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对比作战体系方法与传统方法-更新战术观念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8
(一).特种部队作战行动--序言特种作战原则特种部队的任务作战编成与指挥的组织计划的制定各种情况下的行动方法美国陆海空三军和海军陆战队均建立有特种部队,它是美军重要的一支非常规战力量。
本章着重叙述陆军特种部队的作战运用原则和方法。
特种部队是经过特殊编组、训练和装备的一支战斗兵种部队,用以在和平、冲突和战争的各种作战环境中筹划、实施与支援特种作战行动。
特种部队通常用来在敌对的.禁止的或政治上敏感的地区,运用非常规手段达成政治、军事、经济或心理目标。
特种部队具有多种军事能力,是美国“总的防御态势”和国家政策战略手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可以起到节约兵力和军事力量倍增作用,可为国家稳定国际形势提供多种军事选择方案,同时又使美国利益所冒的风险降至最小程度、在战争中,特种部队可在战略、战役和战术级执行任务,以影响纵深作战、近距离作战和后方作战(主要是实施和支援纵深作战火在非战争冲突中,使用特种部队有助于保持美国外交上的灵活性;在和平时期,特种部队兼有预防和威慑两种作用。
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一般是联合军种,也可能是联军性质的,或者是部门间协同行动的一部分。
特种部队可以用来支援常规部队作战,也可以在常规部队支援下作战;可独立行动,也可以与常规部队协同作战。
(二).特种作战原则美陆军条令指出,九大军事原则适用于指导特种部队作战。
同样,特种部队在进行战术作战行动时,亦应遵循空地一体战的四项基本原则,并在具体运用中结合特种作战的特点和要求。
除此之外,美陆军条令又为特种部队作战规定了下述12条作战规则和要求:1.了解作战环境。
主要是: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了解己方及敌军的决策者是谁,其目标与战略是什么以及他们如何相互影响;他们必须影响已方决策者,使其懂得特种作战任务的需要和不提供充分支援而可能产生的后果;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保持灵活性,使自己的作战行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情观,必须预见到作战环境的变化,以便利用稍纵即逝的战机,并帮助其支持的当地军事力量调整战略战术。
美军防空理论探究摘要:美军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完备防空预警系统,全球范围的导弹防御系统,其防空理论思想重视攻势防空理念,强调空天一体联合防空,强调掌握绝对的信息优势,快速响应,机动部署电抗与火抗力量。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而美军也成为世界上军事实力霸权国家,拥有全球打击能力,加之美军拥有完备的防空作战体系,其主要包括:侦察预警系统、火力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后勤保障系统,为此,美军防空作战强调进攻思想,即在对方空袭兵器攻击前将其摧毁在地面上。
随着防空作战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防空武器装备的研制和防空作战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对我军而言,借鉴美军成功经验及应对美军先发制人的战略战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美军防空作战的主要观点有:一、在指导思想上强调以积极攻势行动开展主动防空美军认为防空作战是被动的,匆忙的,没有把握的,做到百分之百完美防空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战争初期就将对手所有的空袭力量摧毁在地面之上是一种及其有效的方法,被称为攻势防空的作战思想。
只有主动进攻才能一定程度摆脱被动打击的可能行,尤其是新技术、新装备的出现使得攻势防空作战成为可能。
美军将防空作战区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利用远程导弹和空军部队,打击对手导弹基地、机场、机库飞机等空袭兵器,从而削弱对手的空袭作战能力;第二个阶段最远距离打击对方已起飞的飞机、各类导弹等飞行器;第三个阶段是对进入领空的飞行器进行防空作战。
当然积极防空的思想与美军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是分不开的,隐形飞机、高超音速飞行器、反导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等等新装备支撑着美军积极防空作战思想成为可能。
