骤。
1. 渣料分析:首先,对废杂铜冶炼渣进行详细的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确定渣中铜的含量以及其他有害元素的含量,为后续的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2. 磨碎和筛分:将废杂铜冶炼渣进行机械磨碎和筛分,使其颗粒尺寸均匀一致,方便后续处理。
筛分可以将渣中的大颗粒杂质分离出来。
3. 酸浸:将筛选后的冶炼渣放入酸浸槽中,用稀硫酸或盐酸进行浸取。
通过酸浸可以将渣中的铜溶解出来形成铜离子。
4. 溶液过滤:将酸浸后的溶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和杂质颗粒。
这样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铜离子溶液。
5. 电解:将过滤后的铜离子溶液放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
电解过程中,铜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成固体的金属铜,同时释放出电子。
经过电解后,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铜。
6. 铜收集和熔炼:将电解后的固体铜收集起来,进行熔炼。
熔炼可以进一步提高铜的纯度,并将其他杂质从铜中分离出来。
熔炼后的铜可以用于再次冶炼或者制作各种铜制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废杂铜冶炼渣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
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通过上述步骤,废杂铜冶炼渣中的铜资源可以高效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这种技术还可以为冶炼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节约成本。
因此,废杂铜冶炼渣中铜资源回收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
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研究一、引言铜冶炼是一项重要的工业活动,由于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渣,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废渣进行综合回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铜冶炼废渣综合回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
二、废渣的成分及特性铜冶炼废渣主要包括矿渣、渣铁、渣铜和尾矿等。
这些废渣的成分及特性对于综合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矿渣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铜和铜硫化物,可以通过磁选和浮选等物理方法进行回收。
渣铁中含有铜、铁、铅等金属,可以通过熔炼和重力分离等方法进行回收。
渣铜中含有铜和贵金属等,可以通过熔炼和电解等方法进行回收。
尾矿中含有大量的未被回收的金属和有价值的矿物质,可以通过浸出和萃取等方法进行回收。
三、废渣综合回收的技术途径废渣的综合回收可以采用多种技术途径,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物理方法包括磁选、浮选、重力分离等,可以有效地分离和回收废渣中的有价值物质。
化学方法包括浸出、萃取、氧化等,可以将废渣中的有价值物质转化为易于回收的形式。
生物方法包括微生物浸出、菌群浸出等,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将废渣中的有价值物质溶解出来。
四、废渣综合回收的工艺流程废渣综合回收的工艺流程包括废渣的预处理、废渣的分离、有价值物质的转化和有价值物质的回收等步骤。
首先,对废渣进行预处理,包括破碎、磨碎和分级等操作,以达到更好的回收效果。
然后,将废渣进行分离,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废渣中的有价值物质分离出来。
接下来,对有价值物质进行转化,通过化学反应等方法,将其转化为易于回收的形式。
最后,采用相应的回收方法,将有价值物质从废渣中回收出来。
五、废渣综合回收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废渣综合回收不仅可以实现废渣中有价值物质的回收利用,还可以减少废渣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废渣综合回收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的收入。
从环境效益方面来看,废渣综合回收可以减少废渣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六、废渣综合回收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废渣综合回收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废渣成分复杂、废渣处理成本高和废渣处理技术不成熟等。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冶炼渣中铜的综合回收
铜冶炼渣选矿与自然矿石相比,选矿多一道炉渣缓冷工序,这也是渣选矿与自然矿石选矿最大差别之处,钢冶炼炉渣实际是一种人造矿石,这种矿石中的铜矿物颗粒与相组成取决于炉渣冷却方式与冷却速度,炉渣的冷却方式有三种:自然冷却、水淬、保温冷却+水淬,其中保温冷却+水淬有利于铜的浮选回收。
炉渣中铜矿物的结晶粒度大小和炉渣的冷却速度密切相关,炉渣缓冷有利于铜相粒子迁移聚集长大,即在炉渣的缓冷过程中,炉渣溶体的初析微晶可通过溶解-沉淀形成成长,形成结晶良好的自形晶或半自形晶,同时有用矿物因此扩散迁移、聚集并长大成相对集中的独立相,使其易于单体解离和选别回收。
目前,我国铜冶炼渣年产1100 万吨,含铜27.5 万吨,是二次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铜冶炼炉渣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火法贫化、湿法浸出和选矿富集几种。
火法贫化的弃渣含铜高、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选矿富集工艺虽然渣缓冷场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较高,但铜回收率较高,选矿尾渣含铜可以控制在0.3%以内,并且渣中金银回收率较高、能耗低、成本低,因而被广泛应用。
国内采用选矿富集处理铜冶炼渣的企业主要有白银有色集团、江西铜业集团、铜陵有色集团、大冶有色集团及祥光铜业集团等。
江西铜业贵溪冶炼厂、山东阳谷祥光铜业冶炼厂目前已成功应用铜冶炼渣缓
冷半自磨+球磨铜矿物浮选。
新工艺,有效解决了铜冶炼渣中铜晶体粒度过细
导致难以单体解离、常规破碎因冶炼渣中夹带冰铜块导致的中细碎设备生产能力和运转率低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钢冶炼渣中铜的有效回收。
3 年应用数据表明,对于含铜2.7%左右的铜冶炼渣,获得的铜精矿品位大于26%,尾渣品位含铜低于0.3%。
白银有色集团排渔场堆存的白银炉渣约为700 万吨,并且毎年还在产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