二、在情报信息保障方面强调夺取制信息权美军强调,现代战争夺取制信息权是制胜的关键,防空作战也不例外,没有强大的信息优势就很难在作战中占据主动权,战场单项透明是作战双方都在追求的目标。
防空作战中必须将夺取制信息权贯穿始终。
美军进攻火力运用特点
美军在进攻中的火力运用具有以下特点:
1. 高度依赖空中力量:美军在进攻中广泛使用空中打击,包括战斗机、轰炸机、直升机和无人机。
这些空中力量可以提供精确的打击能力,快速投送兵力,并有效地消灭敌方防御工事和火力点。
2. 高度机械化:美军在进攻中通常依赖于机械化装备,如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
这些装备可以提供重型火力支援,快速机动和装甲防护,有效地摧毁敌方防御工事和推进战线。
3. 综合使用火力:美军在进攻中通常采用综合使用火力的战术,包括步兵火力、火炮火力和空中火力的协同作战。
这种综合使用可以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火力压制,打击敌方目标并破坏其防御体系。
4. 精确打击能力:美军在火力运用中注重精确打击能力,通过使用先进的导航和打击系统,可以快速锁定和摧毁敌方目标,减少误伤和平民伤亡。
5. 网络化战争:美军在进攻中通过网络化战争的手段,实现火力的有效协同和指挥控制。
通过实时的信息共享和联合作战系统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火力资源,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总之,美军在进攻中的火力运用具有高度依赖空中力量、机械化装备的特点,注重综合使用火力和精确打击能力,同时借助网络化战争手段实现火力的协同作战。
这些特点使得美军在进攻中具备强大的火力优势。
要指出的是,为降低成本、分化风险,近年来美军越来越多地借助民间力量充实太空战队伍:一是向商业公司定制太空服务,二是将军用卫星的日常操控业务外包给商业卫星公司。
美军太空作战力量体系编成现代信息化局部战争军事行动高交太空司令部司令。
太空司令部司令据此向战区司令提供太空能力,必要时向战区司令移交太空部队的作战指挥权。
战区司令通常指定一位职能部队指挥官负责太空作战事务,该指挥官通过设立太空协调机构查明联合部队的太空需求,制订联合太空作战计划,协调联合部队军种组成部队的太空作战行动。
例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指定联合部队空军部队指挥官负责太空作战,领导战区太空协调机构开展工作。
中央司令部战区陆军和空军向太空协调机构派驻代表,共同拟制联合太空作战计划。
由于海军未向太空协调机构派驻代表,战区司令授权海军航母打击群指挥官与太空协调机构直接联络,以便于后者向战术级海上部队提供太空支援。
在利比亚战争和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中,不论是打击固定目标还是打击时敏目标,美军空对地精确打击行动的全过程都是在“航天-空中-地面”一体化的网络环境中展开,联合部队航天指挥机构利用太空力量体系提供全局性动态战场态势信息,与航空侦察信息融合;作战平台和单元依据综合态势信息,围绕作战任务和功能快速展开信息交互,压缩了传感器与射手之间的链路,提高了太空力量的综合效益。
目前,美军的太空系统已经由以大型复杂单星为主,转变为以组网分布式小卫星为主。
这种模式下,空间系统由多颗空间飞行器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构成一个闭环系统,以实现数据获取、信息处理、应用分析,并向不同用户分发,完成特定功能。
分布式系统不仅具备快速、灵活、高效、低成本的优势,还大幅度提高了太空力量体系的冗余度、可靠性和生存能力,成为向作战行动提供实时、连续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美军太空作战条令不断更新伴随国家太空政策指导,美军太空作战条令和太空作战理论也在不断更新。
美军战术数据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一、美军战术数据链的发展现状一、美军战术数据链的发展现状战术数据链的建设始于20 20 世纪世纪50 50 年代,首先是装备于地面防空系统和海年代,首先是装备于地面防空系统和海军舰艇,军舰艇,之后才逐步应用到飞机上。
之后才逐步应用到飞机上。
之后才逐步应用到飞机上。
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战术数据链问世,已有多种战术数据链问世,已有多种战术数据链问世,大大致可分为三类:态势感知数据链,用于各军兵种多种平台之间交换不同类型的最新信息、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一般工作在低频,波长较长,数据率较低,主要是传输格式化报文信息,包括Link 4A 4A、、Link 1111、、Link16和Link 22等;情报、监视和侦察(监视和侦察(ISR ISR ISR)数据链,用于传输各种图像情报和信号情报信息,一般工作)数据链,用于传输各种图像情报和信号情报信息,一般工作在高频,在高频,波长较短,波长较短,波长较短,数据率较高,数据率较高,数据率较高,能实现视频和高分辨率图像的高速传输,能实现视频和高分辨率图像的高速传输,能实现视频和高分辨率图像的高速传输,包括包括通用数据链(通用数据链(CDL CDL CDL)和战术通用数据链()和战术通用数据链()和战术通用数据链(TCDL TCDL TCDL)等;专门为完成某一特定作战任)等;专门为完成某一特定作战任务而设计的功能与信息交换形式较为单一的专用数据链,务而设计的功能与信息交换形式较为单一的专用数据链,包括包括包括 JSTARS JSTARS 专用的监视与控制数据链(视与控制数据链(SCDL SCDL SCDL)和增强型位置定位和报告系统()和增强型位置定位和报告系统()和增强型位置定位和报告系统(EPLRS EPLRS EPLRS)等。
)等。
)等。
(1) 态势感知数据链态势感知数据链Link 4A 数据链数据链Link Link 4A 4A 4A 数据链是一种自动、高速、由计算机控制的通信系统,采用数据链是一种自动、高速、由计算机控制的通信系统,采用TADIL C 型数据格式,型数据格式,通常把战术支援飞机与飞机控制单元连接起来进行飞机控制和目通常把战术支援飞机与飞机控制单元连接起来进行飞机控制和目标信息方面的传输,标准传输速率为600600~~5000bps 5000bps。
海湾战争空战战术创新,电子战、导弹战等作战样式作用突出海湾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战争行为。
伊拉克对科威特恃强凌弱的入侵,既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也构成了对美国的公开挑战。
在美国的主导下,联合国授权美国联合英、法、科威特、叙利亚等国家组成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战争由38天大规模空袭和4天地面作战等阶段组成,共持续42天,到2月27日伊拉克全面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从科威特全面撤军而宣告结束。
海湾战争中的美军战机海湾战争是美军在新的作战理论指导下,采用全新的作战样式和战役战术手段进行的战争,是由机械化空战向信息化空战迈进的开山之作。
在美军的主导下,各国和各军兵种的空中力量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联合作战,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实施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强度最高的空中打击。
战争以信息化空中力量为主角,战略空袭成为独立的战争阶段。
战场空间以空中战场为主战场,并向外层空间和电磁两个新的领域扩展,形成空、地、海、天、电五维一体的新的战争空间。
电子战、导弹战、空袭战、心理战和超视距精确打击等作战样式作用突出,开创了以信息化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和深远的影响。
一、多种侦察平台首次构建覆盖整个战场的信息网络美军rc-135电子侦察机空中进攻战役打响之前和遂行过程中,多国部队充分利用陆、海、空、天等多种电子侦察平台联合实施战略战术侦察,实现了对伊拉克多平台、多手段、全方位的不间断侦察。
美军运用电子侦察卫星、战略战术电子侦察和监控飞机以及部署在地面(海上)的无线电监听站和电子情报营等,在海湾地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航空、航天和地面(海上)立体电子侦察系统,从空间、空中、海上、地面昼夜不停地对伊拉克实施电子侦察。
在航天电子侦察方面,战前,美军实施了全面调用军事侦察卫星系统的'恒源'计划。
战争期间,多国部队用于主被动电子侦察的卫星多达34颗,其中有2颗'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1颗'旋涡'通信侦察卫星、3颗'弹射座椅'电子侦察卫星、5组共20颗'白云'海洋监视卫星、1颗'长曲棍球'合成孔径雷达主动侦察卫星、2颗'国防支援'导弹预警卫星和5颗KH-12照相和电子侦察卫星。
对美军“空海一体战”理论的认识和思考1992年5月,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兼北约最高盟军司令官海军上将詹姆斯就首次提出了联合海空作战的构想。
2009年9月,美空、海军签署备忘录,开始联合展开“空海一体战”理论研究。
2010年2月美国防部发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正式采用“空海一体战”概念。
2010年5月,美国智库“战备与预算评估中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海一体战”理论。
无疑,“空海一体战”是美军全新的军事理论,将会引领未来美军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美军的深度转型。
“空海一体战”理论的出台有何背景,基于什么战略目的,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对我有何影响和启示,美军为什么能够不断地创新其军事理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认识和研究。
一、美军“空海一体战”理论出台的背景和原因任何新军事理论的出台,都是客观因素的需求和主观愿望共同作用的结果。
“空海一体战”理论正是美国在深入分析了未来竞争对手、战略重点、战略目标、军事转型、军队发展等因素的基础上出台的。
(一)基于对未来潜在对手的明确认识美国有很强的优越感,但更有深刻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怎样转化,优越感如何保持,美国选择了给自己树敌的办法。
没有对手,就主动找对手。
美国的目标是要主导全球事务,决不允许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对其领导地位构成挑战。
冷战时期,美国以前苏联为对手。
苏联解体后,美国又先后列出了“无赖国家”、“邪恶轴心”等敌对国家。
而如今美国认为,中国快速崛起,特别是军事实力逐步增强,对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构成了挑战,那么中国就是“日渐崛起的军事竞争对手”。
未来的中国肯定会挑战美国的全球利益,正是基于对未来潜在竞争对手的明确认识,“空海一体战”构想才能横空出世,成为美国实现其战略企图的有力抓手。
(二)基于战略重心东移的必须选择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崩溃,美国一超独霸。
“9·11”事件后,美国把反恐和防止核武扩散作为其军事战略目标,并因此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
展路线图”,如陆军《美陆军无人飞行器系统路线图(2010—2035)》、空军的《美空军无人机计划(2009—2047)》《美空军无人机系统发展路线图(2013—2038)》《小型无人机系统飞行计划(2016—2036)》、海军与海军陆战队联合发布的《无人作战框架》、海军的《智能自主系统科技战略》等。
无人作战力量编制规模扩增。
早在2002年3月,美空军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人攻击机中队,将无人作战力量编制成独立单位。
随着无人装备发展以及着眼作战任务需要,美军不断地优化作战力量结构,增加无人作战系统,提高无人作战力量的编制比例。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美军空中作战司令部编无人机联队1个、无人机飞行中队7个、无人机训练中队3个,空军国民警卫队编无人机联队1个、无人机飞行中队4个,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编无人机中队3个,海军编无人机中队2个,海军陆战队编无人机中队3个。
截至2015年初,已在陆军步兵战斗旅、斯特赖克战斗旅、重型战斗旅下的工兵营中编有1个近程战术无人机排,火力旅下编有1个战术无人机连,师属航空战斗旅下编有1个灰鹰无人机连,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编有2个灰鹰无人机连,国家训练中心编有1个灰鹰无人机连。
2017年9月组建了第一个独立的水下无人潜航器中队——UU V RON1,配备各类无人潜航器随舰执行ISR、反水雷和协助反潜等任务。
2020年10月1日,海军又成立第一个舰载无人加油机中队。
拟在2023年夏末前,建立有史以来首支水面无人舰队。
2023年3月7日,美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美国航空航天大会上披露未来美空军战斗机部队将由1000架高度自主的先进无人机、200架下一代空中优势隐形战斗机(NG A D)和300架F-35隐形战斗机组成。
海军陆战队计划2030年左右在团下建立机器人(无人战车)营,并设想无人作战平台分别占到100%、36%~75%、35%以下三种比例的编配模式。
【作战实验】美军先进作战管理系统(ABMS)发展概览2020年8月31日至9月3日,美军举行了第二次先进作战管理系统(ABMS)“跨域2号”演示试验。
本次演示试验规模大、地域跨度广,以均势对手俄罗斯为假想敌,作战空间扩展到太空和网络空间域,可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域作战联合演练。
本次联合演练对人工智能软件、5G技术、新型传感器及超高速武器等进行了测试,首次近实时地连接多个传感器和多个射手快速探测并击落来袭巡航导弹。
随后,在9月中旬美国印太司令部开展的“勇敢盾牌”联合军演期间,同时进行了第3次ABMS演示试验即“跨域3号”演示试验。
针对中美对抗场景,美联合部队开展了海上安全行动、反潜和防空作战、两栖作战以及对岛攻击等演练。
这次在美国本土以外开展的ABMS联合演示试验,测试了ABMS不受地理位置和平台限制的指挥控制与信息共享的能力。
联合演示试验表明,ABMS项目在传感器到射手的网络互连、利用云共享信息、人工智能软件辅助指挥决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安全云(CloudONE)等部分ABMS技术与能力已可以投入部署应用。
美军已着手考虑在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北方司令部和太空司令部部署第一批ABMS相关系统及技术。
在2020年9月召开的空军协会年会上,时任美国防部长Mark Esper称ABMS对未来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作战行动至关重要,并表示ABMS不仅是未来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的关键,而且是全域作战的新型作战概念如“动态兵力运用(DFE)”的基础。
1. 研发背景及发展方向演进ABMS最初是美国空军为支持未来强对抗环境下的作战而研发的新一代战场监视与作战管理指挥控制系统,将取代大型空中平台E-3和E-8。
美空军早在2016年发布的《空中优势2030飞行计划》中就指出,随着敌方远程武器的不断发展和杀伤性能的不断增强,将极大地增加类似E-3这种大型作战管理与指挥控制(BMC2)平台的风险,这将限制其在对抗环境,特别是强对抗环境下的监视与作战管理能力。
S c ie nc e &T e c hno lo g y V is io n 黄赓黄赓男/汉族/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中兵器/海军驻大连地区第一军事代表室(大连116000)美军分布式作战概念分析摘要本文结合美军分布式杀伤的演习分析分布式杀伤概念的三要素,并从战争对抗的核心因素、通信和打击方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作战特点,从ISR 任务、电子战、打击手段等几个方面总结分布式作战的优势,最后从配置部署,指挥控制,通信和后勤补给分析分布式作战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分布式;配置部署;指挥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07.0961分布式作战概念2014年,在海军作战学院的一次演习中,一艘濒海战斗舰携带面对面导弹独立行动,使得演习另一方不得不分配出宝贵的ISR (情报监视侦察)资源进行对抗[1]。
美海军意识到,与传统的认识不同,作战平台的分布配置可能不会削弱力量,反而带来优势。
为此,美海军提出分布式杀伤概念,是将美国海军的以航母战斗群为基本作战单元的大集群作战转型为一种以水面行动群为基本作战单元分布式作战战术。
实现美国海军水面部队从“侧重力量投送”向“力量投送与海上控制并重”转型。
按照美国军方的说法,“分布式杀伤”有三要素[2]:(1)增强每艘舰艇的进攻能力,将每一个平台和单位都尽可能地武装起来,从驱逐舰到濒海战斗舰,从后勤补给舰到两栖登陆舰,以击败强大对手。
将火力分散部署在更大数目、战略价值较低的舰船上,有助于扭转目前对美国不利的海上环境。
(2)尽可能地分散化部署力量,将力量广泛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空间,迫使对手同时应对大量的目标,并面临来自不同地理空间的进攻。
(3)给予舰艇复合型的资源以坚持战斗。
增强每艘舰船的防御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来自太空、网络、空中、水面和水下攻击;通过新的网络和战术,最大化利用舰艇间日益提升的联合防御能力;即便是在有战斗损失和指控系统退化的环境下,也要能够战斗。
关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几点思考二旅二营李赞学号 1302010051摘要:体系方法用于计划的这种军事应用能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我军首创的基本概念。
对应于美军主要是“网络中心战”理论。
对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本人通过课程学习并结合查阅资料有以下几点体会。
体系方法用于计划的这种军事应用能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个时候美国陆军航空兵计划人员在位于维吉尼亚兰利的航空兵战术学校,发展了战略轰炸理论。
美国研究空中力量的理论家相信敌人经济的主要威胁能被找出来,并且能够在敌对行动爆发之前评估出来。
这所谓的工业网理论聚焦于那些敌人关键的战争经济依赖的那部分重要的工业上。
目的是用一种体系方法来产生一连串的效果,这些效果能够导致敌人经济崩溃。
最终的目标是削弱敌人的抵抗意志并迫使它停止战斗。
从这个角度看,工业网理论的正确运用将确保快速而决定的胜利。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是我军首创的概念。
一个新概念的提出既是对变化了的战争形态新质的凝练与折射,也是对传统理念的突破与扬弃。
它集中体现了我军对信息化战争规律、特点探索的递进、认知的跃升;体现了我们从研究信息化军队、信息化战争的一般规律入手,最终落脚到指导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打赢的特殊规律上来。
一、网聚能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说白了,就是通过信息网络凝聚而成的新质战斗力,我们称其为“网聚能力”。
具体地说,是以军事信息系统为基础,依靠网络的“无疆界、零距离、即时性”特性,通过数据的广泛融合和信息的快速流动,把各类作战资源和能力实时有效地汇聚起来,形成具有倍增效应的整体作战能力。
它给现代战争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无网不成军,无战不经网。
美军“网络中心战”理论,看重和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网聚能力,因而实至名归地成为美军转型战略的基石。
深入研究美军《2010年联合构想》和《2020年联合构想》可以发现,在这两个联合转型文件当中,最核心的内容其实只有两句话:一是要在2010年前获得信息优势;二是要在2020年前获得决策优势。
美军的战略管理概念术语1. “作战概念(Concept of Operations,CONOPS)”我跟你说啊,美军的这个作战概念可太重要了。
就好比是一场足球比赛的战术板。
球队上场前得有个打法吧,是进攻为主还是防守反击呢?美军在打仗之前也得有这么个作战概念。
比如说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他们先确定了要快速推翻萨达姆政权,这就是一个作战概念的体现。
这就像是厨师做菜,得先想好做啥菜,用啥食材,啥烹饪方法,然后才开始动手呢。
要是没个作战概念,那美军就像没头的苍蝇,乱打一气。
2. “战略目标(Strategic Objective)”美军的战略目标啊,那可都是些超级宏大的东西。
这就像爬山,山顶就是战略目标。
你看,在冷战的时候,美国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遏制苏联的扩张。
这就好比两个大力士在掰手腕,美国就是想把苏联的势头给压下去。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就像你想在马拉松比赛里拿冠军,得有超强的耐力和毅力才行。
如果美军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就像船在大海里没有灯塔指引,不知道该往哪儿开。
3. “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美军特别重视态势感知,这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知道周围发生了啥事儿。
就像你走在森林里,得知道哪里有陷阱,哪里有野兽吧。
在战场上,美军得时刻清楚敌人的位置、自己的位置,还有周围环境的情况。
比如说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要是能更好地态势感知,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士兵被偷袭了。
这就像你开车的时候,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是光顾着看前面,不注意旁边突然窜出来的车,那可就危险了。
4. “力量投送(Power Projection)”嘿,力量投送这词儿听起来就很霸气。
这就好比是你有一把很厉害的剑,你得把这剑的力量发挥到敌人那边去。
美军在全球各地都有军事基地,为啥呢?就是为了方便力量投送啊。
就像你在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仓库,里面放着各种工具,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送。
比如说美国想在中东地区显示自己的实力,就可以通过航空母舰把飞机啊、士兵啊这些力量投送到那里。
何昌其 赵 林 朱风云2020年1月29日,美国参联会副主席约翰·海顿表示,联合参谋部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联合作战概念以定义美国新的战争方式,这个概念即是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自此全域作战的概念逐步浮出水面,成为美军高层级、体系性和融合性的新概念。
全域作战,美军的新型作战概念不断迭代升级。
2016年,美陆军率先提出多域战斗概念,而后得到各个军种的积极响应和热心参与,美军高层已将“在多域战场作战并取得胜利”视为发展重点,希望通过多域战斗概念来打造高度融合的联合作战先进军事思想来牵引战斗力的生成和作战模式的转变。
美军认为,以“战斗”定义该概念限制了各军种之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撑,必须通过开展整体“作战”才能实现。
美军致力于通过跨多领域的集成来融合作战力量,将多域作战概念打造成战术和战役之间全域作战 ——美军作战概念大融合陆军参谋长马克·米利走马上任参联会主席,而他的老搭档、原陆军部长马克·埃斯珀在2个月前就任国防部长。
在这两人的推动下,多域作战概念成为了美军各层级的共识,同空军的多域指挥与控制概念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这次全域作战概念发展的急先锋是空军。
空军先是将其多域指挥与控制概念进行了升级,并且通过先进战斗管理系统的研发促进概念的核心引擎运用,在2019年12月进行了试验性演习,并率先将全域作战概念写入《空军条令1-20:美空军在联合全域作战中的作用》。
概念内涵及特征全域作战概念是在多域战斗和多域作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为核心,旨在将太空、网络、威慑、运输、电磁频谱行动、导弹防御等能力结合在一军战争设计的顶层概念、概念和融合概念。
顶层概念具美军作战概念通常分为顶层概念、联合行动功能概念和联合集成概念。
全域作战并非由出,而是由国防部提出,其提出机构层级高,此概念具有统领性,各军种发展,牵引全军装备、与控制概念背后的核心理念之一。
然而,尽管国防部多年来在这个问题上投入很大,但进展甚微。
【题名】美陆军新版《作战纲要》的文化和特点【副题名】【责任者】樊高月附加信息【内容】美陆军新版《作战纲要》的文化和特点樊高月[内容提要]作者在分析了美国陆军新版《作战纲要》的5大主要变化后,指出了本版《作战纲要所具有的5个特点,即创新性、继承性、前瞻性、过渡性和整体性。
美陆军分别在1997、1998年公布《作战纲要》最后草案后,经多次修改,于2001《作战纲要》(以下简称“新年6月正式颁发野战条令FM3-O(原编号为FM100-5)纲要”)。
“新纲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美陆军在平时、冲突时和战时的作用;第二部分阐述“全谱作战”原则、作战指挥和作战程序;第三部分阐述陆军作战的四种类型;第四部分阐述信息优势与战斗勤务支援。
与上一版《作战纲要》(1993年版,下简称“旧纲要”)相比,“新纲要”呈现以下变化和特点。
一、变化“新纲要”是美陆军的“拱顶石”作战条令,主要为作战行动提供指导原则。
它阐述美陆军在统一行动中如何实施作战行动,如何将战术行动同战略目的连接起来;它把美陆军作战理论同美军联合作战理论连接起来,也把自己的战役理论同战术理论连接起来。
综观“新纲要”,主要有以下五种变化。
1.提出“全谱作战”(FULL SPECTRUMOPERA TIONS)理论。
“新纲要”用“全谱作战”理论取代了“旧纲要”的“全维作战”(FULL-DI-MENSION OPERA TIONS)理论。
第二部分“全谱作战的基础”和第三部分“实施决定性全谱作战”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全谱作战”理论的广阔内涵,指出“全谱作战”不仅包括战争行动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方方面面,而且包括进攻行动、防御行动、稳定行动、支援行动等四种作战类型。
与“全维作战”理论相比,“全谱作战”理论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指导性更强,更适合美陆军未来作战的需要。
2,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行动”(ENABLINGOPERA TIONS)的概念。
美国海军陆战队曾说自己是“创造条件的部队”,主要在作战中起“创造条件的作用”。
化整为零,分布作战:美空军敏捷作战进入对方监视盲区。
如能够超越对方的反应速度,让其摸不清己方的行动意图,便已达到行动隐蔽的效果。
敏捷作战部署将实现单一作战任务的资产分散化,通过小型战机编队的战术配合,以不同的路线和作战样式于同一时段集中火力攻击目标。
复杂化的战术甚至可能超越现有的侦察技术载荷,直接动态指挥控制连接所有区域的行动编队,在集中控制与分散执行之间自由转换,以动态机种搭配、交叉任务编组、联合后勤保障促成战局点联动改变局面形势,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作战效果。
与此同时,在职能配合方面,分散性的战局点要求后勤保障能够针对性地以合理的资源输出,持续支正在演练敏捷作战部署战术的F-15C 联合全域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设想图飞机落地后不到1小时内,迅速开展了2次起飞的准备工作。
本次演练中参与的人员仅为4名地勤人员,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空配合,但是未参与涉及深层次的保障体系中。
而为了提高保障体系的配合程度,美空军在2019年10月10日到12日派遣2架B-1B轰炸机从德克萨斯州沃斯堡联合后备基地海军航空站起飞,同时动用3架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运送保障装备和相关人员。
美国为增强与同盟国应对战场突发情况的配合程度,驻欧洲空军总部在2020年1月组织了名为和空战司令部的第1战斗机联队,完成了对C-130H运输机和F-22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整合,此次演习是C-130系列运输机和第五代战斗机之间的首次合作;在2021年2月22日,美军在穆迪空军基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马赛克虎”演习,演习中动用整个23联队,这是自进行演练以来首次融合分配整个联队的火力单位。
此外,关于敏捷作战部署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行动演习也不断开展,试验中的技术和战术正不断形成战力。
例如2021年12月6日至13日,由美空战敏捷作战实验室领“推”模式和“拉”模式对比图另外,未来美空军还将找准该部署在作战中的闪光点、培育部队的杀手锏,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专 题专题—聚焦“多域战”带来的变革确保行动自由;创造领域优势的窗口,确保联合部队机动自由;协同运用跨域火力和机动,利用暂时的领域优势,达成物理、时间、位置和心理上的优势;创造多重困境,让敌人防不胜防;达成跨域协同,实现军事目标。
用一句话来说,“多域战”是“在所有领域协同运用跨域火力和机动,以达成物理、时间、位置和心理上的优势”。
对美国陆军来说,“多域战”概念突出陆军在联合作战中的地位,要求地面作战部队能够在所有领域,扩大运用合成兵种,从物理上和认知上战胜对手;对整个美军来说,“多域战”概念突出强调跨域协同,要求打破传统的以军种为核心的作战域边界,在包含所有作战域在内的战场空间同步协调行动,创造并利用好稍纵即逝的作战机遇,削弱对手在多个域的作战能力。
“多域战”概念的特点首先在于作战域的拓展,强调将作战域从传统的陆地和空中,拓展到海洋、太空、网络空间以及电磁频谱,更重视太空、网络空间以及电磁频谱、信息环境、认知范畴等其他无形对抗领域。
实际上,“多域”指的是所有领域,包括物理域和认知域,认知指人的认知。
未来战争将发生在所有这些领域。
美军要生存并维持优势,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领域,综合运用火力、电磁、网络和心理等各种打击手段。
“多域战”的创新点在于,更强调打破军种、领域之间的界限,把各种力量要素融合起来,特别是要从“领域独占”转变为“跨域融合”。
以往,当危机在陆地上发生时,陆军或陆战队会被视为该领域的所有者,一般会用传统的方式来应对,比如用迫击炮或榴弹炮进行轰击。
如果危机在海上发生,海军则被视为该领域的拥有者,会用军舰或潜艇来应对。
根据“多域战”概念,所有作战空间视为一个整体,不管这个域那个域,所有能力,从潜艇到卫星,从坦克到飞机,从驱逐舰到无人机,包括网络黑客等,无缝连接,实现同步跨域火力和全域机动,夺取物理域、认知域以及时间域的优势。
一般情况下,战役战术级指挥官将运用跨域火力、合成兵机动和信息战,连续或同时在纵深开辟窗口,使部队能够机动至相对优势的位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